资源简介 七上科学第三单元第二节太阳系的组成与结构练习一、单选题1.如把太阳系当作一个“大家庭”,人类居住的地球只是其中一员。下列不属于这个家庭成员的是( )A.火星 B.月球 C.北极星 D.海王星2.我国古书曾记载有“三月乙未,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古书记载中所提到的太阳活动及其所在的太阳圈层是( )A.耀斑,色球层B.太阳黑子,光球层C.日珥,日冕层 D.太阳黑子,色球层3. 某行星从地球与太阳之间经过时,地球上的观察者会看到有一个黑点从太阳圆面通过,这种现象称为“凌日”。 图中数码代表的行星中,能产生“凌日”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4.以下关于太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太阳是距离我们最近的恒星B.我们看到火红的太阳,是因为现在太阳正处于红巨星阶段C.我们称太阳表面温度相对较低的部分为太阳黑子D.太阳的一生会经历不同的阶段,每个阶段有各自不同的特征5. 太阳、月球及太阳系除地球外的七大行星相对于地球在相互垂直的两条直线上,构成“十字连星”状。图中天体B、C分别是 ( )A.水星、火星 B.金星、木星 C.水星、土星 D.金星、火星6.如图所示为世界最大太阳望远镜(DKIST)拍得的人类迄今为止分辨率最高的太阳照片,为研究太阳活动提供了有力支持。下列有关太阳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太阳离地球很远,太阳活动对地球影响很小B.八大行星绕太阳公转,太阳是银河系的中心C.日全食发生时,太阳的光球层被遮挡D.太阳表面不发光的区域称为太阳黑子7.我国古书曾记载有“公元前 28 年,三月乙末, 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古书记载中所提到的太阳活动及其产生的太阳圈层是( )A.耀斑,色球层B.太阳黑子,光球层C.日珥,日冕层 D.太阳黑子,色球层今年4月24日是第八个中国航天日。“神舟”、“天宫”、“嫦娥”、“天问”、“羲和”……近年来,我国航天事业加速推进,将华夏神话变为现实,把中国式的浪漫写入太空。请回答下面小题。8.4月25日,搭载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翌日,神舟十八号与天和核心舱成功对接,航天员乘组入驻空间站。5月18日,神十八号乘组出舱活动约8.5小时,创造了我国航天员出舱活动的新纪录。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对接成功后,神舟十八号飞船相对于空间站是静止的B.神舟十八号飞船绕地飞行过程中,受到平衡力的作用C.航天员到达空间站后,质量减小D.出舱活动时,航天员的惯性消失9.今年5月进入太阳黑子活动高峰期,太阳释放出的高能粒子和射线对地球磁层造成显著冲击,进而引发磁暴,导致空间站快速下降。太阳黑子发生在太阳的( )A.日冕层 B.色球层 C.光球层 D.日核10.神十八号乘组将开展“太空养鱼”计划,以斑马鱼和金鱼藻为研究对象,在轨建立稳定运行的空间自循环水生态系统。将金鱼藻新生长出来的茎轴切开后重新种植,便可生根成苗。这种繁殖方式属于( )A.组织培养 B.分裂生殖 C.有性生殖 D.无性生殖11.土星的周围有一圈美丽的光环,20世纪70年代末宇宙飞船拜访她时发现,组成光环的物质居然是( )A.土星表面激烈运动的大气B.土星内部激烈活动释放的巨大能量C.碎土、尘埃和冰屑D.不存在任何东西,是人的幻觉12.2020年7月23日,“天问一号”成功发射,奔向火星;至2021年5月15日(农历四月初四),携带“祝融号”火星车的着陆巡视器在火星着陆,我国成为首个在一次火星探测任务中完成“绕、落、巡”三项目标的国家。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 图甲中箭头所指的行星是火星B.2021年5月15日,地球上看到的月相是满月C.陨石撞击火星可以形成撞击坑D.2021年5月15日北半球昼长夜短13.2015年5月20日,美国 NASA 声称发现了最像地球、适宜人类居住的行星开普勒186f。它位于天鹅座中,与地球质量、体积大小相近。公转周期为130 天,距地球500 光年。由上述信息推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NASA 现在观察到的该行星的形态就是该行星现在的模样B.该行星上可能有液态水C.该行星上一定有昼夜交替和四季更替的现象D.该行星昼夜交替周期是130天14.2015年5月20日,美国 NASA声称发现了最像地球、适宜人类居住的行星开普勒186F(如图)。它位于天鹅座中,与地球质量、体积大小相近。公转周期为130天,距地球500光年。由上述信息推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NASA现在观察到的该行星的形态就是该行星现在的模样B.该行星上可能有液态水C.该行星上一定有昼夜交替和四季更替的现象D.该行星昼夜交替周期是130天15.下列各组行星中 都有光环的是( )A.水星、火星B.木星、土星C.地球、天王星 D.土星、金星16.根据表中的数据判断,火星昼夜温差远大于地球的最主要原因是( )行星 距太阳(地球=1) 质量(地球=1 体积(地球=1) 表面平均温度 自转周期地球 1.00 1.00 1.00 22℃ 约23小时56分火星 1.52 0.17 0.15 -23℃ 约24小时37分A.火星距离太阳更远,得到的太阳辐射少B.火星自转周期短,昼夜更替时间短C.火星体积质量小,引力小,大气稀薄D.火星近日点和远日点差异大,与太阳间的距离变化大17.