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单元基本信息单元主题 人体的呼吸器官课标要求 一、核心概念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二、学习内容 5.5人体由多个系统组成 列举人体主要感觉器官的结构与功能。 描述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过程,知道呼吸作用为人体内能量的利用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三、学业要求 能描述人体用于呼吸的器官 认同保护人体具有呼吸功能器官的重要性。单元课时设计 5课时一、单元学习主题分析(体现学习主题的育人价值)主题名称 人体的呼吸器官单元设计意图 “人体的呼吸器官”是本册教材的第四个综合探究单元,也是关于人体的第一个综合探究单元,科学探究的单元目标是“在教师引导下,能依据证据运用推理、概括等方法,分析结果,得出结论”。本单元围绕“呼吸”的话题设计了《我们需要呼吸》《我们的呼吸器官》《肺是怎样呼吸的》《呼吸与运动》《保护呼吸器官》五个步步深入的课时内容。 在日常生活中,能意识到呼吸器官的重要性,注意保护呼吸器官的学生并不多。选取这一话题,就是要学生关注呼吸器官,知道保护呼吸器官的方法,意识到坚持锻炼可以增强我们呼吸器官的功能。五个活动标题紧密联系、步步深入,引领学生逐步探究我们需要呼吸-我们的呼吸器官-肺是怎样呼吸的-呼吸与运动-保护呼吸器官这些问题都贴近学生的生活,能够引起他们的兴趣、共鸣和思考。 本单元有众多的探究活动,如吹气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制作呼吸器官模型等;也有形式多样的引入活动,如蒙头睡觉的感受,寓教于乐的阅读内容,如《呼吸器官》等。主题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小学生有较好科学习惯和科学思维,对科学课有一定的热情程度,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验能力、分析归纳能力,并且能很好地进行小组合作。通过对生活的观察,学生知道呼吸的一些常识,对呼吸的器官也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还是缺乏基本的认识。需要通过体验对体验结果进行归纳、概括等逻辑推理方法得出合理结论的能力也是他们所欠缺的。本单元将引领学生亲历多种探究活动,培养他们依据证据运用分析、比较等方法分析结果得出结论的能力。开放性学习环境 指导性预习:阅读+问题+检测; 大单元大概念大任务课堂学习:问题+探究+讲述+整合+实战; 现代教育新技术:PPTX+微视频+网络+师生互助二、单元学习目标设计(基于标准、分析教材、结合学情,体现素养导向)单元学习目标 科学观念:了解人体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成分的变化,知道氧气和二氧化碳对自然界中的生命体具有重要意义;知道我们的呼吸器官以及氧气进入人体内和二氧化碳排出人体外的路径;知道肺和其他呼吸器官是怎样共同工作完成呼吸的;初步了解肺活量的含义以及呼吸次数与运动之间的关系 ;掌握保护呼吸器官的方法。 科学思维:知道能运用比较、分析、推理、概括等方法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探究实践:通过实验观察人体吸入和呼出气体的成分变化,制作肺模型,验证肺是怎样呼吸的;测量人在安静时和做全蹲起运动后1分钟的呼吸次数,分析呼吸系统的功能及其与运动的关系; 能够制作简单的肺活量测量工具,并记录和分析数据;通过果胶粘灰尘实验认识到空气中有灰尘,我们需要注意保护呼吸器官。 态度责任:认识空气对生命的重要意义,具有参与环境保护活动的意识,愿意采取行动保护环境。了解人体呼吸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形成呼吸健康的理念,树立健康生活的意识。了解人体肺和其他器官是怎样协同工作来完成呼吸的,注意呼吸器官的卫生保健。通过对班级同学肺活量的数据分析,树立热爱运动、关注身体健康的意识。培养关注社会、关心大自然的社会责任感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三、学习活动/任务设计(指向学习目标,强调学生的活动与体验)第1课时 任务1 名称:猜想假设 提问:蒙头睡觉时为什么会感到闷气? 出示人体呼吸气体成分表,引导学生猜想。 设计意图:通过猜想蒙头睡觉时为什么会感到闷气,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交流呼吸的重要性,并通过人体呼吸气体成分表引导学生说出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不同。任务2 名称:搜集证据 设计对比实验,验证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增多,并进行实验,并观察记录发生的现象。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设计吸入和呼出气体的实验,并完成实验,验证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成分变化,对猜想进行验证。任务3 名称:得出结论 观察实验现象,比较、分析实验前后的现象有哪些不同,总结实验结论。 