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考历史(统编版)一轮复习《中外历史纲要》(下)第32讲 中古时期的的欧洲 讲义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年高考历史(统编版)一轮复习《中外历史纲要》(下)第32讲 中古时期的的欧洲 讲义

资源简介

2025年高考历史(统编版)一轮复习
第32讲 中古时期的的欧洲 讲义
阶段特征:
总体特征:
5—14世纪一般被称为“中古时期”。世界各国逐渐过渡到封建社会。
具体表现:
1.政治上:欧洲从王权、教权和城市自治并行,到拜占庭和俄罗斯两大帝国得以发展;在亚洲,西亚的阿拉伯帝国和奥斯曼帝国先后成为地跨三大洲的大帝国;南亚的笈多帝国和德里苏丹国先后兴起;东亚的日本和朝鲜学习唐制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国家;在非洲,以加纳、马里和桑海为代表的古国先后兴起;玛雅、阿兹特克和印加文明则是美洲印第安文明的代表。
2.经济上:西欧封建庄园盛行,城市工商业经济繁荣,天主教会是最大的封建主;亚欧帝国的工商业经济发达,城市繁荣,商贸往来频繁;古代非洲和美洲均培育了一些重要的农作物,但经济总体落后。
3.思想文化和科技上:区域文化特色鲜明。西欧城市大学得以发展,但天主教会控制着人们的精神生活;亚非欧文化各有特色,都城往往成为文化交流中心;东亚的日本和朝鲜逐渐成为“中华文化圈”的组成部分;美洲的三大印第安文明均创造了辉煌的文化成就。
课标要求:
通过了解中古时期欧洲的不同国家、民族、宗教和社会的变化,认识这一时期各区域文明的多元面貌。
近三年的全国和地方高考题:
年份 试卷 考点
2024 甘肃卷 中世纪的巴黎大学
湖北卷 中世纪欧洲城市的发展
山东卷 中世纪的欧洲行会
浙江卷1月 中世纪的欧洲文化
北京卷和湖南卷 拜占庭帝国文化
2023 浙江卷 罗马法
全国新课标卷 拜占庭的兴衰
湖北卷 西欧封建庄园;近西方的法律制度渊源
北京卷 中世纪城市自治
2022 浙江卷 罗马法
辽宁卷 王权的加强
海南卷 中世纪城市自治
命题分析:
1.考查知识点:中古西欧的城市、拜占庭帝国及罗马法,欧洲的庄园经济等;
2.考查形式:以选择题为主,非选择题主要考查中西对比,重视儒家文化圈产生的影响。
备考建议:
重点关注:中古西欧的政治、经济,中古西欧的城市自治、拜占庭帝国及罗马法等。
理解欧洲封建社会的主要特征,王权的加强和基督教会的地位。
时空定位及主要内容:
主要内容:
考点1:西欧封建社会
考点2:中古西欧的王权、城市与教会
考点3:拜占庭与俄罗斯
教学过程:
概念解析:
中古时期 (世界历史上的5—14世纪一般称为“中古时期”)
1.中古时期:
世界历史上的5--15世纪一般称为“中古时期”。
欧洲地区:指欧洲的封建社会,分西欧和东欧。
2.中世纪:
(约公元476年-公元1453年),是欧洲历史上的一个时代(主要是西欧),自西罗马帝国灭亡(公元476年)到东罗马帝国灭亡(公元1453年)的这段时期。另有说法认为中世纪结束于文艺复兴时期。“中世纪”一词是15世纪后期的人文主义者开始使用的。
3.历史分期:
考点1:西欧封建社会
(一)形成的背景:
1.西罗马帝国灭亡;
2.在罗马帝国的废墟和日耳曼人迁徙后建立的一系列王国基础上,5—15世纪,西欧进入封建社会。
(二)主要特征(内容):
1.政治:封君封臣制度
(1)含义:
地方领主为其家族和亲兵提供土地作为给养,授予土地者为封君,领取土地者为封臣。
(2)背景:
①社会:社会动荡;
②经济:自然经济的产物(自给自足);
③现实:8世纪后逐渐与封土联系在一起;
④日耳曼民族传统。
(3)内容:
①地方领主为其家族和亲兵提供土地作为给养。授予土地者为封君,领取土地者为封臣;
②封臣效忠封君,主要义务是服兵役;
