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萍乡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西省萍乡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在此卷上答题无效)
绝密★启用前
萍乡市 2024—2025学年度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生 物 试 卷
本试卷分选择题、多选题、实验题三部分. 满分:100分 考试范围:选修一
考生注意: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填写在答题卡上。考生要认真核对答题卡
上粘贴的条形码的“准考证号、姓名、考试科目”与本人准考证号、姓名是否一致。
2.客观题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
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主观题用黑色墨
水签字 笔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
3. 考试结束,监考员将试题卷、答题卡一并收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 12小题,每小题 2分,共 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有关人体神经系统基本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调节机体运动的神经中枢位于大脑
B.维持身体平衡的中枢位于脑干
C.支配内脏器官的神经有脑神经和脊神经
D.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都含有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学习和记忆是指神经系统不断地接受刺激、获得新的行为、习惯和积累经验的过程
B.记忆过程分成四个阶段,即感觉性记忆、第一级记忆、第二级记忆和第三级记忆
C.学习和记忆涉及脑内神经递质的作用
D.短时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
3.同声翻译又称同步口译,是译员在不打断讲话者演讲的情况下,不停地将其讲话内容传
译给听众的一种口译方式。在译员专心进行同声翻译时,直接参与的高级神经中枢主要有
A.H区和 V区 B.H区和 S区
C.H区和W区 D.V区和 S区
4.下列事例不能说明神经系统中的高级中枢对低级中枢有调控作用的是
A.小朋友打疫苗时,勇敢伸出胳膊不动
B.大脑皮层的某区域受损,导致表达性失语症
C.观看高超杂技表演时,观众会屏住呼吸
D.意识丧失的病人不能控制排尿,意识恢复后可控制排尿
5.血糖下降时下丘脑通过传出神经作用于胰岛 A 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下列关于该过
程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与胰高血糖素协同升高血糖的激素只有肾上腺素和糖皮质激素
B.当该反射弧所处的内环境中的 K 浓度降低时,可能会导致兴奋不易发生
高二生物试卷第 1页(共 6页)
{#{QQABRYIAggAgAAAAAQhCEQXgCAOQkgCAAQgGwEAMsAABSRFABAA=}#}
C.胰岛素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胰高血糖素促进胰岛素分泌,说明两种激素相抗衡
D.下丘脑通过副交感神经作用于胰岛 A 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可以促进血糖的来源
6.独脚金内酯是一类新发现的植物激素,在根部合成,向植物上方运输,影响侧枝生长。
为进一步研究独脚金内酯的作用机理,科研人员用人工合成的独脚金内酯类调节剂(GR2
4)和生长素类调节剂(NAA)处理拟南芥植株,利用图 1装置,分别做了四组实验,结果如
图 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实验的自变量是培养时间、调节剂的种类
