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九课 纠纷的多元解决方式 同步练习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仲裁被看作是不打官司而又能调解纠纷的好方式,这是因为( )①仲裁程序比诉讼程序更灵活,而且审理不公开进行②仲裁采用一裁终局制,更加便捷、经济,对外影响也小③仲裁委员会之间有隶属关系,且不限制当事人的诉讼权利④仲裁委员会受案范围广,可对所有民事纠纷依法仲裁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张某与李某签订钢材买卖合同,合同期间,双方因价款问题发生纠纷。张某和李某( )①可以自行和解 ②能够申请调解 ③不能申请仲裁 ④必须提起诉讼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3.人民调解委员会是依法设立的调解民间纠纷的群众性组织,经其调解达成的调解协议( )①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 ②必须经人民法院确认后方才生效③经人民法院确认后具有强制执行力 ④制作完成后即产生法律效力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4.和解、调解、仲裁、诉讼等是纠纷解决的方式。这些方式各有优势,功能各有侧重。下列纠纷与解决方式对应合理的是( )①刘某因知识产权与冯某产生纠纷——选择调解②婚姻、收养、监护、扶养、继承纠纷——选择仲裁③赵某与甲企业因社会保险与福利问题产生争议——直接起诉④小明因网购的产品存在质量问题与商家发生纠纷——选择和解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5.陈某在某公司购买一处商品房,双方约定2023年6月30日前将商品房交付陈某使用并办理产权登记,但该公司未按约履行相关责任。陈某诉至法院,要求该公司支付逾期交房和逾期办证的违约金。了解基本案情后,法院委派某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经该调委会主持调解,双方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人民调解委员会是调解民间纠纷的行政组织②双方当事人达成的调解协议,是提起诉讼的必经程序③若对调解协议有异议,可以申请仲裁委员会进行仲裁④人民调解应尊重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依法进行调解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6.2023年8月1日,某镇村民黄某雷来到司法所寻求帮助,说黄某臣欠自己4万元的货款,一直未能给付。随后,双方当事人约定时间来到司法所进行调解,经过近4个小时的劝解,最终形成了双方都认可的调解协议。本案中( )①司法所对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不收取任何费用,有利于化解矛盾②双方当事人通过自行协商达成合意,是解决双方纠纷的优先选择③最终形成双方都认可的调解协议与判决书具有同等法律效力④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体现了我国传统文化倡导的“和为贵”精神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7.某高中法律社团拟围绕仲裁开展研究性学习汇报活动,同学们各抒己见。下列同学发言正确的是( )①在商事仲裁与诉讼之间,当事人只能选择其一加以适用②发生合同纠纷、财产继承纠纷时,双方可进行商事仲裁③若一方不执行裁决结果,另一方可就该纠纷提起诉讼④仲裁审理一般不公开进行,裁决一经作出,即发生法律效力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8.仲裁是解决纠纷的一种有效途径。以下纠纷可以通过仲裁方式解决的有( )①张某与用人单位因工作岗位调整产生纠纷②郑某和子女就赡养问题发生争执③李某与关某离婚因儿子小李抚养权归属产生的纠纷④甲服装厂与乙布料厂就乙布料厂所供应的布料质量问题发生的纠纷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9.2021年10月10日,牛老太太将一套门面房租赁给任某用于商业经营,并签订了租赁合同,每月租金3000元,租期为两年。但任某从2022年10月至2023年4月自行退租(未与牛老太太协商),并拖欠租金18000元。牛老太太多次催要,但任某仍未支付。解决该纠纷的正确方式是( )①去信访部门寻求帮助 ②通过调解委员会调解③到人民法院进行诉讼 ④由公安机关出面仲裁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0.