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敬畏生命 课件(共31张PPT)+内嵌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8.2敬畏生命 课件(共31张PPT)+内嵌视频

资源简介

(共31张PPT)
本单元教材分析:
第三单元 珍爱我们的生命
第八课
生命可贵
8.1 认识生命
8.2 敬畏生命
第十课
保持身心健康
10.1 爱护身体
10.2 滋养心灵
单元导语
思考并回答:本单元学习目标是什么?(参见单元导语)
本单元的主题是生命,帮助同学们从认识生命到敬畏生命,从守护生命到保持身心健康、提高生命质量,不断创造美好生活,为我们一生的健康成长打好生命的底色。
第九课
守护生命安全
9.1 增强安全意识
9.2 提高防护能力
看完视频后,你有什么想说的?
新课导入
生命至上,
要敬畏生命
第八课 生命可贵
8.2 敬畏生命
课程目标分析:
新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新课标已经发布,要求本课程围绕核心素养,体现课程性质,反映课程理念,确立课程目标。我们应从核心素养的角度来制定教学目标!
道德与法治课程
核心素养
政治认同
道德修养
法治观念
健全人格
责任意识
七上 8.2 《敬畏生命》核心素养与学段目标:
【政治认同】认同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价值理念。(参见2022版 新课标 P11)
【健全人格】珍爱生命,形成敬畏生命的态度,确立正确的人生观。理解个人与社会、国家和世界的关系,能够珍爱自己的生命,关爱他人的生命。(参见2022版 新课标 P14、15)
自主学习
要求:阅读教材P63-66,在课本上标记问题要点。(3分钟)
1.为什么要敬畏生命
2.敬畏生命,应该怎么办?
生活观察:为什么要敬畏生命?思考并回答问题。
阅读材料并回答:为什么在危险来临时,有人会奋不顾身地选择“逆行”?
①当人的生命遭遇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人为的灾难、不可预知的意外时,我们会感受到生命的脆弱与艰难;②当人们万众一心,为挽救生命而努力、为守护生命而拼搏、为悼念生命而默哀时,我们又会体悟到生命的坚强、崇高和神圣。③我们对生命要有一种敬畏的情怀。
2024年1月,中国出现了首场大范围雨雪过程。陕西、河南部分地区飘雪。雨雪天气将向东扩展,波及山东、安徽等20余省区市。此轮过程降水相态复杂,北方多地雨雪频繁转换,南方降雨持续时间较长。1月21日,中央气象台连发暴雪、寒潮、大风三预警。预计1月20日至23日,中国将遭遇2024年首场寒潮天气过程。2月1日10时,中央气象台发布今冬首个冰冻橙色预警。我国遭遇2008年以来最复杂春运天气。
2024年6月9日以来,广东、广西、安徽等地发生了严重的汛情,截至目前,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共参与抗洪抢险5985起,出动人员6.3万人次,营救疏散群众27160人。同时,还积极开展受灾群众安置、清淤排涝、防疫消杀等救灾救助工作。
为什么在危险来临时,有人会奋不顾身地选择“逆行”
①当人的生命遭遇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人为的灾难、不可预知的意外时 ,我们会感受到生命的脆弱与艰难;
②当人们万众一心,为挽救生命而努力,为守护生命而拼搏,为悼念生命而默哀时,我们又会体悟到生命的坚强、崇高和神圣
1、为什么要敬畏生命?
对生命要有一种敬畏的情怀
《万物生》
万物生是一首以自然界为主题的歌曲,通过描述大自然的美丽和神秘,表达了对生命的赞美和对人与自然的共生关系的思考。如何敬畏生命?
新闻链接: 日本决定排放核污水!
日本决定排放核污水:2023年7月,媒体报道日本决定自8月将核污水直接排放至太平洋,此举引起了全球人民的一致反对。12年前,日方因为福岛核事故得到全世界支援。12年后,日方却选择将核污染风险转嫁给全人类!
讨论并交流:请你从敬畏生命的角度,点评下日本排放核污水的行为。
日本政府单方面决定向海洋排放核污水,是对全人类和地球生命的一种极其不负责任的行为。我们的生命是大自然的组成部分,地球上的每一个生命都是休戚相关的。效法天地自然,遵循自然界的规律,是对我们的生命最好的珍视和善待。
2.★如何敬畏生命?
①敬畏生命,就要尊重并遵循生命存在和发展的规律。
“天地之大德曰生”,万物的生长和生命的延续是宇宙天地间的重大法则。我们的生命是大自然的组成部分。效法天地自然,遵循自然界的规律,是对我们的生命最好的珍视和善待。
“天地之大德曰生”“生生之谓易”。
——《周易·系辞传》
释义:生命是宇宙中最为伟大的德行之一,生生不息是宇宙间最为普遍的规律之一。
启示:
①珍惜生命:珍惜自己的生命,尊重他人的生命。
②顺应自然:学会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保护环境、爱护自然,让生命得以延续。
发展理念: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从河北到天津,从北京房山到吉林舒兰,无数人“逆行”在抢险一线。从敬畏生命的角度,谈谈你的感受和体会。
2.你能从上述不同的情境中发现哪一共同的态度?
感受到关爱与被善待
感受到同学的帮助和关怀
感受到关注、关怀与爱
1.上述三个情境分别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②敬畏生命,就要关爱他人的生命。
“仁者爱人”“推己及人”,要求我们从珍惜自己的生命走向关爱他人的生命,谨慎地对待生命关系、处理生命问题,尊重、关怀和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中国救援队不远万里打开生命通道:2023年2月6日,土耳其连续发生两次7.8级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应土耳其政府请求,2月7日,中国政府派遣中国救援队赴土耳其实施国际救援。与此同时,由300多名来自全国23省(区、市)的蓝天救援队队员临时组成的民间救援力量,也陆续搭乘飞机赶赴土耳其灾区现场。中国救援队星夜兼程,不远万里,顶着余震成功实施多起救援,打开生命通道。
①“仁者爱人”“推己及人”,
关爱他人生命,应该怎么办?
