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六章第三节 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课时1)(学案)(01学习目标)2024年课程标准 学习目标 学习重难点①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出某区域地理位置和自然地理特征,说明自然条件对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认识因地制宜的重要性。 ②结合实例,描述不同区域的差异,说明区域联系和协同发展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 1.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描述黄土高原的位置、范围,初步认识其地理位置的特点与意义。(区域认知) 2.查找或运用资料,知道黄土高原是华夏文明摇篮之一。(地理实践力 人地协调观) 2.举例说明富有地方特色的“黄土风情”与黄土高原自然环境的关系。(综合思维) 3.在地形图上识别黄土高原的主要地形类型,并描述其地形特征。(区域认知) 1.黄土高原的位置和自然环境。 2.识别黄土高原的主要地形类型。(02自主学习) 任务一:位置与自然环境结合教材P24“图6.25 黄土高原的地形”完成任务一,用红笔在课本上对关键词进行圈画。1.位置与范围① 地理位置:位于中国中部偏北部,为中国四大高原之一,深居内陆。经纬度位置大致介于33°N—41°N,100°E—114°E之间,属于中纬度。② 边界:东起太行山脉,西至乌鞘岭,南抵秦岭,北连内蒙古高原。位于中国第二级阶梯上,在中国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的交界处。③ 跨七个省级行政区:包括山西省大部,陕西省中北部,甘肃中东部,宁夏南部和青海省东部和河南省西北部。其中山西省和陕西省的面积比较大。2.自然环境① 地形地势:黄土高原内部有着六盘山、吕梁山脉。主要平原有渭河平原和汾河平原等。地势特点西北高东南低,自西北向东南呈波状下降。② 气候特征:黄土高原东部和东南部为温带季风气候,黄河中游的西北部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整体上气候是冬冷夏热,降水集中在夏季。③ 黄土高原自南向北兼跨的温度带有暖温带和中温带,自西向东兼跨的干湿地区有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④ 河流:黄土高原支流众多,黄土高原主要干流是黄河,主要支流是渭河和汾河。【特别提示】谷子是黄土高原的特色农作物,也是重要的粮食作物。 任务二:文明的摇篮结合教材P24—P25 完成任务二,并用红笔在课本上对关键词进行圈画。① 母亲河:在黄土高原的黄土地上,奔流着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黄土疏松肥沃,便于耕种。② 黄土高原是原始农耕文明,华夏文明的先河。六七年前,渭河平原就出现了原始农耕文明。③ 黄土高原有悠久的历史,造就了多彩的文化,留下了众多的名胜古迹和文化遗存,例如北京社稷坛,陕西黄帝陵,号称“天下第一陵”。【特别提示】黄土高原是中国文明的摇篮。 任务三:风吹来的黄土结合教材P26—P27完成任务三,并用红笔在课本上对关键词进行圈画。1.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面积约占世界黄土分布的70%,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2.风成说:黄土是由风从内陆干旱地区吹到这里堆积而成的。黄土的老家远在中亚、蒙古高原和我国西北内陆 地区。3.黄土地表特征:黄土土质疏松,极易遭受流水的侵蚀。流水侵蚀使黄土高原地表破碎、沟壑纵横。4.黄土地貌景观:① 黄土塬:塬指残留的高原面,顶部平坦开阔,四周被流水侵蚀成沟壑。② 黄土墚:塬面受流水侵蚀,沟谷发育,分割成长条状的山梁。③ 黄土峁:墚进一步被沟谷切割分离,形成孤立的馒头状山丘。④ 黄土川:沟谷进一步发育成川,川是黄土高原农业发达,人口集中的地区。【特别提示】黄土地貌景观为塬、墚、峁、川。塬、墚、峁处于黄土地貌的不同发展阶段。(03合作探究)探究一:“黄土风情”与自然环境材料一:陕北和晋西北居民春秋两季多以头巾缠头,晋中、吕梁一带则一年四季以白羊肚头巾成圈状挽手头顶,前额上方打个结,显示一种阳刚英武之气。材料二:窑洞是中国北部黄土高原居民的古老居住形式,人们凿洞而居,创造了被称为绿色建筑的窑洞。窑洞是黄土高原的产物,它沉积了古老的黄土地深层文化。材料三:信天游是流传在中国西北地区的一种民歌形式,其歌腔高亢而悠长是流传在西北黄土高原上的传世巨著。生活在这里的人们用高亢而悠长的歌声抒发自己的感情。1.