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八章常见的酸、碱、盐复习题一、选择题1.20℃时,在密闭(与外界不发生热交换)容器中,将400 g 10%的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混合,反应过程中溶液温度与硫酸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是放热反应B.恰好中和时溶液温度达到最高点C.恰好中和时消耗硫酸的质量是m gD.若用浓硫酸代替稀硫酸,则恰好反应时溶液温度为T ℃2.下图所示的四个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①:浓盐酸敞口放置于空气中B.②:将木炭和氧化铜粉末混合均匀加强热C.③: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稀释D.④:等质量碳酸钙粉末与足量的不同浓度的稀盐酸反应3.下列有关物质分类和组成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碱和盐不一定都含有金属元素 B.纯净物都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C.混合物可能由同种元素组成 D.碱性氧化物都是金属氧化物4.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的推理正确的是( )A.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酸与碱的反应B.向某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酚酞试液不变色,说明该项溶液一定显酸性C.酸和碱的溶液能与指示剂反应,所以所有的酸和碱都能使指示剂变色D.盐酸溶液、硫酸溶液都能使石蕊试液变红,所以硝酸溶液也能使石蕊试液变红5.下列不属于硫酸的用途的是( )A.生产化肥B.用于金属除锈C.浓硫酸在实验中做干燥剂D.制肥皂6.化学就在我们边,下列说法或做法不正确的是A.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时,未等装置冷却就打开止水夹,会导致测量结果偏小B.为治疗胃酸过多症,可以遵守医嘱服用碱性的物质,如氢氧化铝、氢氧化钠C.洗涤剂能够清洗油污。是利用了洗涤剂的乳化作用D.用武德合金做保险丝利用了它熔点低的物理性质7.下图是探究铁钉锈蚀条件的4个实验,一段时间后观察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①②对比说明铁生锈需要空气,①③对比说明铁生锈需要水B.③中附着在棉花上的氯化钙的作用是作干燥剂C.①中甲、乙、丙三处比较,生锈最明显的地方是甲D.四个实验中,生锈最快的是④中的铁钉8.在某无色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K+、Cu2+、NO3-、SO42-B.Na+、H+、CO32-、NO3-C.Ba2+、NH4+、OH-、SO42-D.Ba2+、K+、NO3-、OH-9.正确的实验操作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保障,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向试管内加液体时,将胶头滴管伸入试管内B.测定某溶液的pH时,先用水将pH试纸润湿C.进行氢气燃烧实验前,一定要先检验氢气纯度D.稀释浓硫酸时,将水注入盛有浓硫酸的烧杯中二、填空题10.家庭或企业加工馒头、面包和饼干等食品时,常在面粉中加入膨松剂(如碳酸氢钠),蒸制或烘焙食品中产生大量气体,使面团疏松、多孔,制作的食品松软或酥脆,易于消化吸收。阅读上面信息后,回答:(1)信息中提供的膨松剂的成分是 (填化学式);(2)碳酸氢钠能使蒸制或烘焙的食品疏松多孔,是因为加热时碳酸氢钠能分解产生 气体(填化学式)。11.实验室有两瓶标签部分缺失的钠的化合物,是氢氧化钠和碳酸钠,请同学们用自己所学的化学知识设计实验进行鉴别(写出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12.A、B、C、D、E分别表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或溶液,它们的部分反应关系和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图中用“—”表示两种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成另一种物质,且省略部分反应物或生成物及条件),已知A与B为单质,C、D、E均为含有两种元素的化合物,B、C为黑色固体,E为红棕色固体。请回答下列问题:(1)请写出下列物质(溶液的溶质)的化学式:A: ;E: 。(2)写出B→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写出C与足量D溶液反应的实验现象 。13.轻质碳酸钙,又称轻钙,可用于工业填料、牙膏、化妆品的原料等。下图是以石灰石为原料生成轻质碳酸钙的一种工业流程图:请问答下列问题:(1)气体A的化学式为 ,写出A在生产生活中的一种用途: 。