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江西省2024—2025学年上学期第一次模拟选科联考 高 一 地理试卷共6页,19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注意事项:1.考查范围:必修第一册第一章至第二章。2.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 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 本试卷上无效。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024 PT 是一个来自绕日公转轨道约1个天文单位的小天体带、直径约11米的小天体。2024年9月29日~11月25日期间,2024 PT 被地球引力捕获并绕地球运行。图甲示意类地 行 星(H、V、E、M为太阳系内的四颗大行星)和2024 PT 所在小天体带的公转轨道,图乙示意 2024 PT 这次伴行地球前后的运动轨迹。据此完成1~2题。图甲 图乙1.图 甲 中V 代表的大行星是A.金星 B. 水星 C.火星 D.木星2.根据常见天体的概念,2024 PT 伴行地球期间属于A.行星 B.恒星 C.流 星 D. 卫 星2024年1月1日,太阳大气层爆发了一个超强的X5 级耀斑。专家判断,这次超强耀斑是 2024—2025年耀斑频发的开始。下图示意1900—2010年太阳黑子相对数量的变化周期。据 此完成3~4题。3. 这些超强X 射线主要来自太阳大气层的A.光球层 B.色球层 C.日冕层 D.对流层4.下一次太阳大气层耀斑频发的时间最可能是A.2030—2031 年 B.2035—2036 年C.2040—2041 年 D.2045—2046 年下图示意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中某处地层剖面(局部),该剖面中,维斯纽片岩与寒武纪砂 岩间缺失了约10亿年的岩层。据此完成5~6题。5.该岩层剖面中,砂岩形成时当地的环境是A.干旱少雨的沙漠 B. 冷湿的沼泽C. 浪花飞溅的河流 D. 温暖的浅海6.含有三叶虫化石岩层的形成过程中,地球上可能出现的事件是A.大气中开始出现氧气 B. 冈瓦那古陆解体并分离C. 陆地动物大规模发展 D.地球上大量铁矿形成NASA 的“洞察号”为研究火星(存在大气层)的内部结构释放了一个火震检测仪。图甲示 意某次陨石撞击火星表面后,震波被“洞察号”释放的震动监测仪接收。图乙示意地球内部地 震波传播速度与内部圈层的划分。据此完成7~8题。7.陨石撞击火星表面后,火震监测仪最先检测到的震波是A.① B.② C.③ D.④8.陨石撞击火星表面产生震波抵达“洞察号”的过程中A.P 波变慢 B.P 波变快 C.S 波变慢 D.S 波变快凌日现象是指太阳被一个小的暗星体遮挡的现象。2024年4月25日神舟18号发射成 功。7月5号,某天文爱好者拍摄到了神舟18号的凌日现象(下图)。据此完成9~10题。9.太阳系中,能在地球上观测到“凌日”现象的大行星是A.金星、水星 B. 火星、木星 C.水星、土星 D.金星、月球10.神舟18号绕地球公转所处的大气层A. 气温随海拔的增加而降低 B. 是极光现象发生区C. 云雨等天气现象变化显著 D.是最佳航空飞行层下图示意某时刻我国某地近地面等压面空间分布状况。据此完成11~13题。11.此时,甲、乙、丙、丁四地中气压最高的点是A. 甲 B. 乙 C. 丙 D. 丁12.此时,甲与乙、丙与丁之间的气温①甲>乙 ②甲<乙 ③丙>丁 ④丙<丁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13.此时,M 处的风向是A.西北风 B.西南风 C. 正南风 D.正东风下图为某日上午8时我国局部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hPa)。 据此完成 14~16题。国界14.此时,甲、乙、丙、丁四地中风速最大的是A. 甲 B. 乙 C. 丙 D.丁15.此时,甲地的风向最可能是A.西北风 B.西南风 C.东北风 D.东南风16.下列箭头能表示此时丁地地转偏向力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2分。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2024年8月21日,日本鹿儿岛市的樱岛火山再次喷发,烟柱直冲云霄,高达2700米(图甲为喷发初期景观)。火山喷发的一个月后,附近某处砂土地被大量火山灰覆盖。图甲2(1)说出该次火山喷发岩浆的源地及其所在的地球内部圈层。(4分)在大气的受热过程中,弥散在大气中的火山灰(由碎石和矿物质粒子组成)对太阳辐射 具有与云层类似的作用。(2)说出弥散在大气中火山灰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的形式。