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生物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生物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 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学业质量监测试卷
八年级生物
第I卷(选择题)
第I卷共16题,每题1.5分,共24分.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右图为人体皮肤受伤后引起的血液凝固示意图,相关叙述错误物是
A.细胞①无细胞核,具有止血和凝血功能
B.细胞②呈两面凹的圆饼状,具有运输氧的功能
C.皮肤受伤病菌侵入身体时,白细胞会穿过毛细血管壁
D.血液中血小板过少,在血管破裂时出血风险降低
2. 2024年世界献血日的主题是”感谢您,献血者!”.关于献血和输血叙述错误的是
A.严重的贫血患者可输入红细胞治疗 B.献血时应从动脉血管采血
C.异型输血有可能发生红细胞凝集 D.献血后应适当多摄入蛋、奶等食物
3.右图表示在人的体循环中血液流经血管时,血压的变化,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①②为动脉,③④为静脉
B. 一般所测的血压是血液流动时对①血管壁的侧压力
C.血压过高是心血管疾病的表现之一
D.某药物使血管舒张可降低血压
4.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多发于老年人,以认知障碍和记忆能力损害为主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神经系统受损伤的部位是
A.大脑皮质 B.小脑 C.脊髓 D.脑干
5.右图为人体的泌尿系统及其所连接血管的示意图,其中乙血管中
的氧气含量比甲血管多,有关丙器官的生理功能及血液进出丙的路
径正确的是
A.形成尿素,甲→丙→乙 B.形成尿素,乙→丙→甲
C.形成尿液,甲→丙→ 乙 D.形成尿液,乙→丙→甲
6.某儿童生长迟缓,身体矮小,但智力正常。经医生诊断后,定期注射某种激素治疗,一 段时间后,明显缓解相应症状,该激素最可能是
A.胰岛素 B.性激素 C.甲状腺素 D.生长激素
7.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是由于为视神经提供动脉血的血管发生急性障碍而导致视神经损伤,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视神经元无法获得足够的氧气 B.患者无法正常在大脑皮质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
C.为视神经提供营养的血管为静脉 D.患者无法正常将与视觉有关的信息传递至大脑
8.某科研人员利用分层采样器,对人工引种互花米草滩涂和自然滩涂中底栖动物种类进行调查,结果如右图所示.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底栖动物均属于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B.底栖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物质循环、能量流动
C.随着泥层深度的增加,底栖动物种类数均变少
D.互花米草滩涂比自然滩涂自我调节能力强
9.骨锚式助听器是一种骨传导助听装置,包括声音处理器、桥基和植入体3部分。其工作原理是声音处理器通过麦克风收集声音,桥基将声音引起的振动通过颅骨和颌骨传导到耳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骨锚式助听器适用于听小骨、鼓膜障碍患者
B.骨锚式助听器可将机械振动转化为神经冲动
C.植入骨锚式助听器患者的颅骨和颌骨可传导机械振动
D.植入骨锚式助听器患者的听觉在听觉中枢形成
10.打羽毛球时肘关节起着重要作用,下图表示与其有关的结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肱二头肌肌腱附着在不同的骨上
B.肱二头肌牵拉尺骨绕肘关节活动
C.维持图示状态需要肱二头肌肌群舒胀
D.维持图示状态所需能量主要来自呼吸作用
11. 2024年“全国低碳日”的主题是 “绿色低碳美丽中国” ,为共同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绿色出行有利于早日实现碳中和 B.植树造林有利于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C. “桑基鱼塘”有利于维持碳—氧平衡 D.清洁能源的使用有利于降低碳的排放
