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中考《语文》作文分类训练、命题作文与半命题作文、材料作文、任务驱动式作文、核心素养之创新作文写法训练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中考《语文》作文分类训练、命题作文与半命题作文、材料作文、任务驱动式作文、核心素养之创新作文写法训练

资源简介

第一部分 命题作文与半命题作文
主题二 成长旅程
一、(2020成都)
艾青有一首小诗《盼望》:一个海员说/他最喜欢的是起锚所激起的/那一片洁白的浪花……/一个海员说/最使他高兴的是抛锚所发出的/那一阵铁链的喧哗……/一个盼望出发/一个盼望到达。
“出发”和”到达”,你更盼望哪一个呢?请任选其中一个词语作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要有真情实感;②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③不少于6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⑤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解题思路:
2020年成都市中考作文题采用了命题作文的形式,同时又融入了选题作文的元素。
文题由艾青的一首小诗衍生出两个题目——“出发”和“到达”,它们均为行为动词,暗含时间与空间的变化。“出发”为起点,“洁白的浪花”渲染了海员“出发”时的兴奋与对前程的憧憬;“到达”为终点,“铁链的喧哗”暗示了海员经过漫长的航行,与风浪搏击后到达目的地时的激动心情。该题给予考生比较广的写作空间,让不同层次的考生都有话可写。考生可以从自己的生活经历中选取相似内容进行叙写,如果写“出发”,写作时要将“出发”后的过程写具体、充实;如果写“到达”,则要突出“到达”之后的体验与感悟。表现真实的人生理想和精神风貌,畅谈成长的历程和感悟,思考生活的意义等都是写作该题的有效主题。
审题立意时,考生要弄清“出发”与“到达”之间的辩证关系,写出深刻。没有“出发”,何来“到达”?“到达”既是上一次“出发”的终点,又是下一次“出发”的起点,人生就是在一次次“出发”与“到达”的交替中得以发展、进步的。写作时,如果从两者的辩证关系入手,可以写“到达”之时对“出发”的回忆、留恋,“出发”之时对“到达”的憧憬、渴慕,如此立意行文,比单纯写“出发”“到达”更有创意,更有深度。
例文参考:
出发
清晨的雾气还未散尽,太阳从缭绕的云雾中露出红红的笑脸,似与山顶一般高。
我站在山脚,望着高高的山峰,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登上峰顶!群山连绵起伏,向远方延伸,令人震撼,给人强烈的压迫感,却也让人燃起挑战的激情。我沿着羊肠小道,踩着用石板铺成的台阶一步一步往上走,路旁无名的野花合苞待放,我拿着相机记录着一个个被人遗忘的角落。
来到半山腰,人渐渐多了起来,小道拥挤不堪,寸步难行。太阳也变得火辣,稀疏的枝叶挡不住强烈的阳光,豆大的汗珠接连涌出,浸湿了我的发丝,从额头滑落,砸在台阶上。前方的路变得陡峭起来,不少游客在半山腰停下了脚步,我仍然兴致勃勃地拾级而上。
我渴望到达峰顶,去欣赏美丽迷人的风光,去领略“一览众山小”的诗意。擦擦汗,我继续向上攀登。回望山脚,车和人小如蚂蚁,我心中油然升起强烈的自豪感。越往上走,人越少,与半山腰的拥挤迥然不同。
经过一番努力,我终于到达了在山脚时看到的那个“峰顶”,我靠着仅存的体力,激动地迈向观景亭台。登上亭台才发现,这儿并非山峰的终点,从亭台往上看,竟还有近二分之一的路程。我坐在休息区小憩,心中百味杂陈。
原来我以为的到达并非真正的到达。这到达似乎是下一段路程的开始,意味着新的出发。
我振作精神,擦干汗水,背上行囊,朝着真正的峰顶再次出发。与之前不同的是,我多了份到达的勇气和一定会到达的信心。人生旅途中,没有人知道下一个终点是不是自己要到达的目的地,只有鼓起勇气不断出发的人,才能一探究竟。
夕阳西下,悠悠云彩从身前飘过,昏黄的落日轻吻着晚霞,橘红色的光照在脸上,我朝着我的峰顶,不断出发。
点评分析:
移步换景,层次分明。作者选用登山来诠释“出发”,用登山过程中的见闻、感受来具体表现“出发”后的情景,时冋的变化、空间的转换、登山途中的体验融为一体,移步换景,文章层次分明。
议论精辟,充满哲理。文章重点写“出发”,又兼及“到达”,还对“出发”与“到达”的关系进行了辩证分析,很有见地。此外,作者由登山所感抒发人生感悟,增加了文章的深度。
例文参考:
到达
叶片上的晨露闪烁着耀眼的光,街道笼罩在氤氯的雾气中,清晨的静谧还未被打破。一个少女背着背包,迎着晨光,走向前方……
我一直想到XX中学读高中。但我的实力还不足以让我实现梦想,为了到达心仪的高中,我开始了艰难的跋涉。
曙光初现,映照着在窗前背单词的我,阳光洒在书上,我的眼前一片明亮;华灯初上,窗外传来孩子们的笑闹声,我依旧沉浸在书山题海之中。我深知”不积隆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的道理,只有坚持不懈地努力,我才能到达成功的站点。
为了到达,我昂首前行。即使是寒暑假,我也会泡在图书馆里看书、刷题、默记……寒来暑往,我知晓了鲁迅先生温暖有趣的童年生活,认识了法布尔笔下那些可爱的小昆虫,理解了祥子苦苦挣扎的辛酸与痛苦……在去图书馆的路上,我欣赏着被太阳染成浅橘色的云层,听着鸟儿们在树枝间婉转啼鸣,品尝着路旁香喷喷的小笼包。我看着冉冉升起的红日,脚下的路仿佛也变得灿烂。
当图书馆巍峨的身影出现在前方时,我不由得加快了脚步。走进图书馆,摆放在一排排高高低低的书架上的各种书籍,热情地迎接着我。我拿出借书卡,在电脑里输入书名,从工作人员手中接过书,然后选一处明亮宽敞的座位,坐下来,一头扎进浩瀚的书海。有时看累了,我会合上书,看看窗外的风景。十字路口的红绿灯指引着南来北往的车辆、行人,大家步履匆匆,向着各自的目的地奔去。
想想自己,我不也像他们一样吗?这么久的坚持和努力,都是为了铺出一条可以到达梦想的路。虽然这条路走起来很辛苦,但在到达终点的途中,我能欣赏到别样的风景,获得丰富的体验。梁启超先生曾说:“凡做事,将成功之时,其困难最甚。行百里者半九十,有志当世之务者,不可不戒,不可不勉。”走起来轻松无负担的路往往通往失败,而想到达成功,就必须直面荆棘和困难。
我坚信,我一定能到达XX高中。我翻开书,继续我的征程。
点评分析:
情景描绘,渲染主题。文章开头以清晨美景给全文渲染了诗意的氛围,求学路上的少女阳光有活力,极具感染力。主体部分的景物描写,或渲染氛围,或烘托人物心情,或引发思考,对文章主题起到了极好的强化作用。
内容充实,层层深入。作者用对XX高中的渴望来演绎“到达”,取材于真实的生活经历,将熟悉的素材写出了新意。如何“到达”自己梦想的高中是写作的核心,重点突出到达过程中所做的努力,文章展现了积极进取的中学生活,读来激荡人心。
二、(2020盐城)
请以”长学问了”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立意自定;(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3)不少于600字;(4)文中不得岀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解题思路:
“长学问了”由三个词语组成,“学问”是题眼,它的基本意思是“知识和学识”,也可扩展为“见识、道理、智慧、水平、能耐、视野”等。“长”是动词,这里是“增长、增加”的意思。“了”是助词,表示动作的完成,“学问”已经“长”了。综合起来,题目的意思就是增长了知识、智慧,增长了学识、能耐,明白了道理,拓宽了眼界等。这道题适合写成记叙文,考生可通过“谁长了学问”“长的是什么学问”“如何长学问”的追问来打开思路,选择切入角度,搜寻相应素材。
本题选材可以多元化、多角度,只要是从正面写自己的学问有所增长就可以。我们可以从熟悉的家庭、学校生活中选材。家庭中,父母的教导,自己的实践与体验,对自己的思想、情感有积极影响的人或事,都是很好的写作素材。学校中的各项活动,如运动会、艺术节、合唱比赛,哪怕是平时的点滴小事都可以成为写作素材。也可以放眼到更广阔的自然、社会中选材,写旅游途中的所见之物、所赏之景、所遇之人,拥抱了自然,又增长了学问。还可以写阅读中间接获得的生活认知及思想成长等。
例文参考:
长学问了
《红楼梦》里有一副对联:“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是啊,生活中有许多现象,如果你能认真观察和思考,就能从中学到许多知识,甚至是做人的道理。
不信?请看我的一段经历——
那是去年暑假,我去乡下看望爷爷。饭后,爷爷去稻田查看秧苗长势。我闲着没事,也跟着爷爷下了田。
细长的田垄两边全是绿油油的水稻苗,那些水稻苗像碧绿的地毯铺向远方。远处,还传来了几声水鸟的叫声,好一派田园风光。
突然,我发现了一个特别奇怪的现象,那就是稻田里竟然没有一点儿水。我蹲下身来仔细一看,稻田里裂开了许多大小不一的口子。水稻水稻,不是以水为生吗?它怎么能离得开水呢?田里这么干,这不是要水稻的命吗?
我带着满脑子的疑惑问爷爷是怎么回事。爷爷听了我的话,笑了,反问道:“你觉得种田人会这么虐待水稻吗?这当然是为水稻好了。”
可是有这么为水稻好的吗?我一头雾水。
爷爷没有直接回答我,而是蹲下身来,指着田里裂开的口子对我说:“种田也有门道呀。水稻苗移入大田后,拼命向上长,可是它的根扎得不深。这时候就要'搁田',也就是把田里的水放掉,任太阳暴晒。烈日下,水稻被迫拼命向下长根,吸收水分,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旱长根,水长苗'。过十天左右,水稻的根就会扎牢,苗就会变得更壮实了。不然,稻苗就会疯长,变得弱不禁风,影响收成。另外,稻田里一般都会有秸秆、根茬,它们长期泡在水中会产生有毒气体,经过’晒田’,这些有毒气体才会跑出去。”
真想不到,种田竟然有这么大的学问。以前我总认为,人们只要把种子往田里一撒,就会有收获。我可真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呀!我感到脸有点儿发烧。
爷爷站起来,拍拍手,边往前走边自言自语道:“人活在世上,其实也是这个理。凡事太顺了并不好,有时也要受受挫折,跌跌跟头,反省反省自己,认识到自己的不足,然后努力弥补,把‘根’扎牢。这就好比水稻的‘搁田’……”听着爷爷的话,因期末考试失利而沮丧的我,心中豁然开朗起来。
那一次,我不仅从爷爷那儿了解了种水稻的一些常识,更学到了如何去面对人生路上的挫折与失败,真是长了大学问!
