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松江区2024-2025学年(五四学制)六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上海市松江区2024-2025学年(五四学制)六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预初语文试卷
(满分100分,完卷时间100分钟) 2024.11
考生注意:
1.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所有答题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2.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
3.答题前,务必在答题纸上填写姓名、班级等个人信息。
一、文言文(25分)
(一)默写(10分)
1.移舟泊烟渚, 。(《宿建德江》)
2. ,望湖楼下水如天。(《书湖阴先生壁(其一)》)
3.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沙(其一)》)
4.《七律·长征》中“ , ”两句具体写出了红军翻山越岭,不畏艰难的坚强意志与豪迈情怀。
(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5—6题(4分)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5.本词选自《稼轩词编年笺注》,稼轩是 (姓名)的号。(1分)
6.下列对本词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写出了夜行中所遇热闹欢腾的场景。
B.“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从嗅觉和听觉角度表现了丰收在望的喜悦。
C.“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用数量词和名词描摹出途中遇雨的场景。
D.词中描摹了一幅江南山村盛夏夜景图,表现出词人平静、欢愉的心情。
(三)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第7—9题(11分)
(甲)
元和十年,宗元为柳州刺史。时朗州司马刘禹锡得播州刺史,制书下,宗元谓所亲曰:“禹锡有母年高,今为郡蛮方,西南绝域,往复万里,如何与母偕行。如母子异方,便为永诀。吾与禹锡为执友,胡忍见其若是?”即草奏章,请以柳州授禹锡,自往播州。会裴度亦奏其事,禹锡终易连州。
(乙)
柳州土俗①,以男女质②钱,过期则没③入钱主,宗元革其乡法。其已没者,乃出私钱赎之,归其父母。江岭间为进士者④,不远千里随宗元师⑤法;凡经其门,必为名士。元和十四年十月五日宗元卒⑥,时年四十七。观察使裴行立为营护⑦其丧及妻子还于京师,时人义之。
【注释】①土俗:当地的习俗。②质:抵押。③没:没收。④江岭间为进士者:长江至岭南之间,凡是想考进士的人。⑤师:学习。⑥卒:去世。⑦营护:料理,护送。
7.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4分)
(1)宗元谓所亲曰 (2)必为名士
8.下列对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柳宗元竟私自出钱将他们赎回,归还给他们的父母。
B.柳宗元就自己出钱将他们赎回,归还给他们的父母。
C.柳宗元就自己出钱将他们赎回,让他们的父母回去。
D.柳宗元竟私自出钱将他们赎回,让他们的父母回去。
9.甲乙两文表现了柳宗元为友,为官,为师方面的特点,试用自己的话概括。(4分)
为友: ;
为官: ;
为师:声名远播,指导有方,成效卓著。
二、现代文(28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0—14题 (14分)
竹节人(节选)
①下课时,教室里摆开场子,吸引了一圈黑脑袋,攒着观战,还跺脚拍手,咋咋呼呼,好不热闹。常要等老师进来,才知道已经上课,便一哄作鸟兽散。
②上课了,意兴依然不减,手痒痒的,将课本竖在面前当屏风,跟同桌在课桌上又搏将起来,这会儿,嘴里不便咚锵。
③偏偏后面的同学不知趣,看得入了迷,伸长脖子,恨不能从我们肩膀上探过来,被那虎视眈眈的老师看出了破绽。
④老师大步流星走过来,怒气冲冲伸手一拂,“屏风”(tuí)然倒了,一切秘密暴露无遗。不消说,费了许多功夫做出来的,建立了赫赫伟绩,鏖战犹酣的两个竹节人被一把抓去。
⑤下课后,眼巴巴看别的同学重新开战,玩得欢,不禁沮丧得要命,便一起悄悄溜到办公室窗户下的冬青丛里转悠,希望老师能像往常一样,把没收的东西扯散了,随手扔出窗外。
⑥蹲着身子,瞪大眼,可一无所获。正悻悻然准备离去,却见同桌趴在窗玻璃旁看得津津有味。
⑦我也凑过来,一探头,咦,看见了什么?