甲和乙因遗产继承发生纠纷,双方书面约定由某仲裁委员会仲裁。事后甲反悔,向遗产所在地法院起诉。法院受理后,乙向法院声明双方签订了仲裁协议。关于法院的做法,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①裁定仲裁协议无效 ②将案件移送某仲裁委员会审理 ③对案件继续审理 ④裁定驳回诉讼请求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11.小王大学毕业后与同学创业,通过协议合开了一家婚庆店,但不久就产生了财产方面的权益纠纷。碍于情面,小王不想打官司,准备选择仲裁的方式解决纠纷。那么,小王必须弄清的仲裁制度有( )①仲裁和诉讼互不干扰,可以同时进行②仲裁审理一般不公开进行,而且一裁终局③仲裁必须依据双方当事人达成有效的协议④对仲裁裁决不满意,可就同一纠纷再行起诉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12.张某和李某是村里邻居,双方因宅基地发生纠纷,张某一纸诉状将李某告上法院。本案的诉讼类型是( )A.民事诉讼 B.行政诉讼 C.刑事诉讼 D.刑事自诉13.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浙江诸暨枫桥干部群众在实践中创造了发动和依靠群众、就地化解矛盾、坚持矛盾不上交为主要内容的“枫桥经验”。“枫桥经验”( )①是调解居民纠纷的有益探索 ②提供了解决纠纷的最后途径③是基层纠纷调解方式的创新 ④是解决群众纠纷的最佳选择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4.2023年1月16日,泰安市中级人民法院终审判决,东平湖管理局及所辖东平河务局胜诉与东平县某公司的行政诉讼案,成为黄河保护法颁布以来山东黄河首个宣判的行政诉讼案。东平县某公司违反河道管理规定,在黄河河道滩区建设建筑物、构筑物,造成黄河行洪及生态安全隐患。东平河务局依法进行查处,并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在本案中( )①东平河务局作为原告,应负有举证责任②东平县某公司在起诉前可以提起行政复议③对法院判决不服,东平县某公司可提请行政复议④东平县某公司作为行政相对人提起行政诉讼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5.诉讼分为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和刑事诉讼三种类型。下列案件与诉讼类型对应正确的是( )①仇某因超速驾驶被执勤交警处罚,但仇某不服——民事诉讼②小张因违反劳动纪律被单位辞退,双方产生争议——民事诉讼③小李夜晚飙车致人身体残疾被检察机关提起公诉——刑事诉讼④某县政府与某装修公司因拖欠装修款而产生争议——行政诉讼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6.储某等6人原本在某纺织公司上班,2022年8月,该纺织公司由于经营效益不好,开始拖欠员工工资。2022年10月,该纺织公司彻底停工,工人陆续离职,直至2023年4月,储某等6人工资款合计38000余元仍未结清,储某等人多次索要无果。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①储某等人可申请人民调解,达成调解协议可强制公司执行②该纠纷属于行政纠纷,可通过行政诉讼有效解决③可通过多种措施维权,或调解、或诉讼、或仲裁④可通过劳动仲裁解决纠纷,不服裁决可提起诉讼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7.陈杰与李亮系邻居,两人签订了房屋买卖合同,约定陈杰把自己的一套120平方米的楼房以49万元的价格卖给李亮,房款分两次付清,到第二次房款交清后,陈杰搬出房子,使其正式归李亮。而李亮交了第一次房款后不久,陈杰提出房价过低,要求解除买卖合同,但遭到了李亮的拒绝,双方最终走上了法庭。材料中的诉讼属于( )A.民事诉讼 B.刑事诉讼 C.经济诉讼 D.行政诉讼18.关于民事仲裁与民事诉讼,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①生效的判决书和裁决书都具有强制执行力②一方在申请仲裁的同时可以提起诉讼③仲裁不需公开审理,诉讼都要公开审理④仲裁机构是民间组织,法院是国家机关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9.诉讼俗称“打官司”,它是在纠纷主体的参与下,由人民法院依照法定程序解决具体纠纷的活动。下列关于诉讼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诉讼与调解、仲裁一样,都是解决纠纷的方式②诉讼被誉为伟大的“东方经验”③诉讼分为刑事诉讼、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三种④诉讼旨在惩罚犯罪分子,保证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0.