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单元溶液复习题(含解析)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九年级化学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九单元溶液复习题(含解析)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九年级化学下册

资源简介

第九单元溶液复习题
一、选择题
1.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C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B.由t2°C降温到t1°C,甲饱和溶液比乙饱和溶液析出晶体的质量多
C.t2°C时,将40g甲物质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溶液的质量为90g
D.t2°C时,用等质量的甲、乙配制成饱和溶液,需要水的质量甲<乙
2.化学概念间有如图所示的部分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纯净物与混合物属于包含关系 B.氧化物与化合物属于交叉关系
C.饱和溶液与浓溶液属于包含关系 D.氧化反应与化合反应属于交叉关系
3.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顺序为:
B.时,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
C.时,饱和溶液和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
D.时,的饱和溶液降温到时会析出晶体
4.兴趣小组的同学们配制氢氧化钠溶液制作叶脉书签。时,他们称取氢氧化钠固体,在其中加入水,充分溶解,配好溶液后,将准备好的植物叶片浸泡,清洗叶片,晾干叶片,涂上透明胶,完成制作。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温度/℃ 0 20 40 60
氢氧化钠的溶解度/g 42 109 129 174
A.(Ⅱ)中温度计的示数逐渐下降 B.(Ⅲ)中玻璃棒可以增大氢氧化钠的溶解度
C.(Ⅳ)中氢氧化钠溶液为不饱和溶液 D.(Ⅳ)中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52.2%
5.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不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比较铜片和黄铜片硬度 相互刻画
B 除去溶液中的 向混合物中加足量的铁粉后,充分反应后过滤
C 分离混合物铁粉和铜粉 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
D 鉴别NaCl、、NaOH三种固体 分别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观察现象
A.A B.B C.C D.D
6.下列实验方法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法
A 配制5%的KNO3溶液 将5gKNO3溶于水中
B 鉴别H2和CH4 分别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干冷烧杯
C 除去NaCl溶液中的Na2CO3 加入适量Ca(NO3) 2溶液、过滤
D 比较Fe、Cu的金属活动性 将Fe和Cu分别放入同体积同浓度稀硫酸中
A.A B.B C.C D.D
7.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t1℃时的甲、乙两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都是25%
B.将t1℃时的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甲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于乙溶液溶质质量分数
C.在t2℃时,甲、乙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1℃,甲比乙析出晶体多
D.甲物质含有少量乙,可用冷却热的饱和溶液提纯甲
8.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都是无色的 B.物质在溶解过程中通常伴随热量的变化
C.溶液中的溶质只能是固体 D.用洗涤剂除油污是因为洗涤剂能将油污溶解
9.t℃时,某物质的溶解度是10克,其饱和溶液中质量比关系正确的是
A.溶液质量:溶剂质量=11:10 B.溶液质量:溶质质量=10:1
C.溶剂质量:溶质质量=1:1 D.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液质量=1:9:10
10.甲和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45℃时,加热甲的饱和溶液会析出晶体
C.20℃时,往50g水中加入20g乙物质,充分溶解后,得到70g溶液
D.4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液分别降温到10℃,析出晶体的质量甲一定大于乙
二、填空题
11.溶液在日常生活及工农业生产中具有广泛的用途。
(1)医疗上常用0.9%的NaCl溶液作生理盐水,生理盐水中的溶质是 (填化学式)。
(2)在配制质量分数为0.9%的氯化钠溶液的过程中,导致溶液中氯化钠质量分数小于0.9%的原因可能是__(填字母)。
①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 ②配制溶液的烧杯用少量蒸馏水润洗