⑧只见老师在他自己的办公桌上,玩着刚才收去的那竹节人。双手在抽屉里扯着线,嘴里念念有词,全神贯注,忘乎所以,一点儿也没注意到我们在偷看。
⑨他脸上的神情,跟我们玩得入迷时一模一样。
⑩于是,我跟同桌相视一笑,虽两手空空,但心满意足,轻手轻脚地溜了。
方才的那份小小的怨恨和沮丧化为乌有。
10.看拼音写汉字(1分)
tuí然( )
11.依据选文内容,填写下列表格。(3分)
事件 我们玩竹节人 (2) 我们看老师玩竹节人
“我”的心理变化 (1) 沮丧 (3)
比较第4段划波浪线的句子和改句,分析二者在表达效果有何不同。(4分)
原句:不消说,费了许多功夫做出来的,建立了赫赫伟绩,鏖战犹酣的两个竹节人被一把抓去。
改句:两个竹节人被一把抓去。
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结尾句的理解。(3分)
14.下列对选文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课上严肃认真的老师,课下却痴迷玩竹节人,表明了“竹节人”很受欢迎。
B.同桌的存在增添了故事的真实感和趣味性,让人感受到那份纯真的友谊。
C.“竹节人”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是因为它是我儿时最爱玩的唯一的玩具。
D. 对“竹节人”的热爱和投入,体现出了那简易的物品所带来的心灵快乐。
阅读下文,完成第15—19题(14分)
扶杖的父亲
陈年喜①
①据说,手杖最早是作为武器来使用的。上阵对敌,因趁手又实用,每每克敌制胜,后来,才演变成一种助行工具。
②而在我的想象和理解里,杖应该首先是助步工具,而后才变成打斗器械的。当然,这样的两种判断谁是谁非,没有人说得清楚,也并无多少意义。但,不管怎样,杖的历史是久远的,和人类等长。
③现在看到的手杖,大都由轻质而韧性的材料做成。手持的部分,光滑而弯曲,也有雕以龙首的,极具观赏性,已经超出了手杖的本义。但拄杖的人,并不看重这些,或者说,已无力看重这些了。
④父亲的手杖是一根竹子,得来也简单。门前的竹林里选一棵大拇指粗细的竹子,砍了,刮了节,用火把一头烤热,门槛缝里弄弯了,就成了。父亲病得早,这根竹杖伴他快十年了。
汗渍浸润,红润的颜色仿佛一层包浆。
⑤时间的鞭子在后面赶着,他蹒跚着拄杖往暮年里越走越远,我们远远地看着,都无能为力。
⑥在记忆里,父亲年轻时,有一双快腿脚。有一年的一个夜晚,雨点儿刀一样往下泼,闪电照得门外一阵阵惨白。床头上墙洞里油灯昏黄,为了省油,灯芯掐得很短,远处看去,微小又庞然。突然,我和弟弟叫了起来,我们的鞋子漂起来了,地上一片汪洋,房子后面传来隐隐的垮塌声。
⑦“发水了!”父亲“嗷”的一声,蹿了出去。那一夜,我们再也没睡,那一夜,父亲把洪水逼向了别处。
⑧家乡峡河直到20世纪70年代初才通了泥土公路,在此之前,公粮购粮上缴,日用百货土产物资转输,需要劳力来挑,人称挑脚。峡河至丹凤县城一百一十里,父亲是生产队的主要挑脚人。
⑨一担百余斤,放下和起肩十分费力,一种叫杵的东西发挥出巨大作用。杵长短齐肩,上面是形如马蹄的一个木托,正好放置负重的扁担,使腰身免于大幅度起落。父亲每次回来,精疲力竭中,杵杆正好做了扶路的手杖。
⑩两头黄牛并列着,在前面走,牛的后面是一架木犁。
一个人,歪歪斜斜地扶着木犁前行,犁是他的利器,又是他的扶杖。潮湿的泥土冒着热气,气浪升腾复飘散。天地苍茫,季节漫草荒烟。这是多少年来,我记忆最深的图景。
去年9月,我从新疆回来,一身风尘和疲惫。未进家门,远远地看见父亲在门前的小路上,蹒跚着,用竹杖把树叶一点点地归拢。一头白发如银似雪。
或许,他计算着儿子要回来了,清理了枯枝败草,让荒败的家门干净有生气一些,让儿子的心对日益凋落的家门多一点儿留恋与归意;或许,觉得自己老了,该做点儿事情,“八十老人砍黄蒿,一日不死要柴烧”啊。
2015年4月,我从西安交大附院做完手术,戴着颈托,苍白而羸弱。一天早晨,睡眼蒙眬中,我感到一个人站在了我的床边。
他的手向我伸过来,颤颤巍巍,他想摸一摸他风吹雨打的孩子,摸一摸孩子风吹雨打的伤口,摸摸孩子身体里比自己还厚的经年不化的雪……我知道是父亲,但终于没有睁开眼睛。我怕看到什么。
出门下台阶时,他摔倒了。那是父亲最后一次扶杖行走。
( )
【注释】①陈年喜,陕西丹凤县人。作为矿工,从事矿山爆破工作十六年。坚持写作,有数百首诗歌、散文、评论文字散见各大刊物。曾获首届中国工人诗人桂冠奖,出版诗集《炸裂志》,散文集《活着就是冲天一喊》、《微尘》,其中《活着就是冲天一喊》多次获得各大榜单“年度十大好书”。2020年确诊尘肺。现为自由职业者。
15.第 段中加点词“风吹雨打”的意思是 。(2分)
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分析第⑥段画线句在文中的表达效果。(3分)
17.阅读第⑥- 段,选出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 (3分)
A. 这几段插叙了父亲逼走洪水、扶杵挑脚、扶犁耕地的经历。
B. 父亲年轻时的“快腿脚”,和暮年“蹒跚着拄杖”形成对比。
C. 我记忆最深的图景是“天地苍茫,季节漫草荒烟”。
D. 这些回忆表达了作者对父亲深深的理解和痛惜。
18.在文章后半部分,作者使用了“去年9月”“二0一五年4月”等时间表达较为精确的词语,请简要分析原因。(3分)
19.陈年喜曾说“我尽可能表现得冷静一些,试图用冷静抵达客观”。请结合这句话,为本文选出最合适的结尾 (3分)
A. 二0一五年六月三十六日,父亲走完了他在这个世界摇摆如风中草稞的一生。
B. 此后,他再也不需要拐杖了。
C. 白发如雪纷落,掩盖了此后我所有的星辰。
D. 即使我有力带他出去走走,他身体的一切也已无能为力。
综合运用(7分)
20.周末,行走在热闹的步行街,两位同学有了如下对话,请你把它补充完整。(7分)
小松:平时路过这些街道都没注意过,两边司空见惯的店铺招牌原来这么有趣, 比如这家面馆“面面具全”,就很巧妙,是个一语双关的好名字。
小华:你说得没错,一方面,点明了这是一家面馆;另一方面,借成语的本义,说明(1) (2分)
小松:你解读得不错,但是这个招牌好像有一点“瑕疵”,这个“具”字不对,正确的写法应该是(2) (1分),表示“全,都”的意思。
小华:是的,这样吧,咱们进去告诉店主这个问题,建议他改成正确的写法!
