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海陆变迁 提优操练 知识清单--湘教版(2024)地理7上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3 海陆变迁 提优操练 知识清单--湘教版(2024)地理7上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初一地理上册【湘教版(2024)】A+系列
第三章地球的面貌 第三节海陆变迁
【真题考点突破A+】
1.[2023-2024 安徽老州期末]根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当地时间2023年2月6日凌晨4:17和13:24,土耳其发生两次7.8级地家,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土耳其海峡战略位置重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沟通地中海和里海
B.地处亚洲与大洋洲、印度洋与太平洋的“十字路口”
C.非洲和欧洲唯一通道
D.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
[2].此次大地震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处南极洲板块与非洲板块交界处
B.地处美洲板块与非洲板块交界处
C.地处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D.地处欧亚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三大板块的交界处
2.[2022-2023 江苏泰州期末]某班地理兴趣小组利用铝盒、海绵、蜡烛、水等材料设计了一个模拟地球板块运动的实验,实验中发现蜡烛加热区的水流上升,两块海绵向左右两侧方向运动。图为“模拟板块运动实验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实验模拟的板块运动形式为( )
A.碰撞 B.张裂
C.挤压 D.下沉
[2].下列地理现象与该模拟实验原理相似的是( )
A.四川泸定地震的发生 B.地中海面积不断缩小
C.喜马拉雅山不断升高 D.红海面积不断扩大
3.[2022-2023 河北唐山期末]世界上的事物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如板块在运动,海陆在变迁。读局部板块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①为阿尔卑斯山脉 B.④为红海
C.⑥为非洲板块 D.⑦为亚欧板块
[2].板块构造学说可以解释全球海陆分布的形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①山脉和②山脉都位于两大板块碰撞挤压地带
B.②山脉是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
C.③海在不断地缩小,可推知,几千万年后这个海域可能消失
D.④海在不断地扩张,位于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张裂地带
4.[2022-2023 山东济宁期末]考古学家们认为,中龙是生活在古生代的一种淡水展行动物,其化石仅发现于非洲和南美洲南部。读图1世界板块分布图,图2南美洲和非洲的古老地层及动、植物化石相似性图。完成下面小题。
[1].结合中龙的生活习性及其化石分布,地质学家魏格纳推理得( )
A.非洲大陆与南美洲大陆曾连在一起
B.南美洲南部曾经是广阔的海洋
C.非洲与南美洲南部曾发生多次地震
D.目前大西洋面积还在逐渐缩小
[2].在大陆漂移说“后提出的”板块构造学说“认为( )
①地球表层分为七大板块
②各板块只由大陆或海洋组成
③各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
④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活动活跃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2022-2023 北京大兴期末]考古学家们认为,中龙是生活在古生代的一种淡水爬行动物,其化石仅发现于非洲和南美洲南部。图为南美洲和非洲的古老地层及动、植物化石相似性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南美洲东部和非洲西部( )
①动、植物化石相似 ②地形和地势特点相同
③大陆轮廓形状基本吻合 ④古老地层顺序大致相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中龙化石分布现象”能够证明的学说是( )
A.大陆漂移学说 B.海底扩张学说
C.板块构造学说 D.地球圈层学说
[3].下列现象说明海洋和陆地处于不断运动变化之中的是( )
A.岛礁有时被淹没而有时露出
B.台湾海峡海底发现森林遇迹
C.青藏高原上有许多珍稀动植物
D.杭州湾两岸架起了跨海大桥
6.[2022-2023 湖北孝感期中]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上最高的山脉,珠穆朗玛峰是其主峰。我国科学工作者在喜马拉雅山考察,发现了鱼、海螺、海藻等海洋生物的化石;2020年5月27日,我国成功测出珠峰高度为8848.86米。读板块局部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喜马拉雅山脉形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形成
B.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形成