农民工讨薪是社会关注的民生话题。李某等38名农民工与某服装公司结算工资时,公司负责人先后出具欠条,金额总计高达近20万元,约定半年还清。半年期满后,农民工多次讨薪均未果。很多人为“农民工讨薪”出谋划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凡事“和为贵”,调解协议都具有强制执行力②便捷经济选仲裁,但其裁决没有法律约束力③双方可以在人民法院主持下进行诉讼调解④农民工可以向法律援助机构寻求法律援助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二、简答题:本题共4题,共40分。21.2021年3月2日,马某收到手机欠费短信提示,短信账单显示2月份流量叠加包费用20元,事实上马某从来没有订过此项业务。随后,马某到营业厅查询后才想起他的收到过一条短信息,说春节期间可以享受通信公司提供的“20元,不限流量任我用”套餐短信预订服务,当时马某没有在意,随手将该信息删除。营业厅的工作人员告知马某,此类服务采用的是默认订制服务,不回复即表示同意订阅。马某认为这是强迫消费行为,通信公司侵犯了他的合法权益,要求返还其被扣除的费用,但遭到拒绝。在多次协商未果的情况下,马某将该通信公司告上了法庭。诉讼是马某可以选择解决纠纷的方式,并且是唯一的方式。运用“纠纷的多元解决方式”的知识对此观点加以评析。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A地高级人民法院、住建厅、公安厅、司法厅联合印发的《关于建立物业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的指导意见》指出:要完善诉讼与非诉相衔接的化解机制,优化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衔接机制,整合各方力量,构建物业纠纷多元化解工作体系;要明确职责,整体联动,居民自治,社会参与,积极引导;要建立党委政府领导、行业主管负责、基层组织参与的多元工作格局。(1)联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分析A地出台《关于建立物业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的指导意见》的积极意义。(2)运用所学知识,谈谈人民调解应当注意的问题。(至少谈两点)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3年5月,刘某与其子刘小某在仙桃陈场镇某村使用无人机喷洒农药,刘小某负责操作无人机,刘某负责装农药。在喷洒农药的农田中,有一块面积约766平方米的农田,在某莲藕合作社承包的藕塘南边,中间有一条4米宽的沟堤。6月4日晚,莲藕合作社法定代表人张某发现,其莲藕池出现了荷叶变黄等症状,认为是刘某及其儿子刘小某使用无人机喷洒农药的行为所致。张某与刘某父子因此发生纠纷。运用所学法律知识,分析张某可采取哪些途径化解与刘某父子的纠纷。2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23年8月12日,李某在某超市购买了某品牌冻干柠檬片14罐,保质期为18个月,合计627.2元。李某食用该产品时发现,涉案产品每罐的标签有两层,都印了生产日期,里层生产日期为2022年12月18日,但已被外层生产日期为2023年7月8日的标签所覆盖。李某认为此产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遂将该超市诉至法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四条 禁止生产经营下列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 (十)标注虚假生产日期、保质期或者超过保质期的食品、食品添加剂; ……运用《法律与生活》知识回答:如果你是李某,你是否会采取同样的方式解决此次争议 并说明理由。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参考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A A B B D B B B C B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C A B C C D A B B D1.A【详解】①②:仲裁程序比诉讼程序更灵活,而且审理不公开进行,仲裁采用一裁终局制,更加便捷、经济,对外影响也小,因此仲裁被看作是不打官司而又能调解纠纷的好方式,①②入选。③:仲裁委员会之间没有隶属关系。仲裁坚持“或裁或审”制度,当事人只能选择其加以适用,③不选。