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三年级科学上册期末真题汇编——实验题(教科版)含答案(23-24·浙江台州·期末)下图是位于柴达木盆地南部察尔汗盐湖之上的“万丈盐桥”。盐湖地处戈壁瀚海,气候炎热干燥,日照时间长,水分蒸发量远远高于降水量,湖内便形成了高浓度的卤水,逐渐结晶成了盐粒,湖面板结成了厚厚的盐盖,就像一座桥浮在卤水上面,盐桥全长可达万丈。1.察尔汗盐湖上出现“万丈盐桥”的原因可能是( )。A.盐颗粒太大 B.盐湖温度太低 C.盐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有限的2.如果取一勺察尔汗盐湖的盐卤水品尝,喝起来时会觉得( )。A.各部分一样咸 B.上部分更咸 C.下部分更咸3.小科想要研究“50毫升卤水还能溶解多少克食盐”时,加盐方法比较合理的是( )。A.每次都加1克 B.先加1克,再加2克,然后加4克 C.把盐一次性倒入杯中4.小科想模拟“盐田法”晒盐,将食盐从水中分离出来,不需要的实验仪器有( )。 A.酒精灯 B.三脚架 C.石棉网D.蒸发皿 E.温度计 F.玻璃棒5.(23-24·浙江台州·期末)小科想研究“食盐溶解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做了如图实验,请把表格补充完整。这是一个 实验(选填“模拟”或“对比”)探究问题 食盐溶解的快慢是否与 有关不变的条件 食盐粗细、(23-24·浙江台州·期末)学习了《空气》单元后,小科做了一些跟空气有关的玩具,如图所示:6.如图1,气球可以被拧成不同的形状,主要是因为( )。A.空气占据空间 B.空气有质量 C.空气没有固定的形状7.向图2注射器中装有一定量的空气,如图,然后用橘子皮堵住管口,用力向下压活塞,注射器中空气微粒变化正确的是( )。A. B. C.8.用力压活塞,橙子皮就会像子弹一样弹出去,其原理是 。9.小科想做一个“喷泉”小玩具,如图3,小科应该在 (填“A”或“B”)吹气。10.在图3的另一边吹气,小科会观察到 。11.图4是走马灯,点燃蜡烛,纸马开始转动,下列现象与其原理相同的是( )。A.氢气球升空 B.电风扇转动 C.孔明灯升空12.小科为了探究走马灯原理,进行了如图模拟实验,蜡烛相当于自然界中的( )。A.太阳 B.月球 C.冷热不同的空气流动13.实验中,借助蚊香的烟雾和纸条是为了( )。A.使空气流动变快 B.加热空气 C.借助蚊香的烟雾观察空气流动14.观察蚊香烟流动的方向,没点蜡烛时,画在图A中;点燃蜡烛后,画在图B中。图A 图B(23-24·浙江台州·期末)2023年11月24日,三门县,,9-11℃,红旗微展,白云像一朵朵棉花。小科和同学们一起去秋游。本次秋游的主要项目是爬栖心谷。在休息的时候,细心的小科还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一阵风刮过,树叶都飘向东南方向,这是为什么呢?15.根据以上信息,完成表格面的当天的天气日历。时间 天气 气温 风速 风向11月24日 ℃ 风 风16.云是由千千万万的 或 组成的。17.“像一朵朵棉花的云”是指 云。(填云的类型)18.云量的多少也是判断气象要素的主要依据,可以表示当天云量的是( )。A. B. C.19.小科想要测量一天中的最高温度,小科应该选择在一天中的 时间段去测量,测量气温要选在 的地方。20.小科应该选择工具( )去测量。A.B.C.21.小科用风向标去判断此时的风向,并尝试用画图的形式记录下来。请帮小科在下图中完成记录。(风向标用表示)(23-24·浙江金华·期末)做“有关空气”的实验题22.如果将活塞用力向下压,最后观察到的现象如图所示(“”表示空气微粒)。对这一现象的解释是:空气占据的空间 (填“可以”或“不可以”)被压缩。此时,空气微粒之间的空隙 (填“变大”或“变小”)。23.下列物品,运用了上面实验结果的是( )。A.电风扇 B.篮球 C.热气球24.