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四年级科学上册期末真题汇编2——实验题(教科版)含答案(22-23·浙江嘉兴·期末)在学了《测量肺活量》一课后,小红同学用下图的方法测量肺活量,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中记录数据时,下列数据中可以作为肺活量大小的数据是( )。A.塑料瓶中的空气量 B.塑料瓶中剩下的水量 C.以上两者均可2.如表,小红在记录数据时,忘记填写单位名称,你认为数据的单位名称用( )比较合适。测量肺活量 肺活量第1次 第2次 第3次小红 2300 2200 2400测量肺活量 肺活量第1次 第2次 第3次小红 2300 2200 2400A.毫米 B.克 C.毫升3.小红的肺活量是( )。4.下列关于肺活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肺活量是指肺的大小B.肺活量是指憋气的时间C.肺活量是指深吸一口气,然后尽力呼出气体的量5.(22-23·浙江温州·期末)班级音乐会上,架子鼓表演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为了研究架子鼓的声音强弱与哪些因素有关,同学们设计了以下实验。(1)第一步:用鼓槌在敲击点上轻轻敲,小鼓发出的声音( )(强/弱),观察到绿豆跳得( )(高/低),说明鼓面振动幅度( )(大/小)。(2)第二步:用鼓槌在敲击点上重重敲,小鼓发出的声音( )(强/弱),观察到绿豆跳得( )(高/低),说明鼓面振动幅度( )(大/小)。(3)实验过程中,同学们发现鼓面上的小绿豆总是滚来滚去,影响观察。请你帮他们想个解决办法:( )。(22-23·浙江湖州·期末)下图是小车运动快慢与拉力大小关系的实验。6.本次实验中,使得小车运动的动力,最终来自( )。A.小车本身的重力 B.垫圈的重力 C.小车轮胎与桌面的摩擦力7.当挂上2个垫圈时,小车没有运动起来。我认为,这时候,小车( )(填“有”或“没有”)受到垫圈的拉力。8.2个2个地放垫圈,小科在挂钩上放到4个垫圈后,小车才运动了起来。因此,他得出,挂4个垫圈,刚好能使小车运动起来。我觉得小科得出的结论是( )(填“可靠”或“不可靠”)的。9.小科把小车的车轮去掉后,把组内的12个垫圈挂完,小车也没能运动起来。这说明( )。A.去掉轮子并挂上垫圈后,小车受到的摩擦力增加了B.去掉轮子后,小车没法运动了C.去掉轮子后,小车受到的重力增加了10.生活中的马车、手推车、空中缆车、自行车等车子,和实验中的小车一样,要让它从静止状态启动,运动起来,都必须( )。A.受到垫圈的重力 B.受到足够的动力 C.受到足够的反冲力(22-23·浙江金华·期末)运动物体的能量小科同学在探究“运动的物体具有的能量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所用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斜面坡度不变。A为小球,B为木块。次数 小球的质量m 小球的高度h(cm) 木块移动的距离S(cm)1 mA 20 12.52 mA 15 8.23 mA 10 411.本实验中,小球的质量都是一样的目的是 。12.根据小科同学设计的实验方案,你的猜想是:坡度不变的情况下,小球具有的能量大小与 有关。13.完成实验后,我们能得到的结论是 。14.如果第1次实验中,木块运动到了长木板的末端之外,我们解决的办法可以是_________。A.换一个质量大的小球或一个大的木块B.换一个质量小的小球或一个大的木块C.换一个质量大的小球或一个小的木块D.换一个质量小的小球或一个小的木块(22-23·浙江温州·期末)乐乐在学习了《运动和力》单元后,利用垫圈、细绳、滑轮、托盘(不考虑托盘质量)等材料自制了一辆动力小车15.图1中,使小车运动起来的力来自垫圈的( ),这个力的方向是( )。16.实验时,乐乐在托盘中放入1个垫圈时,发现小车不运动( )(填“小于”“等于”或“大于”,下同)受到的摩擦力。当一个一个增加垫圈到第5个时,小车刚好运动起来,此刻( )受到的摩擦力。17.乐乐想让小车运动速度加快,下列做法中,可行的是( )。A.增加垫圈数量 B.拿掉小车车轮 C.增加小车重量18.乐乐想知道1个垫圈到底有多重,他需要用弹簧测力计来测量。在使用弹簧测力计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测量前,要检查指针是否在“0”刻度上B.读数时,视线要与指针相平C.使用弹簧测力计可以测任何大小的力19.由于垫圈的质量很轻,用弹簧测力计无法直接测出1个垫圈的重力。怎样才能用弹簧测力计测出1个垫圈的重力?请写出一种方法:( )。20.老师提出可以直接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小车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于是乐乐进行了如图2所示的实验,让小车在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小车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22-23·浙江温州·期末)科学小组进行了实验,下表是测得的实验数据,根据此表回答下面的问题。