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无答案)

资源简介

初二年级地理学科阶段性学情监测试题(二)
(试卷满分: 100分 考试时间: 60分钟)
第I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大兴安岭,雪花飘飘; 长江两岸,柳树发芽; 海南岛上,鲜花盛开。”王先生在一周内赴各地出差拍下的三张景观照片。读景观图片和中国疆域简图,完成1-4题。
1. 三张景观照片差异如此之大的原因是 ( )
A. 我国跨经度广 B. 我国跨纬度广
C. 我国地形复杂 D. 距海远近不同
2. 关于我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位置优越,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B. 地跨寒、温、热三带,大部分在热带
C. 地势西高东低,许多大河滚滚东流入海
D. 自然环境多种多样,各种资源分布不均匀
3. 我国海岸线长的地理意义有( )
①对外联系方便 ②海洋资源丰富 ③海洋带来大量水汽,沿海地区降水多 ④因海洋阻隔,不利于对外开放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4. 我国疆域辽阔,下列关于我国领土四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我国领土最北端有极昼现象 B. 我国领土最东端在台湾省的钓鱼岛
C. 我国领土最南端气候长夏无冬 D. 我国领土最西端号称“世界屋脊”
“十四五”时期,我国将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将建设15分钟养老服务圈,即以步行15分钟的路程为半径,不断提升“圆”内各类社区功能,让老年人在家门口享受多元化的养老服务。下图为15分钟养老圈建设示意图。据此完成5-7题。
5. 我国未来可能出现的人口问题是( )
A. 就业压力大 B. 老龄化加剧
C. 男女性别比例失调 D. 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6. 15分钟养老服务圈的建设可以( )
A. 延缓老龄化的进程 B. 增加子女陪护压力
C. 降低老年人的生活品质 D. 提升社区养老服务能力
7. 我国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这样做
的目的是( )
A. 取消计划生育政策 B. 提升人口整体素质 C. 提高人口增长速度 D. 改变人口分布格局
图1为我国地形分布示意图,图2为某年我国某种自然灾害发生次数最多的6个省级行政区域。读图,完成8-10题。
8. 图1中数码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正确的是( )
A. ①为塔里木盆地 B. ②为准噶尔盆地 C. ③为柴达木盆地 D. ④为四川盆地
9. 据图1、图2判断,该自然灾害最有可能是( )
A. 台风 B. 泥石流 C. 洪涝 D. 雪灾
10. 图2中各省级行政区域发生该自然灾害次数最多的山地可能是图1中的( )
A. 横断山脉和秦岭 B. 太行山脉和雪峰山 C. 大兴安岭和巫山 D. 唐古拉山脉和南岭
集中供暖是指向建筑物供给热量,保持室内舒适温度的社会服务。下图示意我国集中供暖区分布及部分城市集中供暖起止时间。读图,完成11-12题。
11. 我国集中供暖区与未集中供暖区的分界大致经过( )
A. 暖温带与中温带分界线 B.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
C. 800mm年等降水量线 D. 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分界线
12. 西宁与济南、哈尔滨与济南集中供暖时间差异的主要原因分别是( )
A. 地势高低不同、纬度高低不同 B. 距海远近不同、人口密度不同
C. 人口密度不同、距海远近不同 D. 距海远近不同、纬度高低不同
2014年,中国大运河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通济渠经过北宋都城东京(今河南开封) , 《清明上河图》记录了当年开封经济繁荣、富甲天下的都市景观。下图为隋朝大运河示意图及《清明上河图》局部图。读图,完成13-15题。
13. 通济渠沟通了( )
A. 长江水系和黄河水系 B. 长江水系和海河水系 C. 淮河水系和黄河水系 D. 海河水系和黄河水系
14. 从图中可以看出当时的开封( )
①人口密集 ②水运便利 ③商业发达 ④农业发达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5. 北宋后期,受黄河决口影响,汴河泥沙淤积失去航运功能,下列序号对应正确的是( )
A. ①——大 ②——贫瘠 ③——抬高 B. ①——大 ②——肥沃 ③——抬高
C. ①——小 ②——肥沃 ③——抬高 D. ①——大 ②——肥沃 ③——降低
右图为我国某铁路干线沿线气候资料图,读图完成16-17小题。
16. 该铁路干线可能是( )
A. 陇海--兰新线 B. 兰青-青藏线 C. 京沪--沪杭线 D. 京哈-京广线
17. 该铁路干线沿线( )
A. ①地位于湿润区 B. ②地农业用地多为水田
C. ③地冬春季节多沙尘暴 D. ④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2024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步入第五个年头。刚刚过去的2023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 GDP达到81986.67亿元,迈上8万亿元新台阶! 读长江三角洲地区和成渝地区示意图,完成18-19题。
18. 古人云“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主要是指成渝地区的 ( )
A. 位置偏僻 B. 气候恶劣 C. 地形复杂 D. 河流众多