C.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张裂形成
D.太平洋板块与南极洲板块碰撞形成
[2].据材料推测,珠穆朗玛峰未来可能( )
A.迅速升高 B.迅速降低
C.缓慢升高 D.缓慢降低
7.[2021-2022河北承德期末]读某大洲形状和位置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所示大洲是( )
A.南极洲 B.南美洲
C.非洲 D.北美洲
[2].按板块构造学说分析,图中乙大洋的面积将( )
A.缩小 B.扩大
C.不变 D.无法判断
8.[2021-2022 广东佛山市期未]2020年11月10日,中国研发的万米载人潜水器“奋斗者号”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坐底,坐底深度10909米,刷新中国载人深潜的新纪录。下图为探索过马里亚纳海沟的国家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马里亚纳海沟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欧亚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张裂拉伸
B.欧亚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张裂拉伸
C.欧亚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碰撞挤压
D.欧亚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碰撞挤压
[2].探索过马里亚纳海沟的国家( )
①均不临印度洋 ②均为北半球的国家
③均位于亚欧大陆上 ④均为海陆兼备的国家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3].探测马里亚纳海沟可以( )
①绘制更精准的陆地地图 ②探索大洋底部的海洋生物
③开展海洋资源的勘测和开发 ④揭示深海沟处板块运动的规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2021-2022 甘肃酒泉期末]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为某海域海底地形剖面示意图,甲、乙、丙、丁四处地形依次是( )
A.大陆架 大陆坡 海沟 大洋中脊
B.大陆坡 大陆架 海沟 大洋中脊
C.大陆架 大陆坡 洋盆 大洋中脊
D.大陆坡 大陆架 洋盆 大洋中脊
[2].大洋中新海底诞生的地方,火山活动比较剧烈,指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0.[2021-2022 山东临沂期中]2020年5月27日,中国珠穆朗玛峰高程测量登山队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完成了对珠峰相关数据测量。12月8日,中国自然资源部根据“2020珠峰高程测量”任务中采集到的测绘数据,精准计算出珠峰的最新高度—8848.86米!向世界展示了我国测绘科技的巨大成就。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1].珠穆朗玛峰岩体高度仍在逐年缓慢地抬升,其原因是( )
A.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微弱挤压
B.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微弱张裂
C.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微弱张裂
D.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微弱挤压
[2].珠穆朗玛峰新高程测量的意义在于( )
①有助于监测地震活动和减灾防灾 ②为冰川监测的研究提供证据
③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相关数据 ④为大规模开发旅游业创造条件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11.[2023-2024 陕西西安期末]西安市某中学地理学习小组展开了对海陆变迁的研究性学习。请你帮他们完成研究性学习的内容。
材料一:中图科学工作者在喜马拉雅山脉考察时,发现海洋生物的化石。
材料二:科学家在北美洲的落基山脉发现了大量的三叶虫化石。
【观察现象】
(1)由材料可知,喜马拉雅山脉和落基山脉在地质时期都是 (陆地、海洋)。
【分析原因】
(2)造成海陆变迁的首要原因是 。
【学以致用】
(3)板块构造学说是在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的 “学说”的基础上形成的。图中①和②中代表阿尔卑斯山脉的是 ,②山脉形成的原因 。
(4)根据板块运动方向推测,⑤海域面积将 (扩大、缩小),推测的理由是 。
(5)③地和④地中,易发生地震的是 地,原因是 。
(6)2023年12月19日凌晨,甘肃积石山发生6.2级地震,当地震发生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尽可能快速有序的撤离到空旷地带
B.如果在高层建筑室内来不及快速撤离,应该迅速躲到小房间的墙角
C.如果在家里,应迅速乘坐电梯快速撤离
D.如果在教室里突然感到地震发生,应先蹲下,双手抱头,然后快速有序撤离
12.[2023-2024 四川德阳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问题。
探究主题:沧海桑田,海陆变迁
材料一:海洋和陆地处于不断地运动和变化之中。同学们查找到一些岛屿“海陆变迁”的实例,进行探究活动。下图为世界六大板块及地震带分布图:
(1)据图描述三个岛屿的地理位置,从东西半球看,美济岛、硫黄岛位于 半球;从、低、中、高纬度位置看,三个岛均位于 纬度地区:从海陆位置看,三个岛屿均地处 洋中。
材料二:2015年1月,我国开始在美济磁上吹沙填海,历时五个月完成,岛屿面积增大至5.66千米 ,成为南海诸岛中面积最大的岛屿。
(2)美济礁位于我国的—— (海域),南海诸岛自古就是我国不可分割的领土。美济礁“美济岛主要是 (自然人为)。
材料三:2022年3月28日,硫黄岛附近海域的海底火山喷发。该岛面积持续发生变化。
(3)硫黄岛面积逐渐变大,因为其位于 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附近,地处 地震带,地壳运动频繁。
材料四:富纳富提岛是图瓦卢首都所在地,面积仅2.4千米 ,最高海拔为4.5米,直到2020年已有8000多人成功移民至邻国新西兰。
(4)富纳富提岛海拔 (高/低),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冰川融化加剧,海平面上升岛屿面积会逐渐 (增大/减小),图瓦卢不得不“举国搬迁”。
13.[2023-2024 福建泉州期末]福建晋江深沪湾是我国唯一以海底古森林遗迹为保护对象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图1示意全球六大板块与主要火山、地震带分布,图2示意深沪湾海底古森林遗迹的形成过程,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定位置】
(1)深沪湾海底古森林遗迹的大致经纬度是 。
【找证据】
(2)图2可以作为 (海陆分布/海陆变迁)的证据。
【析原因】
(3)海底古森林和古牡砺礁出露沙滩是由于 板块和 板块 (碰撞挤压/张裂拉伸)导致地壳抬升而形成。
【懂运用】
(4)深沪湾位于 火山地震带上,地壳比较 。如果地震发生时,你在四楼教室,安全逃生的方法有: 。
14.[2022-2023 河北沧州期末]读世界六人板块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板块构造学说认为:板块内部地壳比较 ,板块和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 。
(2)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之间的喜马拉雅山脉,是板块间碰撞、 、降起形成的。
(3)2021年10月24日我国台湾宜兰发生6.3级地震,该地位于 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地带,属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2021年9月16日,我国四川省泸州市泸县发生6.0级地震,属于 火山、地震带。
(4)红海位于 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之间,有人预言几千万年后,将形成新的大洋,请用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解释原因。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参考答案
1
【答案】【小题1】D
【小题2】D
【分析】【小题1】土耳其海峡是连接黑海与地中海的唯一通道,是亚、欧两洲的分界线,也是沟通亚洲和欧洲的重要通道,但不是唯一通道,马六甲海峡地处亚洲与大洋洲、印度洋与太平洋的“十字路口”,位于东南亚地区,故选D,
【小题2】土耳其位于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和非洲板块三大板块的挤压碰撞地带,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上,地壳运动活跃,地震发生频繁,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大洲之间往往以山脉、河流、湖泊、运河、海峡等地理事物为分界线。北美洲与南美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该运河沟通了太平洋和大西洋;苏伊士运河是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该运河沟通了红海和地中海;亚洲与欧洲分界线是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
2
【答案】【小题1】B
【小题2】D
【解析】【小题1】实验中蜡烛加热区水流上升,两块海绵向左右两侧方向运动,就如两个板块受张力作用而向两侧运动,模拟的是板块的张裂运动。B正确,ACD错误。故选B。
【小题2】四川泸定地震的发生、喜马拉雅山不断升高、地中海不断缩小都是板块的碰撞挤压运动,红海不断扩张是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张裂运动造成的。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地质学家经过长期研究,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岩石圈是由板块拼合而成的,全球主要有六大板块,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其余板块既包括大陆,又包括海洋,海洋与陆地的相对位置是不断变化的。
3
【答案】【小题1】D
【小题2】D
【解析】【小题1】据图可知,图中①位于欧洲南部,是阿尔卑斯山脉,A叙述正确;④为苏伊士运河南部的红海,B叙述正确;⑥为主要包括非洲的非洲板块,C叙述正确;⑦为主要包括印度洋的北部、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和大洋洲的印度洋板块,D叙述错误。故选D.