设计意图:通过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比较,比较分析人体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成分的变化,得出结论。任务4 名称:迁移应用 了解人和动物需要空气中的氧气,植物能吸收二氧化碳能制作氧气,引导学生重视环保,倡导绿色生活。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了解绿色植物能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的知识,明白植物对我们的重要性,培养爱护环境的意识。第2课时 任务5 名称:猜想假设: 引导学生感受呼吸过程:闭上眼,深吸一口气,再慢慢呼出,感受气体在身体内的流动。 提问:呼吸时气体都经过了身体的哪些器官。 设计意图:结合学生日常生活实际,创设情境,引出核心问题。任务6 名称:阅读:呼吸器官 阅读资料了解呼吸器官的知识,了解肺泡的作用。 设计意图:借助课本中的阅读部分,准确了解气体经过身体各器官的流程,并知道各个器官相对应的作用。任务7 名称:活动——拼拼摆摆 根据阅读呼吸器官的内容,将呼吸器官的图片通过拼拼摆摆,放在右图中人体的相应位置。 设计意图:以游戏的形式将任务一的内容再次回顾,吸引学生的兴趣及注意力。任务8 名称:得出结论 结合阅读资料和模型拼摆活动后,分析得出氧气进入人体内和二氧化碳排出人体外的路径。 设计意图:以总结的形式将本节课的重要知识点进行回顾,加深学生的印象。第3课时 任务9 名称:猜想假设 体验呼吸过程,猜测呼吸器官是怎样把空气吸到肺里。 设计意图:通过亲身体验,引导学生对“呼吸器官是怎样把空气吸到肺里”作出合理猜测。任务10 名称:搜集证据——制作肺模型 根据假设,设计并制作一个肺模型,以此来验证假设。 设计意图:通过根据假设,设计并制作肺模型,思考用什么材料代表相应的呼吸器官,进一步理解呼吸器官是怎样把空气吸到肺里。任务11 名称:阅读——膈的作用 阅读了解膈的作用 设计意图:在制作肺模型后阅读膈的作用,可以帮助学生更清楚地理解人体呼吸的方式。任务12 名称:得出结论 观察、分析实验现象,说一说肺和其他呼吸器官是怎样共同工作完成呼吸的。 设计意图:通过分析实验现象发现得出结论,膈是位于胸腔和腹腔之间的肌肉。膈下压,肺部扩张,吸气;膈上提,肺部收缩,呼气。任务13 名称:反思 反思自己当初的假设是否正确,在学习过程中又有什么新的想法和发现。 设计意思:通过反思,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内容。第4课时 任务14 名称:活动——测量呼吸次数 出示运动会上运动员赛跑图片并提问:呼吸与运动有什么关系呢? 分别测量安静时和做全蹲起运动后1分钟的呼吸次数,并记录相应的数据。 设计意图:通过分别测量安静时和做全蹲起运动后1分钟的呼吸次数,能够理解运动状况发生变化,呼吸的次数也会发生变化。任务15 名称:提出问题 对于运动和呼吸的关系,对实验现象提出问题。并能理解运动和呼吸的关系。 设计意图:通过关于运动和呼吸的其他问题及假设,激发学生理解运动和呼吸的关系。任务16 名称:搜集证据——我的肺活量 搜集证据:制作简单的肺活量测试器,通过实验测量我们的肺活量。 设计意图:通过制作简单的肺活量测试器,测量我们的肺活量,记录实验数据,为了让学生能够得出结论。任务17 名称:得出结论 比较、分析我们的肺活量与运动员的肺活量数据,得出“人们在运动时,会通过增加呼吸次数来获得足够多的氧气。肺活量越大说明肺的功能越好,经常运动如跑步、游泳可以提高肺活量”的结论。 设计意图:通过比较、分析我们的肺活量与运动员的肺活量数据并得出结论。第5课时 任务18 名称:计划组织 引导学生讨论保护呼吸器官的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讨论,了解学生是否知道保护呼吸器官的方法,了解其学前认知。任务19 名称:实验——果胶粘灰尘 设计比较不同地点果胶塑料片粘灰尘的多少,并进行观察。 设计意图:通过比较不同地点果胶塑料片粘灰尘的多少,引导学生重视对肺的保护。任务20 名称:观察新旧口罩 出示图片,引导学生对比新口罩和在雾霾天使用后的口罩,并说出其观察结果。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新口罩和在雾霾天使用后的口罩,引导学生重视使用口罩并重视保护肺部。任务21 名称:搜集证据 观察比较不吸烟者与长期吸烟者肺的图片。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比较不吸烟者与长期吸烟者肺的图片,帮助学生理解吸烟对健康的危害。任务22 名称:得出结论 通过比较分析实验和观察图片等活动搜集到的证据,得出保护呼吸器官的方法有坚持锻炼不吸烟、雾霾天戴口罩……。 设计意图:针对已出现的问题进行有效的交流和讨论,进而总结出保护呼吸器官的方法。四、单元学习评价设计评价要素 针对单元整体描述评价内容 第1课《我们需要呼吸》 第2课《我们的呼吸器官》 1.了解人体呼吸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2.能说出人体在呼吸时,气体吸进和呼出的路径。 第3课《肺是怎样呼吸的》, 1.知道膈的作用。 2.通过制作肺模型,知道人体的呼吸过程。 3.知道人体的肺和其他器官是怎样共同工作完成呼吸的。 第4课《呼吸与运动》, 1.初步了解肺活量的含义及呼吸次数与运动之间的关系。 2.能制作简单的肺活量测量工具,记录并简单分析数据。 