B.图 2 结果表明单独使用 GR24 对侧枝生长作用不明显
C.据图 2 结果推测,GR24 可能通过促进 NAA 的作用进而抑制侧枝生长
D.研究过程中可在固体培养基 A 中施加适量的 GR24
7.大量的组织液积累在细胞间隙会导致组织水肿,下面诸多因素中,可能引起病人组织水
肿的是
①毛细血管壁破损②长期坚持素食③小蛔虫进入淋巴管④花粉、海鲜等引起过敏反应使血浆
蛋白透过毛细血管进入组织液⑤肾小球肾炎导致血尿
A.只有①②③ B.只有②③④
C.只有①③⑤ D.①②③④⑤
8.下列关于稳态概念的理解中,错误的是( )
A.在分子水平上,存在基因表达的稳态、激素分泌的稳态、酶活性的稳态
B.在细胞水平上,存在细胞的分裂和分化的稳态
C.在器官水平上,存在心脏活动的稳态(血压、心率)、消化腺分泌消化液的稳态
D.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机体生命活动仍能正常进行
9.人体中部分体液的关系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手上容易磨出水疱,疱内的液体是甲、A或 a
B.图 1的乙相对于甲和丙,含有较多的蛋白质
C.图 2中的 B主要由 A通过毛细血管壁渗出到细胞间隙形成
D.图 3中的 a在淋巴管中流动,并最终汇入血浆
10.如图表示人体血液流经肾脏部位的简要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高二生物试卷第 2页(共 6页)
{#{QQABRYIAggAgAAAAAQhCEQXgCAOQkgCAAQgGwEAMsAABSRFABAA=}#}
A.当血钠含量升高时,醛固酮的分泌量增加,肾小管和集合管对 Na+的重吸收减少
B.抗利尿激素作用的靶细胞包括肾小管和集合管细胞
C.血液中的血细胞、蛋白质、无机盐等不会进入肾小囊
D.饮水不足时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肾小管重吸收水的能力增强
11.夏季田径运动会上,运动员大量出汗,体内失水较多,但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共
同作用下,细胞外液渗透压总是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上,具体调节过程如下图所示。
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 A是抗利尿激素,B是大脑皮层
B.机体大量出汗使得血钠含量降低时,肾上腺皮质分泌的醛固酮增加
C.由体内失水过多引起的细胞外液渗透压平衡的调节是反馈调节
D.垂体除可以释放激素 A外,还具有合成、分泌抗利尿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等激素的
作用
12.甲状旁腺激素(PTH)是由甲状旁腺细胞分泌的多肽类激素,影响肾小管对钙、磷的
重吸收,动员骨钙入血,增加血钙水平、降低血磷水平。甲状旁腺细胞膜上具有钙和磷的受
体。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患者,可能会血钙过低而抽搐
B.PTH是信号分子,可以被肾小管细胞和骨细胞识别
C.若探究 PTH的功能,则可摘除甲状旁腺作为实验组
D.人体内血钙浓度、血磷浓度的调节都存在反馈调节
二、选择题(本题共 4小题,每小题 4分,共 1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
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 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2分,有选错的得 0分)
13.为研究神经冲动的传递过程,勒维把青蛙的心脏(连带迷走神经)取出,用一玻璃管
插入心脏,管内灌注格林氏液代替血液,心脏仍跳动。再反复刺激支配蛙心的迷走神经,引
起心率下降,然后从该蛙心中收集液体,灌入另一蛙心,发现第二个蛙心的心率也下降了。
后来勒维确定,能够减缓心脏收缩的化学物质是乙酰胆碱。在此之前,戴尔在麦角菌中提取
得到乙酰胆碱,并发现它对心脏的效应与刺激支配心脏的迷走神经的效应相似。下列相关叙
述错误的是
A.格林氏液中应含 NaCl、KCl等,否则将影响乙酰胆碱的效果
B.迷走神经释放乙酰胆碱,实现了相关细胞间神经冲动的传递