④:仲裁委员会受案范围广,但不对所有民事纠纷依法仲裁,婚姻、收养、监护、扶养、继承等民事纠纷不适用仲裁,④错误。故本题选A。2.A【详解】①②:张某和李某因为合同问题产生纠纷,可以可以自行和解,也能够申请调解,①②入选。③:张某和李某如果在合同中有约定,可以申请仲裁,③错误。④:诉讼并非解决双方纠纷的必经程序,④不选。故本题选A。3.B【详解】①③:经过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的纠纷,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经人民法院确认后具有强制执行力,①③入选。②④:调解协议制作完成后,经过双方同意后,就对双方当事人具有法律效力,不一定要经人民法院确认,②④错误。故本题选B。4.B【详解】①:因知识产权而产生的纠纷,涉及侵权问题,可以采取调解、仲裁和诉讼的方式,①正确。②:婚姻、收养、监护、扶养、继承纠纷的问题不能通过仲裁的方式解决,②错误。③: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产生劳动争议,如果想要诉讼必须先经仲裁,③错误。④:买卖关系中的纠纷可以通过和解、调解、仲裁和诉讼的方式解决,④正确。故本题选B。5.D【详解】①:人民调解委员会是调解民间纠纷的群众性组织,①错误。②:人民调解不是提起诉讼的必经程序,②错误。③④:经该调解会主持调解,双方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若对调解协议有异议,可以申请仲裁委员会进行仲裁,人民调解应尊重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依法进行调解,③④正确。故本题选D。6.B【详解】①:材料中涉及到的案件是财产纠纷,若司法所对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不收取任何费用,自然有利于化解矛盾,①正确。②:材料强调的是调解,不是协商,②错误。③:调解协议需经人民法院依法确认后,才具有与判决书同等法律效力,③错误。④:材料中提到“经过近4个小时的劝解,最终形成了双方都认可的调解协议”,充分体现了我国传统文化倡导的“和为贵”精神,④正确。故本题选B。7.B【详解】①:商事仲裁坚持“或裁或审”的原则,即在商事仲裁与诉讼之间,当事人只能选择其一加以适用,①正确。②:婚姻、收养、监护、扶养、继承纠纷不能仲裁,②错误。③:仲裁为一裁终局,若一方不执行裁决结果,另一方可申请强制执行,但不能就该纠纷提起诉讼,③错误。④:仲裁坚持“一审终局”的原则,即仲裁审理一般不公开进行,裁决一经作出,即发生法律效力,④正确。故本题选B。8.B【详解】①:劳动关系纠纷可以通过协商、调解、仲裁、诉讼的方式解决,①正确。②③:当平等主体当事人之间发生合同纠纷或者其他财产权益纠纷时,双方可以将其提交仲裁机构进行商事仲裁,婚姻、收养、监护、扶养、继承纠纷不能仲裁,②③错误。④:甲乙两场的问题属于合同纠纷,合同纠纷在有自愿签订的有效仲裁协议的前提下,可以采取商事仲裁的方式解决纠纷,④正确。故本题选B。9.C【详解】①:该民事合同纠纷不适合通过信访途径解决,①错误。②③:租赁合同属于民事法律关系,一般可以通过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的方式解决争议,②③正确。④:仲裁应由专门的仲裁委员会主持,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10.B【详解】①②③④:遗产继承纠纷不属于合同纠纷,其财产权益往往与人身关系相联系,甲、乙之间的遗产继承纠纷是不能约定仲裁的,因此甲、乙之间的约定无效,法院应裁定仲裁协议无效,对案件继续审理,①③正确,符合题意;②④错误。故本题选B。11.C【详解】①:在商事仲裁与诉讼之间,当事人只能选择其一加以适用,①错误。②③:当事人申请仲裁,须以双方自愿订立的有效仲裁协议为前提。仲裁程序比较灵活,仲裁审理一般不公开进行,而且一裁终局,②③符合题意。④:《仲裁法》规定,仲裁实行一裁终局制度。裁决作出后,当事人就同一纠纷再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④错误。故本题选C。12.A【详解】A:民事诉讼解决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权利和义务纠纷。张某和李某的纠纷属于民事纠纷,诉讼类型是民事诉讼,A项正确。B:行政诉讼是解决国家行政机关实施的行政行为是否合法的问题。材料中的纠纷不适合行政诉讼,排除B。CD:刑事诉讼解决涉嫌犯罪的人是否犯罪、犯什么罪以及应处何种刑罚的问题。刑事诉讼除自诉案件由自诉人提起自诉外,均由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材料中的纠纷不适合刑事诉讼,排除CD。