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九上语文半期模拟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九上语文半期模拟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九年级(上)语文(二)
(时间:120分钟 满分150分 命题范围:四、五、六单元)
一、语文知识与运用(30分)
1.请给下列语段中的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3分)
面对那句“人的心灵应该比大地、海洋和天空都更为博大”的名言,人们往往会zì cán xíng huì( )。我们难以拥有那样雄浑的襟怀,不知累积至哪种广袤,需如何jī zǎn ( )每一粒泥土、每一朵浪花、每一朵云霓( )?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特朗普大肆鼓吹经济成就,有夸大其词、断章取义之嫌。
B.教学过程中随机应变处理课堂突发事件,是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
C.我市举行公祭活动,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传承前辈的革命意志,弘扬民族精神。
D.身穿华服的主持人在镁光灯的照射下显得那么的富丽堂皇。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3分)
A.璧山区各级医院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先后采用了互联网挂号、电话预约等办法,不断改善医疗服务水平,为人们的健康保驾护航。
B.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作为新世纪的年轻一代,我们要担负起发扬、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努力践行文化自信。
C.随着5G技术的迅速普及和新媒体的蓬勃发展,人们的阅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D.《觉醒年代》这部剧之所以大受欢迎,主要是因为它没有对历史人物进行脸谱化的塑造,而是比较严谨地依据时代背景和性格特征展示人物群像的原因。
4.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哲学,一门深奥晦涩的学科;儿童,一个直接简单的群体。这两者似乎风马牛不相及。 ,
, , , ,也因此,不少思想家认为:儿童天生就是哲学家。
①不少大人都对哲学退避三舍,小孩子就更没办法学。
②而对世界充满好奇心、爱提问的儿童无时无刻不表现出一种“爱智慧”的天性。
③因此,不少人初听到“儿童哲学”这个名词时,都觉得不可思议。
④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和大多数对世界司空见惯、冷漠麻木的成人相比,儿童离哲学要近得多。⑤实际上,哲学的本义是“爱智慧”,就是对智慧的热爱与追求。
A.③①⑤②④ B.⑤②③①④ C.⑤④②①③ D.③①②⑤④
5.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完成学习任务。(4分)
袁隆平毕业于西南农学院,他把毕生的精力都投入到杂交水稻研究中。他带领研究团队用一千多个品种,进行了成千上万组杂交组合试验,终于攻克了杂交水稻这道世界难题。他不仅让中国人吃上了饱饭,同时,也帮助世界上很多贫困国家的人民吃上了饱饭,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衣着朴素,吃饭一个荤菜、一个青菜就很满足,但他工作非常严谨,事必躬亲,把80%以上的时间都花在了农田里。即使在90岁高龄,他每天起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到农田里看看。直到逝世前几个月,他还坚持在海南三亚南繁基地开展科研工作。
袁隆平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00年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18年被授予改革先锋称号,2019年被授予共和国勋章。
袁隆平逝世后,浙江省某中学学生在2021年7/8期的《读写舫》上发表诗歌纪念。你能不能结合上述材料,也写一首诗来纪念袁隆平爷爷。(4分)