(23-24·浙江金华·期末)在“探究水的沸腾”实验时,观察水中的现象,并从水温为90摄氏度时开始记录,每隔2分钟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下面是实验记录表和水沸腾时现象图。时间/分钟 0 2 4 6 8 10 12 14温度/℃ 90 93 95 97 99 100 100 ?观察表格中的数据,预测加热到第14分钟时的温度是 ℃。以上图中的 (填“甲”或“乙”)是水沸腾时的现象。25.(23-24·浙江湖州·期末)小李想研究“肥皂在水中溶解快慢与什么有关?”设计了一个实验计划:a①②③中分别加入20毫升冷水、20毫升冷水、50毫升热水。b将一整块肥皂放入①中,将同样肥皂切成四块放入②和③中。c用玻璃棒先搅拌①,再搅拌②,再搅拌③。d观察肥皂溶解情况。根据实验计划,你觉得小李想研究肥皂在水中溶解快慢与( )和( )有关,实验中是否有需要改正的地方,如果有请在下面横线处填写。(23-24·浙江温州·期末)我们来做热气球。26.做“热气球”升空实验时,我们需要用到纸筒来帮助我们聚焦热量,我们该如何放置纸筒呢?( ) A.口朝右 B.口朝上 C.口朝下27.在给塑料袋里的空气加热过程中,我们能够感受到拎塑料袋所需的力( )。A.慢慢变大 B.慢慢变小 C.始终不变28.袋子飞起来的原因是空气会 运动,袋子下降的原因是空气会 运动。A.受热 B.向下 C.受冷 D.向上(23-24·浙江温州·期末)小科测量并记录了某一天气温。如下图甲是小科根据测量结果画出的气温变化柱状图,图乙是当天10时气温计的示数。29.根据图乙可以知道当天10时的气温为 ℃。30.请你帮助小科在图甲中画出10时的柱状图。31.根据柱状图判断,下午3点后,气温的变化应该是( )。A.慢慢下降 B.保持不变 C.慢慢上升32.(23-24·浙江金华·期末)义乌市某科学兴趣小组在标准大气压下将水加热至沸腾,持续加热,观察实验现象,同时测量并记录温度变化情况。三位同学的数据记录合理的是 。(填“甲”“乙 ”或“丙”)加热时间 0分钟 2分钟 4分钟 6分钟 8分钟 10分钟 12分钟甲 26℃ 37℃ 58℃ 82℃ 92℃ 92℃ 92℃乙 26℃ 37℃ 58℃ 82℃ 100℃ 100℃ 100℃丙 26℃ 37℃ 58℃ 82℃ 100℃ 110℃ 120℃(23-24·浙江温州·期末)小鹿在探究“风的成因”实验时,产生了以下问题。33.蜡烛能持续燃烧的原因是( )。A.空气有质量 B.空气能被压缩 C.空气支持燃烧34.小鹿用自制的塑料罩罩住蜡烛,观察到本来直立的火焰往左偏。在②处放置一段点燃的蚊香,请在下图中用“→”画出烟雾的流动路径。35.此时,上图中①处有 空气(选填“冷”“热”)。36.小鹿在①处放一个小风轮,观察到小风轮转动较慢,你有什么方法让风轮转动更快? 。37.如图,小鹿盖上①处的盖子后,发现烟雾不再进入②处,将观察到火焰( )。A.向左飘动 B.直立飘动 C.向右飘动38.这个实验中的蜡烛相当于自然界中的( )。A.太阳 B.月亮 C.空气(23-24·浙江温州·期末)小鹿在家庭实验室探究“溶解与分离”。混合物 水与食盐混合 水与白糖混合 水与沙混合充分搅拌并静置后的状态 ________39.根据上表,水和白糖充分搅拌并静置后的状态可能是( )。A. B. C.40.下列方法中,能使物质溶解最快的是( )。A. B. C.小鹿想要将混合物重新分离出来,准备下列三个装置。41.下列组合中,能使用乙装置分离开来的是( )。A.水和食盐 B.水和白糖 C.水和沙42.若用丙装置分离某物质,是利用了( )。A.该物质不溶于水 B.该物质能用滤纸过滤 C.水能蒸发,该物质不能蒸发43.关于酒精灯的使用,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用嘴吹灭酒精灯 B.用灯帽盖灭酒精灯 C.用酒精灯点燃酒精灯44.关于“溶解与分离”的实验,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当水完全蒸发完再熄灭酒精灯B.