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山东省实验中学2025届高三第二次诊断考试地理试题 2024.11说明:本试卷满分100分,分为第I 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I 卷为第1页至第5页,第Ⅱ卷为第5页至第8页。试题答案请用2B 铅笔或0.5 mm 签字笔填涂到答题卡规定位置上,书写在试题上的答案无效。考试时间90分钟。第I 卷(选择题,共45分)一 、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都市区是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空间组织形式,表示一个拥有特定人口规模的核心 城市及与其有着紧密社会经济联系的周边邻接地域组成的区域。下图示意中、美两国典 型都市区不同圈层结构。据此完成1~2题。1. 与中国相比,美国都市区不同圈层结构的主要特征表现在A. 高收入群体主要分布于城区 B. 主要通勤方向为内向通勤C. 远郊与近郊的联系更加紧密 D. 郊区生产生活独立性更强2.导致中美两国都市区圈层结构出现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 城市规模大小 B.城市发展阶段 C.城市基础设施 D. 城市地域结构某年8月15日下午,与蒙古气旋相伴的冷锋在过境河北保定时率先触发了强对流, 出现局地冰雹,随后上升气流将沙尘带入空中形成扬尘天气,在当地造成了较大的影响。 下图为保定站当天下午各气象要素统计图。据此完成3~4题。3. 此次保定市冷锋过境触发了锋前强对流天气的原因是A. 暖气团控制下气压低 B.空气湿度大温度高C. 天气晴朗地面升温快 D. 锋前空气挤压抬升4. 15日16:15到16:20期间,保定市可能出现的天气现象是A. 暴雨 B.泥雨 C.沙尘暴 D.大雾卡里马塔海峡是南海和爪哇海及印度洋水体和热量交换的通道。科学家在数值诊断 实验中用拦水坝关闭卡里马塔海峡,以研究卡里马塔海峡不同季节对爪哇海的影响及对 望加锡海峡南下洋流流速的影响。下图示意卡里马塔海峡及周边区域自然地理环境。据此完成5~6题。5.卡里马塔海峡表层洋流A. 全年向南流 B.7 月向南流,1月向北流C. 全年向北流 D.7 月向北流,1月向南流6.若在1月用拦水坝关闭卡里马塔海峡,则可能出现的现象是A. 爪哇海水温上升,水位下降 B. 望加锡海峡南下洋流流速减慢C. 爪哇海水温下降,水位上升 D. 望加锡海峡北上洋流流速加快省会“首位度”指的是省会城市的经济总量占全省经济总量的比例。下表为2022年 部分省会“首位度”排序。据此完成7~9题。7. 省会“首位度”高说明A. 全省城市数量多 B. 省会辐射作用强C. 全省发展不均衡 D. 全省经济更发达8.南京市省会“首位度”低的主要原因是A.劳动力价格高 B.上海垄断各类资源C.矿产资源短缺 D.省内各市实力强劲9.下列做法中提高了省会“首位度”的是A.重庆从四川分离设为直辖市 B.顺丰在湖北鄂州布局国际物流核心枢纽C. 设立河北雄安国家级新区 D. 设立天津国家综合改革创新滨海新区西拉木伦河发源于大兴安岭西侧的内蒙古高原。下图为西拉木伦河上游河谷的景观 照片,该处河谷近处段呈东西向延伸,一侧坡面植被茂密,另一侧坡面植被稀少。据此完成10~11题。10.与植被稀少一侧坡面相比,另一侧坡面植被茂密主要是因为A. 河谷北坡光照充足 B. 夏季风迎风坡降水较多C. 河谷南坡蒸发较弱 D. 冬季风背风坡气温较高11.照片拍摄时间是A. 夏半年上午 B. 夏半年下午C. 冬半年上午 D. 冬半年下午珊瑚藻主要生长在温暖石质海岸潮间带(高潮水位和低潮水位之间的地带),且海浪作用相对较弱的环境,其所在位置代表生长时期的海平面。北大西洋东部的某岛屿(图左)目前不存在珊瑚藻,但存在珊瑚藻化石。该岛甲、乙两地出露于海平面之上的地层剖面(图右)中,砂岩层含有海洋生物化石,乙地珊瑚藻化石层水平连续性比甲地好。据此完成12~13题。12.下列关于甲、乙两地海浪作用相对大小及判断依据的说法,正确的是A. 甲地海浪作用比乙地大 甲地海平面较低B. 甲地海浪作用比乙地大 甲地珊瑚藻化石层水平连续性较差C. 甲地海浪作用比乙地小 甲地砂岩层厚度较小D. 甲地海浪作用比乙地小 甲地风力较小13.该岛从珊瑚藻时期到砂岩时期,再到现阶段的海平面升降情况是A. 持续上升 B. 持续下降C. 先上升后下降 D. 先下降后上升东非高原是指非洲埃塞俄比亚高原以南,刚果盆地以东,赞比西河以北的高原地区(右图)。某公司派驻一名技术人员在东非高原某地开展为期一年的项目管理,他在工作日志中记录了派驻地某地物一年内正午日影变化情况(左图)。据此完成14~15题。14. 该技术人员的派驻地可能位于图中A.I 地 B.Ⅱ 地 C.Ⅲ 地 D.IV地15.①—②时段,该技术人员在派驻地可能观察到的地理景观是A. 昼长夜短且昼渐短 B. 大草原草木葱茏C. 日出东北日落西北 D. 湖水透明度很高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5分)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55分)16.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材料一 马拉开波盆地位于委内瑞拉西北部,四周山地环绕,盆地中心是南美洲最为 湿热的马拉开波湖湖区。