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简介

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一、课标分析
【课标要求】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的历史脉络和隋唐王朝的鼎盛局面,认识这一时期制度演进、民族交融、区域开发和思想文化发展等新的成就。 根据课标要求:在识记层面,要求学生了解唐朝社会高度繁荣的表现及原因。理解层面,要求学生理解隋唐时期民族交融与区域开发的新成就;唐朝前期民族交融如何渗透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各层面;唐朝繁荣与民族交融之间的互动性。应用层面,要求学生认识到民族交融促进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巩固与发展的重要历史意义,体会到统一之中暗含分裂因素,盛世之下隐含社会弊端,分裂中又有统一的趋势。
二、教材分析
本课分为三个子目,主要讲述了隋朝在分裂割据和民族融合的历史背景下实现了统一,盛极一时却短命而亡。唐前期吸取前朝经验,励精图治,造就“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的繁荣局面。然而盛世下渐生危局,边疆局势紧张,君主治理能力降低,爆发安史之乱、黄巢起义形成藩镇割据最终导致五代十国乱世。这段时期,中国历史再现分裂、统一、分裂的“轮回”。 基于统一多民族国家大概念来看,隋唐的建立顺应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民族交融的历史趋势。该时期吸取历代经验,实施开明的民族政策,创造了民族交融、社会繁荣和疆域扩展的盛世局面。然而疆域的扩展和民族关系的转变对治理能力提出更高要求,而唐中后期的内外乱局使唐朝盛极而衰,最终致使唐王朝走向灭亡。故本课是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发展历程中承上启下的阶段,既承接秦汉的治理智慧,又为宋元明清等朝代的治理提供了宝贵经验,所谓“历史轮回”的内在性质是反映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形成是螺旋上升的过程。
三、学情分析
本次授课对象为高一上学期的学生,处于身心发展阶段中的少年期,感性思维强,参与度高。在知识储备上,经过初中历史的学习,基本掌握隋唐五代历史演变的基本史实,但缺乏对盛世兴衰的原因进行综合性和深入性分析,缺乏从民族关系的角度理解隋唐历史。在思维能力上,基本了解历史学习的方法,抽象思维得到巨大发展,但史料解读和历史解释能力较弱。因此,本课教学要注重知识的补充与逻辑联系,选择适合学情的史料并教授解读思路,提高历史课堂的趣味性和有效性。
四、教学目标
(一)学生将知道(知识与概念) 隋唐历史发展基本脉络;安史之乱、黄巢之乱的基本史实;五代十国的更迭;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二)学生将能够(技能操作与学习迁移) 1.通过呈现史料和不同角度的历史解释,学生将掌握辨析史料的方法,学会以唯物史观的方法进行历史评价; 2.通过隋唐不同阶段的疆域地图、示意图以及五代十国年轴图等,学生将逐步掌握历史地图阅读方法,学会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通过引用大量史料、图表、历史图片创设历史情境,将培养学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历史思维和史料实证素养; (素养目标: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三)学生将理解(相关意义与价值) 通过民族关系的视角看待隋唐五代的历史变迁过程,领悟隋唐大一统王朝是建立在民族交融的基础上的,其统治吸取了秦汉的宝贵经验,继续推动着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体现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是螺旋上升的过程,启示着我们要秉持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态度对待各个民族,始终维护统一多民族国家。