故本题选A。13.B【详解】②:诉讼是解决纠纷的最后途径,“枫桥经验”不涉及诉讼,②不选。④:“枫桥经验”不一定是解决纠纷的最佳选择,④不选。①③:浙江诸暨枫桥干部群众在实践中创造了发动和依靠群众、就地化解矛盾、坚持矛盾不上交为主要内容的“枫桥经验”,说明“枫桥经验”是调解居民纠纷的有益探索,是基层纠纷调解方式的创新,①③正确。故本题选B。14.C【详解】①:本案属于行政诉讼,东平河务局作为被告,负有举证责任,①排除。③:即便对法院判决不服,东平县某公司也不能再提请行政复议,③排除。②④:本案属于行政诉讼,在本案中,东平县某公司在起诉前可以提起行政复议,该公司作为行政相对人提起行政诉讼,②④正确故本题选C。15.C【详解】①:超速驾驶被执勤交警处罚不服属于行政诉讼,①不选。②:民事法律关系是指各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材料中“小张因违反劳动纪律被单位辞退,双方产生争议”,属于劳动争议,这是民事诉讼范围,②正确。③:刑事诉讼由公诉人,也就是检察院起诉,材料中“小李夜晚飙车致人身体残疾被检察机关提起公诉”,小李被检察院提起公诉,属于刑事诉讼,③正确。④:县政府与装修公司之间是平等民事主体,某县政府与某装修公司因拖欠装修款而产生争议属于民事纠纷,④不选。故本题选C。16.D【详解】①:经人民法院依法确认有效的调解协议,才具有强制执行效力,①错误。②:该纠纷属于民事纠纷,可通过民事诉讼有效解决,②错误。③:在遇到民事纠纷的时候,可以采取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的方式解决问题,但材料中“储某等人多次索要无果”,协商这条路已经走不通了,③正确。④:对于劳动争议纠纷,必须先通过劳动仲裁,才能提出劳动诉讼,④正确。故本题选D。17.A【详解】ABD:民事诉讼旨在审理民事案件,确认民事权利义务关系,制裁民事违法行为,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材料中属于民事纠纷,A正确,BD没有体现,A应选,排除BD。C:诉讼分为民事诉讼、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无经济诉讼,C不选。故本题选A。18.B【详解】①:仲裁生效的裁决书有强制执行力;民事诉讼的裁决书与判决书一旦生效,均具有强制执行力,①正确。②:我国实行或裁或审的原则,即在商事仲裁与诉讼之间,当事人只能选择其一加以适用,②错误。③:仲裁不需要公开审理,当事人协议公开的,可以公开进行,但涉及国家秘密的除外;诉讼中有关国家秘密的案件,有关个人隐私的案件等均不公开审理,③错误。④:仲裁机构是民间组织,不属于国家机关;人民法院是国家审判机关,④正确。故本题选B。19.B【详解】①③:人们可以通过调解、仲裁或者诉讼等方式解决纠纷,其中诉讼包括刑事诉讼、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三大类,①③说法正确。②:人民调解被誉为伟大的“东方经验”,②说法错误。④:诉讼旨在惩罚犯罪分子,保证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是刑事诉讼的目的,缩小了诉讼目的的范围,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20.D【详解】①:调解协议并非都具有强制执行力,经人民法院依法确认有效的调解协议,具有强制执行效力,①错误。②:仲裁裁决一经作出,具有法律约束力,②错误。③:农民工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可以在人民法院主持下进行调解,即诉讼调解,③正确。④:国家建立法律援助制度,在民事纠纷中,经济困难的公民可以就依法请求支付劳动报酬产生的民事权益等事项,申请法律援助,获得法律咨询或代理服务,④正确。故本题选D。21.①该观点片面。合理性:诉讼是由人民法院依照法定程序解决具体纠纷的活动,诉讼是解决纠纷的最后途径。不合理性:在长期实践中,人类社会逐渐形成了调解、仲裁、诉讼等多种解决纠纷的方式。本案中,双方当事人在自愿、平等的基础上可以选择调解方式解决纠纷。双方当事人还可以自愿达成有效的仲裁协议,通过仲裁方式解决纠纷。【分析】背景素材:马某与通信公司纠纷考点考查:纠纷的多元解决方式能力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题型、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是评析类主观题,考查的知识范围是法律与生活,设问指向是对“诉讼是马某可以选择解决纠纷的方式,并且是唯一的方式”加以评析,运用“纠纷的多元解决方式”的知识进行分析说明。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①:诉讼是马某可以选择解决纠纷的方式→可调用的法理依据是诉讼是由人民法院依照法定程序解决具体纠纷的活动,诉讼是解决纠纷的最后途径。