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科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期中综合质量调研卷(三)一、选择题(20分)1.用打击过的音叉轻轻接触水面,水面会( )。A.没有任何变化 B.产生水波 C.无法判断2.小明进行架子鼓演奏时,他用鼓槌敲击鼓面,敲击的力度越大,鼓面的振动幅度越( ),发出的声音越( )。A.小、弱 B.小、强 C.大、强3.“雷声震耳欲聋”描述的是雷声的( )。A.音高 B.音量 C.传播快慢4.在空气、大理石、水三种物质中,传播声音速度最快的是( )。A.空气 B.大理石 C.水5.华华用长短不同的吸管制作了一个小乐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吹气时,吸管里的空气会振动。B.这个小乐器不能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C.吸管越短,发出的声音越高。6.下列呼吸器官中,( )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A.鼻腔 B.气管 C.肺7.今天早晨,小明吃了一碗蛋炒饭,在卡片上记录食物时应记为( )。A.鸡蛋 B.蛋炒饭 C.鸡蛋、米饭8.在“模拟人体的呼吸”实验中,用瓶内的气球来模拟( )。A.胸腔 B.肺 C.膈肌9.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提出,四年级女生肺活量的要求为( )毫升。A.1100-2600 B.900-2000 C.18-24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安静状态下,小学生一分钟的呼吸次数大约18-24次B.经常锻炼身体,可以提高呼吸功能,有利于身体健康C.人在呼吸时,吸入的气体是氧气,呼出的气体是二氧化碳二、填空题(13分)11.把手放在肋骨上,我们感受呼吸时胸腔的变化,吸气时胸腔 ,呼气时胸腔 。(均填“扩张”或“收缩”)12.为了解馒头在口腔里发生了什么变化,小科做了如下实验:将一小块馒头慢慢咀嚼2分钟并吐出一点,然后滴入几滴稀释的碘酒,看到颜色变蓝;继续咀嚼3分钟,又吐出一点,发现滴入碘酒后变浅蓝;再咀嚼3分钟,发现滴入碘酒不变蓝了。这个实验说明馒头中 淀粉,咀嚼很长时间的馒头中 淀粉。这说明口腔对食物具有初步 作用。13.面对众多食物,我们根据食物的生熟,可以把食物分为 和熟食;按照食物的来源,可以分为 类食物和动物类食物。14.某音乐节目比赛现场,吉他的琴弦 发出声音,琴声是通过 传播到现场观众耳中的。15.声音通过外耳道到达 ,引起它的振动, 将振动传给内耳,并刺激听觉神经,产生信号。 接收到听觉神经传过来的信号,我们就听到声音了。16.河岸边人的讲话声能吓跑水中的鱼,是因为空气和 都能传声;太空是一个没有空气的世界,离开空间站到舱外作业的宇航员,必须借助无线电设备才能相互交谈,是因为 不能传声。三、判断题(10分)17.听微弱的声音时,用纸喇叭比不用纸喇叭听到的声音更清晰。( )18.声音可以向四面八方传播,声音在气体中传播的速度最快。( )19.声音是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它随时随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20.失聪的人一定是鼓膜出现了问题。( )21.耳朵能使我们听到声音,这个过程需要大脑的参与。( )22.人呼吸时,吸进去的气体和呼出来的气体成分含量没有发生变化。( )23.我们每天要吃多种多样的食物,促进生长发育,保持身体健康。( )24.测量肺活量,只要按平常情况吸一口气就可以了。( )25.牙齿分为门齿、犬齿和臼齿,它们形状相同,功能也相同。( )26.不同的人,肺活量不同。( )四、连线题(10分)27.将器官与其对应的作用连起来。 口腔 把食物变成食糜 胃 输送到胃部 大肠 储存食物残渣,吸收水分 小肠 食物初步消化的场所 食道 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28.把人耳各部分的名称与主要功能用线连起来。耳郭 传递振动到内耳鼓膜 收集声波听小骨 将听觉信号传递到大脑耳蜗 将声波转化为振动听觉神经 将振动转化为听觉信号五、简答题(10分)29.在制作弦类乐器时,我们可以通过改变琴弦的哪些方面来改变或调整音高?30.我们在剧烈运动的时候身体会有哪些变化?六、实验题(17分)小慧由于无法看到呼吸时胸腔内肺的变化,于是她和兰兰一起收集材料组装了如下呼吸模拟器进行模拟实验。31.上图为呼气模拟器,模拟气管的是编号 ,模拟肺的是编号 ,模拟膈肌的是编号 。(填序号)32.甲瓶手向上推薄膜模拟 ,乙瓶手向下拉开薄膜模拟 。(填“吸气”或“呼气”)33.甲瓶内的气球瘪了,说明肺变 ,瓶内空间变小,说明胸腔变 。