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6张PPT)AI换脸的应用的范围越来越广,但存在滥用之嫌,甚至有不法分子利用AI换脸实施犯罪,例如,伪造不雅视频、换脸诈骗等。这带来了不良的影响,侵犯个人的隐私权,使得财产安全受损、网络环境恶化。我们一起透过“ AI换脸”诈骗事件,提高防范意识,增强警惕性与自我保护能力,学习“法不可违”。播放视频THE LAW CANNOT BE VIOLATED“ AI换脸”诈骗八年级上册COURSEWARE RESEARCH INSTITUTE香港回归阅读教材48-51页,找出以下问题:1. 法律是一种什么样的行为规范?(作用)(P46)课前预习2. 违法行为的含义、分类及后果(P48)3. 身边的违法行为有哪些?(P49-50)4. 如何做到遵章守法? (P51)别了不列颠尼亚01违法无小事“AI换脸”诈骗,人脸怎能“想换就换?香港回归人脸怎能“想换就换”?有关部门对那些未经肖像权人同意的“换脸”、诈骗行为,应该重拳出击、严厉打击。法律法规为规范管理划定了“红线”和“底线”,相关平台要充分发挥网站平台信息内容管理第一责任人作用,切实提升管网治网水平。同时,要做好科普宣传,构筑反诈防骗的全民防线。积极引导公众谨慎使用“AI换脸”服务,一旦发现隐私泄露或遭遇侵权,敢于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严格执法出重拳、平台把关要尽责、积极引导要到位,多措并举破解AI诈骗难题,让“技术向善”,让网络空间风清气正。香港回归细化法规,加大执法利用技术,加强监管提高警惕,防范诈骗用法治的方式铲除AI换脸诈骗。这说明法律在人们生活中发挥着什么作用?1)法律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一个模式、标准或方向。2)法律是评价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有效的准绳。3)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1. 法律是一种什么样的行为规范?(作用)根据《著作权法》第10条,就可能侵犯著作权人的信息网络传播权。如果通过“换脸”对作品恶搞,还可能侵犯著作权人的保护作品完整权。想换谁就换谁,“AI换脸”牟利,法院判了香港回归AI换脸,可能会侵犯哪些权利呢?涉及哪一违法行为?根据《民法典》第1019条,“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丑化、污损,或者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伪造等方式侵害他人的肖像权。”如“AI换脸”;“未经肖像权人同意,不得制作、使用、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如“扫街”“街拍”。侵犯肖像权如果通过“AI换脸”对他人进行恶意丑化或者通过互联网传播换脸后的图文、视频,导致他人社会评价受损的,根据《民法典》第1024条,就可能侵犯他人的名誉权。侵犯名誉权侵犯著作权根据《著作权法》第10条,就可能侵犯著作权人的信息网络传播权。如果通过“换脸”对作品恶搞,还可能侵犯著作权人的保护作品完整权。想换谁就换谁,“AI换脸”牟利,法院判了香港回归AI换脸,可能会侵犯哪些权利呢?涉及哪一违法行为?根据《民法典》第1019条,“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丑化、污损,或者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伪造等方式侵害他人的肖像权。”如“AI换脸”;“未经肖像权人同意,不得制作、使用、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如“扫街”“街拍”。侵犯肖像权如果通过“AI换脸”对他人进行恶意丑化或者通过互联网传播换脸后的图文、视频,导致他人社会评价受损的,根据《民法典》第1024条,就可能侵犯他人的名誉权。侵犯名誉权侵犯著作权民事违法行为香港回归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指违反民事法律规范,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行为。p48民事违法行为#民事责任民事责任包括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返还财产,恢复原状,修理、重作、更换,继续履约,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法律规定的惩罚性赔偿的,依照其规定。民事违法行为香港回归随着科技的发展,利用AI发布虚假信息“博眼球”屡见不鲜。近日,山西省平遥县公安局破获了一起利用AI技术伪造犯罪现场进行造谣的案件。3月26日早上8时许,平遥县公安局网安大队发现一条标题骇人的“新闻”:“平遥古城明清街一女子与男友吃东西时,用竹签扎小孩脸,该“新闻”还附有事发现场的视频截图和网友的热议记录,瞬间引发大量讨论与猜测。经过比对,警方确认平遥古城明清街并未发生该事件,“新闻”中所描述的内容与事实存在明显出入。其后涉案人员赵某承认,为了吸引眼球、增加点击量,他故意利用AI技术合成并发布了这条关于平遥古城的虚假新闻。目前,赵某已被予以行政拘留。赵某的行为属于哪一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香港回归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规定,对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的行为应予以处罚。指违反行政法律规范,应应当受到行政处分或行政处罚的行为。p48行政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行政责任行政制裁包括行政处分和行政处罚等形式。行政处分包括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等。行政处罚包括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行政拘留等。香港回归AI犯罪AI视频“变脸:诈骗张某敏、张某勇的行为属于哪些违法行为?近日,网民张某敏(女,25岁,广东英德人)为蹭事件热度、博取流量,经预谋策划,由其本人冒充叶某某女儿并通过视频编辑软件变老特效冒充叶某某妻子,由其父亲张某勇(54岁,广东英德人)冒充叶某某,录制多个视频相继在网上发声,对叶某某扰乱乘车秩序事实歪曲解读、“申辩喊冤”,公然挑战公序良俗,严重扰乱网络秩序。