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长泰区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八年级地理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024年1~8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突破28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读图1完成1~2题。图1中国在世界上的位置1.关于我国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全部位于中纬度地区 B.位于北半球、西半球C.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D.地跨寒、温、热三带2.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呈增长趋势,以下关于我国地理位置优越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南北跨度广,气候差异大,为多样化的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②西部深入亚欧大陆,邻国众多,有利于对外交流与合作③海陆兼备,大部分地区常年温和湿润,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④东部海域广阔,沿海多良港,有利于发展海洋事业A.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将于2024年11月22-30日在海南三亚举行,攀椰竞速有望首次成为该运动会比赛项目。攀椰竞速源自海南民间喜闻乐见的“摘椰子”活动,极具海南地方生产生活特点和民族特色。读图2完成3~5题。图2中国主要民族分布3.我国主要民族的分布特点是( )A.各民族均匀分布 B.蒙古族多分布在西部C.汉族只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D.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4.攀椰竞速可能源自( )A.黎族 B.朝鲜族C.蒙古族 D.维吾尔族5.举办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意义有( )①发扬少数民族传统文化 ②提升民族运动水平③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④统一各民族的风俗习惯A.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读图3,比较我国四个城市的气候资料,完成6~8题。图3我国四城市气候资料6.四城市中,气温年较差最大的是( )A.广州 B.拉萨C.天津 D.乌鲁木齐7.关于乌鲁木齐降水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降水少,季节变化小 B.降水多,季节变化小C.降水少,季节变化大 D.降水多,季节变化大8.据图判断广州的气候类型是( )A.温带季风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C.温带海洋性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油菜种植在我国分布极广,可分为冬油菜和春油菜两个大区。读图4完成9~11题。图4我国部分地区油菜开花日期9.图中油菜开花时间最早的城市是( )A.兴化 B.婺源C.罗平 D.门源10.我国冬油菜区和春油菜区的分界线大致符合( )A.秦岭一淮河一线 B.冬季-8°C等温线C.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D.暖温带、亚热带分界线11.下列关于油菜分布地区开花时间与影响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罗平开花日期早——地势低平B.油菜分布密集区位于珠江流域——水源充足C.门源开花日期较其他三地晚——地形地势、纬度位置D.罗平、婺源、兴化这三地的开花日期北晚南早——海陆位置青藏高原温泉数量多,察尔汗盐湖蕴藏有丰富的钾盐。读图5完成12~13题。图5察尔汗盐湖位置12.察尔汗盐湖位于我国四大盆地中的( )A.柴达木盆地 B.四川盆地C.塔里木盆地 D.准噶尔盆地13.青藏高原地热资源丰富,主要原因是( )A.海拔高,空气稀薄 B.海拔高,气候严寒C.人口少,空气清洁 D.板块交界处,岩浆活动频繁朱自清的散文《春》为我们描绘了蓬勃的春天景象。读图6完成14~15题。图6中国局部区域14.图中甲山脉是( )A.阴山 B.巫山C.秦岭 D.长白山15.“盼望着,东风来了”中“东风”指( )A.东南季风 B.东北季风C.西北季风 D.西南季风因持续高温天气,重庆市多个区县将2024年秋季中小学(幼儿园)开学时间推迟至9月9日。读图7完成16~17题。图7重庆市天气预报16.符合“天气晴,最高气温41°℃,最低气温33℃”天气预报的是( )A.9月1日 B.9月4日C.9月5日 D.9月6日17.以下应对高温,预防中暑的正确方法是( )①多喝水补充身体水分②在烈日下激烈运动③出门戴帽子穿防晒衣④外出不用涂防晒霜A. ①② B. ②③ C.①③ D. ②④读图8完成18~19题。图8中国局部区域18.福建省与台湾省隔海相望,其中台湾省的行政中心是( )A.福州 B.南昌C.杭州 D.台北19.图中区域大部分城市的分布特点是( )A.主要沿河流、沿海分布B.主要分布在海拔较高的山地C.集中分布在南部平原地区D.分布在矿产资源丰富的地区2023年6月,位于雅砻江中游的全球最大水光互补电站——柯拉光伏电站正式投产发电,该项目达到“双碳”目标,读图9完成20~22题。图9柯拉光伏电站位置20.柯拉光伏电站位于长江的( )A.源头 B.上游C.中游 D.下游21.光伏发电具有不稳定性、波动性、间歇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多云时发电量多 B.阴天时发电量多C.阳光充足发电量多 D.