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标题 4.1《夯实法治基础》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核心 素养 目标 政治认同 :通过了解法治的重要性和意义,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认同,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法治观念 :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理念,理解法治的本质和特征,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意识,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崇尚者、遵守者和捍卫者。 道德修养 :在法治教育中,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法治精神,自觉提高法治意识,弘扬法治精神,将法治观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责任意识 :认识到法治建设是每个人的责任,努力成为法治中国建设的参与者和推动者,积极投身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伟大实践。 教学 重点 法治的重要性及要求教学 难点 建设法治中国 教学过程导入 新闻时刻:严格执法 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消息,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社会和法制委员会主任沈德咏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在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江西省南昌市中级法院依法对被告人劳荣枝故意杀人、抢劫、绑架案进行一审公开宣判。以被告人劳荣枝犯故意杀人罪、抢劫罪、绑架罪,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思考:上述事件共同说明了我国正致力于什么? 提示:建设法治中国 授新课 法律链接:《食品安全法》第四条规定: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依照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标准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保证食品安全,诚信自律,对社会和公众负责,接受社会监督,承担社会责任。但,毒大米、毒奶粉、毒……屡屡出现。 思考:这说明了什么?什么是法制、法治? 提示:法治意味着依法治理,有了法律制度不等于有法治。 新闻链接:河北省唐山市某烧烤店发生一起暴力殴打他人案件。事件视频在网络上广泛传播,引发公众强烈愤慨。最终,涉案人员全部被抓获,主犯陈某志被判刑24年。同时,相关公职人员因涉及腐败和“保护伞”问题被立案审查调查。 思考:请从国家的角度看法治的影响。 提示:①从社会生活角度:法治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让人们能够建立起一个基本、稳定、持续的生活预期,保障人们在社会各个领域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使人们安全、有尊严地生活。 材料分享:1900年1月1日施行。《德国民法典》概念科学、用语精确、逻辑清晰、体系严密,被西方法学界誉为“异常精确的法律的金线精制品”。 1804年3月21日,拿破仑签署法令,《法国民法典》颁布施行。法典确立的原则构成了近代资本主义民事、商事法律的基础。 日本全部民法典于1898年7月16日施行。这部民法典在日本法学史上被称为“新民法典”,虽几经修改但一直实行到现在 思考:从国家的角度思考为什么要选择法治道路? 提示: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是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主义的有效形式。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 材料分享:《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等法律法规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这些法律法规的施行,有利于进一步保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思考:结合该法的立法过程,谈谈你对“良法”、“善治”的理解。学生: 提示:法治要求实行良法之治。良法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反映社会发展的规律,维护公民的基本权利,符合公平正义要求,促进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 法治还要求实行善治。法治建立在民主的基础上,通过赋予公民更多的参与公共活动的机会和权利,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材料分享:材料一: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要求。 1997年——党的千五大提出“依法治国”基本方略。 2012年——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2020年——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2022年——党的二十大,坚定法治中国建设的决心。 材料二: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深入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总体格局基本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加快建设司法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社会公平正义保障更为坚实,法治中国建设开创新局面。 思考:从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提示:坚持全面依法治国 探究分享:在我们生活中,电信网络诈骗“五花八门”:一个电话让你提供“安全账户”、一条短信通知你“中了大奖”、一个网络链接称可以“网购退款”……骗子们的各种骗术层出不穷,给受害人带来巨大财产损失甚至导致家破人亡的悲剧发生。 小组讨论:“天下无诈”是人民群众期待的美好愿景,请你结合全面依法治国的相关知识,谈谈怎样才能让天下无诈,筑牢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钢铁长城”? 提示:①建设法治中国,要努力使每一项立法都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拥护(科学立法),使每一部法律法规都得到严格执行(严格执法),使每一个司法案件都体现公平正义(公正司法),使每一位公民都成为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全民守法)。②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板书 设计课堂 检测 1.对下面漫画理解正确的是( ) ①法治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 ②法治能够促进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 ③有了法治,人们的生活就再无忧了 ④法治使人们安全、有尊严地生活 ①③④ ②③④ ①②③ D.①②④ 2.“法治应包含两重意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定得良好的法律。”从这句名言中我们懂得( ) ①良法必须符合公平正义要求 ②法治要求社会实行良法之治 ③拥有了良法就等于有了法治 ④追求奉行法治成为各国共识 ②③ ①④ C.①② D.③④ 3.我国虽地大物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相对不足。资源使用率过低、资源浪费违法成本低是造成浪费的制度缺陷。因此,民法总则规定了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原则。这说明做到良法善治有利于( ) A.维护公民的基本权利 B.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C.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D.最大程度维护社会秩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