湖区大部分高温多雨,年平均降水量1500毫米以上。材料二 马拉开波湖简图。(1)从地理位置和地形的角度分析湖区“热”的原因。(6分)从气压带和风带的角度分析马拉开波湖区冬、夏半年降水都较多的原因。(4分)1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某年8月份,山西吕梁山区遭遇短时强降雨,一处位于海拔1300米、坡度40°的南 向坡地发生严重水土流失,中石化榆济天然气管道某段出现42米外露。为防止管道外防 腐层长期暴露以致降低使用寿命,相关部门用“生态袋”对管道进行了覆盖,并取得良 好效果。下图为该次水土流失和管道覆盖工程示意图。(1)分析上述工程所在地所选草种需具备“常年耐旱”特性的自然原因。(10分)说出短时强降雨后吕梁山区河流的水文变化。(4分)1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福建省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背山面水”是传统村落选址的一般规律,历史时 期人口迁入频繁。传统村落以明、清时期为主,保存较为完整。福建省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发展,应基于自身的山水资源禀赋、丰厚的地理人文底蕴等特点以及生态环境优势和 沿海优势,积极寻求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结合点,达到双赢。下图示意福建省传统村落空 间分布格局。(1)简述福建省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特征。(3分)(2)简析传统村落选址与山、水之间的关系。(6分)近年来,度假、休闲、康养、研学等旅游活动逐渐成为各地发展第三产业的新机遇。(3)结合资料,简述福建不同地区、不同自然和人文特色的传统村落,因地制宜发展不 同第三产业的措施。(6分)1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金属锂密度较小,质地较软,具有高热容量、高电化学势等特点,广泛应用于电池、 医药、冶金工业、军工设备及核工业等领域,被誉为“21世纪的新能源金属”。昆仑山区存在大量热泉,锂主要富集于热泉水中。下图为柴达木盆地那棱格勒河流域冲积扇(层级数字越大,形成越晚)和盐湖分布示意图。(1)说明东台吉乃尔盐湖区锂矿的成矿过程。(6分)(2)判断东部别勒滩干盐湖与中部东台吉乃尔盐湖盐层厚度的差异,并说明判断依据。 (6分)(3)预测至2035年,中国将成为全球锂矿需求量最多的国家,简述其理由。(4分)山东省实验中学2025届高三第二次诊断考试地理试题答案2024.111.D2.B3.D4.B5.D6.A7.C8.D9.A10.C11.B12.B13.C14.C15.B16.(10分)(1)纬度低,气温高:(2分)沿岸有暖流经过,增温增湿:(2分)盆地地形,地形封闭,风力较小,盆地内热量不易散失。(2分)(2)夏半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多上升气流,降水充沛:(2分)冬半年,受东北信风影响,从海洋和湖泊带来丰沛的水汽,在湖泊四周受到山地抬升,形成地形雨。(2分)17.(14分)(1)地处内陆的温带季风气候区,年降水量较少:(2分)坡度较大,地表径流快,地表存水量少:(2分)位于阳坡,夏秋季光热充足,蒸发量大;(2分)位于冬季风背风坡,冬季降雪较少,冬春季节干旱:(2分)地下水埋藏深,土壤水分含量低。(2分)(2)流速加快:径流量增大:河水含沙量增大:洪峰提前。(每点2分,任答两点得4分)18.(15分)(1)分布广泛,相对集中(或分布不均):(1分)沿着山脉多呈带状分布;(1分)中部分布较多,东西两侧较少。(1分)(2)“背山”可以利用山为屏障,抵御冬季寒风的侵袭:(2分)“面水”可以充分利用河流,满足生产生活用水需求,(水资源充足,解决饮用、灌溉、洗涤等需求)(2分)并且利用河流传统水运与外界联系。(2分)(3)沿海地区的传统村落,可利用海岸线资源优势,发展海边度假和旅游休闲产业:(2分)山区的传统村落,可利用山、水、林、田等自然优势,发展森林康养产业(山区度假民宿):(2分)具有人文底蕴的传统村落,可依托当地特色文化,积极发展研学文创产业(体验式休闲度假)。(2分)19.(16分)(1)上游富含锂的热泉水流入那棱格勒河:(2分)通过那棱格勒河汇入台吉乃尔河,河水在下游汇集,形成盐湖:(2分)在干旱的气候条件下,盐湖蒸发(浓缩使湖水矿化度不断提高),锂含量不断增加,富集成矿。(2分)(2)差异:东部别勒滩干盐湖比中部东台吉乃尔盐湖的盐层厚度大。(2分)判断依据:东部别勒滩干盐湖位于第Ⅱ级冲积扇的末端,中部东台吉乃尔盐湖位于第Ⅲ、IV级冲积扇的末端:(2分)冲积扇层级数字越大,形成年代越晚,东部别勒滩干盐湖成盐年代早,富集时间长,盐层厚。(2分)(答中部盐湖盐层厚度薄/小,答案合理亦可得分)(3)锂矿的用途广泛;锂是优质的储能材料:新能源产业发展迅速,规模大;中国锂电池大量出口海外。(每点2分,任答两点得4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山东省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 高三地理.docx 地理答案.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