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4.2水的组成--人教版化学九上探究学案(原卷版+解析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4.2水的组成--人教版化学九上探究学案(原卷版+解析版)

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化学
4.2水的组成
化学观念:通过“水的生成”“水的分解”形成“在一定条件下通过化学反应可以实现物质转化”的观念;通过对“水的分解”过程的微观分析,深化理解“化学变化的本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通过对“氢气的性质”的学习,加强物质性质决定用途的观念;通过对“纯净物的分类”的学习认识物质的多样性,知道物质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别。
科学思维:通过对“水的生成”“水的分解”实验探究,运用分析、归纳的科学方法,发展学生基于实验事实进行证据推理和建构模型的思维能力;通过“水的电解发展学生从宏观、微观、符号相结合的视角探究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认识方式。通过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的科学方法,认识依据物质的性质和元素核心组成可以对物质进行分类。
科学探究与实践:通过对“水的生成”“水的分解”实验探究,发展学生以实验为主的科学探究能力,在分析研讨中增强与他人沟通交流、合作问题解决的能力。通过“氢气的验纯”实验,培养学生在分析研讨中增强与他人沟通交流、合作问题解决的能力。
科学态度与责任:通过对水的组成的化学史的了解,初步学会批判性思维方法勇于修正或放弃错误观点的科学精神。通过对氢气的了解以及对物质的分类的认识,发展学生对物质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1、物理性质:氢气是 、 、 的气体,密度比空气 ,是最轻的气体。
2、氢气的燃烧
文字、符号表达式:
(1)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安静地燃烧,产生 色火焰;
(2)混有一定量空气或氧气的氢气遇明火会发生 。
3、氢气的验纯
(1)点燃氢气前一定要 。
(2)验纯方法:用拇指堵住集满氢气的试管口,口朝下,靠近火焰,移开拇指。若发出 ,表明氢气不纯;若 ,表明氢气较纯。
4、水的电解实验反应条件:通 (填“交流”或“直流”)电。 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钠或氢氧化钠溶液的目的是 。
5、元素种类分析:生成物中有 元素,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 (填“会”或“不会”) 变化。
6、单质、化合物和氧化物概念:
(1)单质:由 元素组成的 。
(2)化合物:由 元素组成的 。
(3)氧化物:由 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是 元素。
7、物质的简单分类:
混合物
物质
其他
单质
任务一:阅读教材 P91,了解氢气的物理性质,完成下表。
颜色 气味 状态(常温常压) 密度 溶解性
任务二:氢气具有可燃性,但混有一定量空气或氧气的氢气遇到明火会发生爆炸,所以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其纯度。请结合教材信息和操作图示简述氢气的验纯方法。
任务三:阅读教材P93科学史话,了解水组成的发现史。
(1)18世纪末,英国化学家 把“易燃空气”(氢气)和空气混合后放在干燥、洁净的玻璃瓶中,当用电火花点火时,发出震耳的爆鸣声,且玻璃瓶上出现了液滴。
(2)不久另一位英国的化学家 用纯氧代替空气进行上述实验,确认所得液滴是水,并确认大约2份体积的“易燃空气”与1份体积的氧恰好化合成水。
上述实验实际已经揭示水不是一种元素,可惜两位科学家受当时错误观念的束缚,没能认识这一点,反将其解释为两种气体里都含有水。
(3) 重复了普利斯特里和卡文迪什的实验,并做了一个相反的实验:将水蒸气通过1050℃的高温金属管,重新获得“易燃空气”,拉瓦锡将这种气体叫做“生成水的气体”。
任务四:实验探究氢气的燃烧,学生观察并描述实验现象。
现象: ;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
任务五:思考与讨论:氢气由氢元素组成,氧气由氧元素组成,那么根据上述反应你能否推导出水的元素组成呢?
任务六:实验探究水的电解,学生观察并描述实验现象。
【操作1】在电解器玻璃管中加满水,接通直流电源,观察并记录玻璃管内的现象。
现象 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内 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
比较两个玻璃管内现象的差异
【操作2】切断上述装置中的电源,用燃着的木条分别在两个玻璃管尖嘴口检验电解反应中产生的气体,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实验内容 检验与电源正极相连的 玻璃管内的气体 检验与电源负极相连的 玻璃管内的气体
现象
解释
【分析与结论】:
(1)水在通电后发生了什么变化?
(2)写出水电解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分析水的元素组成?