③各级封建主都是土地事实上的占有者,享有土地上的司法、行政和经济等各种权力。
(4)特点:
①以土地为纽带;
②层层分封,等级森严;
③不可越级统治,层级间相对独立,王权相对有限(只对直接分封的上一级效忠);
④契约关系,双向权利义务。
问题思考: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你如何评价欧洲的封君封臣制度。
材料一 在这民生凋敝、暴力肆虐、劫掠横行的时代,地方的力量就是最有效的力量。……地方自治虽然并不意味着王权的丧失,但却意味着国王“声称”拥有的权力通常比他实际拥有的权力更大。
——《欧洲中世纪史》
材料二 国王、皇帝或教会等理论上的所有者往往不能对其领土实行有效管辖 ,而直接行使管辖权的当地贵族又具有相当大的独立性, 这就很容易引起国王与贵族 、王国政府与地方诸侯之间,以及贵族、诸侯之间争夺权力的斗争。
——许二斌《中世纪欧洲战争起因类型计量分析》
材料三(西欧)在封建主义制度下,没有一个人是之高无上的统治者。国王和百姓、领主和封臣都共守一种契约。每个人都对他人负有某种义务。如一人违约,义务也就中止。如果一个封臣拒绝履行他应尽的义务,国王有权强制执行。如果一个国王侵犯了封臣的权利,封臣们也可以联合起来反对他。封臣们组成国王的议事会,国王应按封臣们的劝告行事。如果封臣们认为国王滥用他的权力,可以对他进行限制。
——(美)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提示:
(1)积极:
①国王或皇帝是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与各级封建主联系起来,成为西欧社会的统治阶级。
②有利于封建农奴制的推行,促进西欧封建经济的发展。
③给王权加强提供了合法性,孕育统一的力量。
④体现出契约精神、有限王权,是近代社会契约论的理论渊源
(2)消极:
①封建主在各自的领地内独立行使权力,政治上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分裂割据局面;
②导致西欧王权软弱(被封臣和教会分走)。
能力提升: 欧洲封君封臣制与中国分封制的比较。
2.经济:庄园与农奴制度
(1)庄园概念:
指乡村的田园房舍。中世纪出现带有防御设施的庄园宅邸,大厅为庄园主的会议厅和佃户集会的场所。
(2)庄园性质:
是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
(3)庄园兴衰:
9世纪逐渐流行,11世纪遍布欧洲,14世纪后衰败。
(4)庄园构成:
(5)庄园特点:
①经济上:自给自足,相对封闭;
②政治上:拥有自己的法庭,维持社会秩序;
③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政治单位;
④领主(封建主)是庄园的实际统治者。
(4)评价:
积极:
①经济:促进农业发展,为封建社会提供经济基础;
②政治:维持基层秩序。
消极:
①带有相对独立性,很大程度上导致中古西欧的割据状态,阻碍王权的强化;
②对佃户剥削较重,容易引起佃户的反抗。
历史解释: 庄园法庭
审判依据:习惯法或村法;
评价:庄园法庭维护了领主的利益,维护庄园的秩序;自由农、农奴可以利用法庭维护自身利益,在一定程度上限制领主特权。
知识链接: 农业庄园式劳作 (选择性必修2)
1.背景:
生产力不够发达,国家权力弱而割据权力强。
2.特点:
①众多奴隶或农奴在庄园的土地上集中劳作,
劳动者被束缚在土地上,生产力低下。
②经济生产市场化程度低,劳动者人身依附于庄园主。
3.代表:
(1)罗马的大型奴隶制庄园;
(2)中古西欧大量农奴或农民在领主的庄园中服劳役;
(3)中国魏晋南北朝时的坞堡,除军事作用外,也带有庄园经济的色彩。
问题思考: 中世纪西欧农民与中国古代农民有什么区别?