6.下列故事出自《水浒传》,如果要你以“合作”为话题发表议论,请选择你认为合适的一个作为你表达观点的依据,并简述理由。(5分)
A.大闹桃花村 B.汴京城卖刀 C.智取生辰纲 D.三打祝家庄
我选择( )
理由:
7.综合性学习(9分)
某班举行“走进小说天地”综合性学习活动,假设你是该班同学,请你参加这个活动,并完成下面题目。
⑴为这个活动设计一个开场白,激发同学们的活动兴趣。(3分)
开场白:
⑵武侠小说《天龙八部》与《笑傲江湖》中部分章节被选入高中课本,引起众人关注,你对此有何看法? (3分)
我的看法:
⑶活动中,有一板块叫“话说英雄”,请你从《水浒传》中选择一个最令你感动、敬佩的英雄人物来说说。(要求既能概述其主要事迹,又能反映人物性格)(3分)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5分)
(一)古诗文积累
8.古诗词名句默写。(10分)
⑴ ,爱上层楼。爱上层楼, 。(辛弃疾《丑奴儿 书博山道中壁》)
⑵因思杜陵梦, 。(温庭筠《商山早行》)
⑶倚东风, 。 ,收尽春光。(秦观《行香子》)
⑷ ,怜君何事到天涯!(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⑸《咸阳城东楼》中写晚眺远景,暗示唐王朝日薄西山、危机四伏的诗句是: ,

⑹李商隐的《无题》中以浅显通俗的比喻、巧妙自然的双关,写对爱情至死不渝的诗句是
, 。
(二)阅读下列两段文字,回答问题。(15分)
【甲】⑴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⑵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⑶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中者,太守醉也。
(节选自《醉翁亭记》)
【乙】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①幽芳而荫②乔木,风霜冰雪,刻露③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遂书以名其亭焉。
(节选自《丰乐亭记》)
【注】①掇:duō,采摘。②荫:yīn,荫蔽,引申为乘凉。③刻露:清晰地显露。
9.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4分)
⑴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 ⑵杂然而前陈者( )
⑶醉翁之意不在酒( ) ⑷遂书以名其亭焉( )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两个句子。(4分)
⑴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⑵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
11.下列对【甲】选段内容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3分)
A.第⑵段“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采用对偶手法,描写了山间变幻多姿的早晚景色,两幅画面对比鲜明。
B.第⑶段“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既照应了首段太守“饮少辄醉”,也凸显了作者政治失意、仕途坎坷的内心抑郁和苦闷。
C.除第⑴段外,第⑵、⑶两段开头都用领起词语引出下文。从“若夫”到“至于”,展开了从景物到游乐的一幅幅画卷。
D.这篇文辞优美的山水游记,通过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四个画面,展现了太守与民同乐的美好场景。
12.【甲】【乙】两文段在表达作者的政治理想和思想感情方面有什么共同点 (4分)
三、阅读理解 (4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18题。(20分)
题字慰英雄
陈忠实
①深秋时节的一天后晌,朱先生在书院背后的原坡上散步,金黄色的野菊花开得一片灿烂,坡沟间弥漫着馥郁的清香,遍坡漫沟热烈灿烂的菊花掩盖不住肃煞的悲凉。他看见一辆汽车在河川公路上自西向东急驶,搅扇起来的滚滚黄尘骤起四散,汽车开到书院对面时却放缓速度,在滋水河边上停下来,一个人挽起裤子涉水过河,沿着通往书院的弯弯小路走上来,朱先生看清他的衣着原是一位军人,便转过身依然瞅着山坡和河川深秋时节的田园景致。这里宁静安谧的田园景致与整个即将沦陷的中国是如此不协调,他怨愤以至蔑视中国的军人,无法理解如此泱泱大国如此庞大的军队怎么就打不过一个弹丸之地的倭寇?看门的张秀才在书院围墙外的坡田上呼叫他:“你的学生鹿兆海来咧—”朱先生撩起袍襟急步走下坡来。