C.戴尔证实乙酰胆碱是细胞间传递神经冲动的化学物质
D.反复刺激迷走神经使蛙心的心率下降,属于非条件反射
14.图 1 为某神经元网络的部分结构,图 2为图 1 中的电表在某个时间段内的电位变化,图
3为图 1中某突触的放大图。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高二生物试卷第 3页(共 6页)
{#{QQABRYIAggAgAAAAAQhCEQXgCAOQkgCAAQgGwEAMsAABSRFABAA=}#}
A.若图 1中各突触生理性质一致,则施加适宜刺激后电表中指针偏转两次,且方向相反
B.图 2中 B点之后 Na+通道多处于关闭状态,K+通道多处于开放状态
C.图 2中 A点和 B点处,膜外 Na+浓度均高于膜内
D.图 3中,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通过进入突触后膜来改变突触后膜的膜电位
15.过度紧张、焦虑等刺激引起的生理调节机制如下图所示。研究发现,NE主要通过过程
②影响MeSC,过程①作用很小。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有
A.过度紧张、焦虑等刺激引起 G的分泌属于分级调节,存在负反馈调节机制
B.过程②与过程①效果不同的原因可能有 NE的浓度、NE 起作用所需的时间不同等
C.由过程②得知,脑和脊髓不仅具有神经细胞的功能,还具有内分泌细胞的功能
D.过度紧张、焦虑会导致毛囊细胞减少引起脱发以及黑色素细胞减少出现白发
16.下列有关遗传变异现象的叙述,错误的是
A.亲本为 Aabb×aaBb,后代四种表型比为 1:1:1:1,说明这两对基因遵循自由组合
定律
B.人类遗传病是由致病基因引起的,其中单基因遗传病是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C.紫花植株(Aa)自交出现紫花和白花是性状分离现象,这是等位基因分离的结果
D.有性生殖后代具有多样性主要原因是基因重组,其父母双亲各提供一半的遗传物质
三、非选择题(共 60分)
21.(12 分)果蝇的正常翅和网状翅、灰体和黄体是两对相对性状,分别由等位基因 B、b和
D、d 控制。控制这些性状的基因不在 Y 染色体上,研究小组做了如下两组实验:
(1)果蝇的翅形和体色中隐性性状分别是 、 ,B、b基因在 染色体上。
(2)将实验一 F 个体中的雄果蝇与实验二 F 个体中的雌果蝇相互交配,其子代正常
翅灰体雌果蝇中,杂合子所占的比例为 。
(3)已知果蝇受精卵中性染色体组成与发育情况如下表所示:
性染色体 XXX、YY、YO
XX、XXY XY、XYY XO(没有 Y染色体)
组成情况 (没有 X染色体)
发育情况 雌性,可育 雄性,可育 雄性,不育 胚胎期致死
假设在实验二 F 中偶然发现一只正常翅黄体雌果蝇,若研究发现其出现的原因是亲本雌果
蝇减数分裂过程发生了染色体数目变异,推测该 F 黄体雌果蝇个体基因型是 (只
考虑体色)。若减数分裂时两条 X染色体联会概率高于 XY 染色体联会概率,且联会的两
高二生物试卷第 4页(共 6页)
{#{QQABRYIAggAgAAAAAQhCEQXgCAOQkgCAAQgGwEAMsAABSRFABAA=}#}
条染色体分别移向细胞两极,另一条染色体随机分配。假设该 F 黄体雌果蝇个体形成配子
时 XX染色体联会概率是 64%,则该 F 黄体雌果蝇个体产生的卵细胞基因型及比例是

(4)有研究表明,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相距非常远的两对等位基因由于非姐妹染色单体间
发生互换所形成的配子比例,与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独立遗传的两对等位基因形成配子的比
例很接近。已知在减数分裂时,雌果蝇的一对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发生互换,而
雄果蝇不发生互换。假设控制果蝇无斑和有斑的等位基因(A、a)与上述控制果蝇正常翅和网
状翅的等位基因(B、b)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且相距非常远。若让无斑正常翅雌、雄亲本果
蝇相互杂交,出现了无斑正常翅、无斑网状翅、有斑正常翅、有斑网状翅的性状分离,则子
代无斑正常翅:无斑网状翅:有斑正常翅:有斑网状翅= 。 由于控制这两对性