③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④盛装溶液的试剂瓶用蒸馏水润洗
⑤氯化钠晶体不纯
A.①②④⑤ B.②③④⑤ C.②④⑤ D.②③⑤
(3)配制100g13.8%的生理盐水,需要的烧杯量程最好是 mL。
12.水是重要的物质,在实验室中常用于溶解物质、配制溶液。
(1)向水(密度为)中溶解一定量硝酸钾固体的操作如下,请根据如图实验现象完成下列填空。
A、B、C中一定是饱和溶液的是 (填字母,下同),一定是不饱和溶液的是 ,质量分数最大的是 。
(2)根据下列仪器,欲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食盐溶液,回答下列问题。
①上面的仪器中除D、E外,还必须选用的仪器有 (填字母)。
②E的作用是 ,配制的步骤可以概括为计算、称取和量取、 、装瓶贴标签。
13.根据图中A,B.C三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回答:
(1)t1℃时,A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 ;
(2)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 ;
(3)将t2℃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不会析出晶体的是 。
14.溶液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1) 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①t1°C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②t2°C时,完全溶解agA物质最少需要水的质量是 g。
③t2°C时,相同质量的A、B饱和溶液中,A的饱和溶液中所含水的质量 B的饱和溶液中所含水的质量(填“大于”、“等于” 或“小于”)。
(2)将45g10%的氯化钠溶液配成为0.9%的氯化钠溶液,得到氯化钠溶液的质量是 g。
15.配制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
可供选择的主要仪器:①烧杯②蒸发皿③托盘天平④酒精灯⑤量筒⑥漏斗⑦玻璃棒⑧胶头滴管⑨铁架台⑩药匙
(1)量取水时需要用到的仪器有 (填序号)。
(2)溶解过程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的目的是 。
16.水和溶液在生活、生产、科研中都具有广泛的应用。
(1)配制含有K+、、、的水培植物营养液,配制该营养液至少需用KNO3和 (填化学式)。
(2)工业生产和科研用到的“去离子水”,是自来水经过砂缸、离子交换器等多道处理,纯度比蒸馏水高。
①去离子水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砂缸中石英砂、砾石起到的作用是 。
②离子交换器中有两种交换方式:HR+Na+═NaR+H+;ROH+Cl-═RCl+OH-。其中HR为阳离子交换树脂,ROH为阴离子交换树脂。
能起到软化水质的是 (填“阳离子”或“阴离子”)交换树脂。
(3)某固体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ω)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将溶液由状态Ⅰ转为状态Ⅲ的方案设计如下:
方案一:取100g状态Ⅰ的溶液加入 g水稀释,控制条件先将溶液转为状态Ⅱ,再经过操作转为状态Ⅲ。
方案二:取100g状态Ⅰ的溶液通过 操作直接转为状态Ⅲ。
17.为探究硝酸钾的溶解度,进行如图1所示的三次实验,实验过程中温度不变。通过多次实验,绘制出了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三次实验中所得溶液饱和的是 (填序号),该温度下硝酸钾的溶解度为 g。
(2)图1三次实验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 (用“>”“<”或“=”连接)。
(3)若要使③中固体溶解,可采用的方法有 (填一种即可)。
(4)由图2可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___。
A.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t2℃时硝酸钾溶液降温至t1℃,一定有晶体析出
C.获得硝酸钾晶体常用的方法是降温结晶
三、科学探究题
18.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请结合图示回答问题:
①写出仪器a的名称 。
②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通常不用碳酸钙粉末与稀盐酸反应制取CO2的原因是 ;若要制取并收集一瓶CO2,且能使反应随关随停,选用的装置组合是 (填字母);证明二氧化碳已收集满的方法是 。
③实验室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粉末制取氧气时;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过氧化氢迅速分解生成氧气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哪些因素还影响着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甲小组探究了溶质质量分数对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有影响,乙小组进行了更深入的探究:温度是否影响着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呢?
