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重点强化练22 细胞周期一、选择题1.(2024·北京二中高三月考)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M期),分裂间期包括G1期、S期和G2期,DNA复制发生在S期。若发生一个核DNA分子的断裂和片段丢失,则产生的影响是( )A.若断裂发生在G1期,则同源染色体的4条染色单体异常B.若断裂发生在G1期,则姐妹染色单体中的1条染色单体异常C.若断裂发生在G2期,则姐妹染色单体中的1条染色单体异常D.若断裂发生在G2期,则1条染色体的2条染色单体异常2.(2024·天津静海一中高三月考)细胞周期受多种蛋白因子调控以保证相邻时期之间的转换。Mad2蛋白可提供一个“等待”信号调控后期的开始,当所有染色体的着丝粒与纺锤丝正确连接并排列在赤道板后,Mad2蛋白将被降解并启动后期的进行。下列关于Mad2蛋白的叙述,错误的是( )A.Mad2蛋白在核糖体中合成B.Mad2蛋白会影响染色质螺旋化C.Mad2蛋白含量在有丝分裂时呈周期性变化D.Mad2蛋白是保证细胞正常分裂的重要物质3.(2024·福建厦门二中高三月考)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简称CDK)是细胞周期调控的核心物质,不同的CDK能使其特异性靶蛋白质磷酸化,从而激发细胞周期各时期的顺利进行,其中CDK4或CDK6被激活后能激发细胞进入细胞周期G1期(DNA合成准备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不同的CDK使其特异性靶蛋白质磷酸化的过程,可能改变了靶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从而使其功能发生改变B.可利用小鼠的生发层细胞作为实验材料来探究不同CDK的作用C.CDK4或CDK6被激活的细胞,细胞周期S期(DNA合成期)会缩短D.抑制CDK4和CDK6的活性可以控制癌细胞的增殖4.(2023·太原高三一模)完整的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M期),其中分裂间期又包括G1期、S期(DNA合成期)和G2期,如图所示。在体外培养细胞时常需要将培养细胞的周期同步化。DNA合成阻断法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其是用DNA合成抑制剂(如TdR)特异性地抑制DNA合成,使S期的细胞分裂暂停,其他时期的细胞不受影响,去除抑制剂后S期细胞分裂恢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体外培养时,培养液中大部分细胞处于M期B.培养液中各细胞的分裂是相互独立的,细胞周期的时间长短也不相同C.第一次加入TdR并培养一段时间后,所有细胞都被抑制在G1期和S期的交界处D.至少需要使用两次TdR才能实现所有细胞的周期同步化5.(2024·广东惠来一中高三月考)细胞周期可分为分裂间期和分裂期(M期),分裂间期又分为G1期、S期、G2期,其中S期为DNA复制的时期。为保证细胞周期的正常运转,细胞自身存在着一系列的检验点,对细胞周期的过程是否异常加以检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与G1期细胞相比,G2期细胞中染色质数目和核DNA分子数目均不发生变化B.若要检测发生分离的染色体是否正确到达细胞两极,应选择检验点5C.若要检测秋水仙素处理细胞后是否发挥作用,可选择检验点4D.若要检测DNA合成抑制剂处理细胞后是否发挥作用,应选择检验点26.(2023·合肥高三联考)科学家研究了p38抑制剂(p38i)和核糖体翻译功能的抑制剂苗香霉素(ANS)对细胞周期的作用,结果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NS能够使细胞阻滞在分裂期B.ANS可能影响了细胞周期有关酶的合成,从而影响了细胞周期C.p38i能够使细胞阻滞在分裂期D.p38i能够缓解ANS对细胞周期的影响7.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G1期、S 期和 G2期)和分裂期(M 期)。