(2)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属于 (填“吸热”或“放热”)反应。(3)操作Ⅰ的名称为 ,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4)下表为氢氧化钠固体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则操作Ⅱ为 (填“蒸发结晶”或“降温结晶”)更佳。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溶解度/g 42 51 109 119 129 145 174 299 314 329 34714.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 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物质变化的本质。请完成下列问题:(1)晋代葛洪所著《抱朴子》一书中记载有“丹砂烧之成水银”,丹砂指的是 HgS.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以表示为(如图1所示),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微粒“ ”表示的物质属于 (填“单质”或“化合物”)。(2)由初中学习可知:中和反应的微观实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了水分子,即:H++OH-=H2O。像这种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离子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一般按以下步骤(以氯化镁溶液与氢氧化钾溶液反应为例):I.写出氯化镁溶液与氢氧化钾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Ⅱ.把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写成离子形式,难溶的物质、气体和水等仍用化学式表示。上述方程式可改写成:Mg2++2C1﹣+2K++2OH﹣=Mg(OH)2↓+2C1﹣+2K+;Ⅲ.删去两边不参加反应的离子,得离子方程式:Mg2++2OH﹣=Mg(OH)2↓。据此回答下列问题:①图2 是碳酸钠溶液和稀盐酸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请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②写出一个与 Zn+Fe2+=Zn2++ Fe 相对应的化学方程式 。③下列离子能在 pH=10 的无色溶液中共存的是 (填序号)。A Fe3+、Mg2+、Cl﹣、SO42- B K+、Na+、SO42-、NO3-C Na+、NH4+、NO3-、Cl- D H+、Cl-、K+、NO3-15.小明家是种植蔬菜的专业户,他学习了初三化学后告诉父母:施用适量的氮肥可以使种植的蔬菜叶色浓绿。因此,(1)他建议其父母去买的氮肥的是 。(填字母)A.碳酸氢铵[NH4HCO3] B.硫酸钾[K2SO4] C.磷矿粉[Ca3(PO4)2](2)他还告戒父母在施用氮肥的同时 (填“能”或“不能”)施用草木灰,理由是 。(3)他还建议父母经常向大棚中补充气体肥料CO2,目的是促进绿色植物的 作用,但人在进入大棚之前,需先进行 试验。16.已知A、B、C、D、E、F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D为常见的补钙剂,分解D可以得到A,A、B、C、D含有一种相同的元素,它们的反应和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成另一种物质,且省略部分反应物或生成物及条件)请回答下列问题:(1)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为:B ;F 。(2)A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F→E的实验现象为: 。三、科学探究题17.某化学兴趣小组对木炭与浓硫酸反应的产物进行探究。【查阅资料】(1)浓硫酸与木炭共热,生成CO2、SO2和H2O,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SO2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而CO2不能使品红溶液褪色;SO2能被酸性KMnO4溶液吸收而除去。而CO2不能被酸性KMnO4溶液吸收。【实验探究】(1)小组同学用下图所列各种装置,设计一套实验来验证浓H2SO4与木炭反应所得到的各种产物。已知A、C中的溶液为品红,B中为酸性KMnO4溶液。这些装置的连接顺序(按产物气流从左到右的方法)是 → → → (填写装置的编号)。 (2)实验时,可观察到装置①中A瓶里的品红溶液褪色,C瓶溶液不褪色。则A瓶的作用是: ;B瓶的作用是: ;C瓶的作用是: 。(3)装置②中所加固体药品是 ,可验证的产物是 。(4)装置③中所盛的溶液是 ,可验证的产物是 。四、计算题18.在天平两盘的烧杯中各加入质量分数相同、质量相等的足量盐酸,调节天平平衡。