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PDF版 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PDF版 无答案)

资源简介

2024一2025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
八年级生物学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请将答题纸上的考生信息填写(涂)清楚,然后将试题答案认真书写(填涂)
在答题纸的规定位置,否则作废。
2.本次试卷共8页,考试时间60分钟。考试结束只交答题纸。
一、选择题(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代号涂
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
1德国生物学家海克尔在《自然界的艺术形态》一书中,描述了一种海洋生物。它们的
结构看上去像盏精心设计的“吊灯”,它们利用刺细胞进行防御,未消化的残渣会被它们
“吐出来”。由此可判断该动物最有可能是
A.鱼
B.海葵
C.草履虫
D.蝌蚪
2明朝诗人郭敦的诗句“飞蝗蔽空日无色,野老田中泪垂血。”描述了蝗灾的危害。全
世界有蝗虫1万种以上,其中约300种危害农林业。下列关于蝗虫的叙述错误的是
A蝗虫是昆虫。昆虫是种类最多的节肢动物,是无脊椎动物中唯一会飞的动物
B蝗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腹部有3对足和2对翅,能跳跃和飞行
C蝗虫等昆虫体表具有外骨骼,可以保护和支持内部结构,防止体内水分蒸发
D蝗虫的食量大、食源广泛,具有成群迁飞的习性,因而灾害面积大,范围广
3.“弓鱼术”就是用一种比较特殊的绑法,把鱼绑成“弓”字的形
状。这么做能让鱼儿离开水后还能多活一天左右的时间,而且还能祛除
鱼身上的腥味,食用起来味道更鲜美(捆绑后的鱼如图)。下列有关说
法错误的是
A鱼离开水之后会死的原因是鳃丝相互黏结,与空气接触面积减小
B把鱼绑成弓形,让鱼鳃盖张开,使鳃丝接触空气,从而获得氧气
C,鱼的身体分为头部、腹部和尾部,游泳时主要靠鳍摆动产生动力
D,鱼被绑后味道鲜美,是因为避免了蹦跳损伤或鱼胆破裂而味道苦
4.下列是各种动物及其气体交换的场所,相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①家鸽—肺和气義
②蚯蚓—体壁
③缢蛏—鳃
八年级生物学试题第1页(共8页)
④鲫鱼——鳃
⑤青蛙—肺和皮肤
⑥蝗虫—气门
A.①②④⑤
B.②③④⑤
C.②④⑤⑥
D.①②④⑥
5.下表是蛙、人和鸽的心脏数据,下列分析和描述正确的是
动物名称
心脏占体重比例%
每分钟心跳次数

0.57
22

0.42
72

1.72
135-244
A.鸽的心脏占体重的百分比比其他两种动物高,因此增加了飞行的负担
B.人的心脏占体重的百分比比蛙低,因此人适应陆地生活的能力低于蛙
C蛙每分钟心跳次数最低,可减少代谢对氧气的需求,更适于剧烈运动
D.鸽的心脏占体重的百分比高、心跳频率快,是对飞行生活的一种适应
6雪豹是生活在雪原上的肉食性哺乳动物,雪豹皮毛的底色为灰白色,体侧布满深色的
斑点,拥有一条约等于身长的大尾巴,既可以帮助雪豹在攀爬奔跑中保持平衡,睡觉时还
可以用来盖住口鼻,防寒保暖。下列有关雪豹的叙述错误的是
A.雪豹的牙齿具有门齿、白齿和犬齿的分化,提高了摄食能力
B.雪豹的毛色与其生活环境的颜色相近,可起到保护色的作用
℃体表被毛是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体毛具有很好的保温作用
D雪豹的胚胎在雌性体内发育,不利于雌性运动,比卵生低等
7.下列能体现“生物体结构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的是
A蛔虫体表的角质层可防止被寄主消化道的消化液侵蚀,适于寄生生活
B蛇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既可减少体内水分蒸发,又利于保持体温恒定
C.鸟类用气囊辅助肺呼吸,增加了气体交换面积,提高了气体交换效率
D.兔子牙齿分为门齿、臼齿和犬齿,牙齿分化增强了对食物的消化能力
8小明对青蛙、龟、蝙蝠和孔雀四种动物进行了如图归类,其分析正确的是
A.甲是孔雀,卵生、能用气囊辅助呼吸
有齿
一甲
体温恒定
B.乙是蝙蝠,双翼具有羽毛、胎生哺乳
无齿
C.丙是龟,生活在水中和陆地,属两栖动物
肺发达—丙
体温不恒定
D.丁是青蛙,体外受精、卵生、变态发育
(肺不发达一丁
9.学习了动物类群的知识后,你会惊讶地发现有些动物“名不符实”。例如:“蜗牛
不是牛”、“海马不是马”、“壁虎不是虎”、“鲸鱼不是鱼”,它们分别属于
八年级生物学试题第2页(共8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