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逻辑”的多种含义 课件(共47张PPT)-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1 “逻辑”的多种含义 课件(共47张PPT)-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

资源简介

(共47张PPT)
第一单元 树立科学思维观念
第二课 把握逻辑的要义

逻辑的不同用法

狭义逻辑学与广义逻辑学
2.1 逻辑的多种含义
第一课
走进思维世界
1.1思维的含义与特征
理性认识(狭义)
意识(广义)
间接性、概括性、能动性
1.2
思维形态
及其特征
基本特征
含义
方向:
角度:
方式:
运行基本单元:
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
综合思维和分析思维
辩证思维和形而上学思维
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
基本形态
以概念、判断、推理等反映认识对象,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在感觉、知觉和表象基础上联想、想象、幻想等反映认识对象,触及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基本特征
基本单元的概念性
运行方式的推导性
思维表达的严谨性
基本单元形象性
运行方式的想象性
思维表达的情感性
【课标要求】
【核心素养】
政治认同:正确认识逻辑的基本含义,明确学习形式逻辑的意义。
科学精神:通过联系实际,感受科学精神,正确理解逻辑、形式逻辑相关知识。
公共参与:自觉遵循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运用科学思维方法进行思维创新。
掌握逻辑的不同用法;区分狭义逻辑学和广义逻辑学。
【教学目标】
1.明确“逻辑”的不同用法; 2.理解广义逻辑学与狭义逻辑学; 3.学会运用推理进行“论证”和“论辩”。
第一目
“逻辑”的不同用法
预习提纲
一、“逻辑”的不同用法
1、“逻辑”的四种主要含义是什么?
2、逻辑学的研究对象
3、逻辑学研究的目的
二、狭义的逻辑学与广义的逻辑学
1、什么逻辑学(狭义+广义)
2、什么是推理结构?形式逻辑的核心任务是什么?
3、推理的日常运用——论证和论辩
4、学习形式逻辑的意义是什么?
1.“逻辑”4种含义
①与“规律”同义
②“逻辑规律与规则”——思维规律
③认识问题的某种“思维方法”
④指这门学问:“逻辑学”
“逻辑”是我们学习和生活中的常用语词,也是一个多义词。
一、“逻辑”的不同用法
“逻辑”的含义
(1)规律的逻辑
如:“适者生存,优胜劣汏”,这是自然界的逻辑,也是市场竞争的逻辑。
所有科学的研究对象
是客观事物变化发展的规律
(2)逻辑规律与规则
思维领域内的客观规律
根据思维的规律制定
逻辑学的研究对象
例如:某篇文章逻辑性强。这个说法的不合逻辑。
“逻辑”的含义
(3)思维方法的逻辑
例如:霸权主义逻辑、强盗逻辑”、白马非马的诡辩逻辑”
逻辑学的研究对象
认识问题的某种思维方法,也指某种理论、观点。
(4)逻辑学
是研究思维规律、规则与方法的知识体系
学问、学科
例如:大学生应该上逻辑课、逻辑也是一门基础学科
小明正在专心致志地读一本有关逻辑的书,几位同学纷纷点赞。
学逻辑也要合乎学习的逻辑,先易后难,不能揠苗助长。
逻辑太重要了,逻辑混乱的文章别人看不懂,不讲逻辑的人别人懒得理。
毛主席曾号召大家都要学一点逻辑呢。
指逻辑学这门学问
指逻辑学这门学问
指规律,即学习的规律
指逻辑规律与规则
指思维方法
指逻辑规律与规则
思考: 1.上述议论中的“逻辑”分别是什么意思
2.“逻辑”的不同用法之间有何区别与联系?