橡皮筋缠绕圈数与小车运动距离关系的记录表橡皮筋缠绕的圈数 小车运动距离(单位:厘米)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选择的数据5 35 37 397 45 45 449 57 56 6021.在测量小车运动距离时,测量点的选择正确的是( )A.起点测小车车头,终点测小车车尾B.起点测小车车尾,终点测小车车头C.起点和终点都测小车车头或者都测小车车尾22.请将表格中“选择的数据”栏补充完整。23.小车前进方向是由( )决定的;实验中小车前进的动力与( )有关。24.实验数据表明,橡皮筋缠绕圈数与小车运动距离关系是:( )。25.实验中,同学们发现小车在原地打滑,下列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A.橡皮筋多绕几圈B.改变橡皮筋缠绕方向C.换有更多花纹的车轮26.上题中你选择的做法是为了( )摩擦力(选填“增加”或“减少”),下列做法中使用了相同道理的是( )。A.自行车链条滴油B.拧瓶盖时用毛巾包着C.石头下面放滚木(22-23·浙江台州·期末)下表为部分食物营养检测结果,完成下面小题。淀粉 脂肪 蛋白质马铃薯 √花生 √西瓜27.在白纸上挤压,会留下明显油迹的是( )。A.马铃薯 B.花生 C.西瓜28.滴碘酒后会出现蓝紫色的是( )。A.马铃薯 B.花生 C.西瓜29.下列关于食物中营养的描述,正确的是( )。A.西瓜几乎不含淀粉、脂肪、蛋白质,所以它没有营养B.每一种食物所含的营养是有限的,我们需要合理搭配,均衡膳食C.马铃薯里有丰富的淀粉,我们只吃马铃薯就可以健康成长(22-23·浙江绍兴·期末)下面是乐乐记录的自己在三种状态下一分钟的呼吸次数。安静状态下 运动结束时 休息3分钟后 休息10分钟后第一次 24次 45次 39次 27次第二次 25次 44次 38次 26次第三次 23次 45次 40次 25次30.乐乐安静状态下的呼吸次数平均值是 次。31.在不同状态下,一分钟的呼吸次数 (填“相同”或“不相同”)。32.运动结束后呼吸次数比安静状态次数 ,说明运动时呼吸会 。33.呼吸时,吸入含有 的空气,呼出体内产生的 。34.(22-23·浙江湖州·期末)小科还设计并制作了一个小乐器。小乐器由三根粗细不同、材料相同的弦和一个纸盒箱组成,其中①号弦最细,③号弦最粗,左侧有三个调节琴弦的旋钮,三根弦下方分别有一个可以移动的小滑块。请根据他的作品回答下列问题:(1)相同条件下,小乐器发出声音最高的是( )号弦。(2)②把③号弦下方小滑块向左移,发出的声音( )。A.不变 B.变低 C.变高(3)调节左侧琴弦的旋钮,要使发出的声音高一点,可以把琴弦调得( )(选填“松”或“紧”)一些。(4)小科利用自制的乐器试弹,停止拨动琴弦,声音还能持续一会儿,主要原因是( )。A.琴弦停止振动后仍能发声B.琴弦继续振动了一段时间C.人耳的错觉,实际上声音已经消失35.(22-23·浙江湖州·期末)下图是小科进行下一个实验时记录的柱状图,他想要研究的是音高与( )的关系,分析柱状图得到的实验结论是( )。(22-23·浙江温州·期末)在学习完“声音”单元后,小科利用身边的材料自制了一个拇指钢琴(如图所示),并研究了钢条伸出桌面的长度与音高变化的关系,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36.请你帮助小科将表格补充完整。(提示:音高可以用高、低、较高和较低表示)钢条伸出桌面的长度 振动的快慢 声音的高低15厘米 慢 ( )12厘米 较慢 较低9厘米 较快 较高6厘米 快 ( )37.做实验时,为了防止钢条敲打桌面发出敲击声,要将钢条( )。A.紧贴桌沿用力按住B.紧贴桌沿轻轻按住C.远离桌沿用力按住38.通过实验发现,钢条越长发出的声音越( )。39.小科发现在停止对钢条进行弹拨后,钢条仍“余音未止”,这是因为( )。A.回声现象 B.人的错觉 C.钢条仍在振动40.(22-23·浙江湖州·期末)在研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这个实验中,小刚选用了钢尺、音叉、鼓这三样物体。当让这些物体发声时,他发现,除了钢尺外,音叉、鼓在发声时,用眼睛观察,现象不是很明显。请帮助设计改进。(1)当用力敲击鼓面时,鼓面是否在振动,看起来仍旧不是很明显,你改进的方法是什么,请写在下面横线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当用力敲击音叉时,如何改进,能让我们明显观察到音叉是否在振动?(3)小刚发现,这三样物体在发声时,都在振动。由此初步得出结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如果想要让这个结论更加可靠,你觉得他应该怎么做?(22-23·浙江嘉兴·期末)研究声音的变化下图是三支相同的试管,装有不同的水量。41.用嘴对着试管口吹气,( )号试管发出的声音最高;如果用小木槌来敲试管口,则( )号发出的声音最高。42.一只手轻轻拨动同一根弦,另一只手不按或按在不同的位置,琴弦发出声音的高低不同,其中发出声音最低的是( );调音师发现弦的音偏低,可以把弦( )。A. B. C. D.43.(22-23·浙江绍兴·期末)请你根据实验现象回答一下问题。(1)如图一,用敲击的音叉轻触水面,我们可以看到水面产生波纹,这说明声音是由物体 产生的。 图一 图二(2)将一只正在发声的闹钟(如图二)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如果将玻璃罩抽成真空,我们 (能或不能)听到声音,如果把空气再慢慢放进去,我们 (能或不能)听到声音,可见 是传播声音的重要物质。