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学生素质中期评价八年级地理2024.11注意事项:1.本科评价,满分100分,用0.5mm黑色签字笔填写学校、班级、姓名及考生号,并用2B铅笔把对应考生号的标号涂黑。2.选择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用0.5mm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写在答题卡各题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不准使用涂改液。涉及作图的题目,用2B铅笔画图。答在试卷上无效。3.保持答题卡的整洁,不要折叠答题卡。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读我国位置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这里的“海”和“陆”分别是指( )A.北冰洋、亚洲 B.北冰洋、欧洲C.太平洋、亚洲 D.太平洋、欧洲2.和蒙古国相比,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体现在( )①海岸线长,海运条件便利,便于发展海上贸易②陆上国界线长,便于与众多陆上邻国发展边境贸易③纬度较高,热量适当,为发展农业多种经营提供有利的条件④南北跨纬度广,温度带多样为发展农业多种经营提供有利的条件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2023年夏天,以“村超”“村BA”为代表的村赛火爆全网。“村超”是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县举办的“和美乡村足球超级联赛”,它以独特的乡土味,让足球赛场变成了各民族大交往、大交流、大交融、大团结的大舞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榕江县主要的少数民族是( )A.蒙古族、回族 B.侗族、苗族C.维吾尔族、苗族 D.朝鲜族、藏族4.村超赛场上的标语写着:“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下列表述符合其寓意的是( )①各民族不论其人口多少一律平等 ②各民族应当有共同的文化信仰③各民族应当相互尊重各自的风俗习惯 ④各民族要全面适应汉族的生活方式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面临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下图是2019-2023年全国人口自然增长率。读图,完成下面小题。5.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首次出现负增长的年份是( )A.2020年 B.2021年 C.2022年 D.2023年6.根据人口出现负增长情况,可采取的措施有( )①适当鼓励生育 ②向人口分布稀疏地区大量移民③降低生育成本 ④提倡晚婚晚育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7.2021年,我国实施“三孩”人口政策的主要自的是( )A.优化人口年龄结构 B.降低人口分布密度C.提高老年人口比重 D.降低死亡人口数量2023年10月,金沙江白鹤滩水电站累计发电量突破1000亿千瓦时。白鹤滩水电站与长江其他水电站联合调度,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清洁能源走廊,为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做出了重要贡献。读图,完成下面小题。8.白鹤滩水电站位于( )A.四川盆地内部 B.第一、二级阶梯交界处C.长江支流金沙江上游河段 D.贵州省和云南省交界处9.白鹤滩水电站在建设中遇到的困难是( )A.河流有凌汛现象 B.地质条件复杂C.冰川积雪广布 D.植被种类多样10.白鹤滩水电站助力长江干流清洁能源走廊的建设,清洁能源是指( )A.风能 B.地热能 C.水能 D.太阳能11.中国是世界能源消费第一大国,白鹤滩水电站的建成和使用,其意义有( )①彻底解决能源问题 ②充分开发长江水资源③降低能源结构中“煤炭”的比重 ④开发利用清洁能源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斑海豹每年都会从远方洄游到辽东湾,在海冰上栖息产仔,成为一道奇妙景观。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2.辽东湾位于( )A.渤海 B.黄海 C.东海 D.南海13.斑海豹在辽东湾海冰上产仔的时间可能是( )A.1-2月 B.4-5月 C.7-8月 D.9-10月读“中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14.端午节期间,某地童谣唱道:“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童谣中描述了哪种土地利用类型农业生产的景色( )A.水田 B.旱地 C.林地 D.草地15.坚持因地制宜和可持续发展原则,在①和④最适宜发展的农业生产部门分别是( )A.林业、畜牧业 B.林业、种植业C.种植业、畜牧业 D.水产养殖业、畜牧业16.我国土地资源分布不均,结合地形和气候因素综合考虑,耕地主要分布在( )A.西北内陆地区 B.北部的高原山地C.东部湿润半湿润地区 D.东部的山地及低矮的丘陵地区熔盐塔式光热电站是在集热塔周围布置一定数量的定日镜一种将太阳光线反射到固定方向的光学装置,将太阳光反射到集热塔顶的吸热器上,吸热器内装有一种可以高温传热、储热的熔盐介质,通过熔盐热量加热水,产生蒸汽,以蒸汽作为动力来发电,实现光热电的转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7.熔盐塔式光热电站利用的能源是( )A.风能 B.核能 C.水能 D.太阳能18.最适宜建熔盐塔式光热电站的地区是( )A.四川盆地 B.云贵高原 C.塔里木盆地 D.