1.三位同学在讨论学习逻辑学的重要意义。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甲同学所说的“逻辑”指的是逻辑学这门学问
②乙同学所说的第一个“逻辑”指的是学习的规律
③丙同学所说的第三个“逻辑”指的是思维方法
④三位同学的说法都肯定了思维方法的重要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①:甲同学所说的“逻辑”指的是逻辑学或逻辑知识,①正确。
②:乙同学所说的第一个“逻辑”指的是逻辑学或逻辑知识,②错误。
③:丙同学所说的第三个“逻辑”指的是逻辑规律与规则,③错误。
④:三位同学的说法都肯定了思维方法的重要性,④正确。
课堂练习
B
一、“逻辑”的多种含义
2.逻辑学的研究对象
①“规律”意义上的逻辑,是所有科学的研究对象
②“逻辑规律与规则”、“思维方法”意义上的逻辑,是逻辑学的研究对象
举例:“历史的逻辑决定了人类社会将一直向前发展。”
“适者生存,优胜劣汏,这是自然界的逻辑,也是市场竞争的逻辑。”
举例:“某篇文章逻辑性强”
“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这是哪一家的逻辑!”、 “强权即公理,这就是霸权主义者所奉行的逻辑。”
中学生应该学习一点逻辑知识
(1)与“规律”同义;
(2)指“逻辑规律与规则”;
(3)指认识问题的“思维方法”;
(4)指“逻辑学”这门学问。
所有科学的研究对象
逻辑学的研究对象
逻辑学的研究对象
逻辑学本身
一、“逻辑”的多种含义
2.逻辑学的研究对象
主要含义 范围 举例
规律
(客观事物变化发展的规律)
逻辑规律与规则
(思维领域内的客观规律)
认识问题的某种思维方法;
(某种理论、观点或看问题的方式)
“逻辑学”这门学问
所有科学的研究对象
逻辑学的研究对象
“霸权主义逻辑”“强盗逻辑”“诡辩家逻辑”,
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这是哪一家的逻辑!”
“说话写文章要合乎逻辑”“说的不合逻辑”“根据材料得出合乎逻辑的结论”
“历史的逻辑决定了人类社会将一直向前发展。”
“适者生存,优胜劣汰,这是自然界的逻辑,也是市场竞争的逻辑。”
“学一点逻辑是有好处的”“逻辑也是一门基础学科” “大学生应该上逻辑课”“在一般人的印象中,逻辑很难学”
作为一门学科的逻辑学
一、“逻辑”的多种含义
1.在一般人的印象中,逻辑很难学。
2.历史的逻辑决定了人类社会将一直向前发展。
3.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这是哪一家的逻辑!
4.“某个说法不合逻辑”
规律
逻辑规律、规则
逻辑思维方法
逻辑学
说一说,“逻辑”的多种含义
学以致用
学以致用
(1)虽然建筑的形态、空间及外观要符合必要的逻辑性,但建筑还 应该蕴涵直指人心的力量。
(2)在当今国际社会中,不要用霸权主义逻辑来思考国际关系。
(3)"举一反三"是一种运用类比推理的逻辑方法,用于启发式教学很有效。
(4)逻辑在这里是作为单独一门课来讲授的。
(5)我们必须遵循经济自身的逻辑,才能搞好经济建设。
(6)跨过战争的艰难路程之后,胜利的坦途就到来了,这是战争的自然逻辑。
(7)列宁演说中那种不可战胜的逻辑力量,把听众俘虏得一个不剩。
规律
某种思维方法
逻辑学
规律
规律
逻辑规律与规则
逻辑规律与规则
判断一下,下列内容都是哪种“逻辑”呢?
一、“逻辑”的多种含义
逻辑学研究试图将逻辑规律与规则运用到实际思维中,以区分正确的思维方法和不正确的思维方法。
作为工具性学科的逻辑学是为把握“规律”服务的。
规律
逻辑学
逻辑规律与规则
思维方法
研究对象
为把握规律服务
3、逻辑学研究的目的
自然规律
社会规律
思维规律:逻辑规律
逻辑形式和逻辑规律不是空洞的外壳,而是客观世界的反映。
——列宁
思考回答:你是如何理解这句伟人名言的?
这句话意在说明,逻辑形式和逻辑规律的产生离不开实践,形式逻辑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对正确思维活动的总结,离开了大量具体的思维实践,也就无法抽象出正确的逻辑形式及其规律,而正确的逻辑形式及其规律就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性质和关系的正确反映。
爱好逻辑的小华在在网上购买逻辑入门书籍。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原来有这么多的逻辑学:形式逻辑、辩证逻辑、法律逻辑、科学逻辑、论辩逻辑、逻辑学……
这些逻辑学之间有什么关系?