②走进书房,鹿兆海神情激动地说:“先生,我想请你给我写一张字儿—”
③朱先生轻淡地问:“你大老远儿从城里开上汽车来,就要这一张字儿?”鹿兆海诚挚地说:“是的,是专意儿来的。”朱先生调侃地笑笑:“你不觉得划不着吗?为我的那俩烂字值得吗?”鹿兆海并不觉察朱先生的情绪,还以为是先生素常的伟大谦虚,于是倍加真诚地说:“我马上要出潼关打日本去了,临走只想得到先生一幅墨宝。”朱先生扬起头来,急不可待地问:“你们开到啥地方去?”鹿兆海说:“中条山。”
④朱先生从椅子上站起来,满脸满眼都袒露出自责的赧颜:“兆海,请宽容我的过失。我以为你们在城里闲得无事把玩字画。”鹿兆海连忙站起扶朱先生坐下:“我怎么敢怪先生呢!我们师长听说我要来寻先生,再三叮嘱我,请先生给他也写一幅。他说他要挂到军帐里头……”朱先生的脸颊抽搐着,连连“哦哦哦”地感叹着,如此受宠若惊的现象在他身上还未发生过。朱先生近来常常为自己变化无常的情绪事后懊悔,然而现在又进入一种无法抑制的激昂状态中,似乎从脚心不断激起一股强大的血流和火流,通过膝盖穿过丹田冲击五脏六腑再冲上头顶,双臂也给热烘烘的血流和火流冲撞得颤抖起来,双手颤巍巍地抓住兆海的双肩:“中条山,那可是潼关的最后一道门扇了!”鹿兆海也激昂起来:“要是守不住中条山,让日本兵进入潼关践踏关中,我就不回来见先生,也无颜见关中父老。”
⑤朱先生滴水入砚亲自研墨,鹿兆海要替朱先生研墨遭到无声而又坚决的拒绝。朱先生控制不住手劲,把渐渐变浓的墨汁研碾出砚台。朱先生亲自裁纸,裁纸刀在手中啪啪颤着,从笔架上提起毛笔在砚台里蘸墨,手腕和毛笔依然颤抖不止。朱先生挽起右臂的袖子,一直捋到肘弯以上,把赤裸的下臂塞进桌下的水桶,久久地浸泡着,冰凉的井中水起到了镇静作用,他用布巾擦擦小臂,旋即提笔,果然不再颤抖,一气连笔写下七个遒劲飞扬的草体大字:
砥柱人间是此峰
⑥朱先生停住笔说:“这是我写的一首七绝中的一句。我刚中举那阵儿年轻气盛,南行回来登临华山诵成的。现在我才明白,我连一根麦秆儿的撑劲都没有,倒是给你的师长用得上。”鹿兆海也情绪波动,泪花涌出。朱先生重新铺就一张横幅,蘸饱墨汁再次毅然落笔:
白鹿精魂
⑦朱先生写完放下毛笔,猛然抬起手咬破中指,在条幅和横幅左下方按盖印章的部位,重重地按上了血印。鹿兆海吃惊地看见朱先生中指上滴滴嗒嗒掉到字画上的血花儿,扑通一声跪下去:“朱先生放心,我一定要拿小日本一桶血赔偿先生……”朱先生怆然吟诵:“王师北定中原日,捷报勿忘告先生哦!”
(节选自《白鹿原》,有删改)
13.文章第①段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什么作用?(3分)
金黄色的野菊花开得一片灿烂,坡沟间弥漫着馥郁的清香,遍坡漫沟热烈灿烂的菊花掩盖不住肃煞的悲凉。
14.围绕“题字”,选文中朱先生的情绪和行为有哪些变化?(2分)
轻淡调侃—( )— 激动题字—( )—怆然吟诗
15.赏析第⑤段中画横线的句子。(3分)
朱先生挽起右臂的袖子,一直捋到肘弯以上,把赤裸的下臂塞进桌下的水桶,久久地浸泡着,冰凉的井中水起到了镇静作用,他用布巾擦擦小臂,旋即提笔。
16.文中三处提到“中条山”,试分析其在文中的作用。(3分)
17.简要分析朱先生这个人物形象。(4分)
18.探究两处题字“砥柱人间是此峰”“白鹿精魂”的丰富意蕴。(5分)
(二)阅读下面的非连续性文本,完成19—22题。(20分)
【材料一】
近日,在某市中招体育中长跑测试中,考生张超的回身奔跑被很多人评价为“最赞转身”:当注意到同场参考的徐涛不慎摔倒,一时无法站起,已冲出几米远的他立即转身,将摔倒在地的同学扶起,继续一同奔跑。事后,徐涛回忆说:“多亏张超及时回来扶起我,否则就悬了。"张超说,当时并未多想,就想着赶紧扶起同学,“毕竟中长跑只有一次测试机会,对我们都很重要”。幸而,两位同学的最终成绩都很理想。对于学生,体育中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有可能影响自己分数的情况下,依然选择帮助遇到困难的同伴,这是乐于助人的可贵品质在体育竞赛中闪现。张超的转身“获赞” 正是因为他让更多人看到,体育运动健全人格、拓展格局的教育内涵。剥离应试思维,褪去功利色彩,体育的育人价值才会在校园中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选自《人民日报》,有改动)
【材料二】
竞技赛场,竞争激烈,但无论是参与者还是观看者,可供追求的不只是胜负。就像身边一名酷爱乒乓球的朋友所说:“我打球,不求胜、不怕输,一天打出两个赏心悦目的好球,就会感到特别的满足。”这种感触就表明:体育赛事包含着一种超越输赢的竞技之美。
