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0张PPT)2024年1月24日15时24分,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区一家临街店铺发生火灾。接警后应急、消防、公安、120救援、当地政府立即赶到现场开展救援。当天20时50分,火灾现场救援结束。事故造成39人遇难,9人受伤。1月25日,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区“1·24”火灾事故新闻发布会召开,经初步查明,火灾由施工人员违规动火施工引发,已有12名相关责任人员在接受公安机关调查。新闻导入9.1 增强安全意识第九课 守护生命安全新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新课标已经发布,要求本课程围绕核心素养,体现课程性质,反映课程理念,确立课程目标。我们应从核心素养的角度来制定教学目标!道德与法治课程核心素养政治认同道德修养法治观念健全人格责任意识课程目标分析:七上 9.1 《增强安全意识》核心素养与学段目标:【法治观念】了解法律对生命安全的保障作用,树立规则意识并学会遵守规则。(参见2022版 新课标 P13)【健全人格】热爱生命、珍惜生命,懂得自我保护,远离伤害。理解个人与社会、国家和世界的关系,懂得自己的安全与他人、社会都有密切关系。(参见2022版 新课标 P14、15)生活小调查你知道这些安全标识是什么意思吗?活动一:新闻播报:南京223火灾事故案例描述: 2024年2月23日凌晨4时39分,南京市雨花台区明尚西苑6栋发生火灾,火灾由6栋建筑地面架空层电动自行车停放处起火引发。消防救援支队指挥中心接到报警后,立即调派20多台消防车赶赴现场处置,明火于当日上午6时左右被扑灭。火灾导致15人遇难,44人在院治疗,其中1人危重,1人重症,其余42人伤情较轻,所有患者生命体征平稳。请你分析火灾发生的原因。从中能得到什么启示?1.增强安全意识的原因。①生命安全是维系人的生命存在的条件和保障,也是我们创造和享受一切美好的前提。②在日常生活中,突如其来的灾难、事故可能会危害人的生存、健康和幸福,甚至会毁灭鲜活的生命。③安全与每个人息息相关,我们所做的事情不仅影响到自己,也影响着他人。 我们用心对待和做好事关安全的每一件事,既是对自己的生命安全负责,也是对家庭和社会负责。活动二:生活观察你如何看待上述同学的说法和做法?小明:我的游泳技术很好,我不会在河里溺水的。小华:学校实验室的墙上贴着安全须知,虽然我没有认真读过,但也没有出过事。小丽:我去电影院看电影,入场后先查找安全疏散通道的标识。酒驾的最新检验标准的实施,是不是对我们自由的限制?我们如何看待“酒驾”禁令?活动三:树立规则意识2023年12月5日,国家标准全文公开系统发布公告,酒驾的最新检验标准正式出台。这一新标准2024年3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正式实施,旨在进一步提高道路交通安全水平,减少酒驾事故的发生。新标准更加严格、更加准确、更加公正,斩断喝酒开车的任何侥幸心理。活动四:增强风险意识面对这些安全隐患,我们应该如何加以预防呢?“小习惯”成为“大隐患”日常生活中一些错误的“小习惯”往往会成为引发家庭住宅火灾的“大隐患”。如手机充好电后不拔充电器、电动车进楼入户充电、烟头乱丢等。平日里大家一定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风险意识,一个不经意的动作就有可能酿成一场损失惨重的火灾。这一案例给我们带来什么警示?电动车因其轻巧方便的特点,已成为大众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但电动车引发火灾的事件频发。2024年2月23日4时39分,南京市雨花台区某小区发生火灾,造成15人死亡,44人受伤。经初步分析,火灾为6栋建筑地面架空层停放电动自行车处起火引发。这一案例给我们带来什么警示?①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牢固树立安全意识,对那些可能会对自己或他人造成伤害的外在环境、人为侵害有所警觉和戒备,保护好我们的生命。②树立规则意识,自觉遵守规则。③增强风险意识,远离危险。④安全与每个人息息相关,我们所做的事情不仅影响到自己,也影响着他人。我们用心对待和做好事关安全的每一件事,既是对自己的生命安全负责,也是对家庭和社会负责。2.增强安全意识的要求。①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牢固树立安全意识。②树立规则意识。③增强风险意识。活动五:小组活动之角色扮演:假期将至,学校给同学们发了一份安全提示。小组模拟班主任角色,思考你需要从哪些角度嘱咐同学们注意假期安全?要求:限时3分钟,做好记录,派小组代表总结讨论结果。1.不食用无生产日期、无质量合格证、无生产厂家的食品,不食用变质、过期食品。2.不攀爬窗户和阳台护栏,不往窗外扔东西,不在窗台和护栏边沿摆放可能坠落的物品。3.不爬野山,不游野泳,不去尚未开发、开放的景点旅游。4.严禁驾驶电动自行车和摩托车,不乘坐无牌、无证、超载、超速等非法营运或存在安全隐患的交通工具,不携带危险品乘车乘机。5.不轻信网友,更不要擅自与网友会面;注意防范游戏充值诈骗、冒充好友诈骗等情形。假期安全提示:9.1增强安全意识增强安全意识的原因增强安全意识的要求牢固树立安全意识树立规则意识增强风险意识1.七年级学生小明说:“超市、博物馆、电影院等公共场所,都有安全疏散通道的标志。只要到这些场所,我就要先找这些标志。”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没有必要,这些场所不会发生安全事故B.有必要,这是安全意识强的表现C.有必要,这样就能确保我们的生命安全D.没有必要,只要发生安全事故,跟着人流走就行B达标检测32.北京中小学巧妙设计“大课间”,让学生动起来、玩儿起来。有的学校开展足球联赛、篮球联赛;有的学校进行自主开放式校园内越野跑;有的学校设计“超长课间”,因地制宜,到山上开展体育运动。将学生“放飞”于大课间,有利于学生( )A.敬畏生命,学会关爱他人生命B.珍爱生命,养成健康生活方式C.养护精神,避免产生负面情绪D.守护生命,掌握自救自护方法B33.守护生命首先要关注自己的身体,关心自己身体的状况,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下列行为符合上述要求的是( )A.体育考试结束,放弃一切锻炼B.时常吃点药物,预防疾病发生C.追求苗条身材,经常不吃早餐D定期参加体检,有病及时就医D34.此前,一则“为生命接力,与时间赛跑”的消息刷屏,感动了无数人。沿途车辆为疾驰的救护车上演了一场教科书式的让行。这表明( )A .掌握自救知识,提高自救能力B .增强安全意识,加强自我防范C .生命是宝贵的,避免不法侵害D .坚持生命至上,守护生命健康D实践性作业:请大家回家后,和家人一起检查家中的安全隐患,并记录下来。同时,思考一下,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可能存在安全隐患,我们应该如何避免这些危险。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