任务七:下图为水电解的微观反应示意图,请从微观角度分析水分解的变化过程。
任务八:交流讨论:分析水(H2O)、氢气(H2)、氧气(O2)的元素组成,能否按元素组成特点对其进行分类?并说明分类依据。
任务九:阅读教材P94,总结化合物、单质和氧化物的概念,并分别举例。
总结本节的概念,梳理概念之间的联系,画出思维导图。
1、氢气肥皂泡在空气中迅速上升,这一事实说明氢气
A.无色 B.无气味 C.难溶于水 D.密度比空气小
2、中科院赣江创新研究院等开发出高储氢密度和放氢速率的合金储氢材料,能延长手持氢气火炬的续航时间,助力北京冬奥会。下列关于氢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氢气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B.氢气燃烧不会产生污染物
C.同温同压时,氢气密度比空气小 D.氢气在点燃前需检验纯度
3、用排空气法收集氢气检验纯度,有爆鸣声,接下去的操作是
A.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B.可以做有关氢气性质的实验
C.用拇指堵住管口一会儿,再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D.立即用原试管再收集,再检验纯度
4、用如图所示装置电解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收集满b管中的气体的集气瓶口时,木条会复燃
B.点燃a管中的气体时,需要先检验其纯度
C.若b管产生的气体体积约为8mL,则a管产生气体的体积约为4mL
D.可以在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以增强导电性
5、下列物质按混合物、化合物、氧化物、单质的顺序排列的是
A.氯酸钾、医用酒精、干冰、石墨 B.果汁、碳酸钙、蒸馏水、液氮
C.胆矾、澄清石灰水、二氧化锰、金刚石 D.天然气、五水硫酸铜、氧化铜、稀有气体
6、下列各图中“”和“”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则其中表示单质的是(  )
A. B.
C. D.
7、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单质由一种元素组成,所以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B.化合物由多种元素组成,所以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不可能是化合物
C.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D.若化合物由三种元素组成,只要含有氧元素就是氧化物。
8、2023年3月《中国科学院刊》报道了我国生物乙醇重整制氢技术的重大进展。制氢过程中某步反应的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从物质类别看:反应物、生成物均属于化合物
B.从微观构成看:甲烷由甲烷分子构成
C.从质量关系看:该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D.从守恒关系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质量不变
9、18世纪末,人们就开始了对水的组成的研究。
(1)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里把“易燃空气”(氢气)和空气混合后盛在干燥、洁净的玻璃瓶中,当用电火花点火时发出震耳的爆鸣声,且玻璃瓶内壁上出现了液滴。不久,卡文迪许用纯氧代替空气进行上述实验,确认所得液滴是水。基于卡文迪许实验,可得出的关于水的组成的结论是_______(填字母)。
A.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B.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C.水是由2个氢元素和1个氧元素构成的
(2)后来,科学家进一步利用电解水实验(如图甲所示)证明水的组成。 实验中得到氧气的试管是 (填“1”或“2”),电解水过程中,发生变化的粒子名称是 。
(3)图乙是氢气验纯的方法,点燃前试管口朝下的原因是 。
10、水是一种重要的资源。如图,甲、乙两图都是电解水的简易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甲比装置乙有一个明显的优点,这个优点是 。
(2)图中显示表明,实验是未开始,刚开始还是已进行一段时间了? ,请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
(3)关于这个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A.在实验前加入少量氢氧化钠,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其本身不参加反应
B.开始电解后,A管收集到氧气,B管收集到可燃性气体
C.在刚开始的时候,负极气体体积:正极气体体积大于2:1,可能是氢气比氧气更难溶于水
D.装置乙的作用是便于检验生成物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化学
4.2水的组成
化学观念:通过“水的生成”“水的分解”形成“在一定条件下通过化学反应可以实现物质转化”的观念;通过对“水的分解”过程的微观分析,深化理解“化学变化的本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通过对“氢气的性质”的学习,加强物质性质决定用途的观念;通过对“纯净物的分类”的学习认识物质的多样性,知道物质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别。
