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第七章 第四节 长江三角洲区域的内外联系 课件 (共42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第七章 第四节 长江三角洲区域的内外联系 课件 (共42张PPT)

资源简介

(共42张PPT)
第四节 长江三角洲区域的内外联系
湘教版八下第七章 认识区域:联系与差异
2018年11月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举行,172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3617家参展企业,超过40万名境内外采购商,这是中国坚定支持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全球化,主动向世界开放市场的一大重要举措。
激趣导入
激趣导入
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于2018年11月7日至9日在桐乡乌镇举行,大会主题为“创造互信共治的数字世界——携手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学习新知
环节一:区域概况





长江三角洲简称“长三角”,是由长江及钱塘江的泥沙淤积形成的滨海平原,是中国最大的河口三角洲。
长江三角洲
长江三角洲在中国的位置









太湖
读图,完成:
1.找出长江、钱塘江、京杭大运河、太湖及长江三角洲濒临的海洋。
2.说出长江三角洲的位置特点。
长江三角洲地形分布
位置与范围
学习新知
长江三角洲位于亚热带地区,临江滨海,地处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与长江流域的结合部,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环节一:区域概况
既可沿长江上溯到内陆地区,又可同南北沿海地区和世界各国进行贸易往来。
长江三角洲地形分布
讨论:长江三角洲的地理位置有什么优越性?
学习新知
环节一:区域概况
长江三角洲是长江下游平原的重要组成部分。三角洲的顶点在江苏镇江附近,往东抵海滨,往南在杭州湾,往北到通(州)扬(州)运河,包括江苏省南部、上海市及杭(州)嘉(兴)湖(州)地区,土地面积约5万千米2。
长江三角洲的范围
学习新知
环节一:区域概况
自然特征
学习新知
环节一:区域概况
长江三角洲地形分布
读图说出长江三角洲的地形和河湖特征。
地形以平原为主;
水系发达,河湖众多。
学习新知
环节一:区域概况
长江三角洲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湿润。
湿润
人文特征
学习新知
环节一:区域概况
长江三角洲人口和城镇密集,工商业发达,经济基础雄厚。
长江三角洲地势低平,气候湿润,土地肥沃,河网纵横。这里农耕条件优越,农业生产水平高,是举世闻名的“鱼米之乡”和“丝绸之乡”。
长江三角洲拥有长江黄金水道和众多的铁路、公路干线,以及现代化的港口群、航空港,形成密集的立体交通运输网络。