假设人类从宇宙中寻找到两颗与地球大小、表面环境差不多的行星,并让它们来到太阳系与地球同轨道绕着太阳公转,如图这两颗行星经过改造后可作为人类的栖息地,其基本数据与轨道参数如表所示(为方便对照,地球的数据附在表中的最后一行作为参考)。依据图表回答下列小题。项目 自转周期 (小时) 黄赤交 角(度) 大气压 力(atm) 卫星 数(个)甲行星 32 24 0.8 1乙行星 20 25 1.2 2地球 24 23.5 1.0 1(1)图中所示天体系统的层级共有 (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四级(2)甲、乙、地球三颗行星中,昼夜温差最大与最小的行星分别是 ( )A.甲、乙 B.乙、地球 C.甲、地球 D.地球、乙18.目前航天飞船的飞行轨道都是近地轨道,一般在地面上方300km左右的轨道上绕地飞行,环绕地球飞行一周的时间约为90min左右.若飞船在赤道上空飞行,则飞船里的航天员在24h内可以看到的日落次数最接近( )A.2次 B.4次 C.8次 D.16次19.科学家们利用“开普勒”太空望远镜在距地球约600光年的一个恒星系统中新发现了一颗宜居行星,它被命名为“开普勒-22b”,是迄今发现的最小且最适于表面存在液态水的行星。这是首次在与太阳系类似的恒星系统中发现宜居行星。被称为地球的孪生兄弟。则下列宜居行星所具备的条件中不正确的是( )A.存在原始海洋B.距离所绕恒星的远近适中C.强烈的太阳光照D.与其他行星的运动轨道呈同心圆分布20.天亮前后,东方地平线上有时会出现一颗特别明亮的“晨星”,人们叫它“启明星”;而在黄昏时分,西方余晖中有时会出现一颗非常明亮的“昏星”,人们叫它“长庚星”;这两颗星其实都指金星。图中被人们称作“启明星”的是( ) A.a B.b C.c D.d二、填空题21.火星是和地球最相像的一颗行星,为固体星球,表面温度很 。木星和土星有固体的核心和几万千米厚的氢、氦等构成的大气。它们的体积大,卫星较多,并且有 。土星的最大卫星“土卫六”是人类迄今为止在太阳系中发现的第二颗存在液体的星球。22.“嫦娥”探月、“祝融”探火、“羲和”逐日,中国人向着月球、火星、太阳等星球不断进发,叩问苍穹的脚步不曾停歇,远古神话梦想一个个变成现实。请回答:(1)如图,月球表面最引人注目的是 ,主要是月球形成早期小天体频繁撞击的产物;(2)“祝融号”火星车成功登陆火星表面,表明我国的航天器可以离开的天体系统是 (填“太阳系”或”地月系”)。23.卫星的共同特征:① 。② 。24.浩瀚的宇宙中有各种不同的天体。天体又组成了大小不同的天体系统。(1)图中的大圆、中圆、小圆分别表示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其中能正确表示它们之间关系的是 。(2)从地球上看,金星也具有周期性的圆缺变化(相位变化),而且相位变化与月球相似。 ①某研究人员利用仪器观察到金星“满月月相”,此时金星的位置应该在图(a)中 处;②在观察金星相位时,使用装有巴德膜的望远镜可避免人眼被太阳的强光损伤。其原理如图(b)所示:大部分光在巴德膜表面发生反射 处观察金星(选填序号)。25.《流浪地球》是一部科幻电影,于2019年2月5日(农历大年初一)在中国内地上映,掀起了一股观影热潮,电影好看,也蕴含着许多科学知识。(1)地球如果要“流浪”到太阳系外,要经过某些行星的运行轨道,在除地球外的七大行星中,肯定不会经过的行星有 (填行星的名称)。(2)地球“流浪”是为了逃离太阳毁灭对地球的影响。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有 (填序号);①扰乱地球上空的电离层,使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影响,甚至中断;②太阳黑子增强时,紫外线相对增多;③世界许多地区降水量年际变化与黑子的11年周期有一定的相关性。26.八大行星、卫星、矮行星、小行星、彗星、流星体等天体按一定的轨道围绕太阳公转构成了 。 是太阳系中体积和质量最大的天体,占了太阳系总质量的99.86%。按照行星同太阳的距离,由近及远依次为: 星、金星、地球、 星、木星、土星、天王星、 星。小行星集中分布在 星和 星轨道之间。27.今年5月6日(农历四月十四),科学家观测到宝瓶座流星雨。(1)当晚的月相最接近于 (填字母)(2)太阳系由八大 、彗星、流星体、卫星等组成。(3)流星体的碎屑部分落入地球大气层,与大气发生 而燃烧,形成划过天空的流星雨。28.如图为太阳、地球和月球运行关系示意图,图中圆弧实线表示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圆形虚线表示月球围绕地球公转的轨道。(1)当地球和月球运行到图示位置时,地球上人们看到的月相是 。(2)据目前所知,太阳系内只有地球上有高级智慧生命。地球生命得以存在的条件是 (写出一点即可)29.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恒星,地球上的生物和太阳息息相关(1)如图甲,小明分别用大球、小球模拟太阳、月球,把大、小两个球放置在同水平面上,并将小球由A向B移动,观察大球被小球遮掩的过程。该实验模拟的天文现象是 过程。(2)如图乙是用专用仪器拍摄的太阳照片照片中①区域呈现的太阳活动主要是日珥,日珥发生在太阳大气层的 层。30.读天体系统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1)人类发射的探测器可以到达火星表面,表明人造天体已经能够离开的天体系统是图中的 。(2)图中A为 ,小行星所属的天体系统是 图。河外星系的级别与 图相同,最低一级的天体系统是 ,其中心天体是 。(3)人类在不断尝试到宇宙空间寻找地外生命。请简要说明可能存在地外智慧生命的天体需要具备的外部条件: 、 、 。31.