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丘北县第一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教学质量监测地理试卷(二)(PDF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云南省丘北县第一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教学质量监测地理试卷(二)(PDF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高一年级教学质量监测卷(二)·双向细目表
高一地理
题号 题型 分值 试题内容 难易程度 核心素养
1 选择题 3 太阳大气层结构、太阳活动 易 综合思维
2 选择题 3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易 综合思维
3 选择题 3 地质年代 易 区域认知、综合思维
4 选择题 3 地质年代 易 区域认知、综合思维
5 选择题 3 地球内部圈层结构 易 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
6 选择题 3 地球内部圈层各层的主要特征 中 区域认知、综合思维
7 选择题 3 判别地理方向 中 地理实践力、综合思维
8 选择题 3 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 易 区域认知、综合思维
9 选择题 3 大气垂直分层 难 区域认知、综合思维
10 选择题 3 大气垂直分层 中 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
11 选择题 3 大气受热 难 区域认知、综合思维
12 选择题 3 大气受热 难 区域认知、综合思维
13 选择题 3 海水密度 中 区域认知、综合思维
14 选择题 3 海水密度 易 区域认知、综合思维
15 选择题 3 植被特征 易 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
16 选择题 3 根据植被特征推测区域气候特征 易 区域认知、综合思维
17 综合题 18 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太阳系八大行星的分布、太阳系行星的运动特征 易 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
18 综合题 16 大气运动、大气受热及洋流的影响 中 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
19 综合题 18 水循环 中 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
命题 思想 达成目标 优秀率 及格率 平均分
10% 50% 50~60
本卷考察内容: 以考查学生对基础概念的识记、判断及推理为目的,突出阅读能力以及基本读图能力的培养。2024~2025学年高一年级教学质量监测卷(二)
地理参考答案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B A C D B C A D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C B A C D B B A
【解析】
11.该题考察大气的受热过程,由于雾霾较重,导致大气削弱作用增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变少,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均减少,B正确,A说法错误,符合题意;雾霾笼罩时,太阳辐射到达地面的较少,地面增温较慢,对流运动不明显,C正确,不符合题意;夜晚时雾霾能够有效地增强大气逆辐射,使得夜晚的保温作用增强,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
12.该题考察大气的受热过程,从图中可以看出,④为太阳辐射,②为地面辐射,①为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作用,③为大气逆辐射。与大气保温作用直接相关的为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作用和大气逆辐射,①③正确,故选C。
13.一般来说,盐度越大,则密度越大。从图中可以看出, 与大西洋相比,地中海表层和底层盐度较大(高),推断地中海密度较大,A、C错误,D正确;图示大西洋水位较高,地中海水位较低,B错误。故选D。
14.受地中海和大西洋盐度、密度差异、海面高低的影响,直布罗陀海峡表层和底层海水的运动方向不同。据图可知,地中海盐度较高、密度较大,底层海水从地中海流向大西洋;大西洋水位高于地中海,故表层海水从大西洋流向地中海。①④对,故选B。
15.图中植物生长迅速,植株高大,有粗壮的板根,说明该植物生长的区域水热资源充足,应为常绿阔叶林,B正确;叶片细小,呈鳞片状是为减少水分蒸发。根系发达,埋藏深,是为获取充足水分,都是为适应干旱气候,A、C排除;夏绿冬枯,夏季水热充足,植物生长旺盛,冬季枯萎落叶,开始休眠,以减少水分蒸发和热量散失,说明季节变化显著的植物所生存的环境水热季节变化大,不能满足植物快速生长的要求,排除D。故选B。
16.图中植物生长迅速,植株高大,有粗壮的板根,说明该植物生长的区域水热资源充足,气候湿热,A正确。故选A。
第Ⅱ卷(综合题,共52分)
17.(18分)
(1)(6分)
②太阳正值壮年,状态稳定改为公转、自转周期适宜;
