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试题政治命题人:沈阳二中李慧 审题人:辽阳一高郑伟考试时间:75分钟 满分: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48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要求。)1.2024年9月13日,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决定》。该决定适应了我国经济社会和人口结构的重大变化、劳动力需求日趋多元的需要,坚持小步调整、弹性实施、分类推进、统筹兼顾的原则,渐进式推迟法定退休年龄。此项决定( )①是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现状自觉选择的结果②是有目的有步骤地实现延迟退休的客观过程③是对客观存在的正确反映,主观与客观相符合④是以人民群众意见为依据,渐进推进延迟退休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2024年9月30日晚,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招待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在招待会上的讲话中,引用了南岳半山亭玄都观一副对联:“遵道而行,但到半途须努力;会心不远,要登绝顶莫辞劳。”整副对联直白而生动揭示了人生在世该有的精神追求、精神风貌、精神气象。下列古诗词与材料主旨相符的是( )①寄语洛城风日道,明年春色倍还人 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③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 ④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3.2024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十周年。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棋局”中,以北京为核心,以北京城市副中心和雄安新区为两翼的“一核两翼”格局逐渐明晰。“一核”辐射、“两翼”齐飞、三地发展蝶变升华。京津冀已成为我国经济最具活力、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地区之一。材料表明( )①联系是多样的,要善于把握和利用京津冀发展各种条件②联系是固有的,普遍联系构成了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条件③坚持优化组合,推动京津冀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先行区④立足北京核心,京津冀整体的发展存在于各个部分之中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4.2024年5月,百度发布第六代萝卜快跑无人驾驶汽车。相比传统网约车出租车,无人驾驶具有低成本的明显优势,加之良好的消费体验感,能更好的满足消费者需求。但同时在与行人的剐蹭事故,责任的认定等方面还存在法律困境,有专家表示,把乘客安全、社会安全交给人工智能,带有较大的技术风险。对此有人感慨:萝卜,你慢些跑。材料表明( )①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符合发展的方向②要对未来充满信心,拥有强大力量的事物前途必定是光明的③新事物总要经历一个由小到大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发展过程④新事物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弱点,人们对它的认识也有一个过程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5.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今年巴黎奥运会上,中国花样游泳队展示了甲骨文这一巧妙的动作设计,手型上典型的“兰花指”,根据中国窗花元素设计的泳衣,以及陆上动作里的武术元素咏春,中华传统文化的力与美,在奥运赛场完美呈现,也收获了来自世界的尊重与掌声。由此可见( )①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对立统一②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是个性与共性的辩证统一③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也就是相对和绝对的关系④世界上的事物无论怎样普遍也总是包含着特殊性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6.作为引领未来的战略性技术,人工智能(AI)催生了新产业、新业态,也为就业提供了新选择。我们将如何应对AI引发的就业趋势变化,迎接技术发展带来的变革?以下见解与哲学分析对应正确的是( )序号 见解 哲学分析① 人工智能为就业提供了新选择,对于求职者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对此要一分为二、全面的看问题② 人工智能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着我们的生活、工作乃至整个社会结构 生产方式的变革决定社会形态更替③ 新职业因AI而生,求职者应以创新的思维、扎实的技能积极拥抱新职业 在砥砺自我中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④ 国家应及时修订、完善“人工智能训练师”等职业的国家职业技能标准 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7.2024数博会领先科技成果发布会上,复杂环境下农业病虫害的多模态大数据精准鉴定技术研究项目作为十大领先成果之一,可通过农业大数据和多模态智能算法设计,建立农作物病害智能感知平台,实现农作物病害早期诊断和精准预测,解决了因耽误最佳防治时期,导致农作物大量减产这一难题,该成果目前已在贵州、新疆等地示范推广。由此可见( )①实践中不断产生新情况新问题推动人们进行新研究②科研人员的认识在原有认识的基础上不断向前发展③科研人员将在实践中形成的认识用于服务指导实践④科研人员的认识只有不断变化才能正确的指导实践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8.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作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贯彻的重大原则之一。这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凸显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价值取向。这说明( )①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社会历史的创造者②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党治国理政的根本出发点③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立场和根本观点④党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向群众负责的工作方法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9.如图,漫画《同一本书》(作者:张昕)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①同一确定对象的真理性认识只有一个 ②事物有无价值取决于主体自身的需要③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主体差异性 ④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选择有导向作用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0.北京中轴线是中国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象征。“数游中轴线·京师万象图”在刚刚结束的2024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惊艳亮相。戴上定制手环观众即可以书生形象一键入画,实现“人在画中游”的沉浸式体验,领略这一文化遗产的多重魅力。科技文化双向赋能( )①加强了文化交流互鉴,展现了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跨时空和鸣②延续了民族文化血脉,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③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④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是探索中华文明与科技交融的生动实践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1.10月8日,外交部发言人在例行记者会上介绍:截至目前中国已同24个国家实现全面互免签证,对16个国家实行免签入境政策,对54个国家实行72小时或144小时过境免签。