【小题2】图中①阿尔卑斯山脉和②喜马拉雅山脉都位于两大板块碰撞挤压地带,故A叙述正确;②喜马拉雅山脉是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故B叙述正确;③地中海位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碰撞挤压处,面积在不断地缩小,该海域几千万年后可能消失,故C叙述正确;④红海位于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张裂拉伸处,其面积扩大,几千万年后这个海域可能成为新的大洋,故D叙述错误。故选D。
【点睛】印度半岛属于印度洋板块。红海位于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张裂拉伸处,其面积不断地扩张。
4
【答案】【小题1】A
【小题2】D
【解析】【小题1】“中龙是生活在古生代的一种淡水爬行动物”,在南大西洋两岸化石具一致性,说明非洲与南美大陆是相连的,南美洲南部为陆地;非洲与南美洲南部位于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A正确,BC错误。目前大西洋面积还在逐渐变大,D错误。故选A。
【小题2】地球表层分为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南极洲板块、美洲板块等六大板块;六大板块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其余板块既包括大陆又包括海洋;各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活动活跃。③④正确,①②错误。故选D。
【点睛】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的岩石圈不是整体一块,而是分割成许多构造单元,这些构造单元叫做板块。全球的岩石圈分为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共六大板块。大板块还可划分成若干次一级的小板块。这些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之上,处于不断运动之中。一般说来,板块内部的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之间的交界处,是地壳比较活动的地带,也就是地震易发区域。地球表面的基本面貌,也是由板块相对移动而发生的彼此碰撞和张裂而形成的。
5
【答案】【小题1】C
【小题2】A
【小题3】B
【解析】【小题1】由图可知,非洲西岸与南美洲东岸的轮廊线、古老地层、动物等都极其相似,①③④正确。故选C。
【小题2】中龙是生活在古生代的一种淡水爬行动物,其化石仅发现于非洲和南美洲南部,说明大西洋两岸曾经连在一起,后来经过板块运动缓慢地漂移分离,能够证明的学说是大陆漂移学说,A正确;故选A。
【小题3】台湾海峡海底发现森林遗迹说明台湾海峡曾经是陆地,后来由于地壳下陷成为现在的海洋,属于海陆变迁现象,B正确;ACD不属于海陆变迁现象,排除;故选B。
【点睛】海陆变迁的原因:自然原因为地壳变动、海平面升降,人为原因为人类活动;海陆变迁的证据:喜马拉雅山上发现海洋生物化石地壳变动;我国东部海底的古河道遗迹——海平面升降;荷兰围海大坝,日本、澳门填海造陆——人类活动
6
【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解析】【小题1】读图分析,在板块的交界处,两个板块发生张裂,常常形成裂谷或海洋;两个板块发生碰撞,在陆地常常形成山脉,世界上许多高大和绵长的山脉,主要分布在板块碰撞挤压的地带。印度洋板块挤入亚欧板块下方,板块碰撞形成喜马拉雅山脉和青藏高原,A正确,BCD错误,故选A。
【小题2】读图可知,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86米,是喜马拉雅山脉中的主峰,珠穆朗玛峰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碰撞挤压处,其高度缓慢升高,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板块构造学说认为,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板块拼合而成。全球大致划分为六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板块在不断地运动着。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世界上的火山、地震,也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的地带。
7
【答案】【小题1】B
【小题2】B
【解析】【小题1】读图分析,图中所示大洲大致位于40°W-80°W之间,赤道至40°S之间。图中所示大洲是南美洲。B正确;南极洲位于地球南端,四周为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所包围,A错误;非洲位于东半球西部,欧洲以南,亚洲之西,东濒印度洋,西临大西洋,C错误;北美洲位于西半球北部,D错误。故选B.
【小题2】读图分析,乙大洋为大西洋,大西洋位于板块张裂处,所以它的面积将扩大。故选B,ACD错误。
【点晴】全球大致划分为六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板块在不断运动着。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在板块的交界处,两个板块发生张裂,常形成裂谷或海洋;两个板块发生碰撞,在陆地常常形成山脉。
8
【答案】【小题1】D
【小题2】A
【小题3】D
【解析】【小题1】一般来说,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马里亚纳海沟位于太平洋板块和欧亚板块的消亡边界,相互挤压碰撞,太平洋板块俯冲到欧亚板块之下形成海沟,D正确,不临印度洋板块,不是张裂拉伸边界,ABC错误。故选D.
【小题2】由图可知,探索马里亚纳海沟的国家都没有濒临印度洋,①正确;都是北半球国家,②正确;只有中国和俄罗斯位于亚欧大陆上;英国和日本是鸟国,其余三个国家是临海国排除③④,故选A.