状的基因在该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不同,与上述亲本基因型相同的无斑正常翅雌、雄
果蝇相互杂交还有可能出现另一种结果,这种结果中子代的表型及比例为 。
22.(12 分)如图是某同学长跑后内环境稳态调节机制的相关示意图,①~④表示相关激素,
A、B代表相关器官或细胞。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运动导致体温升高,可通过调节产热和散热维持体温恒定,体温调节中枢在 。
(2)运动后,神经元 B分泌的② 减少,导致③、④的分泌 (填“增多”、“减少”),
产热减少,从而维持体温相对稳定。
(3)运动时大量出汗导致血浆渗透压升高,神经元 A合成分泌、垂体释放的① 增多,
促进 对水的重吸收,该调节方式属于 调节。
(4)运动使血压升高,压力感受器激活心血管中枢,与脑干延髓部分相连的迷走神经活动增
强, (填“交感”、“副交感”)神经的活动减弱,从而使心跳减缓、血管舒张,降低血
压,该调节方式属于 调节。
23.(20分)正常人体在黎明觉醒前后肝脏生糖和胰岛素敏感性都达到高峰,伴随胰岛素水
平的波动,维持机体全天血糖动态平衡。约 50%的Ⅱ型糖尿病患者会发生“黎明现象”(黎明
时血糖异常升高),是糖尿病治疗的难点。下图是葡萄糖刺激胰岛 B细胞分泌胰岛素的 v过
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高二生物试卷第 5页(共 6页)
{#{QQABRYIAggAgAAAAAQhCEQXgCAOQkgCAAQgGwEAMsAABSRFABAA=}#}
(1)人体在黎明觉醒前后主要由 分解产生葡萄糖,进而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正常人
体的空腹血糖浓度为 。
(2)如图所示,觉醒后人体摄食使血糖浓度上升,葡萄糖经 GLUT2以 方式进入细胞,
氧化生成 ATP,ATP/ADP比率的上升使 ATP敏感钾通道关闭,随胞内 K+浓度增加,引起
钙通道打开,Ca2+内流,促进胰岛素以 方式释放。
(3)健康人血糖升高时,胰岛素分泌增多,一方面促进血糖进入组织细胞进行氧化分解,进
入肝脏、肌肉合成糖原,进入 ;另一方面抑制肝糖原分解和 ,使血糖恢复到正
常水平。当血糖含量较低时,下丘脑的某个区域兴奋,通过 神经使胰岛 A细胞分
泌 ,另外还可以促进 、 、 等激素的分泌增多,促进血糖浓度升高,
避免因血糖过低而发生危险。
(4)Ⅱ型糖尿病患者的靶细胞对胰岛素作用不敏感,除上述实验结果所示的激素能够影响胰
岛素作用的敏感性之外,影响其敏感性的因素还可能有 (填序号)。
a.存在胰岛细胞自身抗体 b.胰岛素分泌障碍
c.胰岛素受体表达下降 d.胰岛素受体基因突变 c.胰岛素无法进入受体细胞
(5)下丘脑除了调节血糖平衡外,在体温平衡的调节中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炎热环境下,
皮肤中的 兴奋,该兴奋传至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进而通过 系统的调节和 等
内分泌腺的分泌,进而增加散热,写出皮肤增加散热的两种方式① ;② 。
24.(16分)202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David Julius和Ardem Patapoutian,
以表彰他们在“发现温度和触觉感受器”方面的贡献。研究发现,TRPV1是一种位于伤害性
感觉神经元上的阳离子通道热敏受体。辣椒中的辣椒素、伤害性热刺激、>43℃)及体内炎症
因子等均能够与 TRPV1结合激活并打开通道,使阳离子进大细胞产生兴奋,最终引起灼烧
疼痛等感觉。
(1)吃辣椒时,辣椒素会刺激 产生兴奋,该兴奋在神经纤
维上以 形式传导,经传导最终在大脑皮层产生痛觉。该过
程 (选填“属于”或“不属于”)反射,原因是 。
(2)吃辣味火锅时, 喝冷饮料能缓解舌头上火辣辣的感觉,主要
原因是 。
(3)炎症发生时产生疼痛的分子作用机制如图所示,其中 GP130、
JAK、P13K、AKT是参与细胞信号转导过程的重要物质。
首先白细胞介素 IL-6与 GPI30 结合,然后依次导致 JAK、P13K磷酸化,磷酸化的 P13K通
过 (至少答出 2点)途径,最终导致细胞膜上 TRPV1数量增加,使 Ca2+内流增加,引发
局部炎症组织疼痛。
高二生物试卷第 6页(共 6页)