实 验 步 骤 现 象 结 论
取一支试管,加入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然后把试管放入盛有冷水的烧杯中; 缓慢有少量 气泡冒出
另取一支试管,加入 , 然后把试管放入盛有热水的烧杯中。 迅速有大量 气泡冒出
④丙小组用装置C制取氧气,试管中固体的质量随加热时间变化的数据见下表。反应结束后,将剩余固体用适量水充分溶解后,过滤,回收二氧化锰固体,并得到氯化钾溶液100g。
加热时间/min 0 t1 t2 t3
固体质量/g 28.0 23.2 18.4 18.4
(I)组装装置C时,下列仪器、用品的组装顺序是 (填序号)。
a.试管 b.铁架台 c.酒精灯 d.木块
(II)共制得氧气的物质的量为 mol。
(III)所得氯化钾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 。
19.研究物质的溶解性对于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有着重要的意义。请你参与下面物质溶解性及溶液有关问题的探究。
(1)物质的溶解性。
【实验一】该实验目的是:探究物质的溶解性与 是否有关,高锰酸钾的水溶液呈 色。
【实验二】向B试管中加入 (写出一种情况),即可探究温度和固体颗粒大小都是影响冰糖溶解快慢的因素。
(2)根据下表中的数据和实验回答问题。
NaOH和Ca(OH)2溶解度(/g)列表 实验装置图
温度/℃ 10 20 40 60 80 实验A 实验B
NaOH 51 109 129 174 314
Ca(OH)2 0.176 0.165 0.141 0.116 0.094
【实验A】A中的白色固体是 。
【实验B】通过溶液是否变浑浊,可以鉴别NaOH和Ca(OH)2两种饱和溶液的依据是 。
(3)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溶液有着广泛应用,如:氯碱工业用到的是饱和食盐水,医疗上使用的则是0.9%的生理盐水,请按要求设计并完成以下实验:
实验用品:氯化钠溶液、氯化钠、硝酸钾、蒸馏水、烧杯、试管、玻璃棒、药匙.
【探究实验一】澄清透明的氯化钠溶液是否是饱和溶液
取一只试管加入5mL氯化钠溶液,向其中加入少量氯化钠固体,振荡,观察到 的现象,说明氯化钠溶液不是饱和溶液。
【探究实验二】将不饱和氯化钠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和探究饱和溶液还能否溶解硝酸钾。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向氯化钠不饱和溶液中不断加入氯化钠固体 不饱和溶液转变为饱和溶液
③向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钾固体
20.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验证“镁条与稀盐酸”的实验时,发现一个意外现象:将镁条放入稀盐酸中,除了有气泡产生外,同时出现灰白色浑浊的异常现象.写出镁条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提出问题】什么原因导致有灰白色浑浊物出现呢?
【设计实验1】(使用等体积等浓度的稀盐酸)
试管 A B C D
镁条长度 1cm 2cm 3cm 4cm
沉淀量 无沉淀生成 少量沉淀 沉淀较多 沉淀很多
根据上述实验得知,产生灰白色浑浊与镁条长度的关系是 .
【提出问题】灰白色沉淀是什么?
【猜想假设】甲认为灰白色沉淀为碳酸镁(MgCO3),其他同学认为不需要实验就能否定甲的猜想,理由是 .
乙认为由于反应后氯化镁的生成量偏多,灰白色沉淀为不能再溶解的氯化镁固体.丙认为灰白色沉淀为脱落的镁粉细颗粒.
【实验设计2】
取试管中的上层清液,加入适量的氯化镁固体,氯化镁固体 (选填“溶解”或“不溶解”),故乙同学猜想错误;在反应后灰白色固体中加入盐酸,无气泡产生,故甲同学的猜想 (“合理”或“不合理‘).
丁同学测出镁条与稀盐酸反应pH的变化情况如表:
时间/min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 放置过夜
溶液pH 2.0 5.8 7.4 8.0 8.6 9.0 9.3 9.6 9.8 10.0 10.0 … 10.2
实验现象 - 无沉淀生成 镁条慢慢溶解,气泡量减少,溶液变浑浊,烧杯底部灰白色沉淀逐渐增加
根据此表,写出你得出的两个结论分别是:
① ;② .
