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榆林市八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政治试题(扫描版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陕西省榆林市八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政治试题(扫描版含解析)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八校期中联考试题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

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
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统编版必修1第一课至第三课。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
1.原始人类靠采集狩猎生存,人人平等,群体协作。随着人类对种植狩猎技术的掌握,个体劳动

逐渐盛行起来,贫富分化出现,私有制出现,原始社会逐渐解体。上述材料体现了
①私有制产生的根源是生产力的发展②个体劳动的出现是社会的一种退步③原始的公
有制是一种落后的生产力④原始社会的解体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琉。”唐代王维在诗中歌颂了唐都长安繁华,作为政治、经济、

文化的中心,是唐精神文化的集中体现和高度浓缩,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下列描述属于当


时生产关系状况的是
①农民拥有一定的人身自由,能够比较自主地劳动②农民可以拥有自已的劳动工具甚至少
量土地③农民完全依附于地主,在地主的压迫下进行劳动④农民开始采用休耕、轮作和
选种农业技术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资本主义社会在进人大机器工业时期以后,从19世纪初叶开始,每隔若干年就要经历一次经
济危机。每当经济危机爆发时,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生活和整个社会生活就会突然陷人瘫痪
和混乱的状态中。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①是资本主义无法克服的痼疾②根本原因是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
③以生产绝对
过剩为基本特征④可以表现为大批生产企业、银行破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高一年级八校期中联考试题·政治第1页(共6页)】
25-L-232A
CS扫描全能王
3亿人都在用的扫描ApP
4.在《共产党宣言》与《〈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明确指出“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
会”,回应资本主义社会灭亡的充分必要条件。面对资本主义社会不可调和的矛盾,马克思指
出资本主义的丧钟已然敲响,共产主义才是人类社会的未来方向。可见,《共产党宣言》
①阐明了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必要性②指明了实现共产主义社会这一理想目标
③首次
揭示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利益的根本对立④宣告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同
样不可避免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爆发后,李大钊备受鼓舞,他指出,十月革命的时代精神和革命性质完
全不同于18世纪的法国革命,它是“立于社会主义上之革命”。十月革命的不同之处在于
①工人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②实现了社会主义从一国实践到多国
实践的历史性飞跃③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的伟大跨越④建立了世
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确立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世界资本主义列强用炮舰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中国被动地卷人了资本
主义全球化浪潮。一方面,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另一方面,中国也开始了由
传统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的转型。在中国共产党诞生之前,中国民主革命
①是由资产阶级领导的革命②推翻了帝制,但革命没有取得最后的胜利③基本上改变了
旧中国的社会性质④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扫除内外障碍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1921年7月,党的一大讨论通过的纲领和决议,要求共产党人用马克思主义宣传、教育工人,
并组织工人组成工会、开展工人运动,明确布尔什维克的建党原则,为接下来中国共产党的革
命实践指明了行动准则与努力方向。关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①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改变了世界政治的对比②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
的前途和命运③使中国人民在革命斗争中有了主心骨④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
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毛泽东曾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指出“每个共产党员须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整
个中国革命运动,是包括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阶段在内的全部革命运动;这是
两个性质完全不同的革命过程”。下列对“两个阶段”认识正确的是
①新民主主义革命要求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进行必
然能带来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③出现“两个阶段”的革命是由当时的中国国情决定的
④社会主义革命的目标是建立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新社会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高一年级八校期中联考试题·政治第2页(共6页)】
25-L-232A
CS扫描全能王
3亿人都在用的扫描ApP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八校期中联考试题·政治
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
1,B随着人类对种植狩猎技术的掌握,个体劳动逐渐盛行起来,贫富分化出现,私有制出现,原始社会逐渐解
体,表明私有制产生的根源是生产力的发展,原始社会的解体是历史的必然,①④可选。个体劳动的出现是
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是社会的进步,故②不选。公有制是一种生产关系而不是生产力,③排除
2.A唐朝属于封建社会,当时生产关系状况是农民拥有自己的劳动工具甚至少量土地,农民拥有一定的人身
自由,能够比较自主地劳动,①②符合题意。封建社会“农民完全依附于地主”说法错误,③不选。开始采用
休耕、轮作和选种农业技术,属于封建社会的生产力状况,④不符合题意。
3B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无法克服的痼疾,可以表现为大批生产企业、银行破产,①④人选。资本主
义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是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②不选。资本主义经济危
机以生产相对过剩为基本特征,③不选。
4.D从“马克思指出共产主义才是人类社会的未来方向”可见,《共产党宜言》指明了实现共产主义社会这一
理想目标,②符合题意。“资本主义的丧钟已然敲响”反映了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同样不可避
免,④符合题意。材料未涉及建立无产阶级政党,①不选。首次揭示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利益根本对立的不
是《共产党宜言》,③不选
5.D以三大工人运动的发生为标志,工人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①不选。第二次世界
大战后,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获得大发展,实现了社会主义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的历史性飞跃,②不选。
③④符合题意
6.A旧民主主义革命是由资产阶级领导的,虽然推翻了帝制,但是革命没有取得最后的胜利,①②符合题意。
旧民主主义革命并没有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扫除内外障碍,而是陷人了外受帝国主义侵略压迫、内受军阀混
战祸害的苦难深渊,终究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③④不选。
7,C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使中国人民在革命斗争中有了主心
骨,②③符合题意。新中国的诞生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①不选。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
起来的伟大飞跃的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和社会主义建设
的全面展开,④不选。
8.B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基本国情,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两步走,第一步,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
形态,使中国社会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第二步,是革命向前发展,建立社会主义的社会,所以①
③正确。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进行不一定带来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②错误。社会主义革命的目标是建立建
立社会主义社会,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独立的民主主义新中国,④错误
9.B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迅速发展,逐步成为社会经济中的主导性因素,个体农业难以适应国家工业化建设
的新形势,同时国际形势也有利于中国加快向社会主义阵营的转变,这都是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即进行“一化三改”的原因,①③正确,②错误。④是社会主义改造取得胜利的结果,不是原因
10.D“一五计划”在党的带领下,全国人民共同努力下,提前完成了相关指标,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
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基础,整个社会翻天覆地的变化雄辩地证明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发
展生产力是解决这一矛盾的根本途径,③④正确。①说法过于绝对。学习借鉴苏联经验才有利于社会主义
的建设,②错误。
11.D图片反映的是我国推行的社会主义改造,③④属于社会主义改造取得胜利的意义。①属于新中国成立
的意义,不符合题意。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我国真正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如何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如
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是崭新的课题,没有现成的答案可以遵循,②错误。
12.B根据材料说明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
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②③符合题意。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召开,标志着中国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
【高一年级八校期中联考试题·政治参考答案第1页(共2页)】
25-I.-232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