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教学 《历史选择性必修2》 第5课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 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同步教学 《历史选择性必修2》 第5课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 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同步教学 历史选择性必修2
第5课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 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
1.认识大机器生产、工厂制度对人类劳作方式及生活方式的影响;
2.理解生产方式的变革对人类社会带来的革命性意义。
核心素养:
【时空观念】认识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所处的特定时空环境,抓住其特定时空背景和阶段特征。
【唯物史观】认识工业革命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带来的变化,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史料实证】探究现代工厂制度的特点及影响,提高学生探究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历史解释】认识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之间的内在关系,培养有效解读材料、自主分析归纳知识的能力。
【家国情怀】让学生结合工业革命促进社会进步、中国近代实业救国等史实,培养家国情怀。教学分析:
教学重点:工业革命、工厂制度对劳作方式及生活方式的意义。
教学难点:工业革命在中西方的发展。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讲授法、对比法、讨论法、问题探究法、史料研习、课堂讲授与教材阅读、情景创设法与多媒体辅助教学法等相结合。
教学设计:
选择性必修2第二单元侧重于反映“劳动工具的日益改进不断改变着人们的劳作方式及生活方式”。本单元三课分别从古 代、近代、现代三个时间维度展开,形成递进关系,反映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生产方式的变革,从而推动了人类社会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
本课上接第四课,下承第六课,是生产方式变革知识体系重要的一环。讲述了认识大机器生产、工厂制度等对人类劳作方式及生活方式的影响,进而要求学生理解生产方式变革对人类社会发展所具有的革命性意义。本课具有以下特点:时间跨度大,承上启下,立意深刻,概念比较多,对学生认识层面要求比较高。
2.高二的学生已经完成了中外通史课程的学习,对于各个历史时期的已经形成了基本的认识。学生对从生产方式角度认识工业革命和工厂制度的概念与影响有一定的兴趣。通过教师创设情境、问题引导等,学生可以理解生产方式变革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意义。学生对工厂制度的特点和影响还缺乏了解,需要教师引导。思维水平需要有所提高,思维深度有所扩展,具备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潜能。
3.通过地图、图表和文字材料,了解劳动工具的日益改进不断改变着人们的劳作方式及生活方式。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家国情怀等核心素养。
情景导入:
请同学们观察上面图片和阅读材料,大家思考一下:上面现象的变化是什么导致的?
对!工业革命。那么,工业革命当中的工厂制度是如何形成的?工业革命后生活方式有何变化?资产阶级如何在不到百年的时间创造出巨大的生产力?
这些正是我们这节课所要探讨的主题。
一、机器大生产与工厂制度
(一)机器大生产
1.背景:
工业革命前,英国分散的手工工场已经向集中的手工工场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生产专业化。
2.标志:
18世纪60年代以来,以改良蒸汽机为代表的一系列技术革命,引发了从手工劳动到机器大生产的巨大变革。
3.影响:
机器大生产带来了劳作方式和生产关系的深刻变革,工厂出现了,大批产业工人被工厂主聚集起来,在专门化的厂房中劳作,彻底改变了手工作坊零碎分散的生产状态。
历史解释: 机器大工业
是指以机器和机器体系从事社会化大规模生产的工业。它有两大基本特征:一是建立在高度的科学技术基础之上,并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不断更新自己的技术基础;二是高度的社会化大生产,表现为生产资料的使用、生产工艺过程和产品的市场实现过程的社会化程度日益提高。