五、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唐前期盛世的表现与原因;唐中后期的藩镇割据 (二)教学难点:唐朝民族治理政策及其与唐朝兴衰的关系
六 、教学方法
教法:讲授法、问答法、合作探究法、图示法 学法:自主学习法、合作学习法、史料研习法
七、教学过程
课程设置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 教师:【出示示意图】讲解隋唐统治者的血缘关系,后提出问题:在民族交融背景下诞生的隋唐统治者,他们的民族思想是怎样的?这一时期民族关系的发展又对历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采用与教学立意相关的材料,引出隋唐统治者的诞生是民族交融的结果,激发学生历史学习兴趣的同时,也为后续华夷一家的民族思想教学进行铺垫。
新课讲授 因统一而兴 隋的建立 教师:【出示示意图】引导学生回忆旧知,过渡到本课教学。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虽动荡分裂,但民族交融不断加深,政治、经济等方面有所发展,孕育了统一的趋势,隋文帝顺应历史趋势建立大一统王朝。 学生:积极回忆旧知,建构新的知识网络。 (二)隋的统治 教师:【出示材料】利用大事简表、地图、史料等,构建隋朝统治的繁荣局面,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并对大运河问题进行重点讲授。 学生:在解读材料和图表中积极归纳,知道隋朝前期皇帝励精图治、国家政局稳定、南北贯通、积储丰富、华夷一家的繁荣景象。 (三)隋的灭亡 教师:【教学过渡】隋朝如此繁荣,不应该创下更瞩目的成就吗?为何二世而亡呢?【以三个问题层层递进,深化教学】 1.隋朝为何只是盛极一时? 教师:【出示图表】引导学生从隋炀帝的年号去分析图表,理解隋炀帝兴建大业的的价值,但却操之过急,以致劳民伤财的结果,从而为后续引导学生正确评价隋炀帝进行铺垫。 学生:结合教材33页,知道年号的相关知识,明白其蕴含的历史信息,从而逐步解读图表,明白隋朝二世而亡的原因,最终掌握解读图表的方法。 2.隋朝为何短命而亡却影响深远? 教师:【教学过渡】以皮日休的诗句引起学生思考,隋朝大兴工事导致人民困苦,最终亡国,为什么诗人却认为开凿运河“共禹论功不较多”?【呈现图片、材料】引导学生归纳隋朝短命而亡却影响深远的原因。 学生:赏析皮日休的诗句,观察图片和史料,回答问题。 如何评价隋炀帝? 教师:【教学过渡】隋朝结束于隋炀帝手中,他是个一无是处的昏君吗?我们要如何评价他? 【出示材料】呈现对隋炀帝不同评价的材料,引导学生从材料来源、提出者的立场以及时代背景进行思考,最终引出唯物史观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论。 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辨析史料,知道李唐王朝议定恶谥贬低前朝皇帝,是出于博得民众认可,满足统治合法性的需求,是胜利者的评价手段;杨侑给出的谥号有褒有贬,跟他隋朝王室的身份有关。从而结合本课所学,提出恰当的谥号。理解司马光的评价受当时儒家思想的影响,后世史家则从边疆、隋唐盛世、大一统等角度解读隋炀帝的功过。从而掌握唯物史观的评价方法,一分为二地评价历史人物。 利用大事简表、地图、史料等,构建隋朝统治的繁荣局面,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初步培养学生史料解读和归纳总结能力。 设计问题链教学,通过层层递进的问题将教学引向深处。 注重采用图表、史料、图片等多种材料丰富课堂,保持学生历史学习兴趣的同时,提升学生的材料解读能力。 3.通过史料辨析,提升学生的材料解读能力,逐步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能力,从而引导学生用唯物史观的观点正确评价历史人物。
