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本(2024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知识清单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部编本(2024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知识清单

资源简介

部编本(2024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知识清单
第一部分:知识框架
第二部分:知识梳理
第一课 远古时期的人类活动
一、学习目标
1.了解我国是人类起源地之一
2.掌握我国境内主要古人类的代表人物及其时代特征
3.了解古人类的生活状况和生产方式,认识工具在人类发展中的重要性
4.初步了解考古方法及重要性
5.认识到人类的演化是循序渐进的过程
二、知识点详解
(一)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1.人类起源的漫长历程:人类并非突然出现,而是从古猿进化而来。这一进化历程漫长而复杂,经过了由古猿到南方古猿,再到直立人,最终发展成为现代人。这个漫长的过程伴随着身体形态、脑容量等方面的逐步进化,以及制造和使用工具能力的不断提升。
2.人类的共同特征:直立行走、制造和使用工具、大脑发达。这些特征区分了人类和其他动物,使人类具有独特的能力和潜力。
(二)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古人类:
1.元谋人(约170万年):在云南元谋发现,是目前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古人类。已经能制作和使用工具。通过牙齿化石和石器,可以推测元谋人的生活状况和生存环境。
2.蓝田人(约160万年):在陕西蓝田发现。通过头骨化石,可以了解蓝田人的面部特征和脑容量,以及当时环境特征和生活习性。
3.郧县人(约100万年):在湖北郧县发现,代表了早期古人类向现代人演化的过渡类型。
4.北京人(约70万年-20万年):发现于北京周口店龙骨山,是直立人进化到早期智人的关键过渡物种。北京人的发现及其化石遗迹的挖掘,极大推动了人类演化和早期社会史的研究。通过其头骨、牙齿化石、以及大量的石器和用火遗迹等,了解他们的生活习惯、工具使用、社会组织和环境。
(三)古人类的生活:
1.旧石器时代:工具制作的进步:古人类早期使用的是打制石器,简单、粗糙。他们从简单石器到较为精细的石器,在获取食物、抵御自然环境以及进行交流方面有着更为强大的力量。
2.制造工具的能力:石器(砍砸器、尖状器、刮削器):这些不同类型的石器,代表了早期人类适应各种生存需要和环境的工具。例如砍砸器用于获取食物和打击野兽;尖状器用于切割、穿刺和防卫;刮削器则用于处理动物皮革和木头。制作工具的过程也体现了古人类的智慧和创新精神。
3.采集狩猎:食物的获取方式:古人类主要通过采集植物果实和根茎以及狩猎动物获取食物。他们利用工具来捕获猎物,比如,使用木棒来敲打猎物,或者用尖利的石器进行猎捕。早期人类也开始有了简单分工与合作。
4.使用火:人类利用火的智慧:北京人遗址的发现表明,北京人已会使用火。用火的过程以及结果对人类活动具有重要意义:取火的方法及用途(防寒、防兽、照明、烹饪等):会用火对人类生存具有重大的作用,它不仅提供了照明和取暖的手段,同时也提升了人类的生存质量及食品安全性,增强了人类在食物链上的地位及影响。火是人类社会的重要标志之一。关于用火的意义,需进一步了解其历史背景及人类进化。
5.社会组织:群体生活:发现的证据可以推测当时人类已经有了群体生活的形式。在获取食物、躲避危险等方面合作的必要性,促进人类社会的共同进化。随着工具与合作性的进步与加强,人类社会的组织越来越完善和强大。
(四)考古学的意义:
1.考古学方法:通过挖掘遗址、出土文物和实物分析,复原远古人类的历史信息。考古方法和研究方向需要继续学习。
2.史前时代的研究依据:考古发掘对研究人类起源、历史发展和社会演进非常关键。化石遗迹、遗物都蕴藏着宝贵信息,我们需要深入了解如何分析这些信息才能更好地解读人类演化的过程及线索。
三、重点与难点分析
(一)重点:我国境内主要古人类代表人物的时代特征,古人类生活方式的转变和进步;考古学研究方法与重要性。
(二)难点:抽象的早期人类进化过程,以及旧石器时代工具的制作、使用及其社会意义。掌握考古学研究的思路、过程,以及历史解读的方法。
第二课 原始农业与史前社会知识清单
一、学习目标
1.理解原始农业的出现及其对人类社会产生的影响
2.掌握新石器时代的特征和主要遗址
3.认识原始农业与定居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
4.了解新石器时代重要发明创造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5.初步理解中华文明起源的背景
