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3张PPT)第三课 与世界紧相连3.2与世界深度互动兼收并蓄 交流互鉴壹中国的影响贰目录CONTENTS中国正在以文明古国的智慧和新兴大国的责任,对当今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中国同世界的关系越来越紧密。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稳定也离不开中国。★观看视频《奥运会开幕式中国代表队入场》这是与世界深度互动的最好体现吗 每年的全国两会都会吸引众多外国媒体的关注。外国记者聚焦中国,从不同角度对中国发展进行采访报道。纵观近年来两会新闻采访的变化,我们可以用几个“多”概括:关注两会的外国媒体、外国记者数量越来越多;用汉语提问的外国记者越来越多;从新闻发布会到团组审议、分组讨论再到“部长通道”,外国记者可以采访的对象越来越多。两会平台让“中国声音”通过全球 媒体的镜头和话筒传遍世界,也让世界看到一个真实、开放和自信的中国。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外国记者来中国报道两会? 你怎么看待两会上的这些“多”?中国国际地位不断增强,对世界的影响越来越大,更多的国家想了解中国迅速发展的秘诀,感受中国发展进步强劲脉搏,分享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壹中国的影响★观看视频《外国人过中国春节》春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今天越来越多的国家庆祝中国春节。你怎么看待这一现象 在国际舞台上,你还感受到哪些中国文化的影响 1.中国文化对世界的影响随着中国的发展,中国文化对世界的影响越来越大。在中国与其他国家的深度互动中,外国人有更多的机会、更强烈的意愿,接触、体验和认识中国文化,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接受中国文化的熏陶。 近年来,中国铁路特别是高速铁 路快速发展得到世界的认可。截至 2021 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5万千米, 其中,高速铁路营业里程达到4万千米, 超过世界高速铁路总里程的三分之二, 是当之无愧的“世界冠军”。现在,高速 铁路已经成为一张亮丽的“中国名片”。 中国铁路积极走出国门,在国际 市场上推出中国的高速铁路项目。2016 年,中国在印度尼西亚的首个高速铁路项目——雅万高速铁路正式开工。这条铁路的建成将极大方便当地民众出行,也 将拉动印度尼西亚的冶炼、制造、基建、电子、服务、物流等配套产业发展,增 加就业机会,推动产业结构升级。这一项目展示了我国高速铁路建设的实力,在 我国高速铁路发展道路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中国高铁走出国门,对中国与世界分别意味着什么? 走出国门的“中国名片”还有哪些呢?★中国高铁走出国门,对中国与世界分别意味着什么 ①中国把握发展机遇,积极参与全球化;②有利于把中国的商品、产业、文化思想等传播出去,助推中国经济发展。对中国:对世界:为越来越多的国家提供更多更好的技术和设备,造福全世界人民,促进世界经济腾飞和发展。★走出国门的“中国名片”还有哪些 名片一:中国航天名片二:中国交通名片三:中国桥梁名片四:中国电商2016年是航天事业创建60周年。从这一年起,每年的4月24日被设立为“中国航天日。”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速公路隧道——雪山一号隧道中国公路隧道之最——秦岭终南山公路隧道世界单条运营里程最长高铁——京广高铁……世界第一高桥:北盘江大桥拥有7项世界第一:赤石特大桥“现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港珠澳大桥……双11:全球网购狂欢节!跨境电商:足不出户,买遍全球!农村电商:深入寻常百姓家!……Ⅱ.中国正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新的活力中国正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新的活力。中国向世界其他国家出口物美价廉、丰富多样的日常生活用品;为越来越多的国家提供更多更好的技术和设备;通过向国外投资,帮助急需发展资金的国家把握发展机遇……中国日益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引擎与稳定器。(中国对世界经济影响的表现)中国通过自身经济的发展,不仅使数亿中国人摆脱了贫困,也使全球经济增长更加包容。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报告显示,中国对全球减贫的贡献率超过70%。同时,中国着眼于“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共建“一带一路”,将其建成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创新之路、文明之路,同一大批国家的联动发展,使全球经济发展更加平衡。材料体现了我国的什么作用?Ⅲ.中国正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是世界格局中的重要力量,正以新的发展理念、务实的行动推动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进程。中国 秉持“和而不同”的思想以及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 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坚持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使世界向着公平公正、多元共治、包容有序的格局发展。(中国对世界政治格局的影响)Ⅳ.中国构建全球治理体系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影响中国关于构建全球治理体系的探索与实践,为人类思考与建设未来提供了新的路径,得到广泛认同,越来越多的国家参与其中,共同行动,这将对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一、中国的影响1.中国文化对世界的影响2.中国正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新的活力3.中国正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4.中国构建全球治理体系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影响贰兼收并蓄 交流互鉴★观看视频《文明交流互鉴》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人类创造了各种文明。