结果探究得知:生成的灰白色固体为不同化学组成的碱式氯化镁的混合物.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详解】A、由图可知,横坐标表示温度,纵坐标表示溶解度,t1°C时,甲、乙两种曲线有交点,即t1°C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表示t1°C时,100g水中溶解甲物质达到饱和的质量等于100g水中溶解乙物质达到饱和的质量,根据饱和溶液中溶解度与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可知,t1°C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选项中没有提到饱和溶液,因此,选项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B、选项中没有给出甲饱和溶液和乙饱和溶液质量相等的条件,无法比较t2°C降温到t1°C,甲饱和溶液比乙饱和溶液析出晶体的质量多,因此,选项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C、由图可知,t2°C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50g,即t2°C时,100g水中溶解甲物质50g达到饱和,则50g水中溶解甲物质25g达到饱和,因此,t2°C时,将40g甲物质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溶液的质量为75g,选项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D、由图可知,t2°C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比乙物质大,用等质量的甲、乙配制成饱和溶液,需要水的质量甲<乙,选项说法正确,故符合题意,故选D。
2.D
【详解】A、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物质叫混合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叫纯净物;纯净物与混合物属于并列关系,选项错误;
B、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叫氧化物,氧化物与化合物属于包含关系,选项错误;
C、饱和溶液可能是浓溶液也可能是稀溶液,浓溶液可能是饱和溶液,也可能是不饱和溶液,二者属于交叉关系,选项错误;
D、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叫化合反应; 物质与氧气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当氧化反应的生成物只有一种时即为化合反应,当化合反应的反应物中有氧气时即为化合反应, 氧化反应与化合反应属于交叉关系,选项正确。
故选D。
3.D
【详解】A、由图可知,t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为:MgCl2>MgSO4>KCl,说法错误;
B、t2°C时,MgCl2的溶解度是70g,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等于,即,说法错误;
C、t2°C时,KCl和MgSO4的溶解度相等,其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但没有说明溶液的质量,无法求溶质的质量是否相等,说法错误;
D、t3°C时,MgSO4的溶解度大于0°C时MgSO4的溶解度,故其饱和溶液降温到0°C时会析出晶体,说法正确。
故选D。
4.D
【详解】A、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温度计示数会逐渐上升,说法错误;
B、搅拌只能加快氢氧化钠的溶解速率,不能增大氢氧化钠的溶解度,说法错误;
C、20℃时氢氧化钠溶解度为109g,加入120g不能全部溶解,所得溶液为饱和溶液,说法错误;
D、20℃时,氢氧化钠的溶解度为109g,则该温度下,氢氧化钠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52.2%,说法正确。
故选:D。
5.C
【详解】A、黄铜片为铜合金,互相刻画黄铜片和铜片,铜片上会留下划痕,说明黄铜硬度比纯铜大,该选项设计正确;
B、铁和氯化铜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铜,过滤能除去铜和过量的铁,该设计正确;
C、铁能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则会除去铁,该设计不正确;
D、氯化钠溶解时溶液温度几乎不变,氢氧化钠溶解放热,溶液温度升高,硝酸铵溶解吸热,溶液温度降低,能鉴别,该设计正确。
故选C。
6.D
【详解】A、方案中只给出了硝酸钾固体的质量,没有给出溶剂水的质量,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此选项不正确;
B、氢气和甲烷燃烧后都生成水,都可以观察到烧杯内壁有小液滴生成,无法鉴别,此选项不正确;
C、杂质碳酸钠会与硝酸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但同时生成硝酸钠又会成为新的杂质,达不到除杂的目的,此选项不正确;
D、可以观察铁表面有气泡生成,铜表面无明显现象,说明铁比铜活泼,此选项正确。
故选D。
7.A
【详解】A、由图像可知t1℃时的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都为25g,即在t1℃时,100g水中两种溶质的质量都为25g,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选项错误,符合题意;