问题探究: 根据材料,比较农奴和奴隶的异同,说明中古时期西欧生产关系的变化。
材料一 它(庄园)承袭了罗马的大地产,但和罗马大地产不同的是。庄园由农奴…而不是奴隶耕种。在现代意义上,农奴无疑是不自由的……但他们耕种分到的土地用以谋生,而且通常不能加以剥夺,所以他们的处境比奴隶好得多。……更重要的是,尽管许多农奴的命运肯定相当艰难,但他们很少完全听凭他们的领主随意支配打发。
——[美]罗伯特·E·勒纳等著,王觉非等译《西方文明史》
材料二 与古代的奴隶身份相比,农奴的地位稍为高些。农奴的日常生活要遵守村社的习惯,他在村社有发言权。最重要的是这些习惯保证了他拥有自己土地的权力,并且可以把土地传给继承人。
——【美】布莱恩·蒂尔尼 西德尼·佩因特《西欧中世纪史》
提示:
(1)不同:
①奴隶没有人身自由,没有法律地位,所生产的一切都必须全部交给奴隶主。
②农奴虽然被土地束缚,必须向地主缴纳一定的赋税,但受法律保护,被法律承认,有私有财产。
(2)相同:
在法律上都是非自由人,都受到奴隶主或农奴主的压迫。
(3)说明:
①农奴比奴隶更有生产积极性,有利于西欧社会生产的发展;
②奴隶制经济向封建经济转变,生产关系进步。
3.思想:基督教占统治地位
(1)概况:
(2)影响:
①教权和王权并立的二元权力体系,相互竞争有纠结渗透,王权受到教权的制约,很难形成专制集权;
② 因文化受到教会控制(神学与科学是对立的),科技少有成就;
③后期随着资本主义工商业经济的发展和思想的解放,推动宗教改革,王权逐步得到强化。
知识链接: 中古西欧文化 (选择性必修3)
(1)宗教:
①成绩:《圣经》及神学。
②地位:基督教文化的载体。
③评价:
A.局限:维护基督教会、封建主统治。
B.进步:思维方式源自古希腊哲学,利于西欧思想文化的传承、发展。
(2)文学:
①骑士文学:反映骑士阶层的道德和理想(《罗兰之歌》);
②市民文学:叙述市民家庭的悲欢离合(《列那狐的故事》)。
(3)科技:
因文化受到教会控制(神学与科学是对立的)。
考点2:中古西欧的王权、城市与教会
中古西欧的王权强化 (政治新变化)
材料一 在西欧城市重新兴起和工商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市民阶层形成了,市民反对封建割据,反对领主特权,支持国家统一和王权强化。
——摘编自《世界中古史》
材料二 14至15世纪,大西洋的经济开始活跃,并引起系列的社会变化,以英国为例,玫瑰战争从根本上削弱了封建势力,实现了国内政治的统一,伦敦成为国内统一市场的中心,以伦敦方言为基础的英语逐渐在全国范围内通用。1485年开始的都铎王朝非常主义强化王权势力,这些都有效地维护了社会的稳定。从1337年到1453年,英法爆发了百年战争,战争强化了正在生长的民族意识,也使两国的疆界逐渐明确,由此诞生了最初的民族国家。
——钱乘旦《欧洲文明:民族的融合与冲突》
1.原因:
(1)国王作为国家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被视为最高的领主,拥有高于一般封臣的权力;
(2)工商业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形成;
(3)民族意识的觉醒。
2.概况:
①英格兰:(议会君主制)
国王在与贵族的斗争中强化权力,15世纪晚期都铎王朝逐步形成了较为强大的王权。
②法兰西:(等级君主制)
国王借助通婚和征服等手段,到15世纪晚期基本完成统一,王权得到强化。
③西班牙和葡萄牙:
15世纪末,经过“收复失地运动”,在伊比利亚半岛形成了西班牙和葡萄牙。
知识链接: 英国的议会君主制 (选择性必修1)
(1)背景:
13世纪初,英王约翰奉行的内外政策失败,遭到贵族、骑士和市民反对。
(2)确立:
13世纪初《大宪章》。其内容:
肯定了国王的的地位和人身的神圣不可侵犯。保障封建主的特权,并适当照顾骑士和市民的利益。
(3)形成:
13世纪中后期多次召开议会,议会权力不断加强。
14世纪中期,进入议会君主制时期。
(4)特点:
①国王通过议会寻求支持;
②议会以向国王请愿的形式要求国王改善统治。
(5)影响:
①运用契约和法制的手段,限制了国王的权力,保障了贵族的权利。
②逐渐形成了有限王权的政治理念(王权受议会、法律、各级代表等制约)。
