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新版)浙教版七上 4.1机械运动 课堂练习(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新版)浙教版七上 4.1机械运动 课堂练习(含解析)

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2024新版)浙教版七上 4.1机械运动 课堂练习
一、选择题
1. 暑假期间,小明与爸爸、妈妈一起自驾出游,当汽车在快速路上行驶时,小明却感觉自己是静止的。小明选取的参照物是 (  )21cnjy.com
A.路对面驶过来的汽车 B.地面
C.路边的树 D.自家行驶的小汽车
2. 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起跑线出发,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他们的位置如图所示。下列图像中能正确反映两人运动距离与时间关系的是 (  )21·cn·jy·com
A. B. C. D.
3. 小科坐在匀速上升的热气球吊篮里,他感觉自己正在下降,他选择的参照物可能是(  )
A.水平地面上正在行驶的汽车 B.地面上的房子
C.固定在热气球上的吊篮 D.他旁边的其他热气球
4. 在《龟兔赛跑》的故事中,关于乌龟和兔子运动的快慢有如下几种说法:
①看台上的“观众”在比赛开始后,通过“相同时间比路程”的方法认为跑在前面的兔子运动得快。
②由于兔子自认为奔跑能力强,比赛途中睡了一觉,终点“裁判员”通过“相同路程比时间”的方法判定最先到达终点的乌龟运动得快。21·世纪*教育网
③科学中是采用“观众”的方法比较乌龟与兔子运动的快慢的。
④科学中是采用终点“裁判员”的方法比较乌龟与兔子运动的快慢的。
以上说法正确的是 (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④ D.②④
5. 若把正在下降的跳伞运动员看成是静止的,则应以下图中哪一个物体为参照物 (  )
A.地面 B.正在上升的无人机
C.正在地面上行驶的汽车 D.降落伞
6. 风洞是一种管道状实验设备。在一次实验中,利用风洞装置来获取飞行器飞行时的性能指数,如图所示,若认为图中飞机模型是高速运动的,则选择的参照物是 (  )www-2-1-cnjy-com
A.模型支架 B.高速气流 C.压力秤 D.风洞
二、填空题
7.“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宁波举行的第一场龙舟赛——“中烟杯”宁波市第二届龙舟比赛在东钱湖陶公岛区鸣锣开赛,来自市直属工会系统的国电浙江北仑第一发电公司、宁波镇海炼化利安德化学有限公司等龙舟代表队参加竞逐。2-1-c-n-j-y
(1)向后划桨龙舟向前运动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的。
(2)此时以地面为参照物,龙舟是   的。
8.流速为5km/h的河流中有一只自由漂浮的木桶,甲、乙两船同时从木桶位置出发,以如图所示速度计上显示的速度分别逆流、顺流而行,1小时后甲船离木桶的距离是   ,乙船离木桶的距离是____
   。【来源:21cnj*y.co*m】
9.小舟和小嘉在绿道上快走,若小舟和小嘉的速度分别为1.5米/秒和2米/秒,以小舟为参照物,小嘉是   _____(选填“运动”或“静止”)的。小舟的前脚跟刚着地时(如图),它受到摩擦力的方向是   。(选填“向前”或“向后”)。2·1·c·n·j·y
10.2022年11月30日,“神舟十五号”飞船与“天宫”空间站顺利对接,对接完成后,以“天宫”空间站为参照物,“神舟十五号”飞船处于   状态。随后,“神舟十四号”飞船返回地球,在落向地面的过程中,重力势能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版权所有:21教育】
11.甲、乙两个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向西做直线运动,速度与时间关系如图所示。以甲为参照物,乙以   米/秒的速度向东运动,经过9s,甲、乙两物体相距   m。
21*cnjy*com
三、解答题
12. 某司机驾车前行,突然发现前方 80 m处有障碍物。司机从发现险情到踩刹车制动需要的反应时间为0.75 s,这段时间内汽车保持原速度前行了 15 m。汽车制动后还要继续向前滑行30 m才能停下。
(1)汽车制动前的速度是多少
(2)若司机酒后驾车,反应时间是平时的4倍,请通过计算判断汽车是否会撞上障碍物。
答案解析部分
1.D
【解析】在研究机械运动时,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参照物,判断一个物体相对于哪一个物体在运动,就要看这个物体相对于哪个物体位置发生变化。
ABC.以路对面驶过来的汽车、地面、路边的树为参照物,小明的位置都发生了变化,是运动的,故ABC不符合题意;
D.以自家行驶的小汽车为参照物,小明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是静止的,故D符合题意。
故选D。www.21-cn-jy.com
2.B
【解析】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相同路程比较时间;相同时间比较路程;
速度一定时,路程与时间成正比,并且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越长,速度越大。
由题意知甲、乙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由图示可知,相同时间内,乙通过的路程大于甲通过的路程,因此v甲<v乙;
A.由图像可知,甲乙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因此它们均做匀速直线运动,并且相同时间内甲通过的路程大于乙的路程,即v甲>v乙,故A不符合题意;