点评分析:
选材独到,耳目一新。本文讲述了“我”跟随爷爷下地查看秧苗长势,了解了“搁田”原理,从中深受启发,长了学问的经过。文章的选材很独到,令人耳目一新。
结构精巧,首尾呼应。文章开篇引用《红楼梦》中的对联,点出“世事皆学问”的道理,引起下文;然后回忆“我”的下田经历,“我”从中了解了种水稻的相关知识;最后通过爷爷的话升华主旨,并巧妙结合“我”考试失利的事情,从而表明“我”心态的变化,呼应文首,结构精巧。
例文参考:
长学问了
爸爸自从下载了短视频软件,关注了一些介绍生活技巧的视频号后,就长学问了。
以前妈妈做凉拌黄瓜这道菜时,黄瓜总是被简单切成圆片状,乱糟糟地堆在盘子中,没有一点儿美感。爸爸看了几个做菜的小视频后,决定给我们露一手。只见爸爸拿来一根黄瓜,去掉头尾,从中间切成两块长条状,拿出其中一块,有皮的一面朝上,在两边各放一根细筷子,然后用刀切。由于有筷子垫在旁边,黄瓜不会被完全切开。切完后,爸爸抓住黄瓜两头往中间一拼,黄瓜就成了南瓜状,摆在盘中,如碧玉一般,非常好看。我和妈妈的眼睛都看直了。
爸爸微笑着,拿起另外一块黄瓜,嚓、嚓、嚓……一眨眼的工夫,黄瓜就被切成了片。然后他把黄瓜片分成三叠,用牙签分别串起,再用手指轻轻一拨,一个螺旋上升的”黄瓜花”就形成了。简直太神奇了,我忍不住鼓起掌来。
除了学会了做许多新颖别致的菜,爸爸还掌握了许多厨房小技巧。比如米饭煮稀了丿艮多人都会急得抓耳挠腮,却又束手无策。但爸爸有办法,那就是在锅里放几块切片面包,面包很快就能将多余的水分吸掉。再如汤里的油放多了,看上去油膩腻一片,让人毫无胃口。这时爸爸取来少许冰块放在勺子里,把放了冰块的勺子浮到汤面上,油脂就凝固到了勺子上。真是简单又实用。
最让我高兴的是,爸爸用学来的知识,帮助我解决了一个老大难的问题。过去,我的白色运动鞋穿脏了,总是洗不白,非常难看。现在爸爸有了绝招,能让我的运动鞋洁白如初。方法很简单,就是将牙膏挤入小盆中,倒入洗洁精,加入一勺小苏打,搅拌均匀,然后用废旧牙刷在鞋面上不停地刷洗,脏鞋秒变新鞋,这让我不得不佩服。
现在,爸爸下班后仍然看他喜欢的短视频。每当妈妈看到他那痴迷的样子,总是要笑着问一句:“你今天又长什么学问了?明天给我们露一手。”爸爸总是答道:“那是一定的!”
许多人都说短视频害人不浅,其实不一定。说到底,短视频平台只是一款社交工具,关键要看我们怎么使用。其实,这世间许多东西都是这样,用得恰当,那就有益,用得不当,那就有害。明白这一
道理,我也算是长学问了!
点评分析:
取材新颖。本文作者没有写阅读、游历等让人长学问,而是写爸爸通过短视频学习了很多生活技巧,长了许多学问,也使“我”学到了一定的道理。文章选材新颖,贴近时代生活。
立意深刻。作者先通过爸爸从短视频中长了许多学问揭示主题,然后在文末抒发感悟,指出短视频平台只是一款社交工具,关键要看我们怎么使用,最后点明“我”也长了学问。主题明确,立意深刻。
三、(2020南通)
请以”那段日子,我忽然长大”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④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
解题思路:
2020年南通市中考作文命题引导考生关注自我、关注生活、关注社会,确定本我思想。考生在审题时应逐个分析题目中“那段日子”“忽然”“长大”这三个词语。”那段日子”,指的是一个时间段,而不是一个瞬间、一个时日。究竟该写哪段日子呢?无疑,2020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那段日子是最值得书写的,宅家学习、上网课、全民抗疫,都是很好的写作素材。当然,还可以写“中考前全力冲刺的日”“参加竞赛强化训练的日子”“与家人团聚的日子”等。“忽然”,应是考生审题时最难把握的一个点。可能因一句话、一个举动、一个画面、一个瞬间而引发的触动,使自己得到不一样的体验和收获,有了全新的认识和感悟。所以,这个心理变化的过程,一定要写得具体而充分。可运用对比的手法,把那种从困惑到顿悟、从犹豫到果断、从自卑到自信的过程写细致、具体,真正体现“我”的变化、“我”的进步。这里的“长大”,不仅仅是年龄的增长、个子的增高,更是心智的成熟、阅历的提升、思想的升华,包括学会宽容、勇于担当、懂得感恩、懂得自律、学会承担责任、向善向美等。
例文参考:
那段日子,我忽然长大
“爸,您开门去哪里啊?不是跟您说了吗?待在家里,就是为国家做贡献,这个时候出门不是添乱吗?”
一大早,爷爷收拾好自己的行李,什么也没说,也不听全家人的劝说,就要开门出去。妈妈拦不住他,只能唉声叹气。
春节期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全国人民居家抗疫。现在正是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爷爷竟然……妈妈打开手机地图,搜索爷爷吃饭时无意间说的地址,原来那是一家口罩加工厂,这……
妈妈急忙拨打爷爷的电话:“爸,您去人家厂里干什么啊!都一把年纪了,别给人家添乱了,快快回来,别让我们担心了……”妈妈耐心地给爷爷摆事实讲道理,我也在一旁劝说着。可爷爷说:“我心里有数,你们放心吧。没有时间跟你们说话了,我挂了。”电话那头随即传来“嘟嘟”的声音。
爷爷退休前是一个机械能手,邻居家大大小小的东西坏了,只要爷爷出马,全都能搞定,且从不收人家一分钱。如果厂里的机械出了问题,他就是不吃饭,也一定会把问题找到。昨天,爷爷听人说离我家不远的一家工厂生产口罩的机器经常出问题,严重影响生产口罩的进度。现在正是用口罩的关键时期,身为一个机械能手,爷爷怎能坐视不管呢?
话是这么说,可我们知道这次疫情的严重性,哪里放心让爷爷一个人在外面!奶奶更是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不停地在客厅走来走去。“这个老头子,就是単,一旦他决定的事,九头牛都拉不回来,唉!”
我打开电视,关注着武汉那边的疫情。突然,画面中出现了许多逆行者的身影,他们是医生、护士,他们是运输救援物资的普通人。还有八十四岁高龄的钟南山爷爷,看着他疲倦的面容,我的眼泪簌簌掉下来了。
这时,我又想到了我的爷爷。爷爷是个老党员,关键时候,他想的不是自己的安危,而是尽自己所能,为国家做点儿贡献,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一个老党员应有的责任担当。我有什么理由去责怪爷爷呢?忽然间,我觉得爷爷是那样伟大,是那样值得我学习。
想到这儿,我赶紧给爷爷打了一个电话,让他放心做自己想做的事,奶奶有我照顾呢。爷爷说:“你长大了,理解了爷爷,我很欣慰。我很好,你们放心。现在机器运转一切正常,口罩生产的进度不会再因此受到影响了。”
那段日子,挺难;我忽然长大,挺好。
点评分析:
选材典型,叙事生动。作者紧扣时代背景,通过爷爷义无反顾去支援口罩厂一事表达“我”从中获得的成长启示,揭示主题,选材鲜活、典型。本文叙事生动,悬念式的开头,为文章增色不少。后文一一点出口罩厂遇到的问题、爷爷作为机械能手的故事和爷爷党员的身份等,为悬念的解开做了很好的铺垫。
正侧结合,细节到位。在刻画人物形象时,既有对主要人物行动和语言的正面记叙,又通过对其他人物反应的描写和对往事的插叙侧面烘托,正侧面描写相结合,使文章内容充实具体。细节也处理得很到位,足见考生思维的缜密。
例文参考:
那段日子,我忽然长大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题记初识钢琴,缘于哥哥的一段精妙绝伦的表演,只见他的指尖在黑白琴键上交错飞舞,音符随着他灵巧的手指溢出。正是在这音乐的熏陶中,我心中一粒苔花的种子,悄然播下。
苔花,在阴冷的黑暗中寻找光明。
接下来的日子,我便恳求父母带我去学钢琴。可初学时便被老师评价为”手太小,没天赋”,这让我一度失去了对钢琴的热情。面对老师的否定,面对学习的压力,父亲紧紧地握住我的手,鼓励我坚持下去。我看着我的小手,心中的种子不觉生根发芽。
苔花,初见阳光却遭风雨。
一年一度的钢琴比赛马上就要来临了,尽管压力一直都在,但我还是想试一试,于是也报了名。比赛那天,我走向舞台,望着台下黑压压的人群,内心除了胆怯,就是紧张。我坐在琴凳上,手放在钢琴上,却不知如何按下琴键。面对台下的寂静,底气不足的我,还是被稚嫩击垮,我只得深鞠一躬,尴尬下台。
苔花,受挫不前,也学牡丹。
压力,挫折,失败……学琴路上的种种困难,将我压得喘不过气来。我想,我是不是该放弃了?