读“太阳外部结构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1)耀斑出现在图中字母代表的太阳大气层 中。(2)太阳活动增强时,发出的强烈射电会扰乱地球上空的 层;太阳风抛出的带电粒子流会产生使指南针失灵的现象。(3)平常我们看到像圆盘一样,明亮发光的太阳表面是图中字母表示的太阳大气层 。(4)图中温度最高的太阳大气层是 ,它的名称是 。32. 2013年2月15日,一颗陨石在俄罗斯西伯利亚上空爆炸,爆炸引发的“陨石雨”四处散落,地面附近有许多黑色固体小碎片,用小碎片在玻璃上刻划会有较明显的划痕。无独有偶,2013年2月16日凌晨,小行星2012DA14与地球“擦肩而过”,引发天文爱好者的无限遐想。(1)大部分陨石进入地球会被烧毁,若在月球上将会留下很大的陨石坑,这是因为月球上没有 的保护。(2)科学家推测此次撞击俄罗斯的这块陨石可能来自太阳系中的小行星带,该小行星带位于火星与 之间。(3)俄罗斯的陨石事件与小行星2012DA14近距离接近地球之间有无关联?天文爱好者说法不一,下列说法中支持两者有关联的证据是 (填字母,可多选)。A.两者发生时间相差12小时,距离相隔至少50万千米B.陨石和小行星组成成分比较接近C.陨石是大约一年前脱离小行星带的一颗小行星,与2012DA14来源相同D.陨石是按自东向西的轨迹运行的,小行星是按自南向北的轨迹运行的,两者处于完全不同的轨道上33.1766年德国人提丢斯发现,太阳系中的行星到太阳的距离遵循如表所示的规律:颗次 1 2 3 4 5 6 …行星名称 水星 金星 地球 火星 谷神星 木星 …距离(天文单位) 0.4 0.7 1 1.6 2.8 5.2 …根据表格,第7颗行星到太阳的距离是 天文单位。34.请依据表中太阳系部分行星的相关数据,回答问题: 金星 地球 火星与太阳间平均距离(×106km) 108 150 230表面平均温度(℃)约 470 15 -30已知卫星个数(个) 0 1 2绕日周期(年)约 0.6 1 1.9自转周期(日)约 243 1 1(1)行星表面平均温度与行星离太阳远近的关系是 。(2)三颗行星中,在 上“年”比“日”短。(3)行星的公转周期与 有关。三、实验探究题35.事件一:2020年7月23日,“天问一号”探测器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目标是实现着陆火星。事件二:2021年11月24日4时30分,嫦娥五号探测器在文昌航天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历经23天,12月17日1时59分,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壤安全着陆。(1)火星的直径约为地球的一半,自转轴倾角、自转方向、周期均与地球相近,公转一周约为地球公转时间的两倍。火星地表沙丘、砾石遍布,二氧化碳为主的大气十分薄弱,密度仅为地球大气密度的1%。根据以上信息,你认为下列推测正确的是____。A.火星上也有四季变化B.火星的一天比地球的一天约长一倍C.在火星上也能看到太阳的东升西落D.火星表面昼夜温差比地球上大(2)火星属于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在如图的太阳系示意图中代表火星的是 (填字母)。(3)水星位于日、地之间,地球上可看到水星从太阳的圆面上通过,这种天文奇观被称为“水星凌日”。在地球上人们还能观看到八大行星中除水星外的 星凌日现象。36.2021年5月,我国“天问一号”着陆巡视器成功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如图甲),实现了我国首次地外行星着陆。 图乙是其阶段Ⅲ着陆过程中的高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1)火星大气密度是地球的1%,大气中氧气含量为0.15%且没有液态水,表面平均温度为-55℃,自转周期为24时37分,绕日公转周期为687天。 下列说法合理的是____ 。A.表面平均温度比地球高B.火星的“一天”和地球的一天相接近C.大气中氧气含量比地球高D.雨、雪天数比地球多(2)在图甲阶段Ⅲ时,着陆巡视器发动机向下喷火,燃气会施加给巡视器向 的推力,这是因为 。在图乙中t1~t2时段,巡视器竖直下落的速度减小,则该过程中推力 F 与重力G 的大小关系是 (不计大气阻力)。(3)若着陆巡视器在火星上的质量为 M千克,着陆区域的火星水平面能承受的最大压强为 N帕,则设计时要保证着陆巡视器的车轮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不能小于多少 (g火星取3.76 牛/千克)四、解答题37.我国在航天领域取得了伟大成就,如2013年12月14日,“嫦娥三号”探测器登陆月球;2021年5月15日,“天问一号”探测器登陆火星。(1)图甲是太阳系八大行星示意图,甲、乙、丙、丁中,表示火星的是 。(2)“天问一号”探测器登陆的乌托邦平原面积巨大,是一望无际的乱石荒原,但其形成原因和月球上的 一样,本质上都是陨石坑。(3)“天问一号”探测器登陆前,科学家结合火星对探测器的引力大小,确定了探测器在火星上受到的重力大小比在地球上要 。38.带着移居火星生活、实现人类真正走出地球的梦想,“天问 一号”火星探测器于2020年7月23 日发射,历时10个月,于2021年5月 15 日成功在火星着陆(如图)。中国成为第3个触摸这颗红色星球的国家! 请回答下列问题。(1)“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由“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担任发射任务。几乎所有火箭发射都选择朝东方向是因为地球 ,使火箭在地面未发射之前,已经具有了 个向东的速度,从而节省推进剂。