近日,一场自行车赛给出了别样的角度:赛道穿梭于绿意盘然的茶园,骑手行进在雾气缭绕的山间……珍珠山山地自行车越野挑战赛让骑手体验挑战自我的美好感受,也尽赏江西婺源的美丽风景,不少人说,如果用一个字形容这次比赛,那就是“美”。
在2021年国际滑联世界花样滑冰锦标赛中,伴随着或振奋、或悠扬、或凄美的乐曲,参赛者带给观众沉浸式的体验。如果说花样滑冰选手变幻的舞姿展现的是优雅之美,那么,举重健儿挺起的身姿则诠释了力量之美,体操健儿娴熟的动作则体现着技巧之美, 。
竞技之美,难以言尽。赛场上必然有输赢,但即便没有胜利赋予的高光,人们也能从运动员的拼搏姿态中获得审美的体验。观赏赛事活动,本质上也是在欣赏美,参与体育锻炼,又何尝不是实现美的过程呢
(选自《人民日报》,有改动)
【材料三】
①长期以来,很多人只是将体育作为锻炼身体的一种手段。实际上,体育的育人功能才是最本质的功能,正如教育家蔡元培所说 “夫完全人格,首在体育”。因此,我们不仅要重视体育强身健体的作用,更要发掘和弘扬体育的育人功能。
②体育的育人功能内涵丰富,关键是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
③首先是坚韧不拔的意志。体育是一项艰苦而愉悦的活动,在体育运动中,学生要迫使自己走出“舒适圈”,走向运动场,向自己的惰性、体力、运动技能发起一次次挑战,体育没有捷径,唯有奋发向上、积极进取、艰苦训练、坚持不懈,才能取得进步,获得成功的喜悦。
④其次是团结协作的精神。团体体育项目要求每个成员齐心协力,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优势和潜能,才能聚成强大的团队合力。学生们的文化课学习考验的是个人学习能力,而体育运动则可弥补学科教育的不足,打破以自我为中心、孤军奋战的格局,让学生拥有开放的心态和主动合作意识。
⑤此外还有遵守规则的意识。体育运动有明确的竞技规则。规则面前人人平等。每个参与者都必须遵守规则,服从裁判。因此,体育是学生规则意识培养的重要途径。
⑥总之,体育运动不仅有利于增强学生体质,而且对培育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团结协作的精神和遵守规则的意识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从体育中获得的这些品质和精神将使学生受用终身。
(选自《人民日报》,有改动)
19.选出下列对三则材料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 )(3分)
A.【材料一】中张超转身扶起徐涛并双双取得理想成绩,张超的表现完美诠释了什么是体育的育人价值。
B.【材料二】中酷爱乒乓球的朋友的话,表明了他更在意对乒乓球技术之美的享受。
C.【材料三】第一段引用教育家蔡元培的话,意在引出观点,同时充当道理论据。
D.赛场上必然有输赢,所以无论是参与者还是观看者,都不必追求胜负,要更多地感受那些赏心悦目的瞬间。
20.阅读【材料二】,完成下列问题。(6分)
⑴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了哪种论证方法 证明了什么观点
⑵仿写画横线的语句,使之与前面两句构成排比。
21.阅读【材料三】,简要写出选文②—⑥段的论证思路。(6分)
首先,⑴
接着,⑵
最后,⑶
22.综合【材料一】与【材料二】的内容,简要概括体育有哪些育人功能,并就其中一点谈谈某项体育运动对你的积极影响。(5分)
四、写作(55分)
23.假设现在你正坐在中考考场,请按要求写作。
三年前的你,刚刚掀开初中的帷幕,带着稚嫩,怀着憧憬……
两月后的你,挥别熟稔无比的师友,将要开启新的人生航程……
如果时空可以穿梭,面对“三年前的你”或“两月后的你”,此刻“坐在考场的你”会说些什么呢?请在两个“自己”中任选一个作为写信的对象,结合三年来的初中生活,给自己写一封信。
请先将题目“写给 (三年前/两月后)的自己”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要求:①要有真情实感;②自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③不少于6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⑤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署名一律用“小语”。
参考答案:一、1.自惭形秽;积攒;ní 2.D(“富丽堂皇”,多形容建筑物宏伟华丽或场面盛大、豪华。此处用来描写主持人,所用对象不正确) 3.C(A.搭配不当,“改善”改为“提高”;
B.语序不当,“发扬”与“继承”对调;D.句式杂糅,去掉“因为”或“原因”) 4.A
5.示例一 :忆袁老
意气风发西农大,
千磨万击克难题。
呕心沥血研不辍,
功勋卓著耀中华。