再次去哥哥家,是因为听说哥哥在搬钢琴时一只手被划伤了。我刚走进门,就听到了悦耳的琴声。这是谁在弹奏?循着琴声,我走进书房,看到哥哥坐在钢琴前,他的小指包扎着,却仍在用其余的手指弹着。即便受了伤,哥哥的手指在琴键上依旧如行云流水,修长的手指好像翻飞的蝴蝶。
我听出那是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雄浑奔放。我怔住了,哥哥受伤了都能坚持练习钢琴,我为什么就不能这样呢?遇到一点儿挫折就想放弃,这还是少年该有的样子吗?他人的质疑,又算得了什么呢?不就是有一点儿紧张吗?克服它就行了。我大彻大悟,感觉自己忽然长大了,内心通透,眼里闪着光芒,浑身充满干劲儿。
哥哥看到我兴奋的样子,心领神会,给我点了一个大大的赞。
沉浸在音乐的世界里,心中的叶芽,悄然生长。
又一次获得了参赛机会,我不再怯懦,让音乐表达的情感一一从琴键上溢出。当我把一首《波西米亚狂想曲》弹完的时候,台下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从这掌声中,我听到了花开的声音,那是苔花绽放的声音,也是牡丹盛开的声音……
点评分析:
立意准确,主题鲜明。作者将标题中的“那段日子”界定为学习钢琴的那段日子,以学钢琴过程中领悟到的“不畏艰难、坚持到底终会取得成功”的成长感悟去诠释“我忽然长大”的具体内涵,扣题精准。
物我观照,描写细腻。文章以苔花的生长状态比照“我”的心路历程,“苔花,在阴冷的黑暗中寻找光明”“苔花,初见阳光却遭风雨”“苔花,受挫不前,也学牡丹”等句表面上是写苔花,实则是以物喻人,在物我观照中推进故事情节的发展,笔法生动,细腻感人。
主题二 生活滋味
一、(2020上海)
题目:有一种甜
要求:(1)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2)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3)不得抄袭。
解题思路:
“有一种甜”使用了生活化的语言,给人一种亲切自然且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感觉。命题者旨在引导考生形成积极向上的心态,发现蕴藏于日常生活中的美好。审题时,首先要抓住核心词“甜”。“甜”即“像糖和蜜的味道”,可用来形容使人感到舒服的、快乐的、幸福的、惬意的、满足的、
美好的等正向的感受与体验,与“苦”相对。“甜”是一种味觉,也是一种心理感受,能让人产生十分丰富的联想,利于考生从不同层次去挖掘体会。构思时,不管是写食物之味,还是写人生之味,重点都应落在“甜”上。
写作时,还必须关注“有一种”,其言外之意是这种“甜”是独有的、特别的、个性的、动人的、难忘的、新颖的,而非一般的、雷同的、平淡的、大众化的,应具有特定时间、特定场合、特定人物、特定事件、特定感悟。所以,考生一定要选取让自己最为刻骨铭心、感受最为甘美甜蜜的内容入文,同时要呈现出“甜”的心路历程,这就要求叙述要跌宕起伏,波澜曲折,引人入胜。
在表达方式上,力求叙议结合,有体验,有曲折,有渐进,有思考,有感悟,有升华。这样,主旨就会鲜明而突出。
例文参考:
有一种甜
世上有一种甜,它有彩虹糖的酸甜,有棉花糖的软甜,也有润喉糖的清甜。它没有华丽的名字,朴实无华却让我永生难忘,它就是母爱。母亲给我的甜味,要从我喜欢吃糖说起。
小时候,我特别爱吃彩虹糖,喜欢舌尖酸甜交织的感觉。一天傍晚,我和母亲散步回家途径超市,货架上换新包装的彩虹糖立马吸引了我的眼球,然而母亲出门没有带钱,我只得失望地回了家。到家时,天色已晚,母亲看着我不开心的样子,便拿着钱包又出了门。当我还在抱怨她把我一个人丢在家里时,她满头大汗、气喘吁吁地回来了,递给我一袋我心心念念的彩虹糖。我拿着那袋沾有汗水的糖果,立在原地,终是没有吃。但奇怪的是,我还是感受到了它的酸甜,酸是鼻尖的酸,甜是母爱的甜。
后来我长大了一点儿,开始体会学习过程中的失败和挫折。原本成绩优异的我在一次考试中失利,我垂头丧气地回了家,第一时间找母亲倾诉,我原以为她会责骂我不争气,可她没有。她只是带着钱包出了门,回来后手里多了一支棉花糖,她微笑着把糖递给我,然后把我拥入怀中,轻声地安慰我。我一边哽咽一边吃着棉花糖,已听不清她说的话了,只觉得她像极了软软甜甜的棉花糖,她的怀抱是软的,她的关爱是甜的。
再大一点儿的我进入了初中。寄宿学校提倡吃苦耐劳,我没两天就感冒咳嗽了,母亲来看望我时,我的嗓子已经沙哑,她便赶到校医室帮我买润喉糖。校医室里没有,她就小跑着去学校附近的药店买回一盒润喉糖,嘱咐了我一些事后,她赶去上班。我望着她匆忙的背影,一时百感交集。那日午后,阳光正好,微风不燥,我走在林荫小道上,嘴里含着一颗润喉糖,清爽甘甜,就像她给我的爱,清新甜美。
现在我长大了,不再需要糖果的陪伴。但母爱的甜味一直留在我的心中,令我永生难忘。
点评分析:
虚实结合,构思巧妙。本文虚实结合,真实的“甜”与心理的“甜”相得益彰。作者巧妙地把糖果的甜和母亲的爱关联起来,赋予了“甜”深刻的内涵。“有一种甜”是主题,也是行文的线索,小时候的彩虹糖、长大一点儿时的棉花糖以及上初中时的润喉糖是明线,而浸润在其中的母爱是暗线,一明一暗,使得文章散而不乱。
首尾呼应,点明主旨。文章开篇点题,自然引出下文关于“甜”的记忆;结尾呼应开头,表明母爱的“甜”令“我”永生难忘。首尾呼应,凸显了文章的主旨。
例文参考:
有一种甜
日升月落,春秋更迭,世间万物在不停地变化,而先人的智慧和血汗交织成的中华五千年传统文化,却如窖藏老酒,在漫长的时光里,酿成一种别样的甜。
在我的记忆味觉里,传统文化中有一种甜叫诗词歌赋。
年少的我,内心常常无比浮躁,变化无常的情绪使我口不择言,误伤他人。为了避免犯错,我强迫自己保持沉默,孤独地品尝着内心的苦楚。而这时,我心中唯一的一味甜便是那一首首唯美的古诗词。我常一个人静静地坐在书桌前,细细地品读诗词歌赋,沉醉于对仗工整的唐诗中,畅游在宋词优美的韵脚里……
诗词歌赋,婉转悠扬,荡漾在古道西边;宋词元曲,缥缈古雅,流转于古城山间。蕴含其中的甜便是太白唱醉的明月,杜甫赞美的山川,王维心中的空山新雨……一字一句,涤荡着我的内心,回味中,透着甜味,我的嘴角不自觉地扬起弧度。
恍然之间,李白酒后微醵,吟叹“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大漠孤烟,羌管幽咽,范仲淹在落日孤城中感伤“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诗词中的悲伤令我感同身受,人生漫漫,落魄失意犹如这些词曲,令人扼腕叹息。但又如刘禹锡所言“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在苦难面前我们也要有豁达的胸襟,用乐观的态度迎接生活的酸苦。我念着这些诗词,只觉得唇齿留香,韵味无穷,心中再无抑郁之气,只有满腹的典雅与清甜。
回首当下,多少同龄人沉迷虚拟网络,麻木地接收着游戏带来的感官刺激,而早已不能品味出诗词的至美与甘甜。对此,我想说,传统诗词的甜美是无与伦比的,那种甘甜与快乐并不输于令人眼花缭乱的网络游戏。身为青少年的我们,更要去了解那至美的诗词,去追寻那字字句句中蕴含的真理,去传承这民族瑰宝,而不是沉迷网络上肤浅刺激的游戏。
在娱乐至死的当下,我仍铭记着,有一种甜叫诗词歌赋。
点评分析:
对比鲜明,立意深刻。作者通过品读诗词歌赋来驱散内心的孤独和浮躁,在对古诗词的阅读感悟中,感受古诗词带给自己的甜。但作者并没有就此止步,而是更进一步,以自己对古诗词甜的感悟与一些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的一时快感进行对比,借此表达和呼吁读者“去传承这民族瑰宝”,立意深刻。
语言优美,脉络清晰。阅读本文,不仅能领悟其中折射的道理,更能品味其中的甘甜之美。此外,作者驾驭语言的能力很强,许多语句短小精悍,言简义丰。文章采用”总分总”结构,文脉贯通,一气呵成。
二、(2020宜昌)
凡人邱光明,生活的底味本是平淡,但他钻研厨艺,经营饭店,在生活中加入率性与执着,调出更有趣的味道;孤独的尼摩船长,生活的底味本是苦涩,但他探秘海底,勇闯南极,在生活中加入勇敢与坚毅,调出更传奇的味道;屡试不第的龚炜,生活的底味本是酸楚,但他诵诗习武,抚琴弈棋,在生活中加入淡定与坚守,调出更雅致的味道……亲爱的同学,回顾你的生活历程,你生活的底味是什么?你已经或将要加入点什么,来调出生活更好的味道呢?
请以“加点 ,调出生活好味道”为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作文,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要求:1.请根据提示语的相关内容,将文题补充完整。2.严禁抄袭和套用任何其他同类作文。3.文中不得岀现真实人名、校名。
解题思路:
本题审题的关键在于抓住“好味道”这个题眼。这里的“好味道”非实指的“好味道”,应取其比喻义或引申义,指有意义、有价值、有趣味的人生。由引语中的“率性与执着”“勇敢与坚毅”“淡定与坚守”可以看出,横线上所填的应该是某种积极的生活态度或精神品质,有了这些积极的生活态度和精神品质,人生才会更有价值、更有意义。也可以在横线上填写对生活的美好期待或生活中美好的事物,如”憧憬”“蜜糖”等词语,表达生活更美好、更甜蜜的主题。
写作时,要叙述清楚加点某种积极的生活态度或精神品质的具体过程:在什么情形下?如何加的?加了之后又出现何种情景?由此重点刻画出“我”的情感、思想。可将“加”与“不加”,也就是有和没有这些态度或品质的不同表现进行对比,在对比中凸显情感、态度的变化,从而体现”好味道”。
例文参考:
加点痴迷,调出生活好味道
学习之余,我特别喜欢下象棋,虽棋艺不高,但乐此不疲,且深陷其中不能自拔,以至妈妈送我一 个雅号——“棋痴”。其实,最初那几年,我不知因下棋挨了妈妈多少骂。
“我叫你们写作业你们不写,就知道躲着下棋! ”我与哥哥躲在屋后树林里下棋时,妈妈不知什么 时候已站到了我们身后。她一边怒气冲冲地说着,一边弯下腰,将手迅速伸向棋盘,五指张开,像老 鹰的利爪一样猛扑向我的“将士们”,“老帅” 一下子就被她攥到了手中。她使劲儿捏着“老帅”,好像 罪过全在那“老帅”身上。突然,老妈的手臂一挥,那“老帅”便“嗖”的一声飞了出去。我和哥哥瞪大 眼睛愣在那里,还没反应过来,“老帅”便被老妈甩得不知所踪。
看着老妈怒火中烧的样子,我们哪里还敢吱声,只得低下头,盯着脚尖,等着她发落。“还愣着干 什么!还不快做作业去!”随着老妈一声怒吼,我和哥哥只得收拾“残兵败将”,带着一肚子委屈去做 作业了。不过,我人在作业前,心却惦记着那被抛到野外的“老帅”。
终于熬到“解放”的那一刻,作业做完了,却已是暮色四合之时。待老妈去厨房做饭时,我便与哥 哥拿着手电筒,悄悄地出了门,去搜寻那枚孤单地躺在野外的棋子。
那是一片荆棘丛,正值仲夏,荆棘长得格外茂盛,身上的刺也格外尖利。为了找到心爱的“老 帅”,我们可顾不了荆棘刺破身体的疼痛,攒着劲儿疯找。没有带刀,我们就用手扒开荆棘的枝条,焦 急地用手电筒来回扫着。可是,我们找遍了那块地方,也没有找到那枚棋子。出来时间长了,又怕被 老妈发现,我们只得带着伤痕和满心的失望,悄悄地回到家中。
找不着那枚棋子,我和哥哥便决定动手做一枚。一天放学后,我们偷偷携着砍刀、小锯条和那副 丢了“帅”的象棋到野坡上,去寻一种叫黄杨木的小树。寻树,砍树,锯成棋子形状,在石上磨光滑,这 足足花了我们一个小时的工夫。还没来得及刻上字,我便与哥哥找了一块隐蔽的平地酣战起来……
“好啊,你们居然又躲起来下棋,真是棋痴啊 ”老妈真像一个大侦探,不知什么时候又站到了 我们身后,嗔怒中却带着笑意。从那时起,我和哥哥便有了“棋痴”之名。之后不久,妈妈看到我与哥 哥的学习成绩不仅没有下降,反而有了很大的进步,便不再反对我们下棋,任凭我们战得“天昏 地暗”。
正是因为痴迷下棋,我的课余生活才变得有滋有味,我也不再空虚无聊,不再只与手机为伴。
点评分析:
抓住题眼,巧妙立意。本文紧扣题眼“痴迷”来立意行文,叙述了“我”与哥哥下象棋的曲折经历,突出表现了 “我”与哥哥对下象棋的痴迷。
善绘细节,生动形象。作者善于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文中描写妈妈生气时的样子、“我"和哥 哥寻找“老帅”的细节,都真实具体。另外,“棋痴”“酣战”“天昏地暗”等词精准地描绘出“我''和哥 哥对下棋的痴迷,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
例文参考:
加点勇敢,调出生活好味道
“随风奔跑自由是方向,追逐雷和闪电的力量……”每当歌声响起,我的心中便会充满无限的力 量。奔跑的少年,遇到困难险阻,勇敢面对,永不退缩。加点勇敢,调出生活好味道。
中午自习,数学作业就像一座小山,一道道难题,犹如一个个猛兽,满口獴牙,横在我前进的路 上。我要放弃吗?