如图标注了某动物(2n)甲种细胞细胞周期各阶段的时长及核 DNA 含量。若向该种细胞的培养液中加入过量胸苷,处于 S 期的细胞立刻被抑制,处于其他时期的细胞不受影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处于 M 期的染色体组数目变化是 2→4→2B.加入过量胸苷约 7.4 h 后,甲种细胞将停留在 S期或 G1期/S期交界处C.G1期发生的变化主要是 DNA 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D.若乙种细胞周期为 24 h,M 期为 1.9 h,选择甲种细胞观察有丝分裂染色体变化更合适8.(2023·开封高三二模)APC/C复合物促进有丝分裂进入后期,为研究其蛋白修饰对细胞周期调控的影响,利用药物对细胞进行同步化处理,测定洗去药物后不同时间的细胞周期时相,结果如图。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G1、S、G2期为M期进行物质准备B.药物使大部分细胞停滞在G1/S期交界处C.APC/C缺失蛋白修饰会阻碍细胞周期顺利完成D.APC/C可能在后期将同源染色体拉向细胞两极9.(2024·福州闽侯一中高三月考)一般培养条件下,群体中的细胞处于不同的细胞周期时相中。为了研究某一时刻细胞的代谢、增殖、基因表达或凋亡,常需采取一些方法使细胞处于细胞周期的同一时刻,这就是细胞周期同步化技术。如图是动物细胞周期同步化的方法之一,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上述实验过程中所使用的阻断剂可能是一种可逆的DNA复制抑制剂B.解除阻断时应更换正常的新鲜培养液,培养时间应控制在大于S且小于(G2+M+G1)的范围内C.阻断Ⅱ的时长应该少于(G2+M+G1)D.本实验不可根据染色体形态和数目比较各时相细胞的百分比来检测是否实现细胞周期同步化10.(2023·湖北名校联盟高三测评)在洋葱根尖细胞周期示意图中,①③④⑤⑥分别表示不同时期,Cyclin B和CDK1是能调控细胞周期从一个阶段到下一个阶段的调节因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体内的所有细胞都会发生如图所示的过程B.处于④时期的细胞染色体向两极移动依赖于中心体发出的星射线C.通过显微镜观察,会发现处于⑤时期的细胞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细胞板上D.如果控制Cyclin B和CDK1合成的基因发生突变,细胞可能会发生癌变11.(2024·云南昆明三中高三月考)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G1期、S期、G2期)和分裂期(M期),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G1期合成的蛋白质中包括ATP合成酶、RNA聚合酶、解旋酶等B.S期完成了DNA和染色体的复制,使它们的数目均加倍C.M期合成大量纤维素,为细胞一分为二作准备D.一次完整的有丝分裂包括G1期→S期→G2期→M期12.(2024·成都高三联考)细胞周期是靠细胞内部一系列精确调控实现的。在此过程中各种周期蛋白(Cyclin)与不同的蛋白激酶(Cdk)结合形成复合物,促进细胞进入下一个阶段。如Cdk2-Cyclin E负责检查G1到S期,检查通过则细胞周期继续进行,不通过则细胞进入G0期(不生长、不增殖),不同时期细胞各种蛋白复合体的含量变化如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Cdk2-Cyclin A复合物与细胞内DNA和中心体的复制有关B.将G2期细胞与M期细胞融合,G2期细胞会延迟进入M期C.原癌基因表达的蛋白质功能与Cdk-Cyclin复合物的功能类似D.可设计研发抑制Cyclin E基因表达的药物来抑制癌细胞的增殖二、非选择题13.(2024·海南高三月考)细胞周期的有序调控有既定程序,在细胞周期中有一系列检验点对细胞增殖进行严密监控,确保细胞增殖严格有序进行。在细胞质中细胞周期蛋白浓度呈周期性变化,细胞周期蛋白与激酶结合形成复合物后,可协助细胞通过这些检验点。