③温度适宜改为适宜呼吸的大气;
④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改为安全的宇宙环境;
⑤公转、自转周期适宜改为太阳正值壮年,状态稳定
(每点2分,任意三点即可)
(2)(2分)越远
(3)(8分)自西向东 同向性 共面性 近圆性(后两空位置可互换)
(4)(2分)火星
18.(每空2分,共16分)
(1)(4分)丙 等压线较稀,水平气压梯度力较小
(2)(6分)较低(低) 上升 阴雨(云雨)
(3)(4分)B 位于沿海,受海洋(海水温度)调节作用明显,升温降温较慢
(4)(2分)寒暖流交汇
19.(每空2分,共18分)
(1)(8分)水汽输送 蒸腾 下渗 地表径流
(2)(2分)海陆间大循环
(3)(6分)地表径流 下渗 地下径流
(4)(2分)下渗(或地下径流)2018年7月24日中科院古脊椎所徐星团队,在英国《自然一通讯》上发表了有关蜥
昆明市某中学作为云南省绿色校园,一直践行着“绿色低碳”的环保理念,校内随处可
2024~2025学年高一年级教学质量监测卷(二)》
脚类恐龙演化的最新成果,报告发现了一种来自中国中侏罗纪早期(1.74亿年前),梁龙
见固定式太阳能路灯。9月22日上午风和日丽,该校李老师站在校园内一大阳能路灯正前方拍
地理
类新属种一“神奇灵武龙”(如图2)。灵武龙是宁夏唯一的恐龙、唯一分布在东亚的
摄的照片(如图4)。照片中太阳能光板朝向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方向。
梁龙类。化石证据显示:灵武龙是一类植食性恐龙,身长15~20米,脖子短、脑袋小
据此完成78题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综合题)两部分。第卷第1页至第5页,第
喜欢群居,一般810只一起生活在湖边。据此
Ⅱ卷第5页至第6页。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满分100分,考试用
完成3~4题。
时75分钟。
3.下列地质事件,与“神奇灵武龙”处于同一历
史时期的是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A.铁矿的成矿期
注意事项
B.三叶虫空前繁盛
C.裸子植物繁盛
图4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
题卡上填写清楚
D.七大洲和四大洋的轮廓初步显现
7.推测拍摄该照片时,李老师的镜头指向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
4.根据材料中信息推测,“神奇灵武龙”的生存环境最可能是
A.正北
B.正西
C.正南
D.正东
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A.气候湿润,树木稀疏
B.寒冷贫瘠的冰原
8.与成都(30°35N,10406'E)相比,昆明(2502N,10242E)太阳能资源更丰富,
C.温暖广袤的海洋环境
D.湿润温暖的湖泊附近
其原因相关最弱的是
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北京时间2024年9月2日4时13分在所罗门群岛(南纬6.85度,东经155.45度)
A.纬度低,太阳辐射强
B.海拔高,大气透明度高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发生了6.4级地震,震源深度70千米。图3左图为所罗门群岛此次地震位置,右图为地
C.冬季晴天多,光照时间长
D.太阳能板更多,反射辐射更多
中国从汉代至明代,对太阳活动有多达100余次的明
震波与地球内部图层构造示意图。据此完成5~6题。
2024年9月10日,西藏自治区班戈国家基本气象观测站,成功施放首个北斗导航探
确记载,其中《宋史·天文志》对出现于宋徽宗政和二年
空气球,标志着世界海拔最高的北斗探空高空气象观测站建成。在经过65分钟的云层穿
(公元1112年)的太阳活动记述道:“四月辛卵,日中有黑
越和飞行后,探空仪传回海拔4706米至31680米之间的气温、湿度、气压、风向、风速
子,乍二乍三,如栗大。”图1为“太阳大气层示意图”
太阳内部
等气象数据。图5为班戈国家基本气象观测站,据此完成9-10题
据此完成1~2题」
9.一般情况下,探空气球从4706米升至31680米记录翻
1.说出《宋史·天文志》中记载的现象及其发生的位置
莲度/km.
的温度变化情况正确的是
A.耀斑、②
A.持续升高
B.黑子、①
B.持续降低
C.日珥、③
D.太阳风、①
5.此次地震震源位于
C.先降低后升高
2。当该现象频发时对地球的影响,不正确的是
A.①外核
B.②地幔
C.③内核
D.④地壳
D.先升高后降低
①地球上接受的大阳辐射显著增多
6.关于地震波和地球内部圈层,描述正确的是
10.当探空气球上升至31680米时,所在大气层
②全球各地夜晚可以看到极光
A.甲波传播速度较快,地震时先左右摇晃,再上下颠簸
A.杂质含量高,大量吸收地面辐射,使气温升高
③地球可能出现磁暴现象
B.②圈层底部是岩浆的源地,它的上界为莫霍面
B.天气晴朗,大气以平流运动为主
④使地面的无线电长波通讯受到影响,甚至中断
C.甲波在③圈层消失,该圈层呈液态
C.常有飞鸟出没,不利于航空飞行
A.①②④
B.①③
C.①②3
D.③④
D,乙波由③层进入④层速度急剧上升,④圈层压力和温度都较低
D.存在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短波信号
高一地理第1页(共6页)
高一地理·第2页(共6页
高一地理·第3页(共6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