(2)本次探测的 一个重要任务是寻找火星上是否存在 ,以回答“火星是否存在支持生命的环境”。(3)假如能成功移居火星,我们会比在地球上跳得更高,树木会长得更高,原因是火星的质量比地球小,其重力加速度g'比地球土的重力加速度g(9.8牛/千克)也小。若质量为240千克的“祝融号”在火星上受到的重力为902.4牛,则火星上的重力加速度 g'大小为多少 39.读“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所示宇宙空间范围内包括两级天体系统,其中较高一级天体系统的中心天体是 。(2)图中字母表示地球的是 。(3)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与其所处的宇宙环境关系密切,其中不属于地球存在生命的有利条件的是____。A.地球表面常有陨石撞击B.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C.日地距离适中,接受到的光热适量D.地球表面有空气和水40.某研究人员以当地每年相同区域内的野生山菇产量为例,对太阳黑子与农作物的关系进行研究,数据处理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表示每年的平均太阳黑子数的变化曲线,读图可以发现太阳黑子数从最小值至最大值增大的速度比从最大值至最小值减小的速度 。(2)图乙为当地的野生山菇产量的直方图,对照两图,可以发现随着太阳活动的加强,野生山菇产量总体呈现 趋势。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C【解析】【分析】太阳系中总共有八大行星,分别是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地球、天王星、海王星,据此解答。【解答】火星、海王星属于八大行星之内,而月球围绕着地球转,地球和月球为地月系,北极星属于恒星,只有北极星不属于太阳系这个家庭,C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2.【答案】B【解析】【分析】太阳大气层时常发生变化,有时甚至较为剧烈,这些变化统称为太阳活动。太阳黑子和耀斑是太阳活动的重要标志。光球层上常出现暗黑的斑点,叫太阳黑子。色球层上有时出现局部区域突然增亮的现象,叫耀斑。【解答】由材料中“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可知,古书记载中所提到的太阳活动是太阳黑子,太阳黑子位于太阳的光球层。故选B。3.【答案】A【解析】【分析】八大行星按距日远近关系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解答】根据题目提示,当某颗行星恰好运行至地球与太阳之间时,地球上的观察者就会看到有一个黑点从太阳圆面通过,这种现象称为“凌日”,再结合太阳与八大行星的相对位置,可知只有水星和金星可能位于地球与太阳之间,所以在地球上可以观察到①水星凌日。4.【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太阳的特征。【解答】太阳是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太阳的一生会经历不同的阶段,每个阶段有各自不同的特征,现在正处中年或壮年阶段,处于恒星演化的中期,叫主序星阶段,我们称太阳表面温度相对较低的部分为太阳黑子是指太阳表面温度相对较低较暗的部分,B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5.【答案】D【解析】【分析】太阳系的八大行星按照距离太阳从近到远的顺序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解答】A. 水星是 A,火星是C,故错误;B. 金星是B,木星是E右边的那颗星,故错误;C. 水星是 A,土星是E,故错误;D. 金星是 B,火星是C,故正确。故答案为:D6.【答案】C【解析】【分析】A.根据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判断;B.根据银河系的构成判断;C.根据日全食的形成判断;D.根据太阳黑子的形成判断。【解答】 A.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很大,故A错误;B.八大行星绕太阳公转,太阳是太阳系的核心,不是银河系的中心,故B错误;C.日全食发生时,太阳的光球层被遮挡,故C正确;D.太阳黑子是太阳表面的低温区域,故D错误。故选C。7.【答案】B【解析】【分析】黑子是太阳光球层表面局部温度较周围气体地区低的区域,故明亮的光球层上看到的“黑气”即太阳黑子。黑子发生于光球层,耀斑发生于色球层;太阳风发生于日冕层。【解答】古书记载中所提到的太阳活动及其产生的太阳圈层是太阳黑子,发生于光球层。故选B。【答案】8.A9.C10.D【解析】【分析】 营养繁殖是植物繁殖方式的一种,不通过有性途径,而是利用营养器官:根、叶、茎等繁殖后代。营养繁殖能够保持某些栽培物的优良性征,而且繁殖速度较快。主要有分根、压条、叶插、芽叶插、扦插、嫁接等。8.A. 对接成功后,神舟十八号飞船相对于空间站是静止的 ,A正确;B. 神舟十八号飞船绕地飞行过程中,运动方向不断发生改变,受到不平衡力的作用,B错误;C. 航天员到达空间站后,质量不变,质量不会随着空间位置的改变而改变,C错误;D. 出舱活动时,航天员的惯性不会消失,惯性只和质量有关,质量不变,所以惯性不变,D错误;故答案为:A9.今年5月进入太阳黑子活动高峰期,太阳释放出的高能粒子和射线对地球磁层造成显著冲击,进而引发磁暴,导致空间站快速下降。