线


线
说一说长江三角洲区域有哪些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
学习新知
环节一:区域概况
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水路运输(含海洋运输和内河运输)、航空运输等。
上海港
上海港位于长江三角洲区域前沿,地处长江东西运输通道与中国沿海南北运输通道的交会处,是中国沿海主要的枢纽港口。目前上海港的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均居世界各港口第1位。上海港不仅海运发达,还通过铁路、高速公路、国道和长江等运输干线,与广大内地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上海港洋山深水港区的兴建,使上海的远洋运输能力大幅度增强。
上海洋山港位置示意图
上海洋山港集装箱码头
阅读
学习新知
环节一:区域概况
1.在长江三角洲区域,许多城市成群分布,并冠以城市群的名称。读图,说出“沪宁杭”、“苏锡常”、“杭嘉湖”分别指的是哪些城市?
“沪宁杭”:沪—上海,宁—南京,杭—杭州
“苏锡常”:苏—苏州,锡—无锡,常—常州
“杭嘉湖”:杭—杭州,嘉—嘉兴,湖—湖州
活动
学习新知
环节一:区域概况
2.请运用简洁的语言,描述长江三角洲区域内外联系所具备的优势条件,并填入空白图框中。
学习新知
环节一:区域概况
临江滨海
多条铁路穿过
稠密的公路网
水网稠密
多个航空港
3.讨论:关于长江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请你谈谈自己的看法。
学习新知
环节一:区域概况
形成冲积平原,地形平坦,土地肥沃
航运便利
提供水源
可以实现江海联运
4.讨论:长江三角洲区域有哪些经济优势。
地处东部沿海与长江流域的结合部
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形成全方位、多层次、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格局
由黄金水道、铁路、公路以及众多的港口群和航空港构成发达的交通运输网络
经济发展水平全国领先,是中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
学习新知
环节一:区域概况
作为长江三角洲的核心,上海是中国高水平的工业基地、经济中心和文化中心,是享誉世界的国际化大都市。
上海金融中心
上海化学工业区
上海复旦大学
上海国际会展中心
学习新知
环节二:区域核心
上海宝山钢铁
上海发展工业所需要的原材料大部分依赖调入或者进口,产品大多远销国内外。
发展条件:城市众多,市场需求量大;海陆交通便利。
学习新知
环节二:区域核心
经济地图主要用于表示经济地理要素的空间分布、相互联系以及发展变化。
学法指导
01
首先要看懂图例,抓住地图中的已知条件,联想所学的相关知识。
02
其次要了解地图中所表示的内容“是什么”、“在哪里”“什么关系”,并认真分析“为什么”。
03
最后要运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全面了解区域差异和发展特征。
1.计算长江三角洲区域的经济总量,以及上海在经济总量中所占的份额。
活动
长江三角洲区域生产总值约为4.8万亿元,上海在经济总量中所占份额约为1∕4。
学习新知
环节二:区域核心
2.找出经济总量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居前5位的城市;想一想,它们在地区分布上有何特点?
活动
经济总量排前5的城市:上海、苏州、杭州、无锡、宁波;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排前5的城市:上海、无锡、苏州、杭州、宁波。
分布特点:以上海为核心,沿铁路线分布,多分布在上海的南北两侧。
上海作为中国规模最大的城市,上海对整个长江三角洲区域,对长江流域乃至全国的发展,具有重要的辐射带动作用。
学习新知
环节二:区域核心
3.从交通运输、商贸流通、资金流通、信息交流、智力支持和技术协作等角度,举例说明上海对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
交通运输:形成铁路、公路、水路、航空立体交通网络。
资金流通:长江三角洲区域的企业可能通过上海金融市场来筹集发展资金。
商贸流通:上海是国际区域性贸易中心,长江三角洲区域的城市可以以上海为桥梁,积极开展对外贸易。
信息交流:上海是中国及至世界的信息中心,长江三角洲地区可以利用上海的信息优势,获取适合企业发展的信息。
智力支持和技术协作:上海是中国著名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所在地,长江三角洲地区可利用上海的智力优势发展经济及进行技术协作。
学习新知
环节二:区域核心
浦东新区
浦东新区位于上海市东部、长江三角洲区域东缘。1990年,浦东新区的开发开放,掀开了上海发展的新篇章。浦东新区拥有陆家嘴、张江、外高桥、金桥、洋山等国家级开发区,集聚了先进制造业、临港工业、高新技术产业、生产性服务业等现代产业,成为上海乃至长江三角洲区域的经济引擎。经过20多年的发展,浦东从阡陌农田到高楼林立,从冷僻乡间到繁荣市区,成为国际区域性经济、金融、贸易、船运中心。
学习新知
环节二:区域核心
核 心
北 翼
南 翼
北翼城市:南京、苏州、无锡、常州、南通、扬州、镇江、泰州等。
南翼城市:杭州、宁波、舟山、绍兴、湖州、嘉兴、台州等。
