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8张PPT)七年级上册1、开启初中生活2、正确认识自我少年有梦成长的时空珍爱我们的生命追求美好人生4、幸福和睦的家庭5、和谐的师生关系8、生命可贵9、守护生命安全11、确立人生目标12、端正人生态度13、实现人生价值3、梦想始于当下整体脉络6、友谊之树常青7、在集体中成长10.保持身心健康新闻快报据国家卫健委公布:在我国每年非正常死亡人数超过320万,平均每天8767人死于意外事故,平均每分钟6个人。另外,我国每年大约有1.6万名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中小学生因安全事故、食物中毒、溺水、自杀等死亡的,平均每天有40多人,也就是说每天将有一个班的学生在"消失"。而导致悲剧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的青少年欠缺安全防卫知识,自我保护能力差。那么,如何增强安全意识,提升自我保护能力,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课堂——增强安全意识9.1 增强安全意识第九课 守护生命安全新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新课标已经发布,要求本课程围绕核心素养,体现课程性质,反映课程理念,确立课程目标。我们应从核心素养的角度来制定教学目标!道德与法治课程核心素养政治认同道德修养法治观念健全人格责任意识课程目标分析:七上 9.1 《增强安全意识》核心素养与学段目标:【法治观念】了解法律对生命安全的保障作用,树立规则意识并学会遵守规则。(参见2022版 新课标 P13)【健全人格】热爱生命、珍惜生命,懂得自我保护,远离伤害。理解个人与社会、国家和世界的关系,懂得自己的安全与他人、社会都有密切关系。(参见2022版 新课标 P14、15)cc1.如何增强安全意识 2.怎样认识生活中诸多的“禁令” 3.为什么要增强安全意识 自主学习请你查找学校、博物馆、公共交通工具等不同场所的安全标志和安全提示语,并与同学分享。请你查找学校、博物馆、公共交通工具等不同场所的安全标志和安全提示语,并与同学分享。生活中的安全事故车祸道路坍塌高空坠物煤气泄露电梯故障生活中的人为侵害家庭暴力校园欺凌性骚扰被拐卖被诈骗……生活中的风险隐患还有……人为因素:不良生活习惯:大量吸烟, 大量喝酒,长时间玩游戏,可能会造成猝死。高空落物、走夜路,遭劫持、人口密集的地方发生踩踏、食物中毒、手机电池意外爆炸、忘记关闭电器设备导致火灾、运动受伤….思考 面对上述不安全因素的存在,你想给同学们怎样的提示?外在环境的伤害:就是不安全的地方,比如铁路、高速公路、马路、街道、机动车道、危墙下、河边、海边、沼泽、山涧、池塘、污染的场所、建筑工地、物料场、废弃的矿井、厂房、野外……雷暴和龙卷风、雪暴、雪崩、火山爆发、热浪、山体滑波(泥石流)、海潮等自然灾害威胁人的生命安全。提高防护能力的重要性思考 1.面对上述突发事件,如果我们拥有防护能力,结果会怎样?2.从守护生命安全的角度,你能得出哪些结论?1.面对上述突发事件,如果我们拥有防护能力,结果会怎样?2.从守护生命安全的角度,你能得出哪些结论?提示 面对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各种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等,如果我们掌握有效的应对方法,拥有科学的自救、救他的能力,就能保护自己的生命,也能救助他人的生命。提示 守护生命安全,提高防护能力很重要。①生命安全是维系人的生命存在的条件和保障,也是我们创造和享受一切美好的前提。②安全与每个人息息相关,我们所做的事情不仅影响到自己,也影响着他人。③我们用心对待和做好事关安全的每一件事,既是对自己的生命安全负责,也是对家庭和社会负责。学海拾贝:1.为什么要增强生命安全意识 1.2024年9月5日,贵航三零零医院陆续接收因呕吐、腹泻、发烧等症状到医院就诊病例,均为贵州优爱教育有限公司托管的学生及工作人员。截至9月6日16时,共接诊28人,部分患者接受治疗后已离开医院,留院观察治疗12人,现留院观察和治疗人员情况平稳。2. 据央视新闻报道,当地时间2024年9月8日,菲律宾部分省市因登革热病例激增,已宣布部分省市进入灾难状态,今年以来,菲律宾全国确诊登革热病例已超13万例。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发现,已有多国出现急性传染病登革热。“全球多地再现登革热等疫情反弹趋势,病例数量持续攀升。”9月9日,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感染性疾病科主任林明贵在接受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采访时提醒,“目前尚无针对登革热的疫苗、预防药物或抗病毒治疗药物,对症医治是这种传染病的主要治疗措施,我们必须提高警惕,非必要不前往疫区旅行,如果一定要前往,要做好安全防护措施。”除了菲律宾之外,当地时间8月12日,据阿根廷卫生部通报,该国今年以来累计发现566820例登革热病例,今年阿根廷已有404人因登革热死亡;当地时间9月7日,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卫生部发表声明称,今年以来,该国已累计发现登革热确诊病例1315例,其中死亡病例13例;巴西卫生部当地时间8月28日公布,今年以来,巴西登革热疑似及确诊病例上升至6500034例,死亡病例上升至5219例。公共安全事件思考:如果我们身边有登革热病例出现,我们应该知道哪些维护公共卫生安全的知识和做法?2.如何提高防护能力?(1)提高危险预判能力。原 因①自然灾害发生之前,往往有兆可循,危险大多可以预判;②一些人为事故,经过得当考虑,本来可以避免。要 求危险预判能力不是天生就有的,我们要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学习安全知识,见微知著,对潜在的危险作出科学判断,防患于未然。