B、由图像可知t1℃时的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都为25g,此时两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由于乙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甲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当温度由t1℃升温到t2℃时,乙物质溶液中溶质会析出,溶质的质量分数会减小,甲物质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当温度由t1℃升温到t2℃时,甲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于乙溶液溶质质量分数,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C、在t2℃时,甲、乙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1℃,由于乙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甲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乙不会析出晶体,甲会析出晶体,故甲比乙析出晶体多,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D、由于甲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迅速增大,乙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当甲物质含有少量乙,可用冷却热的饱和溶液提纯甲,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8.B
【详解】A.溶液不都是无色的,例如硫酸铜溶液为蓝色,故A错误;
B.物质在溶解过程中通常伴随热量的变化,例如硝酸铵固体溶于水吸热,溶液温度降低,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热,溶液温度升高,故B正确;
C.溶质可以是固体,如氯化钠溶液中的溶质是氯化钠,可以是液体,如酒精溶液中的溶质是酒精,可以是气体,如稀盐酸中的溶质为氯化氢,故C错误;
D.用洗涤剂除油污是因为洗涤剂能将油污乳化,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随水流走,故D错误。
故选:B。
9.A
【详解】t℃时,某物质的溶解度是10克,说明该温度下,在100克水中最多溶解该物质10克,所以溶液质量:溶剂质量=110:100=11:10;溶液质量:溶质质量=110:10=11:1;溶剂质量:溶质质量=100:10=10:1;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液质量=10:100:110=1:10:11。
故选A。
10.B
【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形成溶液的质量;可以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温度改变后,析出固体质量的大小;可以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温度改变后,是否会析出晶体。
【详解】A、温度高于40℃时,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故A不符合题意;
B、温度高于40℃时,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45℃时,加热甲的饱和溶液会析出晶体,故B符合题意;
C、20℃时,乙物质的溶解度是36g,所以往50g水中加入20g乙物质,充分溶解后,只能溶解18g的晶体,得到68g溶液,故C不符合题意;
D、4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液分别降温到10℃,溶液状态的质量不能确定,所以是否有晶体析出以及析出晶体的质量也不能确定,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睛】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1.(1)NaCl
(2)B
(3)100
【详解】(1)0.9%的NaCl溶液中含有氯化钠和水,水(H2O)是溶剂、氯化钠(NaCl)是溶质。
(2)溶质质量分数=×100%。
①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会导致实际测量值偏小,溶剂质量偏小,使溶液中氯化钠质量分数大于0.9%;
②配制溶液的烧杯用少量蒸馏水润洗,会导致溶剂质量偏大,使溶液中氯化钠质量分数小于0.9%;
③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会导致实际测量值偏大,溶剂质量偏大,使溶液中氯化钠质量分数小于0.9%;
④盛装溶液的试剂瓶用蒸馏水润洗,相当于稀释溶液,使溶液中氯化钠质量分数小于0.9%;
⑤氯化钠晶体不纯,会导致氯化钠质量偏小,使溶液中氯化钠质量分数小于0.9%。
故选B。
(3)配制100g13.8%的生理盐水,需要100g×13.8%=13.8g氯化钠、100g-13.8g=86.2g水,需要的水的体积为=86.2mL。选取量程时,应遵循略大于且接近所需液体体积的原则,则需要的烧杯量程最好是100mL。
12. B A C BG 搅拌,加速溶解 溶解
【详解】(1)A溶液中还能继续溶解硝酸钾,故A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B溶液中有硝酸钾固体为未溶解,故B溶液是饱和溶液;C溶液中溶解硝酸钾固体的质量最多,故C溶液的质量分数最大。
