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历史小论文题答题方法指导:第一步:归纳观点/照抄观点/补全观点(无论哪种都要把观点摘抄一遍在答题卡上)【提取观点:①可以从引言(本道大题题目序号旁边的字)、题目标题、材料的核心内容等角度入手;②根据材料,找出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提炼出来变成观点;③观点最好是一句完整的句子,不要短语】第二步:从材料中提取史实(正反分类、并列分类、或者是单一史实的背景、内容、影响)第三步:按照时间顺序,史实+影响开始论证观点【至少两个史实,最好写三个】(影响最好来自课本知识,如果没有可以结合材料言之有理即可)第四步:综上所述,照抄观点或升华观点+做法【国际、国家、社会、个人该怎么做】(结合历史学科语言美化观点)★注意:观点1段、论述1~2段,综上所述1段。一定不要分点(不写序号)。九年级小论文专项练习1、阅读材料,完成任务。某老师制作了以上示意图,请从图中选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史事,并结合所学,自拟一个你想论述的观点,加以阐述或说明。(6分)(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2、大事年表能够将时间和事件要素有机的结合起来,便于更好的理解和掌握历史发展脉络。研读下列大事年表,回答问题。 世界历史大事年表(部分)时间 事件1488年 迪亚士到达非洲好望角1492年 哥伦布“发现”美洲1522年 麦哲伦完成环球航行1765年 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机”1776年 美国发表《独立宣言》1785年 瓦特改进的蒸汽机投入使用1789年 巴黎民众攻占巴士底狱1825年 斯蒂芬森设计的蒸汽机车首运成功1867年 瑞典化学家诺贝尔发明现代炸药1868年 日本明治维新开始1876年 德国人奥托制造出煤气内燃机1883年 戴姆勒研制出汽油内燃机1884年 法国人夏尔多内发明了人造纤维1903年 莱特兄弟研制的飞机试飞成功1913年 美国福特汽车公司使用流水线生产汽车请从表格中选取至少3个事件,结合所学论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推动者”。(围绕观点、史论结合、论证充分、条理清楚,6分)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资本主义的发展既是经济的,也是政治和思想的;既是一国的,也是多国的;既是解放的,也是压迫的;既具有破坏性,也具有创造性。——摘编自【法】米歇尔·博德《资本主义史1500—1980》材料从四个方面概括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请任选一个方面作为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述或说明。(6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4、阅读材料,探究问题。钱乘旦、杨豫、陈晓律《世界现代化进程》的目录(部分)第三章摆脱专制:英国、美国与法国 1.经济起飞的条件,专制王权的束缚作用 2.摆脱专制的首次尝试:英国革命和光荣革命 3.美洲的特殊性:美国独立与美国宪法 4.法国强大的专制制度,推翻专制的革命大风暴 第四章摆脱专制:德国、日本和俄国 1.德意志滞后;统一与专制的悖论:1848年德国革命 2.沙皇专制:“各民族的监狱”;推翻沙皇制度:1917年革命 3.日本幕府制;1868年明治维新;建立统一的日本 …… 第六章自由主义的工业化模式 1.英国的工业化 2.法国的工业化 3.美国的工业化 …… 第八章计划指令型工业化 1.苏联模式【观点论述】围绕目录主题,从材料中提炼一个观点并展开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6分)5、回溯改革,汲取历史智慧。(8分)自人类社会产生以来,改革就与社会发展相伴而行,并成为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以其独特的方式推动着社会进步。作为人类历史演进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体现了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人们顺应时代潮流,从国情出发,调整和变革生产关系,破解社会矛盾的智慧。从图中任选两个及以上史实,结合所学知识,围绕“改革与发展”为主题,自拟题目,写一篇小论文。(6分)(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不少于150字)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6分)16—20世纪,西欧诸国出现一系列科学发明,引起知识、思维方式以及社会的巨大变革。科学着重于发现真理,技术则致力于各种具体发明,工业革命为西欧各国的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第二编)类别 人物 身价 成就科学理论 牛顿(1643—1727) 科学家 万有引力定律、微积分学、光学分析法拉第(1791—1867) 科学家 发现电磁感应现象技术发明 瓦特(1736—1819) 技术工人 改进蒸汽机爱迪生(1847—1931) 发明家 发明白炽灯泡、电影摄影机卡尔·本茨(1844—1929) 工程师 制造内燃机驱动的汽车从材料中提取两则及以上信息,结合世界近现代史知识,拟一标题,并加以阐述。(要求:标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成文)(6分)1、【答案】观点:革命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论述:由于君主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1640年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其后以法律形式限制了王权,并逐渐形成君主立宪制,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开始了资本主义制度确立的时代。因为北美殖民地人民与英国殖民者矛盾加剧,美国以资产阶级革命战争形势反抗英国殖民统治,其后颁布《独立宣言》,宣告美国的独立,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政治前提。巴黎民众攻占巴士底狱标志着法国大革命的开始,法国大革命摧毁了法国的君主统治,建立起资产阶级的统治,促进了法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结论:综上所述,革命是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是社会进步和政治进步的强大推动力。2、【答案】约1500之前,世界各大洲还处于相对孤立闭塞的状态。1488年迪亚士到达非洲好望角,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1522年麦哲伦完成环球航行返回欧洲,正是这些勇于开拓和冒险的航海家们,为人类开辟了新航路,使世界打破原有状态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也使得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纺纱机——“珍妮机”,工业革命缓缓拉开帷幕,在一个多世纪里相继发生了两次工业革命。1785年,瓦特改进的蒸汽机投入使用,将人们带入了“蒸汽时代”,随之而来的是生产领域现代工厂制度的确立和交通领域铁路时代的到来。