例如,周期蛋白1与激酶1结合形成复合物MPF后,可促进细胞由G2期进入M期;周期蛋白2与激酶2结合形成复合物SPF后,可促进细胞由G1期进入S期。如图为细胞周期中相关复合物的活性和周期蛋白的浓度变化规律。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的______________(用图中字母表示,下同)可表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______可表示有丝分裂过程。(2)据图分析,图示周期蛋白指的是周期蛋白____(填“1”或“2”),在分裂间期和分裂期,该周期蛋白浓度变化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推测其发挥作用使细胞通过相应检验点后细胞内发生的具体变化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2点)。(3)若要阻止细胞由G1期进入S期,可通过抑制与周期蛋白______(填“1”或“2”)有关基因的表达,还可以通过抑制激酶______(填“1”或“2”)的活性来实现,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导致细胞不能由G1期进入S期,更多细胞阻滞在检验点G1/S。(4)动、植物细胞的细胞周期对各自细胞增殖的检验、监控机制相同,染色体的复制和平均分配的方式也相同,但二者在M期存在某些明显差异。与高等植物细胞相比,动物细胞M期中的不同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2点)。重点强化练22 细胞周期(解析版)一、选择题1.(2024·北京二中高三月考)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M期),分裂间期包括G1期、S期和G2期,DNA复制发生在S期。若发生一个核DNA分子的断裂和片段丢失,则产生的影响是( )A.若断裂发生在G1期,则同源染色体的4条染色单体异常B.若断裂发生在G1期,则姐妹染色单体中的1条染色单体异常C.若断裂发生在G2期,则姐妹染色单体中的1条染色单体异常D.若断裂发生在G2期,则1条染色体的2条染色单体异常答案 C解析 若断裂发生在G1期,此时DNA还未复制,则一个核DNA分子的断裂和片段丢失会导致同源染色体的2条染色单体异常,即姐妹染色单体中的2条染色单体异常,A、B错误;若断裂发生在G2期,此时DNA已经完成复制,则一个核DNA分子的断裂和片段丢失会导致姐妹染色单体中的1条染色单体异常,即1条染色体的1条染色单体异常,C正确,D错误。2.(2024·天津静海一中高三月考)细胞周期受多种蛋白因子调控以保证相邻时期之间的转换。Mad2蛋白可提供一个“等待”信号调控后期的开始,当所有染色体的着丝粒与纺锤丝正确连接并排列在赤道板后,Mad2蛋白将被降解并启动后期的进行。下列关于Mad2蛋白的叙述,错误的是( )A.Mad2蛋白在核糖体中合成B.Mad2蛋白会影响染色质螺旋化C.Mad2蛋白含量在有丝分裂时呈周期性变化D.Mad2蛋白是保证细胞正常分裂的重要物质答案 B解析 Mad2蛋白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在核糖体中合成,A正确;在有丝分裂前期,染色质高度螺旋化形成染色体,Mad2蛋白是有丝分裂后期的调控因子,并不会影响染色质螺旋化,B错误;Mad2蛋白可以控制细胞周期的进程,在有丝分裂时呈周期性变化,C正确。3.(2024·福建厦门二中高三月考)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简称CDK)是细胞周期调控的核心物质,不同的CDK能使其特异性靶蛋白质磷酸化,从而激发细胞周期各时期的顺利进行,其中CDK4或CDK6被激活后能激发细胞进入细胞周期G1期(DNA合成准备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不同的CDK使其特异性靶蛋白质磷酸化的过程,可能改变了靶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从而使其功能发生改变B.