知识链接: 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下)
1.概念:
又称产业革命,开始于18世纪60年代的英国,是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早期历程,它是以机器取代人力,以大规模工厂化生产取代个体工场手工生产的一场生产与科技革命。十八世纪六十年代到十九世纪上半期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
2.开始于英国:(原因和条件)
①前提: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和发展。
②资本:通过圈地运动、殖民贸易和掠夺、奴隶贸易,扩大了资本积累 。
③劳动力:通过圈地运动,获得大量雇佣劳动力。
④生产技术:工场手工业积累了丰富的生产技术和知识。
(二)工厂制度
1.含义:
工厂是独立于家庭生产之外的,将生产资料和工人集中在一起,通过使用机器进行大规模生产的场所。工厂制度是一种新的生产组织形式,它建立在细致的劳动分工和使用机器的基础之上,是大规模集中生产的生产组织。
2.背景:
(1)生产专业化的实现:
工业革命前,英国分散的手工工场已经向集中的手工工场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生产专业化
(2)工厂的出现:
18世纪60年代以来的工业革命,引发了从手工劳动到机器大生产的巨大变革,工厂出现。
3.出现:
随着工厂的出现,工厂制度逐渐形成。
4.影响:
材料一 机器对能源的需求使得生产集中到工厂之中——换言之,机器对能源的需求之大是家庭动力所无法满足的。一旦生产集中,那么也就有了建立一个能够进一步集中技术发明的大企业的需求。而且当技术发明不是分散地应用于每一道工序,而是集中在一个企业当中之时,任何一道工序的机械化都会对其他工序产生巨大的压力,从而激励技术的进一步创新。
——萧国亮《世界经济史》
材料二 亨利·福特的创新是用于生产的流水线。放上零件的人不去固定它,放上螺栓的人不用装上螺帽,装上螺帽的人不用去拧紧它。正因为流水线有如此的速度,福特才得以在以后的10年中每年的生产量成倍地增长,并使零售价降低了2/3。到1914年,路上行驶的每两辆汽车中就有一辆是福特汽车。
——《美国创新史》
材料三 美国西北部的农民,离机械商店有几百里之遥,却放心使用复杂的机械,因为用电报告知所损害的机械上的部件号码,下一班火车就能带来一件新的机械部件,他自己就能够将它安装上。
——马歇尔《经济学原理》
归纳为:
(1)工厂制度带来生产组织和管理形式的巨变;
(2)有利于科学管理、提高生产效率、挖掘工人的劳动潜质,从而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
(3)妇女走出家庭加入社会生产,社会地位提高;
(4)随着工厂数量和规模的扩大能够进一步促进城市化的发展。
问题探究: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归纳近代工厂制度的特点及影响。
材料一 工厂管理的第一步就是用严格的纪律约束工人……为确保工厂机器的正常运转、利润的最大增长,各个工厂都制定了严格的纪律,具体地说就是制定规章制度,实行强制性劳动,工厂主将工人每天十几个小时地固定在某一处,随着机器的节奏不停地做着机械运动,以保证最大限度地使用机器。工厂主对工人的进厂、离厂、吃饭、喝水甚至大小便的时间都作了具体的规定。
——宋严萍《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工厂管理及特点探究》
材料二 亨利 福特的创新是用于生产的流水线。放上零件的人不去固定它,放上螺栓的人不用装上螺帽,装上螺帽的人不用去拧紧它。正因为流水线有如此的速度,福特才得以在以后的10年中每年的生产量成倍地增长,并使零售价降低了2/3。到1914年,路上行驶的每两辆汽车中就有一辆是福特汽车。
——《美国创新史》
提示:
(1)时间:实行倒班制(保证机器昼夜运行)。
(2)规章: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强化纪律意识。
(3)生产:生产流水线被广泛应用,各生产部门协同劳作、生产效率高。
(4)原料:工厂统一供应、合理调配。
能力提升: 根据材料,比较手工工场与工厂制度的不同。
二、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一)工厂制度引入中国
1.背景:
①西方列强入侵打开中国大门,民族危机加深;
②统治阶级为实现自救,开展洋务运动;
③一批民族资本家张謇等开办工厂并借鉴西方工厂的管理经验,民族工业初步发展;
④关注民生,济世救民思想的影响。
2.史实:
(1)引入:洋务企业
①时间:19世纪中后期,清朝洋务派创办了军事和民用工业。
②主要代表: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汉阳铁厂、上海轮船招商局等一系列近代企业,引进了西方的工厂制度,进行机器大生产。