(4分)地面辐射强度与其吸收太阳辐射多少呈正相关,不同的地表状况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状 况不同(图乙)。图乙(3)说明该处砂土地覆盖火山灰后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和地面辐射强弱的变化。(4分)大气中弥漫的火山灰影响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大气逆辐射。调查发现,该地 21 日的气温日较差(白天最高气温与夜间最低气温的差值)变小。(4)解释21日该地气温日较差变小的原因。(6分)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赤壁位于湖北省东南部,是三国时期的古战场之一。“借东风”是《三国演义》中“火烧 赤壁”时的一个故事,故事讲的是在盛行西北风的冬季,赤壁地区的某个夜晚(冬季风较弱) 出现了东南风,孙刘联军顺利完成了火攻,击败了曹军。某校地理学习小组以“热力环流与 赤壁地区东南风的形成”为主题进行了一次讨论。活动一:同学们利用收集的资料,绘制了三国时赤壁地区的水陆分布图(下图),并利用热力 环流的原理,解释了孙刘联军“火烧赤壁”时东南风的形成过程。(1)请帮同学们将关键词填在相应的位置,完成当时东南风的形成过程。(8分) 关键词:降温快降温慢低压区高压区形成过程:由于水体和陆地的热力差异显著;夜晚,赤壁西北部的云梦泽 ,近地 面形成 ;赤壁东南部的陆地 ,近地面形成 近地面大气由高 压区流向低压区形成东南风。活动二:同学们进一步研究发现:山体在白天相当于周围大气的热源,夜晚相当于周围大气 的冷源;湖泊在白天相当于周围大气的冷源,夜晚相当于周围大气的热源。(2)利用热力环流的原理,在下图中画出夜晚幕阜山西北侧的气流运动方向,并说出其对该 时刻赤壁地区湖/陆风的影响。(4分)活动三:同学们根据收集的资料了解到:目前古云梦泽已经被泥沙逐渐淤积、并退化成广阔 的平原。(3)从大气湿度、空气质量和气温日较差的角度,说出云梦大泽的消失对赤壁地区大气的影 响。(6分)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位于鲸鱼座内的行星LHS1140b距离地球大约48光年,因其存在液态水且拥有富氮气 大气层而被称为“超级地球”。恒星系的中心天体被称为星系内行星的母星,LHS1140b的 母星质量约为太阳的15%。LHS1140b大部分被冰覆盖,只有一个类似瞳孔的液态区域(下 图);因其自转周期和公转周期相同而一面一直朝向母星。下表示意LHS1140b的一些物理性质与地球的比较。与母星的距离 (天文单位) 质量 (地球为1) 直径 (地球为1) 平均温度 (摄氏度) 大气主要成分地球 I 1 1 22(固体表面) 氮气、氧气LHS1140b 0.09 4.8~8.5 1.4 约21(液态海洋面) 氮气(1)与地球相比,LHS1140b距离母星更近,但表面气温却较低。分析其原因。(4分)(2)描述LHS1140b上表面“瞳孔”的形成过程。(6分)(3)有专家认为,LHS1140b的大气层可为其创造孕育类地生命行星表面环境。说明其观点 的合理性。(6分)江西省2024—2025学年上学期第一次模拟选科联考 高一地理参考答案1.【答案】A2.【答案】D3.【答案】B4.【答案】B5.【答案】D6.【答案】C7.【答案】C8.【答案】A9.【答案】A10.【答案】B11.【答案】A12.【答案】D13.【答案】B14.【答案】C15.【答案】D16.【答案】A17.【答案】(1)软流层;(2分)地幔。(2分)(2)反射;(2分)吸收(散射)。(2分)(3)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增加,(2分)地面辐射增强。(2分)(4)白天,火山灰增加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2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地面辐射减弱,气温较低; (2分)夜晚,大气逆辐射增强,气温较高,气温日较差变小。(2分)18. 【答案】(1)降温慢(2分)低压区(2分)降温快(2分)高压区(2分)(2)绘图如下。(2分)(→东南热源水体冷源幕阜山赤壁)影响:风速增强。(2分)(3)大气湿度降低;(2分)气温日较差变大;(2分)空气质量下降。(2分)19.【答案】(1)LHS1140b的母星比太阳质量小得多,大气表面温度远低于太阳;(2分)LHS1140b表面冰雪覆盖面 积广,对恒星辐射的反射作用强,行星表面较冷。(2分)(2)LHS1140b的一面一直朝向母星,恒星辐射集中在朝向母星的区域;(2分)该区域吸收来自母星的光热增 温,冰层融化;(2分)在冰层覆盖的行星表层形成一个“瞳孔”状的液态区。(2分)(3)减少小天体撞击;(2分)削弱到达行星表面的恒星辐射;(2分)避免行星水体散失。(2分)4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