(填“大”或“小”)34.兰兰观察到手松开薄膜后,乙瓶内的气球变鼓了,说明肺变 ,瓶内空间变大了,说明胸腔变 。(填“大”或“小”)35.图中呼吸的开关是 。(填序号)36.通过模拟实验,小慧和兰兰对呼吸过程有了新的认识,下面关于呼吸的过程描述不正确的是( )A.吸气时含有氧气的空气由鼻腔或口腔进入气管,再进入肺,肺变大B.呼气时交换后的空气由肺部到气管,再由鼻腔或口腔呼出,肺变小C.吸气时含有氧气的空气由鼻腔或口腔进入气管,再进入肺,肺变小37.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气体相比, 含量减少, 含量增加,其中 是维持生命必须的物质, 是植物制造养料必须的原料。(填选项字母)A.氧气 B.二氧化碳张磊把长度、宽度、厚度相同的四把钢尺如图这样固定在桌面上。38.张磊用相同力度轻轻拨动钢尺a,王哲首先把耳朵紧贴在桌面上去听,然后耳朵离开桌面去听。两次王哲都听到了声音,并发现耳朵贴在桌面上时听到的声音比较响亮,比较清晰,这个实验说明了声音可以在( )和( )中传播,并且在( )中的传声效果更好些。此外,声音还能在( )中传播,不能在( )中传播。39.张磊用不同的力度拨动钢尺a,发现越用力拨动尺子,尺子振动的( )越大,听到的声音越( )。40.张磊用相同的力度分别拨动图中a、b、c、d四把钢尺,观察到四把尺子振动的( )不同,听到声音的( )也不同;其中,d尺子振动得最( ),发出的声音最( )。41.在完成上面的实验时,下列( )做法不合理。A.保持教室安静 B.四把尺子伸出桌面的的长度相隔1cmC.压紧尺子在桌面部分,避免尺子与桌面碰撞 D.重复实验3次七、综合题(20分)下图是中国居民均衡膳食“宝塔”,为我们提供了营养配比的参考标准。小慧和妈妈周末到超市买东西,妈妈带着小慧买了一袋20千克的大米和一些蔬菜。42.对照均衡膳食“宝塔”,小慧发现:我们每天摄取最多的是 食物,一般称为主食,这类食物主要含有营养物质 (选填“糖类”、“蛋白质”或“脂肪”),是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所以妈妈买了很多大米。43.小慧还发现:蔬菜类食物可以提供各种 (选填“维生素”、“无机盐”或“水”),调节身体机能。回到家,小慧根据均衡膳食“宝塔”,设计了一日三餐的食谱。早餐 一杯牛奶、一个鸡蛋中餐 一碗米饭、油焖大虾、红烧鸡翅晚餐 一个馒头、盐水菜心、香菇肉片44.参照均衡膳食“宝塔”,你认为她的饮食搭配 (填“合理”或“不合理”)。若不合理,该如何改进? 。45.小慧的弟弟存在偏食的问题,小慧给弟弟提出以下建议,你认为正确的是( )。①多吃爱吃的食物 ②荤素搭配 ③只吃面食,吃饱为主 ④每天吃适当的水果和蔬菜⑤油脂类食物处在“膳食宝塔”的塔尖,位置最高,所以应该多吃A.①②④ B.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⑤成成和菲菲用棉线和纸杯制作了“土电话”并进行实验。46.“土电话”中声音主要是通过( )从“话筒”传到“听筒”的。A.棉线 B.空气 C.纸杯47.若成成说话时捏住棉线上的某一部分,另一端的菲菲就听不到声音了,这是由于( )。A.棉线被捏住后,空气不能产生振动B.棉线被捏住后,棉线不能产生振动C.棉线是不能传播声音的48.成成说话的声音是由喉咙里的( )振动发出的。A.空气 B.喉结 C.声带49.在听成成说话时,菲菲耳朵里的各个结构都参与了活动,请根据声音在耳朵里的传播过程填写相关结构名称:说话声→( )→外耳道→( )→听小骨→耳蜗→听觉神经。50.若保持“话筒”和“听筒”之间的距离不变,但改用铁丝连接,成成用相同的音量说话,则菲菲听到的声音更强,这说明 。参考答案:1.B2.C3.B4.B5.B6.C7.C8.B9.B10.C11. 扩张 收缩12. 含有 不含有 消化13. 生食 植物14. 振动 空气15. 鼓膜 听小骨 大脑16. 液体 真空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琴弦的粗细;琴弦振动部分的长短;琴弦的松紧。30.人在运动后会感到热,出现流汗、呼吸急促、心跳加快、脸色变红、疲倦等变化。31. ① ② ③ 32. 呼气 吸气 33. 小 小 34. 大 大 35.③ 36.C 37. A B A B38. 固体 气体 固体 液体 真空 39. 幅度 强 40. 快慢 高低 快 高 41.B42. 谷类薯类及杂豆;糖类;(2)维生素、无机盐;(3)不合理;早餐增加谷类食物,比如一片面包;午餐增加蔬菜,比如素炒白菜;晚餐适量增加水果,比如一根香蕉;(4)BD。 糖类 43.维生素 44. 不合理 早餐增加谷类食物,比如一片面包;午餐增加蔬菜,比如素炒白菜;晚餐适量增加水果,比如一根香蕉 45.B46.A 47.B 48.C 49. 耳郭 鼓膜 50.铁丝传播声音的能力比棉线强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