历史纵横: 英国议会的起源
在英国,“议会”一词最初的含义是“谈话”,本指国王与贵族交谈和谈判。1215年,因国王约翰随意征税,贵族起兵反抗,迫使约翰签署《大宪章》。《大宪章》调整了封君与封臣的关系,有助于封建统治的稳定。1264年和1265年,英国国两次召开议会,其中1265年的议会代表中,除教俗贵族和每郡两名骑士外,各个自由市也派两名市民参加。到1295年,骑士和市民出席议会得到普遍认可,此后的议会都以该年的议会为榜样,那届议会因此被后世称为“模范议会”。1343年,议会分为上、下两院。上院由贵族组成,下院由骑士和市民组成。两院独立议事,广泛参与政治、司法、立法和财政活动,成为中古英国的重要机机关。
3.影响:
(1)政治:
①结束政治混乱和割据状态,国家逐步走向统一;
②王权集中国家的出现,一定程度上削弱基督教会对西欧国家的控制,为西欧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③在加强王权的斗争中,法国和英国出现等级代表制,成为西方近代议会制度的起源。
(2)经济:
④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兴起与发展;
⑤葡西王权的加强,为新航路的开辟提供了重要支持力量。
概念解释: 民族国家
15世纪欧洲开始形成的以君主为核心、民族为基础,有统一明确疆界的中央集权的国家。该国家形态的特点是由单一民族或多民族组成,主权独立,有确定的领土疆域、统一的国内市场和国民经济,有全民族通用的语言和国民的文化认同等。专制王权国家可看作是民族国家的早期形式,但专制王权国家主权在君,疆域不定,二者不能等同。
(二)城市的兴起:(经济新变化) 阅读教材,填写下表
知识拓展: 大学
1.概念:
“大学”一词本义是指一个团体或行会。最初与中世纪城市中的手工业行会和商人行会的性质是一样的。不同的是,大学是由教师或学生组成的保护自身权益的团体,后来逐渐用来指专门的教育机构。
2.种类:
一般有四个学院:神学院、法学院、医学院和艺学院。神学、法学和医学都是专科院系,以专门职业为取向。完成艺学院学习后,才能进入到自己选择的专业领域去进修。西欧早期的大学有博洛尼亚大学、巴黎大学和牛津大学等。意大利北部博洛尼亚大学,是以学生组成的社团为基础建立起来的,社团得到教会的支持,掌握了学校的管理权,负责任免教师,监督教学计划。对学生成绩的评估和学位的授予,则由资深教授掌控。
3.背景:
11世纪之后,由于欧洲商业的复兴和城市的发展,基督教教育的社会经济基础逐渐动摇,人们厌倦了禁欲主义教育,向往和追求新的教育理想。
4.课程:
(1)基础课程:文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天文和音乐
(2)专业课程:法学、医学和神学
5.影响:
打破了教会垄断教育的局面,开始教育世俗化的历史进程,或多或少的反映了社会的需要,体现社会进步和教育革新。但没有从根本上摆脱基督教会的束缚。
能力提升: 比较中、西方封建社会城市的不同。
(三)教会的衰败(文化新变化)(结合选必1 )
王权的强化、罗马教廷的腐败等因素使教会的影响力逐渐下降。
问题探究: 分析“中古西欧是黑暗的还是光明的”?并说明你的理由。
提示:
(1)黑暗:
①政治:封君封臣制度,长期割据;教权高于王权,王权与教权既结合又有矛盾;
②经济:封建大庄园和农奴制,相对封闭独立;
③思想:基督教成为西欧统治思想,控制西欧文化教育和精神生活,束缚人性。
(2)光明:
①政治:王权加强,集权民族国家逐渐形成;
②经济:城市工商业经济繁荣,追求自治;
③思想:大学的兴起、教育与学术出现新气象,思想解放。
西欧中世纪在缓慢发展中孕育着新的因素,即将迈入资本主义发展轨道。
知识链接:
选择性必修1:
1.中古时期的选官制度 P34
(1)社会管理主要依靠教士和封建领主。
(2)后来国王挑选亲信,赐予官职,类似于国王和权贵仆从。
2.西欧封建社会的基层治理 P104
(1)庄园:基层单位
由庄园主或管家管理庄园事务,负责组织生产,征收地租,并主持庄园法庭的审判,裁决纠纷。
(2)城市:
①国王或领主那里获得特许状,享有不同程度的自由。
②手工业者或商人组成行会或商会,行会或商会上层分子把持城市政权,行使城市治理的职责。
(3)基督教会:发挥了重要作用。