随着免签朋友圈”持续扩容,跨国“串门”说走就走,越来越多外国人来华旅游,并为看到真实、生动的中国感到好奇而兴奋。这一举措有利于(①展现中国形象,加深外国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②提高开放水平,积极推进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③坚定文化自信,增强中国文化的传播力影响力④建设文化强国,旨在推动世界文化的繁荣发展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2.新的历史,墨西哥迎来首位女总统!10月1日,墨西哥当选总统辛鲍姆在首都墨西哥城就职。在此次大选中,辛鲍姆作为执政党国家复兴运动党所在竞选联盟的总统候选人以59.9%的得票率赢得总统选举胜利。对墨西哥的政体分析正确的是( )①属于总统制国家,总统直接行使国家最高行政权力②总统独立于议会之外,只对选民负责不对议会负责③是民主共和制国家,世袭元首的权力受到一定限制④国家政权的运行以民主的形式保障人民大众的利益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3.近日,美国国防部宣布,美国政府批准了新一轮总价值超过200亿美元的对以色列军售计划2024年开始至今,美国对外军售总额已超800亿美元,预测这一数字还将继续上升。对美国来说战争是笔大生意,持续不断的冲突符合美国军工复合体的利益,他们赚得盆满钵满,而战争地区的无辜平民却要承受沉重且惨痛的代价。由此可见( )①军工复合体以取得政权或者改变政权为目标②利益集团通常以非法手段施压影响公共政策③少数利益集团甚至对美国决策起决定性作用④发动战争是军工复合体搜取利益的有效途径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14.2024年9月11日,国务院台办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发言人表示:民进党顽固坚持“台独”立场,不断勾连外部势力进行谋“独”挑衅,是台海现状的破坏者。敦促美方在台湾问题上谨言慎行,停止与中国台湾地区进行任何形式的军事联系,不允许台湾地区领导人“过境”美国,不向“台独”势力发出任何错误信号。由此可见( )①国家主权不可分割,外交事务不受他国干涉②国家主权具有排他性,台湾问题不能国际化③主权国家享有管辖权,维护国家主权是正当的④主权国家享有自卫权,在国家法上的地位平等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5.国务院关于《辽宁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 国函(2024)49号 辽宁省人民政府、自然资源部: 你们关于报请批准《辽宁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的请示收悉。 现批复如下: 一、原则同意自然资源部审查通过的《辽宁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 二、…… 从图中规划的批复可以看出我国( )①中央和地方在法定范围内行使各自的权力 ②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决定着国家的结构形式③中央和地方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划分职权 ④国家管理形式是单一制地方服从中央的领导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6.美国得克萨斯州和美国联邦政府围绕移民问题的矛盾,自2021年起似乎从未停止过。2024年在南部边境移民问题上的“对峙”前所未见,而且还在升级,这同时加剧了美国党派纷争,有议员呼吁由共和党控制的“红州”与由民主党控制的“蓝州”进行“国家离婚”。由此可知美国( )①各组成单位形成了比较松散的邦联制国家 ②联邦政府与州政府相互之间不得任意干涉③两党在移民问题上开始产生根本利益分歧 ④联邦与州在各自权限范围内享有最高权力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二、非选择题:(本题共1道大题,5个小问,共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52分)天辽地宁,沈水向阳:海上明月,四海同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4年中秋晚会在辽宁沈阳丁香湖畔上演,“一年两晚”,作为我国重要的工业和农业基地,辽宁正保持向上向好的趋势,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的新路,以更大担当和作为谱写辽宁全面振兴新篇章,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奋勇争先。材料一 理论诞生我们党在领导人民推动中国发展的实践历程中把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放在首位,不断深化对社会生产力的认识,并以不断深化了的认识成果指导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实践。下图是新质生产力理论的诞生过程:材料二 统筹推进辽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找准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方向、路径和方法。依据自身资源、生态、产业、科研、区位优势,统筹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传统产业为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传统产业的迭代升级提供技术支撑,共同构成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基础;把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重点推进数控机床、培育壮大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集群;围绕人工智能、细胞治疗、元宇宙等领域开展颠覆性技术、前沿技术探索,全面布局未来产业。材料三 体制改革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辽宁加强和完善顶层设计,更好发挥政府在战略规划、政策引导等方面的作用、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形成产业、科技、财税、金融、人才等政策取向一致、相互协同的政策支持体系;加快经济体制、科技体制改革,建立高标准市场体系,创新生产要素配置方式,健全要素参与收入分配机制,让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材料四 青年担当聚焦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所需,当代青年科技工作者牢记科学报国、科技强国的初心,把握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机会,在科技攻关中主动担当,坚定创新自信,潜心科研,勇攀高峰,为中国式现代化辽宁实践和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提供坚实的科技和人才支撑。8月26日,2024年“科学探索奖”获奖名单揭晓,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刘连庆等的研究入选其中,代表了辽宁科技创新的青年力量。材料五 文化赋能沈阳有着2300多年的建城史,1500多处历史文化遗址遍布在城市的大街小巷。沈阳故宫、辽宁省博物馆、中国(沈阳)工业博物馆、老北市等秋晚13个地标各具特色,涵盖了文化、艺术、历史、现代都市生活等多个方面,充分展示了沈阳厚重的历史文化和现代风貌。辽宁全面振兴深入挖掘文化资源,将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积极探索新质生产力与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相互促进的新路。(1)结合材料一,运用真理的相关知识,阐述新质生产力理论的诞生过程。(12分)(2)结合材料二,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的知识,说明发展新质生产力应如何统筹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12分)(3)结合材料三,运用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的知识,说明要以体制机制的创新变革为新质生产力发展助力的科学性。(12分)(4)结合材料四,运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知识,说明当代青年科技工作者应怎样在新质生产力发展中主动担当。(10分)(5)结合材料五,请在所给地标中任选一个写一篇推介词,让更多人了解沈阳厚重的历史文化和现代风貌,讲好沈阳故事,树立辽宁形象。要求:主题鲜明,表述清晰,逻辑严谨,字数150—200字。(6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