不,我勇敢地迎上它们。与难题激战.良久,我已精疲力竭。“哈哈,放弃吧,你是一定过不去的。” 那些难题狰狞地笑着,嘲笑我的无能和不自量力。笔被重重地摔在地上,痛苦地呻吟着。我趴在桌 上,心烦意乱。
忽然,一束光照射到我身上。“少年,成斗还没结束,怎么能轻言放弃呢?记住,你是身强力壮、 智勇双全的少年郎!拿起笔,继续战,斗吧!打败它们!”
笔被我重新握在手中,一股神奇的力量牵引着我,让我重新回到战场,我的激情在燃烧!
放下心中的恐惧,我静静思考,往日老师讲课的情景历历在目。对,用这种方法试试,不行再换 一种。静下心来,我尝试着变换解题方法。“强敌”一看我动真格的,终于招架不住,落荒而逃。打下 一员“猛将”后,我满血复活,便一鼓作气,一路过五关斩六将,终于完成一张试卷。我欣慰地笑了,为 我的勇敢而欣喜,为斩掉数学“猛兽”而自豪。
数学刚刚稳住阵脚,一向出彩的作文又“大红灯茏高高挂”了。
“这是你的作文?”触目惊心的红色大字似乎也在讥讽我,冲我觥牙咧嘴。我攥紧拳头告诉自己: “没关系,我可以的!”我拿起笔,仔细揣摩用词。不管这篇作文有多么不好,我都得勇敢面对它:这个 语句不通,那处用词不当;叙事老套,缺乏新意;结尾没点题,更谈不上深化主旨……我深呼一 口气, 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推倒重来!
经过一个小时的苦苦奋战.,大功告成。老师拿起我的作文,面露喜色:“这才是你的水平!” 学习不易,生活不易,遇到困难时,要相信自己,加点勇敢,从容面对,一定能调出生活好味道。
“哪怕遇见再大的风险,再大的浪,也会有默契的目光……”歌声再次响起,我信心满满。
点评分析:
贴近生活,选材真实。“我”勇敢直面学习中的难题。面对数学难题,“我”战胜心中的恐惧,勇敢攻克;面对作文的失败,“我"勇敢推倒重来,终赢得老师赞许。选材贴近生活,真实 具体。
精于构思,描写多样。本文细腻地描写了自己面对难题犹豫、纠结后奋勇而起的过程,一波三 折,有力地突出了主旨。文首巧用歌词引出主题,结尾再次用歌词呼应,结构严谨,构思巧妙。
主题三 时费碎片
一、(2020 苏州)
生活常常因细节显得丰盈而又意味深长。但是,正当其事时,我们往往会忽略它们的存在。直 到某个时候,回望过去,一些细节才会在我们记忆深处灿烂起来……
请以“那些灿烂的细节”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剧本以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本人的姓名、 校名。
解题思路:
细读引语,“意味深长”“忽略它们的存在”“记忆深处”是考生审题、选材的关键,作文应该体现细节描绘、回忆等要素。题目中有三个关键词:“那些”“灿烂的”“细节”。“那些”意味 着不止一个细节,要有三个细节甚至更多,那些细节可以集中在一个人身上、一件事情上,也可以分 散开来,但要有组织、有串联;“灿烂的”意为积极向上的,充满正能量的,能给人带来快乐、感动和激 励的,这提示考生选材时要选择正面的事例;“细节”意味着考生在写人、叙事、状物时,一定要突出 “细”,要对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心理等进行细致入微的刻画。
这道题选材的范围非常广泛,既可以从日常家庭生活、校园生活中选取能展现成长路上灿烂、幸 福、温暖的故事,也可以从社会生活中选取能体现守望相助、责任担当、感恩回报等主题的故事,还可 以写自然万物、艺术民俗等方面美好的细节内容,展现自己对这个世界的理解,以及在某个瞬间所受 到的启发。这道题适合写成记叙文或记叙性散文,宜采用镜头剪辑的方式选取三四个镜头,组合起 来展现各种灿烂的细节。
例文参考:
那些灿烂的细节
“如果我能像正常人一样站起来,我也想去小山丘上采鲜花,我也想在山涧中追鱼嬉戏,我也想 奔跑着去上学……”
她面前的万丈阳光,背上数不清的淤青和累累伤痕,她的額头上、肩膀上,都有我曾忽略的关于 生命的灿烂细节。
她名叫小凡,却意志非凡。她是我外婆的邻居家的女儿,与我年龄相仿,本应是亭亭玉立的花季 少女,却因双腿有疾病而不能正常上学、玩耍,甚至生活都很难自理。对于小凡的腿疾,我了解得并 不多,她不太愿意向他人谈起。她只对我说过,医生说她的腿还是有可能治好的,但需要一定的 意志。
虽然痊愈的可能性并不大,但她依然想要与疾病对抗到底。
初次见面,我就注意到她额头上的青紫和肩头的伤痕。对此,我并未在意,觉得她腿脚不便,摔 伤应是难免的。与她聊天时,我发现她目光灼灼,眼睛里闪烁着永不服输的倔强之光。
小学时,每次去外婆家,我都看见小凡坐在沦椅上。初中时再去外婆家,我震惊地看见小凡笑盈 盈地朝我走来了,她竟然摆脱了轮椅的束缚。我当时依然不曾想到她那一身的伤,其实是她拼命练 习站立,想要唤起双腿的知觉,夺回自己站立、奔跑的权利时留下的印记。直到某天我狠狠摔了 一 跤,我才通过自己腿上的淤青明白过来。
我终于能想象到,小凡在我目光不及的黑暗里,是怎样用双手撑着身边的物体让不灵便的双腿 着地,是怎样一次次摔倒在冰冷的地面上,又是怎样一次次让自己艰难地直起身来的。
那累累伤痕,见证了一个心怀自由的女孩改变命运的过程。那是她胜利的勋章,是光荣的象征。 那累累伤痕,推动着命运的齿轮,描绘出生命的画卷,谱写出生命的赞歌。那些多年前斑驳的细节在 我的记忆深处大放异彩,彻底地灿烂起来……
点评分析:
主题鲜明。作者在写作时选取身边人、身边事,注重内容的升华、细节的表现。全文叙事完整,结尾画龙点睛,点明中心主旨,表现了“生命的顽强”这一主题。描写细腻。文章描写细腻,对人物的神态、动作等进行了细致的刻画,对“我”的心理刻画十分细 膩,把“我”对小凡的关心、赞美叙写得很到位,表现了小凡的顽强与坚忍。文中最后两段运用排比的 修辞,为文章增色不少,给人以启示。
例文参考:
那些灿烂的细节
人生如梦,青春如画。仔细品味那刻在记忆深处的细节,方知人间自有真情在。
我是一名初三学生,每天回家时,都已夜幕降临。每次回家,我都要骑车经过一条漆黑的石板 路。不知从何时起,一位老人开始站在路边,点着一盏不算太亮的灯,叫卖着馄饨。我总是匆匆走 过,老人似乎也从未特别在意我。
那一晚大雨滂沱,骑到石板路的路口时,我已经浑身湿透了。在糟糕的天气里,我完全看不清前 方的路况,只能抱着侥幸的心理骑了一段,却没料到还是跌倒在地。我爬起身,忍不住咒骂了几句。 在这条路上,大雨中的我狼狈不堪。
忽然,一束强烈的白光照来,原来是那位卖馄饨的老人。他一直将灯对着路,照亮我脚下的路, 我赶紧扶起自行车,骑上,缓慢地经过他的摊位,大喊一声:“老爷爷,谢谢啊!”老人脸上笑成了一朵 花,朝我点点头说:“慢点啊! ”我在他的灯光的照耀下慢慢骑过这条小路。
从那以后,这条小路每晚都有一束光陪伴着我。仔细回想老人的模样,我只能记起他的白发和 满脸的皱纹。老人的面孔在馄饨的蒸气中浮现,时而模糊,时而清晰。而石板路上的那盏灯一直深 深地刻在我的脑海中。
那一束在城市的夜空中不起眼的光,照亮了我回家的路,照亮了我心中的温暖,让我感受到人间 的美好和灿烂。
今年,我去寻找那位老人,大概是因为有了路灯,老人已不在这里摆摊儿了。我走到他原本摆摊 儿的地方,发现他在石板上刻了四个字 路平安。
回想起发生在这条路上的一幕幕,我顿时热泪盈眶。转眼间,我即将毕业,踏上新的征程。回首 三年来走过无数次的路口,不禁感叹,生活中总有一些细节让我难以忘却。
那束光,那四个字,那无数难忘的细节,让我感受到人间的真情。那些灿烂的细节,我当铭记 一生。
点评分析:
选材真实,叙述生动。文章取材于真实的生活,细致地描绘了“我”走夜路时得到卖馄饨的老人帮助的经历。真实的经历,深深地刻在了“我”的记忆中。描写细腻,主题鲜明。文章既描写了“我”在没有路灯的时候,冒雨骑车跌倒在石板路上的动作 细节,也写了卖馄饨的老人用灯光照“我”前行的细节,突出表现了老人的善良,彰显了 “人间自有真 情在”的主题。
二、(2020 黄冈)
题目:总有 让我回想起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结合个人生活经历,选取真实的生活片段,写一篇700字 左右的记叙文;或根据自己的所思所感,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散文。③写记叙文要求文章叙事清楚, 结构完整,内容充实,恰当运用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写出真情实感。④写散文要求叙事或抒情线 索明朗,感情真挚。
解题思路:
该题为半命题作文。这个题目的关键词有“我”“回想”以及横线上需要补充的内容。 根据“回想”一词可以明确文章需要写回忆性的内容。什么让“我”回想起?“我”回想起了什么?回 想之后“我”产生了什么样的情感体验?要想弄清这些问题,考生就需要进行恰当补题。而补充的内 容就是文章写作的重点,也决定了立意的方向。比如补题为“总有感动让我回想起”,那么写作重点 就要放在“感动”上,并抒发“我”的真挚情感。此外,题目对文体进行了限制,文章只能写记叙文或者散文。
例文参考:
总有趣味让我回想起
我是一尾畅游在文字渓流中的锦鲤,纵身一跃,溅起文字的水花,呼吸之间汲取着文字的养分, —路游来,总有无限趣味让我回想起。
“点横撇捺折提钩”,我一笔一画地写着,用还握不惯毛笔的手拼凑着一个个方块。“点”是雨 滴,敲击屋檐声音点点;“横”是鱼竿,立于雨中悄然不动;“撇捺”是鱼尾,轻巧一摆水花飞溅;“折”是 鱼头,探出水面嘴巴一张一合;“钩”是鱼钩,弯的弧度只为等鱼上钩;“提”是起竿,鱼跃弧线入了竹 篓。好一幅雨中垂钓图!此时,我是那个渔者,一笔一画,毫不心急,气定神闲。鱼进竹篓,我心满意 足。清点今日的收获,形状不一的鱼排成长长的一串,串成一个个美丽新奇的句子。书写汉字,有无 限的趣味。
后来,我捧起一本本厚厚的名著。这时的我是一尾畅游在文字海洋中的鱼,我将文章作为自己 的潜水服,用文字给自己供氧,在文字的海洋里畅游。我游过东海龙宫,路过大观园,与水泊梁山的 好汉们喝酒吃肉,与“诺第留斯号”掠肩而过……我游过一片一片的海,从东方游到西方,从埃及游到 巴黎,从青铜时代游到科技时代。阅读名著,有无限的趣味。
再长大些,我便不再“钓鱼”,而是“捕鱼”。熟悉了一个个的方块字,然后将它们串在一起。每 一个字,都是我“捕鱼”大网上的一个结点。一个个句子串起来,编织一张印成铅字的密密麻麻的大 网。在知识的长河中“撒网捕鱼”,有的鱼叫作“坚持”,有的鱼叫作“诚实”,有的鱼叫作“善良”。这 些在我的文章大网中出现的一个个字眼,化入我的血液,融入我的骨髓。构思作文,有无限的趣味。
文字的营养让我不断成长,一路走来,每当捧起一本书时,总有无限趣味让我回想起。
点评分析:
修辞精美,主题明确。这篇文章巧用修辞,作者恰当地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 细腻地描写出从文字中感受到的无限趣味,主题明确。
思路清晰,结构严谨。作者按照时间顺序,叙述了"我''从热爱文字、书写文字、阅读名著到构思 作文的成长历程,思路清晰,结构严谨。
主题四 学习生活
一、(2020 福建)
读书学习,塑造着我们的性格。哲学家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 科学使人深刻……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生活充满酸甜苦辣,蕴藏着学问与智慧,就像一本无字的书。从生活中学到的,也能影响、改变 我们的性格。
对此,你有怎样的经历、体验和思考?请以“学习与性格”为标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在主题班会上与同学交流分享。
要求:自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
解题思路:
供2020年的福建省中考作文题在形式上向高考作文靠近,趋向真实情境写作。这 道作文题明显融入了交际语境写作的要素,即在设计一个写作情境任务的时候,明确规定了写作的 话题、读者、作者、目的等指示性信息,让写作任务语境场景化、具体化、明确化。
从题目“学习与性格”来看,学习与性格,二者相互影响。但材料第一段中的“读书学习,塑造着 我们的性格”“凡有所学,皆成性格”,材料第二段中的“从生活中学到的,也能影响、改变我们的性 格”,则提示考生要侧重写学习对性格养成、变化的影响。因此,考生可以从阅读某本书、学习某种知 识或技能对性格的影响的角度,写自己的亲身经历;也可以写对“读书学习如何影响性格”的看法和 思考。材料第二段指向“学习”的外延,揭示生活的真谛,让考生从中获得广义上的“学习”的启示。 凡是生活皆可学习,只要学习定有收获,凡是收获皆可成长,关键要揭示这种学习经历和性格的形 成、改变、完善之间的关系。这道题适合写成发言稿,考生写作时要有读者意识,不能忽视在设置情 境里与读者的交流。
例文参考:
学习与性格
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的主题班会上,我想分享一些自己的经历,来表达我对“学习与性格”这个主题的理解。
我相信很多小伙伴跟我一样,在家里经常被家长数落到“怀疑人生”。“你看看这孩子,毛毛躁 躁的,成什么样子,做事没有分寸!”母亲指着一地的花瓶碎片,和父亲抱怨。很多和我一样好动的同 学一定觉得这场景很熟悉吧。以前的我张狂又自傲,外向的性格让我结交了不少朋友,偶尔凭借自 己的小聪明考试,考得也算不错,于是理所当然地认为好动也没有什么,直到母亲给我报了书法班。
初次来到书法班,母亲领着我见老师。老师端坐在椅子上,面容和善,衣服虽不时髦,但整洁干 净。母亲说明了来意,当然也没有忘记把我的“劣迹”陈述一番。老师为我倒了一杯茶,正有点儿口 渴的我仰头将茶水一饮而尽,虽没有尝出味道,但觉得十分解渴。
凭着对未知事物的三分热情,我像模像样地学写了几天字,终于还是暴露了本质。我逐渐心不 在焉,用吸饱了墨的毛笔在纸上涂鸦。正当我为自己的作品感到洋洋自得时,老师一把抢去,揉成纸 团,扔进一旁的垃圾桶中。他的声音带着愠怒:“起来,我写给你看。”只见老师悬笔落字,毛笔如游龙 一般在宣纸上游走,收锋时只见他笔微微一顿,宣纸上的字就有了灵魂。
“人如手中笔,心如腕上力。执笔却心躁不已,哪能写出好字?纵使天赋再高又如何?不过是在 自耗,终是一场空罢了。”老师说完,意味深长地看了我一眼便走开了。
也许对书法是真爱吧,我再也不敢造次了,每次都是端端正正坐着,安安静静书写。偶尔蠢蠢欲 动,看见老师那威严的目光时也总会强迫自己静下来。不知不觉,浮躁已去,沉稳渐来。
时至今日,我已经练了七年的书法。言为心声,字为心画,一次次提笔,除去的是恣意的浮躁;一 滴滴浓墨,浸染的是浓郁的心思。书法中横竖以规,撇捺以矩,横竖撇捺,书写的是人的方寸、事的条 理、心的安逸。书法,确确实实改变了我的性格。
感谢书法,感谢学习,让我成为一个更优秀的自己。同学们,性格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 学习能力与所学知识的增多而改变。我们应该认清自己的性格,不断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为成为 一个更优秀的自己而努力。
谢谢大家!
点评分析:
紧扣要求,注意交流。这篇文章核心的表达方式是记叙,但是开头以及结尾巧妙应 合作文的情境要求,文章将很常见的学习故事娓娓道来,贴近生活又意蕴深长。
形象鲜明,表达灵活。文章对母亲的数落、老师的外貌和运笔写字的情形的描写,细腻真实,人 物形象十分饱满,让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文章使用比喻、对偶的修辞手法,句式整散结合,既给 人以亲切感又不失文采,显示了作者较高的语言驾驭能力。
例文参考:
学习与性格
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记得孩童时期,我便喜爱阅读。
初识文字是在一次和母亲上街游玩的时候。集市上各种声音杂乱无比,小贩们的吆喝一声高过 —声。我一蹦一跳地跟在母亲身后,不时好奇地摆弄摊上的好玩儿物件。这时,一抹彩色进入我的 视线 本本五颜六色的图画书。书中的插画一下子吸引了我,我忍不住驻足,痴痴地盯着书上 的画。母亲发觉了我的异常,笑道:“喜欢就买了,多读书能学习更多的知识,你以后就会更懂事了!” 那天,母亲给我买了好几本图画书,我从此爱上了阅读,和文字结下了不解之缘。每每和母亲闹矛 盾,母亲便将我没看过的书拿到我面前,我就会拿起书乖乖地躲到一边读。
母亲兴许没有想到,我这皮猴似的柱子,居然被书收拾得服服帖帖的。她哪里知道,书里的人物 可比他们大人有趣多了。我现在安静沉稳的性子便是从那时开始培养的。不承想,这被文字润养的 性子帮我熬过了多少失意消沉的日子!
升学后,由于功课繁忙,我便很少看课外书了。一次,期末考试考得不理想,我意志消沉,万般思 绪涌入脑海,巨大的压力让我烦躁不安。我随手拿起一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看了起来。主人公保 尔对待困难的勇气与精神,让我慢慢回归了平静。那一刻,我的心就像朝阳破云而出,一刹那,所有 的阴霾散去,心中的向日葵向阳而开。这也许就是阅读的魅力吧。它让一颗躁动的心变得安静,让 我从文字中习得了坚毅,它教会了我坚强,让我有了克服困难的勇气。
在风和日丽的午后,手中捧着书阅读,最是惬意。微风入怀,文字给了我太多的感动。年少不知 愁,总有些许莽撞与心躁,文字让心收拢沉淀,然后让人温柔且坚毅地成长,让性格愈加充盈完善。 这大概就是在阅读中学习人生道理,在阅读中塑造性格吧。阅读,让我不骄不躁,不卑不亢,不疾不 徐。我会继续坚持阅读,坚持学习,让自己成为一个更勇敢、更优秀的人。
以上是个人的分享,谢谢大家的聆听。
点评分析:
见微知著,真情实意。作者通过讲述自己小时候爱上阅读,书籍带领自己走出阴霾的经历,将阅读对自己性格的影响娓娓道来,字里行间流露着对阅读的喜爱,情真意切。
贴近现实,描写真实。本文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容易引起读者共鸣。文中的描写亦是妙趣横生, 如第二段写小时候对书的着迷,后面写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时的心理变化,细腻又真实,趣味尽 在其中。
二、(2020 江西)
请以“好的故事”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文体不限(诗歌除外);(2)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解题思路:
“好的故事”这一作文题源自统编教材八年级下册写作单元,意在引导考生完整 地叙述故事,刻画出故事中丰满的人物形象,通过故事获得真挚的情感体验或有益的启示。想写好 此文,首先要抓住文题关键词“故事”和“好”。“故事”指真实的或虚构的用作讲述对象的事情,这样 的事情有完整性,富有吸引力,能感染人。故事侧重于叙述事情的过程,强调情节的跌宕起伏,从而 表达真情或阐发道理。修饰语“好”字,界定所讲述故事的主题思想是积极向上的,内容是新颖别致 的,情节是跌宕起伏的,情感是真实动人的。
这道题如写成记叙文,考生要写的不仅仅是故事,还要注意故事的思想、内容、情节、情感等方面 的“好”。具体而言,考生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立意、选材:一是从自我成长、生活的角度,写与家人、老 师、同学等相处的故事,写出故事背后的温情,以情感人;二是从社会生活的角度,写自己直接或间接 积累的故事,如发扬传统文化的故事,疫情中可歌可泣的逆行故事,向世界讲述中国发展的故事等; 三是叙写自己看过的故事,阐发其中蕴含的道理,以理服人。考生可以写一个故事,也可以写多个 故事。
这道题并不是只适合写记叙文,也可以写议论文,考生可以辩证分析什么样的故事才是好故事, 怎样讲好的故事,好的故事对我们的成长和社会发展有什么影响,等等。
例文参考:
好的故事
一笺烟雨,半帘幽梦,梦中见你走过流年,惊艳了时光,也温柔了我的岁月。
——题记
我撑着一把油纸伞,行走在天府烟雨中,邂逅了你。我听见巴蜀之地,青莲之乡(注:关于李白出 生地历来有三种争议,史学界尚无定论,本文作者取四川青莲乡一说。),一声婴儿的啼哭,也是长庚 星降落于世的一声巨响,划破长空的寂静,你生来注定不凡。我看见,你从一个“五岁诵六甲”的稚 童,长成“飒沓如流星”的翩翩少年。我还看见,你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的少年意气,在月光照耀水波兴 起之时,化作了“思君不见下渝州”的缠绵排恻。我看见你,第一次喝起了酒,尝起了愁。你看见我, 只是笑笑,不曾言语。我们今生的缘分早已注定。
我再一次见你,你已不是少年,中年的你却依旧烂漫可爱。你相信以自己的大才,定要熠熠生 辉,而后照亮九州大地。你是大鹏,不是蓬蒿人,我听见你笑着对我说。我又看见,你喝起了酒,是愁 非愁,是乐非乐。我问你,何故?你答,纵为大鹏,无风怎起?幸有好友,不算孤独。你我相视,无奈 地笑。
