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杭锦后旗奋斗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内蒙古杭锦后旗奋斗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无答案)

资源简介

奋斗中学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政治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54分)
1.不少有重大贡献的自然科学家既是科学伟人,又是科学哲人。牛顿从经验主义出发建立起古典力学;爱因斯坦从唯物论出发建立了广义相对论;海森堡受柏拉图哲学的启发,决心寻找反映自然秩序的数学核心,建立了矩阵力学。能解释上述科学史实的是( )
①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②哲学的争论引领具体科学的进步
③哲学是一种能生产知识的知识 ④哲学对具体科学研究有指导作用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中国古代哲学蕴含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同时又渗透着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下列符合这一特点的是( )
①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②万物皆备于我
③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④气者,理之依也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2022年11月5日,习近平主席以视频方式出席《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开幕式并发表致辞。他指出,我们要凝聚珍爱湿地全球共识,深怀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减少人类活动的干扰破坏,守住湿地生态安全边界,为子孙后代留下大美湿地。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①只有遵循自然界的规律才能守住湿地生态安全边界
②只要减少人类的活动就能为子孙后代留下大美湿地
③形成珍爱湿地全球共识是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前提
④敬畏自然有利于在改造自然的活动中作出正确选择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转基因技术指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将人们期望的目标基因,经过人工分离、重组等操作后,导入并整合到生物体的基因组中,从而改善生物原有的性状或赋予其新的优良性状。这表明( )
①发挥能动性能够改变事物的本质②意识和物质是相互依赖的
③要充分发挥人的意识的能动作用④按规律办事可以造福人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行百里者半九十,越到紧要关头,越要坚定必胜的信念,越要有一鼓作气攻城拔寨的决心。这启示我们要( )
①坚信量的积累一定会引起质变 ②对未来充满信心,坚信前途是光明的
③认识到前进性是事物发展的状态 ④抓住时机促成事物的质变,实现飞跃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一部世界文化史,就是一部各民族文化的交流史。文化的多样性是我们人类共同的财富,世界各国的文化都是在相互交流中不断发展繁荣的。从哲学角度看,这体现了( )
①矛盾双方的同一是对立中的同一 ②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
③矛盾的同一性寓于斗争性之中 ④矛盾的斗争性与同一性相互转化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科学家认为,全球气候变暖90%以上是人类自己的责任,而人类今日所作的决定和选择,对未来气候变化的走向具有重要意义。如今,节能减排理所当然地成为人们的共识。这说明
①人应改造自然,征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②正确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符合人类根本利益。
③正确的价值观对改善全球气候具有决定作用
④价值选择是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作出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在一些人特别是青少年中,理想信念滑坡、价值观扭曲、道德意识偏移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通过设立纪念日缅怀革命先烈、弘扬烈士精神,对于我们更好地培养下一代革命事业的接班人,确保社会主义伟大事业顺利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这说明( )
①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 ②文化会对社会产生深刻的影响
③文化现象丰富多彩 ④没有文化人们无法生存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9.闻名中外的敦煌石窟、龙门石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克孜尔千佛洞等中华文化的瑰宝,是古代的汉族、鲜卑族、吐蕃族及西域各族的艺术家和劳动人民共同创造的。这说明了( )
①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总和
②民族文化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③各民族文化相互促进,走向趋同
④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共同拥有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0.《三字经》是古人留下的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但其中也有一些诸如“君则敬,臣则忠”等带有强烈封建色彩的句子。这启示我们,对待中华传统文化需要( )
①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②求同存异,全盘吸收
③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④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A.②④ B.③④ C.①② D.①③
11.在2024年巴黎奥运会上,我国体育健儿顽强拼搏、奋勇争先、不负使命,勇夺40枚金牌、27枚银牌、24枚铜牌,实现了运动成绩和精神文明双丰收,为祖国和人民赢得”荣誉,中国体育健儿积极弘扬奥林匹克精神和中华体育精神,展现了中国青年使命在肩、奋斗有我的精神风貌。这种精神风貌( )
①能够激励中华儿女奋力实现中国梦 ②是爱国主义精神在新时代的具体体现
③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 ④寓于中华民族精神之中,是一种强大的物质力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2.2024年6月7日,国家大剧院五月音乐节公益演出走进俄罗斯大使馆,这是中俄文化年的重要活动,中国艺术家带来了精彩表演。《炎黄风情组曲》选段《猜调》《杨柳青》,仿佛带人来到了祖国的江南水乡与云岭高原,领略别样的风土人情。《长江之歌》《我和我的祖国》令俄罗斯观众如痴如醉。这说明( )
①中国文化要成为世界文化的主流
②中俄文化年体现两国文化的融合和趋同
③文化交流有利于促进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④一个民族的文化不仅属于本民族,而且属于世界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3.2023年6月,首届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在深圳开幕,本次论坛主题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促进文明交流互鉴”。促进文明交流互鉴要( )
①立足国情,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②积极推动中华文化融人世界主流文化
③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吸收外来有益文化
④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增强世界文化认同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4.电视剧《觉醒年代》展现了五四运动到中国共产党建立这段波澜壮阔的画卷,再现了那个时代中国的先进分子和热血青年追求真理、燃烧理想的澎湃岁月,播出后圈粉无数。该剧圈粉无数是因为它( )
