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度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监测七年级生物学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请将答题卡上的考生信息填写(涂)清楚,然后将试题答案认真书写(填涂)在答题卡的规定位置,否则作废。2.本次试卷共8页,考试时间 60分钟。3.考试结束只交答题纸。一、选择题(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代号填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1.根据人们发现的距今300万年前的“露西”少女的骨骼化石,其骨盆的髋骨较宽阔,下肢骨的股骨较粗壮这一事实,能提出的合理观点是A.此时古人类的运动方式为爬行 B.此时古人类已能直立行走C.此时古人类已经能够制造工具 D.此时古人类已经学会用火2.目前,我国正面临人口老龄化趋势。为优化年龄结构,我国大力推行三孩生育政策。下列关于人类生殖和发育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产生精子并分泌雄性激素的结构是睾丸B.成熟的胎儿和胎盘从母体阴道产出的过程叫分娩C.人们俗称的怀孕实质是指受精卵植入子宫内膜的过程D.“女大十八变,越变越好看”,引起这种变化的器官是卵巢3.如图是某中学男、女生身高生长速度曲线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男生进入青春期比女生早B.男、女生进入青春期身高均有突增C.青春期的体形变化只受性激素的调节D.男、女生进入青春期后第一性征开始出现4.饮食直接影响着人体健康。研究人员抽样调查人们的饮食偏好,确定了四种饮食类型,并进行了一系列身心指标评估,分析饮食偏好与健康之间的关系,结果如下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分类 饮食偏好 健康风险(与类型4对照)类型1 喜欢水果、蔬菜和肉类,不喜欢淀粉类食品 卒中风险升高13% 焦虑风险升高9%类型2 喜欢蔬菜、水果,不喜欢肉类食品 卒中风险升高25% 焦虑风险升高26%类型3 喜欢零食和肉类,不喜欢水果、蔬菜 卒中风险升高21% 焦虑风险升高23%类型4 不挑食,合理膳食 身心健康状况良好A.用蛋白质类和脂肪类替代淀粉类提供能量不影响身心健康B.类型2缺乏蛋白质,会影响身体生长发育及细胞修复更新C.类型3缺乏维生素C,会导致身体抵抗力下降,易患坏血病D.良好的饮食结构有助于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和心理健康5.下图为某同学设计的验证食物中含有能量的实验装置,食物有花生米、牛肉干和面包。对于该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实验前用天平称取的三种不同食物的质量要相等B.实验中如果不注意挡风,会导致测量的结果偏小C.可通过水温变化数据对食物所含能量多少作出比较D.实验中水吸收的热量等于这些食物实际所含的能量6.在2024年的“3.15消费者权益晚会”上,中央电视台曝光了淀粉肠用鸡骨泥代替鸡肉、以次充好的乱象,引起了人们对食品安全的关注。下列关于食品安全的说法正确的是A.只要是包装完好的食品,一定是安全的B.不购买和食用无厂址、无生产日期的食品C.野外采摘的蘑菇只要不是鲜艳的,就可放心食用D.街边小摊的食品,既便宜又好吃,可大量购买食用7.下图是某实验小组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的实验过程。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该实验可得出37℃是唾液消化淀粉的最适温度B.所用馒头碎屑是将与试管1中大小相同的馒头块切碎而来C.该实验的现象是①试管变蓝,②试管不变蓝,③试管变蓝D.该实验探究了唾液、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对馒头消化的影响8.下图是人的一段小肠及内部结构示意图。据图及所学知识,下列有关描述错误的是A.小肠的内表面有皱襞和小肠绒毛B.小肠绒毛内分布丰富的毛细血管C.图中2、3所示为肠腺和毛细血管D.肠腺和绒毛主要与吸收功能相适应9.如图是某生物学兴趣小组制作的肋间肌舒缩引起肋骨和胸骨运动的模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①代表人的胸骨,③代表人的肋骨B.②代表肋间肌,呼吸运动导致其收缩和舒张C.A→B状态表示吸气,胸廓横径变大D.B→A状态表示呼气,肋间肌处于收缩状态10.下表是人吸入和呼出气体成分的变化数据。据表判断说法错误的是气体 吸入气体 呼出气体氧气 21% 16%二氧化碳 0.04% 4%氮气 78% 78%水蒸气 不定 饱和A.呼出气体中氧气含量变低,说明身体消耗了氧气B.对着冷藏过的载玻片吹气,载玻片上会出现小水滴C.