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检测初一生物学试题说明:生物学专用名词、术语写成错字算错; 字迹潦草或答多、答少酌情扣分。一、选择题(请将唯一的正确选项填涂到答题卡上,每题2分,共50分)1. 生物学的研究内容是A. 生命现象 B. 生命活动规律C.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D. 以上几项都是2. 下列选项中没有体现生命现象的是A. 白鹭翱翔 B. 桃花盛开 C. 春水猛涨 D. 鳜鱼畅游3. 在水族箱中饲养“虎皮”热带鱼需要安装加热棒、温度计、气泵、光照灯、过滤器等设备。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 安装光照灯是由于热带鱼的生活需要光照B. 安装气泵的作用是保证鱼的生活需要的氧气C. 安装加热棒和温度计是为鱼提供适宜的温度D. 安装过滤器可以去除水体中的杂质等使水体干净4. 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常见方法。下列探究活动属于观察的是A. 调查校园内的生物种类 B. 采集植物标本C. 去图书馆查阅资料 D. 用放大镜看蚂蚁的结构5. 在观察林地中的生物时,下列同学的做法错误的是A. 为了拍照清晰,要尽可能使用闪光灯B. 植物开花结果时比较花或果实的区别C. 观察动物时要以不影响动物的正常生活为前提D. 对观察结果进行客观真实的记录6. 20世纪60年代,水稻“无性杂交”学说垄断着科学界,流行的看法认为,粉的水稻不具备杂交的优势。袁隆平怀疑这一学说的正确性,他决定研究水稻杂交。这主要体现的科学思维特点是A. 尊重事实 B. 注重逻辑 C. 勇于质疑 D. 敢于冒险7. 下列关于科学思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只有在科学研究中,需要运用科学思维B. 科学思维强调独立思考和判断,从多个角度分析问题C. 逻辑关系的推理可以运用比较、归纳、综合等方法D. 科学思维不能迷信权威或服从大多数8. 下列不是逻辑关系推理方法的是A. 建模 B. 演绎 C. 分析 D. 观察9. 关于归纳的叙述错误的是A. 归纳是由一系列具体事实推出一般结论的思维方法B. 归纳由前提和结论两部分组成C. 归纳是一种证据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的推理方法D. 日常生活中不会用到归纳法10. 在探究过程中,我们观察生物时,一般不会用到的工具是11. 下列关于事实和观点叙述不正确的是A. 事实是已经发生或已知存在的事物B. 观点是个人对事物的看法或判断C. 观点是事实形成的基础和依据 D. 观点应根据事实形成和提出12. 科学探究包括(1)猜想与假设、②表达与交流、③获得结论、④提出问题、⑤反思与评价、⑥进行实验、⑦设计实验方案等基本环节。合理的探究顺序是A. ①②③④⑤⑥⑦ B. ④⑤①②⑦⑥③C. ④①⑦⑥③⑤② D. ①④⑦⑥⑤②③13. 小明在野餐时,发现散落的食物残渣中,甜食周围的蚂蚁最多,于是猜测“蚂蚁喜欢吃甜食”,小明的这种猜测属于科学探究中的A. 提出问题 B. 作出假设 C. 实施计划 D. 得出结论14. 生物学问题的解决通常需要采用科学探究的方式,关于科学探究叙述错误的是A. 科学问题常源自基于真实情境的观察和思考B. 假设可以与事实不相符,因此可以没有依据的猜想C. 验证假设需要通过观察、实验等方式获得证据D. 通过对现象和数据等进行分析和处理,确定收集的证据是否支持假设15. 常用的生物实验器具中,可用于加热、配制溶液,转移液体的是A. 胶头滴管 B. 烧杯 C. 滴瓶 D. 培养皿16. 下图是生物实验室常用的实验器具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 用于吸取和添加试剂的是③ B. 显微镜观察时托载和固定标本的是②C. 常用的加热工具是④ D. 夹取材料的是①17. 显微镜是一种具有放大功能的仪器,是生物学实验中常用的探究器具。显微镜下观察的材料一定要A. 薄而透明 B. 越小越好 C. 越干净越好 D. 越多越好18.某同学使用显微镜对光时,无论怎么调节遮光器和反光镜,视野始终漆黑一片,其原因可能是A. 目镜的放大倍数太大 B. 反光镜上有个小污点C. 物镜没有对准通光孔 D. 物镜镜头上有极小污点19. 下列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组合中,放大倍数最小的是A. 4×、 10× B. 5×、 10× C. 10×、40× D. 10×、 100×20. 小轩使用显微镜观察时,从低倍镜换高倍镜后,观察到的物像发生的变化是A. 细胞数目变多 B. 视野变亮 C. 细胞体积变大 D. 放大倍数变小21. 下列不符合生物绘图要求的是A. 图中比较暗的地方用铅笔涂上黑色B. 图的下方写上所画图形的名称C. 图中各结构的名称尽量标注在图的右侧D. 画图时务必使图形真实22.植物细胞中与“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中的“碧”和“红”有关的结构是A. 叶绿体、液泡 B. 线粒体、叶绿体C. 叶绿体、线粒体 D. 液泡、线粒体23. 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装片时,看不见的结构是A. 细胞壁 B. 细胞膜 C. 液泡 D. 细胞核24. 在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载玻片上滴加的液体是A. 