那是我最后一次见你,我本见你高歌着“轻舟已过万重山”,觉得今后你会幸福。只是谁料,那是 镜花水月。面对残酷的现实,你高兴不起来了。你老了,没有机会再实现梦想了。山河破碎,满目疮 痍,可你什么也做不了。于是你最后一次喝酒,最后一次品愁,你醉了。我该高兴的,只是却笑不出 来。我看见你跌跌撞撞走到江边,我伸手要拦,你回头给我一个微笑。于是我停下,看你纵身跃入月 中。你离开了啊!你本就非人世之人。尔为天上仙,怎堪世道污浊?你不过是偶然来趟人间,终究 要回去,我这样安慰自己,至少你真的做到了 “李花怒放一树白”,至少我还能记得你,至少你还有那 么多诗供后人传诵。
我的梦醒了,你回去了,只是有关你的故事,逾年历岁,不会褪色,反而酝酿得更加香醇。我说李 白,我还有酒,你愿不愿意再来趟人世,和我细细说说你的故事?你有那么好的故事,不由你亲口和 我讲一番,实是可惜。你能不能俯身喝下这杯酒,为它折一折腰,再来一次人世,或者多来几趟我的 梦里?我还想听全天下最好的故事。
点评分析:
虚实结合,想象绮丽。作者构思巧妙,行文时由题记的“梦中见你”引入,叙述了“我” 与李白梦中相见的三次情景,分别指向李白少年、中年和老年的故事,梦境既忠于史实,又进行了艺 术加工,增添了合理的想象。
人我关联,情深意长。作者在叙述的过程中,融入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既有客观史实的再现, 又有主观情感的抒发。第二人称的运用,对李白的邀请、呼告,表达出作者想沉浸、沉醉于李白故事 的真挚情感。
例文参考:
好的故事
一个好的故事能使人与作者产生共鸣,切身体会到作者的情感,能够让人学习到很多在教科书 上学不到的终身受益的东西。
我第一次接触故事是在小时候。在夏天的树荫下,我坐在妈妈的怀里,妈妈抱着我,一手拿书念 着,一手拿着蒲扇,轻轻地给我扇着。那时候小,不懂人情世故,只知道童话故事中的人物有善恶美 丑。妈妈给我读《皇帝的新装》,我听着有趣,到最后妈妈给我讲道理,我才明白,人不能说谎,当你说 了 一个谎,就要用无数个谎言去圆它,这是很不值得的。
一个好的故事,使我懂得了一个受益终生的道理:做人一定要诚实,说真话。这是我们为人处世 的根本原则,也是我们成功的基石。
长大一点儿,上了小学,我读了《鲁滨逊漂流记》,这本书讲述了英国人鲁滨逊迷失在无人岛时, 不放弃回家的希望,努力生存下去的故事。从此,小小的我心中便埋下了一颗坚忍、不放弃的种子, 它让我在未来的道路上风雨无阻,努力前行:让我在考试失利时,不会轻易丧气,而是总结错误,更上 一层楼;让我在练习古筝时,不因枯燥无味而放弃;让我在跌倒时,努力爬起来,向着光明的未来 走去。
一个好的故事,让我有了不放弃的精神,这种精神深深地刻在我的骨子里,替我扫平了很多挡在 前方的障碍。
最近,我读了《小妇人》,马奇一家的善良、团结、勇敢与无私感动了我。马奇先生参军归来,全家 相拥在一起的情节更使我泪眼婆娑。想到因为我的叛逆而受伤的爸爸,我惭愧不已。明明我们一家 四口从没分开过,我却因不懂事而疏远了爸爸。于是,我试着无私、包容地对待家人,终于打破了与 爸爸之间的隔膜。
一个好的故事,使我学会了如何正确处理与家人的关系,使我不会终生后悔。如今坐在考场上的我,已经经历过许多事,也是一个有故事的人了。我将带着这些好的故事,不畏艰难,勇往直前,奔向那片属于我的星辰大海。我将挥毫泼墨,书写属于我的人生故事,向阳而生,珍惜青春,不负韶华。
点评分析:
视野广博,底蕴丰厚。作者采用"总分总”结构,开门见山,直接入题,然后分别选用小时候听《皇帝的新装》、小学读《鲁滨逊漂流记》、最近读《小妇人》的经历入文,抒发阅读故事的感 受与启迪,结尾再次延展“故事”,言有尽而意无穷。三个故事为文章注入文学底蕴,使之散发着浓郁 的书香气息。
由事及理,才情顿显。作者写自己在不同时间段从故事中汲取到成长的有益启示,由事及理,点 题升华。同时,文中三个片段的结构相似,错落有致,扣题点题,加之长短句的灵活运用,展现了作者 在语言运用上的独特才情。
第二部分 材料作文
一、(2020 武汉)
7岁的小睿在小区骑车时撞倒了一个3岁的小朋友,既没有道歉,也没有留下联系方式。妈妈了 解情况后认为:小睿应该正视错误,承担过失;父母也应该担起责任,加强教育。于是他们写了一份 特殊的“寻人启事”,寻找被撞的孩子及其家长。启事上,妈妈写下了一段文字表达歉意,表示愿意支 付检查和治疗的全部费用;小睿也亲手写下了道歉的话。小睿刚上小学,有些不会写的字就用拼音 代替,妈妈也没有代笔。
担当,不论年龄;担当,不分身份。事无巨细都显担当,大事难事更须担当。
勇于担当,才能有所作为。
请你根据对上述文字的理解和思考,或叙述生活经历,或论述其中道理,写一篇文章。
要求:依据材料的整体语意立意,自拟标题,不少于600字。文中如果出现真实的姓名或校名, 请以化名代替。
解题思路:
2020年武汉市中考作文以“担当”为主题,贴近考生的生活和思想,贴近时代主题,也
映射疫情严重时期,广大医护工作者和武汉人民的勇于担当。
本题题意明确,材料第二段由小睿家长和小睿的做法自然引出文章的立意:勇于担当,才能有所 作为。关键词“勇于担当”意为勇于承担并且愿意负责任,具体表现为主动承担因自己的过失而对他 人造成的影响,担当某种使命,担当某种任务。“有所作为”意为勇于担当对一个人的人生或事业、对 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发展等产生积极意义和深远影响。这道题的选材十分广泛,考生可以从个体出 发,写自己在生活、成长中的担当故事,疫情期间平凡人的担当和作为,以及历史名人的担当;还可以 写大的担当,如集体、社会、国家的担当。不论写哪种担当,都要注意把勇于担当的具体表现写出来。
明确了选材要求,还要了解文体限制,“叙述生活经历”要求写实,可以写成记叙文,也可以写成 叙事性散文或小说。“论述其中道理”要求写议论文,论述“勇于担当,才能有所作为”的观点,文题 材料既可以是观点的引子,也可以作为文章的论据。
例文参考:
爸爸的担当
晚饭时,餐桌上的酸辣土豆丝飘香。“爸爸,今天又上夜班吗?”我漫不经心地问。“是啊,你快 吃,吃完了去学习。”爸爸说着给我夹了一大筷子土豆丝。
因为我喜欢吃酸辣土豆丝,爸爸每年总会费神费力地从山里弄回不少土豆、辣椒。家中无车,从 老远的大山里弄到土豆并不容易,邻居笑爸爸太宠闺女,为了闺女,不计成本地折腾。爸爸总是笑笑 说:“让我家闺女吃上最好吃的酸辣土豆丝,这是我最小的担当!”
晚上八点多,我正在做化学作业,爸爸轻手轻脚走进来问我:“你什么时候睡?” “我还有作业,做 完了玩会儿再睡。怎么了?”我啃着爸爸晚饭时给我削的苹果,头也不抬地说。“十点半记得喊我起
来上班,我先睡会儿。”
我很快写完作业,躺在床上看了会儿书,快十点半,我去喊爸爸。在门口我就听见他打呼噜的声 音,爸爸太累了,他不能好好睡觉,因为要去上夜班,一个月也休息不了几天,但我从没听到爸爸抱怨 过。我想起晚饭时吃的酸辣土豆丝,又想起爸爸微驼的背、厚实的肩,还有爸爸对家庭的担当,眼睛 热热的。
爸爸喜欢做菜,有一天他做了一桌子菜,那盘酸辣土豆丝最合我的胃口,几乎被我吃光了。爸爸 看在眼里,从此,每周我都能吃到用新鲜土豆做的酸辣土豆丝。爸爸从不问我喜欢吃什么,他看我喜 欢吃,就会默默为我做。我喜欢吃鸡肉,他每星期就为我做一次宫保鸡丁、干锅鸡;我喜欢吃虾,虽然 他对水产过敏,但依然会为我做油蝌大虾,忙活半天,却不能吃上一口……
我和妈妈的喜好,爸爸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不会刻意表达,但他一直都将爱珍藏在琐事中。 他每天辛苦劳作,虽收入不高,却让女儿吃穿和别人一样好。这是他对家庭的担当。
被我叫醒后,爸爸起身洗了把脸就走了。我关上灯,不争气的泪水却模糊了双眼。
爸爸虽然渺小,但他无论是对工作还是对家庭都有担当。我要珍藏爸爸对我的爱、对家庭的担 当,做个像他一样有担当的人。
点评分析:
构思精巧,扣题严谨。作者由一盘酸辣土豆丝引出'‘我"和爸爸的故事,写出了一个爸爸对女儿无条件的、质朴的爱,对家庭的默默担当。文章扣题严谨,有力地彰显了“担当”的主题。
真实生活,情感浓郁。文章取材于日常生活,叙述自然而不做作,质朴无华的语言,把爸爸工作 的辛苦,对家庭的爱和责任表现得淋漓尽致。对“我”的心理刻画细致入微,充分表达了“我”对爸爸 的感激之情。
例文参考:
传承担当精神,做时代新人
挪威著名戏剧家易卜生曾说:“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青年作为民族的未 来,更应传承担当精神,勇担时代赋予的责任。
古往今来,我们从不缺有责任有担当的人。因为担当,肩负天下苍生的大禹为治水“三过家门而 不入”;因为担当,李时珍足迹遍天下,用27年的时间成就《本草纲目》的辉煌;因为担当,毛泽东留下 “男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的豪迈诗句。今天的新一代青年,理应从前辈那里传承担当的 精神,立志做一个有担当的人。
可是,在现代社会,一些年轻人没有吃过苦,丢掉了责任意识,在物欲横流的世界迷失了自己,只 想做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弄丢了担当精神,不思进取,得过且过,在苦难面前不堪一击。如许某享受 着公费留学的竿遇,却公然辱国;季某否定国家,没有一点儿爱国担当。
但我们不能因此否定青年的力量,你看,“时代楷模”黄文秀在贫困山村无私奉献,将青春绽放在 扶贫路上;疫情最严重时,数万名“90后”“00后”医护人员奔赴抗疫一线,为民为国不惜牺牲自己; 洪水滔天之时,下了考场直奔抗洪一线的高考学子,为保卫家园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现在,我们正处于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期,处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时代呼唤青年 要担当起民族振兴的责任。毛泽东说:“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我们 这一辈青年若不能接过上一辈手中振兴中华的大旗,就好像奔涌的江流一下子被山石拦截,成为堰 塞湖,即使再多防范,也会有漫顶的危险。
我们始终相信责任传承的源远流长,始终相信担当是青年不可推卸的责任,始终相信责任担当 的大旗会在青年手中迎风飘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青年最有活力,最有前途,世界是我们的,责 任也应该是我们的,担当意识也应该是我们的!