{#{QQABRYIAggAgAAAAAQhCEQXgCAOQkgCAAQgGwEAMsAABSRFABAA=}#}萍乡市2024—2025学年度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C D B B D B D D
9 10 11 12 13 14 15 16
A B D A CD BC ABD ABD
21.(12分,除标注外,每空2分)
(1)网状翅(1分)  黄体(1分)  常(1分)
(2)8/9
(3)XdXdY(1分)  XdXd:Y:XdY:Xd=9:9:41:41
(4)5:1:1:1   无斑正常翅:无斑网状翅:有斑正常翅=2:1:1
22.(1)下丘脑
(2)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减少
(3) 抗利尿激素 肾小管和集合管 神经-体液
(4) 交感 神经
23.(1) 肝糖原 3.9-6.1mmol/L
(2) 协助扩散 胞吐
(3) 脂肪组织细胞转化为甘油三酸 (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交感 胰高血糖素 肾上腺素 甲状腺激素 糖皮质激素
(4)cd
(5) 热觉感受器 自主神经 肾上腺 汗液蒸发 皮肤血管舒张
24.(1) 伤害性神经元 局部电流或电信号或神经冲动 不属于 感觉的形成过程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
(2)喝冷饮料能够通过降温,使部分TRPV通道关闭,阳离子内流减弱,降低灼烧感
(3)AKT促进核糖体合成 TRPV1;直接促进 TRPV1向细胞膜上的转运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在此卷上答题无效)
绝密★启用前
萍乡市2024—2025学年度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生 物 试 卷
本试卷分选择题、多选题、实验题三部分. 满分:100分 考试范围:选修一
考生注意: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填写在答题卡上。考生要认真核对答题卡上粘贴的条形码的“准考证号、姓名、考试科目”与本人准考证号、姓名是否一致。
2.客观题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主观题用黑色墨水签字 笔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
3. 考试结束,监考员将试题卷、答题卡一并收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有关人体神经系统基本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调节机体运动的神经中枢位于大脑
B.维持身体平衡的中枢位于脑干
C.支配内脏器官的神经有脑神经和脊神经
D.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都含有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学习和记忆是指神经系统不断地接受刺激、获得新的行为、习惯和积累经验的过程
B.记忆过程分成四个阶段,即感觉性记忆、第一级记忆、第二级记忆和第三级记忆
C.学习和记忆涉及脑内神经递质的作用
D.短时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
3.同声翻译又称同步口译,是译员在不打断讲话者演讲的情况下,不停地将其讲话内容传译给听众的一种口译方式。在译员专心进行同声翻译时,直接参与的高级神经中枢主要有
A.H区和V区 B.H区和S区
C.H区和W区 D.V区和S区
4.下列事例不能说明神经系统中的高级中枢对低级中枢有调控作用的是
A.小朋友打疫苗时,勇敢伸出胳膊不动
B.大脑皮层的某区域受损,导致表达性失语症
C.观看高超杂技表演时,观众会屏住呼吸
D.意识丧失的病人不能控制排尿,意识恢复后可控制排尿
5.血糖下降时下丘脑通过传出神经作用于胰岛 A 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下列关于该过程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与胰高血糖素协同升高血糖的激素只有肾上腺素和糖皮质激素