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变高,说明身体产生了二氧化碳D.对着手掌吹气感到呼出气体温暖,说明吸入了外界温暖空气11.胸围差是评估肺呼吸功能的一个重要指标。下列关于胸围差的叙述,错误的是①胸围差是胸廓横向扩张和回缩造成的②测量胸围差时测量3次,取平均值③胸围差等于尽力深吸气、呼气时的胸围长度的差④胸围差能完全反映出胸腔容积的变化⑤男生的胸围差一定大于女生的胸围差⑥青少年的胸围差与经常体育锻炼有关A.②④⑤ B.①②④ C.①②⑤ D.①③⑤12.下面两幅曲线图表示一个人在A、B两种状态下的呼吸情况。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甲可能是剧烈运动状态,乙可能是安静状态B.甲状态下的呼吸深度大于乙状态下的呼吸深度C.甲状态下的呼吸频率快于乙状态下的呼吸频率D.相同时间内,甲状态的耗氧量小于乙状态的耗氧量13.如图为某科研小组对呼吸系统中不同部位颗粒物沉积情况的研究结果,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直径为2.5-10μm的颗粒物主要沉积在气管内B.直径小于2.5μm的细颗粒物主要沉积在肺泡C.任何直径的颗粒物在肺泡中的沉积率都要高于气管中D.颗粒物的沉积说明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14.某学习小组对教学楼一楼和四楼的尘埃粒子进行了采集和测算,一楼测量结果如图所示(只画了取样点上的尘埃粒子),则测得的尘埃粒子数是A.20 B.25 C.100 D.12515.日常生活中,我们的行为习惯会受一些“条条框框”约束。下列关于某些行为习惯的解释,错误的是A.青少年在变声期为保护声带,应尽量避免大声喊叫B.打篮球时,氧气需求量大,应尽量用嘴吸气,用嘴呼气C.吃东西时细嚼慢咽,使食物变成碎屑与唾液充分混合,有利于消化D.饭后不宜立即剧烈运动的根本原因是运动时流向胃肠的血液减少影响消化吸收二、非选择题(共5个小题,35个空)16.生殖是人类繁衍后代、延续种族的重要生命活动,饮酒是否会对生殖健康造成影响?科研人员为此进行了一系列实验探究。图1表示研究者对有饮酒习惯和无饮酒习惯的育龄女性进行B超检查的结果。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人类新个体的发育从 开始,它经过不断地分裂和分化,形成胚胎。胎儿在母体的 中孕育,从母体获取营养并发育成熟。(2)根据图1所示结果可以推测:饮酒会造成女性 体积减小,并导致其产生的卵细胞 ,从而影响生殖。(3)胎盘是胎儿和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器官,对于维持胎儿生长发育非常重要。科研人员研究比较有饮酒习惯和无饮酒习惯产妇娩出的胎盘结构,其差异如图2。据图分析:①在胎盘内,母体血液中的营养物质会透过合体滋养层细胞、胎儿毛细血管上皮细胞进入胎儿______内,并通过脐带内的血管运送至胎儿的各组织器官。②从图中可以看出有饮酒习惯的胎盘中合体滋养层细胞结构发生了变化,其表面的凸起明显______,并导致其所含线粒体数目减少,这种变化会影响胎儿器官的正常发育。(4)基于以上研究结果,请写一句生殖健康科普宣传语: 。17.为探究蛋白质在人体不同消化器官内的消化情况,兴趣小组设计进行了图1所示的模拟实验(烧杯模拟不同器官,烧杯内的水浴温度均控制在37℃),反应结束后物质的检测结果如表格(表中+数量越多,代表含量越高,表示不含有),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①号试管内加入蛋白液的量应为_毫升;②号试管内加入的消化液是 。管编号 ① ② ③ ④蛋白质含量 +++++ +++ - +++++(2)上述模拟实验中的变量是 ,除变量外其余实验条件保持相同,遵循了对照实验的 原则。(3) 根据上面的实验结果,有同学得出胆汁、胰液、肠液都有消化蛋白质的作用,该兴趣小组结合已学知识进行讨论后,认为其结论不正确。正确的结论应该是_____。(4)分析实验结果可知:人体内能够消化蛋白质的器官有 。(5)不同器官内的蛋白质经过消化以后,产物能否被人体直接吸收?同学们依据“小分子能够通过半透膜,而大分子则不能”的原理,设计模拟实验进一步探究。分别将上述各试管内的有关液体,放入图2所示的装置中逐一进行实验,最可能的实验结果是:试管 (填序号)内液体倒入甲中时,在乙中可检测到氨基酸。18.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也随之改变,超重和肥胖问题逐渐突出。近几年来,全国肥胖症患者已超7000万。“关注肥胖,增进健康”日益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热门话题……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人体内的脂肪一部分来源于食物。食物中的脂肪在 内开始消化,在____分泌的胆汁和其他消化液的作用下被分解,吸收后在体内合成脂肪储存。