太阳黑子发生在太阳的光球层;日冕层是太阳风;色球层是耀斑和日珥;故答案为:C10.将金鱼藻新生长出来的茎轴切开后重新种植,便可生根成苗。 这种利用植物的营养器官,不需要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繁育后代的方式称为无性生殖;故答案为:D11.【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光环形成的过程分析.【解答】光环的形成原因还不十分清楚,据推测可能是由彗星、小行星与较大的土卫相撞后产生的碎片组成的.光环可能含有大量的水份,构成它们的是直径从几厘米到几米的冰块和雪球。故答案为:C12.【答案】B【解析】【分析】(1)根据八大行星距离太阳的远近顺序解答。(2)月相的变化依次为新月(也称“朔”)(初一)→蛾眉月→上弦月(初七、初八)→凸月(渐盈凸月)→满月(也称“望”)(十五,十六)→凸月(渐亏凸月)→下弦月(二十二、二十三(廿二、廿三))→残月→新月(初一)。(3)陨石撞击使火星表面出现各种坑。(4)当太阳光线直射赤道时是北半球的春分日或秋分日;当太阳光线直射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夏至日;当太阳光线直射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冬至日。【解答】A、离太阳最近的行星是水星,以下依次是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因此箭头所指的行星是火星,A不符合题意;B、2021年5月15日是农历初四,因此当天月相并不是满月,B符合题意;C、陨石撞击火星可以形成撞击坑,C不符合题意;D、自春分日(3月22日左右)后,白天变得越来越长,而2021年5月15日是在春分日之后,因此北半球昼长夜短,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13.【答案】B【解析】【分析】地球生命存在的条件主要有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外部条件包括安全的宇宙环境和稳定的太阳光照;内部条件包括适宜的温度、适合生命呼吸的大气、液态水的存在。地球的特殊性表现在地球是人类目前已知的唯一存在生命的天体。【解答】由于该行星距地球500光年,所以探测器接受的光信号实际上是500年以前发出的,所以NASA现在观察到的该行星的形态实际实是500年前的模样,故A错误;由题意知,该行星适宜人类居住,该行星上可能有液态水,故B正确;题目只提及该行星公转周期为130天,没有提及它是否有自转以及与恒星的距离等,所以说该行星上肯定也有昼夜交替和四季更替的现象过于绝对,故CD错误。故答案为:B。14.【答案】B【解析】【分析】地球存在生命的外部条件是稳定的太阳光照提供了光和热;安全的行星际空间,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自身条件:地球与太阳距离适中,使地球表面的平均气温适中;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是大量的气体聚集,形成适于生命生存的大气层,有液态水的存在;【解答】A. NASA现在观察到的该行星的形态就是55年前该行星的模样,A错误;B. 美国 NASA声称发现了最像地球、适宜人类居住的行星开普勒186F,说明该行星上可能有液态水,B正确;C. 从题干信息无法确定该行星上一定有昼夜交替和四季更替的现,C错误;D. 该行星公转周期为130天,而不是自转周期,所以该行星昼夜交替周期不是130天,D错误;故答案为:B.15.【答案】B【解析】【分析】解答本题需明确考查的知识点是太阳系,在此基础上,结合分析各个说法,选出正确答案。太阳系是以太阳为中心,和所有受到太阳的引力约束天体的集合体。包括八大行星(由离太阳从近到远的顺序: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以及至少173颗已知的卫星、5颗已经辨认出来的矮行星和数以亿计的太阳系小天体。【解答】太阳系中,类木行星都有光环。太阳系中的类木行星(气态巨行星)共有四颗,分别是: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这四颗行星都有光环。故选B。16.【答案】C【解析】【分析】太阳系八大行星自内向外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解答】根据题表数据可知,火星昼夜温差远大于地球的主要原因是火星体积质量小,引力小,大气稀薄。故选C。17.【答案】(1)B(2)A【解析】【分析】太阳系八大行星自内向外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解答】(1)甲、乙与地球应属类地行星。 图中显示为太阳系,太阳系中又包括地月系,共二级天体系统。(2)从表格中可以看出:三颗行星表面环境差不多,在自转周期上有所不同,甲行星的自转周期为32小时,乙行星的自转周期为20小时,乙行星自转周期与地球差不多,自转周期越长,行星表面所获得的太阳辐射量越大,昼夜温差就越大,因此甲行星的昼夜温差最大;相反,乙行星的自转周期短,昼夜温差小。18.【答案】D【解析】【解答】 24小时内看见日落的次数n=24h/1.5h=16次.故选:D.【分析】在飞船绕地球转动时,每当飞船转动一周则飞船一定会看到一次太阳落山,则可知宇航员在24h内看到的日落的次数.19.【答案】C【解析】【分析】地球上适合人类生存的原因为有大气层,有太阳光照,各种资源供人类使用等。