(3)根据图片提供的“1-7”的顺序敲击长短不同的编钟,声音的变化规律是 (由高到低或由低到高),因为 。 (4)根据图片提供的“1-8”的顺序拨动粗细不同的琴弦,声音的变化规律是 (由高到低或由低到高),因为 。(5)弹拨橡皮筋使它发出声音,弹拨时把橡皮筋拉得越紧,发出的声音越 ,橡皮筋拉得越松,发出的声音越 。(22-23·浙江台州·期末)用钢尺研究声音的高低,并取得了如下图所示的数据。完成下面小题。44.在研究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与声音高低的关系时,需要改变的条件是( )。A.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 B.拨动尺子的力的大小 C.钢尺的粗细45.分析图表可知,在实验中,伸出桌面16厘米长的钢尺振动( )。A.速度最快,音高最高 B.速度最慢,音高最低 C.速度最快,音高最低46.用大小不同的力去拨动伸出桌面12厘米的钢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较大力气拨动时发出的声音较低B.用较大力(拨动时发出的声音较高C.发出的声音高低不变(22-23·浙江宁波·期末)科学课上,惯惯制作了橡皮筋动力小车,并进行了行驶距离的研究。47.请给设计制作橡皮筋小车的正确步骤排序(在括号中填序号):①评估与改进②实施方案③明确任务④制定方案( )——( )——( )——( )48.惯惯小组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记录实验数据时,我们选择了( )作为最终数据。小车行驶距离与橡皮筋缠绕圈数关系的记录组别 缠绕圈数 小车行驶距离(厘米) 小车行驶距离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平均距离A 3 15 4 17 12 近B 6 36 42 38 39 中等C 9 52 60 54 55 远A.中间数 B.平均数 C.最大数49.实验中,有一个数据差距比较大,请找出误差较大的数据: ,对于这种数据,我们正确的处理方法是( )。A.根据自己的实验数据进行修正 B.参照其他组数据 C.重新做一次实验50.通过实验,我们发现:一定范围内,橡皮筋缠绕的圈数越 ,小车行驶的距离越 。(22-23·浙江宁波·期末)运动的小车也具有能量吗?让我们设计一个撞击实验进行研究。51.如图,从三个不同坡度的斜面释放小车,撞击水平面上的木块,这个实验是( )实验。A.模拟 B.对比 C.探究52.在小车撞击实验中,请在保持相同条件的括号中打“√”。①撞击木块的大小( )②小车重量的大小( )③坡度的大小( )④坡度的光滑程度( )⑤小车释放要在同一位置( )53.从实验分析可知道,坡度大时,木块被撞击滑行的距离长,其原因是( )。A.坡度大时,小车滑下速度快,撞击力强B.坡度大时,小车滑下速度慢,撞击力弱C.坡度小时,小车滑下速度慢,撞击力强54.以下现象能证明运动的小车具有能量的是( )。A.小车开始运动了 B.木块被撞击出去 C.小车运动速度越来越慢55.撤去木块,小车从斜坡相同高度自由释放,一段时间后也会停下来,这是受到( )的作用。A.重力 B.摩擦力 C.弹力(22-23·浙江温州·期末)让小车动起来学习《运动与力》单元之后,学校组织了制作小车比赛,牛顿小组、神舟小组、火星小组分别制作了甲、乙、丙小车,根据同学设计的小车,回答下列问题。甲(重力小车) 乙(气球小车) 丙(橡皮筋小车)56.上图中小车运动起来的方式和火箭驱动方式一样的是( )。A.甲 B.乙 C.丙57.利用乙图的气球小车研究打气筒数与行驶距离的关系,测得数据如下:打气的筒数 小车行驶距离 中间值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3 2米 2米 1米 2米6 5米 4米 5米 5米9 7米 7米 8米 7米(1)根据上面的表格数据,我们发现: 。58.根据上表的数据,如果想让小车开4米远,应该打几筒气最合适( )。A.3筒 B.5筒 C.7筒59.想要让甲图中的小车开得更快一些,我们可以( )。A.增加小车的重量 B.增加钩码的数量 C.增加绳子的长度60.火星小组同学们设计用橡皮筋驱动小车(如丙图),动力是橡皮筋的 (选填“重力”“弹力”“反冲力”或“摩擦力”)。小车运动时,车前进的方向与橡皮筋的缠绕方向 (选填“相同”或“相反”)。61.根据设计图制作小车属于哪一个过程( )。A.明确问题 B.制定方案 C.实施方案62.保持其他条件相同,橡皮筋小车在木板上可以行驶3米,那么它在磨砂纸上行驶的距离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3米。63.(22-23·浙江湖州·期末)探究“弹簧的形变与力的关系”时,将弹簧悬挂起来,然后在弹簧下方挂钩码,并测量弹簧的长度,数据如下表:挂的钩码数 1个 2个 3个 4个 5个 6个弹簧的长度 6厘米 8厘米 10厘米 12厘米 12.5厘米 12.7厘米根据测量数据推测,这根弹簧在没有挂钩码时的原有长度是( )。(22-23·浙江台州·期末)将装有重物的长方形纸盒分别放在桌面上、滚木上运动,并用弹簧测力计测得向前拉动纸盒时的拉力,如图所示。完成下面小题。64.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用字母( )表示。A.K B.N C.G65.当纸盒开始运动时,弹簧测力计测得的拉力是( )。A.纸盒的重力B.纸盒与桌面之间的摩擦力C.