沙子在水中充分搅拌后能溶解C.加热过程中需要用搅拌棒进行搅拌45.上述实验中发生了许多变化,下列变化与其他两者不同的是( )。A.盐溶解在水中 B.水蒸发变成水蒸气 C.酒精灯燃烧(23-24·浙江金华·期末)完成下列“有关天气”的实验题时间 气温 24小时降水量 风向 云量9月10日 25℃-32℃ 9毫米 西北风 阴46.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我们常叫作( )。A.天气表 B.气温表 C.天气日历47.当天最高气温是 ,最高气温一般在下午 点左右。48.下面三种图表示当天的云量,最合适的是( )。A. B. C.49.可以观察到今天烟囱里的烟飘向( )。A.西北方 B.东南方 C.西南方50.当天对应的降雨等级为( )。A.小雨 B.中雨 C.大雨(23-24·浙江湖州·期末)研究水的变化。科学小组围绕“一杯水”开展了一系列有趣的活动,快加入他们一起探究吧!51.科学小组的同学将装有水的杯子放在教室阳台上,放置几天后,他们观察到一些现象并进行了讨论,你更赞同谁的说法( )。A.小明说:“杯子里的水变多了,因为空气里的水蒸气会凝结成水进入水杯中”B.小红说:“杯子里的水变少了,因为水蒸发了”C.小李说:“杯子里的水没有变化,因为杯子完好没有破”52.科学小组将一杯水进行了加热实验,所需要的材料有哪些请在□打“√”。□石棉瓦 □温度计 □酒精灯 □三脚架 □滤纸 □玻璃棒 □烧杯53.在加热过程中,小明发现水中出现了气泡,如下图中的( )(填“甲”或“乙”)。54.小红连续测量了加热过程中水的温度,记录得到了以下数据,但不小心被墨汁遮住了6分钟的温度,请你根据实验规律推测数据为( )℃。时间 0分钟 1分钟 2 分 钟 3 分 钟 4 分 钟 5分钟 6分钟温度℃ 86 88 92 93 95 10055.(23-24·浙江嘉兴·期末)探究空气能否占据空间:根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1)在水槽的水面上撒一些漂浮物,可方便观察 ;实验中观察到纸团 (选填“湿了”或“没有湿”)。(2)在杯底扎一个小孔,再把杯子压入水中,发现纸团湿了,这是因为 从杯底的小孔泄漏出去, 填补了原来被空气占据的空间。(3)用打气筒连着球针,慢慢向杯中打气时,杯子中的水面( )。A.升高 B.不变 C.降低(4)这个实验可以证明空气( )。A.有质量 B.可以被压缩 C.会占据空间(23-24·浙江湖州·期末)空气的研究与利用孔明灯是一种古老的手工艺品,点燃后可升空。由于孔明灯多用于许愿、祈福所以每逢佳节都有许多人进行燃放,但也对山林、建筑等区域造成了安全隐患。56.与孔明灯原理相同的是( )。A.风筝 B.狼烟 C.热气球57.孔明灯能够升空是因为( )。A.相同体积下热空气比冷空气轻B.相同重量下冷空气比热空气体积大C.热空气会流动,冷空气不会流动58.下面是孔明灯的雏形,请用→画出内部热空气的运动轨迹。59.如果将火焰燃烧得更旺,孔明灯会 。(23-24·浙江嘉兴·期末)“水”的研究为了研究“搅拌是否可以加快方糖在水中的溶解”,小科找来了一些实验材料(如下图所示)。60.除了冷水外,还需要用到的实验材料是 、 。61.实验操作正确,我们可以看到的现象是( )。A.搅拌的一杯溶解得快B.不搅拌的一杯溶解得快C.两杯一样快6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这是对比实验 B.这是模拟实验 C.这个实验可以同时改变两个条件63.下图两个装置都可以用来对物质进行分离。请写出B图中仪器的名称(填序号): 号是酒精灯、 号是蒸发皿、 号是三脚架、 号是石棉网。64.小科想要把溶解在水中的方糖和水分离,可以选择装置 。(选填:“A”或“B”)(23-24·浙江温州·期末)小科所在小组做水结冰的实验,把实验中水的变化与温度的变化做了如下记录,分析记录表,完成问题。