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道德与法治》八上全册详案 2024秋季 最新课题 1.1我与社会 课型 新授课 时间 本课为 1 课时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是统编《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教材第一单元第一课的第一框,本单元是八上教材的第一单元,本单元对社会生活的理性阐述,具有统领全册教材的地位。本单元以“走进社会生活”为主题,有价值导向和行为指向的考虑,意在明确走进、认识、理解和参与社会生活是中学生成长为负责任公民的必经之路。基于对社会生活由感性到理性的全面认识和思考,本单元为后续各单元关于社会规则、社会责任和国家利益的探讨提供了逻辑起点和认识依据。本节课“我与社会”,引导学生在体验社会生活丰富多彩的同时,认识到随着身体的发育、智力的提高、能力的增强,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认识越来越深刻,进而认识到“我”与社会的关系,理解“我”是社会的一分子,在社会交往中建立了各种社会关系,进而获得不同的社会身份,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本节课由“感受社会生活”“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两目组成。第一目“感受社会生活”主要表达了两层意思:其一,基于生活经验,认识社会生活内容的丰富性;其二,基于成长体验,认识社会生活空间的延展。第二目“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主要表达了两层意思:其一,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分子;其二,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大部分已经形成对社会的正向认识,愿意参与社会生活,能够遵守社会的公序良俗,乐于服务和奉献社会,其行为表现出良好的亲社会性。部分学生存在社会参与的畏难情绪,有参与愿望,但受交往能力限制和青春期闭锁心理影响,表现出内心彷徨、举棋不定、缺少人生目标、孤芳自赏等各种不同形式。从八年级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思维发展来看,他们已经具备参与社会生活的基本经验,能初步认识到自身发展与参与社会生活之间的关系。他们不仅需要来自家庭、同伴、老师的认可,而且需要获得更富社会性的存在感,这就需要我们提供专业的引导,帮助其认识和理解“我与社会”的关系,进而知道如何“在社会中成长”。基于以上考虑,教材第一课帮助学生在具体社会生活经验的基础上,理性认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认识到亲社会行为可以帮助青少年更好融入社会生活,促进个人发展。教学目标 核心素养与学段目标:【道德修养】维护公共秩序,讲社会公德,爱护公共财物,在公共生活中做一个文明的社会成员。(参见2022版 新课标 P12)知识目标:理解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人在社会交往中形成各种社会关系,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能力目标:明确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提高适应和参与社会生活的本领与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明确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重要性,树立参与社会生活、建设祖国的使命感与责任感。教学重点 社会生活的重要意义。教学难点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为什么是相互依存的?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始业教育 1.【讨论发言】师介绍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核心素养、五大主题、学科目标和学科要求,引导学生讨论后发言,本学科有哪些特点,和其他学科有什么区别?2.【看图讨论】观看时政新闻系列图片等资料,思考回答:你了解最近的这些重要的社会事件吗?请你向大家介绍,并说说感受。你知道2024年还有哪些重要的社会事件吗?请向大家介绍下。(3)青少年为什么关注社会发展?关注社会发展对青少年有什么重要意义?师总结:学生关注社会、参与公共事务,深入调研了解实际情况,形成正确的想法,不仅有利于培养自主研究的能力、拓宽事业,还能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情怀。青少年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应增强社会责任感,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的习惯。 本堂课属于八年级《道德与法治》学科的始业课,所以在学习新课课文前需要让同学们回顾本学科的特点、学习要求、学习内容等。通过社会热点事件呈现,引导学生关注社会,清楚关注社会是本学科最重要的学习目标。提醒同学们要学会积累、学会养成看新闻的习惯。这些重大的新闻时政,老师一定要放时间让学生充分的介绍、谈感受。一方面充分体现本学科的特点,另一方面也可以了解班级的学情。新课导入 1.【展示课题及学习目标】——心中有目标,学习更有效本单元学习目标是:(展示目标、学生朗读)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与学段目标是:(展示目标、学生朗读) 2.【导入新课】学生阅读教材P2-3“运用你的经验”提供的情境与对话,思考并回答:提炼四个情境的时间、地点、主题以及李铭在其中扮演的角色、获得的体验等信息;说说李铭通过哪些方式了解和参与社会生活,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式了解社会生活?你在假期参加了哪些有意义的活动?在参与社会生活的过程中,你有哪些感受?参考答案:①可以通过到农村、社区、工厂等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收看电视、阅读报纸、上网查询等途径了解并参与社会生活。②在参与社会生活过程中,我感受到国家更加富强,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生活越来越丰富多彩。师总结: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我们要主动认识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在生动鲜活的社会课堂中学习、成长,在异彩纷呈的社会实践中锻炼、发展。