【解答】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基本条件可从地球的自身条件和地球的宇宙环境两方面分析:①地球的质量体积适中,形成了较厚的大气层;②日地距离适中,使地球上有适宜的温度;③充足的液态水的存在;④稳定的光照条件;⑤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为地球提供了较安全的行星际空间。故C项错误,C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20.【答案】C【解析】【分析】太阳系中的地内行星是水星与金星,水星离太阳最近;地球的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的,所以日月星辰都是东升西落的。【解答】太阳系中的地内行星是水星与金星,水星离太阳最近B排除; 天亮前后,东方地平线上有时会出现一颗特别明亮的“晨星”, D排除。金星是离太阳第二近的行星,所以只能在a、c中选, “启明星” 是天亮前后,东方地平线上有时会出现一颗特别明亮的“晨星”,所以应该是在地球的东面出现,所以C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21.【答案】低;光环【解析】【分析】太阳系八大行星自内向外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解答】火星是和地球最相像的一颗行星,为固体星球,表面温度很低。木星和土星有固体的核心和几万千米厚的氢、氦等构成的大气。它们的体积大,卫星较多,并且有光环。22.【答案】(1)环形山(2)地月系【解析】【分析】(1)月球表面的环形山也叫月坑,主要是由小天体撞击形成的;(2)祝融号火星车顺利登陆火星表面,火星属于太阳系中的其中一颗行星,说明已经离开了地月系,但还在太阳系中。【解答】(1)月球表面的环形山,主要是由小天体撞击形成的,故答案填环形山;(2)祝融号火星车顺利登陆火星表面,说明已经离开了地月系,但是还在太阳系内,故答案填地月系。23.【答案】像大行星一样在近圆形的轨道上绕着各自的主行星自西向东旋转;自身不发光,靠反射太阳光才发亮【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卫星的特征。【解答】卫星的共同特征:①像大行星一样在近圆形的轨道上绕着各自的主行星自西向东旋转,②自身不发光,靠反射太阳光才发亮。故答案为:像大行星一样在近圆形的轨道上绕着各自的主行星自西向东旋转;自身不发光,靠反射太阳光才发亮24.【答案】(1)A(2)乙;②③【解析】【分析】光的反射指光在传播到不同物质时,在分界面上改变传播方向又返回原来物质中的现象。光遇到水面、玻璃以及其他许多物体的表面都会发生反射。 当光在两种物质分界面上改变传播方向又返回原来物质中的现象,叫做光的反射。【解答】(1)银河系包含了太阳系,太阳系包含了地月系,所以他们的关系是层层包含,所以A正确;(2)①金星满月是是指日,地,金在同一条直线上,并且太阳在中间,地球上的人看金星,看到的就好像满月;所以如图a中的乙位置;② 在观察金星相位时,使用装有巴德膜的望远镜可避免人眼被太阳的强光损伤。其原理如图(b)所示:大部分光在巴德膜表面发生反射,所以应该在②和③处观察金星;故答案为:(1)A (2)乙、②③25.【答案】(1)水星、金星(2)①、②、③【解析】【分析】太阳活动是太阳大气层里一切活动现象的总称。主要有太阳黑子、光斑、谱斑、耀斑、日珥和日冕瞬变事件等。太阳系是一个受太阳引力约束在一起的天体系统,包括太阳、行星及其卫星、矮行星、小行星、彗星和行星际物质。【解答】(1)地球流浪到太阳系外,是远离太阳的过程,不会经过比地球还靠近太阳的行星(水星和金星);(2)①太阳辐射的离子流大量进入地球时,会扰乱地球上空的电离层,使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影响,甚至中断;②太阳黑子增强时,紫外线相对增多,对地球上的生物会造成较大影响;③世界许多地区降水量年际变化与黑子的11年周期有一定的相关性,太阳黑子的活动会导致地球降水量发生变化;故答案为:(1)水星、金星;(2) ①、②、③ 。26.【答案】太阳系;太阳;水;火;海王;火;木【解析】【分析】太阳系的是以太阳为中心的天体系统;太阳是一颗恒星;太阳是太阳系中体积和质量最大的天体,占了太阳系总质量的99.86%。按照行星同太阳的距离,由近及远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解答】 八大行星、卫星、矮行星、小行星、彗星、流星体等天体按一定的轨道围绕太阳公转构成了太阳系。太阳是太阳系中体积和质量最大的天体,占了太阳系总质量的99.86%。按照行星同太阳的距离,由近及远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小行星集中分布在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故答案为:太阳系、太阳、水、火、海王、火、木27.【答案】(1)C(2)行星(3)摩擦【解析】【分析】(1)八大行星,是指太阳系的八个大行星,按照离太阳的距离从近到远,它们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2)初一新月不可见,只缘身陷日地中,初七初八上弦月,半轮圆月面朝西。满月出在十五六,地球一肩挑日月,二十二三下弦月,月面朝东下半夜。(3)流星雨的形成与地球大气层有关,流行落到地球前,必须经过大气层。【解答】(1)农历的每月十四是满月,故C符合题意。(2)太阳系由八大行星、彗星、流星体、卫星等组成。(3) 流星对地球的引力和地球对流星的引力大小相等.但流星质量太小,加速度大,所以改变运动方向落向地球,流行体的碎屑部分由于力的作用,与大气发生摩擦而燃烧,形成划过天空的流星雨。