逻辑学
形式逻辑
从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的角度划分
法律逻辑
从不同的应用领域的角度划分
辩证逻辑
科学逻辑
论辩逻辑
是一门学问
人们把研究思维形式结构及其规律
研究辩证思维中的规律、规则与方法
都属于应用逻辑
归纳逻辑
从前提与结论之间是否具有必然联系划分
演绎逻辑
从个别到一般结论的思维方法
从一般前提到个别的思维方法
第二目
狭义逻辑学与广义逻辑学
逻辑学
广义逻辑学
狭义逻辑学
形式逻辑
辩证逻辑
形式逻辑
研究思维形式结构及其规律
研究辩证思维中的规律、规则与方法
关系:学习狭义逻辑学的基本知识与方法,是学习广义逻辑学的基础。
我们学习《逻辑与思维》的重点:
(1)形式逻辑的规律(2.2)与规则(第二单元);
(2)辩证逻辑的思维方法(第三单元)。
我们学习《逻辑与思维》的目的:——提高创新思维能力(第四单元)。
二、狭义逻辑学与广义逻辑学
研究思维规律与方法的学问 P8中段
1.逻辑学的含义:
逻辑学的产生
人之所以区别于其他高等动物,在于人可以对自己的推理进行“反思”,思考什么样的推理是正确的、可以推出的,什么样的推理是错误的、不能推出的。
对这种“可推”与“不可推”的规律与规则的思考与把握,条理化、系统化,就构成了逻辑这门学问。
在逻辑学史上,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古代中国以墨子为代表的墨家等,为逻辑学的诞生和发展作出了奠基性贡献。
P8 相关链接
(1)推理:是由前提和结论构成的,由前提推导结论,前提作为结论的理由。
(2)从形式逻辑角度看,从真前提推出真结论,并不取决于思想的具体内容,而是取决于思想的形式结构。
(3)形式逻辑的核心任务:
要把握从真前提推导出真结论的规律和规则。
2、形式逻辑特别关注推理问题
二、狭义逻辑学与广义逻辑学
三段论推理:
所有商品都是劳动产品
(大前提)
手机是商品
(小前提)
手机是劳动产品
(结论)
科学思维的两个基本条件:
内容真实+形式正确(课本14页)
(1)推理:是由前提和结论构成的,由前提推导结论,前提作为结论的理由。
2.形式逻辑特别关注 推理 问题
所有金属都是导电的。
铁是金属。
铁是导电的。
所有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
手机是事物。
手机是变化发展的。
所有M都是P。
S是M。
S是P。
判断1
判断2
判断3
前提
结论
推理
示例评析
思考:推理有哪些部分构成?关系怎样?
所有 金属 都是 导电的。
所有 事物 都是 变化发展的。
结合教材思考:这两个判断有什么相同点?概念是怎么构成判断的?
相同点:都是“所有......都是……”的形式结构。
“金属”“导电的”
“事物”“变化发展的”
用“所有......都是……”这一形式结构将两个概念联系起来构成判断
形式结构:逻辑学把不同思维形式之间的联系方式称为思维的形式结构,简称形式结构。
概念
判断
所有“金属”都是“导电的”
所有“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
概念、判断、推理
所有 金属 都是 导电的。
所有 事物 都是 变化发展的。
相同点:两个判断的具体内容不同,但概念在判断构成中的联系方式是相同的。都是 用“所有....都是…”这一形式结构将两个概念联系起来构成判断 。 公式表示:所有M都是P
思考:这两个判断有什么相同点?概念是怎么构成判断的?
(2)从形式逻辑角度看,从真前提推出真结论,并不取决于思想的具体内容,而是取决于思想的形式结构。
所有金属都是导电的。
铁是金属。
所以,
铁是导电的。
所有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
手机是事物。
所以,
手机是变化发展的。
公示表示:所有M都是P。
S是M。
所以,
S是P。
这两个推理的具体内容不同,但判断在推理构成中的联系方式是相同的。如公式所示。
逻辑学把不同思维形式之间的联系方式称为思维的形式结构,简称形式结构。
抽象思维的基本形式:概念、判断、推理
思考:这两个推理有什么相同点?判断是怎么构成推理的?