可利用小鼠的生发层细胞作为实验材料来探究不同CDK的作用C.CDK4或CDK6被激活的细胞,细胞周期S期(DNA合成期)会缩短D.抑制CDK4和CDK6的活性可以控制癌细胞的增殖答案 C解析 蛋白质能正常行使功能与其具有特定的空间结构有关,不同的CDK使其特异性靶蛋白质磷酸化的过程,可能改变了靶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从而使其功能发生改变,A正确;小鼠的生发层细胞是具有连续分裂能力的细胞,其会不断地进行有丝分裂,可以用来探究不同CDK的作用,B正确;题干信息表明CDK4或CDK6被激活后能激发细胞进入细胞周期G1期,开始为DNA合成作准备,不会影响S期的长短,C错误;癌细胞具有无限增殖的特点,而CDK4或CDK6被激活后能激发细胞进入细胞周期G1期,因此抑制CDK4和CDK6的活性可以抑制癌细胞进行DNA的复制,从而控制癌细胞的增殖,D正确。4.(2023·太原高三一模)完整的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M期),其中分裂间期又包括G1期、S期(DNA合成期)和G2期,如图所示。在体外培养细胞时常需要将培养细胞的周期同步化。DNA合成阻断法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其是用DNA合成抑制剂(如TdR)特异性地抑制DNA合成,使S期的细胞分裂暂停,其他时期的细胞不受影响,去除抑制剂后S期细胞分裂恢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体外培养时,培养液中大部分细胞处于M期B.培养液中各细胞的分裂是相互独立的,细胞周期的时间长短也不相同C.第一次加入TdR并培养一段时间后,所有细胞都被抑制在G1期和S期的交界处D.至少需要使用两次TdR才能实现所有细胞的周期同步化答案 D题点对细胞周期的理解难度较难5.(2024·广东惠来一中高三月考)细胞周期可分为分裂间期和分裂期(M期),分裂间期又分为G1期、S期、G2期,其中S期为DNA复制的时期。为保证细胞周期的正常运转,细胞自身存在着一系列的检验点,对细胞周期的过程是否异常加以检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与G1期细胞相比,G2期细胞中染色质数目和核DNA分子数目均不发生变化B.若要检测发生分离的染色体是否正确到达细胞两极,应选择检验点5C.若要检测秋水仙素处理细胞后是否发挥作用,可选择检验点4D.若要检测DNA合成抑制剂处理细胞后是否发挥作用,应选择检验点2答案 A解析 G1期为DNA合成前期,G1期中没有发生DNA复制,处于G2期细胞的染色质数与处于G1期细胞的相等,核DNA数是处于G1期细胞的两倍,A错误;检验点5是要检测有丝分裂结束前染色体是否都正确分离并移向细胞两极,B正确;M期为分裂期,在分裂前期若不形成纺锤体,则染色体不能移向细胞两极,细胞不能分裂,将停滞在分裂期,所以检测秋水仙素处理细胞后是否发挥作用,可选择检验点4,C正确;检验点2属于S期,主要检查DNA复制是否完成,所以检测DNA合成抑制剂处理细胞后是否发挥作用,应选择检验点2,D正确。6.(2023·合肥高三联考)科学家研究了p38抑制剂(p38i)和核糖体翻译功能的抑制剂苗香霉素(ANS)对细胞周期的作用,结果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NS能够使细胞阻滞在分裂期B.ANS可能影响了细胞周期有关酶的合成,从而影响了细胞周期C.p38i能够使细胞阻滞在分裂期D.p38i能够缓解ANS对细胞周期的影响答案 C解析 与第一组相比,第三组分裂间期细胞数目减少,分裂期细胞数目增多,说明ANS能够使细胞阻滞在分裂期,导致分裂期细胞数目增多,A正确;ANS是核糖体翻译功能的抑制剂,可能是影响了细胞周期有关酶的合成,从而影响了细胞周期,B正确;与第一组相比,第二组分裂间期和分裂期细胞数目在施加p38i前后无明显变化,说明p38i不能使细胞阻滞在分裂期,C错误;与第一组相比,第三组分裂间期细胞数目减少,分裂期细胞数目增多,与第三组相比,第四组分裂间期细胞数目增多,分裂期细胞数目减少,说明p38i能够缓解ANS对细胞周期的影响,D正确。7.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G1期、S 期和 G2期)和分裂期(M 期)。