时间 开始 2分钟 4分钟 6分钟 8分钟水的变化 水 水中出现小冰块 水中的冰块越来越多 水中大部分是冰块 完全结冰温度变化 5℃ 0℃ 0℃ 0℃ 0℃65.从记录表中我们知道,水从第 分钟开始结冰,这时的温度是 ℃;第 分钟水完全结冰,这时的温度是 ℃。66.我们发现:水结冰时,冰水混合物的温度长时间保持在 ℃。67.在做水结冰实验时,下列( )同学的做法是正确的。A.小科:只用观察水什么时候结冰,不用记录温度的变化B.小明:实验时,将温度计的下端浸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和壁C.小红:把温度计从水中拿出来拿数可以更清楚68.在做水结冰实验时,在装冰块的烧杯中加入( ),使杯中温度降得更低。A.食盐 B.沙子 C.食用油69.小科在试管中倒入水后做了一次标记,水完全结冰后又做了一次标记,请你帮他在下边方框的图中画出水完全结冰后的标记。70.冰是 (填“固态”“液态”或“气态”)的水。冰和水 (填“是”或“不是”)同一种物质。水结冰是因为 。(填“受冷了”或“受热了”)71.装冰块的杯子外面会出现小水珠,这是因为( )。A.水变成水蒸气 B.水蒸气变成水 C.水从杯子里流出来参考答案:1.C 2.A 3.A 4.E[解析]1.察尔汗盐湖上出现“万丈盐桥”的原因可能是盐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有限的。故选C。2.如果取一勺察尔汗盐湖的盐卤水品尝,喝起来时会觉得各部分一样咸。故选A。3.想要研究“50毫升卤水还能溶解多少克食盐”时,加盐方法比较合理的是每次都加1克盐,直到不能再溶解为止。故选A。4.食盐从水中分离出来所需要的仪器有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蒸发皿和玻璃棒,不需要温度计。故选E。5.对比 水温 食盐的量、水量(水的体积)、是否搅拌、入水时间[解析]根据题意,这是一个对比实验。对比实验只有一个变量,由于研究的是影响盐在水中溶解快慢的因素,唯一的变量是水温,那不变的条件就是盐的质量、水的体积、入水时间、是否搅拌等。6.C 7.B 8.压缩空气有弹性 9.B 10.冒泡 11.C 12.A 13.C 14.[解析]6.空气没有固定的体积和形状,所以图1的气球可以被拧成各种形状。故选C。7.空气可以被压缩,空气颗粒的数量不会变化,空间缩小,颗粒之间的间距变小。故选B。8.空气的体积可以被压缩,也可以恢复,压缩的空气具有弹性。将橙子皮堵在注射器管口,用力压活塞,管口处的橙子皮会像子弹一样发射出去。9.小科想做一个“喷泉”小玩具,如图3,小科应该在B处吹气,在气压的作用下,液体会从A处出来。10.从A管往里吹气,会观察到的现象是瓶子里有大量气泡。11.走马灯实验,点燃蜡烛,纸马开始转动,与孔明灯升空的原理相同。故选C。12.探究走马灯原理,进行了如图模拟实验,蜡烛相当于自然界中的太阳。故选A。13.实验中,借助蚊香的烟雾和纸条是为了借助蚊香的烟雾观察空气流动。故选C。14.没点蜡烛时,蜡烛上方空气热,气流向上流动。点燃盒子里的蜡烛后,蜡烛上方的热空气流速更快,故盒子外的空气会流向盒子中蜡烛的上方。15.多云 9~11℃ 微/1级 西北 16.小水滴 小冰晶 17.积 18.B 19. 下午14~15时 室外阴凉通风处 20.C 21.[解析]15.根据图示信息,当天天气多云,气温9-11℃,风速微/1级风,风向西北风。16.云是由千千万万的小水滴和小冰晶组成的。17.通常把云从低到高分成层云、积云、卷云三类。靠近地球表面形成的扁平状云是层云,层云通常是灰色的。与阴天或雨天有关,位置低。高于层云,看上去像棉花堆或城堡状一样的云叫积云,积云通常与晴好天气相联系。位置较低。纤细的羽状云是卷云。与晴天有关,位置高。18.人们根据云量的多少区分晴天、多云、阴天。当天空中的云量不超过四分之一是晴天,云量不超过四分之三是多云。阴天时,云量会超过四分之三或整个天空是阴天。故选B。19.想要测量一天中的最高温度,小科应该选择在一天中的14~15时,测量气温要选在室外阴凉通风处。