B.当该反射弧所处的内环境中的 K 浓度降低时,可能会导致兴奋不易发生
C.胰岛素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胰高血糖素促进胰岛素分泌,说明两种激素相抗衡
D.下丘脑通过副交感神经作用于胰岛 A 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可以促进血糖的来源
6.独脚金内酯是一类新发现的植物激素,在根部合成,向植物上方运输,影响侧枝生长。为进一步研究独脚金内酯的作用机理,科研人员用人工合成的独脚金内酯类调节剂(GR24)和生长素类调节剂(NAA)处理拟南芥植株,利用图1装置,分别做了四组实验,结果如图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实验的自变量是培养时间、调节剂的种类
B.图2结果表明单独使用GR24对侧枝生长作用不明显
C.据图 2 结果推测,GR24可能通过促进 NAA 的作用进而抑制侧枝生长
D.研究过程中可在固体培养基 A 中施加适量的 GR24
7.大量的组织液积累在细胞间隙会导致组织水肿,下面诸多因素中,可能引起病人组织水肿的是
①毛细血管壁破损②长期坚持素食③小蛔虫进入淋巴管④花粉、海鲜等引起过敏反应使血浆蛋白透过毛细血管进入组织液⑤肾小球肾炎导致血尿
A.只有①②③ B.只有②③④
C.只有①③⑤ D.①②③④⑤
8.下列关于稳态概念的理解中,错误的是( )
A.在分子水平上,存在基因表达的稳态、激素分泌的稳态、酶活性的稳态
B.在细胞水平上,存在细胞的分裂和分化的稳态
C.在器官水平上,存在心脏活动的稳态(血压、心率)、消化腺分泌消化液的稳态
D.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机体生命活动仍能正常进行
9.人体中部分体液的关系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手上容易磨出水疱,疱内的液体是甲、A或a
B.图1的乙相对于甲和丙,含有较多的蛋白质
C.图2中的B主要由A通过毛细血管壁渗出到细胞间隙形成
D.图3中的a在淋巴管中流动,并最终汇入血浆
10.如图表示人体血液流经肾脏部位的简要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当血钠含量升高时,醛固酮的分泌量增加,肾小管和集合管对Na+的重吸收减少
B.抗利尿激素作用的靶细胞包括肾小管和集合管细胞
C.血液中的血细胞、蛋白质、无机盐等不会进入肾小囊
D.饮水不足时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肾小管重吸收水的能力增强
11.夏季田径运动会上,运动员大量出汗,体内失水较多,但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共同作用下,细胞外液渗透压总是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上,具体调节过程如下图所示。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A是抗利尿激素,B是大脑皮层
B.机体大量出汗使得血钠含量降低时,肾上腺皮质分泌的醛固酮增加
C.由体内失水过多引起的细胞外液渗透压平衡的调节是反馈调节
D.垂体除可以释放激素A外,还具有合成、分泌抗利尿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等激素的作用
12.甲状旁腺激素(PTH)是由甲状旁腺细胞分泌的多肽类激素,影响肾小管对钙、磷的重吸收,动员骨钙入血,增加血钙水平、降低血磷水平。甲状旁腺细胞膜上具有钙和磷的受体。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患者,可能会血钙过低而抽搐
B.PTH是信号分子,可以被肾小管细胞和骨细胞识别
C.若探究PTH的功能,则可摘除甲状旁腺作为实验组
D.人体内血钙浓度、血磷浓度的调节都存在反馈调节
二、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3.为研究神经冲动的传递过程,勒维把青蛙的心脏(连带迷走神经)取出,用一玻璃管插入心脏,管内灌注格林氏液代替血液,心脏仍跳动。再反复刺激支配蛙心的迷走神经,引起心率下降,然后从该蛙心中收集液体,灌入另一蛙心,发现第二个蛙心的心率也下降了。后来勒维确定,能够减缓心脏收缩的化学物质是乙酰胆碱。在此之前,戴尔在麦角菌中提取得到乙酰胆碱,并发现它对心脏的效应与刺激支配心脏的迷走神经的效应相似。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格林氏液中应含NaCl、KCl等,否则将影响乙酰胆碱的效果