【探究与分享】
所有马都是动物,所有白马都是马,所以,所有白马都是动物。
所有马都是动物,所有牛都不是马,所以,所有牛都不是动物。
两位同学进行推理的前提都是正确的,推出的结论却不都是真的,为什么?
小明
小芳
一天,初学逻辑的小明和小芳一起进行推理练习。
小明推理:
所有马都是动物,(大前提)
所有白马都是马,(小前提)
所以,所有白马都是动物。(结论)
结论:真
小明推理的逻辑形式是:
所有M是P
所有S是M
所有S是P
大前提:真
小前提:真
前提的内容是真实的,推理的形式是有效的(推理结构符合三段论推理规则)。
所以小明的推理是正确的。
S
M
P
二、狭义逻辑学与广义逻辑学
形式结构一致,推理形式有效
小芳的逻辑:
所有马都是动物,(大前提)
所有牛都不是马,(小前提)
所以,所有牛都不是动物。(结论)
所有M是P
所有S不是M
所有S不是P
大前提:真
小前提:真
结论:假
前提的内容是真实的, 推理的形式是无效的(推理结构不符合三段论推理规则)。
小芳的推理是不正确的。
小芳推理的逻辑形式是:
S
S
M
P
二、狭义逻辑学与广义逻辑学
形式结构不一致,推理形式无效
从真前提推出真结论,并不取决于思想的具体内容,而是取决于思想的形式结构。
小明的推理:
所有 马 都是 动物,(大前提)
所有 白马 都是 马, (小前提)
所以,所有 白马 都是 动物。 (结论)
结 论:真
小明推理的逻辑形式是:
所有M是P
所有S 是M
所有S 是P
大前提:真
小前提:真
前提内容真实,推理形式有效
(符合三段论推理规则)。推理正确
形式结构一致,推理形式有效
小芳的推理:
所有 马 都是 动物,(大前提)
所有 牛 都不是 马, (小前提)
所以,所有 牛 都不是 动物。 (结论)
前提内容真实的, 推理形式无效
(不符合三段论推理规则)。推理不正确
形式结构不一致,推理形式无效
小前提:真
所有M是P
所有S不是M
所有S不是P
大前提:真
结 论:假
小芳推理的逻辑形式是:
思考:两位同学进行推理的前提都是正确的,推出的结论却不都是真的,为什么?
从真前提推出真结论,并不取决于思想的具体内容,而是取决于思想的形式结构。
(3)形式逻辑的核心任务是要把握从真前提推导出真结论的规律与规则。
①从推理的内容看,一个推理是真的,前提必须是真的;
②从推理的形式看,要保证推理结论是真的,形式必须是有效的。
结论:推理结论是否一定为真,取决于两个方面:
一是前提内容的真实性,二是推理形式的有效性。
推理结构符合三段论推理规则。
三段论规则:所有M是P(大前提)
所有S是M(小前提)
所有S是P(结论)
SMP都是逻辑里的概念变项,必须是大写。
M:中项,S:小项,P:大项
形式逻辑推理的有效性与推理的内容无关,他的有效性只与推理的结构形式有关。
论点、论据、论证、论辩
(1)把推理的理由讲出来作为“论点”的“论据”,就构成了通常所说的“论证”。
(2)用这样的论证方式去说服别人,让他人接受自己的观点,或者用这样的论证方式反驳别人的观点,就构成了“论辩”。
(3)论证和论辩中使用的推理是否有效,直接影响说服的效果。
论点
论据
手段
知识链接
有观点认为,长江禁渔获得成功要靠政府依法行政。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对此观点加以辨析。
①长江禁渔获得成功要靠政府依法行政的合理性?
②长江禁渔获得成功还需要靠什么?
③正确的观点是什么?
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自然界是物质的
人类社会是物质的
人的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论点
论据
上下两组文字,哪个是论证,哪个是论辩?其论点、论据分别是什么?