科学思维:通过对“水的生成”“水的分解”实验探究,运用分析、归纳的科学方法,发展学生基于实验事实进行证据推理和建构模型的思维能力;通过“水的电解发展学生从宏观、微观、符号相结合的视角探究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认识方式。通过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的科学方法,认识依据物质的性质和元素核心组成可以对物质进行分类。
科学探究与实践:通过对“水的生成”“水的分解”实验探究,发展学生以实验为主的科学探究能力,在分析研讨中增强与他人沟通交流、合作问题解决的能力。通过“氢气的验纯”实验,培养学生在分析研讨中增强与他人沟通交流、合作问题解决的能力。
科学态度与责任:通过对水的组成的化学史的了解,初步学会批判性思维方法勇于修正或放弃错误观点的科学精神。通过对氢气的了解以及对物质的分类的认识,发展学生对物质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1、物理性质:氢气是无色、无臭、难溶于水 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是最轻的气体。
2、氢气的燃烧
文字、符号表达式:
(1)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安静地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2)混有一定量空气或氧气的氢气遇明火会发生爆炸。
3、氢气的验纯
(1)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纯度。
(2)验纯方法:用拇指堵住集满氢气的试管口,口朝下,靠近火焰,移开拇指。若发出尖锐爆鸣声,表明氢气不纯;若声音很小,表明氢气较纯。
4、水的电解实验反应条件:通 直流 (填“交流”或“直流”)电。 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钠或氢氧化钠溶液的目的是 增强导电性 。
5、元素种类分析:生成物中有 氢、氧 元素,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 不会 (填“会”或“不会”) 变化。
6、单质、化合物和氧化物概念:
(1)单质:由 同种 元素组成的 纯净物 。
(2)化合物:由 不同种 元素组成的 纯净物 。
(3)氧化物:由 两种 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是 氧 元素。
7、物质的简单分类:
混合物 氧化物
物质 化合物
纯净物 其他
单质
任务一:阅读教材 P91,了解氢气的物理性质,完成下表。
颜色 气味 状态(常温常压) 密度 溶解性
【答案】
颜色 气味 状态(常温常压) 密度 溶解性
无色 无臭 气体 比空气小 难溶于水
任务二:氢气具有可燃性,但混有一定量空气或氧气的氢气遇到明火会发生爆炸,所以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其纯度。请结合教材信息和操作图示简述氢气的验纯方法。
【答案】用拇指堵住集满氢气的试管口,靠近火焰,移开拇指点火,若发出尖锐爆鸣声表明氢气不纯,声音很小则表示气体较纯。
任务三:阅读教材P93科学史话,了解水组成的发现史。
(1)18世纪末,英国化学家 把“易燃空气”(氢气)和空气混合后放在干燥、洁净的玻璃瓶中,当用电火花点火时,发出震耳的爆鸣声,且玻璃瓶上出现了液滴。
(2)不久另一位英国的化学家 用纯氧代替空气进行上述实验,确认所得液滴是水,并确认大约2份体积的“易燃空气”与1份体积的氧恰好化合成水。
上述实验实际已经揭示水不是一种元素,可惜两位科学家受当时错误观念的束缚,没能认识这一点,反将其解释为两种气体里都含有水。
(3) 重复了普利斯特里和卡文迪什的实验,并做了一个相反的实验:将水蒸气通过1050℃的高温金属管,重新获得“易燃空气”,拉瓦锡将这种气体叫做“生成水的气体”。
【答案】(1)普里斯特利 (2)卡文迪什 (3)拉瓦锡
任务四:实验探究氢气的燃烧,学生观察并描述实验现象。
现象: ;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
【答案】现象:产生淡蓝色火焰,放出大量热,烧杯内壁凝结有水雾。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任务五:思考与讨论:氢气由氢元素组成,氧气由氧元素组成,那么根据上述反应你能否推导出水的元素组成呢?
【答案】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该实验已经证明了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任务六:实验探究水的电解,学生观察并描述实验现象。
【操作1】在电解器玻璃管中加满水,接通直流电源,观察并记录玻璃管内的现象。
现象 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内 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
比较两个玻璃管内现象的差异
【操作2】切断上述装置中的电源,用燃着的木条分别在两个玻璃管尖嘴口检验电解反应中产生的气体,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实验内容 检验与电源正极相连的 玻璃管内的气体 检验与电源负极相连的 玻璃管内的气体
现象
解释
【答案】1. 有气体产生 有气体产生 负极与正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2:1
2.现象:使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 气体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解释:正极产生的气体为氧气 负极产生的气体为氢气
【分析与结论】:
(1)水在通电后发生了什么变化?
(2)写出水电解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分析水的元素组成?