①现向其中一只烧杯中投入适量的镁片,向另一只烧杯中投入适量铝片,若使天平最终保持平衡,则投入的镁、铝质量比为多少?②现向其中一只烧杯中投入5.3g碳酸钠,向另一只烧杯中投入适量铁片,要使天平最终保持平衡,则投入得铁片质量应是多少?试卷第1页,共3页试卷第1页,共3页参考答案:1.D【详解】A.根据图像可以看出,硫酸质量在0~m g之间,随着硫酸的加入,温度在逐渐的升高,所以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故A正确;B.既然是硫酸中和氢氧化钠的反应是放热,随着反应的进行放出的热量不断变多温度也不断升高,因此恰好反应时温度最高,故B正确;C.既然恰好中和时溶液温度达到最高点,所以恰好中和时消耗硫酸的质量是m g,故C正确;D.浓硫酸稀释放热,所以若用浓硫酸代替稀硫酸,则恰好反应时溶液温度高于T ℃,故D错误。故选:D。2.C【详解】A、浓盐酸敞口放置于空气中,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氯化氢会挥发出去,溶液质量减小,一段时间后,不再变化,不符合题意;B、将木炭和氧化铜粉末混合均匀加强热,木炭和氧化铜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固体质量逐渐减小,待完全反应后,不再变化,但是不会减少至零,不符合题意;C、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稀释,碱性减弱,pH逐渐减小至无限接近于7,符合题意;D、等质量碳酸钙粉末与足量的不同浓度的稀盐酸反应,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越大,反应速率越快,故10%的稀盐酸与碳酸钙粉末反应速率快,最后酸足量,碳酸钙完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相同,不符合题意。故选C。3.B【详解】A.碱和盐中不一定含有金属元素,比如一水合氨和碳酸氢铵不含金属元素,正确;B.分子、原子和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纯净物不一定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也可以是由原子或离子构成的,错误;C.混合物可能由同种元素组成,比如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正确;D.碱性氧化物都是金属氧化物,但是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正确。故选B。4.D【详解】A.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但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酸与碱的反应,例如氧化铜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故A错误;B.向某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酚酞试液不变色,说明该项溶液不一定显酸性,也可能显中性,故B错误;C.酸和碱的溶液能与指示剂反应,所有的可溶性酸和可溶性碱都能使指示剂变色,故D正确。点睛∶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但推理要合情合理,有理有据。5.D【详解】A、肥料硫酸铵的制造需要用到硫酸,A选项生产化肥是硫酸的用途之一,不符合题意;B、铁锈的主要成分是三氧化二铁,能与稀硫酸反应,B选项用于金属除锈是硫酸的用途之一,不符合题意;C、浓硫酸具有吸水性,C选项浓硫酸在实验中做干燥剂是硫酸的用途之一,不符合题意;D、制肥皂通常在碱性条件下进行,硫酸溶液呈酸性,不用于制肥皂,D选项不属于硫酸的用途,符合题意。故选D。6.B【详解】A、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未等装置冷却就读数,因为此时剩余的气体在受热状态下,处于膨胀状态,占据了部分水的体积,会使测量结果偏小,故选项说法正确。B、为治疗胃酸过多症,可以遵守医嘱服用碱性的物质,如氢氧化铝,但氢氧化钠不可以,氢氧化钠的碱性太强且有腐蚀性,故选项说法错误。C、用洗涤剂清洗油污是因为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能将大的油滴分散成细小的油滴随水冲走,故选项说法正确。D、合金的熔点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的熔点低,用武德合金做保险丝利用了它熔点低的物理性质,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7.C【详解】A、①中的铁钉能与氧气、水充分接触;②中的铁钉只能与水接触;③中的铁钉只能与干燥的空气接触;一段时间后,①中的铁钉生锈,另外两支试管的铁钉没有生锈,①②对比说明铁生锈需要空气,①③对比说明铁生锈需要水,故选项说法正确。B、氯化钙具有吸水性,③中附着在棉花上的氯化钙的作用是作干燥剂,故选项说法正确。C、①中甲、乙、丙三处比较,生锈最明显的地方是乙,乙处铁钉最易与氧气、水充分接触,故选项说法错误。