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3张PPT)公元581年 公元618年 公元756年 公元907年 公元979年安史之乱由盛转衰赵匡胤建立北宋,结束五代乱局唐朝灭亡隋朝杨坚结束南北朝分裂局面,建立大一统的隋朝隋亡,唐高祖李渊建立唐朝唐朝五代十国时空定位建德六年(577年),周武帝攻下邺城,灭北齐。581年,北周外戚杨坚代周称帝;建立隋朝,改元开皇,是为隋文帝。589年,隋文帝之子杨广灭掉陈朝,结束南北长期分裂的局面,统一全国。一、隋朝兴亡1、隋的建立和统一此城从汉,凋残日久,屡为战场,旧经丧乱。今之宫室,事近权宜,又非谋筮从龟,瞻星揆日,不足建皇王之邑,合大众所聚。今区宇宁一,阴阳顺序,安安以迁,勿怀胥怨。龙首山川原秀丽,卉物滋阜,卜食相土,宜建都邑,定鼎之基永固,无穷之业在斯。——《隋书·文帝纪》一、隋朝兴亡2、隋的建设城市平面布局整齐划一,形制多为长方形,棋盘式布局;以朱雀大街为中轴线,形成东西对称格局;全城由宫城、皇城、外郭城组成,官民分开,凸出宫城;城东西设都会市、利人市,坊市分离。问题探究一:大兴城在形制上有何特点?一、隋朝兴亡2、隋的建设洛邑自古之都,王畿之内,天地之所合,阴阳之所和。控以三河,固以四塞,水陆通,贡赋等。今者汉王谅悖逆,毒被山东,遂使州县或沦非所。此由关河悬远,兵不赴急,加以并州移户,复在河南。八月辛未,关中大旱,人饥,上率户口就食于洛阳。——《隋书·炀帝记》问题探究二:隋炀帝为何要新建洛阳城?一、隋朝兴亡2、隋的建设发河南诸郡男女百余万,开通济渠;发河北诸郡男女百余万开永济渠。——《隋书·炀帝纪上》隋氏西京太仓、东都含嘉仓、华州永丰仓、陕州太原仓,储米粟多者千万石,少者不减百万石。天下义仓,又皆充满。——杜佑《通典》一、隋朝兴亡2、隋的建设诚知时当炎暑,动致疲勤,然不有暂劳,安能永逸?宣告人庶,知朕意焉。——《隋书·食货志》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皮日休《汴河怀古二首》问题探究三:结合隋炀帝的举措,谈谈你是如何看待隋炀帝的?功参与灭陈,统一有功广设仓库,救济有功修建运河,功在千秋过大兴土木,好大喜功营建东都,穷奢极欲修筑运河,劳工者众三征高丽,穷兵黩武一、隋朝兴亡3、隋的灭亡1、唐朝的建立和繁荣618年,李渊夺取长安并建立唐朝,即唐高祖,随后唐军消灭各支起义军和割据势力,统一全国。在唐朝建国中,李渊次子李世民功劳卓著,于626年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太子李建成(哥哥)与齐王李元吉(弟弟)控制长安城。李渊深知形势,于是禅让帝位为太上皇,李世民继位,即唐太宗。唐太宗统治期间,出现了少有的政治开明局面,史称“贞观之治”唐太宗二、唐朝的繁荣与民族交融唐太宗之子唐高宗李治在位时,皇后武则天参与朝政,唐高宗驾崩后武则天先后拥立自己的长子李显和四子李旦为帝,但均不为她满意,于是在690年废唐称帝,改国号为周,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在她当权期间,尽管政局纷纭,但唐朝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史称“上承贞观,下启开元”。武周政权结束后不久,唐高宗之孙李隆基继位,即唐玄宗,他具有革新魄力,最终将唐朝推向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武媚娘唐高宗开 元 盛 世2、唐朝的民族关系(1)唐太宗灭东突厥和高昌,设安西都护府(龟兹、焉耆、于阗、疏勒)针对青藏(吐蕃)以和亲维持和平(文成公主出嫁松赞干布)河西四镇李世民天可汗二、唐朝的繁荣与民族交融(2)唐高宗攻灭西突厥(3)武则天设北庭都护府,与安西都护府分治天山南北(4)唐玄宗时期,东北靺鞨族粟末部崛起,封其首领大祚荣为渤海郡王注:7世纪初,回纥族一直受到突厥人奴役。后联合唐朝攻灭东突厥,并归顺唐朝,后改名回鹘。9世纪回鹘瓦解,大部西迁到河西走廊和西域,发展为维吾尔族。2、唐朝的民族关系(归纳)突厥、回纥 东突厥:唐太宗时期大败东突厥汗国并俘获东突厥可汗西突厥:唐高宗联合回纥灭西突厥回纥:唐玄宗时册封回纥首领为怀柔可汗西域 唐太宗:设置安西都护府武则天:设置北庭都护府靺鞨 唐玄宗时期封其首领为渤海郡王吐蕃 7世纪前期,文成公主入藏,唐蕃和亲9世纪前期:唐蕃长庆会盟南召 王多经唐朝加封,多次派遣子弟入唐学习。