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促进民族团结 课件(共25张PPT+内嵌视频)-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7.1促进民族团结 课件(共25张PPT+内嵌视频)-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共25张PPT)
56个民族版美丽中国
新知导入:
分享:你从中找到了哪些民族?有何感想?



第七课 中华一家亲
第一框





1.政治认同:爱祖国、中华民族,拥护国家民族政策,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为民族复兴而奋斗的使命感。
2.道德修养:性认识民族平等,树立各民族一律平等思想,增强热爱各民族人民的情感。
3.法治观念:懂得维护民族团结是宪法规定的基本义务,积极同破坏民族团结的言行作斗争。
4.责任意识:家利益高于一切,以实际行动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捍卫国家主权。
核心素养目标:
教学重点:我国民族政策及重要性。
教学难点: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践行民族团结的理念?
一、民族大家庭
藏文
壮文
蒙古文
维吾尔文
汉语
汉语拼音
民族大家庭
少数民族的分布特点
我国历史上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从未间断,最终形成了今天我国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的分布格局。
材料一:2023年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2977名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少数民族代442名,占代表总数的14.85%,全国55个少数民族都有各自的代表,56个民族代表齐聚北京,共商国是,共谋发展。
材料二:2023年8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乌鲁木齐专门听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作汇报。总书记指出,要扭住工作总目标,把依法治疆、团结稳疆、文化润疆、富民兴疆、长期建疆各项工作做深做细做实。“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
材料三:在党中央的亲切关怀和坚强领导下,民族地区3121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各民族地区同全国一道打赢了脱贫攻坚战,实现了全面小康。
合作探究一
学习任务:阅读材料,材料,思考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方针是什么?
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018修正)
第四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关系。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学习任务:
1. 思考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方针是什么?
2. 民族基本政治制度和民族关系分别是什么?
1.我国如何处理民族关系?★★★p91
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施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处理民族关系的方针(基本原则):
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平等团结
互助和谐
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③.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新型民族关系)★★★:
平等团结互助和谐。p91
3、民族平等的表现?
民族大家庭
九年级 上册
道德与法治
①在我国,各民族具有同等的社会地位。
②各民族在国家和社会生活各领域享有平等的权利,承担相同的法定义务。
材料:全国55个少数民族都有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2977名代表具有的广泛代表性十分鲜明,保证了各地区、各民族、各方面都有适当数量代表的要求——少数民族代表442名,占代表总数14.85%。
材料体现了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哪项方针?
民族平等
同等的社会地位
享有平等的权利
承担相同的法定义务
世界上因民族关系不和谐而导致国家分裂、社会动荡、人亡政息的例子比比皆是。与其他国家不同,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确立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创造性地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
苏联解体 社会动荡
民族大家庭
4.为什么要维护民族团结?
①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
视频:总书记给云南省沧源县边境村老支书们的回信引发强烈反响
观看视频后,小组讨论:为什么要维护民族团结?
热点追踪 体现了处理民族关系的什么原则?
①据统计,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共有2980名,其中少数民族代表438名,占代表总数的14.70%,全国55个少数民族都有本民族的代表。
②70年来, 内蒙古自治区生产总值70年增长了642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70年增长了近145倍,基础设施大幅改善,人民生活蒸蒸日上。
③“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守卫祖国边疆、共同创造美好生活”。
坚持民族平等是中国的宪法原则
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坚持民族团结
①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P92第一段)
宝贵传统
光荣义务
发展、富裕、繁荣
②各民族团结友爱是中华民族的宝贵传统。(P92第一段)
④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p96)
③有利于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繁荣。
(p92第二段)
最高利益
4.为什么要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 ★★
二、家和万事兴
昔日险远之地“一步跨千年”—独龙族
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逐步缩小发展差距,促进民族地区共同繁荣,是增进民族团结、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必由之路。
5.为什么要加快民族地区发展、促进共同繁荣
新中国成立前,独龙族还处于“刀耕火种、刻木记事”的原始状态;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关心下,独龙族从原始社会迈入社会主义,实现了第一次跨越;2018年底,独龙族实现整族脱贫,实现了第二次跨越,同各族人民共同迈向小康……
思考:国家为什么致力于独龙族整体脱贫?
①党和国家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大力支持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通过输入技术、管理、人才等方式增强民族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如:加大对欠发达民族地区的支持力度;推动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兴边富民行动。(社会经济)p94
②支持民族地区发展教育,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初步建立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社会民生)p95
③国家大力扶持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继承、创新和发展工作,积极促进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民族文化)p96
6、为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国家采取哪些措施?★★★
有人说,对于怎样加快民族地区发展,增进民族团结,只能由国家来制定策略,公民个人对此无能为力。你认为呢?
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同心掬得满庭芳”,各族人民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手足相亲、守望相助,齐心奋斗,伟大祖国才能繁荣发展。
7.公民如何促进民族团结?★★★(抄在课本P96)
①树立民族团结的意识,积极承担维护民族团结的责任和义务。
②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语言文字。
③积极宣传民族政策,与少数民族同学和睦相处。
④与破坏民族团结的行为作斗争。如:举报“藏独”、“疆独”。
促进
民族
团结
民族
大家庭
家和
万事兴
我国民族国情
我国如何处理民族关系
巩固发展民族关系的必由之路
经济方面:扶贫、西部开发、兴边富农
民生方面:发展民族地区教育、就业、
建立完善医疗保障制度
文化方面:扶持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
继承、创新和发展工作
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课堂小结
1.(2024·山东威海)在新疆阿尔泰山脚下,维吾尔族母亲阿尼帕·阿力马洪养育了汉、回、维吾尔、哈萨克4个民族的19个孩子;西藏军区副司令员、军区总医院院长李素芝坚守青藏高原30多年,为各族军民巡诊21万余次……在中国大地上,这样感人的故事每天都在发生。这( )
①是民族团结的生动写照
②描绘出各民族携手共进的时代画卷
③得益于我国各族人民铸牢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④表明我国已解决了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课堂练习
我国没有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且区域发展不平衡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A
2.(2024·贵州六盘水).习近平总书记对民族工作始终牵挂在心,倾注大量心血。在贵州,强调“中华民族是个大家庭,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在西藏,指出“我们是一个中华民族共同体,要同舟共济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因此,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A.应该只扩大少数民族的各项权利
B.就要消除各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
C.需要各民族手足相亲、守望相助
D.是现阶段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
课堂练习
C
各民族在国家和社会领域亨有平等的权利,不能随意扩大
尊重文化差异
现阶段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是经济建设
3.(2024·江苏镇江)某社区回、满、蒙等民族居民占了近一半,这里经常举办“百家宴”“社区邻居节”,各族群众像亲人一样聚在一起,共建美好家园、共享美好生活。该社区的和谐稳定彰显了(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
B.国家大力扶持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
C.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人心
D.各民族之间的风俗习惯有很大差异
课堂练习
C
ABD不符合题意
4.(2024·内蒙古呼和浩特) 2023年,我市的发展取得了弥足珍贵的成绩,其中在民族团结方面取得的成绩是( )
A.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复审
B.获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
C.荣膺“国家绿色出行创建考核评价达标城市”
D.获评“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
课堂练习
AC生态文明建设成就
B
D政治文明建设成就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