示例二: 幸福的稻穗
杂交水稻起西农,
呕心试验修正果。
世界人民吃饱饭,
禾下乘凉留遗愿。
6.选择C。理由:杨志一行人因为内部不团结,缺少合作,失了生辰纲。(或者“吴用一行七人精心策划、相互合作,劫取了生辰纲。”)示例二:选择D。理由:三打祝家庄中,孙立等人和宋江里应外合,顺利打下祝家庄。 7.(1)答案示例:同学们:提起小说,大家一定不陌生,那生动感人的故事内容,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一定给你们留下过深刻的印象。它们就像一部部生活的教科书,引领我们了解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陶冶性情,净化灵魂。既然这样,我们何不携起手来,再度走进那一片小说天地!接下来,“走进小说天地”综合性实践活动现在开始。 (2)武侠小说应该进入中学课本。因为衡量文学作品的高低标准不是作品的形式和题材,而是文学作品的内容、境界、思想、艺术成就等方面。金庸的小说,气魄宏大,境界宽广,作品采取了通俗文学的形式,思想内容一点也不俗。(可同意,也可不同意入选课本,要言之有理。) (3)能按题目要求组织语言即可。答案略。
二、8.(1)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2)凫雁满回塘;(3)豪兴徜徉,小园几许;
(4)寂寂江山摇落处;(5)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6)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二)9.(1)茂盛的样子;(2)陈列、摆开;(3)意趣、情趣;(4)命名,取名。
10.(1)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2)又幸好这里的百姓因年成丰收而欣喜快乐。 11. B(“凸显了作者政治失意、仕途坎坷的内心抑郁和苦闷”分析不当。“颓然”无“抑郁和苦闷”之意。) 12.都抒发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和寄情于山水来排遣愁怀的复杂感情。
三、(一)13.景物描写(环境描写),(1分)描写原坡上菊花怒放的美景,(1分)表现出朱先生对家乡大好河山的热爱,反衬朱先生因家乡也将沦陷而产生的悲愤。(1分) 14.自责激昂(或:自责赧颜/自责愧赧);咬指盖印(或:滴血盖印) 15.细节描写(动作描写)。(1分)通过一系列动作,写出了朱先生受到爱国将士激励,准备书写,自我镇定的过程,(1分)表现了朱先生对为抗日将士题字的认真郑重。(1分) 16.①突出“中条山”特殊的战略位置,暗示日军侵华形势的严峻;②推动情节的发展,促使朱先生下决心题字慰英雄,使小说波澜起伏;③凸显人物形象,表现出朱先生和鹿兆海深挚的爱国之情和刚烈的民族气节。(每点1分,共3分)
17.①他爱憎分明,(2分)他痛恨的,极尽挖苦之能;他敬佩的,又极尽支持之力。(2分)②他坦诚真挚,(2分)在发现误会鹿兆海之后,真诚道歉。(2分)③他正直爱国,(2分)作为知识分子有心报国却力有不逮,唯有以题字来寄托他的赤子之心和忧国之情。(2分)(只要答到两点即可得4分) 18.答案要求:先分析每一处题字的丰富意蕴,再综合两处题字的方法意蕴。答案示例:砥柱人间是此峰:①表现了朱先生年轻时的雄心壮志;②对中国军人承担起抗击倭寇重任的敬佩。(2分,每点1分) 白鹿精魂:①指白鹿原不屈的精神品格;②对兆海在家国危亡之际奔赴关中行为的肯定;③对兆海抗日杀敌报国的勉励。(2分,每点1分,答两点即可)两处题字:①寄托报国之志;②对中华民族勇于斗争、敢于抵御外族入侵的讴歌。(答出一点即可得1分)
(二)19.D(根据材料二的内容判断,“不必追求胜负”理解错误) 20.(1)举例论证,(2分)以珍珠山山地自行车越野挑战赛许多参赛者的美好感受,具体论证了体育赛事包含着一种超越输赢的竞技之美。(2分)(2)示例:赛跑选手冲刺的脚步则展现着速度之美。(2分)
21.提出观点:要发掘和弘扬体育的育人功能,关键是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2分);从坚韧不拔的意志、团结协作的精神、遵守规则的意识三个方面论证观点(2分);总结强调培养体育精神的意义(2分)。 22.健全人格、拓展格局(1分);获得审美的体验(1分)。此题第二问为开放题,答案不唯一。有观点,有事实,有条理;语言通顺。(3分)示例一:运动可以使我获得审美体验,如游泳时我享受像鱼一样畅游的乐趣。示例二:原来我总是斤斤计较,打篮球时难免磕磕碰碰,但大家都不在意。篮球让我变得大度了,可见运动让我拓展了格局。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