3.能根据实验测得的数据分析出呼吸、运动之间的关系,从而了解增加肺功能的方法。 第5课《保护呼吸器官》 1.了解保护呼吸器官的相关知识。 2.通过实验观察、观看视频、图片等方式,搜集证据、得出结论。 3.能将呼吸器官疾病与其产生原因建立联系。评价指标 第1课时:我们需要呼吸 1、能说出人体呼出的气体比吸入的气体所含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加。(科学观念) 2、能运用比较、分析、推理、概括等方法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科学思维) 3、通过实验,知道人体呼出的气体比吸入的气体所含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加。(探究实践) 4、认识空气对生命的重要意义,具有参与环境保护活动的意识,愿意采取行动保护环境。(态度责任) 第2课时:《我们的呼吸器官》 1、能说出人体在呼吸时,气体经过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等器官。(科学观念) 2、通过阅读资料和拼摆活动,能运用分析、概括等方法总结得出人体用于呼吸的器官和气体吸进、呼出的路径。(科学思维) 3、阅读资料和模型拼摆活动,了解人体的呼吸器官的位置和功能。(探究实践) 4、了解人体呼吸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形成呼吸健康的理念,树立健康生活的意识(态度责任) 第3课时《肺是怎样呼吸的》 1、知道人体呼吸系统的简单结构,了解人体的呼吸过程。(科学观念) 2、通过制作肺模型,活动,运用分析,概括等方法总结了解肺是怎样呼吸的(科学思维) 3、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制作肺模型,探究人体的呼吸过程。(探究实践) 4、了解人体肺和其他器官是怎样协同工作来完成呼吸的,注意呼吸器官的卫生保健。(态度责任) 第4课时《呼吸与运动》 1、初步了解肺活量的含义以及呼吸次数与运动之间的关系。(科学观念) 2、能根据实验测得的数据分析出呼吸、运动之间的关系,从而了解增加肺功能的方法。(科学思维) 3、能制作简单的肺活量测量工具测量肺活量,记录并简单分析数据。(探究实践) 4、在小组合作制作、讨论、测量等活动中,培养乐于合作与交流的能力。通过对班级同学肺活量的数据分析,树立热爱运动、关注身体健康的意识。(态度责任) 第5课时《保护呼吸器官》 1、了解保护呼吸器官的有关知识。(科学观念) 2、知道可以通过观察、实验、收集资料等形式来证明自己的想法。(科学思维) 3、通过果胶粘灰尘、观察对比口罩图片、肺部图片等探究活动,了解保护呼吸器官的重要性。(探究实践) 4、认同保护人体呼吸器官的重要性,培养关注社会、关心大自然的社会责任感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态度责任)评价方法 课上评价 1.教师激励评价 2.学生自我反思评价 3.成果展示,学生互评:赞赏性评价和质疑性评价 5.使用评价量化表,延时评价 课后评价 1.课时作业 2.单元测试五、单元作业设计第1课时 我们需要呼吸 一、填空题 1.人和动植物需要空气中的( ),植物能吸收( )来制造氧气。( )和( )对自然界中的生命体具有重要意义。 2.( )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3.长时间蒙头睡觉会造成人体( ),影响身体健康。 4.在阳光的照射下,植物的绿叶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并放出( )。 二、判断对错。 1.人体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气体相比,氧气明显减少了。( ) 2.在阳光的照射下,植物的绿叶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并放出氧气。( ) 3.剧烈运动之后会大口喘气,这时我们呼出来的气体都是二氧化碳( ) 三、选择题 1.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 )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2.一般情况下人体呼出来的气体中氧气含量约为16%。如果深吸一口气,屏住一段时间,再尽力呼出,那么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含量将( )16%。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答案解析: 一、填空 1、氧气 氧气 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 2、二氧化碳 3、缺氧 4、氧气 二、判断对错 1、╳ 2、√ 3、╳ 三、选择题 1、C 2、B 第2课时 我们的呼吸器官 一、填空题。 1.人体支气管的末端连着许多肺泡,肺泡周围有大量的毛细血管,人体吸入的氧气从( )进入血液,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后从气管排出。 2.氧气进入人体内和二氧化碳排出人体外的路径 二、选择题。 1.人体吸入和呼出的气体进行交换的主要场所是( ) A.肺 B.胃 C.气管 2.