新课讲授 因交融而盛 教师:【教学过渡】618年,李渊称帝,建立唐朝。626年唐太宗即位,他以隋为鉴,探索新的治国之道…… 治国之道 教师:【出示史料】通过唐太宗的治国举措,引导学生理解唐太宗的治理为唐朝的统治奠定了为君之道、安人之道、华夷一家的基本思想,并被后续继承者沿用,从而创造大唐盛世的史实,为后续教学埋下伏笔。 学生:归纳材料信息,总结唐太宗的为君之道、安人之道、民族理念。 (二)盛唐气象 教师:【出示图片、诗句】以唐朝诗句反映当时的繁荣景象创设情境,并提出盛唐气象出现的原因是什么?对比西汉文景之治、隋朝开皇之治,说明唐朝盛世的独特之处在哪? 学生:在情境中感悟盛唐气象,并结合所学,归纳总结盛唐气象的原因及其独特之处。 (三)华夷一家 教师:【教学过渡】唐朝融洽的民族关系与其民族政策有着密切联系。 教师:【出示历史地图、表格、史料】结合历史地图讲解突厥、回纥、吐蕃、靺鞨等民族归附唐朝的史实,引导学生总结唐朝统治少数民族的方式及民族政策的基本特点。 学生:通过地图、图表等时空定位,知道突厥、回纥、吐蕃、靺鞨等民族归附唐朝的基本史实,总结唐朝民族政策的基本特征。 教师:【出示历史地图】通过隋大业八年(612年)和唐总章二年(669年)的地图对比,使学生直观感受到民族交融下唐朝疆域的拓展,也呈现了唐朝的强盛。随后通过图示引导学生理解民族交融与唐朝盛世的双向互动关系,进而感悟民族交融与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发展的关系。 学生:通过历史地图,学会获取地图的信息,通过图示知道民族交融对唐朝盛世的积极影响。 1.注重史料的引用和解读,引导学生分析史料,逐步培养学生的史料解读能力。 2.通过诗歌图片创设情境,诗史互证的同时丰富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趣味性,使学生初步认识民族交融对唐朝盛世的价值,为后续教学做铺垫。 通过历史地图和图表,可以进行时空定位和凝练教学内容,逐步增强学生的时空观念素养和归纳总结能力。 通过不同时期的历史地图对比,使学生有更清晰的空间认知,并学会获取地图信息,理解教学内容,逐步突破教学难点,实现培养学生时空观念和历史思维能力的目的。
新课讲授 因割据而衰 教师:【教学过渡】唐朝疆域的拓展对边疆治理能力提出更高要求,而中期以后唐中央内部不复此前清明,边疆少数民族蠢蠢欲动,更多危机悄然滋生……(一)危局渐生 教师:【出示地图、图表】通过唐总章二年(669年)、唐开元二十九年(741年)的地图和少数民族民族侵扰的图表说明唐朝的边疆危机,为后续教学做铺垫。 学生:通过历史地图和图表获取地方治理效能降低,边疆少数民族伺机而动的信息。 教师:【出示材料、示意图】引导学生理解节度使设置的原由,及其割据性特点为唐朝中后期外重内轻的局面埋下祸根。 教师:【出示史料】通过史料简要讲述唐中后期的政局形势。 学生:根据材料解读,知道节度使设置的由来,归纳唐中后期的局势。 (二)盛极而衰 教师:【出示示意图、材料】简要讲述安史之乱的经过,并进一步讲解安史之乱带来的影响,引导学生思考藩镇割据的双重影响。 学生:根据材料辩证思考藩镇割据的影响。 教师:【教学过渡】875年,黄巢起义爆发,这场起义运动深刻反映了唐朝内部日益腐朽…… 教师:【出示材料】通过设问,让学生关注到唐朝后期,宦官专权、朋党之争、藩镇割据愈发严重,最终把唐朝引向灭亡的历史。 学生:通过材料,知道朱温代唐的史实。 通过时间递进的地图保证教学连贯性的同时,更能引导学生发现唐朝中后期的统治问题,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2.通过相应的史料反映唐中后期的政局情况,培养学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意识。 通过示意图引导学生进行学习,便于学生理解,后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辩证看待藩镇割据问题,有助于学生掌握唯物史观的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通过黄巢起义的史实,进一步反映唐朝内部的腐朽问题,为后续朱温代唐的教学和五代十国的历史进行铺垫。
新课讲授 四、因分裂而弱 教师:【呈现图表、年轴、材料】通过图表,突出五代十国的阶段特点,而后利用年轴对五代十国中为何北方五代每一朝国祚短、更替频繁,南方十国规模小而国祚长进行讲解。 学生:通过图表和年轴,知道五代十国的基本特征。 教师:【出示地图、图表】简要讲述后周世宗柴为后来北宋统一奠定的基础。 【合作探究】 教师:【出示材料】结合所学和材料,分析汉唐民族政策的差异,并说明民族交融与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发展之间的关系。 学生: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充分讨论后得出答案。 