稀碘液 B. 生理盐水 C. 凉开水 D. 自来水25. 某小组的同学选用了以下材料制作动物细胞模型,其中最适合模拟细胞核的是A. 塑料袋 B. 红豆 C. 食用琼脂 D. 葡萄二、非选择题(请将答案填写到答题卡规定位置处,每空1分,共50分)26.(10分)“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乘组驻留空间站期间,开展了包括斑马鱼和金鱼藻为研究对象的我国首次在轨水生生态研究项目。为保障系统稳定运行,航天员必须给鱼喂食、供氧,为金鱼藻提供营养液、照明,并进行参数调节、鱼卵收集、废物处理等操作,实现系统内部物质和能量的自主平衡及稳定运行。结合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 斑马鱼和金鱼藻的共同特征是都是由 构成的,它是斑马鱼、金鱼藻 和 的基本单位。但在自然界,有些种类的生物没有细胞结构,例如 。(2)“航天员给鱼喂食、供氧”体现了 及 等特征。(3)从资料可以看出斑马鱼通过 的方式繁殖下一代。孵化出的斑马鱼与亲代的斑马鱼之间表现出很多相似的特征,说明生物具有 的特性。(4) 斑马鱼到太空出现了腹背翻转、旋转运动等状况,说明生物具有 的特征。(5)生物还有其他的特征,请举出一个实例来说明 。27.(11分)如图是某学习小组的同学在“观察周围环境中的生物”活动中所拍摄的照片。请回答下列问题。(1)观察活动可以分为四步进行:确定 →明确观察 →实施观察活动→交流观察结果。观察可以借助工具,如显微镜、 等,有时还需要 。(2) 观察上图六种生物,可以将 (填图中数字) 分为一类,都属于植物,其余生物属于动物,但动物之间也存在不同,请任选两种动物,说出它们的不同之处: (至少写一条不同之处,例如:蜻蜓和虾相比,蜻蜓有两对翅虾没有)。(3) 观察植物时,注意植株的高度、 、生活环境等,根据照片提供的信息判断,该小组的同学是在 (填“淡水”“陆地”或“海洋”)地域环境中进行观察的。在观察动物时,要注意动物的形态特点、 、生活环境等。(4) 观察时要注意 ,例如野外观察要集体行动,不攀高,不下水等。(5) 他还观察到了蘑菇,蘑菇也属于生物,你判断的依据是 。28.(9分) 如图为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问题。(1) 图 为动物细胞。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相比,没有的结构是[ ] 、[] ,通常也没有[ ] 。植物和动物细胞的细胞质中都有 (填结构名称) 。(2)图甲细胞最外面的结构⑦起 作用。切西瓜流出的西瓜汁主要来自图甲中的[ ] 。显微镜下染色最深的结构是 (填结构名称) 。(3)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各种结构具有各自不同的功能,但它们分工合作,共同完成细胞的 。29.(14分) 显微镜是生物学实验中常用工具,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 对光调光时转动图一显微镜的[] ,使 物镜对准通光孔。转动遮光器,使图二的遮光器中的 光圈对准通光孔。(2) 在使用显微镜时,转动[ ] 使镜筒大幅度下降,在转动过程中,一定要从侧面看着[ ] 。在看到物像后,为使物像更清晰,应转动[] 。(3) 若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视野如图三所示,则在载玻片上的字母是 。若要把物像移到视野中央,载玻片应向 (填“右上”或“左下”) 方向移动。(4) 图四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装片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填写序号)。(5) 图四中③⑤步骤滴加的液体分别是 、 。(6) 制作黄瓜表层果肉细胞临时装片不需要完成的步骤是 (用图中标号表示)。(7)使用显微镜观察临时装片时,发现图五所示的现象,则可能是图四实验步骤中的 (填写序号) 操作不当产生的,正确的做法是 。30.(6分) 翻动花园、庭院中的花盆或石块,常常会看到鼠妇。当你搬开花盆或石块,鼠妇很快就爬走了。这是为什么呢 某同学对此进行了探究,请你将他探究活动的过程写完整。提出问题: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吗 (1) 作出假设: 。(2)制订实施实验计划:取一纸盒,盒内均匀铺一层细潮土; 以纸盒中轴线为界(如图所示)放入10只大小、活性相似的鼠妇;在中轴线左侧盖上纸板,右侧盖上玻璃板; 静置2min后,每分钟统计一次在左侧和右侧的数量,统计10 次,重复实验五次,统计并计算五次中最后一次统计数据的平均值,得出结论。实验装置图及统计数据如下。环境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明亮 3只 2只 1只 0只 1只阴暗 3只 8只 9只 10只 9只①本实验控制的变量是 。②在设计实验时,给鼠妇提供明亮和阴暗两种不同的环境条件,其它条件完全相同,目的是为了 。③该小组每次实验中用10 只鼠妇而不是1 只鼠妇的目的是 。④为了使实验结论更准确,要计算统计数据的平均值,根据结果得出结论: 。(3) 如果要探究“水分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应选择设施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