纸盒与测力计之间的摩擦力66.如果把纸盒放在滚木上再拉动,测得的力会( )。A.增大 B.减小 C.不变(22-23·浙江台州·期末)下图为“活动对呼吸次数的影响”的数据,完成下面小题。活动对呼吸次数的影响活动 安静状态 慢走一分钟后 快跑一分钟后每分钟呼吸次数 23 27 3567.运动后每分钟呼吸次数多于安静状态的每分钟呼吸次数。这是因为运动时人需要( )。A.吸收更多氧气 B.排出更多的氧气 C.吸收更多二氧化碳68.查阅资料发现,人在呼吸的过程中,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气体成分含量是不相同的,如图所示。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气体相比( )。A.氧气含量明显增多 B.氮气含量基本不变 C.二氧化碳含量明显减少69.下列做法能增加肺活量的是( )。A.多运动 B.多睡觉 C.多吃饭70.在这三种状态下,心跳速度最快的是( )。A.安静状态 B.慢走一分钟后 C.快跑一分钟后71.(22-23·浙江杭州·期末)小科根据下图所示实验绘制了声音高低变化与钢尺振动长度之间关系的柱形图,请你根据柱形图写出声音高低变化与钢尺振动长度之间的关系。参考答案:1.A 2.C 3.2300毫升 4.C【解析】1.人体吸入最多空气后,呼出去空气的量叫肺活量。测量肺活量的实验,记录数据时,下列数据可以作为肺活量大小的数据的是塑料瓶中的空气量,所以A符合题意。2. 肺活量是人体发育健康的一个指标,它的单位是毫升,所以C符合题意。3.根据题意,三次测量取平均值,小红的肺活量为2300毫升。4.肺活量是指深吸一口气,然后尽力呼出气体的量。故C选项说法正确。5.弱 低 小 强 高 大 用网格状纸圈限制绿豆的滚动[解析](1)声音的强弱与物体的振动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用鼓槌在敲击点上轻轻敲,小鼓发出的声音弱,因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观察到绿豆跳得低,说明鼓面振动幅度小。(2)声音的强弱与物体的振动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用鼓槌在敲击点上重重敲,小鼓发出的声音强,观察到绿豆跳得高,说明鼓面振动幅度大。(3)实验过程中,同学们发现鼓面上的小绿豆总是滚来滚去,影响观察。解决办法:用网格状纸圈限制绿豆的滚动,这样限制它们的运动。6.B 7.有 8.不可靠 9.A 10.B【分析】给物体施加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或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物体的运动状态包括物体运动速度的快慢和物体启动或停止。但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快慢,使物体启动或停止,需要给物体施加一个足够的力。6.改变物体运动的快慢,使物体启动或停止,需要给物体施加一个足够的力。本次实验中,使得小车运动的动力,最终来自垫圈的重力 。7.当挂上2个垫圈时,小车没有运动起来。这时候,小车有受到垫圈的拉力,但是拉力小于摩擦力,所以没有运动起来。8.2个2个地放垫圈,小科在挂钩上放到4个垫圈后,小车才运动了起来。因此,他得出,挂4个垫圈,刚好能使小车运动起来。小科得出的结论是不可靠的,应该1个1个地放垫圈,这样的实验结果更加可靠。9.小科把小车的车轮去掉后,小车受到的摩擦力由滚动摩擦变为滑动摩擦了,所以摩擦力增加了,以至于把组内的12个垫圈挂完,小车也没能运动起来。10.改变物体运动的快慢,使物体启动或停止,需要给物体施加一个足够的力。所以生活中的马车、手推车、空中缆车、自行车等车子,和实验中的小车一样,要让它从静止状态启动,运动起来,都必须受到足够的动力。11.方便对比12.速度 13.运动物体的能量与速度有关,物体质量相同,速度越大,能量越大。 14.B【分析】运动物体的能量和质量、速度有关,运动速度越快,能量越高。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称为物体的动能。11.在探究“运动的物体具有的能量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实验器材中小球的质量都是一样的可以方便对比实验。12.坡度不变的情况下,小球放在不同的位置会产生不同的速度,同时具有不同的能量。实验猜想是:坡度不变的情况下,小球具有的能量大小与速度有关。13.通过实验,我们发现:运动物体的能量与速度有关,物体质量相同,速度越大,能量越大。14.如果第1次实验中,木块运动到了长木板的末端之外,说明下滑小球的能量过大,我们解决的办法可以是换一个质量小的小球或一个大的木块。15.重力 竖直向下 16.小于 大于 17.A 18.C 19.可以一次测量多个垫圈(例如10个或20个垫圈)的重力,再计算出1个垫圈的重力 20.0.3N【解析】15.用力拉小车,当拉力大到一定程度时,小车开始运动起来。使小车运动起来的力来自垫圈的重力,这个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16.当拉力大到一定程度时,小车开始运动起来。实验时,乐乐在托盘中放入1个垫圈时,发现小车不运动小于受到的摩擦力。当一个一个增加垫圈到第5个时,小车刚好运动起来,此刻大于受到的摩擦力。17.