结合黄土高原气候的相关知识解释一下为什么当地人喜欢带头巾?当地冬春季节多风沙,夏季气温高,光照强,头戴白毛巾可以防风、防尘和防晒等。2.结合黄土高原的自然环境,为什么窑洞成为当地人们较适宜的居住选择?黄土高原降水少冬季寒冷,有厚厚的黄土层覆盖,黄土的直立性好,不易坍塌;黄土土层厚,适合挖掘和开凿;黄土保暖性好,可以保暖御寒。3.结合黄土高原的自然环境,解释为什么当地特色民歌是信天游?黄土高原地表沟壑纵横,支离破碎,信天游与黄土高原的环境及其地形特点密切相关。【典例】陕北高原地处东部农耕区和西北游牧区的过渡地带,自古以来就是重要的边关要道。安塞腰鼓(下图)是当地特有的文化现象,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被列入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安塞腰鼓最可能源于( )A.军事活动 B.庆祝丰收 C.狩猎活动 D.文化表演2.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安塞腰鼓的风格特点主要是( )A.松弛自如,潇洒优雅 B.豪迈粗犷,刚劲奔放C.仪态安详,婀娜多姿 D.优美恬静,灵巧质朴3.当地人腰鼓表演和外出劳作时常用白巾罩头,白巾的主要作用是( )A.祭祖 B.防雨水 C.防风沙 D.防冰雹1.A 2.B 3.C【解析】1.读题干“陕北高原地处东部农耕区和西北游牧区的过渡地带,自古以来就是重要的边关要道。”可知,当地地理位置重要,多驻军,安塞腰鼓最可能源于军事活动,A正确。庆祝丰收、狩猎活动、文化表演不是主要原因,BCD错误。故选A。2.受自然环境的影响,黄土高原因千沟万壑、支离破碎的地貌景观,人们的风格是粗狂豪放,腰鼓的风格特点主要是豪迈粗犷、刚劲奔放,B正确;松弛自如,潇洒优雅、仪态安详,婀娜多姿、优美恬静,灵巧质朴都是南方地区的特色,排除ACD,故选B。3.当地大部分降水少,气候干旱,靠近风沙源地,多风沙,外出劳作的人常白巾罩头,最重要的作用是防风沙、擦汗,C正确;和祭祖、防雨水、防冰雹没有关系,排除ABD,故选C。探究二:风成说1.下列现象被认为是支持黄土“风成说”的证据,说说它们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证据①: 黄土就像冬季地面积雪那样,以差不多的厚度覆盖在起伏不同的各种地形上。黄土是从空中沉降下来的,而不是流水冲来的。证据②: 黄土高原自西北向东南,黄土颗粒越来越细。黄土来自西北地区。证据③: 黄土的矿物成分与其下面的基岩成分不一样。黄土不是本地岩石风化形成的。结论:黄土高原的黄土从中亚、蒙古高原和我国西北内陆地区的荒漠和戈壁吹过来的。2.关于黄土的来历,你还有其他推测吗?关于黄土高原的成因,科学家提出了很多假说,其中得到了广泛认同的是“风城说”。此外还有“水成说”。【典例】以下说法属于黄土高原"风成说"证据的是( )A.黄土高原地面破碎,沟谷密度大 B.黄土结构疏松,多孔隙和垂直方向的裂隙C.高原自西北到东南,黄土颗粒越来越细 D.黄土高原分布在半湿润、半干旱地区【答案】C【详解】黄土风成说最有力的证据是黄土分布在沙漠和戈壁的下风区,因此,黄土高原正好形成在蒙古高原南缘是最好的证据。北风送土,填山没壑,黄土高原自西北到东南,风势逐渐减弱,加上南方气候湿润加速土质分化,黄土颗粒越来越细,C正确。而黄土土质疏松,多孔隙,黄土高原地区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缺少植被,形成千沟万壑、支离破碎的地表形态;黄土高原分布在半湿润、半干旱地区;均不能成为“风成说”的证据,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04知识图网)(05强化特训营)黄土流域是中华民族古代文明的发源地。黄土高原悠久的历史,造就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图为黄土高原简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黄土高原( )A.主要分布在晋、秦、宁、陇 B.一月平均气温高于0°CC.位于第二级阶梯,秦岭以南 D.河流众多,水量丰沛2.下列传统民居最有可能出现在该地是( )A. B.C. D.3.当地很多居民多戴白羊肚头巾,可能与当地自然环境有关的是( )A.冬季寒冷、风沙大 B.夏季多雨、气温低C.地形类型复杂多样 D.河流多而且水量大1.A 2.A 3.A【解析】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黄土高原主要分布在山西省、陕西省、宁夏回族自治区、甘肃省,简称分别是晋、陕或秦、宁、甘或陇,A正确;黄土高原地区1月平均气温低于0℃,B错误;黄土高原位于地势第二级阶梯,秦岭以北,C错误;黄土高原地区降水较少,河流较少,水量较小,D错误;故选A。2.A是窑洞,是黄土高原地区的传统民居,A正确。