12.某同学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斑马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并将观察结果绘制成下图。相 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观察到的血细胞为红细胞
B.鱼头实际朝向载物台的左侧
C.甲血管为小动脉,丙血管为小静脉
D.乙血管壁薄、管腔小,红细胞单行通过
13.为了探究光照对雄鸡叫早的影响,研究人员将雄鸡分为两组,实验处理与结果如下表。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雄鸡明早属于先天性行为
B.影响雄鸡叫早的因素有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
C.遇到连续阴天,雄鸡因为不能感应天亮而放弃叫早
D.雄鸡叫早是神经和激素共同调节的结果
14.二甲双胍是治疗II型糖尿病的常用药,但存在肝损伤等副作用。我国某大学研究团队以大鼠为实验对象,研究铁皮石斛多糖对口型糖尿病的疗效,来开发替代药物,测得实验数据如下表。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①②组均起对照作用
B.②组中大鼠血糖高并非是胰岛素分泌少导致的
C.③④⑤治疗组需用正常大鼠分别灌服相应药物
D.铁皮石斛多糖对Ⅱ型糖尿病有治疗效果,且适当增加剂量可增强疗效
15.蓝色氯化钴试纸接触到潮湿的空气会变成粉红色。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观察了甲乙植物叶 片上气孔的分布及数量,并将氯化钴试纸贴在叶的上、下表面。干燥条件下分别在白天和晚上放置了 1小时,记录试纸的颜色变化,结果如下表。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可推测白天甲植物上表皮蒸腾速率大于下表皮
B.可推测白天甲乙两种植物蒸腾速率都比夜晚大
C.可推测白天甲植物比乙植物蒸腾速率大
D.可推测甲乙两种植物适应的环境不同
16.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实验来模拟近视眼及其矫正后的成像情形,其步骤如下图所示。此 实验设计有一个错误,关于修正此错误的方式叙述正确的是
A.将步骤1中的凸透镜甲改为凹透镜
B.将步骤2中的凹透镜乙改为凸度较大的凸透镜
C.将步骤3中的凹透镜丙改为适当焦距的凸透镜
D.步骤123中光屏与蜡烛的距离相同改为不同
第II卷
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
17.(7分)法洛四联症是一种先天性心脏病,其结构变化主要表现为右心室流出道狭窄、 室间隔缺损、主动脉骑跨(向右前移位跨于两心室之上)和右心室肥厚,患者会出现口唇、指甲、皮肤青紫的现象(俗称发纳),下图为正常人和某患者的心脏示意图,植入封堵器是治疗法洛四联症方法之一。
(1)据图可知,法洛四联症患者室间隔缺损会造成。 ▲ (填序号)相连通,左心房的部分血液进入右心室,血管 ▲ 以填序号)狭窄,导致右心室压力增加,进而使 ▲ (填 序号)心肌变得肥厚,只有较少的血液被运输到达肺部;同时左心室内的动脉血和右心室内的静脉血混合,使经左心室运往全身的血液含氧量 ▲ ,引起发绀现象,从结构 与功能观角度分析,与正常人相比,患者红细胞的数量 ▲ (从“增多” “减少” “不变”中选填)。
(2)对室间隔缺损直径较小的病人,可采用微创手术治疗,即借助导丝将封堵器输送至缺损部位进行修补,将封堵器经过的路径补充完整:下肢股静脉一下腔静脉一 ▲ -⑧ 一室间隔缺损部位。
(3)中国科研团队研究的可生物降解的新型封堵拶,解决了常规封堵器容易移位的问题, 关于新型封堵器叙述正确由的是 ▲ (多选)。
a.可经血管输送
b.封堵器直径应稍大于室间隔缺损直径
c.能吸附血细胞,会引起白细胞的攻击使其分解
18.(7分)在近代生理学发展史和生物材料应用中,对尿液形成过程的认识和医学应用经过了一段漫长曲折的道路.
资料一:1842年英国的鲍曼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肾脏皮质肾小体内部有一团毛细血管组成的微小球体,外面包裹着一个囊状的结构,后面连接着弯曲的管道。他推测毛细血管球的作用是分泌水分到肾小囊腔,然后溶解和冲洗将小管所分泌的无机盐和尿素,形成尿液。
资料二:1844年路德维希观察到的肾脏结构与鲍曼基本一致,但是他认为肾小球毛细 血管中的压力较高,使得血浆中除蛋白质外其他成分可以从通透性高的毛细血管壁滤出,进入肾小囊腔。
资料三:1943年荷兰医生科尔夫材首先研制成功人工肾件,后经许多科研工作者的改进, 制成了现代多种多样的人工肾。可穿戴式人工肾有望成为一种用于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便携式设备,下图为可穿戴式人工肾的工作原理示意图。(注:生物滤过器可滤过血浆中的尿素、无机盐等小分子,生物反应器对滤过液体具有选择性吸收功能。)
表 肾小球血浆和肾小囊腔液的成分
(1)鲍曼观察到的微小球体、囊状的结构分别为肾单位中 ▲ 。