小松:等一下,我们要知道,怎么告诉店主,他才能欣然接受。问问AI吧!
AI告诉你:
与陌生人沟通交流的方法
1.保持礼貌和友好的态度:主动问候对方,简单地进行自我介绍。
2.肯定对方的优点,使对方产生好感:不要以自我为中心,选择轻松的话题进行交流,
不妨先赞扬对方的优点,拉近心理距离。
3.合理表达诉求,不要强人所难:言辞恳切,清晰的表明自己的意图,不要把自己的意愿强加于人。
4.避免个人信息泄漏:在与陌生人交流时,不要随意透露与自己、家庭相关的敏感信息,
以免引发不必要的安全风险。
小华:我知道了,我们去对店主说吧。
小松和小华对店主说:(3)
(4分)
写作(40分)
灵感源于兴趣,投入来自热爱。热爱是一种能力,一种素质,更是一种让生命产生乐趣和价值的信仰。它需要情感的倾心投注,更需要行动的全力以赴……
请以《我是如此地热爱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
②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校名、人名;
③字数550左右。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预初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一、文言文(25分)
默写(10分) 每空2分,错一字扣1分
日暮客愁新 2.卷地风来忽吹散 3.浪淘风簸自天涯
4.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阅读下列诗歌,完成第5—6题(4分)
辛弃疾 (1分)
A (3分)
阅读下文,完成第7—9题(11分)
(1)告诉,对……说 (2分)(2)成为(2分)
B (3分)
为友:多为朋友着想,无私帮助朋友/设身处地为朋友着想,甘愿赴偏远之地(2分)
为官:为老百姓着想,替老百姓办实事/移风易俗,慷慨解囊救助百姓(2分)
(意对即可)
二、现代文(28分)
阅读下文,完成第10—14题 (14分)
颓(1分)
(1)兴奋(1分) (2) 老师没收竹节人(1分)(3)满足/窃喜/自豪(1分)
共4分:原句用了“费了许多功夫”“赫赫伟绩”,“鏖战犹酣”等修饰语,表现了我们对竹节人的感情深厚(2分),强化了竹节人被老师没收后我们的沮丧之情(1分),改句较简略,只写出了竹节人被老师没收的一幕,没有写出我们对竹节人的感情(1分)。
共3分:“方才的那份小小的怨恨和沮丧”是因为上课时玩竹节人,被老师没收了。(1分)而“化为乌有”是发现原来老师也极其喜欢玩竹节人!(1分)这令我们觉得老师是同道中人,我们志趣相近,心灵契合。(1分)
C(3分)
阅读下文,完成第15—19题(14分)
(经历过)严峻的考验(经受过很多磨难、挫折、困苦等)(2分)
共3分: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1分),写出了雨势的急猛(1分),表现了我当时内心极其的恐惧(1分)。
C(3分)。
共3分:因为“去年9月”和“二0一五年4月”距今时间较近(1分),而且是我刚经受了人生巨大磨难,又目睹了父亲的衰老(1分)内心受到强烈的震撼,因而对当时时间记忆较为深刻,表达上也就较为精确(1分)。
B(3分)A(1分)
三、综合运用(7分)
(1)示例:面馆中面食种类十分丰富。 (意思对即可)(2分)
(2)俱(1分)
(3)(共4分)
示例:店主,您好!我们是附近的中学生,(礼貌问好、自我介绍1分,如只介绍具体姓名、班级则不得分)刚刚路过的时候看到您的招牌,感觉很有创意和内涵,(肯定对方1分)只是还存在一点“瑕疵”,上面有一个错别字,“具”应该改成单人旁的“俱”,(指出错误1分)这样您的招牌就更完美啦!生意定会更加兴隆!(劝说语适切1分)
四、写作(40分)
21. 略,可参照中考作文评分要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