选择性必修2: P80
历史上的疫病
(1)鼠疫
①时间:6世纪时
②地点:地中海沿岸
③影响:大量人口死亡,造成拜占庭帝国人口锐减一半。
(2)“黑死病”
①时间:
14世纪时,欧洲鼠疫大流行
②由来:
由于患者身上出现众多黑斑,故称为“黑死病”。
③影响:
流行3个世纪,欧洲人口死亡过半,导致劳动力短缺,生产停滞,欧洲许多地区发生严重饥荒。
选择性必修3: P23
中古西欧文化——以基督教文化为特征
(一)表现:
1.宗教神学:《圣经》
(1)地位:基督教文化的载体。
(2)局限:维护基督教会、封建主统治。
(3)进步:思维方式源自古希腊哲学,利于西欧思想文化的传承、发展。
2.文学:
(1)很多素材来自于《圣经》
(2)骑士文学和市民文学:反映了封建时代和城市复兴时期的社会生活;
3.科技:
少有成就:因文化受到教会控制。
(二)评价:
消极:中古西欧文化受到教会控制,少有科学成就;
积极:继承了古代希腊、罗马的哲学、法律和科学知识传统,为后来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科学革命奠定了必要的基础。
考点3:拜占庭与俄罗斯
(一)拜占庭帝国(395-1453年)
1.建立:
又称东罗马帝国。西罗马帝国灭亡后,东罗马帝国继续发展。首都拜占庭位于欧洲东部,领土曾包括亚洲西部和非洲北部。是古代和中世纪欧洲最悠久的君主制国家。帝国的首都为新罗马(即君士坦丁堡)。因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为古希腊殖民城邦拜占庭旧址,又称拜占庭帝国。
2.兴盛:
①经济:帝国境内工商业发达,都城君士坦丁堡是当时欧洲最大最重要的城市,成为沟通东西方的桥梁;
②领土:一度扩张到北非和意大利等地;
③法律:查士丁尼在位期间编订《查士丁尼法典》,使罗马法成为系统、完整的法律体系,它与同时或稍后编纂的《法学汇攥》、《法理概要》、《新法典》合称《罗马民法大权》。
3.衰落:
(1)原因:
①连年征服战争严重消耗了拜占庭的资源;②6世纪中期之后,由于游牧部族的冲击和内部矛盾,帝国陷入混乱。
(2)表现:
①7世纪中后期,阿拉伯人占领了从叙利亚到北非的大片土地,仅保有小亚细亚和巴尔干半岛等地区;
②13世纪初,西欧封建主组建十字军东征,占领了君士坦丁堡和拜占庭的大部分领土。
4.灭亡:
1453年,拜占庭首都君士坦丁堡被奥斯曼土耳其攻陷,帝国灭亡。
知识链接: 拜占庭文化 选择性必修3:
1.背景:
395年,罗马帝国分裂;1054年,基督教分裂;地处欧、亚、非交界处(基督教文化、古希腊罗马文化、西亚和北非文化)
2.文化成就:
(1)法律:《罗马民法大全》——评价:①为传承罗马法做出了贡献;②对欧洲的法学思想和法制的发展影响深远;③是拜占庭文化的标志性成就。
(2)文献:保存了大量希腊古典书籍——为意大利文艺复兴提供了条件
(3)建筑:圣索菲亚大教堂(罗马式穹顶)
3.特点
(1)独特性、包容性、开放性
(2)与宗教密切联系
(3)融汇东西方文化
(4)继承了古代希腊、罗马文化
知识扩展: 古代罗马的法律制度 (罗马法)
1.共和国早期:习惯法
指未被政府明确承认而被一般人接受并默认为社会生活中相互关系之规则的法律。(其缺点是:未以文字符号形式表现出来,具有很大的伸缩性、不确定性和随意性)。
2.公元前5世纪中期:成文法
指由国家特定机关制定和公布,并以规范性文件形式表现出现的法律。(包括《十二铜表法)、公民法、万民法、《民法大全》等)。
(1)第一部成文法:《十二铜表法》
内容广泛、法律条文明晰,审判、量刑皆有法可依;保留了大量落后的习俗;注重诉讼程序;诉讼程序僵化;注重维护私有财产权和贵族利益;是古罗马第一部成文法;基本上是过去未成文习惯法的汇编。是平民反对贵族斗争的产物,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随意解释法律的特权,保护了平民的利益。
(2)公民法:
公元前3世纪之前的只适用于罗马公民的罗马法律,也称市民法。其特点是注重形式、程序繁琐、侧重于国家事务和法律程序;对于私有财产的保护不太完善;具有狭隘性。
(3)万民法:
适用于罗马帝国境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是罗马帝国统治范围内的国际法。随着罗马对外扩张,版图的扩展、国际交往的扩大、商品经济和贸易的发展,仅适用于罗马内部的公民已经无法适应新变化。主要内容是调整财产关系,规定奴隶制度和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提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障子女财产权和婚姻中的妇女地位。
3.《民法大全》(《查士丁尼民法大全》):
6世纪,查士丁尼在位期间编订的《查士丁尼法典》,使罗马法成为系统、完整的法律体系;它与同时或稍后编纂的《法学汇纂》《法理概要》《新法典》,合称《罗马民法大全》。
4.自然法:
罗马法学家西塞罗提出,被誉为“自然法之父”。具体含义:
(1)自然法不是具体的法律条文,而是一种法律观念。
(2)自然法是整个法律科学的思想基础和各种具体法规的指导原则,高于一切人定法和人为权力。
(3)自然法体系下,人人生而平等。这种人类自然平等的思想是对罗马法律实践的理论概括与升华,标志着罗马法学的高度成熟。
5.评价:
①有利于稳定秩序、巩固统治;
②对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和司法产生了重要影响。
局限性:实质上保障和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选择性必修1:法律的发展 P49-50(1)“日耳曼法”和教会法:
①中古时期,各日耳曼王国在记载和整理日耳曼人部落习惯法的基础上编纂了一批成文法,称为“日耳曼法”,作为庄园法庭审判的依据。
②教会也根据基督教神学,制定和颁布了教会法。
(2)“英美法系”:
①初建:12世纪前后,建立在习惯法基础上、全国普遍适用的法律在英国逐渐形成,这就是普通法。
②发展:13世纪,英国通过《大宪章》,确立了法律至上和王权有限的原则。
(3)“大陆法系”:
13世纪以后,随着王权的加强,法国统一法律的步伐加快,建立在罗马法基础上的法律体系日益成熟。
(二)俄罗斯帝国
1.发端:
(1)基辅罗斯:
9世纪建立,深受拜占庭帝国的影响;
一度是东欧最强大的国家,13世纪上半期,被蒙古征服,成为金帐汗国的臣属。
(2)莫斯科公国:
①兴起:16世纪初,以莫斯科公国为中心的统一国家建立,并向周围扩张。
②强盛:1547年,伊凡四世正式称沙皇,是近代沙皇俄国诞生的标志;
③结果:到17世纪末,俄罗斯成为地跨欧亚两洲的庞大帝国。
④民族:东斯拉夫人,诺曼人。后对外扩张形成多民族国家。
⑤宗教:最初信仰多神崇拜,10世纪末,皈依基督教,并宣布其为国教。
历史解释: 伊凡四世改革
(1)内容:
①颁布新法典,改组中央机关,镇压大贵族,巩固和强化了中央集权;
②实行“特辖领地制”:把全国划分为特辖区和普通区;特转区包括工商业发达的城市、中部和南部的富庶地区,以及军事战略要地,由国君直辖。特辖区的土地被分封给小贵族;③组成“特辖军团”:成为国君与大贵族斗争的得力工具。
(2)影响:
伊凡四世改革巩固了中央集权并促进了俄罗斯统一国家的最终形成。促进了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的发展,俄国经济和军事实力增强
俄罗斯文化 选择性必修3: P24
(1)特征:深受拜占庭文化的影响。
(2)表现:
①文学:史诗《伊戈尔远征记》是基辅罗斯时期最杰出的文学作品。
②宗教:东正教的中心转移到俄罗斯,逐渐成为专制君主统治国家的工具。
③建筑:圆顶多塔风格的教堂建筑与西欧中古时期的哥特式教堂建筑形成鲜明对比,被视作东正教的象征。
高考真题演练:
1.(2024·甘肃卷)13世纪,巴黎大学成立之初,主座教堂主事(高级神职人员)掌握授予教师执教资格的专有权。之后,教皇颁布谕令,规定主事只能根据教师行会多数人的意见,决定是否向申请者授予执教资格。执教资格授予权的变化表明,巴黎大学中( )
A.教师摆脱教会管控
B.教师行会地位上升
C.主事权力彻底废除
D.世俗自由风气盛行