二、知识点详解:
(一)原始农业的起源:
1.农业的起源:农业的产生不是偶然的,而是人类长期生活经验积累和生产实践的结果。在漫长的采集生活中,人类逐渐认识和了解了各种植物,尤其是那些能够反复收获的植物。人们通过不断的实践尝试,开始种植一些野生的谷物和植物。
2.自然环境与原始农业:地理位置与气候条件等对原始农业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例如,适宜的温度和降水为某些植物的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适宜的土地则能够有效保障人类耕种和发展原始农业。具体可通过气候图和植被图等相关内容,来学习对原始农业的影响,以及对各个地点作物适宜性的判断和区分。
3.食物采集到种植的转变:这个转变对人类生活的影响:采集狩猎逐渐让位于定居生活。在发展农业的过程中,采集狩猎者为提高种植产量作出了大量的努力和贡献,而这种转变最终改变了人们的生存模式及未来发展的可能性,并且对后期文明建设起到非常重要的奠基作用。
(二)新石器时代的特征:
1.新石器时代的基本特征:关键特征在于使用磨制石器(磨制石器时代)。这是与旧石器时代粗糙的打制石器所做的主要区别,同时也标志着生产技术的显著提升,生产生活开始朝着更高水平进行发展。与之前打制石器技术相较,新石器时代的工具更加精准和精细,对后期的农业生产有着关键的意义。
(1)使用磨制石器:磨制石器时代的主要生产工具如:农具(锄、刀、铲)、生产工具(斧、锛)等。
(2)磨制石器的制作:通过磨光和打磨来完善,使用这些工具,能更好的割削树枝、采摘果实和处理食物等,是工具效率的重要提升。
(3)农业生产工具的使用以及工艺进步,能够让耕地规模及农业产量均有所提升。
(4)饲养家畜和种植作物:人类开始将野生动物驯化为家畜。种植农业的发展与人们定居生活和环境改造也有很大的关系。这都说明了,原始社会已经开始了更加成熟与稳定的发展之路。
2.定居生活的兴起:早期农业与定居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定居是伴随着原始农业兴起的。当人们能够通过种植粮食和饲养牲畜获取较为稳定的食物来源时,就逐渐放弃了游牧采集的生活方式,选择定居在农业生产比较集中的地方。为了保障食物和生活的需要,他们开始在原地定居,逐渐发展形成了聚落和村庄。定居后需要发展房屋建造和生存相关措施的建立。
(三)中国重要的新石器时代遗址:
1.河姆渡遗址: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距今约七千年前,展现了中国南方原始农业社会的繁荣景象,代表性考古遗迹:栽培水稻,标志着稻作农业在中国南方的兴起。并出现了干栏式建筑,这是房屋建筑发展的一个新阶段。他们还擅长制造陶器等日常用品。
2.半坡遗址:陕西西安半坡遗址:距今约6000-5000年前。主要特色:种植粟,养猪,居住在半地穴式的房屋里,代表着当时中国北方原始农业的发展状况,房屋发展及社会生活水平均比之前高得多。通过半坡的各种遗迹,了解人们的生产工具及生活习惯。
3.其他重要遗址(示例):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遗址等等。通过介绍这些不同的文化遗址及各有特点的生产生活及特色物品,理解中国原始农业具有多样性与特色性。学习各个时期的文物及遗物信息与代表性意义。
(四)原始农业对社会的影响:
1.定居生活:稳定生活与环境改造:人类定居,发展村庄、聚落,开启定居生活新篇章,并在当地逐渐进行环境的改造,以满足人类不断发展壮大的需求。
人口的增长:食物保障提升导致人口数量快速增加。
2.社会分工的出现:为了满足不断壮大的生产、生活需要,开始有了简单地分工,人们开始致力于发展和利用新的技术与物品,生产活动在社会经济活动中有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它对整个原始社会的进步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五)新石器时代的其他重要发明:
1.磨制石器:农具、生产工具以及相关工艺。新石器时代代表着一种由打制石器到磨制石器的生产技术革新。工具技术的改良能够带来劳动生产力的提升,也能让生产效率有所提高,是生产力进步和生产模式革新的主要因素。
2.制陶术:改善人类生存及工艺的提升。陶器的出现极大地改善了人类的生活,提升了人类社会的物质发展及精神发展。可以用在储藏、炊事和生活所需等,从而能够让生活质量及稳定性均有较大保障。不同文化和地区制造出的陶器样式及使用方法不同。
3.纺织和编织:促进人类社会的完善,并且让发展史有所突破。
4.房屋建造的进步:从半地穴式房屋到其他形式房屋的改进。
三、重点与难点分析:
(一)重点:原始农业起源的过程、新石器时代重要遗址的特点,农业对定居生活的影响,以及新石器时代的发明创造。