20.测量气温的温度计应选C,A选项中的温度计常用来测量液体的温度,B选项中的温度计用来测量人身体的温度。21.风向标箭头指向为风向,西北风,风向标应指向西北。22.可以 变小 23.B【分析】空气具有一定的可压缩性,压缩后的空气具有一定的弹性,但是空气是不能被无限压缩的,因为空气中的分子之间的间隙是有限的。用注射器抽进一些空气,记下开始时的刻度,堵住注射器管口,慢慢用力向下压活塞,记下刻度。观察发现,活塞向下压后空气微粒之间的间隙变小,这说明空气占据的空间可以被压缩或扩张。22.空气占据空间的大小可以发生变化,空气容易被压缩,压缩空气有弹性。如果将活塞用力向下压,最后观察到的现象如图所示,对这一现象的解释是:空气占据的空间可以被压缩。此时,空气微粒之间的空隙变小。23.生活中运用到了空气被压缩性质的有:打气筒,打篮球,洗手液瓶子等。B符合题意。24.100 乙[解析]把水在正常压强下加热到约100℃时,水会迅速地变成水蒸气,并且不停地翻腾起来,这种现象叫作水的沸腾。水沸腾时烧杯内有大量气泡产生,气泡越往上越大,烧杯中的水在减少,但是温度保持不变。观察表格中的数据,预测加热到第14分钟时的温度是100℃。以上图中的“乙”是水沸腾时的现象。25.水温 颗粒大小 3号烧杯水量换成20毫升;c步骤三个烧杯同时搅拌[解析]①②③使用的既有冷水又有热水,所以探究水温对于溶解快慢的影响。实验中选择了整块肥皂和切成颗粒的肥皂分别放入水中,探究的是颗粒大小对于溶解快慢的影响。实验中有需要改进之处。为了探究水温对于溶解快慢的影响,那就应该只改变水的温度,不能改变水的多少。所以3号烧杯水量换成20毫升更合适;在实验过程中,为了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应三个烧杯同时搅拌。26.C 27.B 28. D B【分析】空气受热后,体积会膨胀,与同体积的空气相比,重量会变轻,热空气会上升。相反,空气遇冷后体积缩小,冷空气下降。26.在做热气球的过程中,需要用到纸筒来帮助我们聚集热量,纸筒应该倒立放置,即开口在下面。这样放置纸筒的原因是空气受热会上升,开口在下面,热空气不容易流出。C符合题意。27.在给塑料袋里的空气加热过程中,我们能够感受到拎塑料袋所需的力慢慢变小,这是因为热空气变轻,会上升运动。B符合题意。28.空气受热后,体积会膨胀,与同体积的空气相比,重量会变轻,热空气会上升。所以,袋子飞起来的原因是空气受热会向上运动,袋子下降的原因是空气受冷会向下运动。29.9 30. 31.A【分析】温度计是测量温度的仪器,利用固体、液体、气体受温度的影响而热胀冷缩等的性质而制作的。温度计种类很多,根据所用测温物质的不同和测温范围的不同,有煤油温度计、酒精温度计、水银温度计、气体温度计、电阻温度计、温差电偶温度计、辐射温度计和光测温度计、双金属温度计等。29.从图乙中温度计显示的示数可以看出,10时的气温为9℃。30.如图甲所示,根据气温计中的示数,绘制的10时气温9℃的柱状图。31.根据一天中气温的一般变化规律,上午随着太阳的升起,气温逐渐上升,一般在午后2点钟左右气温达到日最高值,之后气温逐渐下降。由此判断,下午3时以后,随着太阳高度变小,太阳辐射减弱,气温的变化应该是慢慢下降。32.乙[解析]在标准大气压下,水被加热至沸腾时水的沸点为100摄氏度,水温到达100摄氏度后,持续加热水温也不会改变。甲的实验记录未体现水沸腾的现象。乙的实验记录合理。丙的实验记录有错误,可能是温度计读书时出现了问题。所以三位同学的数据记录合理的是乙。33.C 34. 35.热 36.加燃蜡烛 37.B 38.A【分析】风就是空气的水平运动。由于地表冷热不均或其他原因导致地表大气气压分布不均,水平方向上高压和低压间形成气压梯度差,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作用下空气由高压流向低压,就形成了风。33.空气中含有氧气,氧气可以助燃。蜡烛能持续燃烧的原因是,空气中的氧气支持燃烧。34.