小明画出人体呼气时交换后的空气先后经过的主要呼吸器官,其中正确的是( ) A.鼻腔→气管→肺 B.肺→气管→鼻腔 C.心脏→肺→气管→鼻腔 3.雾霾会直接危害我们的( ) A.胃 B. 心脏 C.肺 三、判断对错。 1.我们可以通过开展呼吸器官的模型拼摆活动来认识人体的呼吸器官。( ) 2.鼻具有温暖、湿润、清洁空气的作用。( ) 3.我们进行呼吸主要是为了获取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 4.用嘴呼吸比用鼻呼吸更健康。( ) 答案解析: 一、填空题。 1. 肺泡 2. 肺 二、选择题。 1. A 2. B 3. C 三、判断对错。 1. 2. 3. × 4. × 第3课时 肺是怎样呼吸的 一、填空题。 1.( )是位于胸腔和腹腔之间的肌肉 2.我们在吸入新鲜空气时,膈胸腔处于( )(填“扩张”或“收缩”)状态。 3.膈下压,肺部扩张,( );膈上提,肺部收缩,( )。 二、选择题。 1.人体呼气和吸气的动力来自( ) A.咽 B.肺 C.膈 2.关于呼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胸腔扩张带动吸气 B.胸腔扩张带动呼气 C.吸气带动胸腔扩张 三、判断题 1.我们的猜想一定是正确的。( ) 2.我们在吸气时,是把空气从鼻子里或嘴里挤进肺里去的。( ) 3.膈在呼吸时很重要( ) 答案解析 一、填空题 1、膈 2、扩张 3、吸气 呼气 二、选择题。 1. C 2. A 三、判断题 1.x 2. x 3. 第4课时 呼吸与运动 一、填空题 1.人体内的“燃料”是糖类、脂肪和( ),并且人体在“燃烧燃料”的过程中同样需要氧气。 2.( )是人在一次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气所能呼出的气体量。 3.每一个同学使用塑料管吹气前后,都要对( )进行消毒,防止传染疾病。 二、选择题 1.下列情况中,呼吸次数会增加的是( ) A.在图书馆安静地看书 B.刚跑完800米赛跑 C.课堂中认真听老师讲课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经常运动的人肺活量大,一分钟正常呼吸的次数比一般人多 B.人们在运动时,会通过增加呼吸次数来获得足够多的氧气 C.肺活量越大表明肺功能越不好 答案解析 一、填空题 1、蛋白质 2、肺活量 3、吹气口 二、选择题 1. B 2.B 第5课时 保护呼吸器官 一、填空题 1.使用后的口罩带有多种病毒细菌和其他有毒物质要及时( )或更换。 2.与不吸烟者相比,吸烟者的肺部会明显变( )。 3.坚持锻炼可以( )我们呼吸器官的功能. 4.积极参加健康中国行动和( ),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二、判断题 1.与不吸烟者相比,吸烟者的肺部会明显变黑。( ) 2.为了锻炼身体,雾霾天气时也要坚持户外运动。( ) 3.吸烟会引起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炎、肺气肿及肺癌等疾病。( ) 三、选择题 1.拒绝二手烟、戴口罩等做法,主要是为了预防( ) B.呼吸道传染病 A.消化道传染病 C.血液传染病 2.刚装修好的房子中含有甲醛等有害气体下列处理方法最合适的是( ) A.关闭门窗,喷空气清新剂 B.关闭门窗,用醋熏 C.打开门窗,通风透气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与不吸烟者相比,长期吸烟者的肺部会明显变黑,说明肺很不健康 B.吸烟者患肺癌的风险比不吸烟者低 C.吸烟对身体有害,但是二手烟没有事,只是烟而已 答案解析 一、填空题 1、清洗消毒 2、黑 3、增强 4、爱国卫生运动 二、判断题 1. √ 2. X 3. √ 三、选择题 1.B 2.C 3.A六、单元教学结构图七、反思性教学改进(实施后填写)实施后填写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6张PPT)第1课时我们需要呼吸(大象版)四年级上01学习目标内容总览02新知导入03探究新知04课堂练习05课堂总结06作业布置教学目标能说出人体呼出的气体比吸入的气体所含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加。0102能在教师引导下,通过分析、比较实验现象,总结实验结论,着重培养学生由搜集到的证据“得出结论”的能力。03通过实验,知道人体呼出的气体比吸入的气体所含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加。科学观念04认识空气对生命的重要意义,具有参与环境保护活动的意识,愿意采取行动保护环境。科学思维探究实践态度责任新知导入讨论蒙头睡觉时为什么会感到闷气 探究新知猜想假设二氧化碳却变多了!缺氧了呗!你们看,我们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变少了!人体呼吸气体成分表气体成分吸入气体呼出气体氧气二氧化碳约为21%约为0.03%约为16%约为4%探究新知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探究新知烧杯 澄清石灰水 塑料管 气筒……材料超市验证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增多探究新知搜集证据怎样用实验证明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增多了呢 对两杯等量澄清石灰水分别用塑料管吹气和用气筒打气,观察并记录发生的现象。