(二)难点:原始农业的产生和演变过程、原始农业与定居生活之间密切联系的理解,以及新石器时代与旧石器时代之间的区别。建议参考各遗址的信息,更清晰地理解各个年代以及各个地点原始社会的特点与重要成果。
第三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
一、学习目标
1.理解中华文明起源的阶段性特征,掌握中华文明起源于中华大地这一重要概念。
2.了解炎帝、黄帝等人物及其传说,理解传说与历史的联系和局限。
3.认识早期国家的出现与文明社会的特征。
4.了解原始社会向文明社会的转变标志,理解文明社会的内涵。
5.理解中华文明起源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对中华文明的起源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认识,体会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二、知识点详解
(一)中华文明起源的背景:
1.农业的发展和定居生活:原始农业的出现和发展,是中华文明起源的基础。稳定的食物来源导致人口增加和定居生活,为聚落的形成和早期文明的诞生奠定了基础。定居带来的物质发展及精神发展对未来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2.早期城市的发展:城市在早期文明发展中起到的作用:随着人口的增多和社会复杂程度的提高,一些聚落发展成规模较大的城镇或城市。早期城市集中了人口,生产与交流,为文明发展提供了场所和基础,也代表着社会的进步和壮大。各个不同区域的不同时期城市的建立与发展模式及特色都需要掌握清楚。
3.原始社会向文明社会的转变:原始社会的特点,文明社会的内涵。这一过程体现了人类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趋势,也对未来的社会有着深刻影响,我们应学习总结该阶段的特色和重点成果。通过研究中国历史与其他相关历史背景下的文明建立和发展模式及因素之间的共同和不同点,对我们有着一定的学习与认知上的价值。我们学习和了解新时期的文化发展,离不开了解从远古以来的文明传承发展与成就的总结与认识。
(二)炎帝、黄帝及其传说:
1.炎帝、黄帝的传说:关于炎帝和黄帝的传说主要来源于古代的文献,如《史记》等。这类信息对我们了解早期中华文明和人们的社会文化模式有很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体现了中华文明文化源远流长,并在社会生产、发展中起到的至关重要作用。需深入了解传说背后包含的历史文化信息。不同的时代在对人物传说中对时代特点的反应,都需要深入研究,不能凭空进行简单的假设。需要结合当时的具体历史时期特点,进一步探讨该项信息的背景,避免主观分析与不正确分析导致的误区。
2.传说与历史的联系和局限性:传说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社会、自然、以及自身发展的思考和愿望,也折射出当时社会的文化和精神面貌。然而,传说并不能完全等同于历史事实,需要与考古发现等史料结合进行考量分析。
(三)早期国家的出现:
1.原始社会后期经济社会变化:包含了生产力的发展和人口增长,从而推动社会结构和组织方式的演变。如何掌握社会结构和组织方式,理解其内在规律并作出有效的预判对于社会发展及趋势都具有重要作用,需要在学习过程中认真分析研究。
2.早期国家出现:特征、标志,如部落联盟、早期城市等。这些证据和特点体现了人们社会结构发展的一定程度和特定阶段。
3.文明社会的内涵:以文字、城市、礼仪等为表现形式的先进的社会和文化特征。文明社会的产生反映了社会、经济及技术的重大突破,并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需要学习不同的文明社会特点及形成模式及特点及社会的影响力及作用,从而更加准确、深刻理解古代文明的重大发展及贡献。
(四)中华文明起源的多元一体性:
1.多元起源:认识到黄河、长江等地区都有早期文明起源和发展,理解文明之间的互动与交流。
2.一体融合:在互相融合交流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以中原地区为中心的中华文明。如何看待各地的不同文化遗产对构建中国文明做出的重要贡献,如何学习不同社会结构发展模式之间的联系和相互影响,对于全面构建知识结构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重点与难点分析
(一)重点:中华文明起源的地点和时间;炎帝、黄帝传说包含的历史信息;早期国家出现和文明社会特征。掌握古代传说对不同时间地点发展方向及相关社会结构产生影响的内容,并对其历史发展及结果做出判断与认知。
(二)难点:辨析传说和历史事实的差异;理解中华文明起源的多元一体性;结合史料,理解原始社会到文明社会转变的标志。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