投身于社会的过程,也是我们走向成熟的过程。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进入“我与社会”的学习。 明确目标,学习有方向本活动通过四个情境呈现中学生李铭的周六生活,每一个情境中的对话反映了李铭在参与社会生活过程中的认识、发现、行动或体验,意在呈现参与社会生活的多种方式以及其中的发现与感悟,引导学生建立观察和体验社会生活的视角。新课讲授 感受社会生活教师用一组图片展示“走进农村”“来到工厂”“步入商场”“参观博物馆”“观看升旗仪式”等绚丽多彩的社会生活场景。师出示知识点:1.置身社会生活的意义:P4①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了各种社会关系。随着身体的成长、智力的发展、能力的提高,我们的社会生活空间不断延展,我们会与越来越多的人打交道,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认识越来越深刻。②我们会更加关注社区治理,并献计献策;会更加关心国家发展,或为之自豪,或准备为之分忧。【探究活动】狼孩的故事和鲁滨逊漂流记教师用视频、图片等方式展示狼孩的故事和鲁滨逊漂流记的故事内容,学生观看材料后,讨论并回答:(1)狼孩最后的结局是什么?(2)鲁滨逊为什么想要离开荒岛?又为什么能够成功离开荒岛? ▲ 配套视频:鲁滨逊漂流记答案与提示:(1)狼孩的成长因脱离人类社会而无法融入,不具备社会人的能力,最终死去。告诉我们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2)鲁滨逊想念亲人和社会生活的美好。他凭着强韧的意志与不懈的努力,以及此前在人类社会中学习的各种技能,最终回到了家乡。(二)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新闻链接】桂海潮追梦故事2023年5月30日,神舟十六号成功发射,来自北航青年教授、博士生导师桂海潮成为首位载荷专家。他的追梦成功,这让家乡云南施甸小县城沸腾了,大家纷纷回忆与他的过往和交集,激励了家乡和全国无数学子!▲ 配套视频:桂海潮追梦成功,鼓舞家乡学子师播放视频《桂海潮追梦成功,鼓舞家乡学子》,学生观看后,思考并讨论:桂海潮追梦成功鼓舞了无数人,这体现了哪些知识点?学生充分交流后,师总结归纳:1.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怎样的?P4-5①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如果把个人看成点,把人与人的关系看成线,那么,由各种关系连接成的线就织成一张“大网”,每个人都是社会这张“大网”上的一个“结点”。【探究与分享】同一个人的不同身份阅读教材P5“探究与分享”中两幅情境图提供的信息,思考并回答:(1)同一个人,为什么会有不同的身份?(2)向身份不同的陌生人介绍自己,如未曾谋面的亲戚、爸爸的同事、同学的父母、学校的教工,你分别应该怎样介绍? 参考答案:(1)人总是处于不同的社会关系中,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2)例如:未曾谋面的亲戚,“叔叔,您好,我是您的侄子,小李。我经常听爸爸说起你们小时候的趣事。”教师根据学生的探究成果引导学生得出结论:1.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怎样的?P4-5②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用图文举例习近平的多个社会身份:【相关链接】几种主要的社会关系学生自主阅读教材P5“相关链接”材料,初步认识血缘、地缘和业缘关系。请学生结合教材内容和生活经验,分析每种社会关系建立的基础,并举出相应的例子。师总结知识点:2.几种主要的社会关系:P5 ①血缘关系:如家庭、家族成员之间的关系。 ②地缘关系:如同乡、邻居等。 ③业缘关系:如同学、同事等。师总结提升:血缘关系、地缘关系和业缘关系是主要的社会关系,伴随着每个人的成长,明确几种社会关系建立的基础和分类,可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定位自己在社会生活中的位置,认识自己的社会身份和社会角色,从而更好地认识自己的社会属性,明确自己的社会责任。 通过狼孩的故事告诉学生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一旦脱离社会就不具备社会人的能力;同时通过另一个故事《鲁滨逊漂流记》——鲁滨逊一直没有放弃离开荒岛的念头,让学生明白人是社会存在物,社会性是人的根本属性,人离不开社会提供的物质和精神支持。本活动通过神州十六号航天员桂海潮追梦成功后,其家乡师友、学子深受鼓舞这一事例,引导学生发现和体会人具有社会性,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时帮助学生理解相关链接中马克思的“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则名言。本活动以两幅情境图呈现同一个中学生在不同情境下的不同身份,意在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出发探究其中的原因,认识到人的身份是由社会关系决定的,社会关系是认识和定位自己的重要坐标。本栏目援引社会学研究成果,向学生介绍常见的社会关系,意在帮助学生初步建立理解社会关系的框架。这既是本课教学的能力目标,也为后续社会规则、社会责任的学习奠定认识基础。课堂小结 本节课是我们本学期的第一站,通过学习,我们感受到了丰富的社会生活,了解到了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我们的身份是通过社会关系确定的。每个人的存在和发展都离不开社会,只有关注和了解我们的社会,才能跟上社会发展的脚步,才能肩负起作为社会一员的责任。课堂练习 略。(详见配套课件P19-28)课后拓展 【拓展空间】教材P6课后作业:绘制自己的社会关系网络图,思考:这些人通过人哪些方式与你产生联系?他们的存在对你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说说你如何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引导学生梳理自己的社会关系,进一步理解“我与社会”的关系,理解他人的存在对“我”的意义和价值。板书设计 社会生活绚丽多彩感受社会生活置身社会生活的意义我与社会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几种主要的社会关系教学反思 1.在本节课教学中,我采用故事教学法进行情境创设,注意引用有针对性和新颖性的案例和故事,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组织教学,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