B是我国南方地区的传统民居,B错误。C是竹楼,主要出现在多雨的南方,C错误。D是蒙古包,不太可能出现在黄土高原,D错误。故选A。3.根据所学知识,图中所示高原为黄土高原,该地是温带季风气候向温带大陆性气候过渡地带,气候干燥、降水少,冬季寒冷多风沙天气;白羊肚头巾具有抵御风沙、防尘擦汗、夏天防晒、冬天御寒等作用;因此A正确、BCD错误;故选A。4.下列关于黄土高原的描述正确的是( )A.位于秦岭以南,太行山以西B.黄土高原的黄土来自中亚、蒙古高原和我国西北内陆地区C.风力侵蚀是形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地表形态的主要原因D.信天游、四合院是黄土高原富有特色的“黄土风情”4.B【详解】根据题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黄土高原位于秦岭以北,太行山以西,A错误;且黄土高原的黄土主要受西北风影响,因此来自我国西北地区、中亚地区和蒙古高原,B正确;黄土高原的黄土土质疏松,受温带季风气候影响,降水量大的季节流水侵蚀导致其形成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C错误;黄土高原特有的特色“黄土风情”是窑洞和信天游,四合院是北京的特色民居,D错误。故选B。黄土高原土质疏松,地表破碎,形成了塬、墚、峁、川等多种多样的黄土地貌。读黄土高原地貌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5.图中四种黄土地貌中,农业较发达、人口集中的地区是( )A.黄土塬 B.黄土墚 C.黄土峁 D.黄土川6.玲玲家在黄土高原,学校就在她家对面,但她却需要绕很远的路才能到学校,这是因为黄土高原( )A.沟壑纵横 B.冰川广布 C.河湖密布 D.崎岖不平7.下列民俗风情,能在黄土高原地区欣赏到的是( )A.摔跤 B.赛龙舟 C.信天游 D.二人转5.D 6.A 7.C【解析】5.黄土塬、黄土茆,黄土梁是黄土高原特有的地貌地形,塬、梁、峁基本上代表了流水对黄土的侵蚀强度和地貌演化过程,它们都是黄土高原地区崎岖不平的地形,黄土川地形平坦开阔,利于农业生产,是人口最集中的地区。排除ABC,故选D。6.玲玲家在黄土高原,学校就在她家对面,但她却需要绕很远的路才能到学校,这是由于黄土高原的地表特征是千沟万壑,支离破碎,是长期受到水土流失形成的,A正确;冰川广布是青藏高原的特征,B错误;河湖密布是南方地区,长江中下游平原的特征,C错误;崎岖不平是云贵高原的特征,D错误;综上所述,排除BCD,故选A。7.根据已学知识,摔跤是内蒙古高原的民俗,A错误;赛龙舟是南方地区的民俗,B错误;信天游是黄土高原的风俗,C正确;二人转是东北地区的民俗风情,D错误;综上所述,ABD错误,故选C。8.以下不属于黄土高原地貌的是( )A.溶洞 B.黄土塬 C.黄土峁 D.黄土梁8.A【详解】黄土高原地貌景观有黄土塬、黄土墚、黄土峁。黄土塬为顶面平坦宽阔的黄土高地,又称黄土平台;黄土墚为长条状的黄土丘陵;黄土峁为沟谷分割的穹状或馒头状黄土丘;溶洞是喀斯特地貌的景观。 故选:A。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沉积区,生态环境脆弱。读黄土高原图,完成下面小题。9.读图,下列关于黄土高原的叙述,正确的是( )A.独特的地貌类型有黄土塬、黄土墚、黄土峁等B.黄土高原是流水沉积而成的C.河南省、陕西省、山西省全部位于黄土高原地区D.图中a是行政中心太原,b是行政中心西安10.黄土高原地表形态千沟万壑、支离破碎,形成这种景观主要是由于( )A.农民修筑梯田造成的 B.大量取土烧砖建房形成的C.大规模开采露天煤矿造成的 D.长期水土流失形成的9.A 10.D【解析】9.由于长期的流水侵蚀和搬运,黄土高原呈现出如今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形成了独特的黄土塬、黄土梁、黄土峁等地貌类型,故A符合题意;风成说观点被多数学者所接受,是黄土形成的主流学术观点,故B错误;黄土高原主要包括山西省、陕西省、甘肃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大部分以及河南省、内蒙古自治区的一部分,C不正确;图中a是陕西省行政中心--西安,b是山西省省会--太原,D不正确。根据题意选A。10.读图可知,黄土高原的地表特征是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人类对黄土高原的不合理开发利用,如开垦土地、修筑梯田、滥垦、过樵、过牧等,加上其土质疏松,一遇暴雨,水土流失严重,因此长期的水土流失,致使黄土高原形成沟壑纵横的自然景观。故D符合题意。故选D。11.去黄土高原旅游,不可能看到的事物是( )A.渭河平原 B.三江平原 C.黄帝陵 D.宝塔山11.B【详解】黄土高原主要包括山西、陕西、甘肃等省份;渭河平原、黄帝陵、宝塔山位于陕西省;故ACD错误。