(2)①配制食盐溶液时需要的仪器有D、E、B、G。②E是玻璃棒,在该操作中起搅拌作用,加速溶解。配制的步骤可以概括为计算、称取和量取、溶解、装瓶贴标签。
13. 降温(或加溶质或恒温蒸发溶剂) A>B>C C
【详解】(1)t1℃时,A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降温(或加溶质或恒温蒸发溶剂);
(2)由图像知,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A>B>C;
(3)将t2℃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C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不会析出晶体的是C。
14. CBA 100 小于 500
【详解】(1)①同一温度下,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越高,则物质的溶解度越大,由图可知,t1°C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CBA,故填CBA;
②由图可知,t2°C时A的溶解度是ag,由溶解度的概念可知,t2°C时完全溶解agA物质最少需要水的质量是100g,故填100;
③由图可知,t2°C时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所以t2°C时A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B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则t2°C时,相同质量的A、B饱和溶液中,A的饱和溶液中所含水的质量小于B的饱和溶液中所含水的质量,故填小于。
(2)溶液在稀释过程中溶质的质量不变。
设得到的溶液的质量为x。
45g×10%=x×0.9%
x=500g,故填500。
【点睛】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100%,所以物质的溶解度越大,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越大。
15.(1)⑤⑧
(2)加速溶解
【详解】(1)量取水时需要用到的仪器有量筒和胶头滴管,先倾倒,接近刻度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故填:⑤⑧;
(2)溶解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加速溶解,所以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的目的是加速氯化钠溶解。
16. (NH4)3PO4 纯净物 过滤 阳离子 25 将温度由t2℃降至t1℃
【详解】(1)配制含有K+、、、的水培植物营养液,配制该营养液至少需用KNO3和(NH4)3PO4。
(2)工业生产和科研用到的“去离子水”,是自来水经过砂缸、离子交换器等多道处理,纯度比蒸馏水高。
①去离子水纯度比蒸馏水高,属于纯净物,砂缸中石英砂、砾石起到的作用是过滤,将固体杂质除去。
②硬水中含有较多的钙镁离子,阳离子交换树脂能吸收钙镁等金属阳离子,能起到软化水质的是阳离子交换树脂。
(3)方案一:取100g状态Ⅰ的溶液,设加入质量为x的水稀释,控制条件先将溶液转为状态Ⅱ,再经过操作转为状态Ⅲ,则,解得x=25。
方案二:根据溶质质量分数(ω)与温度的关系图可知,取100g状态Ⅰ的溶液通过将温度由t2℃降至t1℃操作直接转为状态Ⅲ。
17.(1) ②③ 20
(2)③=②>①
(3)加水/升高温度
(4)B
【详解】(1)根据图1中的信息可知,③中有未溶解的固体,一定为饱和溶液,②③溶液质量相同,则说明加入的硝酸钾没有溶解,则②也为饱和溶液;
根据信息可知,120g饱和溶液中,水的质量为100g,硝酸钾的质量为20g,则说明该温度下,硝酸钾的溶解度为20g。
(2)图1中温度均相同,①为不饱和溶液,②③为饱和溶液,则溶质质量分数为③=②>①。
(3)由图2可知,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则可采用升温或加水的方法使③中固体溶解。
(4)A、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该选项说法正确;
B、将硝酸钾的饱和溶液降温,一定有晶体析出,但将不饱和溶液降温,不一定有晶体析出,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由于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较大,则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获得硝酸钾晶体,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18. 集气瓶 CaCO3+2HCl=CaCl2+H2O+CO2↑ 反应快,不易控制 A E 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瓶口,火焰熄灭,则已收集满 2H2O2 2H2O+O2↑ 温度越高,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越快(或温度对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有影响) 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 b d c a 0.3 解: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那么减少的质量即为生成的氧气的质量,氧气的质量=28g-18.4g=9.6g。