让我们从自身做起,主动担当,把责任扛在肩头,即使风雪载途路漫漫,依然坚持不懈,为实现中 国梦而不懈奋斗。
点评分析:
联系现实,主题深刻。文章围绕材料主旨引出论点青年应传承担当精神,勇担时代赋予的责任。然后围绕论点,进行多方论证,突出强调作为祖国的未来,青年应该继承和大力发 扬担当精神。作者眼界开阔,见解深刻,实属难得。
论证充分,方法多样。作者运用多种论证方法,充分论证自己的观点。比喻论证,如青年不担 当,就会像有漫顶危险的堰塞湖;道理论证,如引用易卜生等人的名言;举例论证,如大禹、李时珍、抗 疫一线医护人员等人的事例。
二、(2020 安徽)
我们可以不美丽,但我们健康。我们可以不伟大,但我们庄严。我们可以不完满,但我们努力O 我们可以不永恒,但我们真诚。 ——毕淑敏《精神的三间小屋》
请根据上述材料,选择一个方面,联系你的经历和体验,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要求:(1)自拟标题,自选文体。(2)文中不要透露你个人的身份信息。(3)抄袭是不良行为,请不要照搬别人的文章。
解题思路:
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材料取自课文,它通过四句带有提示性、导向性的话语,引导考生进入指定的思维范畴中,再从中选择关键词进行构思、写作。因为材料的结尾是句号而不是省 略号,所以考生只能从这四个方面中选择一个作为主题句来写作。
材料的意思是,我们没有美丽的外表,但我们可以追求健康的身心;我们是普通人,做不了惊天 动地的大事,但我们珍惜时间、严于律己、尽职尽责,把人生过得庄严而有意义;我们的付出不一定有 完满的收获,但我们从不放弃努力;我们的人生(生命)可能不会永恒,但我们真诚对待他人、热爱生 活。“不美丽”但“健康”,“不伟大”但“庄严”,“不完满”但“努力”,“不永恒”但“真诚”,这四组词语 中的每一组都不是对立的,而是可以互相渗透、包容的。写作时,考生要写出自己或他人是如何追求 “健康”、保持“庄严”、“努力”进取、“真诚”相待的,展现其对精神、思想、品德等方面的积极塑造。
拟一个好的题目,是本次作文成功的首要前提。可以拟题为“我健康我快乐”“那一刻,我感受 到了庄严”,,唯进步不止步,,“真诚到永远,,等。其次,就是确立文章的主体内容,是写一件事还是几 件事。假如只想写一件事,那么就该详写这件事,着重突出一些细节感人的地方;假如要写几件事, 那就要做到详略得当,内容充实。最后,还需要有意识地打造几个出彩、吸引人的亮点。比如写多件 事的,可以给每件事加上一个概括性的有哲理的标题。即使不用小标题,用首句概括式引领一段内 容,或是一事一议,也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例文参考:
享受生命的缺憾
世间万物,都有各自的缺憾。可纵然是平凡柔弱的小草,也会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坚 忍;即使是渺小单调的苔花,也会有“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的自信。毕淑敏曾说:“我们可以不 完满,但我们努力。”是的,只有享受生命的缺憾,并为之不断努力奋斗,我们才能看到生命的灿烂与 美好。
因为父母是医务工作者,我从小和他们聚少离多。没能和其他孩子一样享受一个可以在父母怀 里撒娇的童年,一直是我心中的遗憾。放学后乖乖地站在学校门口,等待父母走过来牵住我的小手, 给我一支甜甜的雪糕,是我整个小学时光中最期待的场景。或许是因为父母的缺席,我从小就比同 龄的孩子独立。因为我知道,没伞的孩子,只能努力奔跑。我一个人看书写字,一个人奋发上进。无 论如何,我都希望成为父母的骄傲。
庚子新春,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我们平静的生活。所有的学生隔离在家,开始了“停 课不停学”的网课学习生活。疫情期间,都说唯自觉者胜,唯独立者强。虽然没有父母的陪伴和辅 导,但早已养成自主学习习惯的我在这个假期不断努力,一点一点地进步。我为越来越好的自己而 自豪,也突然明白,曾经刻骨铭心的缺憾也可以通过我的努力变成生命中的另一种美好。
我曾将父母在我童年里的缺席视作生命中最大的缺憾,并为此哭过,闹过。现在,那已变成了一 段难忘的经历与体悟。随着慢慢长大,我渐渐发现,缺憾并不一定是坏事。相反,因为有缺憾,我更 加感念生命的美好,更加珍惜自己的努力。我这个年纪的孩子大多和父母不对付,我却和父母特别 要好。正因为儿时陪伴的缺失,才显得当下的团聚是如此美好,不是吗?
自古以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世间万物,谁的生命没有缺憾?可我们要相信,生命总 有裂缝,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不要尝试去忘记缺憾,抱怨缺憾,当我们学会正视生命的苦难,享受 生命的缺憾,不断努力奋斗时,命运会给你另一种意义上的完满。
我永远无法忘记今天母亲穿着长裙为我送考的画面,这一次的感动,足以慰藉幼时关于亲情的 所有缺,感。缺憾,可以通过努力,成为生命的另一种完满。
没有人的生命是完满的,请享受生命的缺憾,纵然生活荆棘满地,也不要忘了一路高歌。
点评分析:
夹叙夹议,富含哲理。作者在行文时,将自身的经历与内心的感悟巧妙结合,同时运 用记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很好地突出了文章主题,阐明了缺憾与成长的关系。文中不少 语句精警凝练,富有哲理,引人深思。
巧妙引用,卒章显志。作者开篇以小草、苔花来类比,提出自己对缺憾的看法,同时巧妙引用诗 句和毕淑敏的话,彰显了文采。文章以议论抒情句结尾,呼应标题“享受生命的缺憾”,升华了文章主 旨,言有尽而意无穷,是全文的点睛之笔。
例文参考:
努力把生命过成花儿的模样
时间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也圆了天下人的梦。尽管我们的生命不是完满的,但我们必须努力。 愿我们都能在最美的年华里,努力把生命过成花儿的模样。
多年来,我在成长中努力,在努力中成长。回首往昔,一路成长的印记清晰可见,细细品味,其实 我一直在努力把生命过成花儿的模样。
自小时候起,我就不曾完满,别人会弹钢琴、演讲、唱歌,我似乎一无是处,没有任何特长。好在 我不曾气馁,咬牙坚持学习围棋。最初那段日子十分平淡无趣,打棋谱如苦行僧修行般枯燥,老师的 斥责声不断响在耳畔。但我一直在努力改变自己一无所长的处境,使自己的生命更加充实、丰盈。
一年,两年,三年……当我站在最高的领奖台上,从评委手中接过围棋比赛第一名的奖状与业余 三段的证书时,我明白,我的生命之花在此刻绚丽绽放。以前所吃过的苦似乎都化为甜,苦涩早已被 快乐冲淡。我为此做过的努力不曾付诸东流,反而使自己的生命更加芳香。
如今再度回首往事,细细品味才发现当初觉得苦的事是多么有趣。赵师秀的一句“闲敲棋子落 灯花”道出了下棋的雅趣,连那缓慢响起的落子声都变得有趣起来。闲来无事时,我轻轻抽出棋盘, 沏上一杯清茶,在水雾笼罩下按照棋谱一步步下下去,仿佛那棋子都活了过来,在棋盘上诉说着一个 个奋力拼搏的传奇故事,时间就在这“闲敲棋子”中缓缓流淌。一局终了,水雾也慢慢散去,我似做了 一个梦,口鼻间却有淡淡的茶香不曾飘散。此时心已回归宁静,方才感叹围棋的好处。正因为努力, 我才学会了围棋,使自己的生命如花儿一般宁静美好。
初中三年,我有幸遇见了现在的老师和同学,从他们那里,我懂得了自己还有许多不完满的地 方,但一句“每朵花都有绽放的理由,,也让我热血沸腾。于是,我努力把生命过成花儿的模样,以不辜 负这不会重来而又易逝的青春。我坚信“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有付出就一定会有回 报。在三年的时光里,因为努力,我才得以成长为更好的自己。
或许岁月是把刻刀,它把平凡的生命雕刻得满是皱纹,但因为有了努力的浸润,它也可以把生命 雕刻成最美的花儿的模样。每个人都有一部漫长的成长史,而努力,在纸上,它是字;在心中,它是梦 的模样;在脚下,它是动力。我们风华正茂,唯有努力,才能“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唯有努力,才有 实力“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因为努力,我们不负韶华,不负自己。
努力吧,少年!唯有奋力奔跑,才能看见未来的曙光。愿我们都能努力,把生命过成花儿的模 样。因为我们,生如夏花。
点评分析:
扣题紧密,思路严谨。本文开篇自然点题;然后详细叙述了“我”学围棋的事例,具体 体现了该如何“努力把生命过成花儿的模样”;结尾再次点题,呼应开头,思路严谨。
感情真挚,语言唯美。文章取材于生活,真实地抒发了作者对生命的热爱以及对理想的不懈追 求。文章语言生动且富有感染力,从中可以看出作者广博的知识储备和扎实的写作功底。
三、(2020内江)
朱德的母亲虽出身贫寒,却用一双手幸福了家庭,成就了儿子;植树的牧羊人虽失子丧妻,却用 一双手发胜了孤独,美丽了荒漠;朱丽华虽双目失明,却靠一双手璀璨了人生,感动了中国;疫情防控 者虽身处险境,却用一双双手构筑了 一道坚实的防疫长城……
这一双双奋斗的手,改变命运,成就自己,造福社会,美丽世界。在你的生活中,是否也有过一双 手,给过你温暖与触动。就此,请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2)卷面整洁,书写规范。(3)不得出现与自身有关的真实人 名、校名和地名等信息。
解题思路:
从文题提供的材料来看,命题强调弘扬勇敢、乐观、坚强、奋斗、奉献等充满正能量的 精神力量,给考生以正面、积极的人生引导。引语中展示了四则材料,第一、二则是课本素材,主人公 分别为回忆录中的人物和作品虚构的人物;第三、四则是生活素材,即“感动中国”2019年度人物之 一的朱丽华的感人事迹和2020年上半年备受关注的焦点事件——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引语提示了 考生选材的范围,无论是文学作品中的人物事例,还是现实生活中的人物事例,无论是家喻户晓的人 物事例,还是默默无闻的人物事例,都可以作为写作素材。
这四则材料表现的都是“一双手”或“一双双手”,手的主人通过自身的努力奋斗,“改变命运,成 就自己,造福社会,美丽世界”。这提示考生,文章主题要紧紧围绕手的积极作用来写。写作时,可以 重点叙写与这双手有关的动人故事,勾勒与手有关的感人场景或细节,借此表现人物的精神品质,表 达出“我”受到的温暖和触动,突出文章的主题思想。题目的拟定,可以按手的特征来拟,如“记忆中 的那双手”“那手,多美”等;可以按手的社会功能来拟,如“一双奋斗的手”“生命之手”等;也可以不 出现手,而以手的动态及变化来拟,如“拂去心中的恐惧”等;还可以利用修辞手法来拟,如“挥手自 兹去”等。
例文参考:
一双粗糙而灵活的手
妈妈的手,是一双很粗糙的手,全然不像一个女人的手,一点儿也不细膩,一点儿也不白净,甚至 算得上很黑。上面有一道道深深的纹路,掌心还有几个老茧,摸起来一点儿也不舒服,我心里甚至对 这样一双手有些排斥。
但就是这样一双手,可以捏起细细的绣花针,绣出非凡的作品。
妈妈每年都会利用空闲时间绣一两幅十字绣,或是山水,或是动物,或是一些吉祥的话。她说这 些十字绣挂在家里很吉祥,会保佑我们全家平安。妈妈的手很灵活,穿针引线的动作娴熟流畅。取 出针,拉出线,捻一下线头,轻轻一穿,线就乖巧地从针孔进去了。绣的时候,妈妈的手就像被施了魔 法一样,在十字绣上一针扎进去,一针取出来,十字绣就这样一点点地被丝线填充。
但被施了魔法的手也有失误的时候,针有时也会扎到手指,妈妈的指尖上便冒出鲜红的血珠。 她总是淡定地用柔软洁净的纸擦一下,再涂点药水就继续干活了。我看见了很心疼,便劝妈妈别绣 了。但她总是笑笑,说:“没事的,我的手可不像你的手那样娇气,扎几针也没什么,过一会儿就好了, 别担心。”我不知道妈妈的手被针扎过多少次,流过多少血,也不知道妈妈的手还经历了什么,为何会 变得如此粗糙,我也不敢去想象。
尽管流过血,刺绣的过程不算完美,但妈妈的成品十字绣总是让人震撼。妈妈绣出来的山是巍 峨气派的,有青松有绿草;妈妈绣出来的水是清漱流动的,有倒影有波浪;妈妈绣出来的动物是栩栩 如生的,有动作有表情……这些都凝聚着妈妈的用心和付出。绣好的十字绣装裱后会被挂在墙上, 别人看见了,都会情不自禁地夸妈妈心灵手巧。每每这时,我就会感到很自豪。
这样一双粗糙的手,曾经也是如水一样柔滑细腻吧。这是多么粗糙的一双手啊,而这样的一双 手所创造的作品,却是如此细腻逼真;这样的一双手所创造的美的生活,给予我完美的幸福和深深的 感动。生活磨炼了妈妈的手,又怎不是磨炼了妈妈的人生呢?
