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预防犯罪 课件( 25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2预防犯罪 课件( 25张ppt)

资源简介

(共25张PPT)
5.2 预防犯罪
知法|守法|与法同行
第五课 做守法的公民
自主预习
1.了解刑法的内容和作用?
2.知道犯罪的内容和三个基本特征。
3.知道刑罚的含义及分类。
4.如何加强自我防范预防犯罪
阅读教材P52—57,在课本上标记问题要点。
总议题:青少年如何预防犯罪?
环节一:我来定案—了解罪
环节二:以案说法—认识罚
环节三:集思广益—强防范
环节四:知法守法—我践行
核心素养目标
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从小事做起,依法自律,加强自我防范。
政治认同
通过主人公周乔的犯罪分析,培养学生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法治观念
通过分析案例,引导学生理解犯罪的特征及后果;认识犯罪行为及其法律责任;主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责任意识
人身损害赔偿
财产损害赔偿
(二)交通事故赔偿责任:
环节一:我来定案—了解罪
议学活动
小周乔档案
他自小生活在父亲的暴力阴影下,母亲也未能幸免家中常常弥漫着恐惧与绝望的气息。日复一日的殴打让周乔的童年充满了伤痛与无助。终于,在一次激烈的冲突中,为了保护母亲不再受到伤害,周乔在情急之下失手打死了长期施暴的父亲。
请你来定案:如果你来审理此案件,你对周乔的定罪依据和判决依据是什么?
议学提示:刑法。刑法规定了什么行为是犯罪,以及对犯罪应当判处什么样的刑罚。
人身损害赔偿
财产损害赔偿
(二)交通事故赔偿责任:
环节一:我来定案—了解罪
1.刑法的作用及内容?
(1)刑法的作用:刑法是惩治犯罪、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有力武器。
(2)刑法的内容:刑法规定了什么行为是犯罪,以及对犯罪应当判处什么样的刑罚。
(定罪、量刑)
刑法
刑罚
犯罪
规定
后果
人身损害赔偿
财产损害赔偿
(二)交通事故赔偿责任:
环节一:我来定案—了解罪
议一议
看了这部电视剧,有的网友认为周乔的行为是错的,但不至于是犯罪,因为平时也看到有人殴打他人,也就拘留了几日,更何况周乔还是保护他母亲,他有什么错?对此你怎么看?
议学提示:因为周乔的行为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触犯了刑法。因此要受到相应的刑罚处罚。可见,区别“罪”与“非罪”,在于是否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是否违背刑法,是否受刑事处罚。
人身损害赔偿
财产损害赔偿
(二)交通事故赔偿责任:
环节一:我来定案—了解罪
2.犯罪的含义及基本特征?
(1)含义:犯罪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2)基本特征:严重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应受刑罚处罚性。
——法律标志
刑事违法性
——必然法律后果
应受刑罚处罚性
——最本质特征
严重社会危害性
人身损害赔偿
财产损害赔偿
(二)交通事故赔偿责任:
环节一:我来定案—了解罪
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的区别与联系
关系 一般违法 严重违法行为
(犯罪)
相同点 1.都是违法行为;2.都具有社会危害性;3.都应承担法律责任 不 同 点 对社会的危害程度不同 危害不大、情节轻微
危害大、情节严重
触犯的法律不同 违法了刑法以外的法律 触犯了刑法
应承担法律责任不同 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或行政制裁 受刑罚处罚
联系 他们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人身损害赔偿
财产损害赔偿
(二)交通事故赔偿责任:
环节二:以案说法—认识罚
议一议
对周乔判决中提到的有期徒刑两年是属于哪类刑罚?刑罚有哪几种?
议学提示:刑主刑。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两大类。
人身损害赔偿
财产损害赔偿
(二)交通事故赔偿责任:
环节二:以案说法—认识罚
3.刑罚的含义及种类?