B.由图像可知,甲乙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因此它们均做匀速直线运动,并且相同时间内甲通过的路程小于乙的路程,即v甲<v乙,故B符合题意;
CD.根据图像可知,甲和乙的速度都为零,即保持静止状态,故C、D不合题意。
故选B。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3.D
【解析】 在研究机械运动时,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参照物;判断一个物体相对于哪一个物体在运动,就要看这个物体相对于哪个物体位置发生变化。
A.小科坐在匀速上升的热气球吊篮里,相对于水平地面上正在行驶的汽车,位置是变化的,方向是向上的,故A错误;
B.小科坐在匀速上升的热气球吊篮里,相对于地面上的房子,位置是变化的,方向是向上的,故B错误;
C.小科坐在匀速上升的热气球吊篮里,相对于固定在热气球上的吊篮,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是静止的,故C错误;
D.小科坐在匀速上升的热气球吊篮里,以他旁边的其他热气球为参照物,小科乘坐的热气球向下运动,所以他感觉自己正在下降,故D正确。
故选D。21教育网
4.A
【解析】根据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分析判断。
①开始比赛后,看到跑在前面的兔子运动快,说明了在相同的时间内,兔子通过的路程要大于乌龟通过的路程,是在相同的时间内,比较路程得出的结论,故①正确;
②而裁判员判定乌龟获胜,是根据跑到终点时,乌龟用的时间较短;是在路程相同的情况下,比较时间得出的结论,故②正确;
③④在物理学中,一般根据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即:平均速度)来判断运动的快慢,即用相同时间比路程的方法,那么采用“观众”的方法,故③正确,④错误。
则正确的是①②③。
故选A。21*cnjy*com
5.D
6.B
7.(1)相互
(2)运动
【解析】(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被研究物体相对与参照物,位置发生改变,我们说物体是运动的;反之,说物体是静止的。
(1)向后划桨时,水会给桨一个向前的力让龙舟向前运动,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龙舟向前运动时,它与地面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故以地面为参照物,龙舟是运动的。
8.30km;30km
【解析】甲船逆流而行,实际速度为船的速度减去水流的速度;乙船顺流而行,实际速度为船的速度加上水流的速度;木桶自由漂浮,其速度等于水流的速度。根据以上分析利用速度公式解答即可。
由图可知,v甲船=v乙船=30km/h,
甲船逆流而行,乙船顺流而行,木桶自由漂浮,
则甲船的实际速度v甲实=v甲船-v水=30km/h-5km/h=25km/h,
乙船的实际速度v乙实=v乙船+v水=30km/h+5km/h=35km/h,
木桶的速度v木桶=v水=5km/h,
根据可得,甲船、乙船和木桶1h通过的距离分别为:
s甲船=v甲实t=25km/h×1h=25km,s乙船=v乙实t=35km/h×1h=35km,s木桶=v木桶t=5km/h×1h=5km,
所以,1小时后甲、乙船离木桶的距离分别为:
s甲船'=s甲船+s木桶=25km+5km=30km,
s乙船'=s乙船-s木桶=35km-5km=30km。【出处:21教育名师】
9.运动;向后
【解析】运动与静止是相对于参照物而言,判断是运动还是静止要根据参照物相对于研究对象的位置变化情况来判断。摩擦力方向是与相对运动方向或者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1)小舟和小嘉在绿道上快走,若小舟和小嘉的速度分别为1.5米/秒和2米/秒,以小舟为参照物,小嘉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是运动的。故答:运动
(2)小舟的前脚跟刚着地时,脚向前蹭地,前脚相对于地面的运动趋势是向前,因此其受到摩擦力的方向是向后。故答:向后
10.静止;变小
【解析】 (1)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关键看选取的参照物,相对于参照物位置发生了改变,就是运动的;位置如果没有发生改变,就是静止的;
(2)重力势能的大小由质量和高度决定,质量越大、高度越大,重力势能越大。
(1) 对接完成后,以“天宫”空间站为参照物,“神舟十五号”飞船与空间站之间没有位置的变化,飞船处于静止状态;
(2)“神舟十四号”飞船返回地球,在落向地面的过程中,飞船的质量不变,高度变小,重力势能变小。
11.5;45
【解析】(1)根据图像可知,甲的速度为15m/s,乙的速度为10m/s,则二者的相对速度为:15m/s-10m/s=5m/s,那么以甲为参照物,乙以5m/s的速度向东运动;
(2)经过9s后甲和乙相距:△s=△vt=5m/s×9s=45m。
(1)将二者的速度相减,计算出二者的相对速度;
(2)根据s=vt计算甲和乙的距离。
12.(1)解:(1)因为司机的反应时间是 t=0.75s,且在这段时间内汽车行驶的路程s=15 m,所以制动前汽车的行驶速度 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2)酒后驾车的反应时间
t'=4t=4×0.75s=3s,
因为
所以,酒后驾车时司机的反应时间内汽车行驶的距离
从发现险情到完全停止,汽车行驶的总路程
所以汽车将撞上障碍物。
【解析】 (1)知根据可求汽车制动前的速度;
(2)知道酒后驾车的反应时间,根据速度公式的变形公式s=vt可求出反应距离,加上滑行的距离再与距离障碍物的距离相比较,即可得出结论。【来源:21·世纪·教育·网】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