如图标注了某动物(2n)甲种细胞细胞周期各阶段的时长及核 DNA 含量。若向该种细胞的培养液中加入过量胸苷,处于 S 期的细胞立刻被抑制,处于其他时期的细胞不受影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处于 M 期的染色体组数目变化是 2→4→2B.加入过量胸苷约 7.4 h 后,甲种细胞将停留在 S期或 G1期/S期交界处C.G1期发生的变化主要是 DNA 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D.若乙种细胞周期为 24 h,M 期为 1.9 h,选择甲种细胞观察有丝分裂染色体变化更合适答案 C解析 甲种细胞为二倍体,有两个染色体组,有丝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染色体数加倍,染色体组数变为4个,分裂结束细胞一分为二,染色体组数又恢复为2个,所以处于 M 期(分裂期)的染色体组数目变化是 2→4→2,A正确;若向该种细胞的培养液中加入过量胸苷,处于 S 期的细胞立刻被抑制,处于其他时期的细胞不受影响,S期时长为7.9 h,G2+M+G1=2.2+1.8+3.4=7.4(h),所以加入过量胸苷约 7.4 h 后,甲种细胞将停留在 S 期或 G1期/S期交界处,B正确;DNA复制发生在S期,C错误;若乙种细胞周期为 24 h,M 期为 1.9 h,M期占比为1.9/24=7.92%,甲种细胞周期时长为3.4+7.9+2.2+1.8=15.3(h),M期为1.8 h,M期占比为1.8/15.3=11.76%,所以选择甲种细胞观察有丝分裂染色体变化更合适,D正确。8.(2023·开封高三二模)APC/C复合物促进有丝分裂进入后期,为研究其蛋白修饰对细胞周期调控的影响,利用药物对细胞进行同步化处理,测定洗去药物后不同时间的细胞周期时相,结果如图。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G1、S、G2期为M期进行物质准备B.药物使大部分细胞停滞在G1/S期交界处C.APC/C缺失蛋白修饰会阻碍细胞周期顺利完成D.APC/C可能在后期将同源染色体拉向细胞两极答案 D解析 分裂间期包括G1、S和G2期,主要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为M期进行物质准备,A正确;洗去药物后0时,G1期细胞占比最大,由此可知,药物使大部分细胞停滞在G1/S期交界处,B正确;APC/C复合物促进有丝分裂进入后期,故APC/C缺失蛋白修饰会阻碍细胞周期顺利完成,C正确;APC/C复合物促进有丝分裂进入后期,即APC/C可能在后期将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形成的两条染色体拉向细胞两极,D错误。9.(2024·福州闽侯一中高三月考)一般培养条件下,群体中的细胞处于不同的细胞周期时相中。为了研究某一时刻细胞的代谢、增殖、基因表达或凋亡,常需采取一些方法使细胞处于细胞周期的同一时刻,这就是细胞周期同步化技术。如图是动物细胞周期同步化的方法之一,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上述实验过程中所使用的阻断剂可能是一种可逆的DNA复制抑制剂B.解除阻断时应更换正常的新鲜培养液,培养时间应控制在大于S且小于(G2+M+G1)的范围内C.阻断Ⅱ的时长应该少于(G2+M+G1)D.本实验不可根据染色体形态和数目比较各时相细胞的百分比来检测是否实现细胞周期同步化答案 C解析 阻断剂能阻断DNA的复制,使细胞停留在S期,解除抑制后,细胞进入G2期和M期,说明所使用的阻断剂是一种可逆的DNA复制抑制剂,A正确;细胞已经停留在S期,解除阻断时应更换正常的新鲜培养液,培养的时间应控制在大于S且小于(G2+M+G1)范围内,使S期的细胞都离开S期并且没有再进入S期,B正确;由于解除阻断后,培养时间保证所有细胞停留在G2+M+G1期,S期没有细胞,阻断Ⅱ的时长应该等于(G2+M+G1)或稍长,使细胞停留在G1与S期交界处,C错误;因为理论上所有细胞都停留在S期的开始点,其他时期几乎没有细胞存在,所以不能根据染色体形态和数目比较各时期细胞的百分比来检测是否实现细胞周期同步化,D正确。