【小题3】马里亚纳海沟位于海底,探测马里亚纳海沟可以绘制更清晰准确的海洋地图而不是陆地地图,排除①;探寻大洋底部的海洋生物,开展海洋资源的勘测和开发,揭示深海沟处板块运动的规律,②③④正确,故选D。
【点睛】全球主要有六大板块,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其余板块既包括大陆,又包括海洋,海洋与陆地的相对位置是不断变化的。
9
【答案】【小题1】A
【小题2】D
【解析】【小题1】读图分析,陆地向海洋自然延伸的部分,坡度较缓,为大陆架,大陆架向外倾斜的陡坡,为大陆坡,海洋底部最深的地方,为海沟,大洋中新海底诞生的地方,为大洋中脊。故选A,BCD错误。
【小题2】读图分析,大洋中新海底诞生的地方,火山活动比较剧烈,指的是丁大洋中脊。故选D,ABC错误。
【点睛】大陆架是陆地向海洋的自然延伸部分,坡度较缓,水深一般在200米以内;大陆坡是大陆架向外倾斜的陡坡;大洋中脊是大洋中新海底诞生的地方,火山活动比较剧烈;海沟是海洋底部最深的地方。其中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是大陆架。
10
【答案】【小题1】D
【小题2】D
【解析】【小题1】在板块交界处,两个板块发生张裂,常常形成裂谷或海洋;两个板块发生碰撞,在陆地常常形成山脉。珠穆朗玛峰所在的喜马拉雅山脉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两大板块不断碰撞挤压,使得珠穆朗玛峰所在的地面不断隆起,从而使珠穆朗玛峰不断升高,D正确,ABC错误。故选D。
【小题2】珠穆朗玛峰新高程测量有利于研究生长边界上的地震构造带,对今后的地震预报和减灾防灾具有重要意义,①正确;珠穆朗玛峰新高程测量有利于获得精确的封顶雪深、气象等数据,为冰川监测、生态环境保护等研究提供资料,②③正确;珠穆朗玛峰新高程测量的目的不是为了大规模开发旅游业,且大规模开发旅游业会给珠峰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不利于珠峰的科学研究,④错误。根据以上分析可知,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板块构造学说认为,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板块拼合组成。全球大致分为六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板块在不断地运动着。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世界上的火山、地震,也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地带。板块交界处,两个板块发生张裂,常常形成裂谷或海洋;两个板块发生碰撞,在陆地常常形成山脉。
11
【答案】(1)海洋
(2)地壳运动
(3)大陆漂移 ① 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之间,由于两大板块的碰撞挤压,形成了目前世界上最雄伟的山脉
(4)扩大 位于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地带;两大板块在不断张裂,地壳断裂下陷,红海面积不断扩大
(5)③ ③地位于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
(6)C
【分析】本题以海陆变迁为材料,共设6个小题,涉及海陆变迁、板块构造学说、板块运动的影响等知识点,考查学生读图分析能力和调动及运用基础知识解决问题的素养。
【详解】(1)结合所学知识,地球表面形态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与变化之中,各种变化往往需要经历漫长的时间,短时间内大多不易被人们察觉。地球表面形态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与变化之中,陆地可以变成海洋,海洋可以变成陆地。由材料可知,喜马拉雅山脉考察时,发现海洋生物的化石。落基山脉发现了大量的三叶虫化石,三叶虫也生活在海洋中,因此喜马拉雅山脉和落基山脉在地质时期都是海洋。
(2)由题可知,喜马拉雅山脉发现海洋生物的化石,落基山脉发现了大量的三叶虫化石,说明海洋变成了陆地上高大的山脉,造成这两个山脉海陆变迁的首要原因是地壳的抬升。
(3)结合所学知识,板块构造学说是在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的“大陆漂移学说”的基础上形成的。图中①阿尔卑斯山位于欧洲,是由于非洲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②喜马拉雅山脉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之间,由于两大板块的碰撞挤压,形成了目前世界上最维伟的山脉。
(4)由图可知,⑤海域为红海,位于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地带,两大板块在不断张裂,地壳断裂下陷,红海面积不断扩
(5)由图可知,③地和④地中,易发生地震的是③地,因为③地位于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
④为位于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
(6)结合所学知识,地震会对我们的人身财产造成巨大的损害,因此我们在遇到地震时,应该采取正确的避震措施,减少地震对我们的负面影响,例如:尽可能快速有序的撤离到空旷地带;如果在高层建筑室内来不及快速撤离,应该迅速躲到小房间的墙角;如果在教室里突然感到地震发生,应先蹲下,双手抱头,然后快速有序撤离,ABD正确。
不能迅速乘坐电梯快速撤离,因为可能会停电,然后被困在电梯里,C错误。
故选C。
12
【答案】(1)东低太平