东南丘陵“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下雨时渗水、蓄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读图,完成下面小题。“海绵城市”原理示意图 我国“海绵城市”试点城市分布图19.“海绵城市”大多分布在( )A.湿润、半湿润区 B.暖温带C.温带季风气候区 D.第二级阶梯20.我国大多数“海绵城市”试点城市的吸水、蓄水阶段处于(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21.我国大范围推广“海绵城市”是因为它能够( )①缓解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 ②缓解城市内涝和干旱③缓解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 ④缓解城市的用地紧张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地膜覆盖是一种现代农业生产技术,进行地膜覆盖栽培一般都能获得早熟增产的效果。但是随着地膜的推广使用,一些问题也逐渐显现,“成也地膜,败也地膜”。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2.我国华北地区在春播时进行地膜覆盖,此时地膜的积极作用最主要是( )A.地膜覆盖,利于遮风挡雨 B.土壤堆积,保持土壤养分C.降低成本,提高耕作效率 D.防冻保温,减缓水分蒸发23.“成也地膜,败也地膜”,随着地膜覆盖技术的广泛推广,可能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A.水土流失严重 B.土地沙化明显C.生物种类锐减 D.环境污染加剧电视剧《二十四道拐》描写了滇缅公路上的抗战故事。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4.滇缅公路“二十四道拐”地处我国( )A.四川盆地 B.内蒙古高原 C.江南丘陵 D.云贵高原25.“二十四道拐”公路呈“之”字形是为了( )A.视觉上的美观 B.适应崎岖的地形C.军事上的安全 D.延长公路的里程二、非选择题(50分)26.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8分)“海鲜陆养”模式是在陆地营造类似于海洋的生态环境,人工养殖海产品。尼勒克县是新疆最大的三文鱼养殖基地,这里的三文鱼24小时内就能送达北上广等东部地区。左图为尼勒克县位置,下图为尼勒克县气候资料。(1)三文鱼是冷水鱼,喜欢生长在水质好的环境中。依据尼勒克县养殖三文鱼的自然条件,完成下列关联图。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2)为使新疆“海鲜”及时送达北上广等东部地区,主要采用____________运输方式,并说明理由。(3)有人建议扩大新疆“海鲜陆养”规模,对此你是否赞同并说明理由。27.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茶马古道源于古代西南边疆和西北边疆的茶马互市,兴于唐宋,盛于明清。茶马古道分为川藏、滇藏两路,连接川滇藏,延伸入不丹、尼泊尔、印度境内,直到西亚、西非红海海岸。《藏程纪略》中记载:“坚冰滑雪,万仞崇岗,如银光一片。俯首下视,神昏心悸……”该地区各族人民历经千险,往返于茶马古道。(1)茶马古道分布在藏、滇、____________(填简称)三省,马帮常年需要穿越我国地势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级阶梯交界处的____________山脉。(2)“腥肉之食,非茶不消;青稞之热,非茶不解”。古代从成都、昆明等地运往拉萨的____________,可助当地喜食肉奶类食物的主要少数民族——____________人民促进消化。(3)茶马古道进行的茶马互换贸易中,“茶”和“马”分别对应的农业类型?(4)请从自然环境的角度写出这一路他们可能需要克服的困难。(至少写两点)28.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8分)继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之后,我国又一工业密集区——环渤海经济圈已形成,它将带动我国北方地区经济迅速发展,这里人口约占全国的17.5%,国内生产总值约占全国的26.25%,水资源约占全国的3.54%。(1)环渤海经济圈位于渤海沿岸的省级行政区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写简称)(2)我国四大工业基地中位于环渤海经济圈的工业基地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根据材料说出环渤海经济圈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写2点即可)(4)根据材料说出制约环渤海经济圈发展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资源短缺,简单说出解决该问题的主要措施。29.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近些年来,很多老年人过起了“候鸟”式的生活,北方群众搭乘“越冬专列”到南方地区生活一段时间。该专列从哈尔滨出发,一路南下,直达海南省三亚市。(1)“越冬专列”从____________省哈尔滨出发,跨越了我国1月0℃等温线穿越的____________(山脉)——淮河一线,抵达广东湛江后乘船横渡____________(海峡),到达三亚市。(2)北方老年人“候鸟”式生活,反映了我国冬季气温特征是:____________(3)读图可知我国东部各地入冬时间各不相同,其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____,并说出入冬时间分布规律。(4)“候鸟”老人到三亚越冬,对三亚的经济的影响(至少写一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