点燃蜡烛后,塑料罩内的空气受热上升,从①口流出,塑料罩内的空气减少,气压减小,外界空气就会从②口流入补充,蚊香烟会飘向塑料罩内,最后顺着①口上升。如下图所示,图中箭头表示蜡烛点燃后蚊香产生的烟雾经过的路线。35.蜡烛点燃后,火焰周围的空气受热会上升,从①口流出空气是热的。36.要使①处的小风轮转得更快,我们可以加燃蜡烛,这样温度差越高,空气流动速度越快。37.小鹿盖上①处的盖子后,热空气不能向上升,同时也不用②口补充空气,发现烟雾不再进入②处,将观察到火焰是直立飘动的。38.地球上的光热主要来自太阳辐射,图中这个实验中的蜡烛相当于自然界中的太阳。39.A 40.B 41.C 42.C 43.B 44.C 45.C【分析】分离是利用一定的方法将混合物中的各种成分分开,分离有沉淀、过滤、结晶等方法。物质的性质不同,使用的过滤方法也就不同。常用的方法有沉淀、过滤、蒸发。39.白糖能够完全溶解在水里,水和白糖充分搅拌并静置后的状态可能是A图。40.可溶性的物质在水中溶解的快慢与水的温度、是否搅拌、颗粒物大小等因素有关,所以常用的加快溶解的方法有:搅拌、研碎、增加水的温度等,多种方法叠加使用,会让溶解变得更快,所以搅拌、加热的方法能使物质溶解得最快。41.将沙子从盐和水的混合物中分离出来,最合适的方法是过滤,应选择乙装置把沙子分离出来;42.丙装置是蒸发装置,适合把食盐从盐和水的混合物中分离出来,随着水分的蒸发,蒸发皿上留下了物质,此物质是食盐结晶。故C选项符合题意。43.使用酒精灯要注意:不能用嘴吹灭酒精灯,熄灭酒精灯需用灯帽,不能用一个酒精灯直接点燃另一个酒精灯,因为倾倒容易使酒精从灯口流出。44.A.当水完全蒸发完再熄灭酒精灯,做法错误,用余温将水蒸发干。B.沙子在水中充分搅拌后能溶解,错误,沙子不溶于水。C.加热过程中需要用搅拌棒进行搅拌,做法正确。45.盐溶解在水中和水蒸发变成水蒸气,都没有改变物质的本身,属于物理变化。酒精灯燃烧,改变了物质本身,属于化学变化。46.C 47. 32℃ 2 48.C 49.B 50.A【分析】在天气日历中,学生将用改进后的、比较简单明确的天气符号(有时需要用有相关数据的天气符号卡)来记录观察到的天气现象,并且他们需要自己制作这样的天气符号卡来完成观察记录任务。46.天气日历是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在我们的天气日历中,一般要记录日期和时间、气温、云量和降水情况,风速和风向,如果有云,还要记录云的类型,制作天气日历是跟踪记录天气的好办法。47.空气的冷热程度称为气温。要学会使用气温计测量气温。气温计的温度单位是摄氏度。一天中气温的变化规律:一天中的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日出之后气温升高,到午后两点达到最高,之后气温下降。当天最高气温是32℃,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下午2点。48.在观察天气状况时,我们把天空当作一个圆,平均分成4份,把看到的云量填到这个圆里,按照云在天空所占的多少进行区分。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可以分为晴天、多云和阴天。当天空中的云量不超过四分之一是晴天,云量不超过四分之三是多云,云量超过四分之三就是阴天。当天是阴,云量图是C。49.今天的风向是西北风,烟囱里的烟飘向东南方。50.降水量是衡量一个地区降水多少的数据。小雨指日降雨量在10 毫米以下;中雨日降雨量为10~25 毫米;大雨降雨量为25~50毫米;暴雨降雨量为50~100毫米;大暴雨降雨量为100~200毫米;特大暴雨降雨量在200毫米以上,9月10日的总降雨量为9毫米,那么当天的降雨等级为小雨。51.B 52.√石棉瓦;√温度计;√酒精灯;√三脚架;√烧杯 53.乙 54.100[解析]51.A错误,将装有水的杯子放在教室阳台上,放置几天后,水的温度和室温相同,所以不会发生水的凝结现象;B正确,发生水减少的原因是水分不断蒸发;C错误,水在常温状态下也会发生蒸发现象,水应会减少。