用力拉小车,当拉力大到一定程度时,小车开始运动起来。使小车运动起来的力来自垫圈的重力,垫圈越多,拉力越大,小车快。乐乐想让小车运动速度加快,可以增加垫圈数量,所以A符合题意。18.A.测量前,要检查指针是否在“0”刻度上,正确;B.读数时,视线要与指针相平,正确;C.使用时,测量的力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以免损坏测力计,错误;所以C符合题意。19.垫圈的质量很轻,用弹簧测力计无法直接测出1个垫圈的重力。第一种方法:我们可以一次测量多个垫圈(例如10个或20个垫圈)的重力,再计算出1个垫圈的重力。第二种方法:换一个量程较小的测力计。20.小车在力的作用下,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测力计显示的数值是小车受到的摩擦力。直接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小车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于是乐乐进行了如图2所示的实验,让小车在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小车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0.3N,读数时,视线要与指针相平。21.A 22.37;45;57 23.橡皮筋缠绕方向 橡皮筋缠绕的圈数 24.当橡皮筋缠绕9圈时,小车运动距离最远 25.C 26.增加 B【解析】21.该实验的关键在于正确测出小车运动的距离,该距离应为车头到车头的距离或车尾到车尾的距离,而不能测成车头到车尾或车尾到车头的距离,所以A符合题意。22.测出小车运动的距离,我们选择的数据是三个值的平均值或者是出现最多的数。选择的数据依次是37、45、57。23.小车前进方向是由橡皮筋缠绕方向决定的,实验中小车前进的动力与橡皮筋缠绕的圈数有关。前进的动力是由橡皮筋的弹力有关。24.像橡皮筋这样的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形状很容易改变,在形状改变时它们会产生一个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这个力叫弹力。橡皮筋缠绕圈数越少,小车行驶的距离得越近;橡皮筋缠绕圈数越多,小车行驶的距离得越远。当橡皮筋缠绕9圈时,小车运动距离最远。25.实验中,同学们发现小车在原地打滑,也就是要加大摩擦力,我们可以换有更多花纹的车轮或者换一个粗糙的桌面进行实验,所以C符合题意。26.上题中你选择的做法是为了增加摩擦力,拧瓶盖时用毛巾包着是为了增加摩擦力,接触面粗糙,摩擦力会变大。自行车链条滴油和石头下面放滚木都是减小摩擦力。27.B 28.A 29.B【分析】一般来说,食物所包含的营养物质可分为六大类:糖类、蛋白质、油脂、无机盐、维生素及水,食物的营养成分有利于维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27.并不是所有的食物都含有脂肪,鉴别食物中是否含有脂肪的方法:把食物放在白纸上涂或挤压、滑动,含有脂肪的食物在白纸上会留下油渍。花生富含脂肪。28.淀粉(白色)和碘酒(深红棕色)相遇会变蓝,在颜色上,这是个奇妙的变化。在马铃薯中滴碘酒,马铃薯变蓝了,是因为马铃薯中含有淀粉。29.食物所含的营养成分包括糖类、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无机盐以及水,不同的食物营养成分对人体各有不同的作用。每一种食物所含的营养是有限的,我们需要合理搭配,均衡膳食。30.24 31.不相同 32.多 加快 33.氧气 二氧化碳【分析】运动带动骨头和肌肉,而肌肉在运动状态下,会使体内的氧含量增加,运动量越大,所需氧气越多,人体的氧含量是通过呼吸来达到的,所以呼吸会加快。30.根据乐乐在安静状态下的呼吸次数,平均值(24+25+23)÷3,应该是24次。31.在不同状态下,一分钟的呼吸次数不相同。32.运动结束后呼吸次数比安静状态次数增多,说明运动时呼吸会加快。33.呼吸时,吸入含有氧气的空气,呼出体内产生的二氧化碳废气;肺是氧气和二氧化碳进行交换的重要器官。34.(1)① (2)B (3)紧 (4)B【分析】音调指声音的高低,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物体振动越慢,音调就越低。[解析](1)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物体振动越慢,音调就越低。①号弦最细,③号弦最粗,所以①号弦振动最快,声音也最高;(2)物体振动越慢,音调就越低。把③号弦下方小滑块向左移,那么弦就变长,振动就慢,所以发出的声音变低。(3)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调节左侧琴弦的旋钮,要使发出的声音高一点,可以把琴弦调得紧一点, 这样琴弦振动加快,所以发出声音变高;(4)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停止。小科利用自制的乐器试弹,停止拨动琴弦,声音还能持续一会儿,主要原因是琴弦继续振动了一段时间。35.尺长的关系 伸出桌面的尺长越短,音高越高;伸出桌面的尺长越长,音高越低【分析】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声音越高,物体振动速度越慢,声音越低;物体振动的快慢受物体自身大小轻重、长短、粗细、松紧等相关。