B.迷走神经释放乙酰胆碱,实现了相关细胞间神经冲动的传递
C.戴尔证实乙酰胆碱是细胞间传递神经冲动的化学物质
D.反复刺激迷走神经使蛙心的心率下降,属于非条件反射
14.图1为某神经元网络的部分结构,图2为图1中的电表在某个时间段内的电位变化,图3为图1中某突触的放大图。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若图1中各突触生理性质一致,则施加适宜刺激后电表中指针偏转两次,且方向相反
B.图2中B点之后Na+通道多处于关闭状态,K+通道多处于开放状态
C.图2中A点和B点处,膜外Na+浓度均高于膜内
D.图3中,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通过进入突触后膜来改变突触后膜的膜电位
15.过度紧张、焦虑等刺激引起的生理调节机制如下图所示。研究发现,NE主要通过过程②影响MeSC,过程①作用很小。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有
A.过度紧张、焦虑等刺激引起G的分泌属于分级调节,存在负反馈调节机制
B.过程②与过程①效果不同的原因可能有NE的浓度、NE起作用所需的时间不同等
C.由过程②得知,脑和脊髓不仅具有神经细胞的功能,还具有内分泌细胞的功能
D.过度紧张、焦虑会导致毛囊细胞减少引起脱发以及黑色素细胞减少出现白发
16.下列有关遗传变异现象的叙述,错误的是
A.亲本为 Aabb×aaBb,后代四种表型比为1:1:1:1,说明这两对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B.人类遗传病是由致病基因引起的,其中单基因遗传病是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C.紫花植株(Aa)自交出现紫花和白花是性状分离现象,这是等位基因分离的结果
D.有性生殖后代具有多样性主要原因是基因重组,其父母双亲各提供一半的遗传物质
三、非选择题(共60分)
21.(12 分)果蝇的正常翅和网状翅、灰体和黄体是两对相对性状,分别由等位基因 B、b和 D、d 控制。控制这些性状的基因不在Y 染色体上,研究小组做了如下两组实验:
(1)果蝇的翅形和体色中隐性性状分别是 、 ,B、b基因在 染色体上。
(2)将实验一 F 个体中的雄果蝇与实验二 F 个体中的雌果蝇相互交配,其子代正常翅灰体雌果蝇中,杂合子所占的比例为 。
(3)已知果蝇受精卵中性染色体组成与发育情况如下表所示:
性染色体 组成情况 XX、XXY XY、XYY XO(没有 Y染色体) XXX、YY、YO (没有X染色体)
发育情况 雌性,可育 雄性,可育 雄性,不育 胚胎期致死
假设在实验二F 中偶然发现一只正常翅黄体雌果蝇,若研究发现其出现的原因是亲本雌果蝇减数分裂过程发生了染色体数目变异,推测该 F 黄体雌果蝇个体基因型是 (只考虑体色)。若减数分裂时两条 X染色体联会概率高于 XY 染色体联会概率,且联会的两条染色体分别移向细胞两极,另一条染色体随机分配。假设该F 黄体雌果蝇个体形成配子时 XX染色体联会概率是64%,则该 F 黄体雌果蝇个体产生的卵细胞基因型及比例是 。
(4)有研究表明,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相距非常远的两对等位基因由于非姐妹染色单体间发生互换所形成的配子比例,与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独立遗传的两对等位基因形成配子的比例很接近。已知在减数分裂时,雌果蝇的一对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发生互换,而雄果蝇不发生互换。假设控制果蝇无斑和有斑的等位基因(A、a)与上述控制果蝇正常翅和网状翅的等位基因(B、b)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且相距非常远。若让无斑正常翅雌、雄亲本果蝇相互杂交,出现了无斑正常翅、无斑网状翅、有斑正常翅、有斑网状翅的性状分离,则子代无斑正常翅:无斑网状翅:有斑正常翅:有斑网状翅= 。 由于控制这两对性状的基因在该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不同,与上述亲本基因型相同的无斑正常翅雌、雄果蝇相互杂交还有可能出现另一种结果,这种结果中子代的表型及比例为 。