10.(2023·湖北名校联盟高三测评)在洋葱根尖细胞周期示意图中,①③④⑤⑥分别表示不同时期,Cyclin B和CDK1是能调控细胞周期从一个阶段到下一个阶段的调节因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体内的所有细胞都会发生如图所示的过程B.处于④时期的细胞染色体向两极移动依赖于中心体发出的星射线C.通过显微镜观察,会发现处于⑤时期的细胞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细胞板上D.如果控制Cyclin B和CDK1合成的基因发生突变,细胞可能会发生癌变答案 D解析 生物体内能够连续分裂的细胞会发生如图所示的过程,高度分化的细胞如洋葱叶肉细胞不会发生该过程,A错误;中心体存在于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中,洋葱是高等植物,无中心体,处于④时期的细胞染色体向两极移动依赖于细胞两极发出的纺锤丝,B错误;⑤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细胞中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C错误;Cyclin B和CDK1是能调控细胞周期从一个阶段到下一个阶段的调节因子,若发生基因突变,可能会使细胞周期不受控制,发生癌变,D正确。11.(2024·云南昆明三中高三月考)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G1期、S期、G2期)和分裂期(M期),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G1期合成的蛋白质中包括ATP合成酶、RNA聚合酶、解旋酶等B.S期完成了DNA和染色体的复制,使它们的数目均加倍C.M期合成大量纤维素,为细胞一分为二作准备D.一次完整的有丝分裂包括G1期→S期→G2期→M期答案 A解析 G1期主要是合成与DNA复制相关的蛋白质,合成蛋白质需要先转录再翻译,整个过程中需要消耗能量;ATP合成酶是合成ATP需要的酶,RNA聚合酶参与转录,解旋酶参与DNA复制,故G1期合成的蛋白质中包括ATP合成酶、RNA聚合酶、解旋酶等,A正确。S期主要是DNA复制和染色体复制,结果核DNA数目加倍,每条染色体包含两条并列的姐妹染色单体,即两条姐妹染色单体由一个共同的着丝粒连接;染色体数目等于着丝粒个数,染色体复制过程中着丝粒数目不变,故染色体数目不变,B错误。图示M期细胞缢裂成两部分,表示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该过程没有纤维素的合成,C错误。M期为一次完整的有丝分裂,D错误。12.(2024·成都高三联考)细胞周期是靠细胞内部一系列精确调控实现的。在此过程中各种周期蛋白(Cyclin)与不同的蛋白激酶(Cdk)结合形成复合物,促进细胞进入下一个阶段。如Cdk2-Cyclin E负责检查G1到S期,检查通过则细胞周期继续进行,不通过则细胞进入G0期(不生长、不增殖),不同时期细胞各种蛋白复合体的含量变化如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Cdk2-Cyclin A复合物与细胞内DNA和中心体的复制有关B.将G2期细胞与M期细胞融合,G2期细胞会延迟进入M期C.原癌基因表达的蛋白质功能与Cdk-Cyclin复合物的功能类似D.可设计研发抑制Cyclin E基因表达的药物来抑制癌细胞的增殖答案 B解析 Cdk2-Cyclin A复合物在S期含量达到高峰,可能与细胞内DNA和中心体的复制有关,A正确;G2期细胞含Cdk1-Cyclin B,负责检查S期到G2期,检查通过则细胞周期继续进行,所以G2期和M期细胞融合,可促使G2期细胞进入M期,使其提前进入M期,B错误;原癌基因能维持细胞正常分裂和分化进程,其表达的蛋白质功能与Cdk-Cyclin复合物的功能类似,使得细胞正常增殖,C正确;可设计药物通过抑制Cyclin E基因的表达进而抑制DNA的复制,最终来抑制癌细胞的增殖,D正确。二、非选择题13.(2024·海南高三月考)细胞周期的有序调控有既定程序,在细胞周期中有一系列检验点对细胞增殖进行严密监控,确保细胞增殖严格有序进行。