案例分析某地突降特大暴雨,一条隧道出口堵了上百辆车。车主们心急如焚,却又无可奈何。当雨水开始灌进隧道时,堵在尾部的小侯最早意识到了危险。他知道当水位上涨到一定程度,人会被困在车里,有生命危险。时间紧迫,看着如瀑布般灌进隧道的雨水,他不停拍打车门劝人们弃车逃生。许多人因为小侯的及时提醒而避免了一场灾难。思考 这个事例给你哪些启示 提示 提高危险预判能力。自然灾害发生之前,往往有兆可循,危险大多可以预判;一些人为事故,经过得当考虑,本来可以避免。但是,危险预判能力不是天生就有的,我们要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学习安全知识,见微知著,对潜在的危险作出科学判断,防患于未然。我们的启示:(2)提高危险预判能力。自然灾害发生之前,往往有兆可循,危险大多可以预判;一些人为事故,经过得当考虑,本来可以避免。危险预判能力不是天生就有的,我们要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学习安全知识,见微知著,对潜在的危险作出科学判断,防患于未然。防患于未“燃”|电动车不上楼 不入户!《高层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第三十七条:禁止在高层民用建筑公共门厅、疏散走道、楼梯间、安全出口停放电动自行车或者为电动自行车充电。第四十七条:违反本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消防救援机构责令改正,对经营性单位和个人处2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罚款,对非经营性单位和个人处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在高层民用建筑的公共门厅、疏散走道、楼梯间、安全出口停放电动自行车或者为电动自行车充电,拒不改正的。格言和漫画带给我们哪些启示?格言: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整句的意思是:处于安全环境时要考虑到可能出现的危险,考虑到危险就会有所准备,事先有了准备就可以避免祸患。(3)增强风险意识我们要能够觉察潜在的威胁生命安全的因素,不因好奇去做一些危险的事情,也不盲目触碰一些危险的领域。远离危险,方能平安生活。2.如何增强安全意识?2.如何增强安全意识 ①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牢固树立安全意识。对那些可能会对自己或他人造成伤害的外在环境、人为侵害有所警觉和戒备,保护好我们的生命。②树立规则意识。我们要自觉遵守规则,对自身行为是否安全作出恰当评估,并及时纠正自己的不当行为,从而有效地保护我们的生命。③增强风险意识。我们要能够觉察潜在的威胁生命安全的因素,不因好奇去做一些危险的事情,也不盲目触碰一些危险的领域。知识归纳课堂小结增强安全意识①生命安全是维系生命存在的条件和保障,也是创造和享受一切美好的前提。②灾难、事故可能会危害人的生存、健康和幸福,甚至会毁灭鲜活的生命。③安全与每个人息息相关牢固树立安全意识、有所警觉和戒备树立规则意识、自觉遵守规则为什么怎么做增强风险意识、远离危险1.2024年3月25日是我国第29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我们要做自己的“首席安全官”。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①上下学结伴而行,不走偏僻的小道②发现有人触电,跑过去将他拉开③炒菜油锅起火,立即往锅里浇水④传染病多发季,戴口罩,勤洗手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C达标检测2.随着气温的升高、雨季的到来,溺水事故进入多发期。若你发现同伴落水,下列施救方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①大声喊叫,寻求周围大人的帮助②伸手或几个小伙伴手拉手下水救人③把救生圈或树枝等漂浮物扔给同伴④用长绳一端固定在树上,另一端扔给同伴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C3.牢固树立安全意识,对于初中生的成长有重要意义。下列选项中,能够体现这一主题的是A.增加学习压力,影响学业成绩B.辨别潜在危害,保护好我们的生命C.限制自由,妨碍个人发展D.浪费时间和精力,不值得投入B34.北京中小学巧妙设计“大课间”,让学生动起来、玩儿起来。有的学校开展足球联赛、篮球联赛;有的学校进行自主开放式校园内越野跑;有的学校设计“超长课间”,因地制宜,到山上开展体育运动。将学生“放飞”于大课间,有利于学生( )A.敬畏生命,学会关爱他人生命B.珍爱生命,养成健康生活方式C.养护精神,避免产生负面情绪D.守护生命,掌握自救自护方法B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某地发生5.9级地震,当室内天花板将要掉落时,小洋迅速跑到墙角,躲在冰箱和斗柜之间的安全区域,等到安全后才逃出房间。小洋的学校每年都会进行应急演练,在这次地震中,小洋就是根据演练中学到的方法来避险的。(1)材料警示我们守护生命安全要提高什么能力?(2)提高上述能力,在平时和危险来临时,我们应当怎样做?提高避险和逃生能力。平时,我们应当积极参加安全演练活动。在危险来临时,保持头脑冷静,就近、快速逃离到安全地带;有效利用各种资源,以便求救和逃生。启思导行我国每年发生心源性猝死的人数有50多万,其中大部分发生在医院外。心肺复苏是针对心跳、呼吸骤停所采取的重要抢救措施。在最佳抢救时间的4分钟内及时进行心肺复苏,有很大的概率能够挽救生命。你在哪些公共场所见过心肺复苏的仪器?你会使用吗?我在学校见过这种仪器,知道心肺复苏对于挽救生命很重要,但一直没有机会学习。课后通过观看视频或接受专业培训等学习心肺复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