(观点合理性)关键词②:诉讼是马某解决纠纷唯一的方式→可调用的法理依据是在长期实践中形成了调解、仲裁、诉讼等多种解决纠纷的方式。本案中,双方当事人可以在自愿、平等的基础上可以选择调解方式解决纠纷。双方当事人还可以自愿达成有效的仲裁协议,通过仲裁方式解决纠纷。故该观点片面。(观点不合理之处及如何做)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要求与材料信息、课本知识的结合。22.(1)①有利于健全和完善纠纷调解制度,为解决纠纷提供多元解决方式。②有利于化解矛盾,完善基层社会治理,促进社会和谐。(2)①要尊重当事人的权利。②不得违背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分析】背景素材:A地出台《关于建立物业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的指导意见》考点考查:矛盾的多元纠纷解决机制、人民调解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详解】(1)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需要调用法律与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A地出台《关于建立物业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的指导意见》的积极意义。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要完善诉讼与非诉相衔接的化解机制,优化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衔接机制,整合各方力量,构建物业纠纷多元化解工作体系→可联系有利于健全和完善纠纷调解制度,为解决纠纷提供多元解决方式,有利于化解矛盾。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2)本题为开放性试题,根据相关知识作答即可,具体可以从要尊重当事人的权利。不得违背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等角度分析。23.①解决纠纷的主要方式有和解、调解、仲裁或诉讼等方式。②张某与刘某父子的纠纷属于民事纠纷,双方可先自行协商达成和解协议,解决纠纷。③无法和解时,可以选择调解。调解不成,若双方有自愿订立的有效仲裁协议可申请仲裁。④如不申请仲裁,张某可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详解】本题为简答题,考查多元纠纷的解决方式的知识点,直接根据教材知识作答即可。详解略。24.假如我是李某,我会采取同样的方式解决此次争议。民事诉讼活动是由人民法院依照法定程序,解决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权利和义务纠纷的活动,具有公权性、程序性、强制性和终局性。李某享有诉讼的权利,通过诉讼方式,能使得这一纠纷较为彻底的得到解决。或者假如我是李某,我不会采取同样的方式解决此次争议。可以与经营者协商,如果无法和解,还可以通过向消费者协会或有关行政部门投诉,由这些部门进行调解。和解或者调解相对诉讼具有方便、快捷、高效的特点,本案涉及金额不大,更适合以上方式解决。【分析】背景素材:食品过期引起的消费纠纷考点考查:诚信经营、社会争议的解决能力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核心素养:政治认同、法治意识【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要求可转换为评价该超市的行为。假如你是李某,你是否会采取同样的方式解决此次争议,说明理由,需要调用《法律与生活》的有关知识,从原因角度分析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①:涉案产品每罐的标签有两层,都印了生产日期,里层生产日期为2022年12月18日,但已被外层生产日期为2023年7月8日的标签所覆盖→可联系消费者的安全权、知情权;该超市应依法诚信经营;关键词②:李某认为此产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遂将该超市诉至法院→可联系诉讼的特点、诉讼权利,会采取同样的方式解决此次争议;关键词③:李某认为此产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遂将该超市诉至法院→可联系和解与调解,不会采取同样的方式解决此次争议;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