所以我更赞同B选项的说法。52.进行水的加热试验要用到的实验器材有石棉瓦、温度计、酒精灯、三脚架、烧杯。53.在加热过程中,会从烧杯底部向上出现气泡,从下往上气泡由大变小,所以乙是正确的。54.在常温情况下,水在到达100摄氏度后持续加热温度也不会再上升,会保持在100摄氏度,所以推测6分钟时水的温度为100摄氏度。55.(1) 水位 没有湿 (2) 空气 水 (3)C (4)C【分析】空气的特点是:能占据空间、能流动、没有固定的形状、易压缩、具有一定的质量、没有固定的体积。[解析](1)探究空气能否占据空间实验过程中,在水槽的水面上撒一些漂浮物,可方便观察水位;实验中观察到纸团没有湿。(2)在杯底扎一个小孔,再把杯子压入水中,发现纸团湿了,这是因为空气从杯底的小孔泄漏出去,水填补了原来被空气占据的空间。(3)用打气筒连着球针,从杯底的小孔向杯中打入一些空气,空气进入杯子,杯子里的水位慢慢下降,说明空气能将水挤出杯子。(4)从以上实验过程和实验现象可知,空气能占据杯内的空间。56.C 57.A 58. 59.升得更快更高【分析】空气受热后,体积会膨胀,与同体积的空气相比,重量会变轻,热空气会上升。56.热气球与孔明灯是由于空气受热膨胀后,比重会变轻而向上升起。热气球里面的空气冷却后,比重会变重而下降,原理是相同的。57.孔明灯能够升空是因为相同体积下热空气比冷空气轻。58.孔明灯能够升空,是因为热空气比冷空气轻,受浮力作用,热空气会上升。下面是孔明灯的雏形,如图是热空气的运动轨迹。59.孔明灯又叫天灯,俗称许愿灯、祈天灯,是一种古老的汉族手工艺品。如果将火焰燃烧得更旺,孔明灯会升得更快更高。60.搅拌棒 方糖或者碎方糖 61.A 62.A 63.4 1 3 2 64.B[解析]60.为了研究“搅拌是否可以加快方糖在水中的溶解”,除了冷水外,还需要用到的实验材料有用来搅拌的搅拌棒,实验的必备材料方糖或碎方糖(选其一)。61.通过实验可以得知,搅拌可以加快方糖的溶解速度。所以搅拌的一杯溶解得快,答案为A。62.为了研究“搅拌是否可以加快方糖在水中的溶解”,这是一个对比实验,实验过程中只有改变是否搅拌这个因素,答案为A。63.4号为酒精灯、1号为蒸发皿、3号为三脚架、2号为石棉网。64.小科想要把溶解在水中的方糖和水分离,因为糖已经溶解在了水中,想要分离出来必须将水蒸发,所以要选择装置B。65.2 0 8 0 66.0 67.B 68.A 69. 70.固态 是 受冷了 71.B[解析]65.观察上图可知水从第2分钟开始结冰,温度为0摄氏度;第8分钟完全结冰,温度为0摄氏度。66.如图,根据上图信息,水结冰时冰块越来越多,但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一直保持在0摄氏度。67.本题需要我们掌握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将温度计的下端浸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和壁,不能将温度计拿出液面再读数。所以答案为B。68.冰块中加入食盐可以使其在融化过程中降低实验的温度。当盐掺在冰里,盐就会在冰中溶解而发生吸热作用,使冰的温度降得更低。69.当温度下降到0摄氏度时,水开始结冰。当试管中的水全部结冰后,和原来试管中的水相比,冰的体积变大,表现为冰面上升。70.水在自然界中有气态、液态、固态三种存在状态,冰是固体,水是液体,水蒸气是气体。冰和水是同一种物质的不同状态。温度是影响三态变化的主要原因。水在结冰过程中,由于周围温度在0摄氏度以下,低于水的温度,所以水结冰是因为受冷了。71.装冰块的杯子会从周围吸热,杯子外面出现小水珠,是因为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水珠,所以B符合题意。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