以上文明成果分别属于哪个国家? 我国在发展过程中学习借鉴的不同文明成果有哪些?Ⅰ.我们要学习和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文明的内涵:①文明包含着人类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积累的宝贵经验,是世界各国各民族对人类作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②我们要学习和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坚持以我为主,兼收并蓄。从历史上看,中华文明正是在于世界文明持续不断的交流互鉴中发展壮大的。西汉张骞两次从陆路出使西域;唐代对外通使交好的国家达七十多个,来自各国的使臣、商人、留学生云集长安;十五世纪初,明代著名航海家郑和七次远洋航海,到达东南亚很多国家,远抵非洲东海岸的肯尼亚,留下了中国同沿途各国人民友好交往的佳话;明末清初,中国人积极学习科技知识,欧洲的天文学、医学、数学、地理学知识纷纷传入中国,开阔了中国人的视野。当今世界,中外文明交流互鉴更是频繁展开。世界其他文明也在汲取中华文明的营养之后变得更加丰富。中外文明交流互鉴有何深远的意义?Ⅱ.中华文明在交流互鉴中发展中华文明在交流互鉴中发展。中华文明是在中国大地上产生的文明,也是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而形成的文明。中国积极主动地与世界各国交往,从不同文明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不仅有助于自身文明的发展,而且能够推动世界文明的进步,与其他文明携手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各种问题。汽车来自西方,汽车文明也起源于欧美。当今各国都认识到,汽车文明不仅表现为拥有众多大名鼎鼎的汽车品牌、良好的道路设施、完善的交通法规,而且表现为对“人与汽车”关系的独到认识与理解。行人优先是驾车人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在没有红绿灯的路口,驾车人要提前减速,让行人先行;不与行人抢行,不按喇叭催促行人;遇到雨天,减速慢行,以防泥浆溅到行人身上……。汽车文明体现在哪些方面 根据你的经验,说一说文明出行还体现在哪些方面。Ⅲ.文化交流互鉴应领略不同文明中的人文精神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对其他文明的学习,不能只满足于欣赏物件的精美,更应该领略其中蕴含的人文精神。世界各国应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共同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二、兼收并蓄 交流互鉴1.我们要学习和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2.中华文明在交流互鉴中发展3.文化交流互鉴应领略不同文明中的人文精神课堂小结中国的影响中国文化对世界的影响中国正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新的活力中国正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构建全球治理体系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影响与世界深度互动兼收并蓄 交流互鉴我们要学习和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中华文明在交流互鉴中发展文化交流互鉴应领略不同文明中的人文精神课堂小练1.2023年12月22日,第七十八届联合国大会协商一致通过决议,将春节(农历新年)确定为联合国假日。许多国家和地区把春节作为法定节假日,全球约1/5的人口以不同形式庆祝春节。这表明( )A.中华文明的传播力和影响力越来越大B.中华文化吸收外来,面向未来C.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D.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A2.近年来,海外“春节热"不断升温。据不完全统计,近20个国家将春节作为法定节假日,全球约1/5的人口以不同形式庆祝农历新年。2023年12月22日,第78届联合国大会协商一致通过决议,将春节(农历新年)确定为联合国假日。这说明( )①中华文化影响力感召力不断增强 ②春节为文明的交流互鉴架起桥梁③春节是世界各国人民共有的节日 ④中华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B3.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开幕式上提出:“中国和非洲占世界总人口的三分之一,没有中非的现代化,就没有世界的现代化。”构建中非命运共同体能够( )①彻底解决双方面临的一切问题 ②消除双方矛盾,促进共同发展③加强交流对话,互鉴促进发展 ④加强中非合作,达到互利共赢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D4.2023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10年间,我国与15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0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拉动近万亿美元投资规模,为共建国家创造42万个工作岗位,让近4000万人摆脱贫困。由此可见( )A.我国对外开放坚持以“走出去”为主B.国际竞争需要遵循一定的国际规则C.中国正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新的活力D.我国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领导者C5.在2024年9月22日国际论坛上,一位匈牙利学者提出,在世界经济版图中,中国已转变为全球科技创新的重要策源地和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源,而不仅仅是出口传统的小商品、家电、日用品等。各国消费者发现,中国企业生产的许多高科技产品品质一流,具有价格优势、服务优势,电动汽车即是突出例子。上述材料说明( )①企业是推动社会创新的生力军②中国人民通过改革开放过上了幸福美好的生活③中国式现代化汇聚了无穷力量④中国已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B谢感您的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