第二次工业革命更是涌现出爱迪生、诺贝尔、戴姆勒、莱特兄弟等众多优秀的发明家,他们的科技发明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成为工业化强国。综上所述,正是这些航海家、发明家们的开拓进取、实践探索创造了资本主义和工业化的近代世界。由此可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推动者。(5分)3、【答案】【例】我选择从资本主义的发展既是解放的,也是压迫的方面进行说明。观点:资本主义的发展既是解放的,也是压迫的。论述:1688年英国光荣革命标志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1689年通过《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本主义政体。这次革命结束了英国长期的封建君主专制,资产阶级控制的议会掌握了实权,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障碍。人们的思想得到解放,自由、民主、平等的思想得到传播。阶级矛盾、社会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1765年工业革命从英国率先开始,19世纪中期也率先完成,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增加了资本主义发展的物质力量。所以说资本主义的发展在思想上、政治上、经济上都是解放的。伴随着英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为了发展资本主义经济,英国不断的加紧对落后地区的殖民掠夺,例如英国通过血腥的“三角贸易”,压迫奴役亚非拉的人民,导致这些地区的长期落后和贫穷。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例如:北美和印度通过战争开展了反英斗争。第二次工业革命使英国从自由资本主义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伴随生产力的再次解放,资产阶级加大对无产阶级的压迫和剥削,也加剧了社会的两极分化。国内有资本家对工人的压迫剥削,国际上有资本主义国家对落后地区的殖民掠夺和压迫,他们通过资本输出、倾销商品等方式压迫剥削落后地区。综上所述,英国资本主义发展有解放和压迫的双重性,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也一样既带来了思想、生产力解放、社会的进步,同时也伴随着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的压迫,资本主义国家对落后地区的剥削和压迫。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当下,我国应大力发展科教兴国,提升国家综合实力,为国际公平竞争做出自己的贡献。(选择其他方面观点也可以,论述过程中用2个或2个以上史实结合观点展开论述、注意逻辑清晰)其他观点论述提示:资本主义发展是经济的、政治的和思想的——“经济的”结合两次工业革命推动生产力方面论述,“政治的”从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来论述,“思想的”结合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论述。资本主义发展既有创造性又有破坏性——“创造性”结合资本主义制度确立、两次工业革命等论述,“破坏性”结合殖民掠夺、两次世界大战等论述。资本主义发展既是一国的,也是多国的——论述的政治角度:资本主义制度在英国确立到美国、法国、俄国、日本确立来论述。经济角度、思想角度:一国发展波及影响全球的发展等。4、【答案】示例1:观点:摆脱专制是走向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论述:英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推翻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确立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为工业革命提供了政治保障;美国通过南北战争,推翻英国殖民统治,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日本通过倒幕运动,推翻幕府统治,实行明治维新,摆脱民族危机,跻身资本主义强国之列。综上所述,摆脱专制是各国实现近代化的必然选择。示例2:观点:政治民主化为经济工业化提供了前提论述:封建君主专制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英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为工业革命的出现提供了政治保障;农奴制严重阻碍俄国资本主义发展,通过改革,废除农奴制,俄国社会各个方面出现新的气象,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总之,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为各国工业化提供了政治保障。5、【答案】观点:改革是强国之路。论述:一个国家的发展壮大,往往需要通过社会变革来实现。1868年明治政府开始实行一系列改革,以西方为榜样,全面改造日本。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建立新式军队;推行地税改革,以“殖产兴业”为口号,大力发展近代经济;提倡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日本实现了富国强兵,开始跻身于资本主义强国之列。1978年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通过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提高了农民和工人的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增强了企业活力。我国城乡出现了经济发展的崭新局面。综上所述,通过改革,社会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实现了强国目标,因此我们要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社会变革。6、【答案】选择:瓦特改良蒸汽机、爱迪生发明白炽灯泡、电影摄影机。观点:科技创新促进社会进步。论述:早期发明的蒸汽机用于抽干矿井中的积水,很不完善。18世纪中期,瓦特对蒸汽机作了一系列改进。1785年,瓦特改进的蒸汽机投入使用,提供了更加便利的动力。到19世纪30年代,蒸汽机成为主要的动力来源。蒸汽机的广泛应用是生产领域的一次意义重大的飞跃,它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使工业革命得以更快地向纵深发展,人类进入“蒸汽时代”。到19世纪70年代,经过不断完善的发电机进入生产领域,电力开始作为动力带动机器。美国发明家爱迪生利用电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发明了耐用的白炽灯泡、电影摄影机等,并在各国发明家的共同努力下,发电机、电动机、电话、电车、电报等纷纷问世,极大地改善了人民的生活,人类社会进入了“电气时代”。综上所述,科技革命带来的科技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生产力,增强了国家力量,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第1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