【解析】 根据材料“规定主事只能根据教师行会多数人的意见,决定是否向申请者授予执教资格”,可知,巴黎大学的执教资格授予权从主座教堂主事掌握到根据教师行会多数人的意见决定,这说明巴黎大学中教师行会地位上升,B项正确;材料主要体现的教师行会的地位提升,主座教堂主事的权力有所下降,但不能由此得出教师摆脱教会管控,这也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主事权力是下降,不是彻底废除,排除C项;材料只能得出教师行会地位上升,不能由此得出世俗自由风气盛行的结论,排除D项。故选B项。
2.(2024·湖南卷)自6世纪末开始,以斯拉夫人为主体的北方族群大批涌入拜占庭帝国,为使新移民与原住民族和平共处,拜占庭皇帝不得不在新颁布的法律中吸收前者的某些习惯法。据此可知( )
A.斯拉夫人促进了大陆法系的形成
B.北方族群文化逐渐占据主流地位
C.习惯法逐步成为罗马法的主要部分
D.拜占庭帝国的立法文化具有包容性
【解析】 根据材料“为使新移民与原住民族和平共处,拜占庭皇帝不得不在新颁布的法律中吸收前者的某些习惯法”可知拜占庭帝国的法律会吸收新加入族群的法律,这说明拜占庭帝国的立法文化具有包容性,D项正确;拜占庭帝国的法律不属于大陆法系,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拜占庭帝国的法律会吸收新加入族群的法律,北方族群文化并没有占据主流地位,排除B项;材料只是强调拜占庭帝国的法律吸收了新加入族群的某些习惯法,习惯法并没有成为罗马法的主要部分,排除C项。故选D项。
3.(2024·湖北卷)中世纪中前期,地中海地区的主流通货是拜占庭帝国的苏勒德斯金币、阿拉伯帝国的第纳尔金币。自13世纪中叶起,佛罗伦萨的弗洛林金币和威尼斯的杜卡托金币取代它们,成为地中海贸易的主流通货。这一转变的原因是( )
A.意大利民族国家兴起
B.封建庄园制度的成熟
C.大量贵金属涌入欧洲
D.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
【解析】 随着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威尼斯等城市商业日益繁荣,在经济活动中的影响力不断增大,其发行的货币也逐渐在地区贸易中占据主导地位,D项正确;意大利民族国家兴起在这一时期并不明显,且与货币转变的直接关联不大,排除A项;封建庄园制度主要关注的是农业生产和社会结构,而金币流通的变化更多地反映了贸易和商业活动的变迁,排除B项;此时新航路还未开辟,欧洲并没有大量的贵金属涌入,排除C项。故选D项。
4.(2024·山东卷)13世纪以前,西欧的行会具有明显的开放性,学徒、帮工不论家庭出身,只要合乎资格就可以成为行会成员;13世纪以后,掌握着资本和生产的富人阶层控制了行会,出身贫寒的学徒、帮工面临着更高的入会门槛,行会成员逐渐成为世袭身份。这反映出( )
A.技术革新速度加快
B.市场竞争日益加剧
C.城市管理体制逐步完善
D.王权对城市的控制加强
【解析】 根据材料内容可知,13世纪以前,西欧的行会具有开放性,普通人能成为会员,13世纪之后,富人阶层控制了行会,入会门槛提高,这是因为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场竞争日益加剧,普通人无法在竞争中胜出,掌握着资本和生产的富人阶层便逐渐控制了行会,B项正确;这一时期并没有明显的技术革新,排除A项;材料主要体现的行会准入门槛提高,与城市管理体制关系不大,排除C项;这一时期,中世纪城市实现城市自治,王权并未加强对城市的控制,排除D项。故选B项。
5.(2023·新课标卷)有学者认为,直到13世纪,拜占庭人才被迫接受如下现实:他们的皇帝已经不具备所称的“统治全人类”的能力,皇帝的许可与授权已失去意义。这可以用来说明
A. 限制君主权力的思想广泛传播
B. 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奥斯曼帝国形成
C. 地中海地区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D. 东罗马帝国疆域的缩减及国力损耗