(2)人体的脂肪还可以来源于体内其他物质的转化,例如多余的糖类可被转化为脂肪储存。食物中的淀粉分为可消化淀粉和抗性淀粉。抗性淀粉是指不能在消化道内消化吸收的淀粉,主要存在于谷物中,在生马铃薯中含量最高。有些肥胖人士希望通过食用马铃薯来改善体重,科研人员进行了有关研究,将马铃薯用如下表所示的不同烹饪方法进行处理,其后测定烹饪熟透的马铃薯内脂肪含量(如图1),将烹饪熟透的马铃薯与含有唾液淀粉酶的溶液混合置于37℃的环境中,16小时后测定抗性淀粉的含量(如图2)。处理 烹饪方法 刀切后马铃薯的形状、重量(克) 添加油量(毫升)炒 丝状、200 25烧 丝状、200 25炸 200蒸 丝状、200 0注:“烧”的做法是先短时间炒,然后加少量水小火烹饪至食材熟透。①将烹饪熟透的马铃薯与含有唾液淀粉酶的溶液混合置于37℃的环境中,16小时后马铃薯内显著减少的成分是 ;上表中“?”处马铃薯的形状、重量分别为____。②图2显示烹饪使得马铃薯中的抗性淀粉含量 ;综合图1、图2实验结果,在四种烹饪方式中,蒸制的马铃薯最有利于减轻体重,依据是 。(3)根据你所学过的知识,从饮食的角度青少年避免肥胖应注意 。19.哮喘是一种常见慢性呼吸道疾病。今年5月7日是第26个世界防治哮喘日,宣传主题是“教育赋能,自在呼吸”。请结合下列资料,分析回答相关问题:资料一:哮喘患者的呼吸道非常敏感,受到各种诱发因素刺激,哮喘患者的呼吸道肌肉收缩痉挛、支气管变窄引起通气不畅,空气吸入和呼出受到限制,会出现喘息、气急、胸闷、咳嗽等症状。哮喘会呈现气道高反应,气道容易痉挛,痉挛后会咳嗽,大量地生痰。资料二:引起哮喘发病和触发哮喘症状的过敏原多达数百种,根据进入人体的方式不同,主要分为吸入性和食入性两大类。治疗哮喘的首选药物是支气管扩张剂,多数采用气道的雾化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局部给药,与口服、肌肉注射和静脉给药等用药方式相比,雾化吸入治疗的最大优点是能将药物直接送达呼吸道或肺,发挥局部治疗作用,全身不良反应较少。(1)据资料一可知,哮喘患者容易发生气道痉挛,咳嗽生痰。痰形成的部位是在呼吸道的______和支气管,该部位的______能够分泌黏液,使气管内湿润; 能通过摆动把外来的尘粒、细菌和黏液送到咽部,以痰的形式咳嗽排出体外。(2)据资料二可知,雾化吸入治疗哮喘,可直接将药物送达 ,发挥局部治疗作用,使患者的呼吸道肌肉舒张,保证气体顺畅通过,达到缓解通气不畅的效果。雾化吸入药物时,人体的肋间肌和膈肌都处于 状态。(3)不管是吸入性还是食入性过敏原,进入人体都会经过的共同通道是 。对于吸入性过敏原哮喘患者,请给出一条日常防护合理化建议: 。20.在安全主题班会上,班主任介绍了“海姆立克急救法”。它是一种专门抢救急性呼吸道被异物阻塞从而引起呼吸困难的方法,是目前世界上公认的有效抢救方法之一。图1为人体呼吸系统结构模式图,图2是利用海姆立克急救法图示,图3是某人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一次平静呼吸中肺内气压的变化曲线图。请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正常吞咽食物时, 会盖住喉口,避免食物进入图1中的喉和[ ]_______堵塞呼吸道。(2)呼吸道阻塞首先会影响 之间进行气体交换,进而影响人体内气体交换,使组织细胞通过呼吸作用为生命活动提供的能量减少,严重时可导致死亡。(3)若呼吸道被异物堵塞,危急情况下可采用海姆立克急救法实施救助(如图2)。对成年人进行急救时,应快速向后上方挤压其上腹部。挤压会导致被救者膈顶部 (填“上升”或“下降”),胸腔容积缩小,肺内气压 (填“减小”或“增大”),肺内气体推动异物向外移动。重复操作,直到异物被排出,此过程的肺内压变化对应图3曲线 段。(4)吃东西时,为防止异物进入呼吸道,正确的做法是 (写出一点)。2024-2025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七年级生物学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1.B 2.C 3.B4.A 5.D 6.B 7.A 8D 9.C 10.D 11.A 12.D 13.C 14.C 15.B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35分)16.(7分)(1)受精卵 子宫 (2)卵巢 数目减少 (3)胎盘 减少(4)为了孩子的健康,孕妇禁止喝酒等17.(7分)(1)2胃液 (2)消化液 单一变量(3)胃液、胰液、肠液都有消化蛋白质的作用(4)胃和小肠 (5)③18.(7分)(1)小肠 肝脏 (2)①可消化淀粉 丝状、200 ②减少 在四种烹饪方式中,蒸制的马铃薯脂肪相对值最低,并且抗性淀粉相对值最高 (3)适当减少脂肪和糖类的摄入19.(7分)(1)气管 腺细胞 纤毛 (2)呼吸道或肺 收缩(3)咽 保持室内空气的清新和湿润(合理即可)20.(7分)(1)会厌软骨③气管(2)肺与外界 (3)上升 增大 BC(4)吃饭的时候不要大声说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