22.(12 分)如图是某同学长跑后内环境稳态调节机制的相关示意图,①~④表示相关激素,A、B代表相关器官或细胞。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运动导致体温升高,可通过调节产热和散热维持体温恒定,体温调节中枢在 。
(2)运动后,神经元B分泌的② 减少,导致③、④的分泌 (填“增多”、“减少”),产热减少,从而维持体温相对稳定。
(3)运动时大量出汗导致血浆渗透压升高,神经元A合成分泌、垂体释放的① 增多,促进 对水的重吸收,该调节方式属于 调节。
(4)运动使血压升高,压力感受器激活心血管中枢,与脑干延髓部分相连的迷走神经活动增强, (填“交感”、“副交感”)神经的活动减弱,从而使心跳减缓、血管舒张,降低血压,该调节方式属于 调节。
23.(20分)正常人体在黎明觉醒前后肝脏生糖和胰岛素敏感性都达到高峰,伴随胰岛素水平的波动,维持机体全天血糖动态平衡。约50%的Ⅱ型糖尿病患者会发生“黎明现象”(黎明时血糖异常升高),是糖尿病治疗的难点。下图是葡萄糖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的v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在黎明觉醒前后主要由 分解产生葡萄糖,进而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正常人体的空腹血糖浓度为 。
(2)如图所示,觉醒后人体摄食使血糖浓度上升,葡萄糖经GLUT2以 方式进入细胞,氧化生成ATP,ATP/ADP比率的上升使ATP敏感钾通道关闭,随胞内K+浓度增加,引起钙通道打开,Ca2+内流,促进胰岛素以 方式释放。
(3)健康人血糖升高时,胰岛素分泌增多,一方面促进血糖进入组织细胞进行氧化分解,进入肝脏、肌肉合成糖原,进入 ;另一方面抑制肝糖原分解和 ,使血糖恢复到正常水平。当血糖含量较低时,下丘脑的某个区域兴奋,通过 神经使胰岛A细胞分泌 ,另外还可以促进 、 、 等激素的分泌增多,促进血糖浓度升高,避免因血糖过低而发生危险。
(4)Ⅱ型糖尿病患者的靶细胞对胰岛素作用不敏感,除上述实验结果所示的激素能够影响胰岛素作用的敏感性之外,影响其敏感性的因素还可能有 (填序号)。
a.存在胰岛细胞自身抗体 b.胰岛素分泌障碍
c.胰岛素受体表达下降 d.胰岛素受体基因突变 c.胰岛素无法进入受体细胞
(5)下丘脑除了调节血糖平衡外,在体温平衡的调节中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炎热环境下,皮肤中的 兴奋,该兴奋传至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进而通过 系统的调节和 等内分泌腺的分泌,进而增加散热,写出皮肤增加散热的两种方式① ;② 。
24.(16分)202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David Julius和Ardem Patapoutian,以表彰他们在“发现温度和触觉感受器”方面的贡献。研究发现,TRPV1是一种位于伤害性感觉神经元上的阳离子通道热敏受体。辣椒中的辣椒素、伤害性热刺激、>43℃)及体内炎症因子等均能够与TRPV1结合激活并打开通道,使阳离子进大细胞产生兴奋,最终引起灼烧疼痛等感觉。
(1)吃辣椒时,辣椒素会刺激 产生兴奋,该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 形式传导,经传导最终在大脑皮层产生痛觉。该过程 (选填“属于”或“不属于”)反射,原因是 。
(2)吃辣味火锅时, 喝冷饮料能缓解舌头上火辣辣的感觉,主要原因是 。
(3)炎症发生时产生疼痛的分子作用机制如图所示,其中GP130、JAK、P13K、AKT是参与细胞信号转导过程的重要物质。
首先白细胞介素IL-6与GPI30 结合,然后依次导致JAK、P13K磷酸化,磷酸化的P13K通过 (至少答出2点)途径,最终导致细胞膜上TRPV1数量增加,使Ca2+内流增加,引发局部炎症组织疼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