(1)含义:刑罚又称为刑事处罚、刑事处分,是指审判机关(法院)依法对犯罪分子适用的最严厉的强制性法律制裁方法,以限制或剥夺犯罪人权益为主要内容。
(2)种类: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两大类。
拘役
有期徒刑
无期徒刑
死刑
管制
刑罚
附加刑
主刑
剥夺政治权利
没收财产
驱逐出境
罚金
我国刑法体系示意图
主刑只能单独使用
附加刑可以同时使用
人身损害赔偿
财产损害赔偿
(二)交通事故赔偿责任:
环节二:以案说法—认识罚
主 刑
附加刑
罚金:强制犯罪分子向国家缴纳一定数额金钱。适用于贪利型犯罪,如走私、贩毒等。
剥夺政治权利:剥夺犯罪分子参加国家管理与整治活动的权利。
没收财产:将犯罪分子所拥有的财产的部分或全部,强制无偿的收归国有。多适用于严重的犯罪,如危害国家安全罪、金融诈骗罪等。
驱逐出境:强迫犯罪的外国人离开我国国境。
管制:期限为3个月以上2年以下,数罪并罚不得超过3年。
拘役:期限为1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数罪并罚不得超过1年。
有期徒刑:期限为6个月以上15年以下,数罪并罚不得超过20年
无期徒刑:剥夺犯罪分子终身自由并强迫劳动改造。
死刑:剥夺犯罪分子生命。
主刑只能单独使用
附加刑可以同时使用
人身损害赔偿
财产损害赔偿
(二)交通事故赔偿责任:
环节二:以案说法—认识罚
罚款与罚金
刑法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是一部法律。
刑罚是一种对犯罪分子的制裁方式;
罚款是一种行政处罚手段;
罚金是刑法附加刑之一。
拘留是一种行政处罚手段,期限为1日~15日;
拘役是刑罚主刑之一,期限为1月以上6月以下。
刑法与刑罚
拘留与拘役
酒驾
醉驾
吸毒
贩毒(少量)
闯红灯
吸毒违法,贩毒有罪
人身损害赔偿
财产损害赔偿
(二)交通事故赔偿责任:
环节三:集思广益—强防范
议学活动
议学提示:刑法第17条关于刑事责任年龄的规定。尽管法律规定人到了一定年龄实行严重危害社会行为才可能构成犯罪,但并不意味着我们年龄小实施犯罪行为也不要紧。
有网友认为周乔是未成年,不应该承担刑罚处罚,对此你怎么看?
观点辨一辨
人身损害赔偿
财产损害赔偿
(二)交通事故赔偿责任:
环节三:集思广益—强防范
4.如何加强自我防范,预防犯罪?
①作为社会成员,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
犯罪是我们成长路上最凶险的陷阱。尽管法律规定人到了一定年龄实行严重危害社会行为才可能构成犯罪,但并不意味着我们年龄小实施犯罪行为也不要紧。
人身损害赔偿
财产损害赔偿
(二)交通事故赔偿责任:
环节三:集思广益—强防范
议一议
周乔从小生长在家暴的环境中,结交不良青年,在朋友提出盗视频时,毫不犹豫的答应;在接到未知号码让他偷磁带、换妈妈的医药费的时候,他也是连一点点停顿、一点点挣扎都没有的就接受了这场交易。
结合议学情境,分析周乔是怎样走上犯罪道路的?这给我们什么样的警示?
议学提示:经受不住诱惑,从不良行为逐渐发展成严重不良行为。我们要杜绝不良行为,抵制不良诱惑。我们要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
人身损害赔偿
财产损害赔偿
(二)交通事故赔偿责任:
环节三:集思广益—强防范
4.如何加强自我防范,预防犯罪?
