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湖南省长郡中学高三上学期月考卷(三)生物试题(PDF版,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届湖南省长郡中学高三上学期月考卷(三)生物试题(PDF版,含解析)

资源简介

长郡中学2025届高三月考试卷(三)
生物学
得分:
本试题卷包括选择题、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页。时量75分钟。满分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糖类和脂质是动植物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下列关于糖类和脂质的叙述,正确

的是
A.淀粉、糖原、纤维素均属于多糖,组成单位不同使得它们具有不同功能

B.植物脂肪大多含有不饱和脂肪酸,熔点较高,在室温下呈现液态
C.在糖类代谢发生障碍引起供能不足时,脂肪可大量转化为糖类以补充供能
D.在农作物播种时,与小麦种子相比,花生、油菜等油料种子需进行浅播
2.田螺通常摄食水中的浮游植物、悬浮有机碎屑及幼嫩水生植物等,也会摄食底泥
中的腐殖质和细菌。冬季水温降至9℃或夏季水温升至30℃时,田螺会钻入泥
层中越冬或避暑;春季水温升至15℃时,田螺会从孔穴中出来活动。下列叙述
正确的是
A.某天然池塘中,水生植物、田螺和细菌构成了一个生物群落
B.温度对田螺种群的作用强度随着种群密度的增大而增大
C.调查田螺的种群密度一般采用标记重捕法
D.田螺在该生态系统中既是消费者也是分解者
3.细胞膜外表面的糖类分子与蛋白质分子结合形成糖蛋白或与脂质结合形成糖
脂,这些糖类分子在细胞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的功能。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糖类、蛋白质和脂质都含有C、H、O元素
B.蛋白质都是由2条或2条以上多肽链构成的
C.脂质中磷脂水解的终产物为甘油和脂肪酸
D.信息分子需要与细胞膜上糖被结合才能被细胞识别
生物学试题(长郡版)第1页(共10页)
4.生命科学史中蕴含着丰富的科学思维、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罗伯特森在高倍显微镜下看到了细胞膜呈“暗一亮一暗”三层结构
B.摩尔根等人运用假说一演绎法证明了控制果蝇白眼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
体上
C.格里菲思以小鼠为实验材料证明S型肺炎链球菌的遗传物质是DNA
D.科学家通过同位素标记法和差速离心法证明了DNA的半保留复制方式
5.自由基学说和端粒学说都是关于细胞衰老机制的假说,研究发现长期熬夜会导
致人体清除自由基的功能受阻,乳腺癌、结肠癌等疾病风险的升高与之有密切联
系。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长期熬夜可能提高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突变率
B.自由基攻击磷脂分子,进而引起生物膜受损的过程存在正反馈
C.端粒是染色体两端的特殊DNA,端粒变短会导致端粒内基因的损伤
D.癌变存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癌变后的细胞一般不会正常调亡
6.抑制剂、H、温度、底物浓度都会影响酶促反应的速率。下图为酶的作用机理及
两种抑制剂影响酶活性的示意图。下表为科研人员对木瓜蛋白酶活性影响的因
素开展初步研究的实验结果。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底物
党了性
低制剂
非竞争
底物
性抑制剂
组别
pH
木瓜蛋白酶
乙二胺四乙酸(EDTA)
温度(℃)
谷蛋白降解率(%)