(2)南海 人为
(3)欧亚 环太平洋
(4)低 减小
【分析】本大题以世界六大板块及地震带分布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东西半球的判定、低中高纬度、四大洋位置、我国的海洋位置、板块运动的影响、全球变暖的影响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掌握相关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对地理知识运用的素养。
【详解】(1)读图可知,美济岛位于东经120°附近,硫磺岛位于东经120°到东经150之间。西经20°向东到东经160°是东半球,根据两个岛的经度可以判断,两个岛都位于东半球。美济岛位于赤道到北回归线之间,硫磺岛位于北回归线到北纬30之间,富纳富提鸟位于赤道到南回归线之间,从纬度位置看,三个岛屿均位于低纬度地区,从海陆位置看,三个岛屿均地处太平洋。
(2)从材料可知,美济磁成为南海诸岛中面积最大的岛屿,因此美济磁位于我国的南海;我国开始在美济磁上吹沙填海,历时五个月完成,鸟屿面积墙大至5.66千米,成为南海诸岛中面积最大的岛屿,根据材料可得,美济磁成为美济岛主要是人为原因。
(3)读图可知,硫黄岛面积逐渐变大,因为其位于欧亚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附近,地处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地壳运动频繁导致的。
(4)读材料可知,富纳富提乌海拔4.5米,海拔低,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两极冰川融化加剧,导致海平面上升,岛屿面积会逐渐减小。
13
【答案】(1)24.62°N,118.68°E
(2)海陆变迁
(3)亚欧 太平洋 碰撞挤压
(4)环太平洋 活跃 护住头部蹲下并躲在桌子下面,震动结束后快速有序地跑到操场上。
【分析】本大题以全球六大板块与主要火山、地震带分布,深沪湾海底古森林遗迹的形成过程等为材料,设置4道小题,涉及经纬度定位,海陆变迁,板块运动等知识,考查学生知识掌握程度与运用能力。
【详解】(1)纬度向北增大为北纬,用N表示;经度向东增大为东经,用E表示,图中深沪湾海底古森林遗迹的大致经纬度是24.62°N,118.68°E.
(2)在地球表面某位置发生的由海变为陆或由陆变为海的变化叫做海陆变迁,海陆变迁即洋陆转化。图2是由陆地变成海洋,可以作为海陆变迁的证据。
(3)由图可得,海底古森林和古牡砺础出露沙滩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板块碰撞挤压导致地壳抬升而形成。
(4)由图可得,深沪湾位于环太平火山地震带上,地壳比较活跃,易发生火山、地震。如果地震发生时,你在四楼教室,安全逃生的方法是护住头部蹲下并躲在桌子下面或墙角处,尽量蜡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同时抓住桌腿等身边牢固的物体以免震时摔倒或因身体失控移位而受伤,注意保护头颈、眼睛,掩住口鼻,震动结束后快速有序地跑到操场上。
14
【答案】(1)稳定 活跃
(2)挤压
(3)亚欧 地中海喜马拉雅
(4)非洲 红海位于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发生张裂运动,面积不断扩大。
【分析】本大题以世界六大板块分布图为材料,设置四道小题,涉及板块构造学说内容、板块运动的影响、六大板块的分布、主要火山地震带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详解】(1)各大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之中。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
(2)据所学知识可知,喜马拉雅山脉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之间,是由于这两大板块不断发生碰撞、挤压、隆起形成。
(3)读图可知,我国台湾省位于亚欧(欧亚)板块太平洋板块之间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多火山、地震;同时也处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四川位于我国西南部,属于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4)读图可知,红海位于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张裂拉伸边界,板块不断张裂拉伸,红海的面积将不断扩大,将形成新的大洋。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初一地理上册【湘教版(2024)】
第三章地球面貌 第三节海陆变迁
基础知识思维导图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不断运动与变化
时间可长可短
0
地表形态变化
0
存马拉雅发现海洋生斯化石
2
台洁失发现森林或过
具体实例
3
东非大装谷不断扩展

地中凉不斯编小
魏格纳
大陆漂移假说
泛大陆与泛大洋
海陸變遷
六大板块
板块构造学说
板块内部稳定
板块交界
枚快英界张裂拉伸
枚块交界碰拉挤压
0
环太平洋火山地宸帝

地中海一喜玛拉雅火山地宸带

大洋中脊
火山与地震
3
印尼火山之最
日本地震频发
0
地宸应急逃生方法
①亚欧板块
亚洲、欧洲大部分
②非洲板块
非洲大陆、马达加斯加岛
印度洋板块
0
柯拉佰手岛、印度零岛、大洋洲
六大板塊
④太平洋板块
0
儿乎金是海洋

美洲板块
幟罗斯东部、南北美洲
6)
南极洲板块
南投大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