②预防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抵制不良诱惑。(行为)
1.吸烟、饮酒;
2.多次旷课、逃学
3.无故夜不归宿、离家出走;
4.沉迷网络;与社会上具有不良习性的人交往,组织或者参加实施不良行为的团伙;
5.进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不宜进入的场所;
6.参与赌博、变相赌博,或者参加封建迷信、邪教等活动;
7.阅览、观看或者收听宣扬淫秽、色情、暴力、恐怖、极端等内容的读物、音像制品或者网络信息等;
8.其他不利于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成长的不良行为。
不良行为
1.结伙斗殴,追逐、拦截他人,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等寻衅滋事行为;
2.非法携带枪支、弹药或者弩、匕首等国家规定的管制器具;殴打、辱骂、恐吓,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
3.盗窃、哄抢、抢夺或者故意损毁公私财物;传播淫秽的读物、音像制品或者信息等;卖淫、嫖娼,或者进行淫秽表演;
4.吸食、注射毒品,或者向他人提供毒品;
5.参与赌博赌资较大;其他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
严重不良行为(已属违法行为)
人身损害赔偿
财产损害赔偿
(二)交通事故赔偿责任:
环节三:集思广益—强防范
4.如何加强自我防范,预防犯罪?
③生活在法治社会,我们应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
人身损害赔偿
财产损害赔偿
(二)交通事故赔偿责任:
环节三:集思广益—强防范
4.如何加强自我防范,预防犯罪?
④我们要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
环节四:知法守法—我践行
议学延伸
亲爱的同学们:
你们正处在花季的年华,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更是每个家庭幸福的梦想。然而,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时时威胁着我们的生活。青少年违法犯罪现象一日不绝,预防违法犯罪工作就一日不止。为了同学们的健康成长,学校特此向你们倡议:
做守法的中学生,要:
在思想上:①____
在行动上:②____
倡议人:xx中学
日期:x年x月x日
倡议书
犯罪基本特征
严重社会危害性
刑事违法性
应受刑罚处罚性
刑罚
主刑
附加刑
罪与罚
加强自我防范
1.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
2.杜绝不良行为
3.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
4.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
预防犯罪
1.(2024·湖北武汉·中考真题)学校法律社团举行模拟法庭活动,小法官作出如下“判决”:被告人冯某犯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八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二十万元。对此,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①该判决依据的法律是刑法
②冯某的行为是严重违法行为
③有期徒刑属于主刑,罚金属于行政处罚
④刑事违法性是犯罪的最本质特征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A
罚金属于附加刑,不是行政处罚。
严重社会危害性是犯罪的最本质特征,刑事违法性是犯罪的法律标志。
2.(2024·新疆·中考真题)预防就是保护,治理也是挽救。针对未成年人犯罪总体呈上升趋势,低龄未成年人犯罪占比上升的这一现象,青少年应该( )
①杜绝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
②积极见义勇为,用法律制裁违法犯罪
③自觉遵章守法,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④实施社会保护,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B
不提倡盲目见义勇为。
非青少年自身能做到的。
3.(2024·山东临沂·三模)1月30日晚,白所成等6名缅北果敢电诈犯罪集团重要头目被我国公安机关成功押解回国,这一行动标志着缅北四大家族电信诈骗犯罪集团彻底覆灭。这6名头目的行为( )
①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②违反了刑法,应受行政处罚
③警示我们依然要增强自身防范意识
④警示我们要远离电信网络
A.①② B.①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B
违反了刑法,要承担刑事责任。
远离电信网络,说法绝对。
4.(2024·重庆沙坪坝·模拟预测)近来,河北邯郸、海南临高等多地发生未成年人校园霸凌事件,令人震惊!年龄不该成为“小恶魔”的“免责金牌”,也不该成为纵恶的“保护伞”,不能让“未成年”成为“坏小孩”做“坏事”的借口。公众呼吁:社会各方应共同发力,及时干预,让被霸凌者有底气勇敢“说出来”,让霸凌者尽早“迷途知返”。这警示未成年人应( )
①加强道德修养,尊重他人人身权益
②善用特殊保护,肆意而为不受约束
③增强法治意识,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④提高防范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C
要遵守道德和法律,不能肆意而为不受约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