三江平原位于东北地区,故去黄土高原旅游,不能看到,故B正确。故选B。12.“千声万声呼唤你——母亲延安就在这里!”一篇《回延安》,几代延安情!读延安位置示意图及气候资料图,下列事物可能出现在《回延安》中的是( )①羊肚手巾红腰带②青山绿水,红叶黄花③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④白生生的窗纸红窗花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2.C【详解】由图可知,延安位于黄土高原,黄土风情有:白羊肚手巾红腰带、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米酒油馍木炭火、白生生的窗纸红窗花,①③④说法正确;黄土高原,地表千沟万壑,支离破碎,植被稀疏,青山绿水,红叶黄花,描述的并不是黄土高原的秋景,②说法错误。C正确、ABD错误。故选C。13.读图,在黄土高原以下哪种景观适合大面积种植农作物( )A. B.C. D.13.A【详解】黄土土质疏松,极易遭受流水的侵蚀。天长日久,流水侵蚀使得黄土高原地表破碎,沟壑纵横,形成塬、墚、峁、川等多种多样的黄土地貌景观,A景观地形最平坦,适合大面积种植农作物,A正确,BCD错误。故选A。14.如图为我国黄土高原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字母表示的山脉名称:A是 ;B是 。(2)①河最显著水文特征是 ,②所在省的行政中心是 。(3)A山脉以东的地形区是 。(4)该区域大部分属于 (干湿地区),该地区所属 带(温度带)。(5)该地区的地貌特点是 ,形成这一地貌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14.(1) 太行山脉 秦岭(2) 含沙量大 西安(3)华北平原(4) 半湿润区 暖温带(5) 支离破碎,千沟万壑 水土流失【详解】(1)读图可知,A是太行山脉,是我国地势第二和第三级阶梯分界山脉;B是秦岭,是我国自然地理南北分界山脉。(2)读图可知,①河是黄河,由于中游流经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高原,携带大量的泥沙入河,最显著水文特征是含沙量大,②所在省是陕西省,行政中心是西安。(3)读图可知,A太行山脉以东的地形区是华北平原,也叫黄淮海平原。(4)读图可知,图中阴影部分位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地区,降水量在400-800毫米之间,大部分属于半湿润区,该地区所属暖温带,适合苹果、冬小麦的种植。(5)这里是世界上黄土分布面积最广的区域,长期的水土流失,形成了高原“沟壑纵横”(支离破碎,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15.为了促进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我国不断加强对黄土高原地区的生态保护和治理。读图1“黄土高原示意图”和图2“黄土高原景观图”,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图1,从范围上看,黄土高原东起 山脉,西至乌鞘岭,北连内蒙古高原,南抵 。该地区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2)黄土高原的传统民居是( )A. B.C. D.(3)符合生态和经济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做法是( )A.增加草地放牧牲畜的数量 B.大量开垦土地,扩大耕地面积C.加强生态建设,改善生态环境 D.加大化肥使用量,提高粮食产量15.(1) 太行 秦岭 水土流失(2)B(3)C【详解】(1)读图可知,黄土高原主要位于太行山以西,秦岭以北,古长城以南,乌鞘岭以东。黄土高原由于地表土质疏松、植被稀少、坡度大、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再加上不合理的生产生活方式,出现了严重的水土流失,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2)黄土高原的传统民居是窑洞,B正确;A为江南水乡,C为竹楼,D为蒙古包,排除ACD,故选B。(3)根据所学知识,增加草地放牧牲畜的数量、大量开垦土地、盲目扩大耕地面积、加大化肥使用量都会破坏生态环境,不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ABD错误。加强生态建设,改善生态环境符合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要求,C正确。故选C。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