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第2节 DNA的结构课件(共22张PPT)人教版(2019)高中生物必修2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3章第2节 DNA的结构课件(共22张PPT)人教版(2019)高中生物必修2

资源简介

(共22张PPT)
第三章 基因的本质
第2节 DNA的结构
人教版(2019)生物必修2
教学目标
1.通过模型分析加深对DNA分子结构特点的认识和理解
2.提高合作意识,动手能力及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知识回顾
1.DNA的组成元素有哪些?
2.组成DNA的小分子有哪些?
3.DNA分子的基本单位是什么?
4.DNA分子是单链还是双链的?
沃森
克里克
威尔金斯
资料1:DNA分子是以四种脱氧核苷酸为单位连接成的长链,含有ATGC四种碱基
资料3:沃森和克里克从化学家(查哥夫)那得知:A的量总是等于T的量,G等于C的量。
资料2:克里克和沃森根据物理学家(威尔金斯和富兰克林)的衍射图谱构建了一个脱氧核酸和磷酸在螺旋外部,碱基在内部的双螺旋结构。
阅读教材P47—48课前完成DNA结构模型建构
DNA分子的结构特点
(2) 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在内侧。
(3)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结起来,形成碱基对,且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1)DNA分子的两条脱氧核苷酸长链反向平行
1、DNA基本组成单位:
脱氧核苷酸
脱氧核苷酸
2、脱氧核苷酸基本组成:
知识背景
O
P
CH2
OH
O
OH
H
OH
H
H
H
H
碱基
磷酸
碱基配对时,为什么嘌呤碱不与嘌呤碱或嘧啶碱不与嘧啶碱配对呢?
  这是由于嘌呤碱是双环化合物,占有空间大;嘧啶碱是单环化合物,占有空间小。而DNA分子的两条链的距离是固定的。
9
【资料1】20 世纪 30 年代,科学家已经发现,DNA是以4种脱氧核苷酸为单位连接而成的长链,这4种脱氧核苷酸分别含有A、T、G、C 4种碱基。
活动1:构建脱氧核苷酸分子
脱氧
核糖
P
含氮碱基
O
1'
2'
3'
4'
5'
H
OH
脱氧
核糖
P
A
脱氧
核糖
P
C
脱氧
核糖
P
G
脱氧
核糖
P
T
10
【资料1】20 世纪 30 年代,科学家已经发现,DNA是以4种脱氧核苷酸为单位连接而成的长链,这4种脱氧核苷酸分别含有A、T、G、C 4种碱基。
活动2:构建脱氧核苷酸单链
磷酸二酯键
为什么只能是A配T,G配C,不能是A配C,G配T?
(1)A的量总是等于T的量,G的量总是等于C的量.
(2)A与T通过两个氢键相连,G与C通过三个氢键相连,使DNA的结构更加稳定.
G
C
T
A
DNA分子的结构特点
(2) 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在内侧。
(3)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结起来,形成碱基对,且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1)DNA分子的两条脱氧核苷酸长链反向平行
盘旋成双螺旋结构
DNA分子的特性:
②多样性:
一个最短的DNA分子也有4000个碱基对,可能的排列方式就有44000种。
③特异性:
不同的生物,碱基对的数目可能不同,碱基对的排列顺序肯定不同。
①稳定性:
DNA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的方式不变,两条链间碱基互补配对的原则不变。(即结构的稳定性)
DNA分子碱基对的排列顺序千变万化。
特定的DNA分子具有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
4n(n表示碱基对数)
1.设DNA一条链为1链,互补链为2链。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可知:A1=T2,A2=T1,G1=C2,G2=C1
则在DNA双链中:A=T,G=C
A1
T2
T1
A2
G1
C2
C1
G2
DNA双链
1 2
有关DNA中的碱基计算
A+G=
A+C=
两条链不互补的碱基之和相等
(A+G)/(A+T+G+C)=
1/2
规律一:在DNA双链中,任意两个不互补碱基之和相等,并为碱基总数的50%(1/2)
T+C
T+G
例题1:某双链DNA分子中,G占23%,求A占多少?
A=50%–23%=27%
A+T
A+T+G+C
=
A2+T2+G2+C2
A2+T2
=
A1+T1+G1+C1
A1+T1
=
m%
m%
2.
m%
A1
T2
T1
A2
G1
C2
C1
G2
DNA双链
1 2
规律二:两条链中互补碱基和与两条链碱基总数之比,与任意一条链的这种比值相等。
例题2:某双链DNA分子中,A与T之和占整个DNA碱基总数的54%,其中一条链上G占该链碱基总数的22%,求另一条链上G占其所在链碱基总数的百分含量。
24%
例题3:从某生物组织提取的DNA成分中,鸟嘌呤和胞嘧啶之和占全部碱基含量的46%,已知1号链的碱基中28%是腺嘌呤,22%是胞嘧啶。
(1)全部碱基中腺嘌呤占_____%
(2)与1号链相对应的2号链中,腺嘌呤占该链全部碱基的_____%
27
26
例题4:在DNA的一个单链中,A+G/T+C=0.4,上述比例在其互补链和整个DNA分子中分别是多少?
若(A1+G1)/(T1+C1)=a,
规律三:在已知链与互补链之间(A+G)/(T+C)互为倒数,在整个DNA分子中(A+G)/(T+C)比值为1
1/a
2.5,1
A1
T2
T1
A2
G1
C2
C1
G2
DNA双链
a b
3.
则(A2+G2)/(T2+C2)=
则(A+G)/(T+C)=
1
A+T
G+C
A2+T2
G2+C2
A1+T1
G1+C1
=
=
规律四:双链DNA分子中A+T/G+C等于其中任何一条链的A+T/G+C。
A1
T2
T1
A2
G1
C
C1
G2
DNA双链
=
4.
n
n
n
课堂小结
主要特点
①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
②外侧由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基本骨架 ,碱基排列在内侧。
③DNA分子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
D
N
A的结构
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
(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1. 下面是DNA的结构模式图,请写出图中①~⑩的名称。
G
A
T
C










①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
④ 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
⑥ _____________;
⑦_____________;
⑧ _____________;
⑨_____________;
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胞嘧啶
腺嘌呤
鸟嘌呤
胸腺嘧啶
脱氧核糖
磷酸
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碱基对
氢键
一条脱氧核苷酸链的片段
练习与应用
练 习 题
25
某生物细胞DNA分子的碱基中,腺嘌呤的
分子数占18%,则鸟嘌呤的分子数占
32%
或者:A+G=T+C=50%
结论:两个非互补配对碱基之和占DNA碱基总数的50%
因为A=T=18%,
所以G+C=
答:
又因为G=C,
A=18%,所以G=50%-18%=32%
所以A+T=36%;
100%-36%=64%
因此G=C=3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