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 自由平等的追求 课件(27 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7.2 自由平等的追求 课件(27 张ppt)

资源简介

(共27张PPT)
第2课时
自由平等的追求
第四单元 崇尚法治精神
第七课 尊重自由平等
目标导航
知道如何珍视自由、依法行使权利。
懂得如何践行平等。
增强平等意识,努力践行平等,共同建构平等有序的社会制度。
课前预习
一、珍视自由
1.珍视自由,就要珍惜_____和_____赋予我们的权利。
 宪法 
 法律 
2.珍视自由,必须依法_________。
行使权利
二、践行平等
3.践行平等的表现
(1)践行平等,就要反对____。
(2)践行平等,就要平等对待他人的________。
(3)践行平等,就要敢于抵制______的行为。
特权
合法权利
不平等
4.如何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平等?
实现人与人之间的____,是人类的美好梦想,需要每个公民把________落实到日常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我们要增强________,努力践行平等,共同建构平等有序的社会制度。
平等
平等原则
平等意识
新课展开
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到“真正的自由,并不意味着可以随心所欲,而是可以自由地做正确的事情”;从“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到“自由是全部精神存在的类的本质”等等,这些都充分体现了人类对自由的追求。
运用你的经验
八年级学生田某经常上学迟到,不按时完成作业,老师督促他,他却说:“什么时间上学、做不做作业是我的自由。”田某有时抽烟喝酒,强行向同学索要财物,老师批评教育他,他振振有词:“这是我在校外的活动,是我的自由。”
查阅《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相关规定,对田某的言行进行评价。
田某的言行是错误的。
第一,自由是法律之内的自由。法治与自由相互联系,不可分割。
第二,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既是田某的自由和权利,同时也是他必须履行的法定义务;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田某在行使自由权利时不得侵犯他人的合法权利。否则,必将受到法律的制裁,从而失去自由和权利。
珍视自由
珍视自由,就要珍惜宪法和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利。为此,我们要知晓自己的权利,正确认识权利的价值,积极行使和维护自己的正当权利。
探究与分享
唐某在网上发表一首七律,网友关某读后提出意见,称唐某的七律“格律不对”,招致唐某不满。唐某回帖辱骂关某,称其“驴唇不对马嘴”,并虚构了关某行为不检的诸多事例。该回复在网上被大量转发,关某以侵害名誉权为由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判决唐某向关某公开道歉,并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
众多网友跟帖评论唐某“网上回帖骂人”事件。
小玫:唐某虽能逞一时口舌之快,但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
石头:言论自由必须以尊重和不侵犯他人名誉权为前提,唐某咎由自取!
小聪:言论自由一旦超越法律边界就是对自由的滥用,行为人要承担法律后果。
请你评论唐某的言行。
如果你是关某,面对此事你会怎么做?
珍视自由,必须依法行使权利。作为公民,应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树立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法治意识。
阅读感悟
自由快乐,人皆向往。什么样的生活才是自由的、快乐的?
史载,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一日问诸臣:天下谁人最快活?有人说功高盖世者,有人说位居显赫者,有人说金榜题名者,还有人说富甲一方者……朱元璋听后皆不满意。大臣万钢答道:畏法度者最快活。此言一出,朱元璋大悦,称赞其见解独到。
自由快乐之人,必是敬畏法度之人;敬畏法度之人,多是严以自律之人。
探究与分享
1944年,陈云主持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和供给保障工作。由于身体不好,出汗多,他穿的军装破得快,打了不少补丁。管后勤的同志看到后,打电话通知有关部门送给陈云一套新军装。陈云知道后,非常严肃地对这位同志说:“你是只给我发新军装,还是给陕甘宁边区所有的同志都发?现在不到发军装的时候,任何人都不能例外。”
践行平等
践行平等,就要反对特权。要平等地承担法律规定的义务,不得享有不受法律约束的特权。
陈云的言行对于我们践行平等有什么教育意义?
所谓特权,就是法律、制度规定之外的特殊权利。特权是平等的大敌。现实生活中,有的人或只享受权利不承担义务,或利用手中的权力以权谋私,或利用社会关系追逐一己之利,并想方设法逃避法律制裁。然而,法律的尊严和权威不容侵犯,任何践踏法律的行为必将受到制裁和惩罚。每个公民都应平等地承担法律规定的义务,不得享有不受法律约束的特权。
探究与分享
(图见课本第105—106页)与同学交流,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来解决就业歧视问题。
国家:不断健全法律体系,完善就业歧视诉讼制度,建立专门的反就业歧视机构,完善劳动监察制度,明确就业歧视者的法律责任。
社会:通过电视、电台、网络等宣传反对就业歧视的法律知识。
求职者:端正自己的求职方向,克服从众心理,避免理想主义,等等。
践行平等,就要平等对待他人的合法权利。每个人都有平等的生存权利、发展权利和追求幸福的权利。我们要以法律为基本的行为准则,平等地对待所有成员,尊重他人的合法权益。
践行平等,就要敢于抵制不平等的行为。在现实生活中,仍然存在着就业歧视等不平等现象,损害了公民的人格尊严,违背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面对这些不平等现象,我们不能听之任之,应据理力争,必要时依法维权。
阅读感悟
2003年6月,大学生张某参加公务员考试,他的笔试和面试成绩在报考同一岗位的近百名考生中名列第一。在随后的体检中,因被查出携带乙肝病毒,他被招考岗位所在市的人事局以体检不合格为由拒绝录用。无奈,张某一纸诉状递到人民法院,状告市人事局侵犯其合法权利。人民
法院在判决中确认,被告市人事局在公务员招录过程中作出取消原告张某进入考核程序资格的行为,主要证据不足。依照法律规定,该行为应予撤销。这起全国首例“乙肝歧视”案以原告张某的胜诉而告终。该案件对于后来废止“乙肝歧视”的国家政策的出台产生了重要影响。
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平等,是人类的美好梦想,需要每个公民把平等原则落实到日常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我们要增强平等意识,努力践行平等,共同建构平等有序的社会制度。
课堂小结
自由平等的追求
珍视自由
珍惜宪法和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利
依法行使权力
践行平等
反对特权
平等对待他人的合法权利
抵制不平等的行为
课堂练习
有些人不关心宪法中规定的公民权利,认为离自己远,关系不大。珍惜宪法和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利就要( )
①知晓自己的权利 ②正确认识权利的价值
③积极行使和维护自己的正当权利
④熟练记住宪法和法律的每一个条文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A
“法律如果不能推开特权的梦,也一定跨不进人民的心。”这说明( )
A.人民喜欢特权
B.某些人可以只享受权利而不履行义务
C.必须贯彻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这
是人民的愿望
D.宪法和法律对特权没有约束力
C
执行法律的人必须做到不顾及一些人,而是把所有的人看作平等,对每一个人的权利都一样加以护卫,不优待富者,也不蔑视穷者。上述说法告诉我们的道理有( )
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②平等对待每一个人
③反对歧视      ④礼貌待人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