D、④中铁钉接触到的是纯氧气,四个实验中,生锈最快的是④中的铁钉,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8.D【详解】A、四种离子间不能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能大量共存,但Cu2+的水溶液呈蓝色,故错误;B、H+、CO32-能结合成水和二氧化碳,不能大量共存,故错误;C、Ba2+与SO42-能结合成硫酸钡白色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错误;D、四种离子间不能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能大量共存;且不存在有色离子,故正确。故选D。【点睛】离子之间不能结合生成水、气体、沉淀、弱电解质等,则离子能共存,并注意离子的颜色。9.C【详解】A、向试管内加液体时,胶头滴管要竖直悬空,不能伸入试管内,错误;B、测定溶液pH,应该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到pH试纸上,变色后与标准比色卡对比,得出pH;不能用水将pH试纸润湿,错误;C、氢气具有可燃性,进行氢气燃烧实验前,一定要先检验氢气纯度,防止爆炸,正确;D、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注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并不断搅拌,错误。故选C。10.(1)NaHCO3(2)CO2【详解】(1)膨松剂的主要成分为碳酸氢钠,化学式为NaHCO3;(2)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水与二氧化碳,产生的气体为CO2。11. 分别取样少许于两支试管中,再各滴入适量的稀盐酸 其中一支试管中无明显现象,另一支试管中产生大量气泡 无明显现象的样品为氢氧化钠,产生大量气泡的样品为碳酸钠【详解】根据两者性质:碳酸钠与酸反应产生气体,氢氧化钠与酸反应无明显现象,现象不同,可区别两种溶液,故实验操作为分别取样少许于两支试管中,再各滴入适量的稀盐酸;实验现象为其中一支试管中无明显现象,另一支试管中产生大量气泡,实验结论为无明显现象的样品为氢氧化钠,产生大量气泡的样品为碳酸钠。12.(1) H2 Fe2O3(2)(3)黑色固体逐渐减少至消失,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分析】A、B、C、D、E分别表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或溶液,已知A与B为单质,C、D、E均为含有两种元素的化合物,B、C为黑色固体,E为红棕色固体,可推出E为氧化铁;E能转化为B,可推出B为铁;A能与B相互转化,E能与A反应,可推出A为氢气;A能与D相互转化,D能与B、E反应,可推出D为盐酸,A能与C反应,C能与D反应,可推出C为氧化铜,代入验证,符合题意。【详解】(1)由分析可知,A为氢气,化学式为:H2;E为氧化铁,化学式为:Fe2O3;(2)B→A反应为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与足量D溶液的反应为氧化铜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现象是:黑色固体逐渐减少至消失,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13. CO2 灭火(人工降雨、光合作用的原料等均可) CaO+H2O=Ca(OH)2 放热 过滤 Na2CO3+Ca(OH)2=CaCO3↓+2NaOH 降温结晶。【详解】(1)高温条件下,碳酸钙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气体A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的化学式为CO2;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也不能燃烧,所以二氧化碳在生活中的一种用途是灭火;(2)反应①,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氧化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O=Ca(OH)2,该反应属于放热反应;(3)操作Ⅰ实现固液分离,名称为过滤,反应②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a(OH)2=CaCO3↓+2NaOH;(4)氢氧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则操作Ⅱ为降温结晶。14. 