同样材质物体,小的、轻的、短的、紧的物体发声音调较高,大的、重的、长的、松的物体发声音调较低。[解析]通过分析实验记录信息画出的柱状图,知道他想要研究的是:尺子伸出桌面长度和音高的关系。用相同的力拨动同一把钢尺,尺子伸出的长度越短,振动越快,发出声音越高。尺子伸出的长度越长,振动越慢,发出声音越低。36.较低 高 37.A 38.低 39.C【解析】36. 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快慢有关。钢条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6厘米),钢条振动得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钢条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15厘米),钢条振动得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37.实验时,为了防止钢尺敲打桌面发出声音,小明要用手把钢尺紧贴着桌沿用力按住,只让伸出桌面部分的钢尺振动产生声音,所以A符合题意。38. 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快慢有关。钢条越短,钢条振动得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钢条越长,钢条振动得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39.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没有振动就没有声音。小科发现在停止对钢条进行弹拨后,钢条仍“余音未止”,这是因为钢条仍在振动,所以C符合题意。40.(1)用手摸下,看是否有振动的感觉;或在鼓面上放轻小物体(写泡沫、纸屑等也对),看清小物体是否在动,从而判断鼓面是否在振动。(2)把敲过的音叉马上放入水里,看水面上是否有波纹,有波纹的话,说明音叉在振动;或在音叉旁边靠一个悬挂着的乒乓球(或泡沫球),敲打音叉后,看乒乓球是否反复跳动,从而判断音叉是否在振动;或用手触摸发声的音叉,感觉音叉是否在振动。(3)研究更多的物体发声的实例,看是否振动。【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停止。声音是以波的形式向着四面八方传播的。[解析](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停止。当用力敲击鼓面时,鼓面在振动,只是我们看不到罢了;我们可以在鼓面上放轻小物体比如泡沫、纸屑等;看清楚小物体是否在动,从而判断鼓面是否在振动。(2)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停止。把敲过的音叉马上放入水里,看水面上是否有波纹,有波纹的话,说明音叉在振动。(3)一般实验我们都会进行两到三次,这样是为了让实验结果更加科学,避免偶然性。同理我们想要这个结论更可靠,我们应该研究更多的物体发声的实例,看是否振动41.③ ① 42. A 调紧【分析】音量是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的。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音高是由物体振动的快慢频率决定的。声音高低与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振动越快,声音越高,振动越慢,声音越低。弦的音高与弦的粗细、松紧、长短有关。弦越细、越紧、越短,弦的音高越高。声音的强弱与物体振动的幅度大小有关,用力大,振动幅度就大,声音就强;用力小,振动幅度就小,声音就弱。41.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图中的三支相同的试管,装有不同的水量。用嘴对着试管口吹气,试管内的空气柱振动发声,空气柱越短,振动越快,发出的声音越高,所以③号试管发出的声音最高;如果用小木槌来敲试管口,试管振动发声,则装入水量最少的①号试管振动最快,①号发出的声音最高。42.物体振动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振动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一只手轻轻拨动同一根弦,另一只手不按或按在不同的位置,琴弦发出声音的高低不同,其中发出声音最低的是A,不按的情况,琴弦振动最慢,发出的声音最低,调音师发现弦的音偏低,可以把弦调紧。43. 振动 不能 能 空气 由低到高 编钟越长,振动越慢,声音越低 由低到高 琴弦越粗,振动越慢,声音越低 高 低【分析】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固体、液体和气体都能充当声音传播的介质,但是固体、液体和气体传播声音的能力不同。固体传播声音的能力最强,气体传播声音的能力最弱。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声音越高,物体振动速度越慢,声音越低;物体振动的快慢受物体自身大小、轻重、长短、粗细、松紧等相关。