③谨慎地对待生命关系、处理生命问题,
②从珍惜自己的生命走向关爱他人的生命,
④尊重、关怀和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名言探究
释义:用自己的意志去推想别人的心意。指设身处地替别人着想。
①要求人们正视客观现实,学会礼尚往来,多设身处地地替其他人着想。
②学会尊重、关心、帮助他人,从中也可体验人生的价值与幸福。
释义:充满慈爱之心的人去爱别人,是用自己的心意去推想别人的心意。
①要常怀仁爱之心,要懂得关爱他人,尊敬他人。
②善待周边之人,自己才会真正的快乐。
给我们什么启示?
给我们什么启示?
风雨同心 生命至上 人民至上
③敬畏生命,就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生命重于泰山,每个人的生命都比金钱、权势等身外之物更为重要。当人民的生命遭遇天灾人祸的威胁时,竭尽全力挽救和保护最广大人民的生命,这是我们对“生命最宝贵”的生动诠释和切实践行。
2.如何敬畏生命?
敬畏生命,就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①为什么?
生命重于泰山,每个人的生命都比金钱、权势等身外之物更为重要。
②怎么办?
当人民的生命遭遇天灾人祸的威胁时,竭尽全力挽救和保护最广大人民的生命,这是我们对“生命最宝贵”的生动诠释和切实践行。
①敬畏生命,就要尊重并遵循生命存在和发展的规律。
②敬畏生命,就要关爱他人的生命。
③敬畏生命,就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2.如何敬畏生命?
敬畏生命,难道仅仅是敬畏人的生命吗?
生命的脆弱与艰难
敬畏
生命
原因
生命的坚强、崇高和神圣
做法
尊重并遵循生命存在和发展的规律
关爱他人的生命
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课堂小结
1.我们看到,在无情的火灾、肆虐的洪水、迭出的疾病面前,人们的许多无奈;同时,我们也能看到,在这些灾害背后,人们能够更加坚强地活着。由此可见( )
A.生命是脆弱的,也是坚强的
B.人类生命无法和自然灾害抗衡
C.人不能把握自己的生命
D.世界因生命的存在而生动和精彩
A
课堂练习
2.校园暴力案件频频发生,中小学成了恶性校园暴力事件的重灾区。不少中小学生对生命如此轻蔑、对生命如此缺乏敬畏之心。作为青少年,我们要( )
①加强锻炼增强体质,以便更好地保护自己
②完善校园安全法律法规
③善待生命,关怀他人生命
④提升道德水平,培养法律意识
A.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③④
D
3.在自然灾害、事故灾难面前,党和国家总是争分夺秒,不惜一切代价抢救生命。这是因为( )
A.生命的意义在于发现和创造
B.人生的价值在于战胜挫折
C.生命是坚强的,也是脆弱的
D.每个人的生命都是宝贵的
D
4.下列三个情境共同体现了( )
A.敬畏生命,关怀他人的生命
B.漠视自己的生命
C.敬畏生命,不是发自内心的选择
D.只关注他人的身体
A
5.初中生小伟晚饭后在湖边散步,忽然听到湖中传来呼救声,发现有人落水。此时,他的正确选择是( )
①首先确保自身安全,珍爱生命,见义智为
②关注他人生命安全,奋不顾身,见义勇为
③立即离开事故现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④第一时间报警求助,提供线索,协助救援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B
6.西藏军区总医院原院长李素芝,36年坚守雪域高原,攻克了先天性心脏病和高原病两大难题,深受西藏军民爱戴。他说:“我从不后悔我的选择。因为,能有力量为人民服务,这是最大的幸福!”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只有在艰苦的环境下才能作出贡献
B.与他人休戚与共是一种崇高的道德境界
C.对生命的敬畏源自内心的自愿选择
D.我们不仅要珍惜自己的生命,更要关怀、尊重他人的生命
A
7.一个国家的真正财富是他的全体人民。每一次灾害发生时,“救人!救人!第一位的是救人!”“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尽百倍努力,绝不放弃!”党和国家围绕人的生命展开全力救援,这充分体现了( )  
A.实现人生意义需要珍爱自身生命
B.人类的生命具有独特性
C.尊重并遵循生命存在和发展的规律
D.党和国家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D
8.简要分析题
汶川地震中,有这样两个顽强的人。一个是刘青云,一个是李青松。地震发生后,刘青云被垮坍的房屋压在下面,左腿被一根5公分木条死死压着不能动弹。于是他用牙齿不停地啃咬木条,最终将其咬断。一墙之隔的李青松则被水泥块压在下面动弹不得。他于是通过吞吃纸板的方法自救。最后,在受困超过100 小时后,他们都获救了。
请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为什么我们对生命要有一种敬畏的情怀?
①生命是脆弱的、艰难的,生命是坚强的、有力量的,生命是崇高的、神圣的;
②生命是宝贵的,生命的价值高于一切;③生命来之不易,生命是独特的、短暂的;
④只有对生命怀有敬畏之心,我们才会珍视生命。
启思导行: 生命的意义
课后活动: 结合上述两种关于生命的观点,与同学分享你对生命的看法。 结合英烈对待生命的态度,以“致敬英烈:生命的意义”为主题,开展一次主题班会活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