设:反应生成氯化钾的物质的量为。
答:所得氯化钾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4.9%。
【详解】(1) 仪器a的名称为集气瓶;
(2)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生成的是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CaCO3+2HCl=CaCl2+H2O+CO2↑;
由于碳酸钙粉末与稀盐酸反应的速率过快,不便于收集二氧化碳气体,故实验室不用它们来制取二氧化碳气体;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属固、液在常温下的反应,由于B装置不能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故选A装置。
A装置中将石灰石放在隔板上,然后往长颈漏斗中加稀盐酸,当需要反应停止时,关闭弹簧夹,稀盐酸进入长颈漏斗中,固体和液体分离,反应停止;
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易溶于水,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验满的方法是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瓶口,火焰熄灭,则已收集满;
(3)过氧化氢分解生成的是水和氧气:2H2O22H2O+O2↑;
探究温度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应采用控制变量法,即温度不同,其他的条件要完全相同加入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通过反应的现象可知温度越高,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越快;
(4)装置C属固固加热型,组装的顺序是铁架台→木块→酒精灯→试管;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那么减少的质量即为生成的氧气的质量,氧气的质量=28g-18.4g=9.6g,制得氧气的物质的量=;
按照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步骤进行即可,详见答案。
19.(1) 溶剂种类 紫红 10mL冷水,5g块状冰糖
(2) NaOH/氢氧化钠 氢氧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3) 氯化钠固体继续溶解 氯化钠固体不再溶解 硝酸钾固体溶解 氯化钠饱和溶液还能溶解硝酸钾固体
【详解】(1)据图可知,探究物质的溶解性与溶剂种类是否有关,是该实验的目的,高锰酸钾的水溶液呈紫红色;
向B试管中加入10mL冷水,5g块状冰糖或10mL冷水,5g粉末状冰糖,即可探究温度和固体颗粒大小都是影响冰糖溶解快慢的因素。
(2)根据图示可知,加入向10mL水中加入2g固体,能全部溶解,说明该温度下100g水中最少能溶解20g该固体,则溶解度大于或等于20g,则实验A中的白色固体是NaOH;
(2)实验B 中溶液是否变浑浊,即加热后溶解度变小,有溶质析出,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而氢氧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不会析出晶体,故可鉴别。
(3)取一只试管倒入约5mL氯化钠溶液,加入少量氯化钠固体,氯化钠能够继续溶解,说明此时是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
将不饱和的氯化钠溶液变成饱和,可以继续加氯化钠至不再溶解,说明得到的是氯化钠的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是指在温度和溶剂的量都不变时,不能继续溶解该种溶质的溶液,因此一种饱和溶液对同一种溶质来说是饱和溶液,但对其它物质来说不一定是饱和溶液,因此可以向氯化钠的饱和溶液中加适量的硝酸钾,看能否继续溶解来探究氯化钠溶液还能否溶解硝酸钾。
20. Mg+2HCl=MgCl2+H2↑ 镁条越长,产生的灰白色沉淀越多 化学反应前后元素守恒,反应前没有碳元素 溶解 不合理 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的pH值在不断增大 随着pH值的增加,灰白色的沉淀物逐渐增加
【详解】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其化学方程式为:Mg+2HCl=MgCl2+H2↑;故填:Mg+2HCl=MgCl2+H2↑
[设计实验1]由表格中的信息可知,镁条越长,产生的沉淀越多,故填:镁条越长,产生的灰白色沉淀越多
[猜想假设]碳酸镁(MgCO3)中含有碳元素,而反应物中没有碳元素,所以甲猜想错误;故填:化学反应前后元素守恒,反应前没有碳元素
[实验设计2]若乙同学猜想错误,也就是该溶液是氯化镁的不饱和溶液,所以加入氯化镁固体,氯化镁固体会溶液;该灰白色固体也可能是反应过程中生成的氧化镁,稀盐酸反应也没有气泡产生,所以甲也不合理;故填:溶解;不合理
由表格中的信息可知,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的pH值在不断增大;随着pH值的增加,灰白色的沉淀物逐渐增加;故填: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的pH值在不断增大;随着pH值的增加,灰白色的沉淀物逐渐增加
【点睛】此题是一道实验探究题,解题的关键是分析实验的过程,并结合题中所给的信息结合所学相关知识对问题进行探讨与分析。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