二、唐朝的繁荣与民族交融唐朝盛世下的民族交融突厥:武力征服设置机构回纥:军事联盟册封首领靺鞨:册封首领设置机构恩威并施,手段多样吐蕃:和亲、会盟问题探究:阅读教材,概括唐朝对诸少数民族的政策措施。哎呀,从今天开始不用再将荔枝运到长安了!藩镇,亦称方镇,是唐朝中、后期设立的军镇。藩是“保卫”之意,镇是指军镇。唐代朝廷设置军镇,本为保卫自身安全,唐玄宗为防止边陲各异族的进犯,大量扩充防戍军镇,设立节度使。各藩镇掌管一个地区的军政,后来权力逐渐扩大,兼管民政、财政,掌握全部军政大权,形成地方割据,常与朝廷对抗。历史概念小课堂藩镇阅读课本,盛世何以滋生危机?外重内轻三、安史之乱、黄巢起义与五代十国1、安史之乱1.北方经济破坏,南方开发2.武将拥兵自重,中央式微3.国家边防空虚,边疆告急安史之乱给唐王朝带来了什么影响?三、安史之乱、黄巢起义与五代十国1、安史之乱岂闻一绢直万钱,有田种谷今流血。——杜甫《忆昔》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杜甫《忆昔》755年,安禄山、史思明发动叛乱。907年,朱温废唐称帝,史称后梁,唐朝灭亡。五代十国分裂割据局面的延续。中央集权削弱社会矛盾尖锐三、安史之乱、黄巢起义与五代十国2、唐朝灭亡和五代十国周世宗改革材料一: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白居易《长恨歌》材料二:相继以奸邪佞人李林甫和杨国忠为宰相,掌握实权。李林甫妒贤嫉能,擅权跋扈……杨国忠……依凭外戚之势,更加专权骄横,自己兼领四十余职,整天发号施令。——朱绍侯《中国古代史》材料三: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材料四:据要险,专方面,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财赋。——《新唐书》卷40君主昏庸宦官专权朝廷腐败地方割据当上皇帝,该做什么力挽狂澜?三、安史之乱、黄巢起义与五代十国周世宗顺应当时形势,从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进行改革,实力逐渐增强,为统一奠基。经济趋势思想统一民族交融大运河使南北经济联系加强交融加深,认同加强长久战乱民不聊生民心思定统一是历史趋势三、安史之乱、黄巢起义与五代十国课堂小结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文帝建隋基础建设:仓库、洛阳城、大运河炀帝亡隋大唐初建(唐高祖李渊)贞观之治(唐太宗李世民)武周政权(女皇武则天)开元盛世(唐玄宗李隆基)民族政策:军事征服、设置机构、和亲会盟、册封爵位藩镇割据(节度使)安史之乱(由盛转衰)唐朝覆亡(黄巢起义)隋朝(581-618)唐朝(618-907)五代十国(907-960):统一与分裂相互交织1.汉武帝派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了中西交通道路,大大促进了西域与中原的联系。之后,诸多朝代在这一区域设置机构或派驻官员,加强管辖。图中①②③处填写正确的是( )A.①护乌桓校尉 ②单于都护府 ③伊犁将军B.①安西都护府 ②北庭都元帅府 ③伊犁将军C.①护乌桓校尉 ②北庭都元帅府 ③西宁办事大臣D.①安西都护府 ②单于都护府 ③西宁办事大臣B课堂练习2.图1是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主要产粮区示意图。该时期是( )图1A.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B当堂检测课堂练习3.北朝民歌《木兰诗》在北宋时被收入《乐府诗集》。诗中描写木兰“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其中“策勋十二转”是唐代对军功的奖赏。由此能够确定《木兰诗》( )A.记载了古代政治制度的变迁 B.属于宋代文人创作的诗歌C.在流传中融入新的历史内容 D.没有研究历史的史料价值C课堂练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