点评分析:
细节生动,描写细腻。通过描写妈妈刺绣时的两个特写镜头,表现了妈妈聪慧、勤劳和坚强的美好品质,表达出作者对妈妈的敬佩和感恩之情。对妈妈的动作和语言描写,生动具体,颇 能彰显人物的精神品质。
先抑后扬,情感跌宕。作者最初对妈妈的手“有些排斥”,但妈妈穿针引线绣十字绣时动作的灵 活自如,误扎手指时妈妈的淡定、轻松,特别是刺绣成品的震撼,使作者对妈妈的手转为由衷赞叹。 情感的起伏变化,使得文章跌宕有致。
例文参考:
暧手暧心
医者的手,救死扶伤;军人的手,保家卫国。一双双奋斗的手,改变了命运,成就了自己,造福了 社会,美丽了世界,但我一直记得一位普通老人的手,虽然苍老,却很温暖……
初夏的一个下午,我像往常一样坐公交车去学校。由于两只手都拎着袋子,上车后我连站稳都 有点儿困难。幸好,我站到了一个座位旁,用座位的靠背支撑着身子,这才站稳。
坐在座位上的是一个老奶奶,她的脚边放着两个空菜篮子,大概是刚卖完菜回家吧。由于是返 校日,车上的乘客大多是学生,奶奶就时不时地和我聊上一句,询问我的学校、年级。她看见我手上 提着两个袋子,便热情地对我说:“小姑娘,我来帮你拿着吧。”说着,就要伸手帮我提袋子。我想,公 交车上的座位也不宽敞,奶奶自己的菜篮子还放在一旁,而且再有十来分钟我就到站了,便谢绝了她 的好意。
过了一会儿,我正一个人发着呆,突然感觉有一双温热的手在拉我的手臂。低头一看,那是一双 枯瘦粗糙的手,或许是因为长期的劳作,那双手就像失去了水分的树皮一样,布满了褶皱,手背上还 有一块块褐色的斑。老奶奶挪了挪菜篮子,然后起身将我往她那个座位上拉。看我一直没有坐下 去,老奶奶急了:“我就要下车了,你来坐这个位置,提这么多东西站着多累啊。”我没有再推让,对她 说了声“谢谢”便坐了下来。奶奶眼角的皱纹里盛满了笑意,等车到站停下,她便提着菜篮子下了车。
坐在座位上,望着车窗外老奶奶渐渐离去的背影,我开始回想,刚刚那双手抓着我手臂的时候, 我怎么有点儿生疼的感觉?想必是她的手掌长满了老茧吧。但就是这么一双手,让我感到了温暖, 心仿佛被柔软的云朵拂过。老奶奶这么年迈还要去卖菜,想必生活不易,可她在外的时候,还会为有 困难的人分忧,多么可敬啊!
老奶奶的手虽没有医生救死扶伤的本领,没有军人力挽狂澜的力量,但那双平凡的劳动者的手, 同样给我带来了温暖。
点评分析:
选材真实,主题积极。本文记叙了在公交车上一位热心的老奶奶用枯瘦有力的手帮 助了“我”一事,选材真实,有生活气息。通过对老奶奶手的特写,礼赞了她待人的热情、真诚,表现了 她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的美好品质。
首尾圆合,语言畅达。开头由医者、军人的手引出老人的手,领起下文的回忆;结尾回应开头,点 明主题,结构完整。文章语言质朴无华,晓畅自然。
四.(2020天津)
常听有同学说:我很烦恼,因为妈妈总是唠叨;我很孤独,因为同学不喜欢我;我很焦虑,因为学 习总是让我倍感压力……成长的路上,难免有一些不良心绪。如果你尝试着不断反思自己,调整自 己,改变自己,你就会走出阴郁,心中充满阳光。同学们,对此,你有怎样的经历和感悟呢?
请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紧扣主题,内容具体充实;(2)有真情实感;(3)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4)不少 于600字;(5)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解题思路:
天津市近三年的中考作文命题都是材料作文,且题目主题都指向了“成长”。2020年 的题目仍然要求考生审视自己的成长,针对成长过程中产生的“不良心绪”,如烦恼、孤独、焦虑等进行自我反思、调整和改变,引导考生直面“不良心绪”,学会自我反思和调整,培育健康的心理、健全的 人格,保持积极向上的风貌。
考生在构思时,可以对这些“不良心绪”进行分析,以求打开写作思路。①烦恼。烦恼的原因是 “妈妈总是唠叨”。其实,妈妈的唠叨是对“我”的关心和爱护,是母爱的一种表达方式。写作时,应 该对妈妈的唠叨进行理性分析,并反思自己。②孤独。孤独的原因是“同学不喜欢我”。“同学不喜 欢我”的原因是什么?如果是大多数同学都不喜欢“我”,那么问题的关键因素应该在“我”,比如过 于自我、自私,不懂得分享、尊重等,这时候就要通过反思自己、调整自己、改变自己,达到与同学和谐 友好相处的目的。③焦虑。焦虑的原因是“学习总是让我倍感压力”。这个“压力”来自哪里?是不 是老师、家长的期望值过高?是不是给自己定的目标不切实际?这些问题弄清楚了,走出焦虑的办 法也就找到了。此外,材料中的省略号提示考生,可以写其他“不良心绪”,考生应选择新颖的一点来 写,以避免和大多数考生在选材上“撞车”。
具体写作时,考生要抓住“不良心绪”“反思自己”“调整自己”“改变自己”等关键词,将自己反 思、调整、改变的过程叙写出来,或者抒发对克服“不良心绪”的深刻感悟,表达积极向上的主题思想。
例文参考:
走出迷茫
还有两个多月就中考了,我却陷入深深的迷茫之中。
“三好班集体评选,请大家多多发动自己的亲朋好友进行网络投票! ”站在讲台上的班长一脸严 肃地向我们布置任务,“至于选哪个班,这就不用我说了,大家都是聪明人。这次咱们班最大的竞争 对手是七班,要引起高度注意!”
我一直怀疑,提出网络投票的人到底是怎么想的。这样评选出来的结果有多大的可信度?说心 里话,我认为七班各方面的表现都要高出我们班,我能不能给七班投票呢?犹豫了很久,最终我选了 我们班和七班,此后的几天里我再也没投过票,更没发动亲朋好友投票。
每天班长都会提醒大家“手指动一动”,似乎谁不“手指动一动”,谁就不热爱班集体;谁发动的 亲友少,谁就是消极怠工;谁若是投了七班的票,谁就是我们班的“叛徒”与“敌人”。
七班的人也没闲着。听七班一个跟我关系不错的朋友说,他们班主任亲自出马,每天早自习之 前先检查每个同学投票及发动亲友的情况,谁若表现不积极了,班主任的脸色立刻就晴转多云。所 以,彳艮多同学为了不给自己惹麻烦,每天早起第一件事就是投票,然后在微信朋友圈发动亲友,并特 别注明“只投七班即可”。
“这跟过家家差不多!”有一天我实在忍不住了,就小声嘟嚏了 一句。这句话恰巧被一个多嘴的 同学听到了,他随后大声“转发”。于是,全班的眼睛齐刷刷集中到我身上。那一刻,我这个说了真话 的孩子,羞臊着把脸埋进书堆,十分钟没敢抬头。
闲来翻书,书上有这样的一句话:“一个没有原则和没有意志的人就像一艘没有蛇和罗盘的船一 般,他会随着风的变化而随时改变自己的方向。”仔细品读这句话,我豁然开朗。我会坚持自己的原则,任凭风吹浪打,我也不为所动。从此,我走出了迷茫,不会再让自己因迷茫而陷入不愉快的境地。
点评分析:
选材新颖。作者选择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网络投票评选,具体地展示了两个班级的师生“为荣誉而战”的拉票行为。文章将“我”对投票活动的迷茫与质疑和班长的严肃、其他同学的见 怪不怪进行对比,有力地凸显了文章的主题。
立意深刻。文章重点写了'‘我”的迷茫及走出迷茫的过程,通过“我”的心理活动,表达了对“网 络投票”现象的认识与思考,中心突出,立意深刻。文章最后表达了“我”的反思,并坚定了坚持自己 原则的决心,使文章的立意更显深刻。
例文参考:
妈妈的唠叨
晨光透过窗帘照进屋子,屋子里安安静静的。我从床上坐起,揉揉惺松的眼睛,伸了伸懒腰,侧 耳一听,厨房里也没有动静,心想:大早上难道妈妈不在家?
我准备穿衣起床,发现枕头旁边有一张字条:妈妈去执勤了,给人测体温。你在家要照顾好自 己,早饭在锅里,自己吃吧。
突然之间听不到妈妈的唠叨,我还真有些不习惯。
对妈妈的唠叨,我说不上反感,但也绝对不喜欢。妈妈的唠叨可以分成三类。一类是叮嘱,比如 “别忘了戴帽子”“记得把牛奶喝了”。一类是批评,比如“你能不能把东西放整齐了 ”“瓜子皮不要扔 到地上”。一类是表扬,比如“我儿子运动会得了第一名”“我儿子学习很不错”。
前两类我肯定不愿意听,最后一类听多了会让我浑身不自在。所以很长时间内,我总想躲着妈 妈。在家里尽量待在自己的房间;万不得已需要一块儿出门,我也要离她四五米远,这样就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