探究新知实验现象:搜集证据探究新知搜集证据实验:验证人体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变多了实验材料:烧杯、澄清石灰水塑料管气筒实验依据:( )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实验步骤:对两杯等量澄清石灰水分别用塑料管吹气和打气筒打气,观察并记录发生的现象。实验现象:用塑料管吹气,澄清石灰水( );用气筒打气,澄清石灰水( )实验结论:人体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气体相比( )了。二氧化碳变浑浊没变浑浊二氧化碳变多探究新知根据实验现象,分析人体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成分的变化。得出结论实验 现象用塑料管吹气用气筒打气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了澄清石灰水没变浑浊了探究新知观察实验现象,总结实验结论。得出结论难怪蒙头睡觉时会感到闷气……只有吹气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了,这说明……探究新知人体呼出的气体比吸入的气体所含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加。探究新知蒙头睡觉感到闷气,是因为多次呼吸后,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加。长时间蒙头睡觉会造成人体缺氧,影响身体健康。小贴士探究新知迁移应用空气中的氧气会用完吗?只要有我们在,氧气是不会用完的!探究新知在阳光的照射下,植物的绿叶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并放出氧气。探究新知探究新知在缺氧、低氧或无氧环境中,如潜水作业、登山运动、高空飞行、宇 宙航行、医疗抢救时,人们常常使用供氧设备来提供足够的氧气用于呼吸。探究新知人和动植物需要空气中的氧气,植物能吸收二氧化碳来制造氧气。氧气和二氧化碳对自然界中的生命体具有重要意义。课堂练习一、填空题1. 人和动植物需要空气中的( ),植物能吸收( )来制造氧气。( )和( )对自然界中的生命体具有重要意义。2.( )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3. 长时间蒙头睡觉会造成人体( ),影响身体健康。4、在阳光的照射下,植物的绿叶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并放出( )。氧气氧气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缺氧氧气课堂练习二、判断对错。1. 人体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气体相比,氧气明显减少了。( )2.在阳光的照射下,植物的绿叶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并放出氧气。 ( )3.剧烈运动之后会大口喘气,这时我们呼出来的气体都是二氧化碳。( )X X课堂练习三、选择题1.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 )A. 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2.一般情况下人体呼出来的气体中氧气含量约为16%。如果深吸一口气,屏住一段时间,再尽力呼出,那么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含量将( )16%。A. 大于 B.小于 C.等于CB课堂总结大自然中的绿色植物可以制造氧气。所以,为了保证人类和所有其他动物有足够的氧气,我们要多多植树造林。板书设计我们的猜想和假设可以用实验来验证,猜想和假设不一定正确,面对有说服力的证据,要勇于调整自己的观点。我们需要呼吸人体呼出的气体比吸入的气体所含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加。氧气和二氧化碳对自然界中的生命体具有重要意义。作业布置想一想,在生活中氧气对我们有哪些重要的应用。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让备课更有效www.21cnjy.comThanks!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1课时教学设计课题 1 我们需要呼吸课型 新授课 章/单元复习课□ 专题复习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1.教学内容分析 导入部分呈现两个在睡觉的小朋友的图片,一个小朋友蒙头睡觉感觉闷气,另一个没有蒙头的小朋友却没有感觉到不舒服。为什么会这样呢 再引导学生根据人体呼吸气体成分表进行猜想假设:是因为缺氧了,人体呼出的气体比吸入的气体所含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加。接着,通过实验搜集证据,一组实验用嘴通过塑料管向澄清石灰水吹气,另一组实验用气筒向澄清石灰水打气,分别观察并记录发生的实验现象。