故答案为:(1)C(2)行星(3)摩擦28.【答案】(1)新月(2)适宜的温度或充足的水或一定厚度和适宜呼吸的大气【解析】【分析】地球生命存在的条件主要有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外部条件包括安全的宇宙环境和稳定的太阳光照;内部条件包括适宜的温度、适合生命呼吸的大气、液态水的存在。【解答】(1)根据图片,此时月球位于地球和太阳的中间,月球被太阳照亮的半球完全背向地球,形成的月相是新月。(2)地球生命存在的外部条件有: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提供了安全的宇宙环境;太阳的光照稳定,为地球生命的演化提供了充足的时间。地球生命存在的外部条件有:日地距离适中,形成了地球表面适宜的温度,地球上的水以液态形式存在;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产生的引力适中,形成了包围地球一周的大气层;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周期适中,使得地球的温度变化幅度小。29.【答案】(1)日食(2)色球【解析】【分析】①当不发光的月球转到太阳与地球之间,不透明的月球挡住了沿直线传播的太阳光,地球上看不到太阳的现象是日食;日食分为日全食、日偏食、日环食三种.②太阳被月球完全遮住形成的日食叫日全食,在太阳光完全照不到的区域(本影区)可以观察到日全食;月球遮住太阳的一部分形成的日食叫日偏食,在部分太阳光照射到的区域(半影区)可以观察到日偏食;月球只遮住太阳的中心部分,在太阳周围还露出一圈日面,好象一个光环似的叫日环食.③这三种不同的日食现象与太阳、月球和地球三者的相对位置有关,根据太阳光的照射情况判断是哪种日食。【解答】(1) 如图甲,小明分别用大球、小球模拟太阳、月球,把大、小两个球放置在同水平面上,并将小球由A向B移动,观察大球被小球遮掩的过程。当月球运行到太阳与地球之间,并与太阳、地球成一条直线时,月球的阴影就可能落到地球上。这月球的阴影覆盖的地面范围内,月球阴影遮挡住了太阳,就形成了日食这种天文现象,故该实验模拟的天文现象是日食过程。(2)如图乙是用专用仪器拍摄的太阳照片照片中①区域呈现的太阳活动主要是日珥,日珥发生在太阳大气层的色球层。故答案为:(1)日食(2)色球30.【答案】(1)D(2)宇宙;C;B;地月系;地球(3)有液态水;适宜的温度;适合生命物质呼吸的大气【解析】【分析】本题以读图的方式考查天体系统的级别和层次,属于基础题,根据图示内容结合课本知识点即可分析解答。天体之间相互吸引和绕转形成天体系统,天体系统分为不同的别和层次,最高一级是总星系,总星系包括银河系和河外星系;银河系包括太阳系和其它恒星系;太阳系包括太阳、地月系和其它行星系;地月系包括地球和月球。D地月系,C为太阳系,B为银河系,A为总星系;【解答】(1)人类发射的探测器可以到达火星表面,表明人造天体已经能够离开的天体系统是图中的D。(2)图中A为宇宙,小行星所属的天体系统是C图。河外星系的级别与B图相同,最低一级的天体系统是地月系,其中心天体是地球。(3)人类在不断尝试到宇宙空间寻找地外生命。请简要说明可能存在地外智慧生命的天体需要具备的外部条件:有液态水、适宜的温度、适合生命物质呼吸的大气。31.【答案】(1)B(2)电离磁暴(3)A(4)A;光球层【解析】【分析】太阳大气结构及太阳活动,由里到外(如图):【解答】(1)、A为光球层,出现太阳黑子,B为色球层,出现耀斑和日珥,C为日冕层,出现太阳风。 (2)、太阳风(高能粒子吹向地球,在两极形成极光),耀斑爆发后,太阳风的强度迅速增大,会影响地球大气的电离层,出现磁暴现象。(3)、我们平时肉眼可见的是光球层,光球层所占体积最大。(4)、太阳大气温度自里向外逐渐降低,故最高温度出现在光球层,最高可达150万℃。故答案为:(1)B ; (2)电离磁暴 ;(3)A; (4)A ;光球层32.【答案】(1)空气(大气层)(2)木星(3)B;C【解析】【分析】1、陨石是宇宙中的小天体穿过大气层时未燃烧完掉落在地上的石头。地球因为有厚厚的大气层绝大多数的陨星都会燃烧完对地球起保持作用。月球上没有空气所以月球的表面布满了陨石坑;2、在太阳系中火星和木星之间存在一个小行星带,许多质量较小的天体聚集在一起绕太阳公转;3、根据题中信息和一些科学知识对选项进行判断。【解答】(1) 由上面分析可知,大部分陨石进入地球会被烧毁,若在月球上将会留下很大的陨石坑,这是因为月球上没有 空气(大气层)的保护;(2)太阳系的小行星带是位于火星与木星之间;(3)成分朔源是可信度比较大的,所以B陨石和小行星组成成分比较接近是可以支持两者有关联的;A 两者发生时间相差12小时,距离相隔至少50万千米 ,这是支持无关联的证据;C 陨石是大约一年前脱离小行星带的一颗小行星,与2012DA14来源相同 ,根据来源相同这是可以支持有关联的;D 陨石是按自东向西的轨迹运行的,小行星是按自南向北的轨迹运行的,两者处于完全不同的轨道上 ,这是不支持的证据。所以BC正确。故选BC故答案为:(1)空气(大气层) (2)木星 (3)BC33.【答案】10.0【解析】【分析】第1颗行星到太阳的距离是0.4天文单位;第2颗行星到太阳的距离是0.4+0.3×1天文单位;第3颗行星到太阳的距离是0.4+0.3×21天文单位;第4颗行星到太阳的距离是0.4+0.3×22天文单位;那么第7颗行星到太阳的距离是0.4+0.3×25=10天文单位。【解答】0.4+0.3×25=10天文单位。故答案为:10.034.【答案】(1)行星离太阳越远,行星表面平均温度越低(2)金星(3)与太阳间平均距离【解析】【分析】①根据表格中行星表面平均温度与行星离太阳平均距离的数据分析得出两者之间的关系;②根据表中数据分析得出“年”比“日”短行星。