学习新知
环节三:区域两翼
长江三角洲区域北翼的中心城市——南京
南京是江苏省省会,有“六朝古都”的美誉。现为中国东部地区主要的电子、汽车、化学工业基地,也是江苏省最大的交通运输枢纽和教育科研基地。
学习新知
环节三:区域两翼
南京港是中国内河航运第一大港
学习新知
环节三:区域两翼
南京长江大桥
南京长江大桥是长江上第一座由中国自行设计和建造的双层式铁路、公路两用桥梁,在中国桥梁史乃至世界桥梁史上具有重要意义。1960年以"世界最长的公铁两用桥"被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2014年7月入选不可移动文物,2016年9月入选首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
学习新知
环节三:区域两翼
学习新知
环节三:区域两翼
苏州高新区
苏州东邻上海,西拥太湖,是江苏省的东南门户,是长江三角洲区域重要的经济、文化和旅游中心。苏州高新区是中国著名的外向型高科技产业基地。
昆山的巨变
昆山市位于江苏省南部,是“百戏之祖”昆曲的发源地。这里的千年古镇周庄被誉为“中国第一水乡”。历史上昆山一直是传统的农业地区。改革开放以来,昆山市充分利用东依上海的地缘优势,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实现了由传统农业向全面现代化的跨越式发展,综合实力跃居全国百强县(市)之首,成为长江三角洲区域北翼新兴的工商业城市。
阅读
学习新知
环节三:区域两翼
长江三角洲区域南翼的中心城市——杭州
杭州是浙江省省会,加工制造业发达,以机械、电子、纺织、食品为支柱产业。杭州丝绸织造业历史悠久,号称“中国丝都”。杭州还是著名的旅游城市,西湖以秀丽的湖光山色和众多的名胜古迹而享誉中外。
学习新知
环节三:区域两翼
杭州西湖
学习新知
环节三:区域两翼
西湖不仅自然风光秀丽,而且文化底蕴深厚,是历代文人雅士的“精神家园”,是千百年来人们向往的“人间天堂”。
2011年6月24日在法国巴黎举办的第35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杭州西湖文化景观”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杭州湾跨海大桥北起嘉兴市海盐境内,南至宁波市慈溪境内,跨越杭州湾海域,全长36千米,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之一。大桥的建成,使宁波至上海间的陆路距离缩短了120多千米,大大缓解了沪杭甬高速公路的压力,有利于构建以上海为中心的江浙沪两小时交通圈,并推动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区域合作与交流。
杭州湾跨海大桥
学习新知
环节三:区域两翼
宁波港
宁波隔杭州湾与上海相望,是浙江省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宁波港是中国特大型深水良港,货物吞吐量在中国沿海港口中名列前茅。
学习新知
环节三:区域两翼
上 海
北翼
南翼
内 陆
长江三角洲区域发展“模型”
长江三角洲区域以上海为龙头,以江苏南部和浙江北部为两翼,在交通、工业、商贸、旅游、科技、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协作不断加强,逐步形成了资源共享、功能互补的区域发展新格局。
学习新知
环节三:区域两翼
长江
三角洲
区域概况
自然特征
区域优势
重要城市
区域发展
区域两翼
上海
地位
作用
区域核心
总结提升
1.形成长江三角洲的主要河流是( )
A.长江和钱塘江 B.长江与珠江
C.长江和淮河 D.黄河与淮河
2.长江三角洲区域的核心城市并且是中国规模最大的城市是( )
A.上海 B.杭州
C.南京 D.宁波
A
A
实战演练
3.长江三角洲区域优势条件不包括( )
A.东部沿海与长江流域结合部
B.经济特区密集,对外开放早
C.具有密集的立体交通运输网络
D.技术力量和综合实力最强
4.昆山市发展经济的最大优势条件是( )
A.昆曲发源地 B.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
C.中国第一水乡 D.临近上海市
B
D
实战演练
5.下列体现不出上海为长江三角洲区域核心地位和作用的是( )
A.上海面积广大,人口众多
B.上海对全国的发展,具重要的辐射带动作用
C.上海拥有庞大的现代化工业体系
D.上海是中国高水平的工业基地、经济中心、文化中心,是享誉世界的国际化大都市
A
实战演练
6.下列城市全部位于长江三角洲区域南翼的是( )
A.扬州和湖州 B.南京和杭州
C.宁波和杭州 D.杭州与苏州
7.号称“中国丝都”和“六朝古都”的城市分别是( )
A.杭州和苏州 B.杭州和南京
C.杭州和宁波 D.扬州和湖州
C
B
实战演练
9.读长江三角洲区域主要城市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A是______市,B是______市,C________市。三个城市中,_______是长江三角洲区域的核心。
(2)D是________市,为了加强与上海的联系,修建了________跨海大桥。
(3)连接A与B城市之间的铁路干线是________铁路(高铁)。
上海
南京
杭州
上海
宁波
杭州湾
京沪
A
B
C
D
实战演练
谢谢观看
谢谢大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