③影响:引进工厂制度,进行机器大生产,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尝试。
(2)发展:
19世纪末20世纪初,张謇、范旭东等一批民族资本家主张实业救国,开办工厂并借鉴西方工厂的管理经验,中国民族工业初步发展起来。
历史解释: 实业救国
实业泛指农、工、商、交通等。中国近代民族资产阶级一些代表人物所宣扬的、以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作为救国救民主要途径的一种思想。根本目的是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建立资产阶级专政,具有爱国的、进步的意义。使民族工商业有了进一步发展,对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起了一些抵制作用。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这一目的是不可能实现的。
(二)对中国的影响:
(1)经济上:中国自然经济逐步解体;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2)政治上:中国的民族危机加深,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客观上促进中国人民救亡图存,寻求民主、共和、独立之路。
(3)思想文化:西方思想传入,中国出现“向西方学习”的思潮;促进了民族意识的觉醒;促进了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等。
(4)社会生活:人们的衣食住行等都发生了深刻变化。
总之,给中国造成了破坏和灾难,又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三、工业革命后生活方式的变化
(一)促进了城市化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空间。
1.问题:
城市规划建设滞后,工人的生活环境相当恶劣。
2.应对:
建设新城,疏解中心城市人口,改善城市居民的居住环境。
(二)交通运输业的进步,便利了人们的出行,社会的流动性大增。
1.原因:
(1)工业革命对煤等矿石的需求刺激了运河的开凿;
(2)铁路运输以其速度快、成本低而受人青睐。
2.影响:
欧美国家形成了水陆运输网,促进了城际间、国际间的人口交流与贸易往来,大大增加了社会的流动性。
(三)促进乡村面貌的改变。
(1)农业现代化水平大大提高。
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农业机械日益普及,普遍建立了大农场,农业现代化水平大大提高。
(2)大量人口从乡村走出,开阔眼界。
大量人口从闭塞、宁静的乡村田园生活中走出,人们的眼界开阔了。
(四)生活节奏加快,时间观念增强。
1.原因:
工厂制度及蒸汽机车等交通工具的出现,使人们必须守时, 准时准点成为现代生活的准则。
2.表现:
城市中社会上层人士出行戴表,大城市的车站、码头、银行、机关及市区街道多设有标准钟。
知识拓展: 格林尼治时间
是由格林尼治天文台制定,在1840年以前影响力有限,英国各地遵守本地时间。
1847年,英格兰和苏格兰铁路时刻表采用格林尼治时间,优化城际交通状况;
1851年,伦敦举办第一节世界博览会,600万游客体验到标准时间体系;
1880年,格林尼治时间成为全英国唯一法定时间;
1884年,英法美德俄日等25国在华盛顿召开会议,确定经过格林尼治天文台的经线为本初子午线,据此确定格林尼治时间为国际标准时间。
(五)初等教育不断推广,人们的文化素质逐渐提升。
1.原因:
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城市化迅猛发展等现实因素,对民众的文化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表现:
(1)1802年英国颁布第一部《工厂法》后,西方国家不断通过立法推行初等教育,并加大政府对教育的经费支持。
(2)自20世纪初,清政府推行“癸卯学制”以来,中国出现了大量小学堂和中学堂,这对普及初等教育起到重要作用。
(六)女性获得受教育机会,女权主义兴起。
1918年2月6日,英国王室签署了国会通过的《全民代表法案》,使得英国女性获得选举权。 英国直到1928年才取消对女性的财产限制,并将年龄门槛也降到21岁,从而真正实现了两性政治权利平等。
(七)对民众生活的消极影响:
(1)工人健康问题:
劳动时间过长、工作与生活环境恶劣、传染病与职业病,危害工人健康。
阶级矛盾问题:
资本家压榨工人,贫富分化加剧;阶级矛盾激化;社会主义运动风起云涌,促进了马克思主义诞生;经过斗争,产业工人的待遇有所改善。
全球性问题:
经济危机频发;殖民扩张加强,亚非拉人民灾难加深;生态环境遭破坏。
问题探究: 工业革命对社会转型的影响。(核心素养)
(1)促使经济发展方式转型:
工业革命所带来的机器化生产方式是对传统生产方式的巨大突破,而新技术革命则使生产方式面临从单纯增长到可持续发展的挑战。而且,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从竞争走向合作,从国内合作走向国际协调,也成为生产方式变革的重要方面。