【答案】(1)化学变化 (2),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任务七:下图为水电解的微观反应示意图,请从微观角度分析水分解的变化过程。
【答案】1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水分子电解后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2个氢原子结合成1个氢分子,2个氧原子结合成1个氧分子。
任务八:交流讨论:分析水(H2O)、氢气(H2)、氧气(O2)的元素组成,能否按元素组成特点对其进行分类?并说明分类依据。
【答案】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任务九:阅读教材P94,总结化合物、单质和氧化物的概念,并分别举例。
【答案】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水(H2O);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氢气(H2)、氧气(O2);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如水(H2O)、二氧化碳(CO2)。
总结本节的概念,梳理概念之间的联系,画出思维导图。
1、氢气肥皂泡在空气中迅速上升,这一事实说明氢气
A.无色 B.无气味 C.难溶于水 D.密度比空气小
【答案】D
【详解】氢气流吹起的肥皂泡在空气中上升,直接说明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如果密度比空气大,肥皂泡会在空气中下降。故选D。
2、中科院赣江创新研究院等开发出高储氢密度和放氢速率的合金储氢材料,能延长手持氢气火炬的续航时间,助力北京冬奥会。下列关于氢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氢气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B.氢气燃烧不会产生污染物
C.同温同压时,氢气密度比空气小 D.氢气在点燃前需检验纯度
【答案】A
【详解】A、氢气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此选项错误;
B、氢气燃烧生成水,不会产生污染物,正确;
C、同温同压时,氢气密度比空气小,正确;
D、氢气具有可燃性,不纯的氢气在点燃时容易发生爆炸,故在点燃前需检验纯度,正确。故选A。
3、用排空气法收集氢气检验纯度,有爆鸣声,接下去的操作是
A.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B.可以做有关氢气性质的实验
C.用拇指堵住管口一会儿,再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D.立即用原试管再收集,再检验纯度
【答案】C
【分析】检验氢气纯度的方法:收集一试管氢气,用拇指堵住试管口,管口向下移近酒精灯火焰,松开拇指点火,如果听到尖锐的爆鸣声,表明氢气不纯,需要再收集,再检验,直到听到轻微的响声,才表明氢气已经纯净。
【详解】A、氢气的密度小于空气,应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错误;
B、不纯的氢气在加热或点燃时,可能发生爆炸,不纯氢气不可以做有关氢气性质的实验,错误;
C、不纯氢气,用拇指堵住管口一会儿,再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等试管中的氢气的火焰熄灭后再收集氢气检验纯度,以免点燃气体发生装置中的氢气而发生爆炸,正确;
D、不纯氢气,用拇指堵住管口一会儿,再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等试管中的氢气的火焰熄灭后再收集氢气检验纯度,以免点燃气体发生装置中的氢气而发生爆炸,错误。故选C。
4、用如图所示装置电解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收集满b管中的气体的集气瓶口时,木条会复燃
B.点燃a管中的气体时,需要先检验其纯度
C.若b管产生的气体体积约为8mL,则a管产生气体的体积约为4mL
D.可以在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以增强导电性
【答案】C
【详解】A、电解水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所以a中是氢气,b中是氧气。氧气具有助燃性,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收集满b管中的气体的集气瓶口时,木条会复燃,正确;
B、a中是具有可燃性的氢气,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遇明火或受热可能发生爆炸,所以点燃氢气等可燃性气体前,一定要先验纯。正确;
C、电解水生成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为1:2,所以若b管产生的气体体积约为8mL,则a管产生气体的体积约为16mL,错误;
D、可以在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氢氧化钠解离出自由移动的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以增强导电性,正确;
故选C。
5、下列物质按混合物、化合物、氧化物、单质的顺序排列的是
A.氯酸钾、医用酒精、干冰、石墨 B.果汁、碳酸钙、蒸馏水、液氮
C.胆矾、澄清石灰水、二氧化锰、金刚石 D.天然气、五水硫酸铜、氧化铜、稀有气体
【答案】B
【详解】A、氯酸钾属于化合物;医用酒精的浓度可以分为95%和75%两种,是溶液,属于混合物;干冰属于氧化物;石墨属于单质。A不符合题意;B、果汁属于混合物;碳酸钙属于化合物;蒸馏水属于氧化物;液氮属于单质。B符合题意;C、胆矾属于化合物;澄清石灰水所以混合物;二氧化锰属于氧化物;金刚石属于单质。C不符合题意;D、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属于混合物,五水硫酸铜属于化合物,氧化铜属于氧化物,稀有气体包括氦气、氖气、氩气、氪气、氙气等气体,属于混合物。D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选择B。
6、下列各图中“”和“”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则其中表示单质的是(  )