①面向未来,准确判断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趋势
②不忘本来,继承和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
③弘扬爱国,以民族精神引发人们心灵共鸣
④服务社会,以优秀产品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15.长城是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和中华文明的重要象征,随着时代的发展其内涵不断丰富。长征途中,毛泽东登上六盘山豪迈作词:“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这表明,长城( )
①代表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②推动了革命文化的交流与传播
③承载着革命理想高于天的长征精神
④被赋予共产党人不畏艰险的英雄气概
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
16.《典籍里的中国》聚焦优秀中华文化典籍,通过时空对话的创新形式,以“戏剧+影视化”的表现方法,阐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华民族发展的内在关系,掀起一波“典籍热”。由此可见,提升文化自信应( )
①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充满信心。
②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同当代文化相适应。
③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④融通古今中外各种资源,既向内看,又向外看。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7.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是文艺之母。”源于人民、为了人民、属于人民,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立场,也是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的动力所在。这启示我们推动新时代中国文艺高质量发展( )
①必须立足时代之基回答时代之问 ②让文艺的百花园永远为人民绚烂
③要不断满足群众的各种文化需求 ④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8.习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时指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要体现继承性、民族性。要善于融通古今中外各种资源,特别是要把握好三方面资源,即马克思主义的资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资源、国外哲学社会科学的资源,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这主要强调( )
①文化创新既要继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又要博采众长
②文化创新要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封闭主义”
③文化创新要立足于中外文化资源
④文化创新要积极借鉴国外各种文化成果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二、非选择题(共46分)
19.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侧重解决的是“服中国水土”的问题,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侧重解决的是“应时代所需”的问题,二者归根到底是统一的。面对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发展提出的新课题,只有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在不断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才能永葆马克思主义的生机活力。只有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才能永葆马克思主义的生机活力。
结合材料,运用“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的知识,对此加以说明。(9分)
20.无障碍环境建设法于2023年9月1日起施行。这是我国首次就无障碍环境建设制定专门性法律。这部法律为新时代加强无障碍环境建设,保障残疾人、老年人平等、充分、便捷地参与和融入社会生活,提供了坚实的法治保障。我国现有残疾人约8500万。截至2021年底,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已有2.67亿,预计“十四五”时期,将突破3亿。2012年8月1日施行的《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规定,无障碍环境受益人群为残疾人等社会成员,此次制定的无障碍环境建设法将老年人纳入受益群体,明确残疾人、老年人之外的其他人有无障碍需求的,可以享受无障碍环境便利,让无障碍环境建设成果惠及全体社会成员值息口,充分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动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好惠及全体人民。
结合材料,运用寻觅社会的真谛的知识,阐述我国出台无障碍环境建设法的合理性。(9分)
21.杭州第19届亚运会震撼开幕,8年的筹办路上,世界从点滴细节中感知着一个大国的自信伟力。
材料一 本届亚运会会徽“潮涌”的主体图形由扇面、赛道、钱江潮头等元素组成。钱塘江和钱江潮头是会徽的形象核心,绿水青山展示了杭州山水城市的自然特征,江潮奔涌表达了中华儿女勇立潮头的精神气质,整个会徽形象象征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潮的涌动和发展。
材料二 本届亚运会的顺利举办离不开3.76万“小青荷”(谐音“亲和”,寓意亲和力)志愿者的奉献。他们整齐划一、堪称复制粘贴收放跨栏的动作,顶着闷热、穿戴特形演出服与观众互动的身影,收获众多网友点赞。“小青荷”们唱响青春之歌,让参赛运动员及八方来客感受到东道主的热情、赛场内外的温暖。
结合材料,运用“价值的创造与实现”知识,说明“小青荷”们唱响青春之歌对实现人生价值的启示。(12分)
22.敦煌莫高窟是目前中国规模最大、历史延续最悠久、保持比较完好的佛教历史遗迹。经过几代人艰苦卓绝的奋斗,特别是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和关怀下,敦煌研究院在石窟文物保护、敦煌学研究以及敦煌文化的弘扬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改革开放以来,敦煌研究院广泛开展与国外的学术机构合作保护研究敦煌石窟,先后与美国盖蒂研究所、日本东京文化财研究所、东京艺术大学、美国西北大学、英国考陶尔德艺术学院、法国远东学院等大学和研究机构进行合作研究。从洞窟内部壁画彩塑的病害治理到窟外环境的监测与保护,再到大面积的治沙工程,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了能够永久保护敦煌石窟的文化信息,敦煌研究院大力开展敦煌石窟数宇字化建设,在此基础上,建成了为游客服务的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通过数字电影更清晰更完整地展示敦煌艺术,同时又缩短了游客进洞窟的时间,极大地缓解了文物保护与旅游开放的矛盾。
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谈谈敦煌研究院是如何加强对敦煌文化的保护和发展的。(8分)
23.《黑神话·悟空》,深刻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主旋律,传播了积极向上的正能量。游戏通过重塑孙悟空这一经典神话英雄形象,展现了其勇敢无畏、机智聪慧、坚持正义的精神风貌,游戏中的人物具有一定的良好品质,如忠诚、勇敢、智慧、仁爱、友善等。《黑神话·悟空》游戏中的场景构建,展现出中国传统建筑风格和山水意境之美,使玩家在游戏过程中能够领略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让玩家增强对中华文化的信心,同时丰富了玩家的文化知识储备。《黑神话·悟空》游戏的全球热销,不仅带动了游戏产业本身的发展,还促进了相关产业链上下游的延伸,如游戏周边、文化产品等。
结合材料,运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知识,谈一谈黑神话悟空对我国建设文化强国的启示。(8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