【解析】 据本题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由于东罗马帝国疆域的缩减及国力损耗,导致材料中拜占庭人认为皇帝的许可与授权已失去意义,D项正确;限制君主权力的思想最早出现于15世纪,由著名律师傅德斯古爵士明确提出限制君王权力的主张,这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奥斯曼帝国创建时间始于1299年,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人攻占君士坦丁堡,灭亡拜占庭帝国,将君士坦丁堡改名伊斯坦布尔,定为奥斯曼帝国的首都,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奥斯曼帝国形成,13世纪时奥斯曼帝国处于初建阶段,排除B项;14世纪前后,欧洲地中海区域的意大利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排除C项。故选D项。
6.(2023·湖北高考)13世纪时,英格兰的一则小品剧中,庄园领主在法庭上公开讨论小麦、奶酪、鸡蛋和小乳猪的价格。无独有偶,《田庄总管职责》也提醒领主和总管,羊毛应该论包或以一只羊一次所剪的毛为单位出售,怎样卖收益最大、好处最多,就怎样卖。上述材料反映英格兰
A.封建庄园制度已濒临崩溃
B.庄园农产品获利丰厚
C.农业的经济转型趋势初显
D.圈地运动正迅速开展
【解析】 由材料“怎样卖收益最大、好处最多,就怎样卖”可知原来自给自足的庄园,也开始依据市场的规律,寻求农产品价值利益的最大化,反映出此时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已经影响到农业,农业的商品化程度提高,农业的经济转型趋势初显,故选C项;13世纪英国的封建庄园并未崩溃,排除A项;材料仅只强调寻求农产品的价格最大化,并不能表现真的能依此获利,不能得出获利丰厚的结论,排除B项;圈地运动是英国15世纪至19世纪的土地变革运动,与材料时间信息不符,排除D项。
7.(2023·广东高考)英王亨利一世(1100—1135年在位)的加冕宪章规定了国王对教会财产及诸侯领地所拥有的权利,特别是载明了国王所不能做或决意不去做的事,是一份明确规定封建关系的法律文件。该文件
A.明确了君主立宪制的原则
B.体现了王权有限的观念
C.激化了王权与教会的矛盾
D.维护了市民阶层的利益
【解析】 据材料“特别是载明了国王所不能做或决意不去做的事”可知加冕宪章明确规定了王权与贵族之间的权限关系,对王权的权力范围进行了明确界定,体现了有限王权的观念,故选B项;英国君主立宪制逐渐确立的时间是在光荣革命之后,当时的英国依然处于封建专制时代,时间与材料不符,排除A项;加冕宪章实际上对王权、教会和贵族的权限进行了清晰的界定,有利于规范各个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客观上有利于缓和王权与教会的矛盾,排除C项;加冕宪章只能一定程度上减轻王权对市民阶层利益的侵犯,但是无法保证贵族和教会对市民阶层利益的侵犯,排除D项。
8.(2023·北京高考)中世纪德意志自治城市科隆是商业和手工业重镇,行会众多。1413年,该城最高行政机构市政会议讨论决定,永远禁止制造和使用纺丝搓丝机,理由是它会让该城许多丝织业从业者断了生路。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该决议不需要封建领主批准 ②工人通过罢工阻止新机器的引进
③行会有效保护了成员的经济利益 ④该决议重创了机器大工业生产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解析】 “该城最高行政机构市政会议讨论决定”说明自治城市科隆拥有一定的特权,该决议不需要封建领主批准,故①正确;材料反映的是以市政命令的形式阻止制造和使用新机器,而非工人罢工,故②错误;“该城许多丝织业从业者断了生路”说明行会禁止制造和使用纺丝搓丝机,有利于保护成员的经济利益,故③正确;机器大工业生产出现于工业革命时期(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与材料时间不符,故④错误;选择A项符合题意。
思维导图:
2025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32讲 讲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