在细胞质中细胞周期蛋白浓度呈周期性变化,细胞周期蛋白与激酶结合形成复合物后,可协助细胞通过这些检验点。例如,周期蛋白1与激酶1结合形成复合物MPF后,可促进细胞由G2期进入M期;周期蛋白2与激酶2结合形成复合物SPF后,可促进细胞由G1期进入S期。如图为细胞周期中相关复合物的活性和周期蛋白的浓度变化规律。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的______________(用图中字母表示,下同)可表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______可表示有丝分裂过程。(2)据图分析,图示周期蛋白指的是周期蛋白____(填“1”或“2”),在分裂间期和分裂期,该周期蛋白浓度变化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推测其发挥作用使细胞通过相应检验点后细胞内发生的具体变化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2点)。(3)若要阻止细胞由G1期进入S期,可通过抑制与周期蛋白______(填“1”或“2”)有关基因的表达,还可以通过抑制激酶______(填“1”或“2”)的活性来实现,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导致细胞不能由G1期进入S期,更多细胞阻滞在检验点G1/S。(4)动、植物细胞的细胞周期对各自细胞增殖的检验、监控机制相同,染色体的复制和平均分配的方式也相同,但二者在M期存在某些明显差异。与高等植物细胞相比,动物细胞M期中的不同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2点)。答案 (1)G1+S+G2+M M (2)1 在分裂间期浓度逐渐升高,在分裂期浓度降低 细胞内的核膜逐渐消失、核仁逐渐解体;染色质丝螺旋化缠绕,缩短变粗,成为染色体 (3)2 2 周期蛋白2的含量减少或激酶2的活性降低,均可使复合物SPF的作用减弱 (4)分裂前期,细胞两极的中心粒周围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分裂末期不形成细胞板,细胞膜从细胞的中部向内凹陷,使细胞缢裂成两个子细胞解析 (1)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即图示中的G1+S+G2+M。有丝分裂过程包括分裂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即图中的M期。(2)图中的MPF是由周期蛋白1与激酶1结合后形成的复合物,其可促进细胞由G2期进入M期,故图示周期蛋白是指周期蛋白1,周期蛋白1浓度在细胞周期的分裂间期和分裂期中呈现周期性的变化,具体特点是在分裂间期逐渐升高,在分裂期降低。结合题意“周期蛋白1与激酶1结合形成复合物MPF后,可促进细胞由G2期进入M期”,根据G2期和M期的特点,推测周期蛋白1发挥作用使细胞通过相应检验点后细胞内发生的具体变化是核膜逐渐消失、核仁逐渐解体;染色质丝螺旋缠绕,缩短变粗,成为染色体。(3)根据题意“周期蛋白2与激酶2结合形成复合物SPF后,可促进细胞由G1期进入S期”可知,若要阻止细胞由G1期进入S期,可通过抑制与周期蛋白2有关基因的表达以及激酶2的活性来实现,原因是周期蛋白2的含量减少或激酶2的活性降低,会使复合物SPF的作用减弱,导致细胞不能由G1期进入S期,使更多细胞阻滞在检验点G1/S。(4)在有丝分裂过程中,动物细胞与高等植物细胞有两点明显不同,一是分裂前期动物细胞两极的中心粒周围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而高等植物细胞从细胞的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二是分裂末期动物细胞的细胞膜从细胞的中部向内凹陷,使细胞缢裂成两个子细胞,而高等植物细胞在赤道板位置出现细胞板并逐渐扩展形成新的细胞壁,使细胞分裂成两个子细胞。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