雨天时发电量多22.水光互补能够让发电“稳定”下来,下列有关柯拉光伏电站叙述正确的是( )A.该地海拔高,气温低,光照不足B.该地水能资源丰富,太阳能资源储量大C.该地开发历史悠久,水光互补发电技术成熟D.该地大量利用自然资源发电,破坏生态环境2024年2月,我国多地出现冻雨现象。冻雨是高空的冰晶和雪下降至1000-2000米中间暖层,因温度升高而融化成水滴,在近地面接触到低于0°℃的物体表面时,又迅速冻结成冰壳的特殊天气现象。读图10~11完成23~25题。图10 2024年我国冻雨区域预警 图11 冻雨形成过程23.冻雨影响较大的省级行政区有( )A.湘、贵 B.黑、湘C.云、贵 D.闽、粤24.当某地出现冻雨时,其垂直气温变化形势是( )A B C D25.持续的冻雨天气可能会造成的灾害是( )A.淹没农田,堤坝决堤 B.加剧草场退化和沙漠化C.拔起大树,吹倒房屋 D.道路结冰引发交通事故二、非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除特别标注外,每空1分,共50分。26.我国疆域辽阔,邻国众多。读图12完成下列问题。(7分)图12 中国疆域及邻国(1)我国陆地领土面积约为 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我国大陆濒临的海洋中,与日本隔海相望的是图中① 。(2)我国陆上邻国众多。图中A、B、C三国中,面积最大的是 ;属于内陆国的是 。(均填国家名称)(3)我国最东端位于 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汇合处,最西端位于新疆的 高原。当最东端迎来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时,最西端还处在深夜,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27.人口问题是“国之大者”。读图13~14及材料一、材料二,完成下列问题。(9分)材料一:胡焕庸是中国著名的地理学家。1935年,胡焕庸先生收集全国各县人口数据,绘制出了中国人口分布图。材料二:预计2050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将占全国人口的1/3,中国的银发经济(即针对老年人口的经济活动)将迎来新的发展趋势。图13中国人口分布 图14中国人口变化(1)“胡焕庸线”即我国人口地理界线,大致以a —b 一线为界,人口分布特点是 。(2)我国人口密度最小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是西藏自治区和 (填全称),从自然条件的角度分析其原因是 。(3)2013~2022年,我国人口总数变化的趋势大致是 。(4)“银发经济”反应出我国面临的人口问题是 ,该人口问题引发 等社会经济问题(写出一点即可)。为缓解该人口问题,我国自2021年以来全面实施 人口政策。28.东起上海崇明岛、西连西藏友谊桥的318国道跨越了我国三级阶梯,沿途可饱览祖国壮丽的河山。上海某中学生小张和父母一家三口准备利用暑假开车旅游,他们设计a、b两条路线。读图15~16完成下列问题。(9分)(1)上海位于我国地势第 级阶梯,地形类型以 为主。(2)两条路线风景各有特色:路线a:向西行,最终到达雪山连绵、牧草如茵的① (地形区):路线b:途经② (地形区),最终来到我国美丽的新疆,这里的人们能歌善舞,主要的少数民族是 。(3)图中a、b两条旅行路线中,与318国道相吻合的是 。(4)沿着318国道可感受我国地势高低起伏的变化,试分析我国地势特点对农业、河流、资源等方面的影响。(3分)29.2024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甘肃省兰州市视察当地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等工作。读图17~18完成下列问题。(11分)图17黄河流域 图18延安气候资料(1)黄河发源于 (山脉),最终注入 海。(2)兰州市位于黄河 (上游/中游/下游)河段。黄河流经该区水量大增,从水系状况看,其原因是 。习总书记指出,要推动构建上下游贯通一体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深入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护重大工程。提升流域生态系统稳定性。(3)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探究小浪底工程的作用,绘制思维导图,请结合图18补充完整。① ② ③ ④ ⑤ ⑥习总书记强调,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促进全流域生态保护上新台阶。开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新局面。(4)请同学们从“绿色发展,生态优先”的角度,为改善黄河中游地区生态环境,提出合理化的措施 。(写出一点即可)30.2024年9月1日起,我国部分地区已开始集中供暖。集中供暖是指向建筑物供给热量,保持室内舒适温度的社会服务。读图19~21完成下列问题。(7分)图19集中供暖起止时间 图20我国集中供暖区分布 图21城市气候资料(1)我国集中供暖区与未集中供暖区的分界线大致经过1月 等温线。(2)最早开始集中供暖的城市是 ,其所属的省级行政区的简称是 。(3)石家庄的气候类型是 。与石家庄相比,哈尔滨全年平均气温较 ,供暖时间较 ,影响两地集中供暖时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31.2024年9月6日,第11号台风“摩羯”在我国南部沿海地区登陆。读图22~23完成下列问题。(7分)图22台风“摩羯”路径概率预报 图23台风“摩羯”降水预报(1)台风“摩羯”发源于 (大洋),向西北方向登陆后逐渐减弱。(2)按自然灾害分类,台风属于 灾害,常带来狂风和特大暴雨。台风“摩羯”是今年影响我国的最强台风之一, 和 等省区的部分地区成为暴雨中心。(3)台风带来的强降水可进一步引发 和 等地质灾害。(4)台风来临时,我们可以采取哪些避灾减灾措施?(写出一点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