A. B.
C. D.
【答案】B
【详解】A、图中四个分子构成相同,为同种物质的分子,所示物质为纯净物,每个分子是由不同种原子构成,属于化合物的分子,所示的物质属于化合物;B、图中四个分子构成相同,每个分子是由同种原子构成,属于单质的分子,所示的物质属于单质;C、图中所示的四个分子中含有两种不同的分子,是两类物质的分子,所以该物质属于混合物;D、图中所示的四个分子中含有两种不同的分子,是两类物质的分子,所以该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选:B。
7、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单质由一种元素组成,所以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B.化合物由多种元素组成,所以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不可能是化合物
C.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D.若化合物由三种元素组成,只要含有氧元素就是氧化物。
【答案】B
【详解】A、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单质由一种元素组成,但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如氧气和臭氧组成的混合物中只含一种元素,说法错误;B、化合物由多种元素组成,所以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不可能是化合物,说法正确;C、氧化物是指含两种元素,且一种元素为氧元素的化合物,则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如高锰酸钾中含有氧元素,但不属于氧化物,说法错误;D、若化合物由三种元素组成且含有氧元素,只能是含氧化合物而不是氧化物,氧化物必须只有两种元素。说法错误。故选B。
8、2023年3月《中国科学院刊》报道了我国生物乙醇重整制氢技术的重大进展。制氢过程中某步反应的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从物质类别看:反应物、生成物均属于化合物
B.从微观构成看:甲烷由甲烷分子构成
C.从质量关系看:该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D.从守恒关系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质量不变
【答案】A
【详解】A、根据反应的示意图可知,反应物是甲烷、一氧化碳,生成物是二氧化碳、氢气和碳,其中甲烷、一氧化碳、二氧化碳都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氢气和碳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说法错误;B、从微观构成看:甲烷由甲烷分子构成,说法正确;C、根据反应的示意图可知,该反应属于化学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说法正确;D、根据反应的示意图可知,该反应属于化学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从守恒关系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质量不变,说法正确。故选A。
9、18世纪末,人们就开始了对水的组成的研究。
(1)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里把“易燃空气”(氢气)和空气混合后盛在干燥、洁净的玻璃瓶中,当用电火花点火时发出震耳的爆鸣声,且玻璃瓶内壁上出现了液滴。不久,卡文迪许用纯氧代替空气进行上述实验,确认所得液滴是水。基于卡文迪许实验,可得出的关于水的组成的结论是_______(填字母)。
A.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B.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C.水是由2个氢元素和1个氧元素构成的
(2)后来,科学家进一步利用电解水实验(如图甲所示)证明水的组成。 实验中得到氧气的试管是 (填“1”或“2”),电解水过程中,发生变化的粒子名称是 。
(3)图乙是氢气验纯的方法,点燃前试管口朝下的原因是 。
【答案】(1)B (2) 2 水分子 (3)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防止氢气散逸
【详解】(1)A. 元素组成物质,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此选项错误;B.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此选项正确;C. 元素没有数量的概念,分子由原子构成,一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此选项错误。故选B。
(2)电解水时,正氧负氢,氢二氧一。所以实验中得到氧气的试管是2。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分解为原子,原子再重新结合为新的分子,则电解水过程中,发生变化的粒子名称是水分子。
(3)图乙是氢气验纯的方法,点燃前试管口朝下的原因是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防止氢气散逸。
10、水是一种重要的资源。如图,甲、乙两图都是电解水的简易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甲比装置乙有一个明显的优点,这个优点是 。
(2)图中显示表明,实验是未开始,刚开始还是已进行一段时间了? ,请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
(3)关于这个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A.在实验前加入少量氢氧化钠,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其本身不参加反应
B.开始电解后,A管收集到氧气,B管收集到可燃性气体
C.在刚开始的时候,负极气体体积:正极气体体积大于2:1,可能是氢气比氧气更难溶于水
D.装置乙的作用是便于检验生成物
【答案】(1)装置简单、便于操作
(2) 进行一段时间
(3)ABCD
【详解】(1)装置甲比装置乙有一个明显的优点,这个优点是装置简单、便于操作;
(2)由实验的装置图可知,试管的上部已收集了一部分气体,表明了实验已进行一段时间了;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3)A、水的导电能力较差,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或氢氧化钠时能够增强水的导电性,其本身不参与反应,故A正确;
B、电解水时,A管对于电源正极,正极产生的是氧气,B管对应电源负极,负极产生的是氢气,故B正确;
C、电解水时,氧气比氢气更易溶于水,会导致负极与正极的气体体积比大于2:1,故C正确;
D、装置乙的作用是便于检验生成物,故D正确;
故选ABCD。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