19. 长江经济带能够实现上下游经济区的协同发展、优势互补,主要得益于发挥了长江的( )
A. 灌溉价值 B. 航运价值 C. 旅游价值 D. 养殖价值
2024年5月,在新疆塔里木盆地万亩沙漠温室内,科研人员在水稻试验区采用垂直立体无土栽培方式,试种快速繁育水稻获得成功。据此完成20-22题。
20. 建设沙漠温室利用的土地属于( )
A. 居住用地 B. 工矿用地 C. 牧草地 D. 难利用土地
21. 发展沙漠温室农业,塔里木盆地的突出自然优势有( )
①光热充足 ②降水丰沛 ③土壤肥沃 ④土地面积大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22. 在沙漠温室,试种快速繁育水稻获得成功的关键因素是( )
A. 资金 B. 交通 C. 技术 D. 市场
福建舰是我国完全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电磁弹射航空母舰。2024年5月8日,福建舰海试成功,顺利返回上海江南造船厂,表明我国造船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图为我国四大工业基地分布图。完成23-25题。
23. 江南造船厂所处的工业基地是 (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4. 与辽中南工业基地相比,沪宁杭工业基地的突出优势是( )
A. 土地租金低廉 B. 矿产资源丰富
C. 人才资源富集 D. 水能资源丰富
25. 我国造船业迅猛发展带来的有利影响有( )
①促进水资源开发②增加就业机会③创新造船技术④提升市场竞争力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第II卷
二、综合题:本题共4小题,共50分。
26. (12分)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中国是一个海洋大国,大陆海岸线长达1.8万多千米,海域自北向南跨越温带、亚热带和热带,海水温度适中,适宜多种海洋生物的生长繁殖。“国信1号”是目前全球最大的新型智慧渔业养殖工船,被称为“移动的海洋牧场”。该船利用深远海优质海水,通过“船载舱养”模式,实现海洋空间的可持续利用。未来,我国还将陆续建造50艘养殖工船,形成总吨位突破1000万吨、年产各类海水鱼40万吨、年产值突破500亿元的深远海养殖产业链条。左图为“国信1号游弋路线图”,右图为“国信1号资料卡”。
(1)说出“国信1号”主要游弋的海域名称。 (3分)
(2)分析我国发展“移动的海洋牧场”的有利条件。 (至少两点) (4分)
(3)列举“船载舱养”模式相较于传统近海养殖模式的优势。 (至少三点) (3分)
(4)简述我国积极推进“移动的海洋牧场”建设的意义。(至少两点) (2分)
27. (12分)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秭归县四季皆有鲜橙产出,小脐橙变“致富果”。下图示意秭归县地理位置。
四季橙香以“特”兴橙
(1)自然环境为秭归实现四季有鲜橙创造了有利条件。完成下面框图。 (4分)
① ②
科技兴农以“智”兴橙
(2)在优越的自然条件基础上,农业科研人员培育出夏橙、九月红等新品种,实现了四季有鲜橙,这体现了 在农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鲜橙采摘后,通过 运输(填交通运输方式) 运往县城批发市场,再销往千家万户。 (4分)
橘颂新篇以“旅”兴橙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屈原的《橘颂》为秭归脐橙增添了文化意蕴,形成独特的“脐橙文化”。近年来,秭归依托“脐橙文化”推进橙旅融合,以旅助农。
(3)简述“脐橙文化”对秭归旅游业发展的有利影响。 (至少两点) (4分)
28、(14分) 读材料, 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23年4月1日,黄河保护法正式施行。这标志着“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选大治理”迈入有法可依的崭新阶段,对于保障黄河安全、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了解和保护母亲河,是我们的责任和担当。
材料二 图1为黄河流域图,图2为黄河多年输沙量变化图。
(1)黄河发源于 山脉,全长5464千米,自西向东注入 海,其上、中、下游的分界点是 和 。 (4分)
(2)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大致是半湿润地区与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据图判断黄河流域的中下游河段主要属于干湿地区中的 地区。 (2分)
(3)说出1989年以前头道拐站到潼关站河段黄河的平均含沙量的变化特点并分析原因。(2分)
(4)1989——2015年, 黄河的输沙量明显减少, 请推测原因。 (4分)
(5)黄河下游流域面积狭小的主要原因。(2分)
29. (12分)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受气候异常影响,2022年夏季长江流域梅雨期较短,6-9月多省市出现了历史罕见的极端干旱与高温复合灾害。长江干流及主要支流、河湖水位持续退落,枯水期提前到来,部分水库蓄水不足,流域内耕地受旱面积6632万亩,500万人、92万头大牲畜因干旱供水受到影响。为应对持续的极端干旱,国家两次启动长江流域水库群抗旱保供水专项行动,保障人民群众饮水安全和农业灌溉用水需求,做到了极端干旱无大灾。
(1)2022年夏季, 长江流域干旱具有影响范围 (1分) (填“大”或“小”)、持续时间 (1分) (填“长”或“短”) 等特点。
(2) 分析长江流域干旱事件多发的主要自然原因(至少两点)。 (4分)
(3) 概括此次极端干旱事件对长江流域造成的影响(至少两点) 。 (4分)
(4) 简述应对长江流域干旱事件可以采取的合理措施(至少两点) 。 (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