同样材质物体,小的、轻的、短的、紧的物体发声音调较高,大的、重的、长的、松的物体发声音调较低。[解析](1)从图一可看出,用敲击的音叉轻触水面,我们可以看到水面产生波纹,这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如图二所示,将一只正在发声的闹钟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如果将玻璃罩抽成真空,我们不能听到声音,如果把空气再慢慢放进去,我们能听到声音,可见空气是传播声音的重要物质。(3)同样材质物体,小的、轻的、短的、紧的物体发声音调较高,大的、重的、长的、松的物体发声音调较低。根据图片三提供的“1-7”的顺序敲击长短不同的编钟,声音的变化规律是由低到高。这是因为发声的编钟越长,振动越慢,声音越低。(4)根据图片四提供的“1-8”的顺序拨动粗细不同的琴弦,声音的变化规律是由低到高。这是因为琴弦声音高低与琴弦的长短有关,琴弦越粗,拨动时振动速度越慢,发出的声音越低。(5)弹拨橡皮筋使它发出声音,弹拨时把橡皮筋拉得越紧,橡皮筋振动速度越快,发出的声音越高,橡皮筋拉得越松,橡皮筋振动速度越慢,发出的声音越低。44.A 45.B 46.C【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调来描述,音调是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一个量。物体振动得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得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44.根据对比实验的基本要求,对比实验中变量只能有一个,其他条件必须完全相同,才能得到可靠的实验结果。在研究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与声音高低的关系时,需要改变的条件只有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拨动尺子的力的大小、钢尺的粗细等其他因素不变。45.根据“探索尺子音高变化”实验可知,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短,尺子振动速度越快,声音越高;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尺子振动速度越慢,声音越低。分析图表可知,在实验中,伸出桌面16厘米长的钢尺振动速度最慢,音高最低。46.根据以上分析可知,钢尺音调高低只与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有关,拨动钢尺力度大小只会影响声音的强弱,不会影响声音高低。故C选项正确。47. ③ ④ ② ① 48.B 49.4 C50.多 远【分析】制作的基本步骤:明确问题、制订方案、实施方案、评估与改进。橡皮筋缠绕发生弹性形变会产生恢复原来形状的弹力,在一定的限度内,橡皮筋在车轴上缠绕的圈数越多,橡皮筋产生的弹力越大,驱动小车行驶的速度就越快,行驶的路程就越长。47.设计制作橡皮筋小车的正确步骤:明确问题、制订方案、实施方案、评估改进。48.对于实验记录的数据要经过处理,通常是选择数据的平均数或中间数为参照值。观察小车行驶距离与橡皮筋缠绕圈数关系的记录表中的实验数据时,我们选择平均数作为我们的数据。49.实验中,有一个数据差距比较大,误差较大的数据是A组第二次数据4,与第一次和第三次的数据差距较大,对于这种数据,我们正确的处理方法是重新做一次实验。50.通过实验,我们发现:一定范围内,橡皮筋缠绕的圈数越多,小车行驶的距离越远。51.B 52.①(√) ②(√) ④(√) ⑤(√) 53.A 54.B 55.B【分析】要使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必须对物体用力;要使物体运动得更快,必须对物体用更大的力。一定的拉力能够使静止的小车运动起来,拉力越大,小车运动得越快。51.对比实验,指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实验组,通过对比结果的比较分析,来探究各种因素与实验对象的关系,这样的实验称为对比实验。如图,从三个不同坡度的斜面释放小车,撞击水平面上的木块,这个实验是对比实验。52.在小车撞击实验中,请在保持相同条件包括:撞击木块的大小、小车重量的大小、坡度的光滑程度、小车释放要在同一位置。53.从实验分析可知道,坡度大时,木块被撞击滑行的距离长,其原因是坡度大时,小车滑下速度快,撞击力强。54.运动的物体具有动能,运动小车的能量跟小车的质量和速度都密切相关。速度相同时,质量越大,能量越大。所以能证明运动的小车具有能量的是木块被撞击出去。55.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运动时,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会发生摩擦,运动物体要受到一种阻碍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撤去木块,小车从斜坡相同高度自由释放,一段时间后也会停下来,这是受到摩擦力的作用。56.B 57.其他条件相同时,打气筒数多,小车行驶距离越远 58.B 59.B 60.弹力 相反 61.C 62.