(2)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家用微细吸管刺入肾小体,吸取包囊内的液体,进行微量化学分析,结果如表。据表分析鲍曼和路德维希关于尿液形成过程的推测,哪位科学家的更合理? ▲ ,判断依据是 ▲ 。
a.肾小囊腔液中的水分比肾小球血浆中的多
b.肾小囊腔液中的蛋白质比肾小球血浆中的少
c.肾小囊腔液中含一定量的葡萄糖、无机盐、尿素等物质
(3)穿戴式人工肾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据上图分析,生物滤过器相当于肾单位中的 ▲ ,生物反应器相当于肾单位中的 ▲ 及莫周围毛细血管,图中的 ▲ (从“A”“B” “C”中选填)中尿素含量最低; ▲ (从“A”“B” “C”中选填)中成分与尿液相似。
19.(6分)田七菜是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可利用部分为其茎叶,具有消炎解毒等功效。为了研究光照强度对田七菜生长的影响,科研人员选取长势一致的田七菜杆插苗分为4 组,温度设置为25℃,湿度为70%,分别放置在四种光照强度下,培养30 d后测定田七菜生理特性和生长情况,结果如下表。
(注:气孔导度表示气孔开放程度)
(1)将各组的温度设置为25℃ ,湿度为70%,其遵循的科学探究原则是 ▲ ;在一定 范围内,提高光照强度可提高田七菜的蒸腾速率,据表推测其原因为 ▲ 。
(2)据表分析,田七菜叶片的光合作用速率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呈 ▲ 的趋势,强光条件下田七菜叶片光合作用速率的下降主要是受 ▲ (从“温度”“湿度” “二氧化碳” 中选填一项)限制.
(3)实验人员测量田七菜的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的干重,结果如下图.综合上述实验结果 可得出适宜的光照强度能使田七菜增产的结论,其依据有:a. ▲ 含量高,利用光能 的能力强,光合速率高,合成有机物增多;b.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更多的分配到 ▲ (填 器官)中。
20.(6分)阅读科普短文,回答问题.
脊髓报伤是一种瘫痪率极高的神经系统疾病,将导致失去肢体抓握、操纵和搬运物体的能力,脑机接口技术将成为攻克脊髓损伤的重要技术。
2023年10月,首都医科大学的研究团队对一名脊髓损伤瘫痪患者成功实施“脑机接口”手术,该手术将两个电极芯片注入人脑深部核团,通过运动皮层产生的信号转化为控制肌肉制激的命令信号,控制仪器对二头肌、三头肌、前臂等手部肌肉进行电刺激,便四肢瘫痪患者完成伸展和抓握运动(如下图)。.被试者术后311d完成点对点目标的抓取,协调多关节手臂运动,目标抓取精度达80% 100%.
脑机接口技术是一种多学科融合的交叉技术,涉及神经科学、计算机科学、通信与信息处理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展现了广阔的发展和应用前景。同时,脑机接口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也面临着个人隐私、身份认同、社会公平以及法律伦理等方面的挑战。
(1)脑机接口技术基于神经系统,神经系统调节人体各项活动的基本方式是 ▲ 。
(2)截瘫患者由于神经系统中枢部分的 ▲ 受损,导致脑与四肢间的联系通路中断。
(3)植入患者人脑的电极芯片负责收集大脑皮质中神经细胞产生的_ ▲ ,输出设备②具有输出信号的功能,相当于反射弧中的 ▲ 。该患者可完成抓取物体的动作,说明二头肌等肌肉作为反射弧中的 ▲ 没有损坏。
(4)对脑机接口技术的认识或态度,正确的是 ▲ (多选).
a.应保护脑机接口患者的信息隐私
b.建立完善的法规,使脑机接口技术更好地服务于人类
c.脑机接口手术可能会给患者带来风险,不应继续研究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学业质量监测试卷
八年级 生物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本题共16小题, 每题1.5分, 共24分。)
1. D 2. B 3. A 4. A 5. D 6. D 7. C 8. B 9. B 10. C11. B 12. B 13. C 14. C 15. C 16. B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空1分,共26分)
17.(共7分, 每空1分)
(1)③④ ② ③ 降低 增多
(2) 右心房
(3) ab
18.(共7分, 每空1分)
(1) 肾小球、肾小囊
(2) 路德维希 c
(3) 肾小球 肾小管 B C
19.(共6分, 每空1分)
(1) 控制单一变量原则 气孔导度增加
(2) 先上升后下降 二氧化碳
(3) 叶绿素 茎叶或叶
20.(共6分, 每空1分)
(1)反射
(2) 脊髓
(3) 神经冲动或兴奋 传出神经 效应器
(4) 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