单质 B【详解】(1)由图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表示的物质是由同种元素(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2)Ⅰ、氯化镁与氢氧化钾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氯化钾,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①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把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写成离子形式,难溶的物质、气体和水等仍用化学式表示,可表示为:,删去两边不参加反应的离子,得离子方程式:;②锌与硫酸亚铁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删去两边不参与反应的离子,可得离子方程式为:,故填:;③A、pH=10,大于7,说明溶液显碱性,溶液中存在大量的OH-,铁离子能与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氢氧化铁红褐色沉淀,镁离子能与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氢氧化镁白色沉淀,且铁离子为黄色,不符合题意;B、pH=10,大于7,说明溶液显碱性,溶液中存在大量的OH-,K+、Na+、SO42-、NO3-、OH-不能形成沉淀、气体和水,可以大量共存,符合题意;C、pH=10,大于7,说明溶液显碱性,溶液中存在大量的OH-,铵根离子能与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氨气,不能大量共存,不符合题意;D、pH=10,大于7,说明溶液显碱性,溶液中存在大量的OH-,氢离子能与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不能大量共存,不符合题意。故选B。15.(1)A(2) 不能 草木灰溶于水显碱性能与碳酸氢铵反应,使肥效损失(3) 光合 灯火【详解】(1)A、碳酸氢铵中只含有氮、磷、钾元素中的氮元素,属于氮肥,该选符合题意;B、硫酸钾中只含有氮、磷、钾元素中的钾元素,属于钾肥,该选项不符合题意;C、磷矿粉中只含有氮、磷、钾元素中的磷元素,属于磷肥,该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2)草木灰溶于水显碱性,能和碳酸氢铵反应生成氨气,从而使肥效降低,则不能将该氮肥和草木灰同时使用。(3)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则二氧化碳能促进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二氧化碳含量过高,会使人窒息,则人在进入大棚之前,需先进行灯火实验。16.(1)(2)(3)白色固体逐渐变成白色浆液,液体沸腾,放热【分析】D为常见的补钙剂,则D为碳酸钙;分解D(碳酸钙)可以得到A,A能转化为D(碳酸钙),则A为二氧化碳;A、B、C、D含有一种相同的元素,A(二氧化碳)能与B互相转化,C能与A(二氧化碳)发生反应,C能转化为A(二氧化碳)、B,则C为碳、B为一氧化碳;E能转化为D(碳酸钙),A(二氧化碳)能与E发生反应,则E为氢氧化钙;E(氢氧化钙)能与F互相转化,A能转化为F且A能与F发生反应,则F为水。【详解】(1)由分析可知,B为一氧化碳,化学式为;F为水,化学式为;(2)由分析可知,A为二氧化碳、C为碳,则A与C发生的反应是碳与二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3)由分析可知,E为氢氧化钙、F为水,则F→E表示的反应是水与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实验现象为白色固体逐渐变成白色浆液,液体沸腾,放热。17. C+2H2SO4=2SO2↑+CO2↑+2H2O ④ ② ① ③ 检验产物中的SO2 除去SO2 检验SO2是否除尽 无水硫酸铜 H2O 澄清石灰水 CO2【详解】[查阅资料](1)浓硫酸与木炭共热,生成CO2、SO2和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H2SO4=2SO2↑+CO2↑+2H2O;[实验探究](1)这些装置的连接顺序(按产物气流从左到右的方法)是④(反应生成气体)→②(检验是否生成水)→①(检验是否生成二氧化硫)→③(检验是否生成二氧化碳);(2)A瓶的作用是检验气体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硫;B瓶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硫;C瓶的作用是检验二氧化硫是否被高锰酸钾溶液完全吸收;(3)装置②中所加固体药品是无水硫酸铜,可验证的产物是水,这是因为白色固体无水硫酸铜能和水反应生成蓝色固体五水硫酸铜;(4)装置③中所盛的溶液是澄清石灰水,可验证的产物是二氧化碳,这是因为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18.①32︰33;②3.21g【详解】①解:设加入镁、铝的质量分别为m、n,生成氢气质量分别为x、y。右盘:净增质量:左盘:净增质量:左盘净增质量=右盘净增质量,得,镁、铝的质量比为32︰33。②左盘中:设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m(CO2),(实际增加的质量)右盘中:设需要加入铁的质量为m(Fe),,则加铁的质量为3.21g。答案第1页,共2页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