热点题目目前,张某敏、张某勇因涉嫌寻衅滋事已被公安机关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行政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香港回归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的规定对于为利用‘AI换脸’实施诈骗行为提供技术支持、帮助的,要根据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的规定进行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还要根据刑法第二百八十七条之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等追究刑事责任”。指违反刑事法律规范,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行为。p48刑事违法行为#刑事责任刑罚包括主刑: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附加刑: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驱逐出境。刑事违法行为香港回归根据所学,小组讨论完成下列表格合作探究违反的律法类别对社会危害程度违法行为承担的法律责任性质民事法律规范行政法律规范刑事法律规范民事违法行为民事责任赔偿、道歉等较轻较轻一般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刑罚处罚拘役、罚金、有期徒刑等较重行政处罚/处分警告、行政拘留、罚款等一般违法行为严重违法行为共同点:1. 都具有社会危害性;2. 都违反了法律;3. 都要承担法律责任香港回归违法就是犯罪,这种说法对吗?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对社会的危害性相对较轻,称为一般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是违法行为中最严重的一种,就是我们常说的犯罪。无论是一般违法行为还是犯罪,都要承担法律责任。违法不一定犯罪,犯罪一定违法联系: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有一般违法行为,如果不及时改正,发展下去就可能走上犯罪的道路。1)含义:违法行为是指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2. 违法行为的含义、分类及后果(P48)2)分类:①根据违反法律的类别分: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②根据对社会危害程度分: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3)后果:无论是一般违法还是犯罪,都要承担法律责任。判断违法行为的方法1. 一看违反的法律类别(行政法律、民法典、刑法)2. 二看违法行为的社会危害(轻或重)3. 三看违法者的被处罚结果①行政违法行为:拘留、罚款、开除、记过②民事违法行为:赔偿损失、返还财产、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③刑事违法行为: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驱逐出境。香港回归我是小法官——判断属于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根据违反的法律类别判断刑事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社会危害性较轻社会危害性重社会危害性重,被判处有期徒刑序号 案例 违法类别 判断理由① 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公共场所起哄闹事,扰乱公共秩序。② 甲把乙打成了重伤,丧失劳动能力,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③ 甲打了乙两个耳光,致使乙面部红肿。④ 持刀抢劫他人财物别了不列颠尼亚02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报假警行人闯红灯乱刻乱画酒后驾车3.身边的违法行为 (P49-50)行政违法行为:指违反行政法律规范,应当受到行政处分或行政处罚的行为,如扰乱社会治安的行为。表现:(1)谎报险情(2) 破坏铁路封闭网民事违法行为:指违反民事法律规范,应当受到民事责任的行为,如欠债不还的行为。表现:(1)买卖双方签订之后,卖方收款后却只发放一半货物。(2)照相馆没有经过他人同意,将其艺术照片展出,以招揽顾客。(3)出版社未经作者同意发表其作品。侵犯他人民事权利或者没有依法履行合同义务,都是较为典型的民事违法行为。香港回归当今时代,个人信息保护已成为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之一。据央视新闻报道,近日,广州互联网法院公布了一起买卖公民个人信息案件,涉案人员利用人工智能将人脸照片生成视频,伪造人脸识别认证,以此非法牟利。在追究涉案人员刑事责任之外,检察机关以四名被告人的行为侵害社会公共利益为由,依法向法院提起个人信息保护民事公益诉讼。这是全国首例涉“人脸识别”民事公益诉讼案。这也对公民个人信息安全的保护具有一定推动作用。这起案件确立了大规模个人信息侵权中造成损害的认定标准,创新提出“恢复性司法+社会化综合治理”路径,对教育震慑非法处理个人信息行为和推动个人信息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以下材料对我们参与社会生活有何启示?4.如何做到遵章守法?(P51)①我们要认识一般违法行为的危害,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②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分清是非,增强守法观念,严格遵守治安管理的法律规定。③在社会交往中,我们要依法从事民事活动,积极防范侵权行为和违约行为,既要维护自己的权益,也要尊重他人的权益,促进社会健康和谐发展。同学们,法,不可违,法律是全体社会成员都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技术从来都是把双刃剑。让技术进步成为我们的铠甲,而非软肋。心中有法,遵章守法是建设法治社会的必然要求。希望我们的同学们在生活中都能够学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国家的建设贡献出你的力量。香港回归课堂小结法不可违违法行为的分类警惕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遵章守法明辨是非尊重他人权利一般违法行为严重违法行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