教师:唐朝的民族政策吸取了汉的经验,又为宋元明清奠定基础。唐朝处于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发展历程中的发展阶段,这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在当今社会,民族问题依旧是我们关注的重点,要秉持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态度,始终维护统一多民族国家。 通过图表、年轴、材料突出五代十国的特点,有助于学生直观感受的同时,又能在特定的时空条件下看待历史,理解五代十国政权的性质,“乱”中的进步性以及孕育着统一的历史趋势。 采用小组探究的方式,突破本课教学难点,使学生理解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是一个不断螺旋上升的过程,坚持维护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价值观。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1.[唐朝]王建《凉州行》(部分):“蕃人旧日不耕犁,相学如今种禾黍。驱羊亦著锦为衣,为惜毡裘防斗时。养蚕绿茧成匹帛,那堪绕帐作旌旗。城头山鸡鸣角角,洛阳家家学胡乐。”该诗反映了( A ) A.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 B.社会治理制度完善 C.中华多元一体格局固化 D.羁縻政策成效显著 2.学者张国刚把安史之乱后的唐朝藩镇划分为割据型(河朔地区)、防遏型(中原地区)、御边型(西北、西南边疆)、财源型(东南地区)四种类型。并指出,在唐代后期近50个藩镇中,真正割据的主要是河朔三镇。据此推断,这一时期的藩镇( D ) A.促使唐朝开始由盛转衰 B.是特定历史环境的产物 C.控制了朝廷的财政收入 D.利于延续当时唐朝统治 3.据记载,唐天宝末年,“修文教,废武备,人至老不闻战声”。中央禁卫军士兵大多来自“市人白徒”,富者“贩缯彩,食粱肉”,壮者“角抵拔河、翘木扛铁”,整日打架斗殴,以致“有事乃股栗”,无力作战。据此可知,当时( B ) A.重文轻武的社会风气盛行 B.中央集权存在着危机 C.市民阶层的社会影响扩大 D.保甲法实施成效甚微 4.历史上“西域”的范围并不固定,在唐代就多次发生变化。唐初主要指敦煌以西唐太宗时转变为吐鲁番以西,唐高宗以后则逐渐用于特指帕米尔以西。“西域”范围的变化,反映出唐代( B ) A.边疆地区矛盾加剧 B.治理疆域向西扩张 C.政治中心加速西移 D.佛教东传影响扩大
课后作业 (2023年·广东卷)【节选】 材料: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其演进过程可从以下几个角度予以探究。 【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中华文明的演进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视为不同地域的文明以及不同民族的文明,在交往中整合为一体的过程。 【多民族的交融】中华文明的发展史从一个侧面来看就是多民族不断交融、共同创造的历史。 ——摘编自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 问题:选取一个角度,对中华古代文明史进行分期,并运用中国古代史知识进行阐述。 (要求:写出选取的角度,分期明确,阐述须有史实依据,逻辑清晰) 通过拓展性作业,使学生掌握“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历史方法,培养学生历史解释素养。
八、板书设计
九、教学反思
本课对隋唐五代的政治发展、隋唐封建社会的高度繁荣、民族交融新成就进行了整体、全面的论述,揭示了历史是持续发展的,统一中暗含分裂隐患,分裂中蕴含统一的趋势,民族交融极大地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将课程标准落实到教学之中,但教学内容较多,教学时间有限,对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安禄山等历史人物未进行深入挖掘,还有待后续改进。
—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