小于【分析】给物体施加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或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物体的运动状态包括物体运动速度的快慢和物体启动或停止。但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快慢,使物体启动或停止,需要给物体施加一个足够的力。56.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和喷出方向相反的推力,这个力叫反冲力。喷气式飞机、火箭都是运用反冲力运动的。乙图小车是用气球产生的反冲力驱动的。57.根据上面的表格数据,我们发现:当乙小车外在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打气筒数多,小车行驶距离越远。58.根据上表的数据,打3筒小车行驶2米,打6筒小车行驶5米,如果想让小车开4米远,应该选择打3筒和6筒之间,B选项最合适。59.甲图是重力小车,驱动小车前进的动力来自钩码的数量,想要让甲图中的小车开得更快一些,我们可以增加钩码的数量。60.橡皮筋、弹簧这样的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形状很容易改变,在形状改变时,它们会产生一个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这个力叫弹力。橡皮筋驱动小车的力来自橡皮筋被拉长后产生的弹力。小车运动时,车前进的方向与橡皮筋的缠绕方向相反。61.设计制作小车的一般流程是明确问题、制订方案、实施方案、评估与改进四个过程。根据设计图制作小车属于哪一个过程实施方案。62.小车在磨砂纸上行驶会遇到更大的摩擦力,所以在保持其他条件相同,橡皮筋小车在木板上可以行驶3米,那么它在磨砂纸上行驶的距离小于3米。63.4厘米[解析]弹簧的长度随物体质量的增大而加长,即: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跟受到的重力(拉力)成正比;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当弹簧受到的拉力每增加1个,弹簧的长度增加2cm;当所挂钩码为0时,弹簧的长度为4cm,因此弹簧的原长为4cm;此时伸长的长度为0cm;64.B 65.B 66.B【分析】弹簧测力计主要由提环、弹簧、指针、刻度板、挂钩等几部分组成,在生活中常常被叫作弹簧秤,它是测量力的大小工具。64.人们生活中习惯用克、千克来表示重力和其他力的大小。科学技术上统一规定用牛顿作为力的单位简称牛,用N表示。65.弹簧测力计主要由提环、弹簧、指针、刻度板、挂钩等几部分组成,在生活中常常被叫作弹簧秤,它是测量力的大小工具。当纸盒开始运动时,弹簧测力计测得的拉力是纸盒与桌面之间的摩擦力。66.实验中,如果把纸盒放在滚木上再拉动,纸盒运动由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滚动摩擦力小于滑动摩擦力,因此这时测得向前拉动纸盒的力将变小。67.A 68.B 69.A 70.C【分析】人的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气体交换,使氧气进入血液,同时排出二氧化碳。肺是身体气体交换的“中转站”,这个“中转站”的大小直接决定着每次呼吸气体交换的量。剧烈运动时,人体需要消耗更多的氧气,所以肺必须更加卖力地工作。这就是在锻炼时,我们的呼吸更加急促的原因。心脏跳动的快慢与运动的剧烈程度有关系,运动越剧烈,心脏跳动越快。67.剧烈运动时,人体需要消耗更多的氧气。运动后每分钟呼吸次数多于安静状态的每分钟呼吸次数,这是因为运动时人需要吸收更多氧气。68.人的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气体交换,使氧气进入血液,同时排出二氧化碳。查阅资料发现,人在呼吸的过程中,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气体成分含量是不相同的,如图所示。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气体相比氧气含量明显减少;氮气含量基本不变二氧化碳含量明显增加。69.肺是身体气体交换的“中转站”,这个“中转站”的大小直接决定着每次呼吸气体交换的量。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增强呼吸功能,保持身体健康。增加肺活量的是快跑一分钟后多运动。70.心脏跳动的快慢与运动的剧烈程度有关系,运动越剧烈,心脏跳动越快。题干中的三种状态下,心跳速度最快的是快跑一分钟后。71.声音高低变化与钢尺振动长度有关。钢尺振动长度越短,声音越高,钢尺振动长度越长,声音越低。[解析]声音高低主要与物体振动快慢有关,振动越快声音越高,振动越慢声音越低。根据“探索尺子音高变化”实验可知,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短,尺子振动速度越快,声音越高;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尺子振动速度越慢,声音越低。如图所示,柱形图表示出了声音高低的变化与钢尺振动长度之间的关系。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