根据只有用嘴吹气才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实验现象,分析人体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成分的变化,可以得出结论“人体呼出的气体比吸入的气体所含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加”,从而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2.学习者分析 四年级的小学生有较好科学习惯和科学思维,对科学课有一定的热情程度,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验能力、分析归纳能力,并且能很好地进行小组合作。蒙头睡觉是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在情境中发现问题通过实验搜集证据,将实验现象记录在学习单上,并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得出结论。3.学习目标确定 科学观念:能说出人体呼出的气体比吸入的气体所含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加。 科学思维:能在教师引导下,通过分析、比较实验现象,总结实验结论,着重培养学生由搜集到的证据“得出结论”的能力。 探究实践:通过实验,知道人体呼出的气体比吸入的气体所含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加。 态度责任:认识空气对生命的重要意义,具有参与环境保护活动的意识,愿意采取行动保护环境。4.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能说出人体呼出的气体比吸入的气体所含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加。 难点:认识空气对生命的重要意义,具有参与环境保护活动的意识,愿意采取行动保护环境。5.学习评价设计 1.知道人的呼吸离不开空气。 2.完成实验,知道人体呼出的气体比吸入的气体所含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加。 3.知道氧气和二氧化碳对自然界中的生命体具有重要意义。6.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一:引入新课一、(出示图片)蒙头睡觉时为什么会感到闷气 学生活动1 根据生活经历回答问题,学生回答问题活动意图说明:本课从生活中的真实情景引出探究的问题:一个小朋友睡觉时用被子盖住了头,他感觉很不舒服,有点闷;另一个小朋友没有用被子盖住头,他没有感觉到不舒服,激发学生围绕该问题大胆进行猜想假设的欲望。环节二:猜想假设教师活动1 我们一起来看人体呼吸气体成分表,对比数据进行猜想假设。 学生讨论回答学生活动2 根据数据说出自己的猜想 生:二氧化碳却变多了! 生:缺氧了呗!你们看,我们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变少了! 生:……活动意图说明:通过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蒙头睡觉为什么会感到闷气,作出自己的假设。激发学生发言的积极性及后续探究活动的开展。环节三:搜集证据教师活动3 一、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二、验证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增多 (一)材料超市 需要的材料烧杯、澄清石灰水、塑料管、打气筒…… (二)怎样用实验证明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增多了呢 对两杯等量澄清石灰水分别用塑料管吹气和用气筒打气,观察并记录发生的现象。 (三)实验现象 播放视频《人体呼吸气体的特点》 (四)完成实验并记录 实验:验证人体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变多了 实验材料:烧杯、澄清石灰水塑料管气筒 实验依据: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步骤: 对两杯等量澄清石灰水分别用塑料管吹气和打气筒打气观察并记录发生的现象。 实验现象:用塑料管吹气,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用气筒打气澄清石灰水没变浑浊。 实验结论:人体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气体相比二氧化碳变多了学生活动3 设计实验方案 并能够进行实验 动手完成实验 活动意图说明:通过引导学生运用对比实验搜集证据实验:准备两杯相同的澄清石灰水,用嘴通过塑料管(注意每个同学不要交叉使用)向一杯澄清石灰水内吹气,用气筒向另一杯澄清石灰水内打气,观察并记录现象,便于后续得出结论环节进行交流和总结。环节四:得出结论教师活动4 一、根据实验现象,分析人体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成分的变化 实验现象用塑料管吹气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了用气筒打气澄清石灰水没变浑浊了(二)观察实验现象,总结实验结论 学生讨论回答 (三)实验结论 人体呼出的气体比吸入的气体所含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加。 (四)小贴士 蒙头睡觉感到闷气,是因为多次呼吸后,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加。 长时间蒙头睡觉会造成人体缺氧,影响身体健康。学生活动4 根据实验,说出实验现象 对实验结论进行讨论 生:只有吹气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了,这说明…… 生:难怪蒙头睡觉时会感到闷气…… 生:…… 总结出蒙头睡觉时会感到闷气的原因 活动意图说明:比较分析两个实验的结果发现,用嘴通过塑料管吹气,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了;用气筒打气,澄清石灰水没变浑浊。因为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以,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人体呼出气体比吸入气体(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增多了。因为呼吸过程中一部分氧气转化成了二氧化碳,所以呼出气体中的氧气减少了。运用一定的逻辑思维方法进行推理,最终对所研究的问题作出总结的过程。强化学生的证据意识,让学生知道得出结论要以事实为基础。环节五:迁移应用教师活动5: 一、空气中的氧气会用完吗? 树可以制作氧气供人类和动物呼吸 二、教师总结 在阳光的照射下,植物的绿叶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并放出氧气。 播放视频《光合作用》 三、小贴士 在缺氧、低氧或无氧环境中,如潜水作业、登山运动、高空飞行、宇 宙 航行、医疗抢救时,人们常常使用供氧设备来提供足够的氧气用于呼吸。 四、教师总结 人和动植物需要空气中的氧气,植物能吸收二氧化碳来制造氧气。氧气和二氧化碳对自然界中的生命体具有重要意义。学生活动5: 了解树木可以制作氧气,引导学生爱护树木。 活动意图说明:知道了人呼吸是将吸进的部分氧气在人体内转化为二氧化碳再呼出的过程,那么空气中的氧气会用完吗 这一知识点作为本课的延伸,将帮助学生解决他们在活动中可能提出的问题,同时也是利用这个契机将植物的呼吸及物质的循环等内容进行初步的渗透,使学生意识到世界是一个密切相关的整体,并树立爱护树木、保护环境的意识。7.板书设计 我们需要呼吸 人体呼出的气体比吸入的气体所含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加。 人和动植物需要空气中的氧气,植物能吸收二氧化碳来制造氧气。 氧气和二氧化碳对自然界中的生命体具有重要意义。8.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 一、填空题 1. 人和动植物需要空气中的( ),植物能吸收( )来制造氧气。( )和( )对自然界中的生命体具有重要意义。 2.( )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3. 长时间蒙头睡觉会造成人体( ),影响身体健康。 4、在阳光的照射下,植物的绿叶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并放出( )。 二、判断对错。 1.人体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气体相比,氧气明显减少了。( ) 2.在阳光的照射下,植物的绿叶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并放出氧气。( ) 3.剧烈运动之后会大口喘气,这时我们呼出来的气体都是二氧化碳( ) 三、选择题 1.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 )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2.一般情况下人体呼出来的气体中氧气含量约为16%。如果深吸一口气,屏住一段时间,再尽力呼出,那么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含量将( )16%。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答案解析: 一、填空 1、氧气 氧气 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 2、二氧化碳 3、缺氧 4、氧气 二、判断对错 1、╳ 2、√ 3、╳ 三、选择题 1、C 2、B 作业布置:想一想,在生活中氧气对我们有哪些重要的应用。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我们需要呼吸》人体呼吸气体的特点.mp4 《我们需要呼吸》光合作用.mp4 【大单元整体教学】4.1我们需要呼吸 课时教案.docx 【大单元整体教学】4.1我们需要呼吸 课时课件.pptx 【大单元整体教学】第四单元《人体的呼吸器官》单元整体设计.docx 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