(2)促使工业现代化转型:
工业现代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化和国防现代化的物质基础,也是工业化的重要内容。
(3)促使城市化转型:
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的经济地理状况和人口结构,加快了人口向城市的流动。
(4)促使社会思想转型:
工业化和法国大革命联合在一起,导致了1815年以后种种新学说的产生与发展,在欧洲1848年革命中发挥了作用。
(5)促使社会形态转型:
工业革命后,工业取代农业占主导,城市化进程加快; 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成为社会两大阶级,社会改革进一步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促进了科学教育事业的发展,促进了科学共产主义的诞生。
高考真题演练:
1.(2024·全国甲卷)18世纪上半叶,英国纺织厂女工如果在劳作的时候停下来休息,并不会有人过多在意。而到了18世纪下半叶,纺织原料由工厂统一供应和调配,整个生产过程处于工厂主的监督管理之下,纺织厂各生产环节协同劳作,这使得女织工不能够轻易休息。这一现象表明工业革命( )
A.解放了女工人身的自由
B.提高了工人生产自主性
C.推动了生产组织的变革
D.强化了工厂的管理能力
【解析】 据材料可知,18世纪下半叶,纺织厂的生产组织和管理形式发生了变化,女工不能轻易的休息。结合所学可知,18世纪下半叶,以改良蒸汽机为代表的一系列技术革新引发了手工劳动到机器大生产的巨大变革。工厂出现,工厂制度逐渐形成。工厂制度带来了生产组织的巨变,因此材料的现象表明工业革命推动了生产组织的变革,C项正确;工业革命束缚了女工的人身自由,排除A项;工业革命降低了工人生产的自主性,排除B项;工业革命改变了纺织厂的管理形式,而不是强化了工厂的管理能力,排除D项。故选C项。
2.(2024·浙江卷6月)19世纪50年代,伦敦已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超级大都会,人口超过250万。与此同时,伦敦的城市道路每天都被超过25万的通勤族和马车堵塞。针对这一状况1854年8月英国通过了一项新法案。据此判断,该法案的主要内容是( )
A.建立高效文官制度
B.严格限制工厂规模
C.开启地下铁路建设
D.大力发展汽车工业
【解析】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世界上首条地下铁路系统是英国在1863年开通的伦敦大都会铁路,是为了解决当时伦敦的交通堵塞问题而建,故针对当时的社会问题,英国提出的新法案是为了缓解交通压力问题,与地下铁路建设相关,C项正确;英国文官制度是英国政府对封建专制文官制度进行重大改革,并于1853年制订的一整套行使至当代的制度,与材料不符,排除A项;材料所述与限制工厂规模无关,排除B项;1886年1月,卡尔·本茨发明了世界上第一辆三轮汽车,获得专利,被誉为汽车的发明者,排除D项。故选C项。
3.(2023·湖南卷)对下图的合理解释是( )
A.机械投入减少反映农业集约化程度降低
B.农业技术变迁呈现出节约劳动力的倾向
C.化学品广泛使用导致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D.劳动力的减少意味着农业逐步走向衰落
【解析】 根据曲线图可以看出,1910-1990年间,美国劳动力的使用量指数总体呈下降趋势,机械、化学品的使用量指数总体呈上升趋势,并结合所学可知,农业生产中机械化可以节约劳动力,提高生产效率;化学肥料的使用使得农民不再需要大量的人力进行耕作和照管农作物,大大缩短了生产时间,提高生产效率。机械化、农业科技助推农业节约劳动力,B项正确;机械化作业有利于农业集约化程度的提高,不断提高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排除A项;生态环境问题是多种因素影响的结果,不单单是化学品造成的,排除C项;美国“农业逐步走向衰落”的表述不符合史实,劳动力的减少是现代农业发展的趋势,排除D项。故选B项。
4.(2023·新课标卷)如表是中国民族资本构成比重表(%),如表可以反映出
A.民族工业呈现发展趋势
B.商业贸易日益萎缩
C.近代金融体系臻于完善
D.经济结构逐渐失衡
【解析】 据材料数据可知1894年至1936年中国“产业资本在民族资本中所占比重”总体上呈现上升趋势,结合所学,甲午战后、辛亥革命后、一战期间、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期,中国民族工业获得了多次发展机会,民族工业有了很大的发展,所以表格可以反映出民族工业呈现发展趋势,A项正确;表格中商业资本所占比重有所下降,但不等于这一时期中国“商业贸易”日益“萎缩”,排除B项;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情下,中国近代金融体系没有臻于完善,C项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材料仅涉及了民族资本,不能得出经济结构是否逐渐失衡,而且结合所学“产业资本不断发展”会减轻产业结构的失衡问题,排除D项。故选A项。