8
+
35
38

35
58

6
65
68

65
78
A.图中模型可用于解释酶的专一性,通过增加底物浓度可减弱竞争性抑制剂的
抑制作用
B.题中实验的自变量是温度、pH及是否添加EDTA,因变量是谷蛋白降解率
C.据实验结果分析,EDTA能够提高木瓜蛋白酶的活性
D.非竞争性抑制剂、H、温度、底物浓度都可通过改变酶的空间结构影响酶促反
应速率
生物学试题(长郡版)第2页(共10页)长郡中学2025届高三月考试卷(三)
生物学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题号
1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DDA BCD
B
A
D
B
1.D【解析】A.三种多糖的组成单位相同,都是葡萄糖;B.植物脂肪大多含有不饱和脂肪酸,熔点较低;C.糖类代谢发
生障碍引起供能不足时,脂肪不可大量转化为糖类以补充供能;D.因脂肪氧化分解时对氧气的雪求较高,所以油料
种子一般需要浅播。
2.D【解析】A.生物群落是指生活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相互之间具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各种生物的总和,包括动物、
植物和微生物;B温度为非密度制约因素,对种群的作用强度与种群的密度无关;C田螺的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
小,调查田螺的种群密度一般采用样方法;D.田螺通常摄食水中的浮游植物、悬浮有机碎屑及幼嫩水生植物等,也会
摄食底泥中的腐殖质和细菌,田螺在该生态系统中既是消费者也是分解者。
3.A【解析】A.糖类一般由C、H、O组成,蛋白质一般由C、H,ON组成,脂质的组成元素有C、HO,有些脂质还含有
N、P,因此多糖、蛋白质和脂质都含有C、H、O元素;B.大多数蛋白质是由2条或2条以上的肽链组成的;C.磷脂的
水解产物是甘油、脂肪酸和磷酸及其他衍生物;D.信息分子不一定与细胞膜上的糖被结合才能被识别,可能是与细
胞膜内的受体结合,如性激素等。
4.B【解析】科学家在证明DNA的半保留复制方式时运用了同位素标记法,在分离细胞器的实验中采用的是差速离
心法。
5.C【解析】端粒是DNA一蛋白质复合体。
6.D【解析】A.据图可知,图中的酶与底物结构嵌合,特异性结合,可用于解释酶的专一性,竞争性抑制剂与底物竞争
结合位,点,故通过增加底物浓度可减弱竞争性抑制剂的抑制作用;B.分析题意,实验目的是探究木瓜蛋白酶的最适
催化条件,分析题表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为是否添加EDTA、温度、pH,因变量是谷蛋白降解率;C.相同pH和温度
下,添加EDTA的实验组谷蛋白降解率高,说明EDTA可能是木瓜蛋白酶的激活剂,能够提高木瓜蛋白酶的活性;
D.非竞争性抑制剂、pH、温度都可通过改变酶的空间结构来影响酶促反应速率,但底物浓度不会。
7.C【解析】A雄蝗虫通过有丝分裂形成精原细胞,不会形成四分体;B.有丝分裂后期,雄蝗虫含有2条性染色体,雌
蝗虫含有4条性染色体,雄性比雌性少2条染色体;C.雄蝗虫体细胞中含有1条性染色体,有丝分裂的后期含有2条
性染色体,次级精丹母细胞中含有X染色体的教目可能是0条、1条、2条;D蝗虫的基因组测序应测定11条常染色体
和1条性染色体,共12条染色体上的DNA序列。
8.C【解析】A.两条DNA合成的路径最终都有DNA产生,该过程有磷酸二酯键和氢键的形成;B.DNA复制的碱基
互补配对方式是A一T、T一A.C一G、G一C,逆转录的碱基互补配对方式是A一T、U一A、CG、GC,逆转录特有
的碱基配对方式是U一A;C.酶是沿着模板链的3'到5'方向催化DNA从5'到3方向的合成;D.HIV是逆转录病毒,
可以进行逆转录,逆转录形成的DNA会随宿主细胞的DNA一起复制。
9.B【解析】A.免疫监视是指机体识别和清除突变的细胞,防止肿瘤发生的功能;B.肾上腺素由肾上腺髓质产生。
10.A【解析】B.微小RNA参与形成的物质与mRNA结合,彩响翻译过程;C.RNA剪切涉及磷酸二酯键的水解,而非
氧化分解:D.微小RNA参与基因的调控,不能修复患者的遗传物质。
11.D【解析】A,由于野生型水稻多为“易落粒”水稻,“易落粒”能促进水稻的繁殖,因此水稻“易落粒”性状有利于提高
其对自然环境的适应性;B.新性状的产生和基因突变有关:C.人工选择会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从而使
水稻发生进化;D.人工驯化过程会对基因进行定向选择,淘汰人们不需要的基因,因此会降低水稻的基因多样性。
12.B【解析】A.机器自动化识别当前拍摄的照片中害虫的种类、数量,可用于蝗虫等迁飞性害虫的监测工作;B.有些
昆虫如蛾、蝶的成虫与幼虫在形态结构上差别很大,因此不能根据同一特征识别同种幼虫和成虫;C.采样点越多,
所采集的数据越接近实际情况,因此为避免偶然性,需多个采样点的数据来评估虫害等级;D.机器自动化识别当前
拍摄的照片中害虫数量,可以有效提供相应数据,适当适量使用农药,有利于防止盲目大量使用农药灭虫。
二、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项或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
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题号
13
14
15
16
答案
AD
ABC
B
ACD
生物学参考答案(长郡版)第1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