论证:一个命题从其他命题推出,其他命题为这个命题为真提供支持
论辩:用论证的方法去反驳别人的观点
论点
论据
(1)把推理的理由讲出来作为“论点”的“论据”,就构成了通常所说的“论证”。(论证是“讲出来”这一活动)
(2)用这样的论证方式去说服别人,让他人接受自己的观点,或者用这样的论证方式反驳别人的观点,就构成了“论辩”。
(3)论证和论辩中使用的推理是否有效,直接影响说服的效果。
3、推理的日常运用——论证和论辩
4、学习形式逻辑的意义
(1)学习狭义逻辑(形式逻辑)学的基本知识与方法,是学习广义逻辑学的基础。
(2)遵循形式逻辑的规律与规则,是正确思维的必要条件。
二、狭义逻辑学与广义逻辑学
知识整合 形式逻辑(狭义逻辑学)
1.形式逻辑关注的问题:推理
2.推理的结构:是由前提和结论构成的,由前提推导结论,前提作为
结论的理由。
3.从形式逻辑角度看,从真前提推出真结论,并不取决于思想的具体
内容,而是取决于思想的形式结构。
4.形式逻辑的核心任务:是要把握从真前提推导真结论的规律和规则。
5.推理的日常运用--论证和论辩
6.学习形式逻辑学的意义:学习狭义逻辑学的基本知识与方法,是学习广义逻辑学的基础。遵循形式逻辑的规律与规则,是正确思维的必要条件。
一件谋杀案,经过周密调查得到了下面的真确事实
1.凶手是甲或者乙
2.若凶手是甲,则谋杀不会发生在午夜前
3.若乙的供词是正确的,则谋杀发生在午夜前
4.若乙的供词不正确,则在午夜前受害者房里灯光未灭
5.在午夜前受害者房里灯光灭了。
思考:到底谁是凶手?
答案:乙
学习形式逻辑有什么用呢?
情境探究
广义逻辑
辩证逻辑
形式逻辑
狭义逻辑
4.学习形式逻辑的意义
“逻辑”的多种含义
“逻辑”的不同用法
狭义逻辑学与广义逻辑学
“规律”同义;
“逻辑规律与规则”,
认识问题的某种“思维方法”,
“逻辑学”这门学问。
1.形式结构
2.推 理
3.论证和论辩
推理结构:
推理结论为真的条件:
核心任务:
关系
(形式逻辑)
课堂小结
议学问题:这个小故事对你学习形式逻辑带来哪些启示?如果你是关吏,你将如何反驳公孙龙?
战国时期赵国人公孙龙特别擅长诡辩。有一次他牵着一匹白马过关。
关吏:按照法律,人可以过关,但是马不行。
公孙龙:法律规定不允许马过关,但没有规定不允许白马过关。我牵的是白马,不是马。所以,就可以过关。
关吏:难道白马不是马吗
公孙龙:“马”是对马“形”的规定,“白马”则是对马“色”的规定。所以“白马非马”!
一番论证,关吏听了后连连点头,说:“你说的很有道理!”
白马非马论
所有马都不能过关
所有白马都是马
“马”是对马“形”的规定,
“白马”则是对马“色”的规定。
白马非马
所以
所有白马都不能过关
所以
论据
论据
马不可以过关,
“马”是对马“形”的规定,“白马”则是对马“色”的规定。
“白色”可以过关,请把“形”/马留下
所以
论据
“论证与论辩”过程 :
关 吏:
公孙龙:
关 吏:
所有马都不能过关
所有白马都不是马
所以
所有白马都能过关
论据
论点
论点
论点
论点
2.“逻辑太重要了,逻辑混乱的文章别人看不懂,不讲逻辑的人别人懒得理。”下列对本句中三个“逻辑”意思认识正确的是( )
A.思维方法、逻辑规律与规则、逻辑学
B.思维方法、逻辑学、逻辑规律和规则
C.逻辑规律与规则、逻辑学、逻辑规律和规则
D.逻辑规律和规则、思维方法、逻辑规律和规则
D
【解析】“逻辑太重要了”中“逻辑”意思是逻辑规律和规则;“逻辑混乱的文章别人看不懂”中“逻辑”意思是思维方法;“不讲逻辑的人别人懒得理”中“逻辑”意思是逻辑规律和规则,故ABC不选,D正确。
课堂练习
3.列宁曾说:“逻辑形式和逻辑规律不是空洞的外壳,而是客观世界的反映。人的实践经过亿万次的重复,在人的意识中以逻辑的形式固定下来。这些形式正是(而且只是)由于亿万次的重复才有着先入之见的巩固性和公理的性质。”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逻辑形式和逻辑规律终究是实践的产物
②思想的逻辑形式结构决定了逻辑推理结论的真与假
③思维的内容通过逻辑思维形式固定下来
④形式逻辑是人们在实践中对正确思维活动的总结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B