5.(2022·北京卷)19世纪70—80年代,美国商人斯威夫特创办了肉类加工厂,把屠宰和包装分成几道独立工序,利用传送带进行流水作业,并雇佣工程师设计冷冻车厢,以便长途运输鲜肉。他还陆续开办工厂,利用肉类加工厂的下脚料生产肥料、肥皂和甘油等。斯威夫特的经营模式( )
①体现了产业分工不断细化 ②得益于铁路交通业的发展
③成为近代机械生产的开端 ④为农业现代化提供了范本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解析】 “把屠宰和包装分成几道独立工序,利用传送带进行流水作业”体现了产业分工的不断细化,①正确;“并雇佣工程师设计冷冻车厢,以便长途运输鲜肉”说明当时铁路运输业得到发展,能够长距离的运输货物,②正确;通过材料无法证实斯威夫特创办的肉类加工厂是近代机械生产的开端,而且肉类加工本身不属于机械生产,也不属于现代农业,③④错误。根据以上分析可知,A项正确,排除B、C、D项。故选A项。
6.(2022·重庆卷)1895年,马克斯·韦伯在谈及帝国东部地主中占据领导地位的普鲁士容克阶层时说“他们自己负担劳动,如今陷入经济上的殊死搏斗,没有任何国家经济政策可以帮助他们脱离苦海并将其带回到旧日的社会角色当中。”据此可知,当时德国( )
A.工业化引起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
B.普鲁士贵族阶层丧失了政治权力
C.区域间的经济结构发生重大改变
D.社会福利改革落后于经济的发展
【解析】 1895年,马克斯·韦伯在谈及普鲁士容克阶层时认为,“没有任何国家经济政策可以帮助他们脱离苦海并将其带回到旧日的社会角色当中”,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伴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德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推动了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冲击了作为封建势力的普鲁士容克贵族的地位,反映了工业化引发了德国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A项正确;普鲁士贵族阶层地位受到冲击,但并没有丧失政治权力,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德国内部整体工业化产生的影响,并非区域间的经济结构变化,排除C项;材料体现了工业化冲击了普鲁士容克贵族的地位,并没有体现社会福利改革的内容,排除D项。故选A项。
7.(2022·全国甲卷)蒸汽机发明后,日益成为欧美国家雇佣大农场机器动力的重要来源,需要多人协同操作。20世纪初,农业机器的使用变得个人化、小型化,家庭农场在劳动生产率方面缩小了与雇佣大农场的差距,后者日趋衰落。这一系列变化表明( )
A.内燃机的应用改变农业生产组织形式
B.农业技术发展导致失业人口大量增加
C.蒸汽机成为农业生产的机器动力来源
D.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依赖于生产规模
【解析】 根据材料可得出,20世纪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内燃机的使用,使农业的机械化的逐步实施,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及组织形式发生变化,A项正确;材料不能体现人口增长,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内燃机的影响,排除C项;农业生产效率依赖于科技,排除D项。故选A项。
课堂总结:
板书设计:
一、机器大生产与工厂制度
(一)机器大生产
(二)工厂制度
二、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一)工厂制度引入中国
(二)对中国的影响
三、工业革命后生活方式的变化
教学反思:
本节课紧扣课程标准,以情境化达成核心素养,亮点是突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当中来,通过网络调查或网络调查进行项目化学习,以达到对现实和历史形成深层次的认识。引导学生清晰认识到工业革命的革命 性影响。尤其是在教学中落实唯物史观, 通过问题设计和创设情境, 层层铺垫, 使学生更容易理解生产力发展的推动作用。
不足之处是学生参与面不够广,局限在个别学生;对学生的指导还有待深化。今后将多设计合作探究环节,增强对学生的指导。可以留出一定的时间给学生在课堂上讨论展示,可能教学效果会更好。
《历史选择性必修2》 第5课 教学设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