【解答】(1)①由表中2、3行数据可知,行星离太阳越远,行星表面平均温度越低;(2)②由表中5、6行数据可知,三颗行星中,在金星上“年”比“日”短,在地球上“年”等于“日”,在火星上“年”比“日”长。(3)行星的公转周期与太阳间平均距离有关,太阳系的几个行星中,与太阳之间的平均距离越大的行星,它绕太阳公转一周所用的时间越长。故答案为:(1)行星离太阳越远,行星表面平均温度越低(2)金星(3)与太阳间平均距离35.【答案】(1)A;C;D(2)C(3)金【解析】【分析】火星是地球上人类可以探测的最近的行星,表层 具有与地球最相近的环境。人类从20世纪60年代起, 就开始了火星探测。人类也希望有一天能移居火星生 活,实现人类真正走出地球的梦想。【解答】(1) 有自转轴倾角,所以有四季, 自转周期与地球相近, 自转方向与地球相近,太阳也东升西落 。火星地表沙丘、砾石遍布,二氧化碳为主的大气十分薄弱,密度仅为地球大气密度的1%,所以火星表面昼夜温差比地球上大,故答案为:ACD。(2)火星外侧有小行星带,所以代表火星的是C。(3)只有水星和金星位于日、地之间,它们都可观测到凌日现象。36.【答案】(1)B(2)上;力的作用是相互的;F>G(3)【解析】【解答】(1)A、火星表面平均温度为-55℃,远低于地球表面温度,故错误;B、火星自转周期为24时37分,与地球的自转周期(约为24小时)非常接近,故正确;C、火星大气中氧气含量为0.15%,低于地球大气中氧气含量,故错误;D、由于火星大气密度仅为地球的1%,且没有液态水,这样的环境条件使得火星上几乎不可能形成雨雪天气,故错误。故答案为:B。(2)在图甲阶段Ⅲ时,着陆巡视器发动机向下喷火,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即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的同时,也受到另一个物体对它的作用力,因此燃气会施加给巡视器一个向上的推力。图乙中t1~t2时段,着陆巡视器在竖直向上推力作用下,竖直下落的速度减小,做减速运动,合力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即向上的推力大于重力,即F>G。(3)。【分析】火星是离太阳第四近的行星,也是太阳系中仅次于水星的第二小的行星,为太阳系里四颗类地行星之一。37.【答案】(1)乙(2)环形山(3)小【解析】【分析】太阳系是以太阳为中心,和所有受到太阳的引力约束天体的集合体。包括八大行星(由离太阳从近到远的顺序: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以及至少173颗已知的卫星、5颗已经辨认出来的矮行星和数以亿计的太阳系小天体。【解答】(1)太阳系八大行星与太阳由近及远的顺序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所以乙是火星。(2)乌托邦平原面积巨大,是一望无际的乱石荒原,但其形成原因和月球上的环形山一样,本质上都是陨石坑。(3)由题图可知,质量相同的物体在地球上受到的引力比在火星上大,所以探测器在火星上受到的重力大小比在地球上要小。38.【答案】(1)自西向东自转(2)水(3)g'=【解析】【分析】地球是在围绕太阳公转的同时,还在自西向东自转;已知“祝融号”在火星上受到的重力和质量,利用G=mg计算火星上的重力加速度的大小。【解答】(1)因为地球是在围绕太阳公转的同时,还在自西向东自转,为了使火箭在地面未发射之前,已经具有了一个向东的速度,从而节省推进剂,所以几乎所有火箭发射都选择朝东方向;(2)根据对“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发射的任务的了解可知,本次探测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寻找火星上是否存在水,以回答“火星是否存在支持生命的环境”。(3)因为G=mg,所以火星上的重力加速度:g'=。39.【答案】(1)太阳(2)C(3)A【解析】【分析】天体之间相互吸引和绕转形成天体系统,天体系统分为不同的级别和层次,最高一级是总星系,总星系包括银河系和河外星系;银河系包括太阳系和其它恒星系;太阳系包括太阳、地月系和其它行星系;地月系包括地球和月球。一般而言,围绕恒星公转的是行星,围绕行星公转的是卫星。【解答】(1)读“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示意图,图示为太阳系,所以该天体系统包括恒星系太阳系和行星系,较高一级天体系统是太阳系,太阳系的中心天体是太阳。(2)由于小行星带在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所以图中D是火星,则火星轨道内侧紧邻火星的行星是C地球。(3)A、地球表面的陨石撞击,会产生很大的能量,不利于地球上生命的生存和繁衍,观点错误,但符合题意。B、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为地球提供了安全的宇宙环境,观点正确,不符合题意。C、日地距离适中,接受到的光热适量,使地球的温度适宜,观点正确,不符合题意。D、地球表面有空气和水,有利于生命的生存和繁衍,观点正确,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40.【答案】(1)快(2)上升【解析】【分析】太阳活动的加强对地球上植物也有一定影响,观察图中数据思考解题即可。【解答】(1)图一表示每年的平均太阳黑子数的变换曲线,太阳黑子数从最小值至最大值增加的速度,比从最大值至最小值减少的速度快。(2)图二为当地的野生山菇产量的直方图,随着太阳活动的加强,山谷产量总体呈现上升趋势。故答案为:(1)快(2)上升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