【解析】①:逻辑形式和逻辑规律不是空洞的外壳,而是客观世界的反映,这说明逻辑形式和逻辑规律终究是实践的产物,①符合题意。②:材料没有涉及思想的逻辑形式结构的重要性,②排除。③:思维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形式不能固定内容,③说法错误。④:人的实践经过亿万次的重复,在人的意识中以逻辑的形式固定下来。这说明形式逻辑是人们在实践中对正确思维活动的总结,④符合。
课堂练习
4.有人说,论辩,不过是抬杠耍嘴皮;又有人说,论辩,不过是转得大些的脑筋急转弯而已;还有人说,论辩中抽到自己都不认可的立场是无论如何不能获胜的。逻辑学中的论辩指的是( )
A.由前提推导结论 B.把推理的理由讲出来
C.用来说服人、反驳别人的方式 D.思维中的规则
C
【解析】C:在日常思维中,人们常常运用推理进行论证和论辩。把推理的理由讲出来作为“论点”的“论据”,就构成了通常所说的“论证”。用这样的论证方式去说服人,让他人接受自己的观点,或者用这样的论证方式去反驳别人的观点,就构成了“论辩”,C符合题意。A:由前提推导结论是推理,不是论辩,A排除。B:把推理的理由讲出来作为“论点”的“论据”,就构成了通常所说的“论证”,排除B。D:我们应该遵守思维中的规则,但这不是论辩,D不合题意。
课堂练习
5.“‘社会主义不能搞市场经济’,这一逻辑不能成立。”这一论断中的“逻辑”与下列说法中的“逻辑”意思相同的是( )
A.“贫穷才是社会主义”,这是什么逻辑?
B.我们要善于运用逻辑思维明确地表达思想
C.认真学习逻辑知识可以增强我们的思维能力
D.历史是按照逻辑行进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A
【解析】A:题干中的“逻辑”指的是观点或论调,“贫穷才是社会主义,这是什么逻辑?”中“逻辑”的含义与之相吻合,A符合题意。B:“我们要善于运用逻辑思维明确地表达思想”中“逻辑”指思维方法,B不符合题意。C:“认真学习逻辑知识可以增强我们的思维能力”中“逻辑”指逻辑学,C不符合题意。D:历史是按照逻辑行进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中“逻辑”指规律,D不符合题意。
课堂练习
6.下列关于形式逻辑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形式逻辑的核心任务是要把握从真前提推导出真结论的规律和规则
B.遵循形式逻辑的规律和规则,就能获得科学思维
C.形式逻辑认为,从真前提推出真结论,主要取决于思想的具体内容
D.形式逻辑特别关注判断问题
A
【解析】AC:形式逻辑认为从真前提推出真结论,并不取决于思想的具体内容,主要取决于思想的形式结构,因此形式逻辑的核心任务是要把握从真前提推导出真结论的规律和规则,A符合题意,C排除。B:遵循形式逻辑的规律和规则,是获得科学思维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B说法错误。D:形式逻辑特别关注推理问题,D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
课堂练习
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短期即可升值,公司代卖稳赚不赔”,“购买任意藏品可抽奖,百分百中奖赢超级大礼”……这些诱人宣传的背后,其实是针对老年人的精准诈骗。老年人长期在家,与社会接触较少,再加有些骗子常常主动与老年人打招呼,表现得很热情,有的老年人就放松了警惕,轻易上当受骗。
课堂练习
结合材料,从逻辑的多种含义的角度,分析“轻易上当受骗”的原因。
①形式逻辑特别关注推理问题,推理是由前提和结论构成的,从形式逻辑角度看,从真前提推出真结论,并不取决于思想的具体内容,而是取决于思想的形式结构。
②轻易上当受骗的原因在于有些骗子常常利用一词多义和说理的结构让老年人放松警惕。
参考答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